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看破就解脫,結解開了  (第五九四集)  檔名:29-519-0594

  末後一位第十六位,「解脫,表滅除結縛,故名解脫」,結跟縛都是煩惱的代名詞,你造作的業,無論是善業、惡業,這個東西它不遇到緣,它不會起現行,但是它在,就好像打了個結一樣沒解開。所以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一生要守住不跟任何人結怨,這個很重要。他跟我結怨,我不跟他結怨,就沒事。這個打結是兩方面的,這個結才打得起來,一方面放棄了,這個結打不成,對方他有結,我這裡沒有結。縛也是煩惱的代名詞,像繩索把你綑綁在一起動彈不得。這個裡面有善也有惡,其實都是惡,哪來的善?可是眾生把它當作善,什麼?情執。世間人講愛情,那就一條繩索把你綑綁在那裡動彈不得,那叫愛情。所以得看破,看破就解脫,結解開了,縛脫出了,你得大自在,所以叫解脫菩薩。下面說「如經云: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又: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經裡有這麼兩句話,它表這個意思。這個經功德不可思議,值是遇到,我們遇到這部《無量壽經》,我們每天去念它,還要理解它,會念不理解效果不大,能念能解那就起作用。把你所理解的變成思想、見解,經裡面的教訓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你就真的入《無量壽經》,真的入彌陀境界。這個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從哪裡入?就從現在就入,當下即是,自他不二。自是我們現在居住這個環境,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是一不是二。

  所以遇到這個經,確實隨意所願皆可得度,依照經典理論、方法、境界去修行,取西方極樂世界,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有人急著要去,幾天能成功?《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一天就能成就;「若二日、若三日」,後頭說到七日。那個七不是七天,七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圓滿,就是隨意,你喜歡哪天去就哪天去。七是隨意的意思,圓滿,愛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不礙事。為什麼?住在這個世間沒有別的事情,是為了還有些有緣人,我多住幾天把他們統統帶去,就這回事情。如果沒有人帶的話,那現在就去,住這幹什麼?毫無意義。所以懂得這個道理,古往今來,災難是個共業,幾千人、幾百人一場災難來的時候統統死了。我們沒有天眼,我們沒有宿命通,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情,好像上天降下的災難,也不看看這些人,哪些人該死,哪些人不該死,真有好人!好人、壞人都有,為什麼一起都遭難?有天眼通的、有宿命通他看到了,好人在這個災難裡面生天,老天很公平,他到天堂去了,他去享福去了。造作惡業的人他到下面去,餓鬼、地獄、畜生,同樣一個時候死,去處各個不相同。所以念佛的人時時刻刻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縱然共業,一次災難當中死亡,他到極樂世界去了。你才真正把事實真相看出來了。

  「身獨度脫,獲其福德」,這個福德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福德,不是我們人間天上。所以我們修福,最好是不要享福,為什麼?這福可以帶得走的。我們有個享福的心,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福報在人天。現在人間的福報衰了,我聽說天上的福報也不如過去了,這是我們可以相信的,為什麼?境隨心轉,同樣一個道理。所以有福要給別人享,我們知道這個世間,福報不如我們的人還很多,我們雖然沒福,比我們差的人很多,我們要想辦法幫助他們,多照顧他們一些,這好事情。人總是多受一點苦難有好處,警覺心高,對這個世間不再留戀,你說這多重要。如果在這個世間很享福,把極樂世界就忘掉了,「這裡不錯嘛!」對這個世間有留戀,那就是最糟糕的事情。所以寧願苦一點,有高度的警覺心,決定求生極樂世界。

  

  節錄自:02-039-0097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九四集)  檔名:29-519-0594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九四集)  檔名:29-519-05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