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弘一大師講演錄—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5/9/28  宜蘭淨宗學會  檔名:WD20-009-0001

  諸位同修,阿彌陀佛!今天是華藏淨宗學會宜蘭念佛堂,新的道場開始使用,我們正式啟用典禮是十月初一來舉行。我們提前三天,每天恭誦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誦三遍。這是根據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過去到現在都有一個慣例,凡是新的道場開始使用,必定要先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再沒有時間,他也要講《地藏經》的大意。過去在美國建立道場,時間沒那麼長,所以講《地藏經》大意。一直到一九九八年在新加坡淨宗學會,接受大陸九華山,當時九華山佛教協會的會長仁德老和尚的啟請,在新加坡淨宗學會八樓的錄影室,也錄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包括玄義。現在已經流通很多年,在華藏衛星電視也時常來播放這個《地藏經》。

  我們淨宗學會大家都知道,是修學淨土法門,我們與《地藏菩薩本願經》有什麼關係?這是今晚要跟大家來報告的。因為最近我常在海外到處跑,每個地方演講的時間都很短,三天、五天,最長不超過一個禮拜。這次我們也是三天的演講,因此也沒時間跟大家報告全部的《地藏經》,所以我請莊義法師,我們開幕之後,一個禮拜來講台語的講一遍,將《地藏經》做個簡單的報告。另外請莊明法師一個星期,來講一次《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又名《彌勒菩薩所問經》,一星期來講兩次。在台北華藏淨宗學會,我們每天是恭誦《大乘無量壽經》,固定誦一部。農曆七月是三十天都恭誦《地藏經》,以及《無量壽經》。平常我也是交代我們同修,每天固定誦《無量壽經》一部,遇到十齋日加持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在平時,如果農曆七月每天誦《地藏經》。

  因為我現在也有一些台語的講經,在佛教衛星電視台播放,提供給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菩薩來參考。平常很少有時間來錄影,如果要錄影實際上我都不能跑,不能出門,定在一個地方這樣才錄有東西出來。因為最近還是沒有辦法避免海內外邀請,一出門,今年去美國、加拿大就花兩個月,再去澳洲也是一、二個月,大陸也一個月,出去外面可以說就沒有辦法錄影。所以回來,盡量利用時間來錄一些台語的,提供佛教衛星。因為很早就已經沒有帶子,都是重複播放。所以我門有時間,多少錄一點新的東西出來,提供給電視台播放。我們這三個晚上的時間,我是想到利用這個時間,因為來這裡,大家都要求要講台語,所以順便錄影。所以我們一集,佛教衛星的是五十分鐘,所以等下講到五十分先暫停,再講五十分鐘,這樣我們一個晚上可以錄兩集,三個晚上可以錄六集,多少錄一些存檔。

  今晚要來跟大家簡單報告,《弘一大師講演錄》裡面有一篇文章,這篇的題目,叫做「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弘一大師,相信我們很多同修應該都聽說過,他是我們近代,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佛門律宗的一位祖師。對於戒律有很深入的研究與行持,他的道德、學問,可以說在當代非常的稀有,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德。在世間法裡不管書法、畫圖、刻印、演戲表演、歌曲,像編詞、編曲,像三寶歌,有好幾首歌曲是弘一大師編的。還有一首「惜別」,這條也很普遍,是他老人家編的。可以說在民國初年,是佛門裡的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德,大善知識。他雖然是深入戒律,他也時常寫信請教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也是念佛求往生西方淨土。因此他來講這篇的演講,當然就表示他是修學淨土,也是回歸淨土法門。

  所以說「普勸淨宗道侶」,淨宗就是修學淨土宗同參道友。勸什麼?「兼持誦《地藏經》」。兼就是說附帶,持就是受持,依照經裡面佛跟我們的開示,來依教奉行,保持不失。誦就是讀誦,像我們下午讀誦、誦念,念《地藏經》,念《地藏經》就是時刻聽佛來跟我們開示。我們讀一遍,在第八識阿賴耶識落一遍的印象,就等於接受一遍,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跟我們講經說法講一遍。讀誦另一個用意就是不會忘記,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依照《地藏經》來行持,這個經文縱然不能夠全部記住,但是重要的經文還是要記在心裡,這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才能夠提起觀照的功夫。所以持誦有這兩個意思,受持讀誦《地藏經》。他的這篇演講是在庚辰那一年,地藏王菩薩聖誕那天在永春講的。永春在福建省,福建省的永春這個地方。王夢惺居士來記錄的。請大家看這個文:

  【予來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時。王夢惺居士來信。為言擬偕林子堅居士等將來普濟寺。請予講經。】

  這是大師開頭講的一些話,他到福建永春有一年半。他去永春那個時候,『去夏』,就是像說今年講去年,去年的夏天接到王夢惺居士寫了一封信來,要『偕同林子堅居士』,以及其他居士,來普濟寺請弘一大師講經。

  【斯時予曾復一函。俟秋涼後即入城講金剛經大意三日。】

  在那個時候,弘一大師也曾經回一封信函,就是說回了一封信跟王居士他們說,等秋天天氣比較涼爽,再入城去講《金剛經》講大意講三日,講三天。

  【及秋七月。予以掩關習禪。乃不果往。】

  但是等到那年的秋天七月,『予』就是弘一大師他自己的稱呼,因為他是閉關坐禪,所以就沒有入城跟大家講《金剛經》大意。

  【日昨。】

  『日昨』就是說昨天。

  【夢惺居士及諸仁者入山相訪。因雨小住寺院。今日適逢地藏菩薩聖誕。故乘此勝緣。為講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要旨。以資紀念。】

  大師沒有入城講經,當然這些居士就主動去找大師。那一天『夢惺居士』,以及其他的居士到山上,去參訪弘一大師,遇到下雨,下雨大家就住在寺院,不方便出去。那一天剛剛好是『地藏菩薩聖誕』。地藏菩薩的聖誕是農曆七月三十日,如果月小是七月二十九,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就是地藏王菩薩的聖誕。這些居士去找弘一大師的那一天,剛剛好是地藏菩薩聖誕。地藏菩薩聖誕,當然佛門一般遇到佛菩薩聖誕都會舉辦法會,譬如說普佛,供佛菩薩做個法會。弘一大師他是為大家介紹,《地藏經》重要的宗旨,特別為『淨宗道侶』,可見得這些居士他們都是修念佛法門,都是修學淨土,像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大家都是修淨土。這一日正好是地藏菩薩聖誕,所以勸淨宗道侶附帶『兼持誦《地藏經》』,他將《地藏菩薩本願經》重要的宗旨,來跟大家說明,來做紀念,紀念地藏菩薩的聖誕。這是第一段,第一段就是他這篇講演的緣起,他為什麼講這篇演講他的因緣。第二段就給我們說:

  【淨宗道侶修持之法。固以淨土三經為主。】

  這一小段,淨宗學會同參道友我們修持的法門,所依據的最基本的經典,就是『淨土三經』,三經第一部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經》,淨宗學會我們是依會集本,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簡單說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經》。這是講西方淨土的第一部經典,也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它最原始的經典。從法藏比丘還未成佛,他在世間自在王佛面前發四十八願,成立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講這個緣起,這四十八願。一部《無量壽經》可以說是四十八願詳細註解,我們讀會集本更清楚,《無量壽經》的經文都是補充說明四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是淨土經論,它最基本的依據,不管哪尊佛介紹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都不違背四十八願,一定跟四十八願相應。所以淨宗的第一部經,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經》。

  第二部是《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一部,《無量壽經》講得比較詳細,《阿彌陀經》講得比較簡單。因為這兩部經都是提倡持名念佛,我們知道念佛有四種方法,第一實相念佛,第二觀想念佛,第三觀像念佛,第四持名念佛,一部《觀經》可以說這四種念佛都有。但是《無量壽經》跟《佛說阿彌陀經》,特別提倡持名念佛,所以這兩本經是同一部。古大德說這兩部是同一部,一本講得詳細,一本講得簡單。第三本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我們一般簡單說《觀經》,這個觀有十六觀,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全部講觀想念佛,第十三觀講觀像念佛,從第十四觀至第十六觀講九品往生,第十六觀講持名念佛。講西方淨土,釋迦牟尼佛跟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最基本的就是這個三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這是叫「淨土三經」。以後到清朝彭際清居士,把「普賢行願品」這一品附在三經後面,成為淨土四經。到民國初年印光祖師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成為淨土五經。所以淨土五經是這麼來的。但是最基本的是這三部經典,這是最基本的淨土三經。我們修學西方淨土,當然是以三經為主,為主要的。下面是弘一大師他要說的話:

  【三經之外。】

  我們修學淨土宗的同修,固然是依淨土三經為主。但是除了這三部經之外:

  【似宜兼誦地藏經以為助行。】

  這個『似宜』,宜蘭的宜,「似宜」這口氣他不是說很勉強,不是說你一定要這樣,所以大德講話都比較客氣,比較謙虛。似就是說可能,需要再兼誦《地藏經》,來做為我們的助行,做為輔助,幫助。這句話是比較謙虛的話,實際上也是實在的話,因為有修持的大德講話都是很平實,很平常、很實在。為什麼?我們常常聽老和尚講經,像寧波觀宗寺的鍋漏匠不認識字,不認識字,叫他誦一部《彌陀經》,他都不會誦,他就只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諦閑老法師跟他說,你要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繼續再念,保證你有好處,也沒有告訴他有什麼好處。他真的就老實念,念三年站著往生。連《彌陀經》他都不會念,只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而已。我們看到當然也很欽佩,我們也想來向他學習,有很多同修想要來學鍋漏匠,但是鍋漏匠是補鍋補碗的,我們要知道說為什麼他念三年能成就,有人念了三十年還不能成就,這個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有老實與不老實。下面有個老實念佛堂,我們老法尚他的墨寶,他寫的。要做到老實很不簡單,念佛大家會念,但是要做到老實這就比較稀有,這種人就比較少,像鍋漏匠這樣是真正老實念佛。老實的標準在哪裡?真正放下萬緣,放下身心世界,心裡不再罣礙這個世界,真正要求出離,出離的心意願很強,沒有留戀這個世界,真正做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才是老實。

  淨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他有一篇念佛的開示,他說「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就是說你真正能夠念佛,就是說老實念佛,你真的能夠老實念佛,你一定是放下身心世界。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心就是說我們心裡所有的憂慮牽掛,這個世間有的沒有的都不放在心裡,心裡掛念的只有阿彌陀佛,與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的一切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切都不放在心裡,一心繫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跟我們說這就是大布施,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你真正能夠老實念佛,心裡不起貪瞋痴,為什麼?都放下了,貪瞋痴就不起了,這就是大持戒。現在很多人學戒律,但是我們仔細看,表面上好像持戒很精嚴,但是內心貪瞋痴慢的煩惱,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一直增長。持戒的目的就是要得定,得定的目的就是開智慧,「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持戒就是要滅貪瞋痴。如果持戒持到煩惱愈來愈多,那就不對了,那就不是持戒了。所以蕅益大師說,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正老實念佛的人,他不會計較是非,人家對不起我們種種的,他不會再計較,不計就是不計較。如果人家說我們一句,有什麼對不起我們,我們還放在心裡,還有是非人我,這就不是老實念佛。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夾雜,不間斷,不夾雜什麼?不夾雜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上個月到香港,我到大陸前先去香港拜見老和尚,那天正好遇到週六有佛學問答,有個同修寫一個問題請示老和尚。他說現在聽老和尚講經,都一門深入,專修淨土法門,一門深入,下面又問了很多問題。老和尚說你一門是有,但是還沒有深入,有,你現在修淨土法門是一門,還沒有深入。怎麼說還沒有深入?因為還有夾雜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說沒有深入。所以說一門深入,我們也要知道它的標準在哪裡?淨宗學會現在是學淨土宗這一門,一門有,但是有沒有深入?這要問我們自己不用問別人。所以真能念佛,真正能夠老實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因為你能夠真正老實念佛,就不起妄想,不會胡思亂想,心定下來了,所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無上深妙禪。

  「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是什麼?他是說其他,歧就是好像跟你不相同的。不相同是什麼?種種的言論,譬如說不相同法門,當然我們現在聽經聽這麼久來,我們也知道要選擇一個法門來深入。不相同的法門,不相同的宗教,我們受的影響比較沒那麼大,有是有,但是比較沒有那麼多。比如說不相同法門,學禪、學密,但是在佛門裡面,當然也是有很多人修淨土,修到後來改學其他法門,當然這也是有。改學外道其他宗教也有,畢竟是比較少數,他歧所惑這個影響並不會很大。現在的他歧最大的是什麼?不知道諸位有感覺到嗎?最大的就是他也是修淨土法門,跟你一樣也念阿彌陀佛,但是他的思想與知見與你不同,你就被他迷惑,這個影響比較大。不同法門我們就修不相同的法門,你修禪,我修淨,他修密是不同,影響比較不大,其他宗教的影響更小。但是你也念佛的,我也念佛的,一樣他說他是念佛,但他說的言論與我們聽到的不同,這個時候你會受他影響嗎?是不是會受到他的迷惑,動搖你的信心?這就叫做他歧。

  就像最近幾年日本的本願念佛,這個相信我們同修曾聽說過。這幾年我們老和尚也常常到日本訪問,去年我們也到日本,去京都光明寺展覽「地獄變相圖」,「地獄變相圖」第一個展覽,就是去給日本人看。到京都那裡,我們接觸的都是淨土宗的道場,但是他們都是將善導大師的話聽一段而已,提倡本願念佛。說本願念佛,你只要信阿彌陀佛不用修,到你臨終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平常也不用念,被車撞死,死得很難看,也一樣往生。這種就是錯誤的一個知見,但他們自己不知道這是錯誤的。這個法在唐宋那個時代,日本高僧到中國來留學,但是法傳久了,中國也一樣,傳久會變質。所以台灣、大陸有很多人接觸到本願念佛,大家的心就動了。

  有一次我到花蓮淨宗學會,以前的潘會長跟我說,那裡來了一位法師,這位法師到日本學本願念佛,回來花蓮演講,同修大家都去聽,聽了之後,大家回來心裡就問題一大堆。我到那裡就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第一句的答覆就是說,你就不老實,聽老和尚的經就好,為什麼還要跑去聽?他說聽人家說,本願念佛很好,聽了心動就趕快去。我說去聽了,如果問題都解決不就很好,但是你愈聽問題是愈多,這樣就錯了。另外台灣過去一段時間,提倡實相念佛,這也是傳到大陸去。我從台灣到大陸,遇到同修來,現在有人說實相念佛。前一段時間,大陸還有傳出一個五音念佛,他也有一套。搞到這些修淨土的人心頭亂紛紛,「雙腳踏雙船,心頭亂紛紛」,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就是被他歧所惑。會受這些言論,不同的知見來影響,這是蕅益大師說的,不同的知見影響,這就叫做他歧,這沒有智慧。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如果聽了之後,我一樣持我的持名念佛,如如不動,你真正是老實念佛,雖然不識字,像這種人他是大智慧。蕅益大師將老實念佛,配菩薩的六度萬行,他說真正這樣老實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到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戒律「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禪宗一千七百個公案也在裡面。但是蕅益大師後面又說,如果念佛,身心世界還沒有放下,貪瞋痴煩惱一直生起來,還有是非人我,還有間斷夾雜,妄想還有很多,種種的言論他歧還能夠把你迷惑,即不是真念佛人。所以蕅益大師念佛他還加一個真,真能念佛。我們如果能做到大師這個標準,是真能念佛,真念佛的人,真正的念佛人。如果我們做不到這個標準,只能夠說我是念佛人,還沒有到真。但是我這樣走走看看,包括我自己還是念佛的人而已,還沒有到真能念佛。不知道你們信還是不信?所以老實念佛,下面你看那個招牌,加兩個字老實念佛,它的標準就在這裡,我們要知道怎樣才叫做老實。如果不知道,自己很不老實,以為自己很老實,這樣就錯誤了。所以我們要知道,老實的標準是在哪裡。

  真正老實念佛的人,看得出來的,看就知道,他的人一定是平易,與人很好相處,事事能夠讓人。不計是非人我,不起貪瞋痴,事事能夠讓人,有智慧,能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大智慧。雖然不識字但是有智慧,好壞他知道。這是自性,每個人本性都有般若智慧,如果修戒定慧,有戒有定就有智慧。我們念佛,有的人說他沒有受戒,也不知道戒是什麼,他怎麼能得定?他的定叫定共戒,妄心降伏,戒自然在其中。剛才跟大家講,蕅益大師說一句阿彌陀佛念到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在裡面,當然五戒十善都具足,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我們看到祖師的開示,我們現在就知道,老實念佛確確實實也有它的標準在。我們檢討自己是不是老實念佛?我們雖然在念佛,身心世界有放下嗎?一天到晚說要去西方、要去西方,是真的嗎?是真的要去西方,還是嘴巴在講而已?

  我跑遍海內外,看到淨宗的同修念佛的人是愈來愈多,真的發願要去西方的沒有幾個。有,嘴巴發願,口頭上發願要去的是很多,因為天天念,「願生西方淨土中」,我們天天在念,但是那個心還沒有發出來,嘴巴有發出來了,心還沒有發出來,心與口還不相應,這樣是沒有辦法去西方。去西方是真的要去,這個世間不會再罣礙,隨時走都可以,那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但是幾個人能做得到?很想這樣做,但是沒有辦法,這我也知道,我也很了解,我跟你們有相同的感覺。所以要把這個話講清楚,要講清楚、說明白,不然到時沒有到西方,怪佛菩薩,這樣又造罪業。比如說我們現實生活當中遇到種種事情,真的你不會有罣礙嗎?不可能。比如說你兒子,你兒子現在人不舒服,都不理他,如如不動念阿彌陀佛,你做得到嗎?你一定要去處理。生活中的事業、家庭、父母妻兒,外面這些朋友,整個的社會,我們有可能說都不受影響嗎?這點值得我們認真來思考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