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選講(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負恩違義,愚痴蒙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1/3/29  三重淨宗學會  檔名:WD02-013-0023

  《淨土大經解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濁世惡苦第三十五」,一百零一頁,第二行看起: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上次我們這段沒講完,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又其名籍記在神明』,在佛經上講,日夜跟著我們的有兩個神。這是經典上講的,一個是「同名」、、一個「同生」,跟我們名字一樣、跟我們同時生的有兩個神,一個記善,一個記惡。這兩個神從哪裡來?佛法講,唯識所變。在法相宗《唯識論》裡面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現識變的,所有一切萬物都是我們的心現出來、識變出來的。心是本體,本體是空寂的,但是它能夠現相,所以經典上講真空妙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心現識變。我們迷了,自性就變成八識(阿賴耶)。所以這個就像電視屏幕,屏幕是心(本體),空空的。你看屏幕一打開,一片光明,就是經典上講的,我們自性(就是常寂光)一片光明。什麼都沒有,但是那個頻道你一按什麼都有。它什麼都沒有,但是它能生萬法,那個有是從空生出來的。所以《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識變就像頻道,我們電視轉台,一轉又變了,變其他的台,其他的節目又出來了。所以這個神也是唯識所變,自然的,這是我們出生就有這兩個神,一直跟到我們死,這是佛經上講的。

  除這個之外,學佛有護法神,你修大福報也有護法神。像《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講的,人如果修善修到極處,他會得大福報,水不能淹,火不能燒,所有什麼意外災難都傷不了他,大福報。大福報從修大善來的,修善是因,得福報是果。所以為什麼他不會遇到這些災難?因為他有護法神來保護他,這些冤親債主、妖魔鬼怪就沒有辦法去傷害他。這是講你修善、修大福報有護法神。你造罪業,也有神,有些惡神(凶神惡煞)他來照顧你,幫助你成就惡業,幫助你造惡,那就是惡神。惡跟惡感應,善跟善感應,這個《太上感應篇》講得很清楚。你看《感應篇》講得很微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就是我們人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你起一個善念,這個好事還沒做,吉神就跟著你了,你就感應吉神來;起一個惡念,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念頭,壞事還沒做,凶神就跟著了。這個《感應篇》講得很詳細。所以印光祖師要我們念佛的同修、蓮友,要讀《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明瞭這些因果的道理跟事實真相,我們才能夠發心斷惡修善。這是講造善造惡都有神,修善有善神保護,造惡有惡神來害你。真正皈依三寶,依教奉行的人,經上給我們講,有三十六個護法神;受五戒是二十五個護戒神,五戒你受一條,持這一條戒,就有五個護戒神,有五個。受三皈依,受三皈依就是三十六個護法神。但是這裡也是真正皈依才行,真正持戒才行。真正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不能違背佛在經典上講的這些教導、教誨,就有這些善神來保佑你,你不會遇到災難。縱然這個世界有災難,你也能夠平安度過。

  鬼道苦,地獄道就更苦,三惡道,畜生道受苦比地獄、餓鬼要少。但是畜生道論次數,要連續投胎很多次都當畜生,所以不是一次就結束了。你看佛在經典上也講,佛在祗樹給孤獨園那個地方講經,有一天那邊有個工程,地上一窩螞蟻,佛就看了那窩螞蟻笑了笑。旁邊的弟子看到,佛陀怎麼看了那窩螞蟻在笑?到底是什麼意思?佛就講,這窩螞蟻,七尊佛過去了,現在還在當螞蟻。我們一般講,一尊佛三大阿僧祇劫,七尊佛,三七二十一,二十一個阿僧劫,這個實在太長了,還在當螞蟻。螞蟻不是說牠壽命那麼長,牠死了又回到這個窩來當螞蟻,牠就是不肯換一個身,一直執著這個身就是牠,所以一直當螞蟻。畜生就是愚痴,沒智慧,墮到畜生道。其他的畜生道,也是同樣一個情況。當然不是完全都一樣這麼長的時間,有多有少,但是很多都是要投胎好幾次當畜生。畜生的生命不是很長,但是牠死了以後又當畜生,一直要到牠的業受滿了,牠才能脫離這個畜生道的身。所以佛就提醒我們畜生道不能去,鬼、地獄更苦,更不能去,換句話說,也是警策我們三惡道的業不能造。三惡道的業是貪瞋痴,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愚痴是無知,他無知,他不明理,真妄、邪正、善惡、是非、利害,他自己沒有能力辨別,往往都把它顛倒了。最嚴重的就是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不相信有善惡果報,這個就是屬於愚痴。這個愚痴,不是說他都沒有讀書愚痴,它的意思不是在這上面。有很多高學歷的人,博士、教授他還是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惡他沒能力辨別,他只是在他的專業領域有那個專長,不代表他那個學歷他就有智慧。我們看到很多,那些當博士、當教授的,真的沒智慧,迷惑顛倒。不相信因果報應,眼前想佔一點便宜,往後要遭大難,這個能做嗎?所以這種愚痴的人,現在世間很多,全世界太多了,你看爭名奪利,不擇手段,說不定我們自己也是其中一個,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愚痴,所以經不能不讀。所以古人講:「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有哪個學校在教讀經書的?聖賢、佛菩薩的經典,沒有,都把它認為是迷信,這個就是愚痴。

  所以遇到佛的經教,你要是看懂了,世間所有的典籍,佛經算是第一的,給我們講這些因果報應的理論跟事實,再對照一下我們現實生活,周邊的人事物這些環境,你愈看愈清楚、愈看愈明瞭。我們日常生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就會有分寸,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不能做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這個世間最好的書,佛經。當然儒、道的經典也很好,包括其他宗教典籍,也有講這些因果報應,但是佛經講的是最清楚,有理、有事、有因、有果。這些理事因果你搞清楚了,就不愚痴,知道自己起心動念哪些是善、哪些是惡,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就很清楚了。決定不能佔一點小便宜,鬼神在記錄,這裡經文講的,檔案存在阿賴耶(阿賴耶是我們自己的阿賴耶識,第八識),善惡的種子都存在第八識,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決定沒有辦法避免。這部經我們看到最後,你會完全相信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你看看這部《無量壽經》給我們分析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現況,再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兩個世界做一個對照、對比,我們就知道怎麼取捨了。要放下娑婆世界,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問題才能徹底解決。

  所以只有淨土這個法門,能夠在這一生幫助我們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不但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除這個法門之外,從理論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每個法門都能幫助眾生成佛,成佛都一樣,都平等;但是從事實上講,特別我們現在末法時期,我們決定沒有能力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來消自己的業障,來斷煩惱、破無明,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決定做不到,達不到這個目標。現在遇到這個淨土法門,這一生我們想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這是唯一的一條路。淨土法門,你不用斷煩惱,不用把業障都消盡,不用修到業障都沒有了,業盡情空,不用修到那個,那個是斷煩惱,那起碼得阿羅漢,那難度就高了,我們做不到。阿彌陀佛發願,我們只要具足信願行,我們就可以帶業往生。帶業就是煩惱一品也沒斷,我們念佛功夫只要有一點點淺的功夫,把這些妄念伏住,叫帶業往生,就決定有把握。到極樂世界再去滅斷,再去那邊斷,分兩個階段,淨土就是分兩個階段。其他所有的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統統要在這個娑婆世界修到斷見思,你才能超越六道;破塵沙、無明,你才能超越十法界,不管修哪個法門,它這個修件是一樣的。唯有西方淨土這個法門,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不是豎超,橫超),這個特別法門。所以不必斷煩惱也能去,這個就是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真正幫助我們離苦得樂。我們在這個時候遇到,如果疏忽、不認真,或者是半信半疑,錯過這個機會,來生墮落三惡道,那真叫後悔莫及。所以我們遇到了,我們這一生要抓住這個大好因緣。這個關鍵就是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修行的方法不難,就是持名念佛,這個大家都會念。一心念佛,信願念佛,決定能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就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永遠不會再搞六道輪迴,以後來是乘願再來,來度眾生的,不是業報身,是願力身來的。這是我們這一生遇到淨土這個法門,大家要抓住這個機會,希望這一生就去了,不要再等來生來世,這個世界太苦了。

  五戒,第四個妄語戒,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五條戒,酒。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這段是講『負恩違義』,「負恩」就是忘恩負義,不知道什麼恩義,不懂得恩義。註解裡面講:「第五惡,淨影師等謂為飲酒惡,而義寂師謂為意業三惡,貪瞋痴也。今解兼採兩說。」在註解裡面講,這是第五條惡業。三十五品就是講五戒十善,五戒反過來就是五惡。第五條惡業,淨影師(這是古代的法師)跟義寂法師,他們兩個對這段經文的註解有不同的解釋。這一段,淨影師等,就是包括其他還有很多法師,註解這段經文,把它解釋這是飲酒惡,屬於飲酒這一條;而義寂師謂為意業三惡,貪瞋痴。黃念老的註解,他這兩個說法都採取,都有道理,這就是所謂見仁見智。「首重五戒,故說第五是飲酒惡。」因為這品經講五戒十善,五戒第五條戒就是飲酒,這個在家同修受過五戒都知道,第五條戒就是飲酒。「復廣勸十善,故兼採後說。」復就是後面,佛勸導的內容都是屬於十善,廣勸十善。所以黃念老的註解,他是兩種都採取。義寂師他是認為這是講意業的三惡,貪瞋痴,因為十善後面三條不貪、不瞋、不痴,反過來就是貪瞋痴。所以也兼採取後面的說法,黃念老他兩種都採取,也採取淨影師的「飲酒惡」,也採取義寂師的「意業三惡,貪瞋痴」,兩種他都採取。

  「上之兩說乍睹似異,實亦無違。蓋好酒貪杯,即是貪惡;醉後易怒,是為瞋毒;酒令神昏,飲之過度,甚至不省人事,是為痴毒。可見飲酒一惡,常與三毒並行。」這兩種說法看起來好像不一樣,實際上也沒有違背,喜歡喝酒,貪杯,就是貪;喝醉酒,就容易發脾氣,就是瞋;酒喝醉了,精神昏迷,喝得過度,不醒人事,就是愚痴。所以飲酒這一條惡業,常常跟三毒連在一起。佛制飲酒為重戒。飲酒本身沒有過失,因為酒大部分都是植物釀的,或者是水果,也沒有殺生,但是酒的酒性,你喝醉了,你就失去理性,失去理性,它能連帶讓人生起貪瞋痴,嚴重的就會犯殺盜淫。殺盜淫的動機,從貪瞋痴來的,因為酒喝多亂性了。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一些喝酒的人,酒喝下去就鬧事了,甚至殺人、強盜、姦淫等等,都從喝酒生起來的。所以酒為遮戒,遮是預防的意思。不是說喝酒有什麼罪過,因為酒會讓你亂性,亂性你就控制不住,你就起貪瞋痴,造殺盜淫妄這些惡業出來,是預防這個。所以,無論在家出家修行人,不破戒、不作惡,酒這一條戒就嚴格的遵守。

  飲酒本身沒有過失,它不是殺生,因此不飲酒戒開緣也特別多。酒在中國人是配中藥最常用的,一般講做藥引,藥酒這類的。治病,這個就是開緣,開緣就是不犯戒。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體力衰弱,吃飯的時候喝一杯酒能幫助血液循環,不犯戒。這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多次提到,以前他年輕的時候,剛學佛到寺院去,看到寺院老和尚每一餐中午吃飯就喝一小杯酒,他就覺得很奇怪,出家人不是不能喝酒嗎?後來他到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經教,他就把這個疑問請問李老師,李老師就跟他講,他說那個老和尚他喝一小杯,因為他年紀大了,幫助他的血液循環。年紀大,體力衰弱,他那個等於是當藥用。在《戒經》裡面講「白眾方服」,白眾就跟這些住眾講一聲,他需要用到酒,這樣大家才不會覺得很奇怪。所以這個不算犯戒,因為他主要是當藥用,不是喝著玩的。所以特殊情況之下有開緣,不是為自己。在佛經上,在《沙彌律儀》也有講到這個公案,《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也有講到,在古印度有一個廚師給國王做菜,那天大概做得不合國王的口味,國王很生氣,就要把這個廚師殺掉。王后那天剛好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飲酒這五戒,不能歌舞觀聽、過中不食、不坐高廣大床。她那天受了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時間是一天一夜。王后聽到這個消息,國王生氣要殺那個廚師,她那天八關齋戒就全開了,不能打扮,她那天打扮得特別漂亮,又唱歌跳舞,然後又跟國王喝酒作樂,國王就忘記去殺那個廚子了。第二天酒醒過來,唉呀!昨天一時生氣,把那個廚師給處死了,感覺到後悔。王后說,沒有,沒有處死,昨天我跟你喝酒,你就忘記去把他處死了,我叫他們暫緩執刑,就救了那個廚師一命。所以他們去見佛,見到佛,佛也讚歎,佛也肯定她這個做法是對的,所以佛沒有說她破戒。所以每一條戒都有開緣的因緣,看什麼情況。

  我們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也講過,很久以前,大概三十年前,那個時候都到海外弘法,特別那個時候常到美國去。後來大陸開放了,到北京去,那個時候應該是去看黃念老,趙樸初,佛教協會的會長。住在酒店裡面,有一天晚上坐電梯,在電梯裡面剛好碰到認識的同修。認識的同修是大陸人,他看到老和尚就很高興,那天剛好他兒子娶媳婦,娶一個日本媳婦。那個居士也是有名望的,所以在大陸請很多高層官員參加這個宴席,日本女方方面,日本方面也請了很多知名人士來參加婚禮。他們臨時遇到了很高興,怎麼這麼巧,今天辦喜事,晚上有宴會,就請我們師父去做證婚人,臨時的。臨時的,當然一般人沒有準備素桌,準備也來不及了,臨時被找去的。我們老和尚想,這個機會來了,這些人平常叫他來聽經是不可能的,利用這個機會給他們介紹佛法。所以去到那邊,也跟他們敬敬酒,意思意思,然後就請我們師父去做證婚人,證婚人要致詞,利用這個機會把佛法介紹給這些人。這些當大官的,平常你要找他都找不到,機會難得。像這個就是為了弘法的因緣,一個開緣,這個就不叫破戒,這個我們要懂。

  所以每一條戒都有開緣,開遮持犯,佛法確實活潑活潑,不是死呆板。不知道的人,看到佛的戒律,都嚇跑了,不敢學佛了。其實你去學了之後,才知道佛制的戒律,合情合理合法。你受了五戒,你沒有辦法持這個戒,你可以捨戒,以後能夠持再去受,很方便。所以過去我在山東做百七繫念,講了一部《五戒相經箋要》,講了一年多,一個禮拜講一次,講得比較詳細。後來來求受五戒的,我都建議他們,這套先聽一聽再來受,或者你受了之後你要去聽。你不聽,你就不知道五戒的開遮持犯,還有受戒、捨戒、持戒、犯戒這些,犯戒,犯可悔、不可悔也不知道,實在講,受戒只是一個形式。所以受了之後要去學,要學戒,才知道怎麼持戒。所以學了之後才知道,戒律很通情達理的,沒有我們想像那麼恐怖。所以佛法講的是真正的自由。佛把酒制為重戒,為什麼把它列在重戒?是怕你喝醉了去犯殺盜淫妄,那就是性罪,你沒有受戒你犯了也是有罪,只是受了戒又多一個破戒罪,兩重罪。出家學佛,飲酒受人譏嫌,別人看到這個法師破戒了,為了避免別人造口業,所以就完全禁止。在家學佛,保持不超過你的酒量,你有四兩的酒量,你喝一兩不會醉。在家人有很多應酬的場合,人家辦喜事你不喝一點意思意思,好像對不起人。但是要喝,說明我受過戒了,決定不能喝醉,請大家原諒,你們都乾杯,我喝一口就好,這個大家就歡喜。決定不能過量,不能喝到醉,這個原則一定要遵守。

  在《資持記》說酒有十種過失,第一個「顏色惡」,酒喝多了臉色就不好看。你看有一些人喝醉了,兩個眼睛都發青了,那個樣子就變了,顏色惡,顏色就不好看。二、「少力」,酒醉了,東倒西歪,站也站不住。三、「眼視不明」,看外面的東西模糊,看不清楚。尤其開車,絕對不能喝,現在酒駕罰得很重。因為你酒喝多了,那個路一條看作兩條,看外面就模糊,容易發生車禍,所以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這是屬於瞋毒。我們看到有一些人,沒喝酒的時候這個人挺溫和的,一句話也沒有;酒一喝醉,他就變了一個樣,這個我們都能看到很多,他自己情緒不能控制,喝醉他就亂了。古時候往往用酒醉來觀察這個人的品德,故意把他灌醉,看他酒喝醉了的表態,他是什麼樣的一個態度。性情好的人,醉之後就想睡覺了,他不會鬧事;性情不好的人,酒喝醉了他不會睡覺,他會鬧到天亮,精神特別好,去給人家砸東西、砸車子,跟人打架、鬧事,什麼都來。所以在河北有個同修,人很好,酒喝下去,就去給人家砸車子。後來他同修帶他來,我說你不能再喝了,你要持酒戒,因為你喝下去你就會鬧事,你車子給人家砸毀了,最後還要去給人家賠償,如果打架恐怕也鬧出人命。他還是滿聽話的,我說你要消業障,多讀《地藏經》,他真的每一天拜三百拜佛,念《地藏經》,也很難得。五、「壞業資生」,恣飲放逸,破費產業,資財散失。放逸就是你酒喝多了,也沒精神工作,工作、事業都荒廢掉,破費產業,資財就散失,錢都散光了,這是第五個。六、「增疾病」,飲酒過度,身體失調不健康。酒,大家都知道比較傷肝,過度的飲酒對肝臟不好,其實對其他方面也不好,影響健康。七、「益鬥訟」,這就是瞋毒,酒醉發狠,與人競爭,不惜生命,鬥訟益增,跟人家打鬥,訴訟就增加。八、「無名稱」,無名稱就是沒有人會讚歎你。飲酒的人大多捨棄善法,所以名聲就不好。九、「智慧少」,這就是痴毒,智慧減少,酒精中毒,我們也看到很多喝酒的,喝到頭腦都不太清醒。十、「命終墮三惡道」,身壞命終就墮三惡道。這個十種過失,第四、第七是瞋,第九、第十是痴。《解》:「世云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惡。今經云,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貪痴二毒。是故飲酒一惡,實兼意業三惡(貪瞋痴)。」一條飲酒戒就具足貪瞋痴,這三毒都有。

  此下廣明第五惡之過失、害處,就是再推廣來說明這個害處、過失。『徙倚懈怠』,「徙倚」就是徘徊,懶惰懈怠。喝酒的人沒有精神工作,晚上喝到很晚,早上也爬不起來,不能上班、不能工作,懈怠懶惰了。註解裡面講,「心中猶豫,放逸懶惰,唯圖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心中猶豫,放逸懈怠懶惰,不能修身,不能把這些不好的行為修正過來,有善的事情他也不會去做。『不肯作善』,雖有大財富,不肯拿出來做公益慈善事業;也不肯『治身』,不肯自修其身,不肯『修業』,業是正業,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正當的事業不去做。『父母教誨,違戾反逆』,父母教訓他,他不接受。「違」是違背,「戾」是狠暴,違戾是狠毒背叛的意思,反逆就是忤逆不孝。現在這個時代不孝的子女太多了,我們隨時隨地幾乎都可以聽到子女不孝。遇到這些忤逆不孝的子女,『譬如怨家,不如無子』。如果生的子女都不孝順,一天到晚跟父母作對,父母勸他,他也不聽,還頂嘴、忤逆,那佛講不如沒有兒子好。沒有兒子,你還不用去跟他生氣;你有兒子,做父母的那個心裡真是很難過、很痛苦,那就「不如無子」。古人講「養兒防老」,養兒女是預防我們老了,有人照顧。這是過去。現在這個時代,靠不住,養兒未必會防老,所以現在很多老人都被送到老人院去了,兒女他不會照顧。所以,「譬如怨家,不如無子」。父子、夫婦的確都是冤親債主。所以像這樣的子女,父母有子女,那些子女就是冤家,不如沒有子女還好。講這個也是很無奈的話,現在這個時代,你看佛在三千年前就講得這麼清楚,我們再對照一下現在這個時代,的確就是這樣。

  『負恩違義』,如是惡子,辜負慈恩,違背禮義。『無有報償』,對於父母養育之恩,他完全沒有回饋、沒有報答的念頭。現在這些小孩,六、七歲父母就教不了了,六、七歲完全不聽。小學一、二年級,也不聽老師的話了。過去是父母教的,現在父母不教了,現在父母忙,工作、上班。小孩誰教?電視、電腦、網路,現在小孩子很小都有手機。誰在教?就那些在教他。這些教育的內容,負面的多,這個沒有講倫理道德,也沒有講因果。現在我們看這些電腦網路的內容,大多數跟十惡業相應,跟忤逆相應,所以人心壞了。今天社會的動亂是什麼原因?家沒有了。中國古時候有家,家有家道、家規、家學、家風,還有家訓,整個家族大家都要遵守。所以過去在抗戰以前還有家族,家族是中國幾千年維持社會安定的一個基本因素,社會祥和。現在這個家沒有了,現代都是小家庭,人心沒有依靠。年輕力壯的時候沒有去想到這些事情,一到晚年退休就無比的悽慘,兒女不要他了,唯一的歸宿是養老院。人與人之間,親情沒有了。兒女小時候,你那樣的親愛,照顧得無微不至,今天自己年歲大了,兒女不理你,他不理你。如果你有積蓄,有一些錢,會來看你,看你的目的是想把你的錢拿走。這我們在周邊看得都很多,有錢、有房子,他就動腦筋,要父母的錢、父母的房子。父母如果有高度的警覺心,不給他;不給他,以後他就不來看你,不跟你往來。你說人活在這個世間有什麼意思?所以佛說「人生酬業」,人生來幹什麼?來酬償你過去生中造的業,還債。仔細衡量,過去大家庭雖然有缺點,但是優點比較多,優點多於缺點。小家庭,實在講沒有優點,只是讓你自己自由自在,沒有人管你,你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育幼養老就成一個大問題了。以前有個家族可以依靠,年紀大了,或者你到外鄉去做事業做成功了,回到家鄉,回到這個家,光宗耀祖;做失敗了,回到這個老家,這個家族照顧你晚年的生活,跟家族親人能團聚。所以過去這個大家族,就是人有一個歸宿,有個歸依處,有個依靠;現在小家庭沒有了,真的兒女長大,他離開了。現在往往家裡就是兩個老的相依為命,如果生病互相照顧,有的生活能夠自理,有的不能自理,所以就送到養老院去了。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

  這段是講情義俱無,就是無情無義。特別現在人無情無義,在我們認識的同修當中,真的有的人,父母過世連回來看都沒有。你說還有什麼情義?沒有了。這個是現代社會的寫實、社會的現實,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說出來了。佛能說,就能救,不然佛給我們說一說,也沒有什麼意義。佛能夠救,佛能夠救我們,我們還要跟佛合作。怎麼合作?聽佛的話,依教奉行,聽佛的指導,在末法我們一樣能夠得度。雖然我們在末法,但是如果能夠依照佛在經典的教導,依教奉行,我們末法一樣可以得度。

  這裡講『放恣』,就是放蕩自縱;放縱自己,沒有任何拘束。現在有句話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是這裡講的「放恣」,放蕩、放縱自己。他沒有任何拘束,自己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他也不會聽人的,也不會聽父母的。『遊散』,遊樂、散漫。遊手好閒,遊逛散心。喜歡去遊玩,就是玩得太過度,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遊逛散心,不務正業。『耽酒』,好酒貪杯,一天到晚喜歡喝酒。『嗜美』,愛食美味。現在的話講,叫美食主義,愛吃好吃的。哪裡有好吃的,一講他都知道,愛食美味,一天到晚就是找這些。「耽」就是取樂過度,「嗜」就是貪而無厭。肆情酒食,貪飲無度,正明酒惡。這一條就是我們現在講吃喝玩樂。現在在電腦、手機,你看那些廣告,都是廣告吃喝玩樂的。現在吃喝玩樂的對象是誰?主要不是老人,大家去看,那些旅遊點、遊樂場所都是年輕人,還有學生很多,吃喝玩樂。你看出國旅遊的年輕學生很多,以前就是年歲大了出去走一走,這是比較理所當然。現在你看那個學生花的錢都是父母的錢,他自己也還沒辦法賺錢,你說他出國去旅遊,錢花誰的錢?花父母的。他不知道賺錢的辛苦,但他花得很痛快,父母不給,他就生氣,現在時代是這樣的。而且他們之間會攀比,人家有什麼名牌,他也要有;人家出國旅遊,他也要去。回到家裡,叫他幫忙做一點家事,他不會做的,老的去做,現在是這樣的一個時代。這種教育,這種風氣,都是讓這些年輕人一直墮落。所以這裡講,正明酒惡。

  『魯扈』,「魯」就是魯鈍,遲鈍、笨拙,我們一般講粗魯,很粗魯,沒有知識的人,這個人很魯莽,這個叫魯;「扈」是跋扈,他要怎樣就怎樣,魯扈。『抵突』,就是跟人家抵觸、衝突,常常跟人起衝突。『不識人情』,不懂人之常情,人情義理都不懂。人與人之間一些情理他不懂,不懂這些,「不識人情」,他不認識,他不懂,所以常常在有意無意得罪人。『無義無禮』,「義」是判別是非,所行合宜。義是合理,我們一般講義理。義就是什麼是是、什麼是非,能夠去判別,這就是義,義就是合理、對的。禮是能知尊卑大小,不違準則(規則,世俗的禮節);「無義無禮」,就是違反禮義。禮是講人情,佛法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每個國家地區都有它的風俗人情,你要先了解。所以這個禮,「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到人家家裡,要知道人家家裡有什麼避諱的,我們去就不要講;你到一個國家,要知道他那邊的風俗習慣,你要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人家就歡迎你;到其他的地方,他這個地方有什麼禁止的,也要知道。所以《常禮舉要》很重要,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很重要,禮主要是講人情世故,因為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一個人情世故。所以世間的禮法一定要遵守,要做出好榜樣給人看,我們要遵守。所以有一些禮俗,我們也要遵守,不要不尊重禮俗。所以一些世俗方面的,婚喪喜慶這些禮俗,我們還是要尊重。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這個世間相,佛也不會去破壞,還是尊重。因此佛法推廣的地方,都能受到當地人的歡迎。『不可諫曉』,「諫」,以道正人,規勸的意思。「曉」是曉諭,曉就是說明,以言說來教人。「無義無理」,就是人到了無義無理,你就沒有辦法去教他,教他也不接受,說他也不聽,這樣的情況下,就不如不說,說了也沒有用。

  『六親』,「六親」就是父、母、兄、弟、妻、子,這是六親;另外一個說法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兒女、孫兒女、曾孫兒女,這兩種說法都指六親。六親是屬於至親,就是跟我們最親近的,最親的一家人就是六親。『眷屬』,六親以外是眷屬,就是堂兄弟、表兄弟、表姐妹,堂伯父、堂叔,表叔、表姑媽,跟我們沒有直系關係,但是跟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有關係,這個都屬於「眷屬」。「六親眷屬」,六親眷屬等於是自己一個家族。『資用有無,不能憂念』,「資用」就是資生所用之物,每一天生活上所必需用到的東西,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常生活必需的,現在代替的是金錢。「不能憂念」,就是說他不會去想到六親眷屬他們生活有沒有困難,有沒有什麼缺乏,就是照顧家庭。現在很多人賺錢,都是只顧自己花,他不會拿錢回來幫助這個家庭,就他自己花,這個就是「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知道家庭現在經濟怎麼樣,自己賺錢自己花,回來吃父母的,現在這樣的很多,他不會考慮到家庭經濟有沒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不能憂念,他不會去給你煩惱這些。如是惡子,於六親眷屬所須維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顧。現在這個太多了,子女不照顧父母,父母的家親眷屬他也不會去照顧,這些眷屬所必須要維持生活必需用品,他完全不會去照顧,不會去想到他們的。所以『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對於父母的恩德,師友的這種義務,悍然不顧,無動於衷。

  現代人的確都是這樣,這是今天地球上的社會現況,不但社會亂,還附帶感應地球上的災變。在中國、韓國、日本還有三代同堂,自己跟父母、兒女住在一起,這個還有,但是現在也愈來愈少。外國人看到就很羨慕,這種天倫之樂他們永遠享受不到。一般西方國家,他們的小孩十七、八歲就走了,離開家庭,再也找不到,不好找。他的小孩在外面結婚,將來生的小孩是他的孫子,可能跟祖父母都不認識。所以外國人心目當中只有自己,沒有父母,也沒有師友,一生完全是為自己的名利。所以有一些請父母吃飯,跟父母算帳,這個是太離譜了,在我們中國人看起來,怎麼會這樣?但是你看在美國,很多這樣。甚至中國人去那邊留學的,我們台灣去的也有,移民到美國,父母辛辛苦苦把他撫養長大,供給他讀大學,出國留學,然後在美國找到工作,留下來成家立業,做父母的去找他,辛辛苦苦跑那麼遠去,吃一頓飯還要算錢。你說那個做父母的心情,是什麼樣的一個感受?真的像《無量壽經》,前面我們念到的「不如無子」,不如沒有,你還不會那麼痛苦。所以跟外國人學這個,學得無情無義,負恩違義,違背倫理道德。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鬥亂僧眾。愚痴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

  這段是講愚痴蒙昧。『意念身口,曾無一善』,身口意三業常作惡業,未曾作得一善,一樁好事也沒做,都是在造惡業。魏譯《無量壽經》,這個魏就是曹魏,三國時代,曹操那個時代翻譯的《無量壽經》,那是康僧鎧翻譯的,一般稱為魏譯。「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這個就是身口意三業都在造惡業。這個人起心動念是惡念,這個惡就是自私自利,更惡的是損人利己,損害別人,希望自己得到利益,再付出行動,那惡業就成就了。為什麼佛菩薩能作善?佛菩薩覺悟了,知道整個宇宙一切萬法跟自己是一體,不能不愛護他,不能不拯救他。下面再說愚痴、瞋恚的惡行。『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這是愚痴。《大經解》裡面講,「不信佛法,撥無因果,此即一闡提。」一闡提是印度的梵語,翻成中文是沒有善根的人。這個人善根斷了,叫一闡提。撥無因果:除遣為無其事謂之撥無,除遣就是排除。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那個事情」,這個叫撥無因果。「哪有什麼因果報應?都是迷信」,否定因果的道理。不相信有因果報應這樁事情,不相信有生死六道輪迴的事情,不相信修善得善果、作惡得惡報,他都不信,不信佛法,撥無因果,這樣的人就是一闡提。現在這個時代,一闡提的人可多了,到處都看得到。

  『欲害真人』,這裡講的「真人」是指阿羅漢。阿羅漢已經斷見思煩惱,斷惑證真,所以稱為真人,他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在魏譯的《無量壽經》翻譯作欲殺真人,在漢朝翻譯的《無量壽經》作欲殺羅漢。在《法華疏記》裡面講:「真是所證」,就是他所證得的這個果位是真的,「證真之人,故曰真人」。證得真實果位的人,所以稱他為真人,他證得真。但是阿羅漢他證得的真理還不圓滿,他只是偏真空理,他不是中道;三大類煩惱他只斷見思煩惱,一般講見思惑,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他只有斷這個,塵沙、無明他沒斷;但是他斷這個,確實是真不是假,超越六道,這是證道,所以阿羅漢他就稱為真人。「欲害真人」,殺阿羅漢,這屬於五逆重罪。五逆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阿羅漢是老師,他留在世間是教化眾生的,你把他殺了,眾生就沒有老師可以指導,這個跟眾生結罪了。害阿羅漢等流的罪是害老師,等流就是跟它同等的,雖然他不是阿羅漢,但是他是世間的好老師、善知識,也等於欲害真人的罪一樣,屬於五逆。五逆罪墮無間地獄,是無救之罪,佛不能救。阿羅漢在世間是行菩薩道,無論是大乘小乘,眾生根性不相同,應機施教,而且給大眾做榜樣,你去害他,你去障礙他,那你跟那些眾生結罪。阿羅漢他證果了,他不會去報復你,他也不會恨你,但是你害那個地區眾生沒有人去教導,你跟那些地區眾生結罪。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我還沒有講完,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