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九十三集)  1990/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93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九面,倒數第四行,從末後這一句看起: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前面說出了許許多多的因素,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複雜的心理,不正常的心思,於是乎這才影響到身口的造業。這裡就是給我們舉出一個顯著的例子來說明,當然盜惡範圍也是無量無邊,要是細說說之不盡。這舉個例子,『見善憎謗』,「善」包括善人、善事,見到別人無論是在德行上比自己好的,或者學術上比自己好的,地位比自己高的,財富比自己多的,他都放不下,都起憎恨之心,則有毀謗的行為,「憎、謗」,一個是講心,一個是講口,這就造業了。『不思慕及』,他不知道對別人的善好,生起仰慕之心、效法之心,這就對了。別人有好處,我們應當要學他,如果他的善行、善心能利益社會,我們更應當盡心盡力幫助他,成人之美,造福一方。他那個善行有多大,我們也跟著借光也一樣大,這是正確。可是這些人,這種善念他生不起來,他嫉妒、瞋恨。

  『常懷盜心』,這就是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把別人的利益據為己有,這就是盜心,這就是盜行。手段、方式說不盡,這個盜,不一定是說去偷盜那是盜,那是許許多多盜的方法之一種而已。以威勢、以其他的方式逼迫著你,你不能不向他效忠,不能不向他貢獻,這全都是盜取。雖然人家恭恭敬敬的,他不是心甘情願的,是逼不得已的。像我們現在一般社會上講的賄賂,賄賂那個送禮的人是甘心情願的嗎?不是,被逼不得已,不能不這樣做,要求他幫助。這是盜行,在佛法裡這就犯盜戒,不要說是「我沒有要他的,他自己送來的」,那是盜心,人家送來的。凡是在世間,以不正當的手段佔人家一點點小便宜,都是盜;佔國家一點小便宜也是盜,那個犯罪結罪就更麻煩、更大了。你盜一個人的,你將來還債只還一個人,這個諸位要知道。你要是真正了解三世因果的真相,欠命的一定要還命,欠錢的一定要還錢。所以三世因果明瞭了,才曉得這個世間沒有佔人便宜的事情,也沒有吃虧的事情。冤冤相報,生生世世互相酬償,就這麼報來報去,這個六道裡頭真相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你說這是多麼悽慘的、多麼悲痛的一樁事情,就是果報。明瞭了,我們這一生縱然吃虧上當,做還債想,我都還清了。別人欠我的,我布施、捨掉,我也不要了,我們的心就清淨了,清淨心就開智慧,這樣修行必定能證果。凡是修行還不能開悟、不能證果,這都有障礙,這個障礙總名叫業障。何謂業障?你過去、現前所造的業,這個業障礙你清淨心、障礙你智慧,障礙智慧你不能開悟,障礙清淨心你不能證果。因此,我們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寧肯自己吃虧,不要佔人小便宜,萬萬不可。

  這個地方是寫的世間現象,這個現象確實存在。看到這段經文,就是世間哪一種人?貪而無厭這種人,把別人的利益據為己有,自己來享受,享受完了再取,再用方法來取別人的。我們要問,他是不是真的把別人的利益拿來自己用?如果真的是事實,釋迦牟尼佛也要拜他做老師,佛沒有辦法,佛做不到。常言說得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那如果能夠把別人的據為己有的話,這因果律不推翻了嗎?你要曉得,你強奪別人的,還是你命裡頭有的,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不奪別人的,自己也有那麼多。那個別人被人家損害的,他命裡沒有的,他要不被這個人拿去,也被消耗,被別的人拿去,他沒有,這才符合因果的定律,真的是如此。所以古人常講,「君子樂得做個君子,小人是冤枉做了小人」,就是做小偷,你今天偷來的還是你命裡所有的,你命裡沒有偷也偷不到。你說這個不叫冤枉嗎?不知道用正當的方法去取得,用一種巧詐的方法取得,還是命裡有的,冤枉在造業。所以事實真相明瞭之後,我們才知道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處世,才自求多福;不了解事實真相,胡作妄為,造下了深重的罪業。下面這就講果報:

  【神明剋識。】

  這個字要念破音字,不能念識(音實),念識(音志),『識』是什麼意思?就是記住,人家記錄下去。『神明』就是什麼?鬼神。你造作的罪業,天上、人間跟幽冥界,都有鬼神把你的行持已經登記,已經記下去了。「神明剋識」,這個剋是必定的意思,必定把你記載下去了,把你列入檔案,你這個事情麻煩了,這是一個講法。另外一個講法,這個神明就是神識,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種子落下去了,這個講法是非常非常的真實。這個世間有沒有這些神?有。有天神、有鬼神,天神、鬼神不是人的主宰,他主宰不了我們。就正如同我們這個世間,你犯了法你被審判過,這個審判的案子列入檔案;你不犯過、不犯罪,他不敢侵犯你的,他沒有權侵犯你的。鬼神也是如此,你犯了過,他就跟警察、跟司法機關一樣,他把你登記起來;你不犯過的時候,他對你不敢輕舉妄動的,鬼神之能事也只如此而已。

  【終入惡道。】

  你後來到哪裡去?後來一定墮三惡道。

  【自有三途。無量苦惱。】

  這個『自』是自自然然的『有』,這個『三途』從哪裡來的?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你自性裡頭有惡業,惡業變現三惡道,你到裡面去受罪。我們修善業,念念是善,行行是善,那就自有三善道,這個三善道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道是自性變現的,生就是變現的意思。不但六道是自性變現的,聲聞、緣覺、菩薩、佛也是自性變現的。換句話說,你存的是什麼心,你處事待人接物是什麼樣的行持,這是造作,你在造因,後面就變現什麼樣的境界,這境界隨心所變。唯識經論裡面講「唯識所變」,《楞嚴》上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應就是果報,應現出來的,這事實的真相如此。我們何必要去造惡業?為什麼叫自性現三途苦報?可是一入其中必定是愈迷愈深,深在什麼?他不服氣。哪個去受惡報的人甘心情願,「我造的罪業,我自作自受沒有話說」,哪個受罪造惡業的是這種想法?如果這麼一想,他那個罪就很快就完了,他就有出頭的日子。他不服氣,總認為「我是個好人,我做多少好事,我真被冤枉」,這愈冤枉,那個罪就愈重,愈重就墮得愈深,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一段是講的盜惡。第三段是講的淫惡,這是講邪淫: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一小段的意思也非常的清楚,要細說的就是前面這兩句,前面這兩句覺悟的人很少,這是佛給我們講人間事的真相。『世間人民』,這在六道裡頭專講人道,佛在我們人間講經說法對象就是度人的,不是度其他眾生的,這個要清楚。『相因寄生』,這一句話怎麼講?是用現代的話來說,人不能離開社會單獨生存,不能離開人群獨立的生活,這「相因」,彼此互相依靠。所以在這個社會上是各行各業,少一行都不行,少一行我們的生活就不方便,就有困難。農夫種稻我們才有米吃,紡織業織布我們才有衣穿。大家統統都種田,沒人去做紡織,我們吃是有得吃,穿的沒得穿了。你才曉得這社會上每一個行業,都是便利我們的生活之美滿,互相依靠,互相的依賴,不能獨立。我們迴向偈裡面講「上報四重恩」,這個四重恩第四個就是眾生恩,一切眾生於我都有恩,無論他是學什麼的,無論他從事哪個行業的,我們都要依賴,都不能缺少,所以說一切眾生於我們都有恩德。

  這個四種恩要知道,第一個是父母之恩,我們身命得自於父母,要報父母之恩。第二個是佛恩,也就是老師之恩,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智慧,我們能夠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這老師教的,沒有老師教我們怎麼會知道?所以第二是師恩。第三是國家之恩,在從前是皇帝之恩,一個好的皇帝保護老百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今天是從君主發展到民主了,這民主就是政府,政府一定要照顧老百姓,他才能盡到他的職責,老百姓依靠政府,依靠政府的保護這才能安居,才能發展自己的事業。第四種就是眾生之恩。今天我們的迴向偈,大家都會念,可能有不少人是有口無心,念是念了,有沒有這個意念?沒有,沒有這個念頭,這個迴向偈念也是白念。怎樣念的才相應?你學佛修行認真就相應。我不認真我拿什麼去報恩?相應是我以我修持的功德來報恩,真正有功夫,真正有德。德是什麼?德是清淨心,德是斷煩惱、開智慧,這個是德。要以戒定慧三學來講,這個功德就非常明顯,持戒是功,禪定是德,因戒生定;修定是功,開智慧是德;開智慧是功,生活圓滿是德,不開智慧生活不會圓滿,生活很苦惱,智慧開了那生活就快樂。所以修功而後就有德,這是功德,以這個功德來報恩。所以這個要知道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彼此互相依靠的,決定不能夠獨立生活的。

  『壽命幾何?』這要真的覺悟,誰能知道自己的壽命?年歲大的風燭殘年,年輕的也不能保證長命。在台灣許多寺院都有骨灰塔,你到骨灰塔裡面去看一看,年輕的人不少,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定要提高警覺。積功累德可以延年益壽,迷惑顛倒胡作妄為,確實折損自己的壽元,會折損的。下面這是講造業,不知道人生的真相,這造業;如果曉得真相,就會非常愛惜光陰,愛惜自己的精神,世間就這兩種寶貴,其他的都不重要。今天下午有個老居士來看我,他住在西班牙的,學佛沒有多久,他問我修什麼?我教他修清淨心。他說這個很難,心怎麼可能清淨?我說修清淨心得要把妄念去掉,妄想執著去掉。他說這個去不掉,我每天都想著我每個月要多少收入我才能生活,這不能不想,這現實問題。所以我勸他念《了凡四訓》,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念明白了就真的可以放下,不要去想。不想是那麼多,想了還是那麼多,你說何必去打妄想,何必想明天的事情?不用想。世人不明真理,這個真實的道理他不明白,所以他不能不想;明白這個道理,你教他想他也不想,你看袁了凡,你教他想他也不想,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所以,什麼時候那個人才真正回心轉意,一心修善?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看破,看破之後才會放下。放下什麼?放下惡念,放下惡行,不再造惡了。事情真相沒搞清楚就是看不破,看不破他決定放不下,惡業還繼續不斷造,哪裡會有好結果?

  這就說『不良之人』,「不良」就是不善的。『身心不正』,「身心不正」這一句含義也非常非常的深廣。下面舉出一個例子,『常懷邪惡』,這個邪惡是指的邪淫,因為它底下講的『常念婬妷』,這是指的邪淫。『煩滿胸中』,煩滿是指欲火,欲火在裡面燒,所以『邪態外逸』。凡是邪淫,必然像佛在此地所講的,『費損家財』,這是一定的,那個家庭怎麼會和睦、家庭怎麼會美滿?家庭要興旺,父兄要給子弟做榜樣、做模範。你的兒女看到你這種行持,不要以為他年小不懂事,那是自欺欺人;他沒有力量反抗你是真的,心理決定不服,這不服就不孝。你現在年輕你不覺得,老的時候兒女不孝,到那個時候現世報就現前,不要等來世,現世報就現前了。轉眼之間自己衰老了,兒女不孝你,兒女想想你從前這行為對你不尊敬。所以自己真正接受佛菩薩的教訓,心正、行正,那個利益之大,到年歲老了就曉得,兒孫賢孝,事事稱心,好的榜樣在,鄰里鄉黨、親戚朋友對你尊敬,這是為什麼?德行不是一天樹立的,是幾十年樹立起來的,晚年就收到這個果實。年輕放逸,晚年就可憐,如果不是短命,晚年就受苦,必定受苦報。

  所以今天你不要以為看到這個社會上發財的人很多,你看看他的行持,你就曉得,他的財富能保持多久?他能保持到他的晚年嗎?靠不住。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在國內、在國外看得太多,有時候中年就敗了,有時候到五十、六十就敗了,那個敗就很慘了,五十、六十敗的時候再起來不容易。三十、四十敗的他還有機會再起來,到五、六十歲,精神體力都衰了,都不夠了,晚年那個景象就看出來,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多很多。做大官的、顯赫的,在位的時候不可一世,下台的時候沒人理他了。特別是現在這個社會,人都很現實,換句話說,跟你往來是什麼?看你有利可圖,利害之交。你的地位失掉、退休了,你對我沒好處,再一刀兩斷,再不往來,你看人情之冷淡比比皆是,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就不往來。不像從前,從前人講道義,不是利害之交,現在是利害之交。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當求的是道德、是學問,覺悟的人應當求的是斷煩惱、是要超越三界,這是你應當求的。世出世間法裡頭應當求的他不求,不應當求的他天天在求,這叫顛倒。再看下面一段,這個惡是愈做愈大:

  【又或交結聚會。】

  孔孟教給我們說「物以類聚」,「觀友知其人」,你要想了解那個人,你看看他交的是些什麼朋友,你就知道他是哪一類的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作惡的人他的朋友都是作惡的,如果不是他一類的,絕對不會聚集在一起。這惡友聚集在一起,再互相交換作惡的經驗,這個不得了,作奸犯科愈來愈嚴重,這句是指這樁事情。更嚴重的:

  【興兵相伐。攻劫殺戮。】

  這講戰爭,戰爭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淫欲。

  【強奪迫脅。歸給妻子。】

  在中國歷史上,昏君為了貪愛女色而亡國的很多,殷紂王就是的,周朝的幽王也是的,夏桀也是的。歷史上最近的大家最明顯曉得,吳三桂就是的,吳三桂為什麼把山海關打開,把金兵引過來?就是為了他那個陳圓圓,就為她一個人,國家也不要了,這是指這些事情。中國有,外國也不例外,你看看外國歷史上,這種例子也很多。這個是作惡之大,多少人犧牲了生命財產,造這麼重的業,為一個人。

  【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

  只圖一個人的享受,物欲的享受,不顧老百姓的生死,他怎麼能得民心?到老百姓厭惡、憎恨的時候,他這個國怎麼會不亡?只要有一些豪傑起義,老百姓都會附和。這就是社會的動亂不安,最後是國破家亡,這使得老百姓多受苦難。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個結果這一段的文字跟前面類似的。他所做的些惡業『著於人鬼』,人,寫在歷史上這是著於人;鬼神那裡,那個地方生死簿上也把它記上,這帳也記上了。這個底下有『神明記識』,這是阿賴耶識裡面落下的種子,這個惡的種子將來遇到惡緣一定有報應。『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這個造的罪業就太大了,果報就非常非常之慘。地獄罪受滿了(那不曉得到什麼時候才滿),然後再變畜生還要還債。那個要是害的眾生多,這個債你想想到哪一年哪一劫才能還完?何況還債的時候他還造業,這就是講「輾轉其中,累劫難出」。佛給我們說這些話,慈悲到了極處,三惡道眾生確確實實是輾轉的,在「三途」,就是那三道裡頭輪迴出不來。如果不是佛菩薩大慈大悲在惡道裡頭勸化,我們這些人想得人身不容易,沒有出頭的機會。佛菩薩,畜生道裡有佛菩薩,餓鬼道裡頭也有佛菩薩,地獄道裡頭還是有佛菩薩,在那個裡面教化。那個裡面教化眾生不容易,接受的人太少了,不相信的人太多了。人間是善道,今天正法幾個人能聽得入耳?你就知道這個事情之難,那惡道比我們不曉得難多少倍!我們是很幸運,在惡道裡頭遇到佛菩薩說法,這一點頭、一相信這就出來了。出來是人生短短幾十年,如果不再遇到正法、趕快超過,這一轉眼又回去了。

  來生想再得人身不容易,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我們起心動念對人、對事、對物,有沒有做到五戒十善?五戒十善真正做到了,來生能得人身;五戒十善做不到,來生必定墮三惡道,你說這個事情就麻煩大了!佛門廣大是不錯,但是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一生成就很難。那不成就呢?不成就三惡道就去了。這惡道一墮進去,到哪一生哪一世才再出頭來做人?動以劫計,不是跟你講年數,是講多少劫多少劫以後。所以你想想事實真相,你才知道這個事情真可怕,然後才知道佛的恩德是真大;否則的話,給你講佛恩之大你不相信,你沒有法子體會。能夠超越六道的,無量法門當中只有這一個法門。我想我們這部經講完之後,我再把《觀無量壽經》跟大家細說一遍,讓你對這個事實真相更清楚、更理解。知道清楚了,自己自然就會用功,就會體會到這個精神、光陰之可貴,不敢浪費,不敢空過。現在是不知道、不明瞭,一天到晚糊裡糊塗過日子。《觀經》下三品往生說得很詳細,都是造的惡業眾生,那指的什麼人?就是我們自己。經上講得清清楚楚,如果不往生,一定墮三途,你說這個事情多可怕。下面第四段,第四段是講妄語的惡,這完全是配五戒來講妄語。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這一句好懂,雖然好懂,我們的警覺心依然不夠,為什麼?在處世待人常犯,常常犯,這就是警覺心不夠。『兩舌』是挑撥是非,所謂鬥亂兩頭,教這兩個人不和,教這兩個人鬥爭。小是使兩個人變成冤家對頭,這是你在當中製造的,這個罪過就很大;大的就挑撥兩個國家打仗。所以辦外交要謹慎,好的外交官顧全兩國人民的福祉,化解情結;不善於用心的,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別人,換句話說,很容易產生外交上的磨擦,嚴重的磨擦就會引起戰爭,那個罪過就大了。『惡口』是說話粗魯,說的話很難聽。『妄言』是騙人,自欺欺人。『綺語』是花言巧語,損人利己,造的是這個業。造這種罪業,《地藏經》上講,死了以後入拔舌地獄,這是口業入拔舌地獄。

  【憎嫉善人。】

  對於好人、好事,他看了難過,嫉妒、憎恨,要想方法把他破壞,要想方法來障礙,造這種罪業。

  【敗壞賢明。】

  這就是剛才講的,做障礙、做破壞的工作。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

  這是一定的道理,他要有敬、有孝,絕對不會造惡業;凡是造惡業,決定是沒有孝敬。我們從這個地方也能深深體會到,儒佛的教學教的是什麼?就是孝敬,孝敬擴充到圓滿就成佛了。由此可知,孝敬才是世出世間聖學之大道,從這裡開始,還是在這裡圓滿。所以佛在大經上講,初發心便成正覺,我們就能體會佛講這句話的意思,初發心是圓滿的,到成佛的時候依舊是圓滿的。初發心的時候,心圓滿;成佛的時候,心、行統統圓滿。

  【朋友無信。難得誠實。】

  我們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這四句,這個四句要多念一念。這四句裡面有一條,四句統統具足,不要認為「這四句我只有一條,其他的三條還沒有」,只要有一條,四條統具足。這個四條統統具足,換句話,你的果報就是在三惡道,來生人天沒分。你學佛沒成就,當然之理,為什麼沒成就?你有業障,這就是業障。這種惡業就障礙你清淨心,心不清淨,你念佛就不能得一心,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這一生就決定不能往生,跟西方極樂世界結個善緣,那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世再遇到緣,遇到緣還是要把這個惡業斷掉,你才有機會往生。根據佛在大乘經裡面所講的這些事實,我們每位同修在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都在念佛、都在修行,與淨土的緣深。不深,每一次講經你為什麼要來聽?你要來聽,你平常肯念佛,就是你與淨土緣深。既然深,為什麼不能去?這四句沒有把它洗刷乾淨,被它障礙了。這一生當中不能把這些淘汰乾淨,還跟過去生中一樣還是去不成;去不成,那依舊要搞六道輪迴;既然六道輪迴,就決定免不了三惡道,而且事實在三惡道的時間是決定長,在人間是決定短,人間壽命短,惡道壽命長。

  佛告訴我們的,我們人間一個月是餓鬼道的一天,我們人間過一年,餓鬼道裡頭十二天,時間短。鬼的壽命多長?假定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鬼的壽命差不多是千歲,這個事情麻煩。地獄道就更可怕,你看李老師從前編這個「十四講表」,「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你們看到的人很多,那裡面給我們講的地獄,地獄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多年。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才兩天。地獄的壽命多長?短命的也是萬歲,長命的是萬萬歲,你說怎麼得了?不得了!所以佛在一切經典裡面講地獄總是講得很詳細,那就是勸我們不能去。為什麼還要造業,偏偏要去?你這怎麼得了!畜生愚痴,因此牠也很難脫離畜生道。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祇樹給孤獨園蓋房子,他在外面看到有一窩螞蟻,佛看到這螞蟻就笑笑。旁邊這些弟子們看到佛看這螞蟻笑牠,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看牠好笑?佛就告訴大家,這些螞蟻已經七尊佛都過去了,牠還做螞蟻。不是螞蟻壽命那麼長,是死了以後還投胎還是螞蟻,畜生愚痴、執著,牠認為螞蟻就是自己身,螞蟻也不造什麼大罪業,生生世世都去當螞蟻。七尊佛過去了,在一尊佛說三個阿僧祇劫,二十一個阿僧祇劫過去了,他墮落螞蟻身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能脫離螞蟻身。這就說明畜生很愚痴,認定那個形狀就是自己,不知道改頭換面,這是說明三惡道真可怕!

  不是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徹底搞清楚的,警覺性提不起來,起心動念還是被妄念、還是被習氣所主宰,這就是經典裡頭常講「可憐憫者」,真可憐。可憐,不是世間孤苦伶仃的人,是指世間不知道事實真相、起心動念都在造惡業的這些人,這真正是可憐憫者。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真正要回頭,從哪裡回頭?就從這些地方回頭。我決定不造口業,我要認真的修五戒十善,這是佛法裡頭修學最低的標準,五戒十善只得人身,來生得人身。認真的修五戒十善,絕對不嫉妒人,絕對不破壞人的好事,這個好事是指什麼?是指對社會有利益的事情,對大眾有好處的事情。不但不破壞,我還要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希望他成就,希望他更圓滿,我們盡一分心力,這叫隨喜功德。要孝順父母,要奉事師長,與人往來要有信用,存心要真誠,這就叫修行。把所有的這些毛病修正過來,這個人才叫得救。如果這個人回頭了,不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錯,來生得人身,得人身之後能不能保證他不迷惑?很難。難在哪裡?第一個,自己有惡習氣,這是你裡面有煩惱;第二個,外面有惡友,有惡緣,有惡友在那裡挑唆你,惡的環境讓你起惡念,讓你造惡業,換句話說,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都不好。所以自己要想保住清白,絕對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我們再往下面看:

  【尊貴自大。】

  這就是常講的貢高我慢。

  【謂己有道。】

  都認為自己很能幹,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狂妄到了極處。

  【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侵』是侵犯,此地講的『道』,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詐術,欺騙人,偽善、欺詐。在現在這個社會,無論在國內、國外,這些事、這些人不難看見。我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自己是不是這一類的人?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

  這個『慚懼』就是慚愧的意思,『欲』是希望,希望別人對他恭敬,希望別人怕他,所作所為都在這上下功夫的,不知道慚愧。慚是良心的責備,愧是輿論的制裁,自己造作惡業沒有良心的責備,我們常講天良喪盡。這樣的人在佛法裡面叫「一闡提」,這一闡提叫沒有善根,佛來了也度不了他。為什麼?他自以為是,他自以為聰明,佛?佛也不如他,那菩薩更不用說了,不會接受教化的。這是必墮三途。輿論制裁,他置之不理,根本就無所謂,還是我行我素。我們在經上看到一闡提,這就是一闡提的詮釋,什麼叫一闡提?這種人叫一闡提。

  【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

  這種無惡不作的人,他在社會上可能是大富大貴,為什麼沒報應,為什麼不折損他的壽元?其實真的是折損。他本來可以活到一百歲,他現在七十歲死了,他已經折損了三十年。這種富貴,他前生修積得多,雖然浪費,還浪費得很慢,他太多了!前世的福德,前世是修福積德,這一生縱然做大惡,還用不完,還得慢慢的用,沒有那麼快消掉,是這麼一個道理。如果前生福德少的話,造大惡,立刻那個報應就現前,立刻就現前,為什麼?沒有福了,福報享盡了。這是前世修得多,不會回頭的。底下這一段,這就講他的果報:

  【今世為惡。福德盡滅。】

  這就是現前的果報,雖然過去世積德修福,但是這一生當中作惡太多了,所以他這個福德逐漸逐漸統統消耗盡了。這就看他過去生中積的善德之多少了,積得多,他還要好多年才能夠消耗得盡。這一消耗盡了:

  【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那些冤家債主統統都來了,這個時候討命的就來討命,討債的也來討債,這冤家債主統統都來了。這個現象,如果我們稍微留意一點,不難發現,特別是在病院裡面,看到那個病重垂危的人,你聽聽他講的話,他看到這個人來了、那個人來了,所說的都是一些過去的人,這個時候他都看到。我們俗話說,他看到很多鬼魂來了,這鬼魂是真的、是假的?是真的。那是不是他的親人?不是的。《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冤家債主變化你的家親眷屬來誘惑你。因為他要現他本人那個面貌,你一看到他,你不會跟他走,冤家債主絕對不是幹好事的;他戴上一副假面具來騙你,你很容易跟他走,走了之後這個面孔一轉變,這就要討債,這就要報復了。家親眷屬不會再見面,這經上講得很清楚,死了以後那是各奔前程,各人造的行業不相同,縱然再見面也不認識,再見面,改頭換面了怎麼會認識?何況還有隔陰之迷。這屬於冤親債主來報復。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

  這跟前面意思是一樣的,阿賴耶識裡面落的這些惡業種子,天地鬼神沒有不知道的。《太上感應篇》講得很好,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不要以為自己起心動念沒有人知道,那你就錯了,確確實實有天地鬼神統統看到。天地鬼神那神通還小,你念《無量壽經》,你看《無量壽經》講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凡是去往生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沒有一個人不看見,你騙誰?騙這些愚痴的眾生可以,騙諸佛菩薩騙不到,是騙自己。所以這個經你真正念多了,真正明瞭了,我們起心動念自自然然是正大光明,我們可以跟西方極樂世界諸佛菩薩相比。你清淨,我也不輸給你;你正直,我也不比你差多少,這樣的人才能往生。相差懸殊太大,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那就是古德講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你心裡還有惡念,你身口還造惡業,你不能往生。

  【殃咎牽引。】

  這個『殃咎』,殃是災殃,咎是你的罪過,你這些罪業在那裡引導你,就是我們講業力,業力引導你,引到哪裡去?引到惡道去。

  【無從捨離。】

  凡夫,六道凡夫是惡業在牽引著你,念佛的人是願力在引導著我們。有願力,這個業力一定是伏住了,不可能業力跟願力是同時起來的,不可能,沒有這個道理的。就好像明與暗,我們這個房間裡面不可能說一半明、一半暗,沒這個道理。有明就沒有黑暗,有暗決定就沒有明,這是一定道理,願力是光明的,業力是黑暗的。所以教給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深切的願力,就樣就可以能夠把業力伏住,願力起了作用,這才能往生。如其不然,還是惡業在前面引導,那就底下這個果報了:

  【但得前行。入于火鑊。】

  『火鑊』就是油鼎,下油鍋。

  【身心摧碎。神形苦極。】

  『神』是神識,我們中國俗話講靈魂。『形』,餓鬼道也有餓鬼道的形狀,地獄道也有地獄道的形狀,雖然是化生,他還是有個身形。化生的身形什麼樣子?我們每天晚上睡覺作夢,夢中那個身就是化生。他不是胎生的,也不是卵生的,就是化生,所以在地獄道那個身就跟作夢的身一樣。作夢的身在夢中要有人打你、要有人來傷害你,你害怕不害怕、恐怖不恐怖、痛苦不痛苦?一樣感受。地獄裡面的身形感受,就像夢中一樣,因為地獄是化生。

  【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墮到地獄受這個苦難的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所以,要覺悟就在現前,你這一念覺這是真的;到這個果報現前的時候來不及了,那個沒有辦法。所以佛度地獄眾生,這一句話真正的含義是,造作地獄的惡業,如果不得往生必墮地獄,是指這一類的眾生,他現在果報還沒成熟,這個時候覺悟回頭,來得及。我們遇到這個緣,這是非常非常的慶幸,我們有這麼一個好的緣分遇到這個法門,縱然造極惡的罪業,只要回頭還有救,不回頭那就沒有法子,所貴的是真正的回頭。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