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祭祖的意義  聶振弢教授主講  (共一集)  2015/8/29  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  檔名:56-184-0001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聶振弢,今天有幸拜祭我們中華民族的列祖列宗。

  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教授、老人家,尊敬的從世界各地前來祭拜我們中華民族萬姓先祖,這個祭典的同胞們、嘉賓們,尊敬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我受淨老的慈教、囑託,讓我在這個隆重的祭祖大典上講一講我們祭祖的意義,我覺得非常的榮幸,我也大膽的承接下來了這個我有點擔不動的重擔。

  祭祖的意義非常重大,這大家都知道。我覺得我們在中國的大地上,率先在這裡、這個寶地,物華天寶的香港,進行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祀大典意義非凡,它將有很重大的歷史意義,也有很重大的當今的意義。我覺得要談談它的意義,應該站在人類世界文化的這個高度,咱們來談談、來說說。世界各種文化百花齊放,各呈色彩。但是歸納一下,從生存文化上講,或者叫類型文化上來講,大體上是東、西兩大塊。東方文化,我覺得是中國為主。咱們中國的文化,因為所處的環境是遠離海洋,深居大陸,咱們都愛說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就是這樣的。而且我們這兒,所謂幅員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這樣的環境就蘊育出了一種農業的、家庭的、鄉村的這種典型的文化,農業、家庭、鄉村文化。西方文化跟我們不一樣,他們都是島,或者是半島,面臨大海,長大了差不多的時候,都該駕船出海、飄洋過海去進行交換,有時候還有去掠奪,然後回來再互相的互通有無。因此,在它那個海洋性的、半島性的那樣的環境下生成的文化,前賢們就講,那是商業的、城鎮的文化,所以西方的文化是商業、城鎮文化為特徵的。

  我們中國的這種農業、家庭、鄉村文化,使我們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耕作於斯、收穫於斯,自種自食、自食其力、自給自足,我們就形成了一種內向的,不是擴張的,安土重遷這樣一種文化,這種心理文化。我們靠著我們一家,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我們不向外求索,我們自己種、自己吃。我們的生活經驗、耕作技術,老一輩傳給下一輩,下一輩承接著老一輩。這樣一輩一輩祖孫相承,就是《三字經》講的,「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祖祖輩輩,整整齊齊的,一點都不亂。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繼承祖先、繼承長輩,這樣的一種孝文化,這就是倫理學上講,我們就形成一種孝文化。而西方的商業、城鎮文化,因為他們飄洋出海,帶著一個妻子、一個愛人走了,出去了,所以沒有家庭的觀念,或者說家庭的觀念很淡薄。跟中國不一樣,祖祖輩輩子孫上承,外國人、西方人不是這樣。所以外國有個名言,西方有句名言,就叫「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因為他們家庭觀念很淡薄,甚至還有一句名言說,你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家人,就除了妻子、愛人之外,那些父母、兄弟姐妹全不在心上。所以西方,你看孩子們長大了,十七、八歲成人了,你就該出去了。從教育學上講,這叫鼓勵教育,不過一家了。反過來說,子女對於父母也沒有贍養的、養老送終,像中國這樣的責任和義務。

  還有一種文化,從倫理文化來講,就印度,我們的鄰居印度,因為它地處熱帶,人長得快,十三、四歲就生兒育女了,到三、四十歲就步入老年,垂垂暮也。老年的心理年輕人不知道,不一樣。像我們這年齡,我們覺得對於子孫,特別是孫子輩的,他調皮、他耍賴,我們都覺得好玩,因此形成一種慈愛的這種心理。有些學者就講,印度的文化是一種大慈大悲的慈文化。

  從倫理學上來講,印度是慈文化,西方是愛文化,中國是孝文化;從年齡段上講,我們的先賢也說過,像梁漱溟先生、像錢穆先生都講過,印度是老年文化,西方是中年文化,而中國是少年文化。我們真是很可喜,我們是蓬勃向上的少年文化。我們這種少年的孝文化推得很高、很重,我們自己也看得很高、很重。有古話就講,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大家都知道的。而且這種孝,從唐堯虞舜夏商周到孔子,歷代都是講孝的,孝是第一,中華民族看的是第一要務,第一等大事。孔子就講過,大家都知道,「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大家都是知道的。第一就是孝,而且孝推呀推,擴而大之就汎愛眾,這種孝互相的感染,大家都成為孝子。而且還把這種孝寫成了書,定為經,就是《孝經》。《孝經》的開宗明義第一章說得真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我在大學裡教書,我知道現在好多大學生,甚至還有中學生,動不動就跳樓,我覺得這是孝文化的失落。你要知道,你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首先是你父母的,是你父母的心尖肉。你自己要跳樓,自己不珍惜自己,自己要跳樓,自己要自殺,等於給你爸爸、媽媽心上先戳了一刀。我覺得這些孩子是最自私的孩子,缺少孝文化的薰染的孩子。你一點孝都沒盡,你長這麼大多難、多不容易,父母、爺爺奶奶怎麼對你,你都沒有報答,你知恩不報;你恩都不知,你也沒法報了,你就走了,真是讓人感覺到很痛心,我覺得簡直就是很大的民族悲哀。要珍惜自己生命,準備著將來盡孝,這孝之開始。

  大家都知道孝,更大的孝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孝之終也」,這你真正才做到了大孝。一定要立身行道,端端正正做個人,而且為社會、人類服務,這才是大孝。你為大家服務,得到社會的尊敬,有了好名聲,讓人都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誰誰家的孩子這麼好,誰誰養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子,「以顯父母」,真是大孝,我們應該這樣追求。由此就又派生出來一種不忘祖先的,歸宗認祖,不忘祖先,這種很高的、更高層次的思想觀念。我們孝敬父母,我們的父母孝敬我們的祖父母,祖父母孝敬我們的曾祖父母,代代不能忘記。這種光宗耀祖的觀念,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很高的一種道德理想,光宗耀祖,十分可貴。而這一家的孝,追溯到我們祖先這種孝,不忘祖先這種孝,擴而大之就是忠。過去曾經說,「忠臣良將必出孝子之門」,說得太對了。在家盡孝,出去到社會上,你要時時刻刻的想著我們的君國社稷,為君國社稷、為國家民族盡大孝,那就是忠。所以中華民族這種孝道成為一種道,孝道,它維護了家庭的肅整,維護了社會的團結,維護了國家的安定,維護了版圖的統一。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是千年歷史無斷,萬里疆土無分,這麼一個安定團結的、和睦簇擁的一個大中國、一個大民族,多好!西方現在正在嚮往著我們中華民族這種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而其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的就是孝道。

  所以我們講倫常,講五常: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我是這麼排的,由家庭、家族到社會國家,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主席去年訪問歐洲,在比利時一場報告,明確提出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大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道德準則,我聽了真高興。因為我是個六、七十歲,年逾古稀的人,一個老師,老老師,幾十年,我估計是六十年,我沒聽到這八個字了,偶爾聽到的都是批的。在我上學的時候,我學校的大門口,兩邊就是八個大字,「孝悌忠信」在右手這邊,面對這邊,面對大門,孝悌忠信,這邊「禮義廉恥」。那時候每天都在看,老師教導每天都要學,都要想一遍。後來鏟掉了,再不見了,也不說了,找不著了。後來我到韓國講學,我在一個學校門口偶然看到一個,那邊還寫著八個漢字,我真高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說「禮失而求諸野」,人家那邊還繼承著我們四維八德,你看看,這我真高興。特別是我那天晚上聽「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最高領導人說出來,我興奮得半夜就沒睡覺;實際要說,一夜我都沒睡覺,我高興得睡不著,我們的傳統文化終於回來了。

  而且我們歷代都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天下,孝可治天下,此言不謬也。真的,真正講孝的那些朝代都是興旺發達的,那是真孝的。你看過去,從漢代開始,皇帝死了,廟號前邊都加個「孝」字。漢高祖劉邦,高皇劉邦那是高祖,他蓋的廟是太廟。他那個時候已經沒了,在周代的時候就昭穆制度,我們第一個老祖先去世了,我們蓋個廟叫太廟。他的兒子,第二代去世了,在他的左邊蓋個廟叫「昭」。然後第三代,我們的領導人,那時候的皇帝,天子去世了,在右叫「穆」,穆的兒子死了之後再到左邊。昭、穆,昭、穆,昭穆制度代代相承,一點都不混淆。這就是從天子開始做為表率,不忘祖先,進行孝的教育。到了漢代,乾脆在皇帝的廟號上加個孝字。大家都知道,漢高祖之後,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等等,他們廟號的前邊都加一個孝字,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這都加個孝字。所以以孝治天下,真是讓孝字高高的放在我們頭頂上,孝字就是一個孩子把老人放在頭頂上。

  我在韓國講學,我發現韓國的孝做得真好,尊老做得真好。你到公共汽車上,你到地鐵上,只要看你是個長者,歲數大的,你上去車,就有人,甚至同時起來二、三個年輕人給你讓座。我們這有些城裡邊,我上車,我到那特別沒去過的地兒我看看,我坐坐公交車。那公交車上也有牌子,是「老弱病殘孕」,但是坐那兒的,說老他不老,他身體倍兒棒;說弱他不弱;說殘他不殘,沒拿個拐杖;孕,男孩還孕什麼孕?我看看,我就站那兒,我就站他面前,我拉著那個拉手,沒一個起來給你讓座的。我可以說,坐著這個「老弱病殘孕」的沒一個是合格的,但是我這老年人上來就沒人給讓座。所以,在韓國、在日本,在亞洲一些國家,香港、台灣,我覺得做得都挺好,是內地的表率。

  因此,一百年以來,近百年以來這個反傳統,真弄亂了,特別我感覺到孝字打得是最亂的、最徹底的,真是讓人痛心。我記得手機上不知道誰給我發個短信,是這麼說的,說了一大串,其中跟孝有關係的是這樣的:「現在孝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是愈來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孝敬孫子的是愈來愈多;現在養兒防老的是愈來愈少,養老防兒的是愈來愈多」,還有「孝敬奶奶的是愈來愈少,孝敬二奶的是愈來愈多」。這話我想還是有點誇張,但絕不是空穴來風,我們應該反省,我們應該自省。我們今天,我們已經好幾屆了,祭祖就是對全民的教育。我們不能不做忠臣孝子,對國家、對民族一定要忠,對我們家庭一定要孝,對我們長輩一定要孝,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我們希望四世同堂,天倫之樂,多好!這是西方沒有的,多好。天倫之樂是一大快樂。孟子不就講,「君子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這就是天倫之樂。「上無愧於天,下無怍於地」,這是等成人了、長大了,為社會做事了,我們做的事無愧於天、無愧於地,「二樂也」。而且要把這種文化傳下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有人就說,我們中國的文化是樂感文化,什麼都是快快樂樂的,真是這樣。其中孝也是一種大快樂,讓我們父母、祖父母頤盡天年,平平靜靜的走了;我們長大了,我們老了,我們的兒女照樣的孝敬我們多好。

  過去批這個光宗耀祖,批孝道,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事,一直到現在,真是有點亂套了。但好一點,我們的影響影響到周圍了。我忽然想到,就韓國,我們的近鄰,對於孩子孝道的教養、教育,這種養正,童蒙養正做得真好。我女兒在那讀博士,我外孫女也帶去了,我說妳讓她去吧!我在那講學,我覺得人家好多繼承我們中國文化繼承得真好,特別是孝道。我的小外孫女六歲就去上學了,去了不到一星期,大概是二、三天,一天回來了,到睡覺的時候讓她睡覺她不睡,她跑到洗臉間去打開熱水閥,接了半盆熱水,來給她媽媽(我的女兒)要洗個腳再睡覺,說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六歲的孩子能洗什麼?她比比劃劃就行了,她能搓搓就行了。但從此以後,每天晚上給她媽媽洗個腳再睡覺,我覺得我很感動。而在前年回來了,已經長大了,上五年級了,十來歲了,在家住了八天。那八天,每天晚上臨睡前,也是接點涼水,暖瓶裡面倒點熱水,溫溫的,說外公請坐。我坐到沙發上,給我鞋子脫了,給我襪子脫了,讓我兩隻腳放到盆裡頭,還說外公,水熱不熱、燙不燙?我說正好。您泡一下吧!於是就給我捶背,給我捏脖子。這時候已經大點了,很認真、很仔細,是那麼回事兒。然後泡幾分鐘,之後就來給我洗腳,仔仔細細的給洗一遍,我說仔細到一個腳趾頭、一個腳趾頭都給你搓一搓,哪都搓搓。好了,然後給你擦擦,乾乾淨淨的擦乾了,搬個小凳子坐到我對面,把我腳放到她小腿上,兩隻膝蓋上,給我腳按了又按,按摩,就是這樣,做得真仔細。而且過去我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啥?她回來的時候跟她媽說:媽,妳別忘記買一個叫什麼……她媽說對對,應該,不說我都忘了。什麼?抹腳油。過去我向來以為油都擦在臉上的,還沒想到抹腳也有油。真是我們這代人,現在真享了福,過去怎麼知道?然後就這個油給你抹了抹,再搓了搓,搓乾了,襪子穿上,鞋子穿上,說外公請起,該外婆了。回來住了八個晚上,給我們老倆口洗了八次腳,我真感動。

  我再重複,過去說「禮失則求諸野」,我們現在只有向我們的鄰邦來學習了,那的孝道沒忘。引之為尊師重教,天地君親師,我們都該盡孝。所以我們中華民族的孝文化,你看看多麼的博大精深,多麼好。近百年來我們丟了,現在我所知道的,還是我們淨空老法師,老人家提倡、發起,在香港率先建起來「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我聽說之後我都高興得不得了,我激動得不得了!我們要把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孝文化要撿回來,我們拿回來,我們要永遠的抱著它,珍藏到我們心裡。對於孝字,應該是銘心刻骨,不能或忘。所以,率先建起這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意義至關重大。你看我們祭祖,我們今天的祭祖,我們歷屆的祭祖,你看大禮堂擠得滿滿的。我是河南人,河南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跟我打招呼都很多,希望說能不能到這來?我這一打聽,位置滿了,你下一次再說,很抱歉。後來我聽說了,今天我看,據說這有八千多人,近萬人。你說我們中華民族誰不嚮往這種孝道?現在好,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四維八德明確的提出來了,而且向全世界宣布,在比利時、在歐洲這麼講就是向全世界宣布,要把我們的傳統文化繼承下來、弘揚開去。

  今天我們萬姓先祖紀念堂祭祖大典意義非常,意義巨大。看看今天的場面,而且給我這麼大的榮幸,讓我先發個言,我就覺得是,我激動萬分。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孝道對凝聚民族感情,這種孝道對堅強民族意志,這種孝道對團結民族力量,這種孝道對弘揚民族文化,這種孝道對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一定會起到巨大的作用,做出重大的貢獻。我發自內心的想喊這麼幾句,就是愛我中華!恭恭敬敬的祭我們的祖先,我們聰明睿智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像精金美玉一般的文化寶藏,這是全世界各民族所沒有的,五千年的文明哪國有?誰留下來的?我們的祖先。我們怎麼能忘記他們?所以我就想,愛我中華、愛我祖先。愛我中華,要祭我們的祖先,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聰明睿智的祖先;如果你真忘記了,那你人將不人,你國也將不國了。所以我想,這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的祭祀大典,它一定會引導我們、引領我們中華民族恢復孝道、弘揚孝道,繼而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它為世界服務。

  我們淨老,我見了他,我特別的感佩。我扼其要點,他耿耿的家國情懷,他切切的教育殷憂,他杲杲的漢字、漢語、漢文化,為世界人類服務的弘願,這是代表著我們中國人每個人心裡都埋得深深的一種情感、一種意志、一種思想。昨天英國威爾士大學校長一行來拜望淨老,就是談希望中國把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的、先進的文化送給他們,我們真高興。中華民族創造的五千年光輝的、燦爛的文明,那不僅僅是我們中國的,應該是全人類的、全世界的。我們應該慷慨的,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用這種精神、用這種思想,讓我們博大精深的五千年的文明為世界人類服務,實現我們這位尊敬的上淨下空上人、這位老人家代表中華民族提出來的弘願。

  在這裡,我想藉著這個機會,我想我們心裡可能都這麼想,能這樣做,我們真不能忘記了淨老。我們應該向這位老人家他想的、他要做的,我們全力以赴,我們來推進。所以藉著這時候,我們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我也藉這個機會,向昨天光臨香港漢學院的英國威爾士大學的校長、董事長、幾位朋友,貴客、我們的嘉賓,表示深深的謝意和敬意。向全國的、全世界的,到這參加我們萬姓先祖中元之祭大典的同胞們、朋友們再致以高高的敬意、深深的謝意。好,時間很寶貴,我不能囉嗦多了,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