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九集)  2012/6/2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69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一百三十一句,這是《論語》當中的教誨。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這一句教誨當中說到,如果一個人有周公那樣的才華,還有他辦事能力也很強。『使驕且吝』,他假如因為有這些才華跟能力,他有驕傲的態度,而且「吝」是吝嗇,不願意跟人家分享,不願意把他會的去成就他人。『其餘不足觀也已』,「其餘」,他縱使再有這些能力,有些小善那也不值得一看。所以這句話當中,孔子點出了傲慢還有吝嗇,對於自身道德的影響。以至於延伸開來,就是對一個團體的風氣、人和都會有影響。這一句比喻,是舉出了孔子最佩服的『周公』,你縱使有周公的才華、辦事的能力,『之美』指辦事的能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眾的事情一定要靠團體的合作。我們能力再高自己很驕傲,就會讓團體的人非常難受、非常壓抑,它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出不來。久而久之人內心都會有一些怨氣、一些不愉快,人和達不到,事情也很難辦得成。

  所以孔子在這裡提到這一點,也是提醒,因為周公他是一個領導者,那我們身為一個領導者,自己有才華、有辦事的經驗,決定不能形成一種傲慢。因為傲慢一起來,可能這領導者就會覺得:只有我行,其他的人都不行。他以這個態勢來講,那底下的人就:好吧,就你行都你做,我們就不做了。底下的人就沒有辦法進步,沒有辦法進步他就更傲慢了:功勞都是我的,事情都是我做的,那就更瞧不起底下的人。一個團體裡面人才是最重要的,底下的人他都看不起,他就更談不上去栽培他們。所以一個領導者很重要的,應該是知人善任,去欣賞每個人的長處,然後去讓他們發揮,去鼓勵他們、去協助他們,而不是看不起他們。傲慢的殺傷力是非常強的。

  這個「吝」是吝嗇,為什麼吝嗇?為什麼不把自己的經驗、能力教給別人?他還是私心,他還是把名位看得很重,他怕人家做得更好,是不是會搶了他的風采,或者是說,搶了他的位置。所以這個吝嗇可能還來自於他貪名位,以至於他嫉妒賢才。他由貪這個位置,就不願意人家發揮,他會嫉妒、會打壓,這個對團體的傷害都是非常大的。我們看秦國時候的李斯,他的才華跟能力那是不一般,他能夠當到宰相是不簡單的能力。可是你看他驕傲,鼓勵秦始皇焚書坑儒,你看這個多傲慢。他的師弟韓非子算是很有德行跟才能的,他嫉妒就害死韓非子。所以我們從這歷史典故來看,驕吝、嫉妒確實能夠讓一個國家都因此而衰敗。所以處愈高位他有驕傲的習氣,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愈大。

  我們從一個領導者的本分來看,領導者應該「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作之君,那應該是要以身作則了,要帶動團隊的和睦、和諧,要比較柔軟的能夠體恤他人,感受人心。作之親,應該珍惜大家相處的緣分,全世界七十億人口,大家能夠在一個屋簷下生活,應該珍惜這緣分,大家如親人一般。所以這個時候別人有錯,那是應該去幫助他、愛護他。所謂見人過失,見人錯事,他已經事情做不對了,不指責,要先協助。不要再一味指責,先去協助幫忙他善後,這個很重要。假如錯誤產生了,那馬上要爭個是非曲直,罵得很凶,這就有失厚道,就不是一種親人的心境。我們看一個領導者,或者為人父母,或者是老師,他假如在態度當中,就像我們前面講的,自誇自傲,自誇就是常常動不動就說他以前的豐功偉業,自傲就是時時都說別人不如他,這樣的態度反而讓下屬沒有辦法佩服他。

  我們自誇、自傲,是要突顯好像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很值得人家佩服,但是事實上是適得其反。一個領導者動不動就我以前怎樣怎樣,我哪些能力特別強。可能底下的人邊聽,就邊在那裡又開始又是那一段,更贏不得人家的尊重。包含你當父母的、當爺爺的、當長輩的:我年輕的時候怎樣怎樣,可能你的孫子、你的晚輩又是那一段,聽不下去。人心它是很敏銳的,都可以感覺到我們的態度是對、還是不對的。我們在學校教書,當老師的常常在標榜自己,那也很難贏得學生的敬佩。所以我們扮演君親師的角色,效法孔老夫子的五德,溫是溫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儉是節儉,讓是謙讓。我們看溫,溫和不強勢,當領導有時候:我是領導,那無形當中自己講話就比較強勢。人是因為行為而尊貴,不是因為地位而尊貴,所以《弟子規》說「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這個尊貴不是從位置來的,是從慈愛他人、寬恕他人,才能得到人家發自內心的尊重,叫溫。

  良是善良,這個善良在哪裡體現?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我們傲慢的態度出去了,人家會很難受的;我們這些批判的話出去,可能會傷了他的自尊。這個我們都能設身處地,就不會這樣講話,甚至於更柔軟的,了解他的整個成長背景,那就能更體恤他,不要一些話讓他信心都喪失掉,這是良。恭,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格,要恭敬每一個人,哪怕他是我們的下屬,他講的話對,我們要聽、要接納;我們有做不對的地方,我們也要給他道歉。恭敬別人的忠誠,他講的話是他的用心,對了接受,然後有指出我們的問題,我們要道歉。其實真的該道歉的時候道歉,反而是贏得人家尊重;要擺個架子,反而更不能得到尊重。節儉,還有謙讓,不是標榜自己的功勞,讓功於眾,感激所有人的付出;讓名於上,把好的名聲讓給上面的領導者,自己不居功。這是當領導的人,要作之君、要作之親、要作之師。

  我們一想到作之師,人又有另外一個習氣,也跟傲慢有關,叫好為人師。我們學儒家的教誨核心是仁,仁應該是能夠時時去感受別人的狀態。但是假如我們不是從心地當中下功夫,學多了以後反而很容易拿學的東西去要求別人,那真的會是好為人師的狀態就出現。當我們起個念頭:好,今天這件事情,我好好教育教育他。我們起這個念頭就是好為人師!我們台灣在藝術界非常有威望的江逸子老師,他的「地獄變相圖」、「孔子聖蹟圖」,都令我們非常佩服,老人家以藝術弘揚正道。江老師有提到,當時候孔德成先生請他在奉祀官府為官,請他幫忙做工作,當時候他問到孔德成先生:我以前的管理經驗比較少,怎麼管理?孔先生說的先管理好自己。那如何才能勝任這個工作?孔先生講的,只要能夠尊重自己跟尊重自己的職務,就可以把這件工作做好。孔德成先生這些話語很有智慧,我們在扮演每個角色,成敗的關鍵在一開始的正確態度。我們要去做一個管理工作,首先我們的觀念態度就是我要去管別人。那這個態度不對了,他所接受到的經教,全部都是要去管別人,那一錯就錯到底了。

  事實上經典都是教我們,「其身正,不令而行」,都是要先管好自己,要求好自己。今天首先我們要先教育好自己,我們去講別人,人家才能夠接受。所以「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我們今天在傳統文化的弘揚工作上,必須很客觀的、冷靜的來自我觀照。傳統文化這二、三代比較忽略掉,所以哪怕我們現在是做領導,或者我們現在是在台上講課,我們自身的基礎都很差的,都有不足之處的。可是我們有了這個身分,我是做管理的、我是在講課的,我們忽略了其實我們是不足的。然後別人又讚歎、恭維,就更難在每一時每一刻先要求自己,先觀自己這一顆心。我們今天在比方說,下屬有問題、有情況,我們在跟他們探討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自己有沒有動情緒?這個可不能騙人。動情緒罵人了,後面還補一句話:我沒有生氣,我是抓這個機會好好幫助你們,把你們問題挑出來。那首先我們在修行當中,第一關就沒打破,哪一關?自欺一關,對自己的念頭毋自欺,不可以掩過飾非。

  真的有動氣了,實實在在講動了氣,就不是引導孩子、引導下屬的時候,只會搞得團體氣氛很奇怪,自己的信譽在往下降。我們再冷靜看看,我們這個領導的威信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講學的威信從哪裡來?不是我們自己的德行感的,是什麼?是老祖宗的光,是師長的威信罩著我們。我們愈明白這真相愈戰戰兢兢,為什麼?我們一隨順習氣,老祖宗、中華文化、還有師長的威信在背黑鍋,所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們真的冷靜下來,沒有老祖宗的威信、沒有師父的威德,誰要跟著我們死心塌地的幹?我們一冷靜這樣子想,戰戰兢兢就出來了。每個我們身邊的人,他都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而來,假如我們的習性做主,讓他們生煩惱,讓他們信心退喪,這個我們要負因果責任。這個講課的老師、這個主管學了這麼多年,怎麼待人還這麼傲慢,脾氣還這麼大?我們自身雖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弘揚文化這是絕對正確的事情,可是走在正確的路上也是要很慎重,不能給聖教添亂,不能做出障礙他人法緣的事情,這都要負因果責任的。人不能說我做好事,就沒有因果責任要負了。

  所以我常常跟同仁也都分享到,我說這麼多年來,自己經驗不足、德行不足,位置又比較高,習氣一現前,很可能就障礙別人的信心。經驗不足,這個決策又錯了,那身邊的人一次錯誤、兩次錯誤,都會讓人家的信心受影響。所以雖然繼續走這個路,但是事實上真的是待罪之身,待罪看能不能好好以後不隨順習氣,實實在在為傳統文化做一些事情。這個師是要抓住機會點引導下屬,不是在這一件事情當中,去彰顯誰對誰錯。為什麼?同一個團體就像大家庭一樣,一家人不是談是非對錯的地方。家裡的人講理,講理什麼都把道理先擺出來壓,講理就氣死你;要講情義,講情才互相疼愛、疼惜。而且古人又留給我們,「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賢德之人他的胸懷是寬廣的,不分彼此的,所以任何人的錯,他覺得我也有責任。任何人錯了被人家罵了,他心裡難受:對不起、對不起,這件事我也有責任。他要分別人的難受、分別人的指責,這是賢人爭罪。愚人爭理,人沒有為大局著想,就是愚的表現,都是爭理我對了,別人錯了。當一個領導者下屬錯的時候,這個領導者當下說對不起,是我沒有很好的教導他,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這才是一個領導者的胸懷。

  假如下屬錯了,在探討這件事情,自己的上司還跟著別人指責自己的下屬,這個下屬的心不都涼了!假如能當下:這是我的錯。下屬可能一輩子都記住,明明我做錯了,我的上司還自己攬到身上去。可能他的一種慚愧心起來了,他終身都記住這個教訓,他就不會再犯。而且他跟著你,他就很有安全感,你會呵護他,你會拉拔他、協助他。陳真老師曾經有講到,她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有錯誤,她會找學生,抓住機會點去引導這個孩子,接著這一段話很重要,「一定談到師生兩個人都是笑呵呵的」。學生為什麼笑?犯錯了被老師教導,為什麼還是笑呵呵的?因為他感受到的,是老師在幫助他成長,不是在指責他。他感受到幫助他、愛他,那當然是笑呵呵的。師是如此,君親亦如此,你當父母的,孩子犯錯了,罵到最後家庭氣氛非常緊張,那是發脾氣,不是抓住機會點。你當領導的,罵人罵到讓人家好像下不了台,然後還在說,我抓住這個機會點好好教育你們。那這就還是隨順了自己的習氣在做事情,還是沒有聽懂陳老師這一段話當中提醒我們,君親師怎麼抓住機會點,來幫助下屬跟學生。再延伸開來,不只君親師,你當朋友也是這樣,你規勸朋友也是要兩個人都是很愉快的,或者你在規勸另一半也是要如此的。

  所以《論語》這一段話,也提醒了我們自我教育,也教育他人,首先要去掉驕傲、去掉吝嗇、去掉嫉妒。不然擁有其他的長處,事實上也沒有辦法利益到他人、利益到團體,孔子用的話是很重的,「其餘不足觀也已」。有一個台大的博士,他二十歲就拿到博士學位,那也算是奇才了,可是因為他很傲慢,他寫的論文對於別人哪裡不足都是一針見血。所以後來他要升副教授、教授,人家沒有一個願意投他的票。所以二十歲就拿到博士,進入台大教書,十幾年過去了都升不上去,他就很難跟人相處好,跟人配合。而且他雖然是數學博士,他假如真的去帶學生,可能無形當中學到他的傲慢。而他的傲慢,比較敏銳的學生可能也不佩服他,不願意跟他學習。他要扮演好一個教師、教授的角色就很困難。

  在清朝有一個大臣叫張廷玉,他的父親是張英,有一個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張英他的家人,因為跟隔壁人家發生了一些摩擦,隔壁的佔他們的地佔了三尺,家裡的人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寫了一封信寄到朝廷給張英。張英回了一封信給他家裡的人,說到「千里家書只為牆」,就為了自己房子的牆,因為人家侵佔了三尺,所以來了就是討論這個牆的事情。「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他進了三尺那就給他三尺!「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秦始皇再強再爭,他又能爭多少?這個家書一寫,家裡的人趕緊就讓了對方三尺。結果一讓,另一戶人家生慚愧心,不好意思了,他們也讓三尺,所以就讓出了安徽桐城的這條六尺巷。我們曾經有一次真的親臨這個六尺巷,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我們在這個巷子裡,還有機車,而這個機車、腳踏車只要看到人,他都馬上停下來讓我們。所以這個幾百年前的風範,到現在還影響這一方的百姓。

  張英的孩子張廷玉都是很有修養,他在雍正時候都是重要的輔政大臣,雍正皇帝很信任他。後來有一次殿試,就皇帝親自主考的,看到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那種精忠報國之心都流露在文章當中,雍正皇帝很高興批他探花。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這叫一甲三名,一甲只有三個人,還有二甲,還有三甲,全部都是進士。但是這個一甲,這三個人是可以馬上委以重要職務的。那二甲的話是要觀察,也有馬上派的,但是他可能是一些縣官,不是大官。雖然都是進士,但一甲、二甲、三甲那個整個發展是不一樣。批了探花,後來知道是張廷玉的兒子,那雍正也很高興:我的大臣下一代也是這麼忠良,就提前去告訴張廷玉。一般我們想一想,你假如當父親的,皇帝、朝廷傳信息:你兒子考上探花了。一般都是高興得不得了,結果張廷玉是誠惶誠恐,趕緊最快的速度去見皇帝,求皇上不要讓他兒子當探花,讓他兒子到二甲就好了,不要一甲。

  雍正皇帝就說了,你兒子也是這麼有德行,這麼忠誠,你父子這樣同朝為官不是很好嗎?也是這個世間的美談!接著張廷玉就講:對我兒子來講,他假如一考就考上探花,可能會驕傲。所以求皇上給我兒子一個歷鍊的機會,不要一下讓他這麼高;他二甲的話,他會覺得自己還很不足,還要更加努力。再來,我已經是朝廷的大官,自己兒子一下子又是探花,這樣好像這恩寵都在我們家了。應該把這個機會讓給天下的讀書人,這樣更能贏得天下讀書人的心,也不會有說法,說是不是皇上偏袒了他的大臣。張廷玉苦苦哀求,後來皇上就答應,所以他的孩子是二甲第一名,就降下來,他的孩子叫張若靄。這孩子也很不簡單,他知道父親把他降下來的,他反而是感謝父親這分心,更加的砥礪自己,要好好在道德學問下功夫,後來確實也是輔助皇上的大臣。這是張廷玉是代子謙讓,把這探花讓出來。所以明理的人是不長孩子的傲慢,這才是真正懂得怎麼愛孩子、怎麼護念孩子的成長。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一百三十二句:

  【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這是《易經》裡面的教誨,『亢龍有悔』是指處於極尊之位,像皇上國君這種位置,應該是要以這傲慢當作自己的戒禁。「有悔」,這悔就是悔恨、後悔,否則就會有敗亡悔恨的災禍產生,這有悔,「亢」本身就是不懂得謙退。所以為什麼他處於極尊之位,不時時以傲慢警惕自己,就一定會有悔敗、悔恨之禍?『何謂也』?接著夫子又說到,『貴而無位』,地位極其顯貴,沒有比他再高的位置。『高而無民』,身分極其崇高,「無民」就是好像沒有人能夠親近他。『賢人在下位而無輔』,賢人都處在下位,而無法從旁來輔助,輔佐、協助他。其實有賢人的話,在上位者他想到的都是百姓的福祉,賢德之人就是百姓最大的福,他可以造福一方。所以有賢人在下位,都沒有去禮賢下士,這就是傲慢的表現。這個時候處於極高的位置,又不懂得聽取人民的心聲,又不懂得用這些賢德之人,那人一傲慢,慢慢發展會變狂妄,一狂妄很可能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失民心。『是以動而有悔也』,因此一舉一動不謹慎,就會引禍上身,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在經典當中也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假如不能體恤民情,不能了解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團體、對整個天下的影響,很可能這禍患就免不了。夏朝的亡國之君夏桀,當時候他已經是驕奢淫逸搞得民不聊生。所以身邊的大臣都已經在勸諫他:說天子假如繼續這樣,他國家就要亡。他講了一句話,他說太陽哪有可能會亡?這是一句話可是太狂妄。這個話傳到老百姓的耳裡,老百姓也回應他一句話:天什麼時候亡?這個天就是指夏桀了,接著老百姓說,我們跟他拼到底了。意思就是你讓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了,所以後來夏桀就被推翻了,商湯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更讓我們吃驚的是什麼?夏桀被推翻,商湯還弄了個地方,讓他在那裡生活。夏桀又講了一句話,早知道我以前就先把商湯給殺了,我就不會有今天。聽了實在有點快昏倒,自己都鬧到全國人民這麼恨他,他還不反省。最後思考:還是我當時候只要把商湯殺了,我今天就還是做天子。就完全沒有反省的能力,其實沒有商湯起來,一定有另外的聖賢人起來把他推翻掉。所以慢,真的不可能不讓自己引來災禍的。

  『亢之為言也』,這「亢」字的意義,『知進而不知退』,只知前進、進取,卻不知該退守。因為我們要成就一件事情要調劑人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我們很想要促成整個形勢的發展,要把這些事情做成,有時候我們「知進」,太急於看到成果,太急於要把自己想要的目標達到,這個時候可能體恤人心的能力會下降。所以一直往前拼命幹,幹到最後可能得罪了很多的人,最後這些人不能理解你是為公、為整個國家,起來攻擊,最後你那個報效國家的美意,反而被這些反對的力量給障礙住。歷史當中很多朝代的這種新政、革新,有不少夭折的,都是為了國家好,但是對人情事理,什麼時候該謙退一下,該調劑一下不敏感,拼命往前衝。最後被誤解、被打壓了,這樣就可能他自己也會覺得很無奈,不被理解,最後抱憾終身都有可能。

  甚至於有一些既得利益者,這也要敏銳,雖然他是不對,可是他現在權力很大,你得要非常善巧的,不要激起他們的眾怒。然後善巧的,甚至慢慢慢慢的能夠提起他們的正念,甚至把胸懷放寬。這麼一做了之後更好,對大家都更好,所以調劑人情才能夠發明事理。人情沒有兼顧,他會誤會你是看他不順眼,你是對他有意見。所以人情練達皆文章,這進退之間都要有智慧。假如我們很執著一定要怎麼做,沒有能夠審時度勢的做一些調整,都有可能會遇到一些人事上的障礙。這個時候假如能夠多集思廣益,不是只有自己考慮的面而已,幾個人集思廣益,就會把整個國家團體這些重要幹部,他們的這些思想狀態了解,用善巧方便讓他們理解,不要激起眾怒,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圓滿。甚至於有時候該讓、該包容、該退,都要懂得去做。

  『知存而不知亡』,只知道會存在卻不知道會衰亡,我們看很少有一個家族、一個朝代,它是不衰敗的;除非它能守住謙,守住德行,它才有可能不衰敗。而人他存在的時候他就開始享福報,一享福了都會覺得應該的,理所當然,他就不珍惜,一不珍惜他的福就開始損,這個家道就要衰敗下來,「知存而不知亡」。而且一個家族、一個朝代能興盛,一定有它的道理,都是依據祖宗的教誨,都是依據經典的教誨,它才能存在、才能興盛;它只要不守宗法、不守經典,它一定是要亡的。古人有講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人哪怕在福報當中,他都要戰戰兢兢,不能享福,要享福很容易就墮落了。所以它「知存」,就是時時都保持在謙退,戰兢惕厲的狀態,它才能繼續保持興盛,而不會衰亡。

  『知得而不知喪』,只知道獲得,卻不知道會喪失。在秦朝末年,最後發展成楚漢相爭,楚王項羽他是常勝將軍,常勝將軍他也得到無數人的愛戴。他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可是他不知道這些愛戴也會喪失掉的,只要自己傲慢,那可能身邊的人就會離開。他是常勝將軍,慢慢都覺得他都會打勝仗;再來,他會覺得都是自己的勇猛、自己的功勞,這些念頭都會影響他處世的態度。所以當時候很多人才都跑到劉邦那裡去了,甚至於對他自始至終都是非常盡忠的,跟在身邊的一個長者亞父(范增),最後他也聽不進去他的話,最後常勝將軍還是在烏江敗了。劉邦常常打敗仗最後當了天子,項羽是幾乎沒打敗仗,最後還是自殺了。所以從他們兩個楚漢相爭的歷史典故,就可以告訴我們,傲慢跟謙卑所造成他的人生結果是差別很大。這比較劉邦他讓功於眾,他說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他比不上張良;治理國家種種內政,這些財務問題,蕭何幫他管得很好;帶兵打仗,韓信是多多益善,他不如韓信。他把功勞都讓給這些主要的大臣,結果他當天子了。可是看歷史要繼續往後看,他那個時候很清醒、很謙卑,當皇帝當十幾年也保持不下去,最後殺功臣也很傲慢,疑心起來了。立了惠帝為太子,最後還考慮自己一個愛妾的孩子,寵愛她要廢太子,那等於是傲慢,這些貪欲都上來了。

  魏徵提醒唐太宗,「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一開始積極進取、戰兢惕勵的人,有,鮮克有終是他能保持到終身都能不變的,不多。所以從劉邦他的人生就可以了解,順境能德行繼續提升,習氣不現前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逆境磨鍊人,順境淘汰人,順境一來人就染著,人的狂妄都會產生。項羽他最後敗了,在烏江他的一些同鄉還勸他:沒關係,我們回去還可以再東山再起。項羽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我們都聽這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還有一句更重要,就是他要自殺以前,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上天要亡我的,不是我不會打仗,他人生最後一刻還把他的錯誤推給誰?推給老天爺。所以「知得而不知喪」,他到臨終的時候,還不清楚他為什麼會敗喪、為什麼會亡,都還不清楚。這段話都讓我們感覺到,人因傲慢就障住自己的智慧,沒有反省的能力,沒有觀照的能力。

  接著經文講了,『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只有聖人的智慧能洞察因緣如何進退,存跟亡的關鍵在哪,他都很清楚能判斷,而不失正道。接著又「其唯聖人乎」,只有聖人才能夠做到如此的境界,這「進退存亡」,在做好事的時候也要很慎重。我們可能會覺得做好事了幹嘛退?怎麼會亡?所以拼命做,拼命往前衝。可是我們拼命往前衝,後面有人跟,我們衝的方向對不對?我們的做法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拼命往前衝有沒有忽略,什麼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這個都要真正明理的人才會這樣觀照。不然大家想的:反正是好事,衝!《大學》經文就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是非常美好的目標,但是君子務本他本在哪?本在格物,本在修身。我們現在都覺得是好事就拼命做,忽略了本,沒有改自己的習氣,沒有修身齊家可能流弊就要出來。夫妻不和,孩子都沒教好,孩子還犯罪,他還一直做好事,他還是講課給人家聽的,這個殺傷力就大了。

  所以傳統文化一開始沒人知道,大家盡力的去傳播,這是推廣期,是播種的時期。接著要有榜樣,要真幹,個人要有榜樣出來,好兒子、好丈夫、好妻子;團體有好的企業、好的學校、好的教育中心這些榜樣出來,人家信心才不會退。每一個時期什麼是關鍵、什麼是根本,我們都看不出來,這個時候要真正知進退就難。所以宣傳期過了,更重要的是扎根期,我們要真幹、要落實,要給後來的人、要給整個社會大眾落實五倫八德的榜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假如這個時候我們沉浸在:你看多少人聽了課以後,人生完全改變,家庭全部改變了。有時候我聽到這個話,會有點冷汗直流。除非他是顏回轉世,哪有聽一堂課,自己全部轉變、家庭全部轉變了?我們在講這個話都要慎重,這個話不客觀。這個話裡面帶著什麼?可能帶著希望大眾馬上相信我,馬上相信中華文化。那個相信不是趕出來,也不是逼出來的,也不是說服出來的。成人的世界裡他會一直觀察的,他會一直看的,也不是我們很激動講了,他就相信的,理有頓悟,事要漸修。

  古人很有學問的,像薛瑄先生他談到,自己對治自己的怒,對治了二十年,他還不敢說他的脾氣完全調伏。他說到「始知」,真正明白到克己不容易,但是知道克己不容易,卻能夠百折不撓的去對治自己習氣,這也是給社會大眾榜樣,畢竟很真實不自欺的去調伏自己的習氣。「知進不知退」,退到哪?退到齊家、退到務本、退到格物。真正明白到還是要從這些根本去努力,你該調整、該退,那要做出調整。這個退不是不負責任,這個退是更用理智去弘揚傳統文化。現在有一個現象,比方團體裡有一些講課的老師提出來:我覺得我修身不足,我覺得我這當太太沒當得很用心,所以我課要減少一點,我應該在修身、齊家當中更下功夫。假如在我們單位裡,這一位女老師這麼講,我們當單位領導應該怎麼回應?好多學生在排隊,幾千人,你不教不慈悲了!有沒有道理?所以這道理有時候得要從務本、得要依經教講。今天自己孩子都沒有教好,拼命教外面的孩子,後面的流弊就會產生。而且你拼命去付出,夫妻之間溝通愈來愈差,最後家庭都出狀況。所以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能只看眼前。

  我們假如面對幹部他要務本,我們反而不支持他,我們也在搞急功近利,要業績:你看我們的中心,每個禮拜五百人上課、七百人上課。那不是也在隨順習氣,在搞功利主義,在跟人家比業績。實實在在講能做得紮實,不在大,在你做的是務本,在你這個榜樣是可以讓人家效法,可以長久,是正確的示範,是依教奉行的示範。哪怕你一個禮拜才五十個學生來上課,才五十個家長來上課,他都能放大光明。為什麼?所有接觸的人,都能學到非常正確的,如何學習傳統文化、如何修身、如何齊家,不在多。我們雖然走在這條弘揚文化的路上,我們的一些思想觀念,是不是還固著在以前的方式、態度上?還是真的時時是以經典的這些道理,君子務本來思考、來走好每一步,這都是進退存亡的關鍵。而且每個地方、還有國家它的局勢都不一樣,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這八個字都是存亡的關鍵。德行能力還不夠,是好事答應了,最後做到一半出狀況,這反而是壞了事,所以「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度德量力。

  審勢,比方我們弘揚傳統文化儒釋道都是教育,雍正皇帝他昭告全天下,「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他明白告訴我們儒道釋三教的聖人,教化神州大地已經幾千年,那皇帝他是通這三教的教育,他很明白儒釋道是教育。但是你現在去跟人家講道家是教育,佛家是教育,人家聽得懂嗎?人家能接受嗎?這個時候你進得太快了,佛家也是教育,你在學校裡面大談佛教,那學校裡他在形勢上、在認知還不夠,那造成誤會。家長開始打電話投訴:怎麼在學校裡講宗教?你不就把一個好的因緣給搞砸了嗎?所以審勢要循序漸進,了解大眾的認知,不可操之過急。

  擇人,成就一件事,你不能答應事情了,這個人的德行能力是不是具足?你很著急了,趕緊,好事,人派出去,最後在當地作威作福,到時候你就情何以堪。這些情況都發生,這都不是空想出來的,現在這些狀況都有。因為他名利心沒有去除掉,他真的到那個地方去,就生活跟人家要求,薪水要多少,最後就沒有真正的德行,這個緣分就夭折了。而一方的緣分,它可能又是大眾的支持,又是政府的支持,最後夭折掉不是失信於政府,又失信於大眾。所以人要明辨是非善惡,也要知進退,人生才能經營好每個因緣。

  接著我們看下一個德目,第八是「謹慎」,一百三十三句: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這一句話在《尚書》當中,這句話的意思彰顯了聖人跟狂人,『狂』就是一般凡夫俗子,其實只是一念之間而已。因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明德。孟子也說「有為者,亦若是」,就是每個人都有,只要肯下決心、下功夫的都能恢復明德。人人都有聖明的本性,但一旦邪念生起,妄念生起,這『罔念』。而且這邪念、妄念起來了又相續不斷,貪念、傲慢、嫉妒這些念頭一個接一個。那人他這個聖明的本性,就被習性給障礙住,而且就被這些煩惱所纏縛住了,就「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但是假如他能下定決心克制自己的妄念、邪念,保持住正念,那他就能從凡夫變成聖人。本有明德、本性一定可以恢復,但是這得要下真功夫,不能再隨順妄念跟習氣。人能時時保持正念他就是戒定,保持正念他就不會說錯話、做錯事了。定到一定程度,定就開智慧,因戒得定,因定生慧,生慧就是恢復圓滿的智慧、德能。所以這一段話也告訴我們,一個人修身從根本下手,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對治貪瞋痴慢疑這些妄念、習性。體會到這裡了,修行就不是裝一個樣子給人家看,得在自己的念頭當中不自欺。

  古代有一個人叫曹鼎,他是明英宗的大臣,最後做到英宗的宰輔,屬於宰相這個身分的。他在當一個地方的派出所所長的時候,抓了一個女子,這個女子非常漂亮,他動心。他自己洞察到自己動心,他趕緊一直寫字寫「曹鼎不可」。寫了這四個字然後拿火把這四個字燒掉,燒完以後再寫一條,曹鼎不可,整晚寫了幾十遍「曹鼎不可」,寫到天亮,天亮了他自己也調伏了這個欲念。古人這很有修養的人,在面對境界的時候他不敢掉以輕心,所以「狂克念作聖」,重要。我們有時候都會覺得:沒問題了,我有把握。那是還沒遇到境界,我們有時候是很容易會錯估自己的狀態。你看《論語》裡面子貢說,我不願意人家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對人的。孔子馬上提醒他,「賜也,非爾所及也」,你剛剛講的境界,不是你做到的境界。所以我們在看這些例子,是提醒我們不要掉以輕心,隨時要戰戰兢兢對治邪念。

  在宋朝有一個榜樣很好,趙閱道先生(趙抃),他是鐵面御史。他每天都會把自己的念頭、所做的事情寫下來,昭告天帝。假如覺得很羞恥不敢給天地講的,他就不敢起這個念,不敢做這個事情,每天這樣焚香告帝。所以他對治自己的習氣,是這樣下功夫,時時如有天地鬼神在側,他後來功夫很高,他是坐著沒有絲毫的病痛就善終了。所以古人他在念頭上下功夫,念頭剛起來,他那個情欲、習氣還沒有整個爆發,他只有一個念頭剛起來,這個時候就懂得用力去調伏它。這用力微,收效非常大,所以這叫防微杜漸。以後我們邪念一起來,趕緊去讀《弟子規》,趕緊聽經、讀經,就把這念頭給伏下去,就不可能有錯誤的言行。

  在歷史當中很多讀書人,真的還沒有在念頭當中下功夫,然後自己還看不到問題。像有一個俞麟,人家都稱他孝子,他功名都考不上,後來才了解到他被人家稱孝子,可是內心裡面對父母還有埋怨。這就不是在念頭當中下功夫,在相上下功夫,內心對父母有埋怨這叫腹誹,那是折自己的福。而且他被人家稱孝子,事實上不是孝子,都在折福,這個叫「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你這個名聲也是福報,你沒有那個德行,被人家這麼稱讚,這個福報都在折損掉。

  另外俞淨意公他也是積德行善幾十年,到四十七歲窮困潦倒,他也不覺得自己錯。他還每年寫疏文:怎麼上天對我是這樣的待遇?最後仙人指路,點出了他的問題,意惡太重。意念裡面貪念、淫念、褊急念、嫉妒念,高己卑人是傲慢,憶往期來是貪婪,都想寄望未來。明理的人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哪去寄望未來?還有恩仇報復念這瞋恚心很重,有仇必報,都記在心裡。「意惡太重,專務虛名」,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不是發自自己的至誠慈悲的心。「滿紙怨尤,瀆陳上帝」,都是怨天尤人,這是對聖賢、對天地的不尊重。所以從這些事例也給我們很好的啟示,修身、修行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而且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寧可損性命都不忘失這個正念。連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這樣才能「狂克念作聖」。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