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李越老師主講  (第一一四集)  2013/5/4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114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共學班的家人們,網絡前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在座的朋友,今天我仍然是奉蔡老師之命,把我們《群書360》禮樂的部分,和大家在這三個小時的時間裡繼續來分享。因為有談到禮樂,有一個樂字,可能我們今天來到課堂,就有看到這台上擺的一把古琴,都有看到。大家就問我說,是不是我待會要彈古琴?實在很慚愧,還沒有這個功夫。但是總而言之,你們今天會聽到非常美妙的古琴音樂就對了。

  我們繼續接著上一堂課程禮的內容,我們一起來學習。上節課我們最後談到,「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上節課結束的時候稍微有點倉促,這一段我們沒有作詳細的解說。這一段就是告訴我們,禮的教化,它好像看上去沒有那麼明顯,但是它可以止惡防非,讓我們能夠斷惡修善,每日都能夠遠離罪惡,人心向善,讓我們在這樣一個不知不覺當中得到道德的薰陶,和起到這樣的教化作用。就好像我們口中含了一個糖果,不知不覺就化了。這是禮所能夠起到的一個作用。所以我們的先王非常重視禮的教化。上節課因為又過了至少半個月以上,大家可能在想,上節課到底講什麼,接到這裡?大家能想起來嗎?能想起來。有些朋友在點頭,有些朋友就笑了,上節課到底在講什麼?我們翻開筆記,我們再翻開我們的《360》,大約我們都知道,我們到底學了一些什麼樣的內容。

  所以接下來,二百二十六條,《易經》就講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此之謂也」。《易經》就告訴我們,君子要慎於開始,假如我們沒有謹慎行事,哪怕是差若毫釐,可是就會相差甚遠。這個慎於始,在我們上堂課,我們有沒有觀看一場傳統的漢服婚禮,慢慢回想起來了,有。當時我們看完都深受感動,現在開始恢復那堂課的記憶。您看男女的相處要不要慎於開始?從婚禮慎於開始。我們講古代的婚禮有六道禮儀的程序,從納采、問名、納徵、納吉、請期、親迎,要經歷這麼多的程序,這是不是慎於始的態度?慎於始的開始,讓彼此對婚姻這件事,提起的是一分責任、一分使命,提起的是一種鄭重其事的態度,不忘其初心,不忘婚姻真正內在的含義,就是要「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起著這樣承先啟後的作用。這樣鄭重其事的舉行婚姻儀式,不僅僅是婚姻儀式的當天慎於始,是兩個人相處的整個過程都慎於始。包括當事人雙方的生辰八字,都要請來放在祖先的牌位前,要放個幾天,就是鄭重其事的還要向祖先稟告。您看是多麼鄭重其事的一個態度。所以兩個人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關乎著整個的家族,關乎著整個家族家道、家業、家風的承傳,更關乎著整個民族的興衰。我們往大的去看,我們就可以感受到。您看古人的這些禮,都是一個慎於始的態度。有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在今後婚姻的日子裡,彼此都會珍重對方、珍惜這樣的一分姻緣,會和睦的相處,感受這樣一分責任,就不一樣。

  到了成家之後,懷孕要不要慎於始?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胎教的民族,這個胎教在古代的時候早就開始了。所以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出生以後才開始,而是在懷胎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慎於始的教育。我們都知道歷代的聖君明王,我們看到的這些聖賢君子,都是因為有聖母,才有聖人。我們看到周文王是聖人,他的母親在懷他的時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您看是不是慎於始的開始?所以文王出世之後,他的氣象就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樣。當時太王看到了這個孫子,未來是可以繼承王位的,可以堪當國家的大任、重任,所以就有一個心願,覺得這個王位應該傳給這樣的子孫。就是因為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慎於始,給予他好的教育。

  所以我們就了解這段歷史,泰伯、仲雍就藉著到山上採藥的機會,被髮紋身就到了少數民族的地區。因為他們看到了父親的這分心思,有意把王位傳給這個季歷,這樣進而就可以傳給文王,這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典故,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所以周朝之所以能夠興旺八百年,是歷史上綿延最長久的一個朝代,就是因為有聖母太姜、太任、太姒,這樣的聖母稱之為太太,在胎教的時候就給予這些教育。所以這個慎於始的態度,其實在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要有慎於始的態度,時時刻刻都能夠不逾越禮的標準、禮的要求,戒慎恐懼的去生活。好像我們在經典當中就看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所以真正的君子,他的德行是在人們看不到他的地方,更加注重自己的品行,不願意做出違背道德的行為。所以就有慎獨,謹慎的獨處。所以這個慎於始,是每一時、每一刻,我們都要有這樣的一分態度,讓自己不輕慢、不隨便、不放縱,這樣才能夠保有我們美好的做人的德行,才能夠真正護持我們的正念、正行,不讓我們走向邪惡。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態度。

  所以禮是什麼?禮是我們的護身符。在歷史就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叫魏公子牟的人,他要去山東。有一個叫穰侯的人,就問魏公子牟說:先生您就要去山東,您有沒有一些教誨給我提醒?魏公子牟說:假如你不提醒的話,我差一點就忘了。他說:官位不與權勢相約,權勢自然會到來;而權勢不與富裕相約,富裕自然會到來;而富裕不與尊貴相約,尊貴自然會到來;尊貴不與傲慢相約,傲慢自然會到來;傲慢不與罪惡相約,罪惡自然會到來;罪惡不與死亡相約,死亡自然會到來。當時這個穰侯聽了這段話之後,連連點頭,說得好,說得好,先生我一定會記著您的教誨,照著去做。在座的朋友,我們聽完這段話,我們開悟了沒有?我們悟到了什麼?您看,一個人有權位的時候,往往會怎麼樣?許多有權位的人,是不是忘乎所以?就開始利用職權,假公濟私。不知不覺,因為他有了這個官位,自然就有了權力,就會用自己的權力謀取一己之利。不知不覺,您看他有利在手,小人就會巴結諂媚,他就得到人們對他的敬重。其實這樣的敬重是真的是假的?是有利可圖。不知不覺,別人有求於他,他就開始傲慢,傲慢就一定無禮,無禮自然就會做出逾越禮數的行為,就會超越做人的最低的底線。當一個人不能守禮法、禮數的時候,自然就會侵犯到國家的法律,超越了做人最低的底線,自然就會犯罪,犯罪很嚴重的時候,自然就會處以死刑。

  我曾經在海南的各大監獄勞教,我們因為在推行《弟子規》聖賢教育的這種工作,我們常常和這些叫職務服刑人員,坐在一起交談、交流好多次。他們這些人年紀都很長了,至少都在六十歲以上,那麼大的年紀在監獄裡服刑是很辛苦的,頭髮花白。可是他們曾經所謂的在世間都是讓人們仰慕的大官,他們在位的時候可以說都是門庭若市,圍著他們轉的人可不少。可是為什麼數年之後成了階下囚?住在高牆電網之內,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是沒有一個慎始的態度。

  我曾經在聽他們分享的時候,一位服刑人員(他是個官員),他就講到,他說:我過去在內陸,我們是單位派到海南,海南島建省成為一個特區,內陸的很多企業、單位都會到這裡來開發海南做生意。他說:我來的時候真的還是一顆紅星,所謂的就是真正還是忠於職守,盡心盡力希望把上級交給他的工作能夠做好,因為外派千里迢迢。他說:我因為從小就是一個三好學生,一直以來都是思想品行能夠過得硬的,領導非常信任和重用他。可是來到了海南,海南當時最熱的是地皮,那個地皮他們因為來得早,就有買下很多的地皮,別人就來跟他買,他們再要賣出去,最值錢的就是地皮。當他沒有打算賣給別人的時候,他說別人私下裡就要給他回扣(紅包)。他說:第一次他拒絕了,他覺得不可以這樣。但是之後不知不覺,不知不覺在這種大染缸當中就被怎麼樣?自己守不住這種金錢享受、欲望的誘惑,就不知不覺陷在其中。開始了第一筆的交易之後,沒有被人發現,接二連三,第二筆、第三筆還是沒有被人發現。當沒有被人發現之後膽子會愈來愈大,最後就會東窗事發。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說:想不到居然還是被抓了起來。他就非常的悔恨,我過去是一個真正人們評價還算是一個有德行的人,為什麼今天會落到這樣的地步?皆是什麼?原因在哪裡?皆是我們失掉了聖賢的教育。

  所以我們在上節課講到,所有古代的禮儀活動都是起到對人心不斷的提醒和教化,時不時我們參加一場婚禮,就得到了提醒,讓我們不忘初心;參加一場鄉飲酒禮,讓我們處處都能夠敬重長輩;參加一場祭祀之禮,讓我們慎終追遠,不忘祖先的恩德。您看,時不時參加這樣一場大型的禮儀活動,都是在起到對我們人心的提醒,讓我們時時能夠潛移默化受到這種道德的薰陶,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失掉了聖賢教育,必然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結果。所以我們說,官員墮落是在官位到手之時,病情加重是在病情好轉之時,災禍降臨是在麻痺大意之日,孝心減弱是在娶妻生子之後。有沒有道理?

  我曾經認識一個朋友,他早晨起來,天濛濛亮,開著車出去要做生意。他就覺得馬路上根本沒什麼人,所以開起車來像玩一樣的。因為麻痺大意,所以一個手開著車,一個手去拿麵包吃,拿了麵包還去開飲料。他覺得沒事,暢通無阻,所以那些動作就變得很隨意、很輕慢,結果在低頭拿這些食物的過程當中,方向盤就歪了。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作?浮躁。既然這麼早可不可以停下車來吃?或者可不可以在家吃好?或者可不可以車到了目的地再來吃?人們心浮氣躁,所以就去低頭拿那個食物,方向盤一歪,車就撞在了一棵很粗壯的大樹上。我們知道車的速度又那麼快,一下撞到了樹上,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當下他就整個的腿腳不能行走,至今還是需要人照顧。誰來照顧?他年老的父母照顧他。父母現在也都一一不在了,人生活得是非常的痛苦。您看,「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就因為沒有謹慎的一個態度。您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讓身邊的家人,父母、親人,因為他而要付出多少的艱辛。這個是我了解到的。

  我們剛才講,病情加重都是病情好轉之時。我也親自看到有一個病例,一個癌症的病人,真的經過一個中醫的治療,病情好轉了。一好轉之後,他就覺得沒事了,就開始拼命的做一些工作,種菜、種地、幹家務,就這些體力活都幹起來。因為他在化療的時候,其實身體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傷害,還是很虛弱,雖然中藥調整有好,可是他就輕忽了自己的病情。我們往往是不是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沒事了,您放心。我記得好像我小的時候也是生了一場病,完了之後,我就覺得好了、沒事了。所以同學來看我,我又跟他們出去玩,結果一下又受風又感冒。那病情再復發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嚴重。所以都是我們沒有一個敬慎的態度。所以這樣的一個態度對我們的一生重不重要?非常重要!所以剛才提到的那四件事,我們要時時的牢記。當我們孝心減弱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娶妻生子,我們更多的可能去關心了自己的妻兒,而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我想這些故事、這些典故,都會給我們人生帶來非常大的啟發。

  禮是什麼?我們形容如衛生防禦,叫治未病;而法律如手術割治,是治已病。所謂的衛生防禦,我們說最高的治病是什麼?是養生,養生最高的境界是養心。這是一種譬喻。所以禮就是防患於未然。所以這底下就講到,「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我們在上節課也提到,禮是我們做人最低的底線,一旦衝破了這個底線,我們人的行為可能肆無忌憚,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們時時要用禮守住我們的這顆心。這是一個譬喻。在佛家來講叫戒律,在儒家就叫禮,在今天就叫科學的辦事精神和方法,這樣我們比較更容易的來理解什麼是禮。佛家,出家人早晚都要讀誦戒律。早晨讀一遍,晚上讀一遍,原因在哪?原因就是讀誦戒律,早晨是提醒自己,我今天所有的行為都不能犯規。戒律就是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講得清清楚楚。

  儒家就有禮,而儒家的這個禮,可以說在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我們上節課講到從漢朝建立就制定了禮樂的制度。在史書當中有「禮樂志」,人們的吃飯穿衣、行住坐臥,所有的生活行為都有禮的標準和規定。包括不同階層的人,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顏色,皇帝穿什麼,這些大臣穿什麼、大夫穿什麼、諸侯穿什麼,都有規定。庶民百姓穿什麼,它都有規定。那個規定很細膩、很細微,人們都會遵禮而行,不逾越做人的標準。所以社會就會呈現非常祥和的景象。為什麼要有這樣的不同?我們看到穿的這個衣服就能辨別他的身分、地位,便於人們去行禮,什麼樣的身分角色,我們就去行什麼禮。所以人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生活安定自在,因為它有標準。現在我們把它比作科學的辦事精神和方法,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

  這個規矩在《孟子》當中「離婁篇」就講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離婁是黃帝時期的一個人,他的眼睛非常明亮,百步見秋毫之末,百步之遠他能夠看到鳥獸身上的毫毛。我們能不能看到?我們的眼睛就沒有那麼好。公輸子是魯班,他的手很巧。可是有明亮的眼睛,有很巧的手,假如不用規和矩來衡量物品,還是不能成就方圓的器物,更何況我們普通的人,所以萬物皆有規矩。您看,桌椅板凳有沒有規矩?我們生活中用的所有的物品,皆有規矩而成。師曠是一個樂師,他非常的聰明,天性就是對音樂很有那種天賦和敏感度。可是他有這麼好的音樂的才華,仍然還要用六律來正五音,Do、Re、Mi、So、Ra。六律是古時候調音的調音器,他還要用這個來調音的準確度。所以我們做人何以能沒有規矩?

  所以禮真正的意義,就是禮制定了我們人類言行的規則,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人類的言語行為一定要有規則、有標準,這個就是禮所規定。假如沒有規定,墨子就講,「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我們人類每個人的行為,都會依自己的標準,自己的意思去行事,也就是遵循自己的需要。這個需要是什麼?可能更多的是我們自私自利的需要、好惡的需要、欲望的需要,而做為我們人生的價值觀、為人的準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行為準則,請問,人與人之間是不是會衝突、會對立?您看,今天一個家庭兩口之家,容不容易和睦相處?我們不要說三口之家,更不要說我們古時候的大家庭。古時候的大家庭幾百號、上千口人,為什麼能夠和睦相處?因為就是有禮,有家規、有家風,有家範、家道。

  「夫禮,德之範也」,道德的規範,「教人尊上訓下,履行人倫規矩也」。禮就是道德的規範,教導我們要能夠循著倫常去行事,守規矩。所以我們不要說兩個人了,天天吵吵鬧鬧,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原因是什麼?就是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念,我們講的共識。為什麼現在無論企業、團體、單位,都說要建立共識、加強思想教育?原因就在於此。如果沒有達成共識,我們看到一家三口人,只是一個生活的合作所,好像有人跟我這麼講過。您看三個人在一起生活,甚至兩個人在一起生活都是同床異夢。您看三口之家能夠坐在一起安心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為什麼?有的吃飯要看電視,一個吃飯要上網。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家裡要商量一件事情,很難彼此把話說到一起。我們一些朋友在底下就笑了,因為我講到這裡,一些朋友可能深有感觸,真的是如此。所以您看先生回來之後,晚上洗漱,早上穿乾淨就走了,早出晚歸,跟家人都說不了幾句話。為什麼?一說出來,大家的見地都不一樣,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想法、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不一樣就吵起來,乾脆就不理不睬,隨他去。所以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太太也覺得很無聊,乾脆就牽著寵物去遛狗。孩子跟父母也沒有話可講,所謂的代溝、叛逆等等的名詞都來了,是不是?完了就鑽到自己的房間上網。您看這樣的生活快樂幸福嗎?皆是因為失掉了做人的標準!

  所以做人的標準在哪裡?中華文化它涵蓋了儒釋道三家的學問,我們做人基本的標準、規範就在這三本的經典。《弟子規》是儒家的,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感應篇》是道家的;《十善業道經》是佛家的。這些就是我們做人的規矩、規範,做人的準繩、標準。假如我們失掉了這三部經典,我們就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所以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倡導三根的教育?就在於此。曾經,我們尊敬的釋淨空老教授,面對幾位也算是國學的大師,跟他們交流就講到,把《四庫全書》和《弟子規》擺到天平上孰輕孰重?一樣重。《弟子規》是根,四書五經乃至《四庫全書》是枝葉、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夠葉茂,這是必然的道理。「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也」。所以說一個人他能夠對四書五經很通達,但是《弟子規》沒有落實,算不算是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老人家說,還比不上那個四書五經並不通達,但他把《弟子規》完全做到的人。所以聖賢的教育它不是智識、不是技能,它是什麼?它是智慧,它是真正讓我們要去效法聖賢人的存心和行誼,是要把它做到,要力行。這三部經典就是禮,就是我們做人的規則。所以現在提倡的就是學聖賢教育,必須先把三個根紮好。

  這些規則是不是聖賢人自己杜撰的?不是的。我們看到這些經典朗朗上口,是不是聖賢人他們自己憑心來撰寫出來的?不是的。他們是效法天地之德,所以這些經典是聖言量,是聖賢人的言行還有身教的寫照,是言教、身教的體現。它不是人們杜撰出來的,是我們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累積所呈現出來的。這個規則來自哪裡?我們講來自天地的這些規律。所以在《禮記.樂記》當中就講到,「禮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皆別」。禮是來自天地的秩序。天有什麼?日月星辰,我們看到日月星辰也是運行不悖。大地上又有山海平原高下相宜,春夏秋冬的四季也是生生不息的在運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運行。這個是不是天地自然的秩序?您看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年十二個月,有四季;一個月有三十天、三十一天,不等;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有十二個時辰。您看這個是不是自然的秩序?這個秩序我們能不能人為的去改變它?不能。這就是天道的一個規律。而人就是效法天道的規律制禮作樂,制定了我們人類彼此相處的秩序和行為。因為有秩序,萬物都可以區隔開來,「故群物皆別」,它不同而有序。所以我們人在一起相處,人類的秩序是什麼,我們知道不知道?就是五倫的關係。處在不同的角色,就要盡不同角色的一個本分。雖不同,但是它有序,各盡其分就會和睦的相處。所以朱熹夫子就說,「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天理所呈現出來的天道規律,轉化為我們人世的規則、儀則。這樣我們就知道,禮是效法天地而來,「本於天,殽於地」。

  我們明白禮是來自於天地。我們接下來,就進一步的來學習《360》當中禮樂的部分,這裡就告訴我們:

  【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富』是指我們擁有財富;『貴』是擁有地位。擁有財富、擁有地位而又去守禮、知禮、行禮,這個人就不會驕慢,也不會放蕩。這個『淫』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沉溺於自己的嗜好,一個就是淫亂。『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貧賤而又知道好禮的話,這個人就不會諂媚巴結,會不卑不亢,做人很有節氣。這是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道理。但是富貴而不知好禮,就會放縱、放肆。今天我們看到很多富有財富、擁有地位的人,可是他們好不好禮?我們看到不好禮。所以就會看到富而不樂,貴而不樂,人活著非常的痛苦,因為不知禮。所以人們就說,他窮得只剩錢了。而因為不知禮、不守禮,財富揮霍得很快,福報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叫富不過三代、富不過二代、富不過一代。現在就有很多的課程要教這些所謂的富二代、富三代,讓他們如何守住財富。可是如果沒有聖賢的教育,的確都會讓這些敗家子,一夜揮霍完畢。這樣的例子非常之多。

  在歷史上也有這樣的一個故事。魯哀公有一次就問孔老夫子說:聽說有人得了健忘症,搬家的時候居然把自己的妻子忘帶走了,真的有這麼回事嗎?孔老夫子說:這還不算是最健忘的人,最健忘的人就是把自己都忘記的人。魯哀公一聽,很好奇說:真的嗎?還有這樣的事嗎?講來讓我聽聽看。結果孔老夫子說:夏桀,您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可是他不行仁德,胡作非為,荒淫無度,最後被商湯流放。下場好不好?不好。尤其是他寵信的叫左師觸龍,這個人也是巴結諂媚,不行正道,最後被五馬分屍,也就是死無葬地,死了都沒有地方可葬。他說這些人就是真正把自己忘記的人。您看,富是富有天下,貴是貴為天子,最富最貴的人,因為把自己忘了,所謂的把自己忘了,就是不修仁德,就是不自愛。我們今天沒有修養德行,完善自己的道德,其實就是不自愛;我們不能依教奉行,按著經教的教誨去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不自愛。不自愛的表現,就是沒有從守禮開始,就是不守禮法、不守規矩。所以這個禮、規矩是我們的護身符,千萬不要認為它是束縛我們的枷鎖,這樣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在歷史上又了解到唐太宗,那也是皇帝、君王,他身邊有一個臣子,他非常的信任和重用,叫王珪。王珪生性性情就寬厚、寬和,待人就很有禮法、禮數,又盡守他的職責,所以皇帝重用他。皇帝就把他的女兒南平公主,嫁給王珪的兒子叫王敬直;敬愛的敬,直率的直,這個名字也很好。嫁過去之後,王珪這個臣子就勸諫唐太宗說:公主已經嫁到了我的家裡,皇上,您是不是要提醒您的女兒要來行拜見舅姑之禮?我們上一次看那個婚禮都知道,女子出嫁之後要行拜見舅姑之禮。古代是在隔天一早要去拜見舅姑,還要拿禮物給自己的公婆,這些禮數是不能夠減掉的。南平公主因為是皇帝的女兒,是千金大小姐,身分多麼的尊貴。可是下嫁到一個臣子的家裡去做媳婦,這個禮數要不要省掉?能不能因為她是皇帝的女兒就要把這個禮數省掉?這個時候王珪就馬上提醒、勸諫皇帝說:這樣一來的話,就會給我們這個國家留下一段佳話,讓人民看到皇帝的女兒,下嫁到一個普通的臣子家,仍然不失掉這些禮的規矩。人民一定會怎麼樣?更加的崇敬君王,感受到君王對自己兒女的教育,也是如此的嚴格,如此的待人,有一顆平等的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沒有那種驕慢的態度。這麼一提醒之後,皇帝果真去提醒南平公主,南平公主就來見王珪(這位公公),行了洗手敬食禮。我們想想看,這樣的一段佳話,自然會在整個社會國家當中傳開來,人們對這個國家、國君更加的有信心。您看,這些很小細微的動作,都會影響到民心,這也是教育。

  所以孔子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在上位的人知道好禮,底下的人自然沒有敢造次的。我們常常講到,「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在上位有不好的嗜好,在下位的人自然會見機行事、巴結諂媚,他們的行為可能就會比在上位的人所做出的行為更加的過分。在上位的人守禮知禮,下位的人自然會效法他們的行誼。所以這裡講,「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我們知道這是《論語》當中的一段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倫常日用之間,在五倫關係相處的過程中,無時無地不立於禮。所以我們無時無地不能不去守住這些禮節、禮貌、禮數,懂得這些應對進退的分寸和尺度,不失我們做人的風範。沒有禮就不要去做事,「非禮勿行也」。

  接下來這裡又講到:

  【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一個真正的君子,他有禮的話,自然而然他與人們相處的關係就非常的和諧美滿,而內心又無怨恨。『有禮』,就是在五倫關係相處的過程當中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基本上有些人這五者的身分都具備。我們為人君,我們在一個單位可能在做領導;我們可能又為人父,我們又做父親,在家庭;我們又可能做一個臣子,我們雖然做領導,還有比我們高的領導;我們的父母健在,我們就為人子;我們成家,我們又為人妻、為人夫,這個角色都有;我們家裡又有兄弟姐妹,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為人兄、為人弟;我們與人相處,為人朋友。在這五種不同的關係當中,我們都能夠守住我們應盡的本分,不斷的要去轉換這種角色,人與人的關係就會和睦相處。

  曾經我們聽蔡老師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大老闆很有錢,因為他做董事長,回到家裡來他做兒子,他不懂得轉變角色,對父母、兄弟姐妹也是發號施令,那個口氣就是官氣很濃、很重。學了聖賢教育,有一天說:媽,我來給您洗腳,就去打洗腳水要給母親洗。母親嚇壞了:你千萬不要給我洗,我怎麼敢讓一個董事長給我洗腳。這個兒子在母親的眼中是什麼?是董事長,不是兒子,所以非常的懼怕他。我們看到一些女官員,這些女官員我們看到很有大男人的豪氣,在單位領導一方,講起話來,一聲令號,大家都聽她的。結果回到家裡,領導先生也是如此,不能夠轉換成女性的那分柔和、溫柔,沒有盡妻子的本分,您看那個先生都會很弱,都會很自卑,身體也弱。我就有看到,這個就是天地顛倒。

  所以,我們就是要在五倫關係當中來行道、行禮。「上則優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矣」。上位的人就要體恤他的員工、他的臣子,自然去體恤關懷;下位的人盡忠職守,您看,這兩者的關係就和睦。「定省溫凊,出告反面,禮行於父子矣」。我們做兒女的,這些有沒有天天做?冬溫而夏凊,晨昏而定省,「出必告,反必面」,都在《弟子規》裡,我們做兒女的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有沒有做到?這就是我們父子之禮。「外內位正,和而有別,禮行於夫婦矣」。男主外,女主內,這個位子要擺正,和睦而又有別,那就有道義,這就是禮行於夫婦。再來,就是「長幼有序,伯友仲恭,禮行於兄弟矣」。您看,做兄長的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時時刻刻以一顆恭敬的心對待自己的哥哥姐姐,這是兄弟之禮。「樂群敬業,毋相聚以邪談,禮行於朋友矣」。也就是朋友在一起相處,要彼此的提醒、幫助,不要在一起閒聊說這些對對方沒有幫助的話。您看,現在人們坐在一起、聚在一起就是調侃,完了以後就是戲論,或者就是講這些市井氣的話,黃色的、不好的這些笑話。連朋友相處,都是污染,這就沒有盡朋友的道義。所以一個真正的君子,在這五倫當中處處能夠謹守自己的本分,人際關係就是一片祥和,內心又無怨。

  所以,「禮以誠敬為體」,誠敬是它的本體;「以威儀為用」,威儀我們叫落地工程,就是實用。我們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細行的威儀就有三千,這是個表法的數字。好像《弟子規》有這麼多條,三百六十句,實際上可能我們生活中的細行,遠遠超過《弟子規》的內容。把《弟子規》展開細行的話,可能就是三千的威儀,它是用,有體、有相、有用。「以中正為則」,中正就是不偏不邪,恰到好處。就是什麼?以道義為準繩,行禮要以道義、中正為準繩。「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它的原則。「以謙讓為主」,我們學禮之人就是處處謙讓。您看,從小教孩子要忍讓,不斷的提升教謙讓,更高的境界是禮讓。我們古代的士人(讀書人),真正的君子,他是與人無爭,與世無求。「以食讓幼」,有好的食物讓給幼者;「以安讓長」,能夠讓一個人安穩的,都讓給長輩;「以位讓賢」,把這個位子讓給賢人,不去爭;「以功讓眾」,有了功勞,就讓給眾人;「以名讓上」,好的名氣,都讓給自己的領導,讓給君王。這就是一個古代讀書人的風範,就是讓到底,沒有這些名聞利養的追逐,這是真正的君子。

  我們在《360》當中,最後禮的部分,就是二百三十三條:

  【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

  也就是祭祀不可以太繁瑣、頻繁,假如繁瑣、頻繁的話,人就會厭煩,生厭煩的心,生了厭煩的心再去行禮就會不恭敬。祭祀又不可以太疏緩,就是太少,少的話人就會懈怠,懈怠之後就會忘記祖先的恩德。所以這個祭祀之禮要恰到好處。我們在讀《孝經》的時候,就有「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在春天要去祭祀,為什麼?春天萬物復甦的時候,人們思念自己的親人,就希望自己的親人,在春天萬物生長的時候,還能夠再復甦,再回到自己的身邊,這些都是孝子的心願。所以在春天的時候去祭祀,我們看在清明的時候去祭祀,都是表達我們這種思念親人的一分情感,這個情感藉由祭祀而去充分的體現。秋天的時候,一個真正的孝子到了秋天,我們說冬溫夏凊,秋天他就要給父母去換厚的被子,房間的取暖他都要去準備,他這些行為,季節變化他一定要去做。可是當親人離開了他,到了秋天到來,他要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親人已經不見了、不在世了,他要表達這種感情,也是藉由祭祀的禮儀,來舒緩自己內心這分思念的情感。所以每個禮,它的背後都有深刻的內涵。

  中國的古代並沒有歷史教育的名稱,卻有著歷史教育的實質和功效,那是透過什麼?透過祭祀來進行歷史的教育。《論語.學而篇》就講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慎終是喪禮,追遠是祭禮。假如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重視喪禮、祭禮,民風就會淳樸,人心會厚道。喪禮是為了表達、為了追悼剛剛往生的亡者,是為了追悼亡者而設立的禮制,就是喪禮。祭禮是我們緬懷、追思祖先的恩德而制。這些禮的目的、意義、形式不同,但是都是基於一分真摯而深刻的孝思,當我們對已經遠去的祖先、親人能夠保有這樣忠貞不渝的感情,想來對眼前的父母、親人哪有不孝敬的?哪有不去珍重這分感情的?您看,這就是慎終追遠的歷史教育意義。

  宗廟進行祭祀的過程當中,這個禮儀非常的莊重、隆重。在這種莊嚴肅穆的祭祀禮儀過程中,在那樣的儀式之下,人們都會痛哭流涕,都會感念祖先的恩德,對內心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化,洗刷我們的心靈污垢。因為這個片子太長,要四十分鐘,今天就沒有機會放給大家。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說古代的詩、禮、樂是一體,那自然而然就會唱誦《詩經》裡的讚美詩。《詩經》裡的讚美詩,都是歌頌我們祖先篳路藍縷、艱辛創業那種付出的美德。那這些讚美詩唱給誰聽的?唱給孩子們聽的,唱給後代子孫聽的,他們在聽這些讚美詩的過程當中,就對祖先的歷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在了解的當下生起一種對祖先崇敬感恩之心,這個心生起來了。這個心生起來就等於是把過去和現在連在了一起,像一串珠子,珠子散在那裡,把這個線穿起來,這個珠子就完整了,就不會是散亂的。把這種真摯的感情,延伸到幾代人以前。您看,當把這種情感延伸到幾代人以前的時候,人們會更加珍重和篤厚現代親族當中、家庭當中人與人感情的維繫。他知道過去,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這個也是慎終追遠活潑的生命歷史教育。您看就起到了歷史的教育意義。

  而這個過程當中每一個後代、晚輩才會感受到原來我就是歷史的延續,我就是祖先的延續。所以,我們既然承接了祖先千年來積累下來的財富,無論是物質的、精神的,都承接在我們的手中、交到我們的手中,尤其是文化的遺產,我們怎麼能不維護它、珍惜它?進而傳遞它、發揚它!更不能讓祖先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在我們的手中葬送掉。所以在這種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一分責任感當中,他就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體會到這分價值意義之後,自然會建立起自我人生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這個就是薪火相傳的教育,就是我們馬來西亞最著名的一首傳燈之歌,這就是薪火相傳的教育。

  所以人有了這樣的使命感、責任感,他還會失控嗎?他還會迷茫嗎?他還會自殺嗎?曾經我就聽到大學生說,他上了大學就失控了,就找不到感覺了、找不到北了。因為小學的目標是中學,中學的目標是大學,到了大學沒有目標了,不知道是我上大學、還是大學上我?有了這樣的教育,請問還有代溝嗎?還有叛逆之說嗎?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祖先和我們是一體的。而人的價值觀念,判斷是非的準則,行為標準,皆以祖先做為榜樣去效法,在今後的人生中,他還會迷失嗎?我們說八風真的會吹不動,他有堅實的做人根基。這個叫什麼?叫連根的教育,不忘其初的教育。這個根連上了,我們的生命就有了養分,父母是我們的根,祖先是父母的根,祖先就像大地,父母就像樹根,我們就像枝葉花果。樹根不斷的從大地當中汲取養分,我們不斷的從樹根汲取養分,我們的生命是不是非常的豐潤美滿?這叫連根的教育。如果這種禮儀失掉了,就等於斷了根。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的人才迷茫,沒有人生的方向。

  當我了解到,中國古代的這些教育,真是充滿了智慧,讓我們真的是非常讚歎,我們的祖先太了不起了。你們聽這段有沒有覺得很了不起?你們覺得了不起要有點掌聲,我們才能夠繼續。真的讓我們更加仰慕和敬重我們的祖先!所以今天我們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是因為我們失掉了祖先的教誨、失掉了這些禮,這些教育沒有了,所以就斷了。這個「儒」,是一個單人旁,一個需要的需。沒有禮,就沒有儒家的文化,我們要了解。所以禮多麼重要!在儒家文化當中,佔據著什麼樣的位子,所以我們不可以輕忽。我們今天需要禮,就如同需要陽光、水分、空氣,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而我們的精神世界,無時無刻不能離開禮,「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再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是禮的本質。我本來在這堂課,特別希望我們就能聽到古琴,結果我這個時間還是沒掌控好,我們放到下堂課來賞樂,欣賞美妙的古琴音樂。本來這段禮的本質,我想過去我們都講過多次,現在還有點時間,我們大約可以複習一下。禮的本質就是「曲禮」一開端講到的「毋不敬」,對人要尊重,對物要愛惜,對事要禮敬。我們在上堂課講,一個人失掉了恭敬心,就是孔老夫子、聖賢人來教我們也沒有用。所以敬是德之所聚,「德輝動於內,禮發諸外」,內在有德,外在就會體現出對一切人的敬。

  所以在「曲禮」一開端又講到,「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儼若思是一個敬者之貌也,若思就是若有所思,一個人的容貌時刻都體現出一種威嚴。我就看到我們尊敬的釋淨空老教授,你看到他非常的親切親和,但又非常的有威儀。包括我們跟隨蔡老師多年,他時刻面部的表情,都呈現出的是一種莊重,沒有隨便、嬉笑、亂開玩笑,那種表情沒有的,都是時時有一種戒慎的態度。這是我感受到的。安定辭,叫敬者之言,也是一個真正禮敬、恭敬的人,無所不敬的人,他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語,自己的言語不會去造次、不會隨便,所說的話都是能夠帶給別人利益的言語、柔和的言語。絕不會說出的話,是能夠污染人心的,甚至挑撥是非的,不善的言語不會講。一個人有儼若思、安定辭這種言行舉止的話,自然而然安民哉,他起到的效果就是跟隨他的人心都會安下來。這是在《禮記.曲禮》當中的一段經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在《孝經》當中就講到,禮的本質就是敬字。禮的行儀,我們說威儀三千,而永恆不變的就是一個敬字。禮在整個歷史的長河當中,有增有減,但它的本質是超越時空,永遠不變。這個不變所體現的敬,就是自卑尊人,就是自己卑下而禮敬他人,縮小自己放大他人。這是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誨,和我們今天許多的價值觀念,我們看到是不一樣的。今天恰巧一些觀念是要自尊卑人、妄自尊大、看不起人、瞧不起人,那是不一樣的。可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哪一種人生態度會讓我們和睦相處?一定是自卑而尊人的態度,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會更和睦。尊敬別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尊敬別人就是自愛。因為我們懂得尊敬別人,自然別人會回饋於我們禮敬,這是必然的道理。

  我們在監獄裡頭,我們有看到服刑人員,他們一開始都很無禮。他們犯了罪、犯了國法,可是他們不知道悔罪、認罪,還覺得是自己的運氣不好,假如運氣好一點就不可能被抓了起來。所以他們常常切磋的是犯罪的技能。在沒有接受《弟子規》的教育以前,他們跟父母打電話不是要錢就是要物,對父母很凶惡,一些服刑人員;可是學了《弟子規》,他們才明白做人的道理。比方說一個服刑人員他給家裡打電話,一打去之後父親接了電話,他說:「爸爸您好。」爸爸說:「你打錯電話了」,就把電話扣了。因為他們打電話警官要監聽,警官立即又撥通說:「沒有打錯,是你兒子打來的。」他的父母嚇壞了,在監獄我的兒子變了另一個人,原來打來電話連父母都不會稱呼,不給送物、不給送錢就把電話甩了,他們還要要菸,這些東西,學了《弟子規》改變了。

  我們在現場也訓練他們彼此的鞠躬。剛開始一些服刑人員也低不下頭(就是那些做官的職務服刑人員),他們因為做官,在社會上做久了,都是高高在上,那個習氣改不了。有兩個當時不肯低頭,人家都鞠躬,他不肯低頭。他煎不煎熬?他的內心很煎熬,因為禮本乎天性,禮是我們性德中本有的。凡是我們隨順習氣的,其實我們的內心都很掙扎;凡是隨順本性的行為,都會讓我們快樂。所以他很掙扎,被習氣牽著鼻子走。最後透過長時間的教化,他們終於願意低頭認罪。所以你看當他們能夠鞠躬的時候,甚至他們的親人來,這個躬鞠下去的時候,他們的親人都痛哭流涕,因為這個行為就會觸動他們的內心,就會內化。這一鞠躬,您看,安了多少父母的心,安了多少警官的心!藉由他們的改變,讓我們的國家,也更充滿了一種信心。所以一個教育官員就說,連服刑人員都能改變,更何況我們的孩子,怎麼能教育不好?所以我們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苟不教,性乃遷」。

  反應在自卑尊人的恭敬,在言語當中,你看稱人的姓是貴姓,稱人的名,台甫;稱自己的姓是敞姓,稱自己的名草字。您看,稱別人都是貴,稱自己就叫敝姓。我們了解,稱人家的父母:令尊、令堂大人;稱自己家的:家嚴、家慈。稱別人的妻子:令正、尊夫人;稱自己的妻子:拙荊、賤內。這個賤內不是說罵自己的妻子是賤內,賤內是指自己,我這個貧賤之人的妻子,這叫自卑而尊人的態度,時時謙卑低下。文字的恭敬,我們寫信,父母親大人慈鑒,寫師長尊鑒、函丈,學生和老師之間有一丈的距離可以指指點點,所以叫席間函丈。您看這些稱謂,我們寫信恭祝福安,對師長敬請教安,對於長輩敬頌頤安,平輩敬祝春祺(就是美好的意思),同學恭候刻安,女性敬頌繡安。您看,這都是自卑尊人的體現,我們大約了解一下。這是《群書治要》禮的部分,我們大約有個了解。因為禮的內容非常博大,涵蓋的內容非常的豐富,我們藉由《群書治要360》禮樂的內容來了解。

  接下來,我們就要了解樂的部分。「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古代聖賢君王教化人民用禮樂。以音樂來教化人民的叫樂志,所以我們學儒不能不了解樂。這個樂,有善性的樂,有惡性的樂,善的音樂叫德音雅樂。我們講這個音樂,一說到音樂,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的喜歡音樂,因為音樂它是一種最能表達我們內在情感的一種藝術。所以人們都會聽歌、聽音樂,欣賞曲目,Mp3裡頭下載很多的音樂。但是到底要聽什麼樂,才能有益於我們的身心健康?這個就很重要。您看那些音響設備出來,家家戶戶都要買這樣的一套設備來聽音樂。音樂教化的力量是非常的強大。

  這個音樂,底下有聲、音、樂。聲,我們看到物體之間的摩擦,就會產生出聲,單音為聲,這個聲音出來了。音,是有了宮、商、角、徵、羽這樣的一個曲,就有了音。音樂我們剛才講了,最高的樂叫德音雅樂,德音才能稱為樂。所以我們在《禮記.樂記》當中看到這麼一段,音樂通倫理,音樂它是通倫理道德的。畜生,「知聲而不知音」,畜生只能聽聲。而小人「知音而不知樂」,小人指的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不是壞人,在這裡指的是平民百姓。「唯君子為能知樂」,只有君子才能夠真正知道這種樂的大禮、樂的道理,就是他能夠明白這個德音。所以儒家將內容健康、節奏和諧、純正感人的音樂稱為樂,最高層次的音稱為樂。這個最高層次,它一定是符合天道的體現,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薰陶,涵養心性,是入德之門。

  所以在世界的各國,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音樂,這個音樂都不同。哪怕我們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音樂都不同。人們往往都把音樂作為一種欣賞,還有把它作為一種享受、娛樂來聽。唯有我們中華傳統的教育,把音樂作為一種教育來欣賞。所以它的境界是與眾不同,它的境界是這樣的高尚,它是入德之門,它是用來教化人心的,不是用來享樂、娛樂的。我們了解這樣的一個界定和區隔。所以在《群書治要》當中有這麼一段,「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我們一起來誦一遍,「凡音者」,預備起: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音是怎麼來的?音是我們感於外物,而內在起了情感,我們這個情感就是我們內在的心聲世界。『情動於中』,有了這分情感,比方說我們見到悲的事情,親人離開了我們,我們有悲的感情,我們自然表達出來就是悲的狀態;高興的事,我們就會有高興的情感;憂思就會有憂的情感。有這些情感,一定要透過一些方式來把它表達。通過音樂的方式,『聲成文』,就是譜成了曲目。您看歡快的音樂,我們一聽就會快樂;悲哀的音樂,我們一聽就會很沉重。形成了這種弦律、音樂,『謂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樂』。真正音樂是通政事的,在治世、盛世的時候,音樂讓人聽了就會安和、愉快、快樂。因為它的政治,我們叫政通人和,社會非常的安定。亂世的音樂,在亂世時候所呈現的音樂,就會讓人內心起怨恨,產生憤怒的情感。因為它的政治背離天道,人心自然乖戾,所以人們就會怨恨。『亡國之音,哀以思』。如果是亡國時代的音樂,人們就會非常的哀愁,非常的愁思,很痛苦,哀傷、痛苦。『其民困』,人民就會非常的痛苦、貧困,處在這樣一個窮困當中。所以音樂它確實能夠表達一個時代的國情、政治。

  我們光是這麼說,我們很難感受。古時候我們說聽樂,我們說彈琴,這個琴指的就是古琴,君子都要學琴。我們說禮、樂、射、御、書、數,都要學習這個六藝,這個樂就指的要學古琴。我們都知道聖賢、君子、讀書人都要學琴。這個琴其實也是有著非常深厚的內涵,不是說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琴,它很普通。它有很豐富的內涵,它有很深的人生的哲理,它有天地的一個道理在其中。因為音樂是來自天地,聖人制禮作樂也是效法天地,所以這裡的學問很深厚。我們要去感受,我們要親自來聽一下才能感受。我們都知道孔老夫子曾經彈琴,一首曲子彈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都不知道肉是什麼味道。彈「文王操」,他不知道彈的是「文王操」,一直深入的去彈,去體會這首曲子所反應的內涵是什麼?最後他悟出來了,他覺得這首曲子,一定是文王所彈,不是文王彈不出這樣的曲目來。他就感受到文王的高大、文王的德行、文王的胸懷,從「文王操」這首曲子感受到這是文王所作。

  我們休息之後,下節課我們就來欣賞古琴的一首曲目,看看我們能不能感受出這個曲目所呈現的一個內涵。因為古琴是我們不能容易見到的,平日裡也是很難去欣賞的,因為這種教育斷的時間太久,所以它不能成為一個普及的教育。但是當我們聽了,我們就要立志,讓我們的後代子孫要把這個音樂承傳下來,古樂承傳下來,真的要恢復樂教,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這堂課先到這裡,我們過一會兒再來欣賞優美的古琴。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