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2011/11/1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39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講到是:

  【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

  這個『王』是帶領,統領好天下的百姓。剛剛提到的是堯帝、舜王他們都能體恤到,每個百姓的狀況需要。在第九冊一千一百二十一頁,有另外一個事例,也是體現『恩蓋天下』。我們看倒數第五行,大家現在讀這些原文,有沒有感覺比較輕鬆,有吧?所謂生處轉熟,多看、多背對文言文就熟悉,不會陌生、不會有恐懼。我們看「周文王作靈台」,建靈台。「及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他們在做這個工程的過程當中,剛好挖到死人的骨骸。「吏以聞於文王」,把這個情況,下屬去會報給文王。「文王曰:更葬之」,把它重新埋葬好。「吏曰:此無主矣」,這是沒有人認領的骨骸,也不知道他的家人是誰,無主之魂,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是誰,都不知道。

  「文王曰」,文王說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擁有天下的人,所有的老百姓都是他的家人,他是主人,他要照顧好所有的家人。「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有一個國家的,他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我就是這骨骸的主人,我就是他的家人,何必還要去找,誰是他們家的家人、他們家的家人是誰?不用了,我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我就要照顧好他們。然後就命令這官吏,衣棺應該可能是這骨骸旁邊有衣服,我們說衣棺塚,都把它收拾好,然後把它埋葬好,還要恭敬對待他。因為古代對於安葬這件事,是看得非常重要的,讓他能夠安息,能夠安心的走。

  所以「天下聞之」,天下的人聽到這件事情,「皆曰文王賢矣」,都說到文王非常的賢德,為什麼?「澤及朽骨,又況於人乎」。連對待枯骨都這麼有仁慈之心,何況是面對還活著的人!「或得寶以危國,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歸心焉」。或許很多其他的國家領導者,會覺得得到了寶反而會危及國家。當然假如是這得寶造成領導者的貪婪,玩物喪志那可能會危及國家。而文王得到的是朽骨,這個喻是明白,就老百姓能藉由這件事情,明白文王的仁慈,明白文王對老百姓的這種態度、心意。他說我是天下之主,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家裡人,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照顧好,所以「天下歸心焉」。其實是禍是福、是寶還是災,其實不在外,還在一個領導者他的存心。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感覺得到,存心仁慈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可能世間人覺得是壞事,可是因為他們在這個當下,流露了那分仁慈跟責任,反而讓天下歸心。

  就好像我們剛剛舉的例子,堯帝他們遇到旱災,他們遇到老百姓犯罪。在我們看來都是不好的事情,可是在這個當下他們是反省自己、懺悔自己,這分存心、德行反而讓老百姓感佩,甚至於是效法他,禍福其實都在人的一念之間。話又說回來,今天我們家裡的孩子不聽話,好事還是壞事?我也不能強迫你們吐出來,好壞也在自己的一念之間。你說你今天去檢查,醫生告訴你,這位仁兄你要坐好,必須告訴你一件事,你得了癌症只剩六個月的生命。好事還是壞事?有沒有學習過差很多,這心態差很多,很多癌症都是被嚇死的。其實那醫生告訴他,是提醒他已經把身體用成這樣了,身體變成這樣誰造成的?自己。所以他把問題告訴我們,我們才能調整自己。有人把我們的不足告訴我們,好事、還是壞事?(好事)對!同樣的道理,孩子有問題了跟我們家長有關係,孩子不就在反映我們家長的不足嗎?孩子不也在提醒我們。可是問題是重點在於孩子的訊息我們怎麼解讀?我們對他失於照顧,他才會思想偏掉,這時候我們不只沒反省,還指責他,那孩子的心就離我們愈來愈遠。

  我們要了解「百善孝為先」,一個人他跟父母那分孝心愈疏離,他的人生愈茫然,最後茫然到就是行屍走肉,就是在縱欲而已。我們看起來他是行為不好,其實他的內心非常痛苦。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多麼希望父母看到我們的時候,是覺得安慰,是覺得光榮,我們多麼希望我們的表現好,讓我們的父母臉上都是笑容,沒有一個人不願意的。就像「暖春」電影裡面講的小花,有沒有人沒看過「暖春」?我要稍微顧及一下,因為剛剛才講過,堯帝不是就像在廳堂一樣嗎?有一個人在牆角哭泣的時候,我們就不能講得太高興。同樣的道理,你假如說都知道吧,突然看到一個人頭低下來,那可能還有人不知道,趕快再講一遍。不然你常常都說這些都講過了,然後人家聽了可能內心都覺得,怎麼我都不知道,很難受。真的,有時人在聚會的時候,就講得很高興,有一個人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我們兩個人還在那裡樂得不得了,根本好像把他當作透明人,沒看到他一樣。兩個人在那裡樂得半死,而冷落別人,這是不妥當的。

  剛剛跟大家提到,人,其實孝心是他的根,人就好像一棵樹,他要有根他才有生命力;會變成行屍走肉,那就是沒有根。有時候孩子跟我們講話很衝,你聽起來很難受,難受是什麼?還是我執作祟:你怎麼這樣對我?我你爸!氣起來了。可是你假如想,父子有親是天性,他的天性現在扭曲成對他爸講話這麼大聲,他不就在給你呼叫嗎?爸,我跟你的根快斷了,我沒有能力也伏不住自己的脾氣。爸,你幫我把根接好!你看翟導演他在分享,照顧他老母親九十幾歲,那時候是八十幾,現在九十幾了。你看他說我人生最幸福的,就是回到家一推開門還能喊一聲娘,我六十多歲的人了,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你看他那根多牢,他綻放生命力。對父母孝順的人對國家就盡忠,他在各行各業都有好的表現。

  可是我們想一想,現在有多少孩子那個天性,跟父母的根還緊緊的握住?我們想想,現在為人父母者知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孩子又知不知道父母在想什麼?可是這個大家要會聽,我剛剛是先說父母要先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你不要先去要求孩子。有時候講這些經句很不好講,就是這個道理,一聽了我們不是先對照自己,反而變成要求別人,愈聽心愈不平,要謹防這一點。父慈子孝,父母先慈愛了,孩子那個天性就繼續保持,他本來就是這樣。他現在不孝順,不能跟父母連心,那是在成長過程當中,我們父母跟長輩沒有護念好他的天性,父子有親是天性,沒有人教的。師長講經的時候說,他有一次到日本,剛好十幾個人跟著,其中有一個年輕媽媽,孩子才四個月。老人家抓住這個機會點:來,你們看她們母子的互動,你看母親愛孩子的那個眼神,看孩子依戀他媽媽的眼神。有沒有人教她們兩個,說小嬰兒,你就要這麼看媽媽。天性!

  所以我們的老祖宗通達人性,他在這個地方,看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教育觀念,就是讓一個人父子有親的天性終身保持。你看翟導演人家六十幾歲一提到媽媽,那個高興他是終身這個孝都保持住。再把這一分孝心,延伸到去愛他的兄弟姐妹,去愛他的親人、愛鄰里鄉黨,最後「凡是人,皆須愛」。這就是中國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目的,從把他父子有親的天性保持到終身,到推演這一分孝心,延伸出愛心來去愛天下的人。所以他走到哪都是好官、仁君,都是愛護老百姓的父母官,中國教育的這些智慧並不複雜。我們要想,明明小的時候父子連心、母子連心,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有經驗,托我姐姐的福有這個經驗,那時候我小外甥坐月子常常在我們家,跟我們也很有緣。每一次我們在那裡吃飯,突然我姐姐跳起來,然後就進房間。

  我跟我媽看一看什麼事?孩子哭了都慢半拍,都是我姐姐馬上反應過來,我們都要過幾秒才知道,奇怪了我的耳朵也沒啥問題,怎麼會差這麼多?還有一點特別明顯,學講話剛開始的時候,那真的是講的沒有一句聽得懂的,他媽媽每句都聽得懂,還做翻譯。我說那哪是話的問題?他媽媽的心都跟他貼在一起,孩子那個心境一流露出來,媽媽就感應到。曾子這樣的大孝子終身保持,您看他媽媽咬一下手指,他馬上心裡就痛,趕緊回來。我們母親現在咬手指咬流血了,我們還是沒什麼感覺,我們要趕緊恢復正常,恢復我們的天性。假如有一天,你母親身體不舒服,你馬上有感應,馬上打個電話回去問,你的能力快要恢復,你一定會覺得很歡喜。就像孩子,你也不用給他什麼其他的東西,他只要看到他媽來,他就不哭了,就兩隻手在那裡擺了,那是性德的歡喜。

  我們現在當父母的就要想,孩子從小跟我們都是這種天性,怎麼現在我跟他不能溝通,他也跟我不能溝通,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們有時候冷靜下來,才能把一些問題找到。孩子有時候哭,孩子有時候講一些氣話,他可能在反映他內心的狀態,他在告訴父母:我的根快斷了,我缺愛了。我們有沒有解讀到?比方說小時候就很會解讀,孩子在那裡哭,你就知道把他抱起來拍幾下,他就不哭了。為什麼?你離開他,他覺得那根好像不牢,他會有擔心、會有恐懼。慢慢你都不理他,他的怨就出來:別人的父母都這麼照顧孩子,怎麼我爸媽都不理我?久了怨不就出來!

  我記得有一個孩子,有一天拿了幾百塊給他爸,他爸莫名其妙,你拿錢給我幹嘛?他說爸,我可不可以買你一個小時?因為我知道你的工資年薪多少、月薪多少,我算了一下,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個小時,我向你買一個小時,你陪我一下?你說一個當父親的人,當到要讓兒子拿著錢來買你一個小時,你說這個孩子有多痛苦?他的痛苦、他的訊息多少次了?為什麼我們父母都沒收到?這個時代人追求這些金錢、名利、欲望,把我們的天性都障礙住。我那天聽到一位大陸的自然老師,她有講到,她說她有一個朋友,跟她在討論教育孩子。她說一個媽媽接到兒子的電話,兒子在讀小學,兒子一聽到媽媽的聲音:媽,妳在哪裡?什麼時候回來?他媽接什麼?桌上有十塊錢,你肚子餓了趕緊去買麵包。雞同鴨講是不?

  這媽媽解讀什麼?找媽就是肚子餓了,反正錢放在那自己去買吧。孩子的心聲就這樣都被忽略掉,最後他就變得很酷,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用,就不想講了。最後慢慢的連跟父母都這麼冷漠,他以後人生有多大的障礙?他能跟誰溝通、他能信任誰?人生有多少福報一定會來的,不是說你一天拼十六個小時它才會來,今天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陪伴家人的時候用心的去陪伴,給孩子每天講《德育故事》,一天講兩則,一年就講七百多則,你就請七百多個聖賢人來教你的孩子。把孩子跟你這個天性終身保持下去,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這個恩,領導人對子民,父母、老師對孩子都是要如此。接著我們看:

  【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

  『權』是指權威,遍及天下,才能『不失天下』,他有這個威望,當然還是德行感召來的。所以叫道德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道德之威他不失天下,天下人信服於他。假如是狂妄之威就像夏桀、商紂這樣,老百姓已經這麼痛苦,他都當作沒看到。夏桀底下的人說要推翻你,你要被推翻了。夏桀說太陽哪有被推翻的道理?狂妄到極處。底下的人怨聲載道,他居然還這麼狂妄自大,說太陽不可能被推翻的。老百姓又回他一句話,太陽什麼時候滅?我跟他拼了,「吾與汝偕亡」,我跟你拼了。真的老百姓最後就起來造反。所以這個權威,還是道德之威?接下來講到:

  【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

  遇到事情可以不遲疑、不懷疑,遲疑,當然一些事情它有時節因緣,你把它錯失掉,對事情就是很大的損失,就不遲疑。還有不懷疑,比方從家庭來講,面對家人發生的一些事情,要互相信任,不要懷疑。有時候人家的一些謠言造成家族、家人的隔閡,甚至對立,那對家庭就是很大的傷害。包含教育孩子,什麼時候不能遲疑?你什麼時候該教他,這不能遲疑,用什麼教他你不能遲疑、不能懷疑。現在中華文化經典你拿去教孩子,常常聽人家說這個、說那個又懷疑,又不敢教,那孩子教育的黃金歲月就過去了。能夠變成家人的依靠,『為天下恃』,能夠變成團體,甚至國家民族的依靠,都是在重大的關鍵,堅定不移,甚至獨排眾議,勇往直前去做。

  其實我們看現在,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推展中華文化有沒有阻力?很多地方很有阻力,因為我們忽略了好幾代,很多人不了解還誤解,都會來障礙。這時候沒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力,很可能就沒有辦法突破種種的挑戰。台灣教育部長恢復讓《四書》回到高中的課本,這個事情,對台灣的中華兒女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他這麼做有沒有阻力?很有阻力,可是他堅定不移,部長不容易。所以現在這個時代,看到『事而不疑』,真的才能成為天下的依靠。我們現在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通往幸福快樂?什麼樣的思想才對?怎麼樣共同解決整個環境的污染問題?現在人類已經遇到存亡的關鍵,這溫室效應的問題不解決,有多少地區都會被水給淹掉。現在這些有影響力的人,他能不能夠堅定不移的去處理這些問題?

  剛剛跟大家舉到,不丹的總統他能堅持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叫人民幸福指數。現在很多國家都是用GDP就是生產總值,這個只是看到你東西生產多少,不能代表人民的幸福。你看我們都看GDP,憂鬱症的人愈來愈多,自殺的人愈來愈多,他有幸福嗎?離婚的人愈來愈多幸福嗎?青少年犯罪愈來愈多,一直在看著那個GDP幹什麼?整個老百姓的家庭、心靈的恐慌這麼嚴重了,還抱著GDP在那裡很高興。真的要冷靜下來,你看多少家庭賺了很多錢,家庭毀掉了。人生是全面的發展,要平衡,尤其不能挽回的親情要更加的珍惜。錢隨時可以再賺,親情破裂了,要再挽回不是那麼容易。而且GDP的背後假如沒有兼顧到環境的愛護,往後花在整頓環境的錢,可能要超過花賺的錢。比方說這個地方發展經濟,把那條河給搞污染了,請問還要再花多少錢把它搞乾淨?再來,大家可不要看搞乾淨就沒事了,那條河污染了,誰喝這些水?這些喝水的人會不會生病?醫藥費要花多少?人現在看事情都看得很淺,看得很表面、很侷限,都不知道延伸出去的災害有多少。

  稻盛和夫這個企業家非常有決斷、有勇氣,他講到日本在這幾百年,思想觀念不正確,要回歸。甚至他說明治維新那時候,一些思想觀念是錯誤的,都走向功利去。他有道德勇氣,這話他敢講!在全球都講投資的時候,他能堅持住要儲蓄:儲蓄才能保障經濟在發生風暴的時候,我的企業八年、十年都不會有影響,這樣我才能對我的員工負責。您看多少企業,在金融風暴一起,兵敗如山倒,倒了多少公司。這些企業家都只看眼前之利,哪有想到任何情況發生,我還能不能保護好我的員工?這都是「事而不疑」,面對這些真理,任何人講他都如如不動,任何社會的風氣他不受影響。他還講到,縱使放下全世界每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都要面對改善整個地球的環境。現在這個情況有點恐怖,恐怖在哪?明明知道環境污染很嚴重、溫室效應很嚴重,每個國家在做什麼?還是大部分的國家在增加環境的污染。所以現在想想,我們全體人類真的要冷靜下來,繼續這樣走下去了,不只我們沒有未來,下一代也沒有未來。

  昨天是十一月十一號世界和平日,昨天特別難得,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一號十一點十一分,我們馬來回教的長老發起為天下的和平祈禱。感覺昨天的磁場特別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覺頭皮發麻?整個馬來西亞這個地區,大家的善念那個力量很強。有沒有覺得昨天都沒有做惡夢?您看這回教的長老發起,而且他是找來各個宗教的代表一起來祈福,宗教和平、宗教團結、種族團結,我們馬來西亞在帶很好的榜樣,帶頭。人之初,性本善,有一個地區、有一個國家帶好頭了,沒有人願意衝突,沒有人願意痛苦,有這個榜樣出來,人信心大增就會來效法。看到這一句,我們每個為人君、為人師、為人父母,都要在這些重大的關鍵,要事而不疑,然後才可以成為身邊人的依靠。

  【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

  這六項條件、這六個德行都能具足了,然後可以治理好天下的政治。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第七十八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故君子不恤年之將衰。而憂志之有倦。不寑道焉。不宿義焉。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時。斯宿義矣。是故君子之務。以行前言也。】

  一開始講到『不恤』,「不恤」是不憂慮,就『君子』不憂慮自己年老力衰,這不是他擔憂的事情。他擔憂的是自己的志向退了,自己的志向動搖,我們講到這裡,想到大陸一位老者白方禮老先生,很多學長有看過大陸拍白老先生的事蹟,拍得非常好。老人家七十多歲本來退休,又重新踩三輪車,把所有積攢的錢幫助學生繳學費。他好像是捐了三十多萬,幫助了幾百個學生,踩到將近九十歲,才沒有再踩,而且沒有踩以後還是全心全意支持孩子們讀書。他沒辦法踩了做什麼?在停車場幫人家看車,收那些零錢,又去幫助這些貧寒的學子。我們看到這個例子,老人家是終其一生,他為國家辦教育的心,沒有絲毫的減退,這是我們的好榜樣。

  我們看歷代這些忠臣,他縱使年老了,對國家那分忠誠、那分效忠,沒有絲毫改變。你看一談到忠,三國時代桃園三結義,還有五虎將,其中五虎將我們很熟悉的,趙雲(趙子龍),你看他年老了,只要國家有危難,他都第一個上馬去,衝到前頭去,豪情絕沒有絲毫減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千里馬在馬棚裡面,牠還是在想只要讓我出去,我還要再跑千里。「烈士暮年」,這些忠烈之士縱使到了老年,「壯心不已」,他為國家的那種志向沒有絲毫的改變。講到這裡,期許我們以後到了七十歲的時候,還有這樣的壯志才好,不然我就很慚愧,都是講給別人聽,自己都沒有做。你們幫我監督一下,我七十歲的時候,你們幫我勘驗勘驗,這是必要的,有人提醒就比較清醒。尤其我們剛好有機緣跟大家交流,這算是拋磚引玉,講了很多給人家聽。現在很害怕人家說,「蔡老師,你這麼講你也沒有做到」。我只要聽到這個馬上冷汗直流,這段話待會兒就整個給我們彰顯,真的,一個讀書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言行不一致。

  這裡提到的,『憂志之有倦』,世間的人這個存心跟聖賢人有差別,聖賢人志向終身不改。可是一般的人沒有受聖賢教化,很容易價值觀念錯誤,很容易被境界繞著團團轉。比方人一貧窮難過,沒有地位覺得不好受;君子會不會因為貧賤而難過?「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樂的是時時在道中,在提升自己的靈性。「貧不足羞」,貧窮不值得我們感覺羞恥,羞的是什麼?「貧而無志」,貧窮卻沒有志向。男人沒有責任感、沒有志向,他就沒有辦法解決他家裡的貧窮。現在不只是經濟上的貧窮,思想上的貧窮更嚴重,可是一個領導者、為人父母者他有志,他家裡的人思想觀念,就不會貧窮,他就有責任感。你的後代有責任感,你的後代絕對不會貧窮,他會擔起一個家庭的重任。「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沒有很高的地位也不值得厭惡,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自己沒有地位又不提升自己的學問跟才能,自暴自棄,這才是真正讓人厭惡的地方。

  「老不足嘆」,老了不要嘆息,「可嘆是老而無成」,那我們就虛度一生。現在學習傳統文化,很多都是老人家給我們做榜樣,在祖國大陸有一位李寶庫部長,退休的部長,退而不休,老而有志,帶頭推展孝道,帶頭照顧全國的老人,讓老人精神生活豐富。現在響應他的號召,在大陸有一千多個社區,都在放促進老人精神快樂的那些光碟、演講、影片。所以你看一個人的善心,喚醒了多少人的那分使命感,目前是一千多,聽說可能今年可以到二千多,這些老者都是我們的好榜樣。老不足嘆,可嘆是老而無成,人生只要有志向、有開始,不管是幾歲都可以發光發熱。您看白方禮老先生,七十多歲踩三輪車來支持教育,您看他後面二十年左右的人生,那是綻放光明成為民族的脊梁,讓這個民族精神可以鼎立在天地之間。

  接著,「死不足悲」,人有時候一談到死,就覺得很悲哀,其實「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這個補就是補益,可悲是我們離開的時候,我們這一生對家庭跟對整個社會,卻沒有一點利益跟幫助,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人生來這世間是來服務、來奉獻的,總要留下精神,總要留下道義、情義、恩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君子不憂年紀大,志向有沒有保持,有沒有繼續在為社會服務?《了凡四訓》裡有一句話說,「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一個人有人生的志向他才有根,他才有生命力。假如人沒有志向,每天就是吃飽睡、睡飽吃,那就變跟行屍走肉沒有兩樣。

  尤其人年紀大了在家裡面那是爺爺、奶奶輩,甚至是曾祖父、曾祖母輩,德高望重,處處要給家庭好的家道傳承。不能年紀大了特別計較,脾氣又大,那可能這個家,就被我們搞得每天緊張兮兮的,就不好了。人老了要當喜星,是家裡最開心的元素,因為有我們而讓家裡人都開心,「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且可以當家裡的和事佬,你輩分大講兩句,人家畢竟是你的晚輩:好,您都說!可以調和家裡面這些摩擦、衝突。年紀大了不要逞強鬥勝,很容易跟人家對立,可能這個家或者團隊,就被我們帶得每個人脾氣也大、也傲慢,就麻煩了。

  『不寑道焉』,「寑」是睡覺,就是不讓道業停止,「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時時都在精進用功當中。『不宿義焉』,「宿」是過夜,就不讓學會的義理拖延、空守,就懂了一堆都沒有去做,這樣不行的。孔子說「聞義不能徙」,聞到這些道義的事情趕緊就去遵從、去做,「不善不能改」,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點趕緊去改。假如不去改,「是吾憂也」,這是孔子憂慮的地方,其實孔子講這個話,一來他自身自律很強,「德之不修」,道德每天要提升、要下功夫。「學之不講」,古聖先賢這些教誨他要講究,他要把它融通,融會貫通,解得清楚、解得徹底才能行得透徹,解行才能相應。「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這是他自己的自律。而事實上夫子的德行,「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所以夫子這個憂,另外一個重點在憂自己的學生,假如夫子這樣誨而不倦,他們沒有放在心上,聞義又不徙,不善又不改,那夫子就替他的學生擔憂。我們讀到這裡,我們不能當讓夫子擔憂的學生,我們就自己要趕緊下功夫,勇猛精進,不能讓夫子二千五百多年之後,在天之靈還在擔憂我們這些弟子。尤其現在是文化承傳的關鍵,我們這一代再不傳就斷了,這個時候古聖先賢都在保佑、都在關心,我們盡心盡力,安了多少祖先跟聖賢人的心,這叫孝。孝悌之至可以通於神明,以這樣的心來報祖先跟聖賢的恩德,承擔起這文化的承傳,一定可以感通,冥冥當中祖先跟聖賢都會護佑我們。所以不能把學到的道義不去力行、不去實踐。

  接著說,『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自己講出來的話,或者答應的事情,不能夠去做到、去力行,說了卻不做,這就是讓道業荒廢、停止下來,「斯寑道矣」。『行而不時,斯宿義矣』,做了之後,又不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等於是半途而廢,這樣也是讓義理空守,沒有辦法落實。這段話讓我們感覺到,人這一生要過得有價值,首先要有志向,要發勇猛的心。成己成物,成就自己的德行,也成就他人的德行;開顯自己的明德,也能幫助別人恢復明德,這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觀。《大學》開篇第一句,就把人生的價值觀講得清清楚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是成就自己。「在親民」,成就他人,「在止於至善」,成己成物,成就他人達到究竟圓滿,就是止於至善,所以要發這勇猛的志向。接著還要發長遠心,所謂發心容易,恆心難,這是對治我們的懈怠,對治我們沒有恆心的習氣,要能堅持,要能愈挫愈勇。

  這裡講到「行而不時」,時就是不能時時保持下去,這長遠心就不夠。當然我們每天親近經典,每天以古聖先賢的榜樣來期許自己,就不容易退心了。所以不能一天不讀經典,一不讀經典很多習氣會冒出來,想這個、想那個,最後又自私自利很嚴重,就很容易退心。『是故君子之務,以行前言也』,「君子」最重要的要務踐行。「前言」可以是剛剛講的這些重點,就是發願然後趕緊力行,沒有一刻懈怠懶散,言行一致,都是用心在這些教誨,百分之百去落實。另外「行前言」,可以是指剛剛前面講的這段,也可以是提醒我們自己曾經講過的話,曾經下過的承諾,都應該終身不要忘,全心全意的去做到,去圓滿自己的諾言。

  剛剛講到言行,剛好想到我們之前也有強調過一點,就是在《論語》當中,有好幾句都是強調言行一致,「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我們看到這兩句都有恥字,等於是讀書人覺得最羞恥的事,是自己言行不一致,他覺得這是無地自容的事情,他就會不斷的去督促自己,要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這個羞恥心就變成他立身行道,源源不絕的動力。包含在內心裡面曾經對自己的期許,或對別人的承諾,他也要去做到。

  接著我們看七十九句,是在第一冊第一頁第四行,在《易經》當中乾卦的一個經句。《易經》是六經之一,而且《易經》應該算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悠久的一本經典。《易經》從伏羲氏畫八卦,這黃帝離我們四千五百年,伏羲氏到黃帝可能又有五百年,所以這是離我們四、五千年的祖先,伏羲氏畫了八卦。文王把它延伸變成六十四卦,文王寫卦辭,有一個說法是周公寫爻辭。又透過孔子,因為文王這六十四卦,一般的人還是很難理解其中的哲理,所以後來又經過孔子來註解,就把整個《易經》的義理彰顯出來,後人才看懂,才可以從中去學習。所以《易經》經過三個聖人,伏羲氏、文王又到了孔子。所以在《漢書.藝文志》裡面,就有提到「易道深矣」,《易經》裡面含攝的義理很深,「人更三聖」,就是經過了這三個聖人,才把義理彰顯出來。

  而且《易經》有三個意義,孔子有講到「易者」,第一個是「易也」,第二個是「變易也」,第三個是「不易也」,這是夫子有講到的。《易經》有三個含義,易也、變易也、不易也,這一開始講的易也,就是我們一開始講「天命之謂性」,就是我們的性德,就是宇宙的本體。夫子在詮釋第一個易的含義,講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大家現在在讀這個句子,應該不會太陌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看從儒釋道去拆其實理都是相通的。我們學聖賢教誨,都是要回歸自性、回歸這個本體,但要回歸都要從格物下手,把習性、把分別執著放下,甚至把起心動念放下。

  孔子說易是無思也,把起心動念都要放下,才能寂然不動,叫「何期自性,本不動搖」,可是又「能生萬法」。所以它這寂是空寂,空了之後有靈可以感通,那個不是死寂。這個只有證悟了才會知道,這就大家照著經典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最後放下起心動念,這是唯證方知,契入就知道了。但是假如執著愈來愈淡就會比較有感覺,有沒有覺得心上愈沒事的時候,突然人家有什麼問題跟你討論,你會講出非常有智慧的言語。假如你那時候很煩,很多事情在那裡攪,人家跟你講什麼:你別吵我了!不要說幫人,不罵人就很好了。奇怪了,同樣是你怎麼狀態差這麼多?「本自清淨」,人欲望愈少心愈清淨,智慧就顯,本有的智慧它會透一點出來,叫煩惱輕,智慧就長了。

  再來「變易」,就是萬物都在變化,但變的時候你要懂得變通、權變,叫「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你看這個時代在變,清朝的禮,你看遇到皇上君王給他跪拜。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見到首相、見到總理給他磕頭,這就人家一看:這個中華文化不能學,怎麼學成這個樣子?跟這個時代的一些狀況脫節太嚴重,會造成人家的誤會,反而人家看到你的行為有點害怕,不敢學這個東西了。所以這是可以變通的,讓人可以接受,但是又保持不變的道理。您看第三個「不易」,不變是什麼?恭敬。假如對自己國家領導人都不恭敬,那這個鐵定是大亂之世。對君王、對國家領導還是要有應有的禮貌,所以要行禮鞠躬。這是《易經》的三個意義。我們來看:

  【乾。象曰。】

  這個『象』的意思是指《象傳》,孔子做了十傳來詮釋《易經》。哪十傳?這個我們也了解一下,也從中了解孔子的苦心。《彖辭》上下兩傳;《象辭》上下兩傳;《繫辭》上下兩傳;先是《文言》,《文言》是專門解釋乾坤的;再來是《說卦》,是談這八卦的道理,《說卦傳》;再來是《序卦傳》,《序卦》是整個六十四卦排列的道理,談的是這個;還有一個是《雜卦傳》,這十傳。《雜卦》是把兩兩相對的卦並在一起,變成三十二個組合,比方「否卦」跟「泰卦」它是一組,剛好兩兩相對,再談三十二卦組合的這些道理。大家慢慢了解,不要擔心,這文化要整個深入到把它大放異彩,可能要二、三代人,一棒接著一棒,我們這一棒能盡多少力我們就盡多少力。

  《彖辭》上下傳,「彖」是在解釋卦辭的,這整個卦,還有整卦的意義,是《彖辭》在解釋。《象辭》它是解釋整個卦的形狀延伸出來的意義,所以它叫象,它還解釋每一爻所產生的現象的意義。所以象辭可多了,六十四卦它都有象辭,還有三百八十四個爻它都有象辭。而且三百八十四個爻,有兩個是用九跟用六,所以是三百四十六個象辭在解釋。這一部書孔子是韋編三絕,一直在研究、在深入,翻這個書翻了三次綁書的牛皮帶斷掉,孔子是聖人都要這麼用功。更何況是我們要下更大的功夫,所以大家以後要多帶一點口袋書,不能蹉跎,一有時間趕緊讀書、學習。我們看這一卦講的,『象曰』:

  【天行健。】

  整個乾卦呈現的象,它詮釋出這個道理,乾卦象徵天道運行剛健而永恆,所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天體的運行周而復始都沒有停留、沒有懈怠的。所以延伸君子當效法天道,自我奮發向上、奮發圖強,永不止息的道理。就像《大學》裡面講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在提升、都在進步。而「自強不息」很重要的一點,心量要不斷拓寬,習氣要不斷對治。自強不息不能用在相上,重實質不重形式,不能是說我每天讀很多經,我很用功。讀經是手段、是明理、是讓心定下來,緊接著進一步要依照經教去做,去放下自己的習氣執著,所以自強不息要放在不斷的改正自己的過失。《了凡四訓》有一段話很可貴,了凡先生講「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日日知非就能日日改過,才能提升,才能進步。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是:

  【坤。】

  坤卦。

  【象曰。】

  《象傳》上也是說到,《象辭傳》裡面說到的: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象徵大地地勢和順,而且大地承載萬物、養育萬物,這都是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可以體會到的。所以君子效法大地、取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來負載萬物。我們有智慧、我們有德行,我們才照顧得了家裡的人,利益得了家人,才能真正以智慧來啟發生命當中的有緣人,所以要先『厚德』才能『載物』。而且「厚德」也要自強不息,才可以積累上來,所謂厚積薄發。德行的成就也不是一蹴可幾,也不能浮躁,也不能求快,反而欲速則不達。要安下心來,在每一個念頭上用功夫,在每一天精進不懈,這樣慢慢積累滴水穿石,工夫到滯塞就通了。

  我們再看第八十一句,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不修善事。即為惡人。無事於大。則為小人。紂為無道。見稱獨夫。仲尼陪臣。謂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

  這是在第十冊一千三百五十一頁第八行,『不修善事』,就不積德行善,其實我們這個行善,是看到別人有需要,去幫助他。假如人家有苦難我們幫得上而不幫,這叫見義不為,對自己的良知就有損,對良知有損那心性就在墮落了。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就是退步,所以一個人不去修善事,不去熱心助人,他每天一定會退步。為什麼?他不再為別人想,那他的自私自利就會增長。假如我們從今天開始念念為人著想,自私自利就愈來愈淡,心地就愈來愈善良。所以每一天其實都有進退的,這一句話也洞察到人只要不行善,他一定不斷的在退步。諸位學長,我們早上有沒有日行一善?要把行善變成很自然,就像呼吸一樣。諸位學長,你前一個小時有沒有在呼吸?有。你有沒有心裡一直在想,我在呼吸、我在呼吸有沒有?沒有吧?因為已經太自然了,你根本不會很作意在那個動作上。假如今天我們行善到這麼自然,有一個人過來找你:三年前就是你幫我一個大忙。這時候你說有嗎?有嗎?有這個事嗎?你完全不記得了,你行善也是都沒放在心上,為什麼?太自然了應該的。

  「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就是三輪體空,你幫助別人就好像不分彼此。就好像你的身體,你的左手幫助右手多少次,記不記得?這一體不分,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人常常把善事放在心上,很可能就要求人家回報了,那這樣子所做的善事都放在心上,雖然行善有福報,但是這個心就不清淨。甚至於人家沒有表示什麼,可能就生煩惱,甚至還罵人,就麻煩了。我們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不要再有這些貪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這麼清清淨淨來,就清清淨淨走,這一生什麼都不求,活一天盡心盡力為身邊的人做一天就對了。來了,歡歡喜喜來,跟一切眾生結善緣;該走了沒有任何罣礙,歡歡喜喜的走,無來無去無事情。他很瀟灑自在,有緣盡心盡力去做,心裡頭痕跡都不落,時間到了該走了,他也沒有任何罣礙就走了。所以這一輩子你當了爸爸、你當了媽媽,盡心盡力做就對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無來無去無事情。

  『無事於大,則為小人』,「事」是事奉,不能夠恭敬奉事尊長,不管是在家父母、長輩,還是在團體裡面的主管,在學校的老師、校長,不能夠恭敬奉事,就是小人的行為。一個人的善根,從孝敬生出來的,假如連孝敬都沒有,他都是習氣做主,他的善根沒有辦法增長,那就很難不墮落到小人的行徑。連自己尊長都不尊重,出去到社會上一定會對人不恭敬,甚至會對立、衝突、傷害,這樣就不好了。『紂為無道』,我們剛剛講到這句,「無事於大,則為小人」,也是值得我們,所有為人父母、老師、領導的注意,不從這個恭敬去教導孩子、教導下屬,他跟你這麼多年最後那德行變小人,我們有責任。我們也對不起,比方老師你把小孩教成心境是小人,對不起他的父母;你把下屬帶得心量都很狹小,也對不起他的家庭,君親師都是一種責任。紂的行為就是非常荒淫無道,所以人家稱他叫『獨夫』,就是非常殘暴的人。

  『仲尼陪臣,謂為素王』,孔子他是諸侯的大夫,他當過魯國的大夫是個陪臣,輔助這個國家的。「謂為素王」,可是後人都稱他王,這個稱王就是受到廣大人民的推崇。而且用一個素字,就是他不是有實權的王,可是卻都活在世世代代老百姓的心中,尊崇他、向他學習。孔子在歷代被受到很高的尊崇,從唐朝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宋真宗時期,宋朝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到了元朝蒙古人,元朝元武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所以「大成至聖先師」這個稱謂,是元朝皇帝元武宗對孔子非常的佩服,冊封孔子是大成至聖文宣王。

  而且武宗講了一句話說,「先孔子而聖者」,比孔子還早出世的聖人,「非孔子無以明」,就沒有孔子把他們的教誨傳下來,後代根本都不知道有這樣的老祖先。「後孔子而聖者」,在孔子之後這二千多年成聖賢的人,「非孔子無以法」,二千多年來孔子以後的聖賢人,都是以孔子為榜樣來效法他,所以非孔子無以法,就沒有效法的榜樣。夫子真是承先啟後,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夫子是貢獻最大的聖人。所以老百姓推崇他,稱他為素王。

  『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一個人他這一生對整個世界民族有多大的貢獻,不是看他有沒有權位、地位,而是看他有沒有悲心、有沒有德行。現在孔子利益的人,不是中華民族的人而已,您看美國都把孔子的誕辰,九月二十八號定作教師節,孔子現在已經是很多國家民族共同的老師、尊崇的聖人。讀了這一段,我們也效法孔子,讓這一生真正能對家庭、對國家民族社會,以至對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好,今天就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