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十八集)  2012/9/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78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的課程,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到是「貴德」部分第十個綱目「學問」。我們一看到「學問」,就想到求學問首先一定要立志,有高遠的目標。這個目標它就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成為自己用功不懈的動力。確實,我們看到現在這個時代年輕人缺乏目標,養尊處優,享福多。人真的,沒有目標,在福報當中他就墮落了,被這個順境給淘汰了。從小不愁吃穿,對家庭沒有責任感。一沒有責任感,悠悠放任,都是享福,覺得都是應該的。看了實在不忍心責備他們,只覺得蹉跎人生寶貴的光陰,還是我們對不起這一代的孩子。因為我們不懂讓他從小立志,從小有努力的目標,從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到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他從小就是這個態度,他有努力的方向。

  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他老人家修學的心得當中就提到,他十五歲就立志於學聖賢之大道。這個聖賢大道在《大學》當中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人生的目標就是帶給天下人安定和平,那這個是任重而道遠,一生努力不懈的目標。我們看夫子十五歲就立這個志,所以他的人生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不是偶然的。夫子影響的是兩千多年來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有依照夫子教誨的,家庭幸福。這個齊家不只齊了他自己的家,齊了天下的家。夫子的後代,八十幾代不衰,都出聖賢人,歷朝歷代都是。我們遇到夫子的後代,當官,清廉,有奉獻精神;當老師的,教學不倦。我們遇到都非常優秀,在各行各業都做出貢獻。所以我們從事教育界的人立志就以孔老夫子為榜樣,您也可以開兩千多年不衰的家道。因為難行能行,夫子那個時候承傳道統很難,現在也很難。您有這一分承擔,這無量的功德就庇蔭你的後代子孫。

  不只家庭受益,我們看到歷朝歷代,只要奉行夫子的教誨,依他的教誨去為政,一定成就一個盛世,治國。現在美國都將孔老夫子聖誕定為教師節,等於夫子已經成為天下人的老師了,他為整個天下的安定和平做出貢獻。七O年代湯恩比教授,他是研究整個世界的歷史文化,他有通盤的領會,一個英國人講到了,「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就是要靠中華文化儒釋道的教育了。所以夫子的教育、夫子的智慧,將對於二十一世紀是能不能走上安定、幸福,關鍵的指導智慧了。

  那當然,首先人能弘道,我們華人,中國人,得先好好學習夫子的教誨,自己能修身、齊家、治國,進而為世界盡一分我們的本分,帶給世界安定和平。所以學首先要立志,立了志向,我們看到前一節課,我們一起交流到的句子,一百五十一句,開頭便說,「學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厭,所以治人也」。這教不厭代表他有利益天下之心,他才會不辭勞苦的去講學。就像夫子、像釋迦牟尼佛、像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基督教的耶穌基督,他們都是竭盡全力的從事教化的工作。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他學了才能斷惡修善,改變自身的命運。人心善良了,風調雨順,國豐民安,這是從根本能夠真正利益人,根本化解人世間的災難。而學不倦也提醒我們學習要主動,任何學問有成就的絕對不是父母督促、老師叮嚀,這樣不可能成大氣候,都是自己主動,而且精進不懈,不厭倦,就是很有恆心。

  下功夫在「治己」,這又告訴我們,學問首先下手處在對治自己的習氣,所以「物格而後知至」。你不對治習氣,去掉煩惱,那我們就變成習氣的奴隸、欲望的奴隸了,就談不上去利益別人,自己都變欲望奴隸了,不可能利益別人。所以必須格物,物格了,煩惱輕智慧就長,所以叫知至。有了智慧,有了覺照,時時觀照自己的心誠不誠,意正不正,念頭一不對了,馬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那個誠意、正心可以保持。心正,他的修養不斷提升。修養提升了,自自然然喚醒身邊家人、朋友的本善之心,產生正己化人的效果,家齊。你的家庭、你的團體又是社會的榜樣,達到影響社會國家的力量。而且這個力量很自然,不用刻意去廣告,有心的人自自然然來向他請教。我們看教育界吉林松花江中學,我看去過他們學校參觀的應該幾百所學校跑不掉。

  前不久,我們有機會接觸江蘇一家民營企業,固鍀公司,他們員工有三千人,他們落實師長提的「家文化」的理念。他們的員工很團結,而且三千員工不打卡。這個董事長講,「哪有回到家還打卡的!」信任每一個員工都愛這個家,都為這個家付出。有一個員工離職五年了,後來生了重病,同仁一知道,馬上整個公司發起捐款。連離職五年的員工都當家人一樣看待,趕緊把錢給他送過去,助他一臂之力,這是最危急的時候。所以這個公司,微軟、IBM,很多大的公司都去他們公司挖寶,超過一千家。他就把自己公司建好了,家齊了,確實產生對整個國家社會非常好的影響。

  當時候我們在看到,他談到他公司是怎麼經營「家文化」,那馬達加斯加的大使、馬其頓的大使,他們聽完以後說,「我們以前的印象,覺得在中國好像勞工有時候都會被老闆欺負的,怎麼你這個老闆這麼好?」所以您看,一個企業、一個團體依照老祖宗的教誨去做,真的是讓中國人在世界上都得到人家的尊重,那個大使說看了很感動。甚至於說,以後要到他們國家去投資的,是不是先去師長那裡上上課,先到這個公司去培訓培訓,然後再到他們的國家去。所以這種「家文化」,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確確實實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國度的人統統都認同、都感動。所以真理是相通的,中華文明應該是世界的瑰寶。確實本善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接觸到這些東西,跟他本善相應,統統非常認同。

  我們從夫子立志的態度到夫子治學,很強調力行。夫子每天非常刻苦,時時觀照自己有沒有「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每天都在道德學問當中下功夫,在自己的習氣當中下功夫。所以確實都是做到學不厭,還有治己的功夫。

  我們看到下一句,一百五十二句,這一句當中也都告訴我們,求學很重要的一些態度。「君子學以聚之」,學問要不斷的積累,不怕困難。「問以辨之」,代表求學問,不懂的,「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這一點很關鍵,「能親仁,無限好」,但我們得要好學、好問,才能得大利益。所以養成一個習慣,聽不明白的,看書看不懂的,趕緊把它寫下來,遇到專攻這方面學問的人、有經驗的人,趕緊向他請教。

  我們想想,怎麼我們請教人家學問這麼不主動?這是結果,原因是什麼?沒有動力。為什麼沒有動力?因為沒有發願,或者願發了不徹底,沒有保持。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韓愈先生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真正以這個為我們的本分,我要傳道,要讓學生們都能明白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那我得先懂道理,我得先活出有意義的人生,那他的學習決定是主動積極的。因為他早一點明理,他就早一點利益學生。慈悲是動力,利益學生是動力,所以他一不會了,他就去請教別人,他怕誤人子弟。他要解惑,那他自己還在迷惑當中,他怎麼去幫人家解惑?所以不能主動學習、主動發問,是我們的使命感不足,要從根本反思,進而要下功夫。不能消遣聖教,不能玩弄聖教,要學了就一定要把它學徹底。就像《中庸》裡面,「有弗學,學而弗能弗措也」,他一定要把它學到,他一定要把它行到徹底。這個是有志氣,做聖賢的好弟子。

  「寬以居之」,這個提醒我們,學聖賢的學問一定從厚道學起,忠厚,不苛刻,有寬恕的態度。「仁以行之」,仁慈博愛的精神終身奉行,廣行於天下。夫子對子夏講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君子儒就是把這些聖賢的大道利益天下之人,是這個胸懷,不是學一學就自己快樂就好了。

  接著我們看一百五十三句,我們把它念一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這一段經文講到了,工匠想要,這個『欲』是想要,『善其事』,就是把他的工作做好,做到盡善盡美、日新又新的話,他『必先利其器』,必須先讓他的工具很精良。俗話講,「磨刀不誤砍柴工」,你要砍柴砍得好,你首先得把刀這個工具給磨好。它是藉由這一個比喻接著來彰顯下一句的道理。『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這個士人想要宣揚、弘揚這些倫理道德、道德仁義,所謂「五倫十義」。確確實實人懂得五倫十義了,身心安康、家庭安定、社會和平,人與人不會有衝突了。這是讀書人的責任,因為讀書人明理,就有這個責任去教育大眾。

  所以在古代,讀書人很受尊重,私塾老師很受尊重,因為他宣揚聖教。你不宣揚聖教,家庭親不了,他不懂道理。那當然,讀書人也以這個為自己的責任,所謂「君子不恥身之賤,恥道之不行」,倫常大道不能推行是他的羞恥。「不憂命之短」,不怕自己短命,活一天,盡心盡力做什麼?幫助老百姓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能夠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不憂命之短,憂百姓之窮」。老百姓現在最窮困的是什麼?這個時代不單是窮在生活,很多地區是很富足的,窮在思想觀念的錯誤、偏頗,結果造成一生的痛苦。現在憂鬱症、自殺的人太多,很多都是價值觀的偏頗,從心理上的煩惱、痛苦延伸到身體的疾病,以至於家庭社會的劫難。

  我曾經第一次到上海,那已經是兩千零四年的時候,當時候有一位女士,她也是企業界的人,她認識很多企業家,她給我說到,她說她有很多企業家的朋友,他們窮到只剩下錢而已了。我當時候印象很深。所以再讀到這一句說「憂百姓之窮」,就體會到,真的,人沒錢,但是心裡很樸實,很知足常樂,他日子還很好過。就像我們有朋友到西藏去,他們連菜都吃不上,只有青稞麵可以吃。你真的要吃青稞麵以外的,什麼黃瓜、馬鈴薯這些東西,你要吃那個東西,去買要四、五個小時的路程。他們的生活,在我們大都市的人一看,「拜託,那還是人過得的日子嗎?」可是人家的笑容這麼燦爛,那麼好客,他家裡已經沒有這些糧食了,看到客人來了,盛情款待,重義輕利,不會想自己。所以真正人生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懂得感恩,懂得知足,不去計較。

  我們朋友還提到,他說他們住到旅館裡面去,那旅館都沒有鎖,結果一個十九歲的女孩看了就發火了,說「我們東西都放在這裡,你們怎麼連一個鎖都沒有?」那服務小姐說,「我們從來不丟東西,妳放心、妳放心。」她還是不能接受,她說,「妳趕快去給我買一個,不然妳的服務太差勁了。」她說,「我幫妳看。」她還是不願意,最後沒辦法了,人家只好去買一個鎖。這個使我們反思到,到底是這個從大都市來的人文明,還是住在西藏的人文明?人家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人家做到了。我們在城市裡面這些種種現象是不正常的,我們還覺得我們比較有見識,這樣叫正常。

  所以看起來好像是窮人比較窮困,我看這個時代,愈有錢的人愈危險,煩惱愈多。有時候打開報紙,某某地區首富自殺。這麼有福報,就因為人生不知道意義何在,不知道怎麼去掌握人生的方向盤,最後變成令人傷痛的結果。那不只是這麼有錢的人,我們看每一年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自殺的,這些學歷都很高,而且很多都是名校。看起來他成績好沒有苦難,事實上他可能比成績不好的人更大的苦難。因為你沒照顧他的心靈,「成績好,不用擔心了。」他的得失心愈來愈重,他嫉妒心愈來愈重,他得失心控制不了了,最後就可能禁不起挫折,就尋短見。假如有老師、有讀書人教導他孝悌,念父母的恩,這種悲劇就不會發生了。所以讀書人宣揚倫理道德刻不容緩,真的是憂百姓之窮的人,決定盡心盡力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

  韓國人曾經,這應該也是這十來年的事情,社會動亂,離婚率、犯罪率愈來愈高,一群讀古書的人在他們祖先牌位前懺悔,說他們讀聖賢書卻不能夠改善社會風氣,是他們的過失。我們聽到這一段很感動,這確確實實是讀書人的氣節。我們想起孔老夫子講的,「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丘之罪也」。夫子說到,詩書這些倫常大道沒有人去宣講,禮樂這些教化沒有人去發揚、沒有人去奉行,都是他的罪過。所以夫子是我們讀書人永遠的效法的一個榜樣。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時時下功夫,要從根本。讀書人發了這種志向,弘揚大道,但要從哪裡下手?「必先讀其書」。先覺覺後覺,他自己得先明理覺悟了,他才有可能去能覺悟他人。《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己要下功夫在恢復明德,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福分,自己要下這個功夫。那要恢復自己的明德,首先要知道障礙在哪裡。明德是本有,他現在是被分別執著、被習氣給障礙住了。你讀書了,你就明白。明白叫理解了,理解了接著要力行。所以明理叫看破了、看懂了,看清楚自己的分別執著習氣在哪。那行呢?力行是放下,放下習氣、放下分別執著,就可以恢復明德。

  我們真的沒有讀經書,我們真的沒有聽經,確實都不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比方我們讀經,「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讀明白這一句,懷疑自己這個疑心放下,把自信心找回來了,這個是讀經。我們聽經,聽懂一句就知道怎麼樣下功夫。我們聽師長講到,「念頭裡面有高下見就是傲慢」,高下,我長得高,他長得矮;我學歷高,他學歷差;我家有錢,他家沒錢;我先學傳統文化,他後學傳統文化;我有智慧,他沒智慧。這個高下的念頭很可能念念相續。但沒有師長這樣點出來,講明白,我們真不知道起心動念都是錯誤,學了老半天都沒進步,又根本不知道問題在哪。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不是壞事情,日日知非,可以日日改過。所以一定要突破什麼?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我們這個傲慢的習氣隨時都在,都看不出來,現在聽明白了,善觀己心,在每個念頭。一發現傲慢了,發現有貪瞋痴了,趕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把它轉過來。所以要能對治習氣,首先得先明白道理,明白問題在哪裡。所以一定要深入聖賢經典,所謂深入經藏,智慧才能如海。

  我們立了很好的目標,首先得要先深入經典,明理,而且要懂得厚積薄發,懂得潛下心來修學。我們觀察,確實很多人很有忠信的特質,他覺得這是他應該做的,他不怕苦、不怕累,盡心盡力做,那也很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完成。但是他盡心盡力去做,去弘揚文化,但弘揚文化,齊家、治國、平天下,它的大根大本在格物、在修身。格物、修身,那可非一日之功。古人留了一段話,「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他用功在格物致知,在突破自己的習氣,無遺力,就是沒打閑岔,就一心一意向著道德學問的提升。「少壯功夫老始成」,少壯的時候就明白這些道理,就一直下功夫,確實是愈挫愈勇,到老的時候才覺得功夫得力。「紙上得來終覺淺」,你從紙上、從書上學來,那個明理,只是知道,他不見得有悟到,悟到又還不見得有做到,體悟到了還得要不斷的下功夫才行,你做到了,你才能真正契入,才能得到。所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每一句經句學到了,更重要的這句句都要做到,都要落實。

  假如對這些道理沒有透徹明白,沒有能夠常常提起觀照,那你一做事,慢慢慢慢就跟著習氣在做事了。我們很冷靜來想想看,我們在處世、工作當中,能不能觀照到我們的念頭?以至於我們所講的話,跟人應對,所做的事,一言一行跟經典相不相應?我們有沒有在這樣觀照?還是做做做,「好累!」根本也沒觀照到符不符合經典。假如不符合經典,那不是在弘道了,那可能是以身謗道了。所以有遠大的目標,「高高山頂立」,你得「深深海底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得從格物下手,你得從明理下手。這個時候你不潛心修學,靜下來反省,靜下來聽經,很難明理。你聽經聽得少,讀經讀得少,心浮氣躁。讀的時候,腦子裡統統都是事情,心都定不下來,愈忙愈厲害。護念自己一定要了解到自己整個修學,它解行一定要是平衡的、是得力的。你不能只有行,慢慢的都是習氣做主,觀照不了,解不了,不得力了。所以修學的路上要護念好自己。

  假如我們是領導者、從事教學的人,那我們也要護念好我們團隊裡的人,他的修行、他的修身怎麼平穩,怎麼在深入經典跟工作當中能夠解行相應,不斷提升。我們看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羔,子路就替子羔找個機會去當縣官去了,到費縣去當縣官去了。孔子跟子路講,「你要害人家的孩子?」子路就講了,「那裡有地方、有老百姓,他邊當官邊學習不是很好嗎?幹嘛一定要先讀書,只是讀書而已?先讓他去當官,他邊做邊學不就好了嗎?」大家想有沒有道理?其實,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只要學半年、一年,講什麼都很有道理,道理大家都很會講。但是給人家出主意到底適不適合那個人?理講了好像聽起來沒錯,那叫契理,契不契機?子羔的整個學習狀態能不能平穩孔子最清楚。子路是同學,他是依他的想法給人家建議,所以孔子說,「你不要害人家的孩子。」子路也講出一套道理出來。結果孔子說,「最討厭的就是好狡辯的人。」對於子羔這樣的弟子夫子很清楚,希望他在這些為政的道理更融通之後再去做。不融通,時機還沒到就去做了,那不是拿老百姓當實驗品了嗎?

  能潛心修學是有非常正確的認知的人才做得到。不然人家怎麼講,他一下就受影響。「現在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很有道理。」自己的修身為本、格物致知容易忽略掉,那弘揚傳統文化他走不長久。所以很多人也很努力,做到最後煩惱很多了,不願意做了,否定團體、否定傳統文化,這個也有。他認知正確了,有這個基礎,正知正見,他走得長遠,都不會有這些情況發生。

  接著,《易經》裡面講出來,引《易經》的話,『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這一段經文也講到了,讀書明理,而且讀書的時候,記住了很多寶貴的教誨,時時觀照,提醒自己。讀書又能看到很多歷史上聖賢的風範,效法他們,學習他們。所以「多志」,這個「志」是能把它記住。記住以後又能不忘這些教誨,不忘這些榜樣,向他們學習。「前言往行」,就是能用心領悟古聖先賢,歷史上這些留名青史的人,他們的嘉言懿行。進一步,「以畜其德」,能用這樣的態度來求學,這個「畜」就是培養,就是積累自己的德行。

  我們看到前言往行就想到,比方我們一想到孟子,他有哪些前言、哪些嘉言提醒我們?「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這一段話我們印象就很深了。你用愛心去對待那個人,反而不能讓他跟你親愛,要反過來,我這個仁愛心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我有控制的念頭?還是我沒有設身處地以他能接受的方法去對待他?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我們做管理工作,帶領底下的人,不能把他們管理好,反其智,我的智慧不夠,要趕緊去提升。禮人不答,我們對人很有禮貌,對方好像不是很接受,不是很理會我們,那是不是我們還是態度、內心不夠恭敬?人家可能覺得,「你都做表面功夫而已了。」所以任何事情、任何的因緣,只要結果不如意,不要指責對方,能反省、反求諸己,從自己心地下功夫。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的心念一轉,這些人事環境就跟著起變化了。道家也講「正己化人」。

  我們想到曾子,他的前言往行。曾子不簡單,我們在《德育課本》,你看他伺候他的父親這麼恭敬,在一旁恭恭敬敬伺候父親吃飯,每天晨昏定省。父親喜歡吃的,其實已經沒有了,父親說,「還有沒有?」馬上,「有。」趕快再去想辦法。就為了父親,能讓父親高興,他再怎麼辛苦他都很歡喜。心中只有父母,在這個《二十四孝》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包含曾子能跟母親連心這種德行。我們想到顏子,顏子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記這一些話很好,你一想起來,馬上充電,「士不可以不弘毅」,「有為者亦若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不斷的這麼去觀照、去反思,確確實實德行就不知不覺在提升了。你能念念保持這個態度,那三年、五年一定可以成聖賢。

  《德育故事》當中都是表現出來的跟八德相應的這些令人感佩的風範。像孝道,想到大舜,父母對他這麼不好,他還「孺慕號泣,負罪引慝」,都覺得還是自己錯。真的,人一看到舜王,哪有人不慚愧?哪有人不盡力去行孝?看到悌,開篇,「泰伯采藥」,當哥哥的人連國家都可以讓給弟弟。假如剛好,我們剛好前兩天跟兄弟姐妹還在那爭個東西,看到這個故事就生慚愧心了。忠信,我們看忠,這麼多忠臣不畏生死,為國家、為自己的君王犧牲。包含忠臣表現在為大局著想,讓整個朝廷都能夠和睦,他能容別人的毀謗污辱。王旦就是一個好榜樣,人家都批評他,他還肯定那個人,「我做宰相做這麼久,過失很多了,他們給我提意見是愛國。」對方寇準聽到了,一定佩服得五體投地了。這個是忠。信,我們一想到信,「季札掛劍」,「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真的,每天讀《德育課本》,決定「德日進,過日少」,「以畜其德」。

  曾國藩先生,他是近代在學習傳統文化,他算是學得好又做得好,當到四省的總督,漢人的成就,在政治上的成就,沒有人超過他。他每天看十頁歷史,這個就是多志前言往行。而且每天還把所接觸到一切人講的、啟發他的,講的這些風土民情,他都把它記下來,人家好的效法他。這些重要的風土民情,他更去了解,他更能愛護一方百姓,而且都是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而且這是他終其一生保持每天做的事情。所以確實能這樣子去積累,必然這個德行真的能夠把政治辦好。

  我們《群書治要》能夠編撰出來,主要還是唐太宗愛民之心,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十幾歲就去打仗了,對這些怎麼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這些為政的智慧他比較缺乏。所以命魏徵這些大臣,在一萬四千多部書,八萬九千多卷當中,選了六十五部,五十卷書,編成這一套《群書治要》。確實太宗做到多志前言往行,他是手不釋卷。我們從哪裡判斷?從他整個「貞觀之治」過程當中,他做出來的行為都跟《群書治要》教的相應。像貞觀十六年,剛好太宗就談起來,說他看歷史看到漢朝(十六國)劉聰,這個皇帝他要為劉后建宮殿,當時候的廷尉陳元極力反對,當下皇帝劉聰就很生氣,命令要把他斬首。結果反而這個劉后很識大體,趕緊勸皇帝不要這樣子去做,而且勸導他,這一位廷尉陳元講得也非常有道理,因為建一個宮殿必然興建土木,老百姓可能生活的負擔已經很大了。他聽完劉后的話,這個氣就平復下來。太宗看到這一段歷史,他剛好就觀照到了,他正要建宮殿,而且藍田的木頭很好,這個藍田木都已經拉過來,準備蓋了。但是他看完這一段,他不只記住了,他說他講得有道理,付諸實行,就沒建這個宮殿了。所以太宗做到這一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這也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接著我們看一百五十四句,我們一起讀一下。

  【曾子曰。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上一句又讓我們明白到,求學問要先明理,要有很多的好榜樣,要有很多的經句能領納於心,時時提醒自己。接著曾子這一段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是學習的實質,學習要重實質不重形式。不是說你背過多少部經、你讀過多少書了就是學問,那是知識;真正解行相應,真正做出來,這個才是真實學問。就像《格言聯璧》裡面有講到,「竭忠盡孝,謂之人;治國經邦,謂之學」,你所學的東西可以真正安定社會國家,那才是學問;你能時時保持忠孝之心,那才是把做人的道理學到了。「安危定變,謂之才」,你團體有危難,社會有危難,你知道問題出在哪,你知道怎麼一步一步去把它扭轉乾坤,這是才華。不是表演一下讓人家拍拍手那是才華,那是小才華。

  從曾子這一段話,以至於從《論語》裡面一些教誨,我們就更明白求學問的實質。你看《論語》裡面講,「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求學問的人一定是清心寡欲,他假如欲望很重,那他拿這個學問幹什麼?去求得他的功名利祿而已,他不是有利益天下的存心。所以為什麼清朝末年以後人對讀書人不尊重?讀書人都變成拿著學問去謀他的功名了。所以夫子這一段話,在這一、二百年就值得我們讀聖賢書的人省思了。重義輕利,自私自利、自我的享受要淡,生活知足就好了。而事實上這是一點都不勉強,人真的不斷的靈性提升了,習性克服了,他就很快樂了。他的快樂就不是世間人錯誤的一個方向,從外面來刺激自己,那是就像打麻藥一樣,是痛苦暫時停止了。那個刺激沒有了,該怎麼煩惱還怎麼煩惱。大家有沒有看過到舞廳跳舞跳完大徹大悟出來的?累得要死,最後該怎麼煩惱還怎麼煩惱,解決不了。你說大吃一頓好高興。大家有沒有看過哪個人吃飯吃到開悟的?「吃得好飽,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吃得很飽,胃病就來了,因為你欲望控制不好了,都會傷害身體的。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從這一句話看出來,學問在哪?敏於事就是你做事的能力,夫子講,學習四個科目,德行,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就是有德行,格物的功夫很好。敏於事,政事。慎於言,言語的智慧。就有道而正焉,人家有道德學問趕緊去請教,他的學問愈來愈淵博,這是好學的人。其實夫子所講的道理,這些經句其實都是相應的。而這個敏於事裡面,他的敏表現在哪?他思惟不呆板、很敏捷。再來,他對事情很敏銳,遇到事情,這個事情的重點是什麼,這個事情的步驟該怎麼做,這個事情怎麼整合資源,發揮大家的積極性來做這個事,叫敏於事,這個敏字就很深、很廣。

  慎於言,言語謹慎,口為禍福之門。而且一個團隊的向心力,團隊和不和睦,領導者言語的修養非常重要。你一句話苛刻了,一句話薄情了,大家心裡就很難受;你一句話道義了,大家團結;你一句話反省了,大家感動。慎於言,這個慎字也很廣,你隨順情緒講出來的話,你就不是謹慎了。我們看這個慎字,真心,你不是用理智講話了,那就不是謹慎了,你帶有情緒了,那副作用就來了,慎於言。包含「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你得守誠信,你答應得太快了,最後你又做不到,那不就自己也覺得很難過,對方也很無奈。所以應對進退,言語的修養很重要。要答應別人,「度德量力,審勢擇人」,都要有這些比較充足的考慮。

  我們有時候,別人很熱情,我們怕拒絕他好像他太難過,可是答應完之後又覺得好像做不了,就更難過了。所以人學會拒絕也是慎於言。你拒絕他,他一下子很難過,但是他靜下來了,隔一段時間想想,你這個人很穩重,不會輕易答應,你會深思熟慮,他反而更尊重你。「度德量力,審勢擇人」,都是非常周詳,所以要學習不馬上答應別人,「你讓我先考慮一下,想一下。」要能這樣子應對得當,不改掉個性還真難。個性,像我很容易就比較衝動了,人家講幾句話,我可能都快要坐不住了,「衝!」但是要成就一件事情,沒有冷靜,沒有通盤的考量、計劃、步驟,要做成也不容易。

  就有道而正焉,你遇到有道德的,術業有專攻的人,趕緊去向他請教,智慧、德能就提升得快。這樣的人一定也是時時不敢忘了他的使命,一有機會趕緊請教,提升自己。

  曾子這一段跟夫子所講也非常相應,曾子講到,『君子攻其惡』,這個「攻」字,我們看了就感覺很用力,就是盡力去改正,去克服自己的惡習氣、自己的缺點。其實求學問跟治病一樣,學問是治心理的病,中藥、這些物理治療治身體的病。也讓我們體會到,就是要格物,老子也說,「為道日損」,這個損就是把自己的習氣、分別、執著克服。曾子所說的這個話,我們從他的行持,他確實做得非常好。我們從哪裡看到?從他臨終的時候可以體會到。他臨終病得很重,他的兩個孩子,還有他的學生樂正子春,還有他的僕人,守在一旁。結果他這個僕人突然間發現,他那個席子是大夫送給他的,不是他這個身分用的席子,發現了,就講出來。曾子他特別重視禮教,他馬上告訴孩子、學生,「趕緊把我的席子換成是符合我的身分的。」結果孩子反而對這個僕人講的話不高興了,父親病成這樣了,你還講這個話。「父親,明天再換吧,你現在病得這麼痛苦了。」

  結果當下曾子就講了,你們愛我還比不上這個孩子,「君子之愛人以德」,他是為了成就我的德行來愛護我、提醒我;「細人之愛人以姑息」,這個細人就是一般人,可能不明道理的人,他愛人變成什麼?姑息他了,他有錯,袒護他,那就真的是害了對方,「善相勸,德皆建」。曾子這麼一堅持,家裡的人趕緊就照做了,把這個席子換掉。結果席子還沒有換好,曾子就斷氣了。只要發現自己有不合理的地方,還不是惡,他就能夠這樣子去改正,那可想而知,缺點的話那就不用說了。這不是過失,只是發現一個不合禮教的地方,他都不願意違背,哪怕他身體再苦。我們看子路也是令人動容,他臨終被人家刺傷了,他都不忘夫子教他,君子帽子要戴正,所以臨死這麼危急,都不願意忘了夫子的教誨。「君子攻其惡」。

  『求其過』,「求」,就是檢討、反省自己的過失,用什麼方法?自己讀經、聽經對照自己,或者虛心向人請教,希望他們旁觀者清,給我們提醒,這個都是求具體的一個做法。確實,「求其過」並不容易,當局者迷,有時候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問題。《弟子規》當中講到,「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那也是一個能夠反思,「他的過失我有沒有?」就很容易藉由別人的過失趕緊來反省自己。有這個態度,每天接觸一切人,好的,你跟他學習;不好的,他也是你的善知識,他讓你反省自己,這樣要求其過就比較容易了。

  修道的路上,「專求己過,不責人非」,為什麼?因為專求己過時間都不夠用,假如還去責人非了,你整個精力、專注力就統統被牽動過去了。從哪一段話可以明顯感覺到確實如此?從子貢有一次批評別人,夫子給他的提醒就完全可以展現出來。《論語》裡面講,「子貢方人」,方人就是批評、指責別人,「子曰,賜也,賢乎哉」,他提醒他的學生,你很賢德了嗎?可以批評人了嗎?「夫我則不暇」,夫子說他,不暇就是根本沒有這個閒工夫去看人過,甚至去批評人家。確實,真正用功對治自己習氣,都覺得二十四小時不夠用,那一去看別人過失了,自己的覺照力就愈來愈差,腦子裡都是別人的不好和對人的成見,然後那種指責、傲慢、瞋恨心就一直在那起來,一直在那繞。不察覺會變成習慣,變成什麼事都是先檢討別人,「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他慢慢的沒看到自己的問題,都是看別人,那這個就跟聖教不相應了。

  聖教是心性之學,是內學,它向內求,不能向外看、向外指責、向外要求了。在經典當中講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不批評別人錯誤、指責別人,反而應該先求自己之過。包含,「他真的做錯了。」他做錯了,我也求其過,第一個,他的錯我有沒有?第二個,他錯的時候,我用什麼心態來對待這個事情?一察覺,「我的心錯了。」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我一指責了,我又錯了。為什麼?事情已經發生了,你指責於事無補,你得趕快先體諒他,跟他一起收拾善後。這個時候指責只是情緒化,對誰都沒幫助。那不是又發覺我們很容易動情緒的過失了嗎?很不能設身處地的去為他設想了嗎?那這個恕道不又缺乏了?所以任何時候,不管發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學生,才能求其過了。

  『強其所不能』,盡力突破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強化自己缺乏的部分,所以連能力都要精進,都要不斷提升。所謂三達德,智、仁、勇,智慧要不斷提升,習氣要不斷突破;這個仁慈之心,心量要不斷擴大;勇氣,下大功夫提升能力。今天我們從事管理工作,自己管理經驗這些道理比較缺乏,趕緊下功夫。我們見到很多長者,他們很有責任感,所承擔的事情需要哪些能力,那一段時間睡覺睡得特別少,既然是團體需要了,哪怕他自己這方面比較缺乏,挑燈夜讀,趕緊要把很多事情搞清楚,把必須要的能力積累起來。他們都是非常有勇氣去承擔。

  盡力突破自己做不到的。我們看到這一句就想到孟子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接下來這一段話全部都是「強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就是考驗,要禁得起考驗,他才能夠在承擔大事的時候不出差錯。他脾氣不磨掉,真的負責事情了,那一定壞事的。所以有一句話講到,良好的個性勝過卓越的才華。他有再好的才華、工作能力,只要個性不好,傲慢,不能容人,他不能凝聚人才;瞋恨心大了,常常發脾氣,這整個團體的氣氛就受很大的影響。所以真的有志於承擔大任的人,一定要從改個性下手。

  孟子這一段話後面舉了好幾個歷史人物,這一段經文講到,「舜發於畎畝之中」,舜王是一代聖王,但他以前是農夫,他很刻苦去做那些工作。「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傅說也是三代的名相,商朝的名相,這名相有高度智慧、德行的,他也曾經當過建築工人,他能屈得下來,時機不到,他不著急。「膠鬲舉於魚鹽之中」,曾經在菜市場裡面,魚鹽這些商販之中,他也是名相。「管夷吾舉於士」,管仲他從哪裡被推舉出來?監獄裡面。他被關起來了,那個士就是指監獄官。這些都是經過考驗的人。我們講到這裡想到沈慕羽老先生,他也曾經落難到監獄裡面去,那也是強其所不能了。「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這些都是楚國的名相、秦國的名相,他們曾經都落魄到這個程度,他沒有怨天尤人。百里奚是秦穆公的名相,他還是被用五張羊皮把他買過來,不過秦穆公不簡單,他有慧眼。這裡我們看到,這些留名青史的聖賢人,確實都是經過考驗。

  所以我們現在假如遇到考驗,恭喜你,「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上天瞧得起我,給我考驗。所以有一段話對於我們修行是很好的啟示,這一段話講到,「一切皆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練」。對境若不識就是你在境界當中你還不清楚,只有我是學生,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師,他是讓我看清我內心的分別、執著、習氣在哪裡。不能起這樣的觀照,這個關過不了,發完脾氣,火燒功德林,重來積累。不只自己的功德燒完了,跟對方的關係也怪怪的,甚至於交情都破壞掉了,要重來了。所以今天沒考過的,要重來了;這一輩子沒考過的,下輩子得重來,這不是開玩笑的了。

  所以人生,說實實在在的,所有的物質,所有你人生擁有的,那都是短暫的,沒有一樣帶得走。人生最真實的追求是什麼?是你靈性的提升,是你智慧的提升,這才是你帶得走的。真正看明白這一些事情的人,不去追求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隸。最重要的,在每個境界當中突破自己的習氣,提升自己的靈性,這是真正懂得自愛的人,懂得人生真正意義的人。

  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