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成佛的基礎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2/1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01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尊敬的新加坡國際多元文化促進會劉會長、總務丘居士及諸位同修大,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是二O二二年十二月一日,我們新加坡國際多元文化促進會全體同修啟請悟道來習講《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按照古大德講經的一個慣例,在還沒有正式講經文之前先講玄義,也就是一部經裡面玄妙的義理先做一個發明。在古來的註解當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天台宗的五重玄義,華嚴宗的十門開啟。這是古來祖師大德講經都有這個慣例,先講玄義。古代是農業社會大家比較有時間,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是高科技的時代,工商業很發達的時代,大家時間都很緊張,所謂分秒必爭,因此在我們現代講經就沒有按照古大德先講玄義,要講玄義就要看因緣,看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因此大部分都是以講經因緣來代替玄義,就是是什麼因緣來啟講這部經典。我們這次《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新加坡國際多元文化促進會總務丘居士代表新加坡同修啟請悟道來講這部《十善業道經》,我也就欣然的答應了。我們促進會平常也都有在共修,丘居士他也列了他們共修的時間,有一些時段我比較沒有時間,常常因為臨時有事,特別是白天的時間。後來他又列出一個時間,就是星期四的晚上七點半到九點。我跟他講星期四,目前我有空檔,這個時段是可以的。後來再跟丘居士溝通,原來華藏晚上講經也都是七點半到九點(在疫情之前),因為怕同修回去太晚(有的要坐車),所以提前到七點到八點半。丘居士他們也配合這個時間,調到七點。可能有很多同修上班,這個時間他趕不及。不過沒有關係,就是什麼時間到都可以,如果現場來不及聽到前面的部分,我們都有錄影,可以再重播,大家可以再重複的聽。所以透過現在的科技,這些問題也都可以解決的。這個也是古人做不到的,古時候你沒有到現場聽,法師講完,也沒有再重複講,那也就聽不到了。現在得力於科學工具的便利,我們可以重複的聽。

  我們今天晚上跟新加坡同修一起來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透過這個Zoom的視訊,我們在網路上一起來學習;同修有到現場來聽的,大家的發心也非常難得。在疫情還沒有解除之前,大家還是認真來念佛、來聽經聞法,這是值得我們鼓勵的,透過科技的方便,我們在任何地方也都可以在網路上來交流學習。疫情發生到今年是第三年,二O二O年開始,這個三年當中,我們也都沒有出國,海外的同修也不方便到台灣來,所以我們目前以這個方式來交流,是一個很好的工具。這個工具,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世的時候,也常常提醒我們,要好好利用現代這些科學工具來弘法、來學習。《十善業道經》,這部經典我們淨老和尚在新加坡講過一遍,好像是早上早餐之後講半個小時,也完整的講圓滿這部經典。這部經我們華藏淨宗學會講記組也把音檔、文字檔重新整理,重新排版,也印出來流通,流通一段時間了,就是《十善業道經講記》。這個《講記》就是根據我們淨老和尚生前在新加坡講的,把它整理出來,印成書本來流通。

  最近我在台北華藏這個講堂每個星期三晚上七點到八點半,也是跟我們同修一起學習我們淨老和尚他生前節錄的《金剛經講義節要》。這部經我們淨老和尚在新加坡也講過,在美國也講過。他老人家把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做節要,每一段經文在《講義》當中節錄,一段經文節錄有三條、有十幾條、二十幾條的。我拿到這個《十善業道經講記》,突然有個靈感,我在星期三都講《金剛經講義節要》,現在這部《講記》,我想也就採用我們淨老和尚這個模式,比照《金剛經講義節要》,我也是一段經文節錄個幾條,有多有少,編成號碼數字,方便同修來看。講席當中,大家看了也簡要明瞭。這個《講記》節要,每一次講,我都會節錄一些給我們同修來打字把它印出來,這部經,就是這部《講記》我們講圓滿了,我們這個《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也同時可以出書了。就像《金剛經講義節要》一樣,同時可以出書了,我想這樣也一舉兩得。也是紀念我們淨老和尚的,因為這個《講記》是他生前講的。他老人家在今年七月二十六日凌晨兩點往生了,我們來學習他以前在新加坡講的《十善業道經講記》,也是一個很好的紀念。所以因此我想到這些,就採用這個方式,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以上簡單的向大家報告講經的因緣,這個因緣也是有紀念我們淨老和尚往生的這個意義在。所以我們淨老和尚雖然往生了,他的經教、他的影音非常豐富,我們常常打開電視聽他老人家講經說法,就如同他老人家在世一樣,他沒有離開我們。他這個肉身是不住世了,但是他的法身是常住在世,這些影音資料、這些經典都是法身舍利,我們常常溫習,聽他老人家講經說法,就如同他老人家在世沒有兩樣。這個是我們同修大家同共發心,我們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老和尚往生西方,我們大家在這裡共同努力,將來大家都同生極樂國。

  好,講經因緣我就簡單報告到此地。接下來我們就進入經題,這個文字檔都會發給我們新加坡的同修。我們大家先看經題:

  【佛說十善業道經】

  這個是我們今天晚上要學習的經典。還沒有講經之前,要先介紹經題,經題也就是像我們看一篇文章,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題目,看到這個題目也大概知道這個文章它講的、它寫的是什麼內容。我們這部經的題目,經題,『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看到這個經題就知道這是佛講十善業道的。「佛說十善業道」,請大家看《講記》節要第一條,「經題」第一:

  「一、佛說十善業道是別題,經是通題。所謂別題,別於其他經名,專指這一部經。通題者,通一切經,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

  「佛說十善業道」是別題,別就是各別的。「經」是通題,通是通用的。「所謂別題」,別就是各別,「別於其他經名」,就是跟其他的經不一樣,當然講的內容也不同。比如說《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常常讀誦的,那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佛勸我們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部經是《佛說十善業道》,跟其他的經內容也就不一樣,都是佛說的,但是內容不一樣,所以這個叫別題,各別的,跟其他的經不同的,是專指這部經的,這稱為別題。「通題者」,通就是通一切經,通用。通題就是凡是佛說的都稱為經,無論大乘經、小乘經,佛所說的都稱為經,經是通題。

  我們再看第二:

  「二、佛說十善業道,在七立選題中,屬於人法立題,佛是人,十善業道是法。」

  佛經立的經題也不是隨便立的,有單人立題、單法立題、單喻立題,單人就是只有人,單法只有法,單喻就是只有比喻。單就是只有一個,像《佛說阿彌陀經》,單人立題,因為佛說,佛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也是佛,都是人,單人立題。這部經是人法立題,人跟法都有,人就是指佛(佛也是人去作的,所以佛是人),十善業道是法,這個是人法立題。還有人法喻都具足的,像《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有人(佛)、有法、有比喻,都有。《佛說十善業道經》是屬於人法立題,這是我們看佛經知道經題是以什麼來立題,來立這個題目,來立這個經題。

  我們再看三:

  「三、佛說,不僅是釋迦牟尼佛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都說。」

  這裡給我們解釋,「佛說」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都說。這部經是一切佛都會說的一部經典,不只是釋迦牟尼佛。這個意義我們也必定要明瞭,特別是大乘佛教國家,這個「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佛無量無邊。像南傳小乘佛教國家,他們只承認釋迦牟尼佛,他不承認其他的佛,所以大有乘非佛說的這個說法。中國佛教是屬於北傳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佛就不只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階段、這個時期(三千年前)示現降生在古印度,迦毘羅衛國做太子,後來出家修行成道證果,成佛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指我們賢劫千佛的第四尊佛。下面一尊是彌勒佛,現在還是菩薩,還在補位,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生到人間,再示現成佛。賢劫有一千尊佛,他是第五尊佛。

  這裡特別給我們講這部經不僅釋迦牟尼佛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都說,這個意義就非常深廣,這個我們也不能疏忽給它看過。為什麼說不能忽略?有一些經不一定所有的佛都會說,佛看因緣,但是這部《十善業道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說。這是代表什麼意義?這個代表的意義就是非常重要,就是不能不說,有的經可以不說,這部經不能不說。一切諸佛都要說這部經,就顯得這部經非常重要,也就是不能沒有說這部經,是必定要說的,為什麼?因為這部經是成佛的基礎。實在講,從我們人到佛,也就是這個十善業的提升,十善業你修到圓滿,你就成佛了。十善業修什麼?就修我們身口意三業,身三、口四、意三,十善業。我們仔細去想一想,是不是這三業達到清淨,究竟圓滿,那就是成佛了!所以《十善業道經》,從人到佛都是修這個功課,只是層次不一樣。這部經很重要,所以一切佛都要說的。

  下面我們接著看第四條,再給我們解釋「佛」這個字,請看這個文:

  「四、佛是印度梵文,音譯為佛陀耶,中國人喜好簡單,故省尾音而稱佛。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理事、性相、因果,徹底通達明瞭,而無絲毫錯誤,此人稱作佛。」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佛的意思,這個也很重要。我們淨老和尚一生弘法,過去他勸沒有接觸過佛教的人,就是社會大眾人士,勸他們先看《認識佛教》這本書。《認識佛教》也有影音檔,現在網路也都可以點播。還有書籍,這個已經流通幾十年了。「認識佛教」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過多次,現在整理成書出來流通,這是最後面講的。那次是在美國邁阿密講的,那次的因緣,同修請我們淨老和尚到邁阿密去講經,有新成立的道場。根據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慣例,凡是新成立的道場,第一部經就先講《地藏經》。沒有時間,時間不夠,也要講《地藏經》大意。像在美國,大家生活都很緊張,大家要上班,能夠聽一部經很難,大部分利用假期,他們才有時間。假期有時候兩天、三天的,連續假。一般三天的,大家都還可以,時間太長,大家沒時間來。所以那次到邁阿密準備講《地藏經》大意,後來第一天要開始講,看到很多西洋人來聽,他看到很多西洋人來,初學的,剛接觸佛教的,就臨時把講題改為「認識佛教」。那次講得很詳細,所以根據那次講的,整理出來的《認識佛教》,比過去的內容就豐富太多了,也講得比較詳細。

  所以我們給一般社會大眾介紹佛教,特別是現代的知識分子,應該先介紹他看《認識佛教》。對佛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進一步來學佛,才不會學錯了。如果第一個就認識不對,那後面學的可能就偏差了,所以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透過我們淨老和尚這麼詳細的解說,一般社會大眾很容易誤會佛教也是跟其他宗教沒有兩樣,把佛教也看作是一種宗教,而且佛教這個宗教還不是高級宗教,低級宗教。高級宗教是什麼?一神教,他們只承認一個神、一個上帝,那叫高級宗教。這個是西方人他對宗教觀點的認知,他認為這個是高級的。如果拜很多神,所謂多神教、泛神教,那是低級宗教。高級就拜一個上帝、一個神,低級宗教拜很多神。到佛教寺院去看,哇!神太多了。這個完全是誤會,完全是不了解。不但佛教,實在講,中國拜的這些神都不是宗教,跟西方人他們認知的宗教是不一樣的。在中國拜的神,所謂神道設教,這個教是什麼?就是教育。我們新加坡城隍廟也很大,我也去拜過。這一、兩年,兩年前我也請人拍過城隍廟的影片,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看看。城隍廟,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城隍廟是什麼?它什麼作用?它是擔任社會因果教育的。我們現在講社教,社會教育,教什麼?教因果,教認識因果。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家去城隍廟看,對聯都是寫這個。一間城隍廟,根據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到北京跟一個天主教的主教交流,講到城隍廟,他說可以抵得一萬個警察。那個主教講,不止,十萬個。所以社會上有因果教育,人就不敢為非作歹,社會相對的也就安定,它是這個功能,它教因果的,教認識因果。

  所以一般普世的教育就是倫理的教育,教我們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是什麼身分、地位,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們人與人就五倫的關係,稱為倫常。我們是什麼身分、什麼地位,應該盡什麼樣的義務跟責任,是倫理的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再來就是道德的教育,道德,是非善惡,真妄邪正,教我們去認識這個。再來就是因果教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儒、釋、道,實在講不是西方人他們認知的宗教,是教育。這個在《認識佛教》講得非多,我們要介紹別人來信佛,先介紹他看這一本。包括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都是教育。不是叫你去崇拜神,是有天地鬼神,但是不是迷信。你拜神,就是神他教我們什麼?比如說,現在在我們台灣還有很多拜關公,拜關公是什麼?一般人如果不懂教育的意義,也就求平安、求消災,大概是求這個。懂得他表法的意義,他代表忠義,我們現在社會上很缺乏忠義的人,拜關公,你要學他的忠,要忠心,要有道義,人要有道義,對人要忠。忠就是不欺騙,忠。做任何事情都要忠,盡到自己本分就是忠。所以拜關公,就是拜他的忠義。所以每一尊神都有他表法的意思。像我們台灣民間,還有福建閩南,拜媽祖的,新加坡也有。媽祖是海神,媽祖是救人,他是專門在救濟這些窮苦的人,就是要效法他的救人濟世,做好事。所以這些都有表法的意思。

  我們回到「佛」這個字是印度梵文,音譯為「佛陀耶」。中國古人喜歡簡單,使用語言文字喜歡簡要詳明,跟外國就不一樣。在印度叫佛陀耶,中國人就簡稱佛。佛的意思,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理事、性相、因果,徹底通達明瞭,無絲毫錯誤,此人稱作佛。所以佛就是覺悟的人,徹底明瞭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徹底明瞭。徹底明瞭,就是佛門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叫做佛。佛是大覺(覺悟)、大智(智慧)的意思,徹底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叫佛。所以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佛你不能把他看作神,把他當作神看那就完全錯了,誤會了。所以特別大乘佛法,它就沒有這種宗教色彩。有宗教色彩,只能認定一尊神、一個上帝,不能有第二個,人也不能成為上帝,那是宗教。佛教不是,佛教說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眾生都是佛,佛當然很多,無量無邊,不但人都是佛,連蚊蟲螞蟻(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本來是佛。這是佛剛成道講《華嚴經》,第一句話就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成道講《華嚴經》,一般人聽不懂,只有法身大士他們懂。你說一切眾生都是佛,一般人他不能理解。所以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給我們說明這樁事情,為這個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妙法蓮華經》講的就為這樁大事,什麼大事?一切眾生都是佛,你本來就是佛。

  講到佛,我們覺得好像滿抽象的,我是佛,什麼是佛?這個概念我們學佛的人也要有。佛法的教學,終極目標,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無論你學哪個法門,這個目標是一樣的。性在哪裡?我們也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離開它。在哪裡?在我們身體裡面六根的根性,你眼睛能看、你耳朵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緣,這叫六根。六根根性,我們明白了,明心見性,見到本性,那就叫佛。我們現在是不明白,迷惑顛倒,迷惑顛倒還是佛。為什麼?六根大家都有,你眼睛能看(大家都能看)、耳能聽、舌能嘗、鼻能嗅、身能觸、意能緣,這個大家都有。這個作用是怎麼來的?就是我們的自性,六根裡面那個根性,你見到自性,明心見性,見性你就成佛,就大徹大悟了。我們現在迷了自性,自性有沒有失去?沒有,它不生不滅,從來我們都沒有離開過,我們不知道、不認識,迷惑顛倒。我們迷在哪裡?迷在那個相。外面的相是我們的性現出來的,但是把自己的自性忘了,迷失了,執著外面那個相是真的,其實那個相是虛妄的。我們能夠現的性是真的,是不生不滅,相會變,不知道相是自己心現出來的。所以佛跟眾生差別就在這裡,佛明白了,知道這一切都是自性所變現。我們眾生不知道,以為外面真有這些,所以執著這個相,迷惑、造業,冤枉受輪迴之報。所以佛看到,可憐憫者,很冤枉。所以大慈大悲,出現在世。佛,我們就簡單解釋到這裡,要詳細,大家可以看《認識佛教》。下面第五:

  「五、說,悅所懷也,就是生歡喜心為眾生說法。因為佛看到一切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機緣成熟,可以接受這個法門,所以佛非常歡喜的教導、勸化大眾,幫助一切眾生當生成就。」

  這一條是給我們解釋「說」這個字。「說」是悅所懷也,悅就是喜悅、歡喜。「就是生歡喜心為眾生說法」,這個叫悅所懷也,佛很喜歡為眾生說法。「因為佛看到一切眾生轉惡為善」,大家發心要來學習《十善業道經》,也就是說我們發心要轉惡為善。大家來聽這部經,就是發心要轉惡為善。轉惡為善,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才能轉。如果你不認識,你轉什麼?把惡看作善、善看作惡,那就顛倒了,要怎麼轉?所以首先我們要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向佛請問,佛當然很歡喜來為大家解說。這是我們學佛第一步就是轉惡為善,也就是我們下手從這裡開始,修行從這裡開始修。有轉惡為善的基礎,轉惡為善也就是奠定人天的基礎。

  人天的基礎站穩了,進一步提升「轉迷為悟」。轉迷為悟,這個就提升了。悟層次也很多。一般來講,到了大徹大悟,那是悟的一個標準,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轉迷為悟,但這個悟,有解悟跟證悟不一樣。解悟跟證悟有不同,解就是理解,但這個理解,還不是我們一般思惟想像的理解。這個層次如果拉高,也就是禪宗講的,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一般都是屬於見道位,見道。見道之後他才修道,再來證道,再來就是證悟。你沒有見道,你那個修,都不是成佛之道。這個在《楞嚴經》講得很詳細,你本修因,你錯用了心,你怎麼修不會成佛,不會成無上菩提,有的修成阿羅漢(變小乘),有的修到外道去了,所以先要認識那個心。所以轉迷為悟,有頓悟頓證的,有頓悟漸證的,《圓覺經》也分析得很詳細。所以這個悟有解悟跟證悟,證悟就是斷煩惱了;解悟是大悟,大徹大悟,他見道了,然後再修道。所以禪宗有三關,要通三關。有一些人說他三關齊破,這個恐怕不容易,大概六祖才有辦法。一般都要先見道,然後修道,然後證道,它是有一個層次的。所以轉迷為悟,第二個層次。

  再來「轉凡成聖」,轉凡成聖就是斷煩惱。不但開悟,而且斷煩惱,證果了,證得小乘須陀洹。雖然他是初果,地位很低,但是他是聖人,小乘聖人。成佛就大乘,他是小乘。所以轉凡成聖層次也是很多,轉迷為悟有很多層次。再進一步講,轉惡為善也有很多。你說十善業道,它層次也不一樣。人道是中品十善,天道是上品十善,修羅道下品十善,一層一層,它那個十善的層次也不一樣。同樣是十善,境界不一樣,層次不一樣。這個是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蕅益祖師註解玄義,他註解玄義比他註解經的內容還要多。十善十惡玄義從地獄道到佛發揮到淋漓盡致,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十善十惡它是從凡夫到佛不同的層次。到佛,才算圓滿,究竟圓滿十善。所以我們不要看輕十善,這個十善業好像人天善法,後面經文我們會學習到。佛看到眾生可以接受這部經典,所以非常歡喜的來幫助一切眾生當生成就,歡喜來教導、來講解、來勸化大眾。所以這個「說」有喜悅,悅所懷也的意思。

  我們再看六:

  「六、十,不是數字,是代表大圓滿,與《華嚴經》表法的義趣完全相同。大圓滿的善法歸納為十個綱領,每一綱領的境界深廣無有邊際。」「十」,從表法的意思,它是代表大圓滿。我們淨老和尚以《華嚴》來解釋這個「十」的義趣,就是表大圓滿。就本經來講,「十」它也是個數字,從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有十條,那十也是個數字。如果從數字來看,那十是個數字,這個條目也有十條。從表法的意思來看,那當然它是大圓滿。所以從數字,它是十;從表法,它是圓滿的。所以以《華嚴經》的表法義趣來解釋這個十,那就是大圓滿了。十善業,每一條它的境界都是深廣無有邊際,我們剛才講這個層次很多。

  我們再看第七:

  「七、善,善與惡的標準,本經有明確的指示。若修學沒有十善業的基礎,念佛也不能往生。」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條比較長,分段來講。「善與惡的標準,本經有明確的指示。」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個是十善,就是善。反過來就是惡,殺生、偷盜,就是惡。這個是善惡一個基本的標準。本經的確很明確,很明確的指示。這個善,我們也要以經解經,如果這個善我們只有很呆板的看到這個十善就這個十條。剛才講這個「十」它表法的意義,它是圓滿的。我們一般人講這樣,大家體會還是不夠明白,什麼是圓滿?所以這個十善也要其他的經典來做個補充說明,像《占察善惡業報經》就是講十善的,其實地藏三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十輪經》,十輪是什麼?都講十善十惡的。大家去讀《地藏經》,我們今天齋日,本來下午我也是很想參加大家讀《地藏經》,但是晚上要上課,不能不做一點準備,不然我很喜歡讀《地藏經》。這三部經不都講十善十惡的嗎?講因果報應的。《占察善惡業報經》,經文也有講到,凡是善,凡是好的、善的,都歸在十善;凡是不好的、惡的,統統歸在十惡。那就全部包含了,就圓滿了。

  我們讀到《占察經》這段經文,我們有很多疑惑都化解了,都沒有了。因為過去有人去受五戒,受五戒說不能喝酒,酒不能喝,但是抽煙。抽煙,五戒沒有規定不抽煙,只有不喝酒,那煙可以抽。甚至他毒品也可以打,五戒沒有戒這個。所以過去也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他有這個疑問,問到我們,我們也有這個疑問,到底這個怎麼解釋?後來我看到《占察經》這段經文,等於補充說明了,凡是好的、善的,都歸在十善;不好的、惡的,統統歸在十惡,就圓滿了。那你說抽煙好不好?當然也不好,對身體也不好,對空氣也污染,也沒有什麼好處,那就歸在惡。雖然不是什麼大惡,但是也是小惡。

  所以印祖提倡三本書,這三本書他一生印最多的,第一部就是《了凡四訓》,第二部就是道家的《太上感應篇》,第三部就是《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註解,這三本書都講因果教育的。包括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弟子規》、《感應篇》、《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是不是十善?講的是不是跟《十善業道經》相應?統統是,都是。凡是善的都歸在十善,所以我們不能只看這十條。十善業也沒有教我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沒有這一條。這樣看,那就錯了,這樣看就錯了。所以要以其他的經再來補充說明。

  下面,你看舉出《觀無量壽佛經》,那這部經也來補充我們這部經。

  「《觀無量壽佛經》告訴我們,未修淨業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不能成就,所以它是共同的基礎,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個就引用《觀無量壽經》講的,再來補充說明這部經。所以在《觀經》,我們過去也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的開示,這個我們老同修大家都聽得耳熟了。就是「未修淨業之前要先修三福」,這個也是我們淨宗同修很多人都疏忽了。什麼是淨業?我們修淨土法門的同修,大家都知道念佛是淨業。念佛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我們現在用的持名念佛,這個都是淨業。無論你修哪一種念佛方法,都是在修淨業。「未修」,這裡要說明一下,不是說你這個三福還沒有修好,就不能念佛,也不能這樣解釋。這個未修,在這裡也說明一下,未修就是還沒有修成就,就是我們的淨業還沒有成就。我們一直念佛,念到現在念這麼久了,跟西方極樂世界好像一點消息都沒有。是在修,但是修是修,沒成就。好像讀書是讀了,但沒成績。我們淨業修很久還沒有成就,就要先求三福。為什麼沒有成就?我們缺乏三福的基礎,我們缺乏這個。我們看到有一些老實念佛的人,不認識字的人,他也不懂得修什麼三福,他也不認識字,也沒有聽過經,好像他念了三年,他就自在往生了。像最近我們淨老和尚推薦的海賢老和尚,他有光碟;更早講的是鍋漏匠,那個時候他沒有光碟。海賢老和尚有光碟,我們老和尚勸我們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佛號一天念一萬聲。海賢老和尚他也不認識字,但是我們看他的行誼,他沒學過淨業三福,但是他做出來統統是符合淨業三福。他老實人,他所作所為就是跟淨業三福是完全相應的。但是我們不是他那種善根深厚的老實人,我們要學,要學。所以這個三福我們不能疏忽。

  「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礎。」實在講,不但是大乘佛法,你要求個人天福報,你起碼也要修到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我們講人天福報的基礎。現在有很多人學佛,他也不想求了生死、出三界,不想往生極樂世界,他只想求人天福報。現在很多佛教寺院都提倡這個,人間佛教。什麼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求人天福報。怎麼樣才能求得到人天福報?你要修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不然你想求個人天福報,你也求不到。所以第一福,無論信佛或者不信佛的,或者你信仰什麼宗教的,你都必定要修,不然你人天福報都得不到。人天福報是大家都想求的,但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不修,你求不到。所以人天福報也是大乘佛法的基礎,這個基礎我們不能疏忽。

  「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不能成就」,這個也是真話。因此我們淨老和尚晚年,他老人家提倡這個是在晚年,這一、二十年提倡的。大概韓館長往生之後,這個二十多年提倡的,一直到他老人家今年往生,大概二十幾年。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儒、釋、道三個根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的詳細說明,具體的做法。晚年極力提倡這三個根,也發現現代人無論修什麼法門,沒有這個基礎,很難成就,念佛功夫不得力,所以它是共同的基礎。我們大家常常讀誦《無量壽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部經我們淨宗學會同修長期在讀誦。在「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當中一段經文,佛開示,若有眾生,不能「盡持經戒,要當作善」,不能像上輩往生的,戒律精嚴,要當作善。就是我們做不到,那些高僧大德持戒精嚴,那個我們做不到。做不到,也要修善,「要當修善,所謂一不殺生」,一直到「不貪、不瞋、不痴」,講的就是十善業。然後晝夜思惟憶念阿彌陀佛,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阿彌陀佛就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

  這段經文我們常常讀到,讀《無量壽經》。我們這邊沒有遇到十齋日,都是讀《無量壽經》。遇到十齋日,上午讀《彌陀經》,下午讀《地藏經》。早上讀《彌陀經》、念佛,下午讀《地藏經》。《彌陀經》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彌陀經》講得比較簡單,這段經文你跟《無量壽經》第二十五品這段,你給它合起來看,那你就很清楚了。《彌陀經》講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就是《無量壽經》講的這一段,「要當作善」,就是要修十善業。你這樣信願念佛,臨終就不驚不怖,心不顛倒,佛就來接引了。所以這個也是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的一個補助的法門。所以這個助修,念佛是正修,這個是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助修,所謂正助雙修。

  我們念佛如果功夫得力,這些十善自然在其中。如果念佛功夫念了很久還不得力,我們老和尚教我們淨宗同修要補習這個功課,要補習《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所以二OO五年我們老和尚叫我到美加去巡迴演講,他老人家就節錄《十善業道經》的經文,叫我拿他節錄的這個到美國、加拿大各淨宗學會去巡迴演講,就講這個。他老人家還交代一句,要勸我們淨宗同修要補習這個功課,《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要補習這個功課。為什麼?因為這個功課,「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實在講,不只修淨土,修任何一個法門,這個三福是共同科目,大家都要學的,這是共同科目。你選修哪個法門,那是你選修的科系。這是無論你選哪個科系,這個共同科目大家都要學的,是共同的基礎。你要參禪也要這個,你要學密、學教、學戒律,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它是共同的基礎。

  所以我們對十善,我們不能疏忽,我們淨宗同修不能疏忽。在這裡我們一定要知道,念佛法門它有個方便,就是我們隨時都可以念佛。我們現在十善修得不好,還是要念佛,另外一方面來補習這個功課,求佛力加持。佛力加持,讓我們修這個十善會更快的圓滿,更沒有障礙。所以我們這個修,是可以同步的。所以不能誤會,我現在十善還沒有修好,我現在先不要念,來修十善,這樣想,你就錯了。念佛還是時時刻刻要念,而且念佛幫助我們圓滿十善。這個理論方法還是要跟我們同修多深入的大家來交流。所以我們學習一定要圓融。佛他沒有定法,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目的,就可以了。我們修淨土,能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了。勸我們修十善,這個是我們不能疏忽。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學習到這一條,第七。下面第八,還有淨業三福,這個淨業三福也非常重要,我們下一次,下個星期,我們同一時間再繼續來學習。很難得,我們傅居士也到促進會來聽講,傅居士是我們忠實的聽眾,非常難得。現在疫情也比較緩和,歡迎我們新加坡同修,我們百七還有一年多,歡迎大家有這個因緣,方便的話,再到雙溪來修三時繫念。我們做這些法會、念佛,也都幫助我們修十善的,相輔相成。好,非常感恩大家。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六時吉祥,身心安康,闔家平安。我們下星期四晚上再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