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一九歲次己亥護世息災清明祭祖繫念超薦法會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9/5/1  馬來西亞馬六甲華美達廣場大酒店  檔名:WD32-038-0001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是馬六甲古城淨宗學會,舉行二O一九己亥清明祭祖繫念法會。昨天在馬六甲馬來西亞漢學院,也舉辦了清明祭祖大典,在漢學院舉辦的祭祖大典儀規、儀式,是依儒家孔廟的儀規來祭祀我們的歷代祖先。我們每個人都有父母,父母上面還有父母,一直往上推就推到遠祖,我們講歷代祖先。一代傳一代傳到我們這裡,在我們這一代還要傳給下一代,下一代還要傳給下一代。這個祭祖是要代代相傳,不是說祭到哪一代就完了,是要代代相傳,子子孫孫一代一代傳下去。祭祀祖先是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在世界上是最早提倡的,也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昨天在漢學院也有幾位多元宗教的代表,大家發表不同宗教對祭祖意義的觀點,大家所講出來的大致都相同,就是孝養父母,敬愛自己的祖先。每個宗教、每個族群,這個基本的孝道精神都相同,只是在祭祀的儀規不同。各宗教、各民族都有它們的儀式,但是精神是相同的,就是提倡孝道的這個精神是相同的。

  祭祀為什麼每年要辦?在我們中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清明節,清明掃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現在我看到馬來西亞,東馬、西馬經過一些墳地,這個墳墓跟台灣、跟福建閩南一帶的都相同。這個墳墓,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過世,每年還要上墳去掃墓、去祭拜,這是厚道的表現,這是教育的意義。有些人不知道這是教育教孝,認為這個人都死了,甚至死了很久了,為什麼每年還要祭拜?祭拜有什麼意義?也有人講,在生來奉養父母很簡單的食物,比如說很簡單的飯菜,比死去之後你供養他很多雞鴨魚肉大餐,還要來得實際。這個話也沒有錯,在生奉養這是最重要。但是父母過世之後,祭祀最重要。

  所以《論語》裡面,孔子的學生問盡孝,有學生問怎麼樣才盡孝?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禮。」事就是奉事、奉養,照顧父母的生活,照顧父母的精神,以禮來奉事,依照禮的規範來奉事,生,事之以禮。事奉父母不但物質生活照顧,精神生活也要照顧,不能使父母操心憂慮。如果只有照顧物質生活,但是做了很多事情,讓父母不放心、讓父母操心、讓父母憂慮那也是不孝。所以奉養父母,不但要養父母的身(養這個身體),還要養父母的心,讓父母寬心,不要操心,不要憂慮。早年在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有些年輕的出家眾,出家之後,還常常讓父母擔心。所以我就跟大家講,我說我們出了家,沒有在父母身邊,不能像在家的時候奉事父母,但怎麼樣盡孝?起碼我們出家了要讓父母安心,不要再讓他操心。不要有一點小事情,打電話回去,買個水桶也要叫父母去買。我說這個像什麼話?出了家還要父母給你操心去買個水桶,你自己不會買嗎?所以這個養父母之心非常重要。這是生,在生我們要養父母的身,照顧生活、照顧他的身體,還要照顧他的心理。這就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死了殯葬要慎重,依照禮來舉行殯葬。禮是根據父母在世,他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所以這個棺材都有講求的,不同的身分、不同的地位,他死了用的棺材等級就不一樣,要符合他的身分。比如說當官的人,跟一般平民不一樣,當皇帝的那就更不一樣,所以它有個禮。這個禮不平等,禮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但是敬是平等的,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到靈位前迴向,都會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十大願王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講禮敬諸佛,為什麼不講恭敬諸佛?就是禮是對外面,這個不平等,因為有男有女、有尊卑長幼,各人的身分地位不一樣,這個不平等。但是恭敬心是平等的,內心對一切都恭敬,所以叫禮敬諸佛。死,葬之以禮,是對父母的恭敬、禮敬。葬,殯葬,《論語》上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特別父母臨命終要謹慎照顧,命終之後殯葬要合乎禮,也要謹慎來處理,不能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死,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殯葬完之後不是就沒事了,還要祭祀,每年要祭祀,這個做到了那就可以算是孝。父母過世為什麼年年要祭拜?不但拜父母,還要拜歷代祖先?這是教人不要忘本。如果沒有每年祭拜,時間久了就忘記了。飲水思源,人不能忘本,人如果忘本了,就像雪廬老人在《論語講記》講的,不如那個狐狸。狐狸是畜生,狐狸到外地去找食物,死在外地,牠死的時候牠的頭會朝向巢穴,牠原來住的那個地方,頭朝向那個巢穴。這是什麼意思?你看狐狸牠都不忘本,不忘記牠從哪裡來的。這叫飲水思源,喝了一滴水,要知道它的源頭從哪裡來。我們祭祖也就是飲水思源,為什麼有我們?因為有我們的父母。為什麼有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還有父母,一直推上去就是歷代祖先,推到三皇五帝,源頭從那邊來的,你不能忘記,這是教孝,教做人的根本,不要忘本。

  所以在台灣,我看東南亞這一帶,跟台灣、福建閩南的習俗都是一樣,大多數從這個地方移民過來。在台灣我常常經過一些墳墓,傳統都是土葬,土葬要撿骨頭,六年之後要開棺材撿骨,這是閩南的習俗。有的地方的習俗是不開棺不撿骨的,閩南是要撿骨。我在台北、基隆,有時候出去外面,經過山邊常常會看到一個裝骨灰的骨灰罈,那個比較大,比現在火化的那個要高要大。骨灰罈,就是人死了肉都腐爛了,剩下骨頭,骨頭要撿起來,撿起來用裝骨的骨灰罈,把它疊起來,從腳一直疊,頭骨放在最上面,這個要第二次葬。第一次是棺材下去,第二次撿骨,撿骨放在那個骨罈裡面,要再葬一次。有些放在山邊,挖一個洞很明顯可以看到還沒有葬下去,旁邊寫一個「寄金」,寄信的寄,金就是骨罈,裝骨頭的那個罈、那個缸,叫寄金。寄金是什麼意思?這些人都是從福建過來、從大陸過來的,他們希望以後有機會,這個骨頭再送回老家,落葉歸根,先寄放在這裡暫時不下葬。但是總是因緣變化,古人有這個觀念,後來也就漸漸淡薄,後來大多數就地埋葬。就地埋葬也是可以的,就地埋葬只要年年上墳,不要忘記祖宗從哪裡來這樣就可以了。葬在哪裡實在講也是無所謂了,只要記住,這樣就好。

  所以像馬來西亞這個地方,我這兩天經過看到一些墳墓,跟台灣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我們要去祭祀、祭拜,怕子孫忘記,特別要教育下一代,子子孫孫列入交代。不是說拜祖先拜到我們這一代就好,下一代的兒子、孫子就不用拜,不是的,是要列入交代。像我們家裡供祖先牌位一樣,要代代相傳,子子孫孫永遠不忘祖宗之德,不忘本這是教孝。要懂這個意義,我們來祭祖就不會覺得是迷信。現在有些人認為那是迷信,父母都死了,你拜那些飯菜,他會來吃嗎?以前小時候我聽到一些大人,他也不懂這些道理,但是習俗就是要拜,拜得好像也很無奈。所以聽到有些大人講,祖先不會來吃,拜了飯菜統統被祖先吃光,沒有人敢拜了。這都是沒有了解祭祀它的意義,為什麼不了解?沒有人說明,所以他不知道。拜了都不知道意義在哪裡、為什麼要拜?甚至拜到生煩惱,乾脆去信基督教多省事!其實這都是不懂。所以淨老和尚都是講教育,那是教育不是宗教,中國儒釋道統統是教育。不是外國人概念中的宗教,這個不一樣。我們中國人自己要先認識清楚,不忘祖宗。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華僑,可以說最重視祖宗的,也最重視傳統,這點非常難得。我去走了幾個國家,特別馬來西亞這邊最重視祖宗傳統。因為華人自力救濟辦華校,希望子孫能夠接受老祖宗傳統的文字、文言,這點非常非常難得。這個也是做給全世界華僑看的,給全世界華僑做一個榜樣。

  儒家教育它是講一生一世,所以講眼前這一世。實際上講,儒家有沒有講三世?也有,就是沒有佛法講得那麼詳細、那麼透徹。因為孔老夫子教學,主要偏重在世間法;釋迦牟尼佛教學,偏重在出世間法。但是也有講世間法,並不是沒有,都有,只是說他比較偏重哪一方面的。道家也有,道家跟儒家一樣,比儒家講得多了一些,特別講鬼神這方面,像《太上感應篇》講的,道家講得就比較多。其實三世都有,但三世講得最詳細、最透徹的是以佛經,佛經講得最詳細。佛教的祭祖當然也有很多種儀規,我們佛教淨土宗,淨老和尚成立淨宗學會以來,每逢超度、祭祖都是採用元朝中峰國師編的《三時繫念法事》,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就是以佛教淨宗的儀規來祭祖,把誦經、念佛功德迴向給歷代祖先,勸導我們的萬姓先祖,各人的歷代祖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因為勸導祖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孝道才圓滿;如果祖先沒有往生西方淨土,還在六道輪迴,我們盡的孝道不圓滿。

  如果只是幫助祖先得人天福報,往生人天善道,這是世間的小果不圓滿,因為不能了生死,成佛道,所以不圓滿。因此,我們總希望歷代祖先都能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永遠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圓成佛道,一生圓成佛道,這個孝就達到究竟圓滿。如果祖先目前還生不起信願求生西方淨土,還不能念佛,我們後代子孫也是要勸,多勸,也是要誦經念佛迴向,幫歷代祖先種西方極樂世界的善根種子,等到因緣成熟,歷代祖先也必定會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了。所以《彌陀經》講「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已生是已經往生;若今生,這一生往生淨土;當生是將來,來生後世,乃至無量劫之後,總有一天因緣會成熟,那個時候就能信願念佛,往生西方。因此,我們佛教淨宗用三時繫念來祭祀、超度祖先,這是最殊勝、最究竟、最圓滿。

  我們世間的祭祀也是需要,因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學佛。在儒家,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甚至信仰其他宗教的,大部分大家比較能接受。像我昨天在漢學院跟這些多元宗教代表分享,我也舉出過去在台灣台北市有一個天主教堂,也滿大的,它們也辦祭祖,就是跟我們昨天在漢學院辦的,那個儀式、服裝完全一樣,在天主教堂舉行的,這個網路上都還可以找得到。可見得儒家,就一般社會大眾沒有宗教信仰,或者信仰其他宗教的比較能接受。因此儒家的祭祀大典也不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祭祖,大部分都是儒跟佛都在一起了,像我們到英國、到法國、在澳洲,都是祭祖、三時繫念,儒家、佛家統統有了,大圓滿。這個祭祖的意義我們要知道。

  我們佛教講的不但祭祖,還要超度,這個超就是超越,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這是佛法講的。從六道裡面,比如說父母如果在生造惡業造得重,墮到地獄去了。像大家應該都知道的,佛門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在儒家,孔子也有講一部《孝經》;在佛家《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為什麼《地藏經》是佛門孝經?因為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要般涅槃前三個月,上升到忉利天給他母親摩耶夫人講經說法,因為他出生七天他母親就過世了。我們一般人間來看這個小孩很不幸,出世七天母親就往生、就死了。但是不知道她往生是生天了,因為那個福報大,生了一個佛的兒子,人間沒有那麼大的福報讓她享,就到天上去享天福去了。佛講經四十九年快圓滿了,想到還沒有報母親的恩,知道他母親在忉利天,所以他就上升到忉利天去講,講什麼經?講《地藏菩薩本願經》。

  講這個經裡面有兩個孝女代表,一個光目女、一個婆羅門女,另外兩個國王,一個長者子。光目女、婆羅門女的母親統統是造罪業,而且造的罪業都非常重,特別造殺生、口業墮地獄了。這兩個真正是孝女,母親死了,我們一般人死了就死了,他也不會去想,甚至在生的時候都不會去想,死了他也不會去想。母親死了回來能送送葬,甚至來照顧照顧那就算是孝了。有些母親死了他都不回來看一眼,在生病的時候,死了之後出殯,統統沒回來。到哪裡?到美國去了。辛辛苦苦賺錢,培養他到美國留學,最後的果報,死了都不回來看一眼。你說他送到那邊去讀到博士,做什麼教授,你說有什麼意義?大家還覺得很光榮,我兒子到美國留學。培養一個博士,但是也培養一個不孝子,有什麼好高興的,哭都來不及。這是我認識的,我都看過的,聽人家講的就更多了。中國人自己不覺悟,盲從這個很可悲的!所以我們要懂得祭祀的意義,教孝,孝是根本。沒有這個根本,就沒有仁,仁慈的心他就沒有。《論語》裡面講孝是仁的根本,第一個,對父母親要親厚,好像竹子兩片加厚。對父母親親厚,才會對別人真的好;如果對自己的親人、父母至親都不好,對別人他怎麼會好?現在看好像滿好的,其實那不是真的。那只是一個利害關係,彼此有利結合在一起,一旦利沒有了那就翻臉,終止了,只有利害沒有道義。

  我們講到超度,父母如果造罪業不幸墮地獄,一般世間法是沒有講到超度這方面,只有佛經有。特別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個孝道可以說盡到極致了,所以光目女、婆羅門女都是孝女,至孝。一般人父母過世能夠守喪三年,像《弟子規》講的「喪三年,常悲咽」,就不錯了。但是光目女、婆羅門女,那不是只有常常悲傷而已,她還要想母親現在去哪裡?根據她在生造的業,知道肯定去的地方不好。但是凡夫又沒有神通,看不到,就去寺院求佛來指點,真的,至孝感動佛菩薩,佛現身跟她說,給她指點,讓她念佛,去參觀地獄,這個在《地藏經》講得很詳細。從這個經典,我們就知道人死了不是說沒有了,一般人的概念就是人死了就沒有了,拜他幹什麼?還要超度幹什麼?如果人死了什麼都沒有,的確你拜也沒有意義,祭祀也沒有意義,超度也沒有意義。因為都沒有了,超什麼?

  這個事實真相,佛在大乘經講得非常詳細,在中峰國師第一時繫念開示也講得很詳細,「教中道,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什麼叫生?什麼叫無生?生就是我們眾生生老病死,這有生有滅。孩子出生有這個身體,這叫生;死了,身體沒有這就叫滅。這叫眾生生滅之跡也,這個跡象叫生。無生是什麼?諸佛寂滅之本也,每個人都有。「法性湛然者,靈明湛寂,玄妙真常。箇箇不無,人人本具。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由是業網牽纏,流轉五道,恆隨生死以升沉,亙古至今而靡閒。」這個法性湛然,靈明湛寂,玄妙真常,這個真常,真就是永遠不變,常就是永恆不滅,每個人都有。只是因為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起心動念就認妄為真,迷己逐物。由於這個緣故,這個業網一直牽纏,造成流轉五道,就是六道輪迴。恆隨生死以升沉,生生世世都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從無量劫到現在都沒有間斷。

  「當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所以云:法性湛然,是謂生而無生者也。」你看這個法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生是從緣生,因緣聚合產生這個身體,但是法性它也不是以這個緣生起來的,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滅,這個身體滅了是緣滅,緣生緣滅,法性有沒有消滅?有沒有消失?沒有,它還是存在的。所以它本來就有,就是不生,不生它就不滅。這個生滅是就身體來講。所以法性是我們身體裡面六根那個根性,那是永恆存在的,真常不變的。我們學佛最終就是要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見到你自己的本性就成佛。我們現在迷了,把這個身體當作我,錯了,佛說這個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我們身體裡面那個六根根性,那才是真正的我,永恆不滅的。這個身體壞了不能用,又換另外一個新的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是這樣的。如果這一生善業修得多,來生換的身體比現在好,換的生活環境比現在殊勝;如果這一生惡業造得多,來生就不好,換的身體不如現在,地獄、餓鬼、畜生環境也不好了。但是那個法性它是不變的,不管你墮哪一道,生天還是墮地獄,法性還是法性,它不變。

  所以人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因此根據這個理論,我們超度就非常重要,不是沒有。超度把父母如果不好的環境,把他超度到比較好的。現在已經不錯的,在《地藏經》講已經生人天,兒女替他修福迴向,增長他的福報,在人間增長人間福報,在天上增長天上的福報。最圓滿當然是勸父母祖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所有問題都全部解決了,那是最圓滿的。所以我們懂這個道理,超度就非常重要;如果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那覺得超度好像不重要。知道人死不是沒有了,這個非常重要,下一次去哪裡,這就非常關鍵。所以我們今天做三時繫念,主要勸導我們父母、歷代祖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最圓滿的目標。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時間到了,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午供。今天大家啟請、觀想各人的歷代祖先,到我們法會現場來參加誦經、念佛,求生淨土。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