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文化與生活漫談(七)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七集)  2018/7/26  台灣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10-001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早安,阿彌陀佛!好,我們接著來看,就是昨天我們有幾個問題,那這些問題也都跟我們的課程有相關。我們這次學禮,還沒有上《常禮舉要》之前,學人要先把這些禮的概念跟大家做個說明。因為知道所以然,然後再去看這些條文,就很容易能理解。即便我們這次沒有一條一條的來講,大家只要抓住了禮的重點,回去自己看,你也能夠看得懂。因為《常禮舉要》本來就是用很淺顯的言語來敘述,它不是教條,它也不是威權,它是恭敬,所有的禮都建構在恭敬心上面。換句話說,假設你是一個真正有恭敬心的人,你遇到了事情,你自然知道怎麼做。

  因為我們上一節課跟大家講到,禮有所謂的恭敬、撙節、退讓這樣的概念在裡面。恭敬就是自卑而尊人,把自己擺低,把別人抬高。撙節就是節儉,不奢侈、不浪費、守約,約就是約束那個約,內約自己的心,外約自己的行。譬如說我們在這裡坐,坐在這個位子,有三個人共用一個桌子,我們就會想到,我們這個位置不能佔得太大,因為我們位置佔得太大,別人的位置就小了。坐公車的時候有兩個位子,我們盡量怎麼樣?我們可以稍微縮一下,不要去干擾到旁邊這個人。譬如說我們要在車上看報紙,那個報紙能不能這樣子打開來影響到旁邊這個人?不行。所以內要約自己的心,外要約自己的行,那就是撙節,約束就是撙節,就是有節度,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沒有節度,這是禮的特色。

  再來就是退讓。我們跟大家說過,恭敬心具體表現在哪裡?表現在讓,「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為什麼能做到?無我。就是把我怎麼樣?放下。這與佛法所說的次第、修學的方法、原理原則,決定沒有兩樣。在剛剛講撙節,剛剛講內約其心,約心是什麼意思?攝心。我們看到《楞嚴經》裡面講什麼是戒?「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真的都是如出一轍,只是我們怎麼樣去體會這些教誨,然後我們把它落實在生活。這個當中,在生活當中,一定會有我們的習氣怎麼樣?跑出來,這個時候你就要去放下,處理自己的這些習氣,改習氣。所以在生活當中磨鍊、提升生命,了脫生死,這是我們這次學人跟大家談的重點,大概是在這個地方。我們依照整個脈絡,我們來修學,來體會這個禮的學習。

  這裡還有幾個問題,我們先把它回覆完之後,然後我們再來看《常禮舉要》。昨天有講到,有位老師他說他開了一門通識課,「中華文化與日常生活的實踐」,但是學生不太喜歡聽到說你如果沒有怎樣,你就會有什麼果報。他有講到,他後面最後補充就是說,我們當老師的是不是要調整自己的語氣,還有採取其他的做法?這是對的,因為我們現在的學生沒有學過因果教育,他認為這些都是迷信。可是他沒有想到,科學是建立在因果的法則當中的。也就是說,科學講不講因果?我告訴大家,科學講的就是因果。我們換個名詞來講,因,你告訴學生的時候,你說原因;果,你加一個字,叫結果。我們做科學的,因為學人是學科學的,我是學遺傳工程的,我研究所讀的是生物化學,我做的這個研究是基因遺傳工程。所有科學家在做科學實驗,你問他要不要得到結果?當然要,實驗就是要得到一個實驗的結果。這個實驗的結果怎麼來的?它有很多的,就是說對這個結果有非常多的影響,叫什麼?叫原因。所以他要控制變因,他要把很多會變的因素先控制,然後只留下一個因素轉變,有沒有?他看這個因轉變的時候,結果會有什麼轉變,然後來探討原因跟結果之間的關聯性。然後藉由這些關聯性來預測、來解決問題,來做所謂的調控,這不就是科學嗎?科學講的是什麼?科學完全講因果。

  再來,你可以換個語氣跟學生講,就是說你不要用負面的表述。譬如說,有人看到女孩子穿了很短的褲子、穿了很短的裙子,就說妳以後要下地獄鋸腿。她聽了會不會很難過?你說她要鋸腿,會不會很難過?會!對不對?她一定心裡聽得有反彈,是不是?她穿那個是希望人家說她很美,可是你煞她的風景,你說她要抓去鋸腿。這個表述雖然有因果的關係,可是第一個,她不能接受你。為什麼她不能接受你?因為你不能通她的情。我們昨天是不是說過,禮是通情達理,對不對?雖然你不認同她,你不贊成這樣,但是你能不能理解她,你要不要理解她?要,因為她從來沒有人教她「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另外,她不但沒有人教她,而且她所接觸的媒體都是穿這樣的,那她就認為這個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大家能理解嗎?你一定要先理解她,通她的情,不要一下子就要否定她。對不對?然後你可以用正面的表述,對不對?正面的表述,什麼叫正面的表述?譬如說,為什麼我們很多人要去參加一些像什麼卡內基,或者是什麼心靈成長,為什麼要去參加這些營隊?為什麼要去參加潛能開發?這樣聽得懂嗎?為什麼他們要去參加那個營隊?因為他們在找成功的原因。這是不是因果?對!成功是結果,成功的原因是不是因?對!你看,很多勵志的書不是歸納很多成功人士的原因嗎?對不對?這個人為什麼成功。我們去看,有個大企業家、大的經濟學家、大的科學家,他為什麼會成功?大家不是在探討他成功的原因嗎?這不是因果嗎?這就是因果!就是老師可以用這個來告訴學生,其實我們天天都在接觸因果,我們的生活完全不能離開因果,你怎麼會不相信因果?你怎麼會說它是迷信?那是你的成見,對。就是從這裡先破,先鬆動,就是用正面的告訴他,你怎麼做才會成功。你不要告訴他,你這樣做會失敗,你這樣做會被抓去鋸腿、會抓去割舌頭。他聽了當然覺得很討厭,他一下子門就關起來了,你說什麼再好的話,他都聽不進去了。

  所以,你能不能先去理解她,然後用正面的表述來鼓勵她。當她知道成功的因素的時候,她最後會發現,成功的因素有一條是什麼?叫端莊。不然人家會瞧不起妳,就是妳看起來好像穿得很暴露,人家回頭率很高。回頭率聽得懂嗎?看起來好像回頭率很高,可是那個回頭看你的人都是用什麼眼光?用輕慢的眼光,用貶抑的眼光,有沒有?他不是用尊重的眼光,不是用一種很崇敬的眼光,對不對?她最後發現,原來成功的原因當中有一條是端莊,有一條是受尊重,對不對?這樣她不就會慢慢的會改過來了嗎?對!所以我們做老師的應該要轉變我們的語氣,因為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接受這樣的教育,你必須要同情他、同理他,這個才是大的心量,有個很大的心量。這是學人跟大家補充,昨天我沒有講到這麼細,跟大家補充。所以要用柔軟心,去看他順眼,不要看他不順眼。

  我記得有一次,學人在火車上看到一個女孩子,在她的腳踝這裡刺青,刺了兩個字,叫歸零。我看到的時候,我是用個欣賞的角度來看。刺青當然是不好的,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是你有沒有看到她想要歸零的那個心境?對!所以你要先肯定她那個善心,然後再告訴她,妳用這個方式來表達,其實並不恰當,妳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能夠更引起大家對妳的欣賞跟共鳴。這不是很好嗎?這樣大家能理解嗎?所以,都去看人家的優點,都去看人家的付出,這個就是轉念,我們叫情緒管理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修行就是修這個。所以我們對年輕人,第一個,我們不要看他不順眼,一定要學習怎麼看他順眼,然後再去幫助他,就是跟他結善緣。因為你要看他不順眼,請問他能不能接受你幫助他?沒辦法。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講發菩提心,很多人在這裡是學佛的,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信願。而什麼是真信切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發菩提心是不是發一個想要度化眾生的心?對。度化用比較淺顯的話來講,叫做幫助。換句話說,這全世界有沒有一個你不想幫助他的人?如果有,你的菩提心是假的。換句話說,你已經發了菩提心,意思就是說,全世界沒有一個人你可以怨恨他,全世界沒有一個人是你不想幫助他的。好,注意,當你看一個人不順眼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是計較他的缺點了。換句話說,你為什麼看他不順眼?因為你把他的缺點放在心裡面計較。而當你在計較他的缺點的時候,其實已經傳遞了一個什麼信息?就是我不想幫你。這樣知道嗎?那你想要幫助他,第一關一定要不計較他,而你不計較他,他才能接受你的幫助。

  換句話說,幫助人能不能姿態很高?可不可以?不可以,姿態要擺得很低。姿態擺低就是恭敬,自卑而尊人,就是你要幫助這個人,你要幫助他,你姿態還要擺得很低。所以幫助一個人容不容易?很難。害一個人容不容易?很容易。所以害人很容易,幫人很難,這是講真的。因為幫人要有非常大的智慧,非常高的德行;害人,你只要順著他的習氣,你害他,他還感謝你。對,因為你順著他的習氣,你巴結諂媚他,他還覺得你跟我是最好的朋友,他還認可你。所以害人太容易,幫人太難了。你要受他的委屈,你還不能有委屈的感覺;你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你還不能有挫折感,這叫行菩薩道。今天是個非常的時代,怎麼在非常的時代當中,在生活當中提煉生命的品質,要有非常的智慧,要非常的定力,要非常的心量,否則我們怎麼做得到。所以在此修行一日一夜,勝在極樂國中為善百歲。因為你能夠有非常的智慧、非常的定功、非常的心量,那你的修行會有非常的提升。所以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世界要不斷的薰習正法,就像我們大和尚剛剛說的,要接觸善緣,依眾靠眾,要依明白的眾、靠明白的眾,這個太重要了。所以這個問題,學人就是補充跟大家做個說明。

  我們看下一個問題。他說:請教《大懺悔文》當中,他講《大懺悔文》裡面有兩句,他這裡寫的是「懺悔業障及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學人一看怪怪的,就是懺悔業障,業障需要懺悔,善根怎麼需要懺悔?所以我去查了《大懺悔文》,他這兩句,這句寫錯了,應該是「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我寫一下,應該是這兩句。他這問題是這樣,他說這兩句話如何結合這幾天的課程內容做觀修,在生活當中實踐?再來,請老師是否能夠解釋這兩個偈子。

  這個很深,也就是說大家看這幾個字,其實我們每個字都看得懂,合起來就看不懂了,這都是講真的,很深。但是我們簡單來講,隨喜跟懺悔都是善根。這諸善根,諸就是多的意思,多,諸多,很多。就是隨喜跟懺悔,這些都是善根,而這些善根都能迴向,都能夠迴向。而迴向的對象,它這裡講眾生跟佛道,其實迴向有三種迴向,這等一下再講。先講隨喜,先講懺悔,都是略講,不能展開來講。隨喜很重要,「普賢十願」裡面有隨喜功德。隨喜是對治什麼煩惱的?隨喜是對治嫉妒的煩惱。你看善根這兩個字,我們要很清楚,根就是能生的意思,能生,能生長。根,就是它是能生的意思。換句話說,善根能生什麼?能生諸善,能生善,諸善法都是從善根裡面長出來的。所以凡夫的善根就是無貪無瞋無痴,換句話說,貪瞋痴就違背了,它就不能生善,無貪無瞋無痴才能生諸善。菩薩為什麼唯一的善根是精進?因為菩薩已經無貪無瞋無痴了,所以他只要一味精進就可以了,他一定是在善精進,他不會在惡精進。而精是什麼意思?精是純而不雜的意思;進,是只進不退的意思。所以精進不是覺睡得很少、飯吃得很少叫精進,不是,是純而不雜的在一個方向當中只進不退。這些概念都是很重要,但是是很基礎的學佛的概念。所以隨喜跟懺悔,注意,它只是略講而已,因為諸善根,但是這兩個最重要。

  隨喜,什麼人才能隨喜?謙卑的人才能隨喜。一個人不謙卑,一個人把自己抬得很高,他是不能隨喜別人的,所以隨喜是一個非常恭敬的作為。「普賢十願」都是以第一條「禮敬諸佛」為基礎,所以後後必須建立在前前的基礎上面,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概念。我們隨喜別人,我們簡單來講,就是我替你高興。凡是你看到一件善行,我替你高興,那就是隨喜。所以隨喜的對象是不是只限於我們現在當前這些對象?不是的。意思就是說,你現在看到有人做一件善事,或者是有個人表現得非常的傑出,你替他高興。對,沒錯,這固然是隨喜,可是範圍有沒有這麼狹窄?沒有的,隨喜的範圍包括三世,時間包括三世,空間包括十方。怎麼樣有三世的隨喜?譬如說我們打開經本,像我們大和尚給我們講《閱微草堂筆記》,《閱微草堂筆記》裡面有好的故事,好的公案,這個是古人對不對?你看到的時候,你說太好了,你看你就隨喜古人,就是說古人的善你都能隨喜得到,而他的那個功德你就有一分。修隨喜是最容易,而且我們說立刻能分享到對方的功德,就你隨喜他,你功德跟他一樣。這為什麼不做?這是過去。所以我們看古書,你看到了這些八德故事裡面,有這麼好的這些忠孝節義的故事,你說太好了,替他高興,其實你就隨喜了。這個心是什麼心?這個心就是你跟他有同樣的一個發願,你跟他有同樣的一個心境,這就是善根。

  還有一種人,看到了之後說什麼?這是假的,這是騙人的。好,請問他這個隨喜有沒有修到?沒有,他沒有修到。有沒有善根?沒有善根,這個人就沒有善根了。所以我們學習一定要有這種心態,凡是看到好的,看到善良的,看到正面的,一定要替他高興,而且要發願我要跟他一樣,而且要替他傳播,這都是很重要。傳播就是流通,逢人就介紹,逢人就講,這就是流通,這就是隨喜。

  另外,除了人間的善可以隨喜,天上的善可不可以隨喜?可以,因為你打開佛經有很多天人的故事,有很多他方世界的故事,有沒有?我們讀《無量壽經》的時候,有十方世界的諸佛,可不可以都隨喜?可以。所以拿一個歡喜心來讀經,拿一個歡喜心來學這些公案,這就是隨喜。惡的不能隨喜,只隨喜善的,惡的要怎麼樣?惡的要警惕。所以「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好,請問這兩句經文當中,《弟子規》兩句經文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是什麼字?再講一次,「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哪個字是關鍵字?見。換句話說,你為什麼能見到他的善?為什麼?因為你把自己擺低了,你才能見到他的善。還有,你有智慧才能見到他所行的是善,因為智慧才能分辨善惡。所以這個見太重要了。一般人見人善會怎樣?即嫉妒;見人惡呢?即批評。那個都是沒有善根,那個就會把你的善根給抹滅掉。所以見太重要了,就是說為什麼有人見到善的時候會「沒什麼,那個我也會。」那叫做什麼?那叫做沒有善根,那叫沒有智慧,就他不會修行。見到人家的惡,開始窮追猛打的批評,那就是沒有善根。這樣大家能理解嗎?所以隨喜功德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為什麼僧會去讚僧?隨喜。就是你見到他的好才會去讚歎他,對不對?那有的人說,像過去我們成德法師(蔡老師),他過去講《弟子規》的時候,他就講到什麼?講到夫妻相處,多看對方的優點,有沒有?結果一個女眾在下面說什麼?沒有優點,我先生沒有優點。她有沒有見?她見不到,她見不到人家的善。大家了解嗎?見不到人家的善,有沒有善根?這個人沒有善根,大家能理解嗎?這個人她的前途在哪裡?我告訴大家,在地獄,因為她見不到人家的善。我告訴大家,我們每個人都要改過,對不對?等一下講懺悔就是改過。有沒有人不要改過的?有沒有人不要改的,有沒有?有,兩種人,有兩種人不用改過,一種是聖人、是佛,因為他已經沒有過了;另外一種人,阿鼻地獄的眾生不用改,為什麼?因為我沒錯。了解嗎?他會跟你講我沒錯,他還要改什麼?他能改什麼?他沒錯,他能改什麼?我們也只能笑一笑而已,因為他沒錯。這樣理解嗎?聽得懂嗎?所以我們以後能不能講這句話,「我沒錯!」那誰錯?那我錯了。對,就是我錯。所以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這就是修行。

  奇怪了,我對的怎麼會是錯的?我對的怎麼會是錯的?為什麼?因為我執著「對」的那個執著就是錯,是那個執著錯了,不是你那個對錯了。對,很多人說我都依照經教,我都依照《弟子規》來修行,我怎麼會有錯?我沒有錯。我沒有錯那個執著錯了,不是你依照《弟子規》去做的那個事錯了,不是,是你去執著你那個對的、你比人高的那個錯了,是錯在那裡。為什麼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明明他錯了,怎麼會對?他明明就是違反《弟子規》,明明就是犯戒,他為什麼錯了也是對的?他對在哪裡?他對在你不計較。所以你不計較那就對了,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能不能看到別人優點,這個攸關於我們的什麼?生命的品質。不是那個人到底有沒有優點,他當然有優點。阿鼻地獄的眾生有什麼優點?他本來是佛。這不就是他的優點嗎?他有如來的智慧德相,你能不能反對?不能,他真的有如來的智慧德相。所以這個見就是功夫,你能見人善,你能見得到,那你有功夫,你功夫太了不起了。所以這太重要了。所以這叫隨喜,這叫善根,這太難了,就是道理很深。

  再來,懺悔簡單講,就是後不再造,後不再造就是懺悔。我們學得再多,如果我們不願意改,懺悔這一條我們就修不到了。那怎麼改?下決定心,斷後繼念。改就是這個功夫了,就是我們有沒有決定的心,就是你的心決不決定?所以為什麼我們佛家用劍(利劍)來形容智慧?文殊菩薩就拿劍。為什麼用劍來當智慧?為什麼?決斷。就是你不能藕斷絲連,知道錯了,說不幹就不幹。就是要有決定心,沒有決定心不行,這懺悔的力量就來自於這裡。發恥心,發畏心,發勇心,勇心就是決定心。一定要決定,你不能拖泥帶水,不能說明天再說,修行什麼時候?當下。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堂課,你聽到一句話很重要,立刻改,就當下的心就改變了,當下就改變。而不是你讓我想一想,也不是你等我做完什麼事之後再說。很多人學佛,說學佛很好,可是我兒子還沒有娶老婆。什麼意思?等我退休再說,等我兒子討老婆再說。這樣理解嗎?不是的,那都不是修行。修行是什麼?立刻改。你改不改得了另外一回事,可是你立刻發心要改,你這個心,護法神就來了。所以這個太重要了,決定心。

  再來,斷後繼念。就是下面那個念頭不要再相續了,因為你不能一直想,因為你在想的時候就會計畫,計畫就會去做。十二因緣法的受、愛、取、有,那是一連貫的。真的要學佛,因為佛法把這個事情講得太清楚了,把我們的行為模式,把我們所有的造作的步驟都講得很清楚。你愈了解這個,你愈懂得怎麼修行。然後你會產生害怕,為什麼?因為生死。以苦為師,因為生死太苦了,真的太苦了。換句話說,因為這裡有很多年輕人,實在是很難講。你要是五十歲以後,我告訴你,跟你講說你去抽獎抽到再玩一次。跟你講,你會叫不要,不要了,不要再玩了。真的叫不要,因為太苦了,人生真的太苦了。但是年輕人根本沒有這種警覺,因為他還沒有五十。那你難道一定要等到五十,才開始知道太苦了嗎?來不及了!這樣大家能理解嗎?所以學人跟大家說的意思就是說,你為什麼能夠下決定心、斷後繼念?因為你真的不想再玩了。不想再玩了,玩累了,玩膩了。但是年輕人說我還沒累,我還沒膩,我人生還有很多色彩還沒有去嘗試。所以很難講。所以對年輕人能不能講這些道理?說老實話,不能。對年輕人只要講一條就好,「父母呼,應勿緩」就好了。可是現在這個也被打倒了,父母變成什麼?威權,打倒威權,你要怎麼講?你看把教育最重要的那個東西把它給拿掉了,恭敬拿掉了,怎麼教?所以現在師道、孝道蕩然無存,那怎麼教?因為傳統文化兩根柱子就是師道跟孝道,你這兩根柱子都把它砍掉了,這個房子不就垮了嗎?一定垮的。所以懺悔、決定心、後繼念,後繼念就是斷掉,不要再想,連想都不要再想了,能做得到嗎?對,不能。怎麼辦?天天聽講,因為你薰得不夠。你說我做不到,做不到是因為你薰得不夠,不是你做不到。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後繼念那麼強,就是想那個惡念的後繼念那麼強,為什麼?你薰出來的。為什麼善念可以那麼強?也是薰出來的,只是薰而已。所以功夫都在「薰」一個字而已。

  所以我們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八個字,對不對?如果再縮短一點叫什麼?一門長薰;再縮短,長薰;再縮短,薰,就薰。就像我們大和尚告訴我們的,他到淺草寺,那個香撥往自己身上,那是表法。大和尚在跟我們講什麼法?薰香。誰身上有香?經身上有香,不是經香嗎?所以叫我們天天怎麼樣?讀經,親近善知識。這就是薰香,大家一定要懂這些表法。所以當我們了解這些道理之後,你就知道什麼叫懺悔。怎麼做懺悔?改!沒有別的了,就是沒有路了。你要找出路,你的生命要找提升,生死要找出路,一定要改。改什麼?改習氣,改自性裡面沒有的東西。自性裡面沒有的東西要放下,自性裡面有的東西就會現前,有什麼?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福報,它就會現前,這叫善根。所以隨喜懺悔諸善根,怎麼樣?當你隨喜了,你懺悔了,你會不會有福報?因為善根會長福,是不是?種善因會不會得善果?會。可是如果你得了福報之後,想要自己享用,那叫三世怨。第一世修得很辛苦,隨喜懺悔諸善根,他修得很辛苦,福報現前。下一世怎麼樣?很好,人家都羨慕你、都恭敬你,為什麼?因為你福報很大。然後呢?忘了,因為有隔陰之迷,投胎隔陰之迷之後,開始享福報,開始不可一世,開始驕傲,好了,下一世墮落。

  所以怎麼辦?懺悔,隨喜懺悔這些善根,怎麼辦?迴向。迴是迴轉,向是趨向,第一種叫迴自向他、迴因向果、迴事向理,這三種迴向。什麼叫迴自向他?迴自向他就是迴向眾生;迴因向果,迴向菩提;迴事向理,迴向實際。這個都是佛果,這是佛道,迴向眾生就是第一條這個,迴向佛道是菩提跟實際,就三種迴向都包括了,就它這個偈子這三種迴向都包括了。換句話說,迴的意思就是轉。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轉?因為我們本來這些福報都是想要自己享用,對不對?迴自,都想要自己享用,現在把它轉過來,我不要享用了,我不要自己享用了,向就是趨向,就是給他,給別人享用。就是我們說的什麼?我不要享用這些福報,那我享用什麼?清淨心。答對了,沒有錯。我修得這麼辛苦,我這些福報都不要享,你是笨蛋?你為什麼要修?因為我受用清淨心。因為我如果一受用這些福報,我就沒有清淨心了。

  我沒有清淨心,請問我會不會有智慧?不會,你不會有正見,你也不會有正思惟,你的見就變邪見,你的思惟就變邪思惟,就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你必須要轉,迴,迴掉,迴就轉。然後趨向誰?他,給你。就我修了這麼多的善根產生的這些福報,都要給誰的?統統給眾生,我不要,我只要清淨。這樣理解了嗎?而這個當中,你看迴自向他,自,注意,自,自己,我自己享用的,那叫什麼?那叫有量;他,眾生,叫無量。你看,我做了一點點的善事,譬如說我布施個幾塊錢、幾萬塊、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幾兆,滿恆河沙數七寶布施,請問有沒有量?有,恆河沙雖然很多,一顆一顆算,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了解嗎?有沒有量?有量,你怎麼做、怎麼布施都有量。注意,有量就有什麼?就有盡頭,只要有量的都有盡頭,對不對?

  所以你說你福報修多大,注意,只要有量,你都花得光。請問這樣有沒有出路?用佛法的專有名詞來講,這樣究不究竟?不究竟。對,答對了。所以出路在哪裡?出路就在迴向。你要不迴向,你永遠都是有量的,你怎麼做都是有量的。對,答對了。你怎麼把有量轉成無量?迴向。答對了,太好了。所以一定要迴自向他,不要自己想要花用。因為你自己想要花用是沒有智慧的,因為它不究竟。而你要迴向就無量了,無量就怎麼樣?無量就是永遠花不完。因為你會見性,對,這條路才是對的。所以迴向有另外的意思,迴向最終的意思是什麼?拓開心量,就是拓開心量,就《大學》的「大」。

  再來,迴向菩提,就迴因向果。你看我們修因,我們現在在這裡修,大家現在修行,念佛念幾聲,你念十萬聲、念一百萬聲,念《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念三萬遍,注意,都是什麼?都是有作,你在造作。你怎麼做能不能圓滿,能不能圓滿菩提?因為菩提是無作,所以必須要怎樣?迴向。因為你不迴向,你怎麼做都是有量的,都是有作的,這樣大家能理解嗎?所以一定要迴向,迴向菩提。所以我所做的,為了是什麼?菩提。你再怎麼樣在事相上修,都叫做有為。只要你一迴向,無為,迴向實際就是無為,這個才是究竟。我們佛法講無生,因為有生一定會有死。你說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有沒有人說不想死,然後他就不會死的?不會,他不想死還是得死。而且怕死的人,死得比較快。什麼人死得比較慢?不怕死。還有一種人更厲害,怕不死,怕不死更厲害。念佛的人就是怕不死,對!念佛的人希望趕快早日往生不是怕不死嗎?答對了。所以怕不死的人最厲害,不怕死還不厲害,為什麼?因為一定會死。你說我不想死,不想死只有一個辦法,什麼辦法?不要生。不要生,你就不會死了,只有這個辦法,對!那怎麼不生?無量、無作、無為,這就是無生。所以一定要迴向,怎麼能不迴向?就三種迴向,就把迴向眾生及佛道講得非常清楚。好,兩個偈子講完了。

  第二個問題是怎麼在我們這個課當中修觀?就是說如何結合這幾天的課程內容做修觀?學人告訴大家,這幾天的課程內容講因果、講恭敬,禮就是恭敬,所以三種迴向都以恭敬為核心、為基礎。也就是說,你如果不能把自己捨掉,你怎麼迴自向他?怎麼做?做不到的。你如果感受很強,自私很重,請問你怎麼迴向?還有人說我分給你,我不就少了嗎?迴向是不是愈給愈少?愈給愈多,答對了,因為有量變無量。就像什麼?我這裡有根蠟燭,這蠟燭上面有燭火,你拿一根蠟燭來引我的燭火,請問我的蠟燭的燭光會不會減少一半?不會,不會減少一半,不會的。也就是說,不但不會減少一半,亮度還增加一倍,因為一個燭光變成兩個燭光。所以他引的蠟燭愈多,燭光是不是愈亮,而對自己的燭光有沒有任何的損害?沒有。這就是迴向。

  所以這個太重要了,結合今天的課程修觀,就是恭敬,就是明因果。因為迴因向果,從因當中,就是你要不要修因?要,因為果是菩提,是成佛。成佛是果,原因在哪裡?念佛是因。對,所以我們佔大便宜了,我們在這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臨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得到什麼?無量,什麼都無量。所以你要是能懂這個道理,你會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你會對阿彌陀佛的慈悲產生非常大的感恩、感動,因為我們沒有力量,我們自力然後假借於他力,能夠在這一生能解脫,這得的便宜太大太大太大了。

  所以聽聞這個法門,必須要有相當的福報。有一億菩薩還退轉,因為這個法門沒有聽到還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大家要了解到,就是修觀一定要存恭敬,要持戒、守禮。所以我們念佛不要瞧不起人,念佛人一定要看所有人都要順眼,然後「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那個佛號才能相應,這才能相應菩提心。所以念佛,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為什麼往生的人少?菩提心沒有發,他沒有改習氣,來到佛門還看人不順眼,而且不是只有一點點不順眼,還看很多人不順眼。一念佛就起傲慢心,為什麼?我會念佛。這個都是不會修觀的人,不會觀修。所以這兩句配合今天的課程來做觀修,就是用這樣來觀修。

  往下看,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解決完了。因為這個都很難回答,因為問佛經也好,問儒經也好,只要涉及經文的,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得完。但是它用很簡單的言語來表達,這就是簡要詳明,這是最高度的教學藝術。所以為什麼要學文言文?文言就有這樣的一個攝受力。

  往下看,他說,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如何勸家人?就勸家人要怎麼勸?我問大家,勸家人容不容易?其實勸誰最難?勸自己最難。也就是說當你想要勸家人的時候,首先你要先勸誰?先勸自己。因為你自己你都勸不了,你的家人決定不會接受你。而你已經轉變了,請問你的家人保不保證會接受你?也不一定。勸家人,在《弟子規》裡面有教誨,叫做「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我們有做到嗎?「諫不入」,還要「悅復諫」,你怎麼可能能夠諫不入,不入之後還要悅復諫,你怎麼做到?你不能有挫折感,你不能有委屈的念頭,你才做得到。如果你有挫折感,你會怎樣?「諫不入」會怎樣?你沒有善根,你講不聽,不跟你講了。這樣大家理解嗎?會打退堂鼓,有沒有?甚至還會起瞋恚心。而當你告訴他說我不理你了,他會跟你講什麼?你升你的天堂,我墮我的地獄,我不要你管。你有沒有辦法幫他?不但沒有,你連自己都幫不了,因為你已經喪失菩提心了,你在菩提道已經退轉了。這些人都是沒有聽聞念佛法門的人,因為他退轉了。

  所以大家要了解到,怎麼勸?大家有沒有看過《地藏菩薩本願經》,婆羅門女怎麼勸她的母親?婆羅門女有沒有勸她的母親?有。她的母親有沒有接受?沒有。如果她母親接受了,她母親不會墮地獄,她母親就是沒有接受她的勸。可是婆羅門女在勸母親的時候,有沒有產生挫折感?有沒有產生怨恨心?有沒有委屈的念頭?沒有。婆羅門女有沒有悅復諫?有。她母親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有時候接受,有時候不接受,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最後有沒有接受?沒接受,最後墮地獄。好,婆羅門女怎麼把她的母親從地獄裡面救出來?就是她沒有任何的挫折感,她沒有任何的怨恨心,她的母親墮了地獄,她還能從地獄裡面把她超拔出來。所以你這一生不一定能勸你的家人,對,因為緣,緣!你看,婆羅門女都那麼有修行了,她還做不到,那我們算什麼?我們算老幾?我們勸一、二句就要他改變嗎?就要讓他立刻回心轉意嗎?那是你的虛榮心在作祟,那是你浮躁的心在作祟。不是的,學佛不是教我們這些。學佛教我們是不離不棄,學佛教我們的是有相當的耐心、愛心,恆久的忍耐。我們都希望聽聞一個方法,一帖就奏效,其實這個都是浮躁的心理。

  真正學佛的人是有無量的毅力,就是說你學佛一定增加你的毅力。你在菩提道上不退轉,你就有一流的毅力,而這就是你成功的本錢,成功的原因。佛門,大家一定要注意,人人第一,沒有第二的。他那個第一從哪裡來?不是競爭,是菩提心,菩薩度眾生的動力在於慈悲。所以,你說如何勸家人?先勸自己吧!先讓自己有無量的慈悲心,真正愛你的家人,不是怪他們,但是也不是縱容他們,要教,要為他付出。他不接受你,是因為他跟你沒有緣分。所以孔子說,「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你要跟他建立信任感,你要為他付出。四攝法不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嗎?都是為他付出。像老師要教學生,你也要為學生付出。我們看到她穿得比較短,就說妳要抓去鋸腿,她就聽你的嗎?要那麼好用,那我們就這樣子教就好了。我看到一位老師,他學期開始,拿到這些孩子的名字,他先念一萬聲佛號迴向給這些孩子,人都還沒看到,先念一萬聲佛號先迴向給這些孩子。這就是布施,我們這些都沒做,我們一下子就要抓去鋸腿,那怎麼可以?他不但不接受你,他還反過來詛咒你,彼此之間增加罪業。這都不是佛法教我們的,這是貪瞋痴。老和尚在告訴我們做一個傳統文化的老師,內要除我們的貪瞋痴慢疑,外面要示現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他就在談這些。

  我們對家人不也是如此嗎?家人只是緣分跟我們比較近而已,可是往往跟家人愛之深,也會責之切。我剛剛說的,那個是一個大原則,愛語並不一定都是花言巧語,都是好聽的話,不是的。愛語有時候有責備,但是責備的過程當中是出自於你的什麼?愛心。所以父母對兒女的責備,出自於愛。所以,當父母在責備子女的時候,他出自於真正的愛的時候,其實他自己是更加的傷痛的,而不是在發洩他的情緒。這樣大家能理解嗎?所以用真心來對待你的家人,不要離棄他們,但是如果他們的緣分還沒到,也不要勉強。他現在不學佛,不是他沒有善根,是他時間還沒到。你看大和尚告訴我們,他俗家的哥哥,你看喝酒喝了三十幾年,有一天突然怎麼樣?醒來了,突然醒來了,出家。你看看,這三十幾年的過程,是誰在幫助他?弟弟。弟弟一家人在包容他,在關心他,在照顧他,有沒有?他為什麼能那個時候回頭?就是因為他有三十幾年的愛。所以怎麼勸家人?先勸自己。

  再來,深信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做父母的,我可以告訴大家,有時候教子女,身心俱疲。為什麼?不是因為子女不好,是我沒有智慧。這個時候,我都告訴我自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心就放下了。除非我不積善,否則我操心什麼?除非我造孽,否則我操心什麼?對,所以大家深信因果,你就知道怎麼辦。不要執著說你一定要聽我的,那是控制。但是也不能說是不教,對,要教。所以這個時候當中這個拿捏的分寸,我告訴大家,就是真愛,真正的愛心,不變的愛心,不離不棄的愛心。然後多看一下《地藏菩薩本願經》,看婆羅門女怎麼樣幫助她的母親,這些都是心地法門。

  第二個,他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做到?這是《中庸》裡面的話,喜怒哀樂是七情,未發它叫做中,未發叫中。然後你說我不能不發,我會發,就是看到喜歡的我會起喜歡、歡喜,看到討厭我會起排斥,我會發,因為我是凡夫。對,但是不能讓它怎麼樣?不能讓它擴大,不能讓它無限量的去放大。要怎麼樣?要中節。這個節就是撙節,有沒有?是不是講節度?謂之和,這是功夫的次第。換句話說,不發的功夫最深,不發的功夫有好幾層。什麼叫不發?不發的意思就是說,第一個就是壓住了。我們昨天講到未到定,就是那個世間禪定,像是石頭壓草壓住了,你看到它好像沒發,事實上有沒有那個根?有,還有。另外一種未發,就是它連根就拔除了。就是說,這個未發的層次很多,但是儒家沒有講得這麼清楚,佛法講得非常清楚,次第階位都講得非常清楚。這個我們先不管,你只要知道未發就是沒有表現出來,在我們念佛最低的層次就是伏住了,煩惱伏住了,叫做成片,煩惱伏住了,這是未發。這個功夫深,怎麼做到?從淺的開始做,所以以和來入中。我現在會發對不對?會,我會發,可是怎麼樣?沒關係,但是你要有節制,要中節,要有節度,不能無度。所以發的時候,自己要不要知道?發的時候要不要知道?要,那就是覺性,那就是觀照。

  觀照是第一層功夫,觀照慢慢得功夫之後就照住,照住慢慢再到照見,《心經》裡面講照見,那個是最高的。但一開始要怎麼樣?要觀照。觀照誰?觀照別人嗎?觀照誰?觀照自己的心,要去看自己的心,喜怒哀樂這些七情有沒有發,發的時候要跟自己講什麼?又來了,又來了。你要跟自己講,你又來了。要發脾氣了,要不要知道?脾氣都是怎麼發的?慢慢慢慢是不是長出來的?有沒有?有沒有一下子山洪爆發?沒有的,不會的。我們台語有一句形容脾氣叫做「性地快要起來了」,這個要翻成國語怎麼翻?脾氣快要爆發了,對,脾氣快要爆發了。他那脾氣難道是一下子就那樣子嗎?不是的,它是慢慢的升高,有沒有?是不是慢慢的升高?而在慢慢升高的時候,注意!脾氣在什麼時候最容易控制它?它快要升高一點點的時候容易控制對不對,當你爆發的時候,容不容易控制?不容易控制了。所以你不能讓它起來,不能讓它爆發。所以功夫都在這裡用,中節,就是和。而和又是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一個人要情緒非常的不穩定,他的健康一定不好;六脈平和,身體就沒病,這是中醫裡面的概念。

  我們這次有一位師姐有帶這個採光筆,跟大家在做的時候,她告訴我,她說你情緒不穩定,它那個光都會看得出來。她說光在走經絡的時候,你的情緒在那個光當中,她說有經驗的人都看得出來,她說你心裡有事,它照得出來。為什麼?因為你情緒會累積在經絡裡面,產生什麼?產生疾病。只要你能把那些情緒排掉,排掉要透過什麼?放下,放下就是不計較了,原諒。所以原諒別人,其實是善待自己,這是真的。這就是你要了解這些利害關係的時候,你絕對肯原諒,你絕對可以放下。因為害人就是害自己,跟別人過不去,其實是跟自己過不去,這些道理都要很清楚。所以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個是生,但是我們會發對不對?沒關係,先求中節,要有節度,所以我們現在念佛就是在轉這個東西。譬如說我要發脾氣,又來了,又來了,怎麼辦?阿彌陀佛。責備自己,就是說我怎麼可以這樣?我都學佛了,我都發菩提心了,我怎麼還可以這樣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以「一念毒心生,急壓一聲佛」。你自己知道了,你就要趕快用佛號去調伏。

  但是佛號調伏,那是有功夫的人。如果說我還沒有功夫,怎麼辦?聽經,就經常要聽經,聽經就是調伏自己的脾氣,調伏自己的情緒。從這個當中,你能慢慢歸到和,然後從和當中才能夠到中,由和入中。而這個中是中庸,而這個中最高的層次,我們說未發有很多層次對不對?最高的層次,最高的層次高到什麼層次?我告訴大家,連念頭都沒有了,這叫誠,誠意。誠,至誠。你看曾國藩先生的讀書筆記,「誠」他下一個定義,叫什麼?一念不生。如果到一念不生的中,注意,那個就是最高的中道,佛性。因為沒有念了,未發,沒有念了,對,就最高的境界。所以中庸是什麼?中庸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那怎麼會有分別執著?所以中庸不是那個不太甜也不太鹹,講普通話就是不會太鹹也不會太甜,這叫中庸?不是的,因為對你來講不鹹,對我來講可鹹了,不是那個意思。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這當中起妙用,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它應的所知量對所有人來講,都怎麼樣?恰到好處。所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那就是中庸。妙不可言,這叫隨緣妙用無方德,這就生了,你要講到生就是這個,這叫中庸。

  所以我們中國,注意,中國是什麼意思?中庸之國。中醫是什麼意思?中庸之醫。中庸,就這個醫療本身會讓你恢復到中庸。中國就是這個國度的文化,能讓你回到中庸,這叫中國。所以中是本體,本體會不會起作用?會,因為它不是死的東西。它起的作用叫什麼?叫花,所以叫中華。所以華是中的作用,中是華的本體。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叫中華民族,就這個意思,就這樣來的。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是聖人傳下來的,就它的這個文化的本體就是中,它用出來就是花,那個雜花莊嚴有沒有?那個花,那個就是它的作用。所以了解這個,你就知道這個民族的文化都寫在這個民族的國號上面,所以不能改。你要知道你就不會改,不但不會改,你會學。從哪裡開始學?從和開始學。所以紫禁城的三個殿叫什麼?叫太和、中和、保和。從和開始學。太和就是宇宙本來就是和諧的,就是你自性裡面哪有不和諧的?哪裡會有災難?哪裡會有天災地變?可是現在不和,明明現在不和,不和要怎麼樣?不和要讓它中和,中和就是由和入中。所以中和是修德,太和是性德。中和怎麼樣才能迴轉到太和?保和就能迴轉到太和,保和就保持。所以中和中多久?中一秒鐘、二秒鐘,二分鐘?不可以的,保持一輩子不變,就是回到了太和。所以由修德顯性德,這就是中華文化。

  所以《中庸》很深,《中庸》是理論,很深。學人這些問題都很難解答,為什麼?因為問的都是經典的經文,不容易理解。所以大家對中華文化的經典一定要尊重,就像我們大和尚說的,供經都有那麼大的功德,為什麼?因為裡面有無量的智慧。時間到了,還有好幾個問題,下午再回答。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