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四O集)  2019/10/28  台灣  檔名:WD20-037-0340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子路篇〉第九章。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適衛,冉有僕。』「這一章與衛國有關,孔子到衛國去。坐車,從前都是弟子駕御。冉有御車,調理馬。」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到了衛國,孔子對衛國讚歎庶矣哉!人民很多。冉有說既庶矣,古時人要緊」,這是古時候的人要緊,「這是國家的組織法」。「到那一國去都有職業,所以若本國政治好就待在本國,不好便到鄰邦」,不好,本國的政治不好就到鄰近的國家,所以不好便到鄰邦。「本國的人才減少了,不能辦事,所以國家對人民特別重視。」人民多,人才多了,這個國家就會發達、就能安定。「所謂: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要錢就沒人,有人就沒錢,一個時候一個辦法。《禮記》有苛政猛於虎的例子」,這是政策很苛刻,對人民很苛刻,苛政比老虎還凶猛。這《禮記》裡面有這個例子。「孔子聽聞道路旁有婦人的哭聲,就知道似乎是很沉重的哀傷,原來家鄉的政治苛刻,比老虎厲害。《朱子治家格言》云:一絲一縷當知來處不易,好物欲者,絕不能辦事。」就是說好享受、放縱物欲,那絕對不能辦事。「讀書必得自己求,懂得人情世故,一辦事就想起那一條來。古代的政治制度與現今雖有差異,原則是相同。終日向百姓要錢,讓百姓倒霉,百姓便不歡迎。總之為政者講究節儉,有很多的好處。」講究節儉有很多好處。「懂人情世故,才能辦事,這沒有方法教,全在於自己能不能用心。」懂人情世故才能辦事,這個沒辦法教,這在個人自己能不能用心來學習。

  『曰:富之。』「人民既庶矣,再往好處辦,下文曰字」,曰這個字「就可以知道,不須再說冉有曰或子曰。富之,人多了,必得要讓黎民不饑不寒,一天賺十萬美金一樣窮,一天一百塊台幣一樣富,例如吾除三餐外,沒有其他嗜好,百元已夠富了,那些喜歡跳舞等等的人」,喜歡跳舞等等這些人,雖然每天賺「十萬美金還要舉債」,他還不夠。雪廬老人舉出他自己可以節儉、知足。我們所得很少,但是我們用得也很少,那就很富了。我們用得很少,所以一百塊台幣就覺得很富有、很充裕,因為不浪費。但是反過來,浪費的人,賺再多的錢他還是不夠,還要去借錢,就不知足,奢侈、浪費。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百姓既已富了,又何加焉,富以後還要如何?」百姓有錢了,富了以後要怎麼樣?「教之」,要教育老百姓、教育人民。「國家缺少人才,不能成國家,國家必須有土地、人民、主權,人民第一,民為邦本。」人民是邦的根本。「民以食為天,除修行人外,人都要吃,必須有盈餘。」就是除了三餐吃飯,還要有盈餘一些錢。「婚喪時必須應酬」,這是在社會上這些人情世故,婚喪喜慶我們要多留一些錢必須應酬。「除此之外,還有天災人禍」,意外的災禍也需要用到錢。「長病花錢就不一定,中西藥都貴。」人吃五穀雜糧多多少少都會有病,長病那就要花錢,花的錢多少就不一定,中西藥也都很貴。「富了之後便飽暖思淫欲」,人一富有了,吃得飽、穿得暖就思淫欲,淫欲就放縱了。「小人閑居為不善」,小人閑居,沒有錢就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就是不善的事情。所以小人閑居為不善,小人閑居他也不做好事,不為善。「餓不行,飽也不行」,餓了他去做些偷盜的一些事情;飽了就是富有了,那就飽暖思淫欲,那也就是縱欲,奢侈、浪費,也是幹壞事。所以富有、貧窮都不行,富了也不懂得做善事,窮了也不做善事。「所以必得受教育。」可見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教育是根本、大根大本。「今日台灣富了,有什麼教呢?」台灣過去是四小龍之一,有錢了,拼經濟賺到錢了,那有什麼教育?這雪廬老人很感慨的話。「飽食暖衣而無教,近乎禽獸而已」,富有了,吃飽了、衣服穿暖了而沒有教育,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近乎禽獸而已,那跟禽獸就差不多。所以「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所以人要跟禽獸不一樣那很少,如果沒有受教育,那其實跟那些禽獸是差不多。

  「生在那一個國家就必須受那一國的根本教育,因為各國各有風俗,根本教育是風俗。民族是血統,但文化更重要。」文化比血統更重要。「中國重五倫,夫妻結合有一定規矩,不能亂來。同是血統很親密關係的兄弟,也會為財產而爭。若有文化就了不得,從前大家信仰孔子,學五倫,重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若學外國的東西,則國家滅亡,不是外國東西不能學,必須自己的根本學問先要守住。中國主張志於道,外國的東西是游於藝。」中國跟外國基本不同點在這裡,道德仁藝,藝是在最後,外國主要是第四個藝,它沒有道德仁。「台灣有人信基督教,若美國與台灣開戰」,這是假設,「有美國牧師來台灣,你是趨向台灣,還是趨向美國牧師呢?甚至,一些信外道的,還不要父母,這是心理的關係」。這舉出例子,因為台灣很多人信基督教。這舉出一個例子,假設一個例子,信了基督教,如果有一天美國跟台灣開戰,有美國牧師來台灣,那你要向哪一邊?向台灣還是向美國牧師?有一些信外道的,還不要自己的父母,這些都是心理的關係。

  「中國亡過國,不曾亡過民族」,亡國沒有亡族。「晉朝五胡亂華,五胡十六國佔領中國土地,學中國的言語、政治。懷愍二帝被擄,為胡人行酒,大臣引以為恥而自殺者很多」,以前的忠臣。「如今卻儘向洋人,稱洋爸爸,無恥。到隋代又統一,唐末又被外國人佔據,也有一半是中國文化。到宋又統一,全歸中國。宋而後元,統一全中國,完全改做中國文化,所以元朝九十年出人才,後來元亡國後沒有被抄家。到了明末吳三桂迎清人入關,清三百年,康熙、乾隆完全提倡中國文化,清亡後被掘墳卻未被抄家。中華民國為什麼能成功?因為清人是外國人的緣故。如今是外國不要我們,我們自己去投靠,還投靠不上,這是古來所無。中華民國能成立,就在民族上,故教育不能失掉。(參考《餘論》)」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