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1/8/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8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好。我們看了這麼多「反身」的句子,雖是在「君道」當中強調的一個重點,假如我不是一國之君,也不是團體的領導者,這些教誨,我也能這麼樣去奉行嗎?現在天下亂了也是我的責任嗎?天下亂了跟我有關係,是我的責任。這麼一說下來,自己會不會有委屈的感覺?關我什麼事?整個社會我們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各個行業、各個角色有好的榜樣,都能把人的善心喚醒。我們對民族、對人類有責任,應該帶個好頭,給他們好的影響這也是我們的本分。我們現在扮演好每個角色,不就給他最好的示範了嗎?這也是對天下最大的貢獻。我們看胡小林董事長他一個企業家,現在帶動了無數的企業家,那天下的安危他就做了很好的示範,來扭轉整個商道。每個人都可以對天下有極大的利益,怎麼可以說天下安危跟我們沒有關係?大家看經典裡面有沒有哪一句說,天下的安危跟我沒關係?沒有。我們怎麼想的都跟經典不一樣?

  我記得從小到大很常聽一句話,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在看武俠片的時候,還有聽過,國家存亡之際豈可言兒女私情!你們聽過這一句沒有?有。對,民族、天下危亡的時候,不能在那情情愛愛的,夫妻要同心傳家道,為社會做榜樣。台灣有一位女士叫陳樹菊,當選了「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好像也當選了「富比士」慈善英雄,得了兩個世界性的大獎。她從事哪個行業?賣菜的。從十三歲等於是小學一畢業,上了初中沒多久她母親去世了,整個家的重擔就壓在她的身上,十三歲的孩子。後來她人生體會到,沒有錢給親人治病,後來親人去世了,這是她人生的遺憾。她把這個遺憾變成動力,特別困難的人,她會盡力在經濟當中去幫助他。她一個賣菜的女士捐了一千多萬台幣,所以她慈善的心是盡心竭力,是完全的奉獻,沒有絲毫為自己的。她有一句話很有哲理,她說錢在不需要的人手上只是數字而已,只是一個數字,它沒有發揮價值;可是錢在非常危難的人手上,它就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了。

  而台灣當時候,就是「時代雜誌」選她是百大影響力人物,她覺得她很平凡,她不去參加頒獎。台灣的政府去拜託她:去吧!妳這樣代表台灣去,台灣在國際間,這善的形象就提升。所以她是被拜託去參加的,因為她自己覺得那都是她該做的事情,而且是三百六十五天都歡歡喜喜的在賣菜。她說她最喜歡賺錢,重點在後面,因為賺愈多幫助的人愈多。決定不是賺很多錢然後去揮霍,不是,她非常樸實。而且在台灣報導她的事件之後,整個社會出現一個現象,小額捐款的人快速增加。小額捐款可能幾百,一、二千的愈來愈多,因為受到她的感召,覺得我們的經濟都比她還好,她卻是竭盡全力的為這個社會奉獻,我們跟她比差多了。所以一個女子帶動了整個行善風氣,怎麼可以說一個人的力量小?

  在大陸白方禮老先生他的經濟,他的體力、能力,幾乎所有的人都比他高,可是他卻成為行善最好的榜樣。為了下一代能有書讀,老人家繞赤道十八圈,捐了三十幾萬人民幣,感動了無數的人。後來還拍成電影,把這個精神傳承下去。所以各行各業都有人力行仁義忠恕,都可以帶動一方的風氣。而陳樹菊女士變成台灣的精神,告訴大家有一點很重要,她每天必看師長講經,這是個重點,不過報紙的記者都沒報出來。後來幸好我結拜大哥這次到馬來西亞來,他有看過這本書。所以大家只要上網打陳樹菊女士跟師長,馬上就出來了。所以我們覺得師長老人家教學太有價值了,他的學生在各行各業當中,依照他的教誨去做,都可以成為各行業的榜樣。所以陳女士可以,胡小林老師可以,我們也「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只要把天下的安危放在心上,這些經句我們就可以用上。

  而且我們這一生的目標是成聖賢,哪裡跟聖賢效法?是他的身高、體重嗎?是他的動作嗎?不是。「慕賢當慕其心」,效法他的心境。孔子為什麼成聖人?他覺得天下的安危是他的責任。所以夫子講「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丘之罪也」,他覺得是他的責任,他不怪天下的人破壞這些文化,他只提醒自己,我有沒有盡心盡力把詩書禮樂弘揚開來。所以夫子他能講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這也是他老人家的心境。我們看到躬自厚,想到當五倫關係當中,發生情況的時候,有一方完全不指責對方,只反省自己,這是德行,這是至誠能感通對方。

  比方在君臣當中,春秋時代的史鰌,史鰌他勸衛靈公要用蘧伯玉,不能用彌子瑕,彌子瑕是佞臣,不好的臣子,勸了很久,衛靈公都沒有聽。假如我們是臣子勸了好多年,君王都不聽,我們生不生氣?我們會不會放棄?或者不識好人心拉倒,不要跟他好了。史鰌並沒有責怪他的君王衛靈公,到他斷氣那一刻他沒有指責君王,他責怪自己沒有能勸動君王。斷氣以前還在為國家著想,交代他的兒子:我沒有盡到忠,我死後沒有資格放在正廳,你把我放在窗戶底下就好。他交代他兒子,兒子很孝順照辦。衛靈公來弔唁,一進來看到棺木擺在旁邊,非常震怒,對著他兒子講:你這不孝子,怎麼把你父親的棺木亂放?他兒子講到了:這是我父親生前最後一口氣交代的,說他沒有盡到忠,不能勸君王用蘧伯玉,這是他的過失,所以他沒有資格放在正廳。連死那一刻不指責別人,還在反省他自己,這是至誠的忠心。當下衛靈公一聽非常震動,回去之後就罷黜了彌子瑕,用了蘧伯玉。大家要了解一個奸臣轉成忠臣,對國家人民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

  所以君臣關係如是,父子關係也是一樣,我們看「二十四孝」之首大舜,面對父母對他的仇視、陷害,他都沒有放在心上。一心一意都是想著:他自己還做得不好,不能感通,最後還是用德行感化了父母跟弟弟。所以五倫當中只要不能夠感通,還是我們自己「德未修,感未至」。這個在歷史當中各個關係表演出來,都是給我們最好的榜樣,別人做得到,我們也有志氣這樣去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何時候不指責別人,是反省自己,這樣《德育課本》的好戲,就在我們自己的人生演出來。

  在兄弟關係當中,繆彤先生他跟四個兄弟,他父親很早就過世,所以兄弟們住在一起。後來兄弟長大都娶妻了,弟婦們有一些爭吵衝突,最後就吵著要分家產,要分家不住在一起。我們從繆彤他的家庭環境來思考,從小就是他這個哥哥照顧弟弟,最後還都讓他們娶妻了,安定生活,最後反而跟他爭著要分家產。假如你是大哥會怎麼樣?會不會馬上:你讀書的錢都是我出的,你三歲的時候就是我開始養你的,你現在怎麼這樣?你這樣對得起我嗎?我可能連續劇看太多了。請問大家,你的弟弟在那裡吵要分家產,你這麼一套一套道理講下來,他接受嗎?所以家庭裡面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家庭講太多道理傷情。

  繆彤當下確實沒有指責他的弟弟,他自己關起門來對著上天說到:繆彤,你一生讀聖賢書修養自己,謹慎自己的言行,想說用德行以後可以改善社會風俗。這是讀聖賢書的目的,移風易俗,現在連弟弟都不能感化,實在是愧對聖賢人。說著說著他就自己打自己,後來弟弟跟弟婦發現這個情況,非常惶恐,趕緊推開門,全都跪在地上:大哥,你別這個樣子。其實是繆彤當下那個完全不指責的心,那個真誠反省自己,觸動了他所有弟弟跟弟婦的良心。坦白講他們知不知道,哥哥對他們的人生有多重要?他當然知道。可是知道的事,為什麼有時候忽然迷糊了?欲望上來了,有時候會稍微沖昏頭。而哥哥這種至誠的反省,又把他們的良心給喚醒了,所以後來一家團結在一起。繆彤這個兄弟關係,也是反省,至誠感通。

  而在《八德故事》的評語當中,有一段話講得特別好,是許止淨先生評語的,許止淨先生也是民國初年的大學問家,修養非常好,他寫了一段註解,他說「天地間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天地之間的道理,處世的態度只要能時時掌握自我反省,這件事發生了,我的不對在哪裡,這個時候就不會意氣用事、情緒化。因為人一反省自己有不足,他不會發脾氣,他的氣自己就下來,他理虧了!不只自我反省,再來盡心盡力,任何一件事情發生了,我怎麼去改善它?我怎麼再去付出?人時時自責自盡,就不會情緒化。任何情況縱使再糟,都回到:我做不對在哪,我怎麼去改善它。而不是去指責、而不是去對立衝突。更無道理矣,所有的道理一定跟自責自盡的精神是相應的,它只是用不同的文字來詮釋這些道理而已。

  有時候我們經典讀了不少,「念佛參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真正遇到事的時候一句話也出不來,該怎麼發脾氣還怎麼發脾氣。這一句很好,上一次我參加課程,有個學長說要送他一句座右銘,我感覺這一句挺好,「天地間,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其實任何一件事情發生了,只要我是其中的人我一定有還不足的,不然它不會出狀況。剛剛也跟大家舉了例子,只要一個人有注意到,是清醒的,可能這個事就不會發生。比方先生匆匆忙忙那個最重要的文件沒拿出去,這個時候要怪誰?當然第一個他自己做事不小心。但是假如他兒子有幫他注意到,家裡人有幫他注意到,可能這個事就不會發生。為什麼說妻賢夫禍少?這妻子假如在方方面面懂得輔佐她的先生,可能他很多錯也不會產生。所以這個自責有味道!不是發生事情之後,一味的去指責某一個人,事情又不會更好。說到這裡我們再養成一個習慣,對我們心性提升很有幫助,任何一個人撞到你,你首先跟他說對不起難不難?不難?可是很練心境。明明他撞我,還會有一點痛,還我給他道歉?他不去撞別人,怎麼偏撞到我?

  但是你養成習慣人家一撞你:對不起。跟你保證他絕對不跟你衝突,甚至於他會有點不好意思,人都有良心。可是假如他撞到你,你說你不長眼睛是吧?可能明天報紙就會報,有人因為撞了一下然後打架,任何時候都反省自己。你說今天是他,我還躲了他還是撞到我。因為我們手腳不夠靈活是吧?都有可以反省到的!可是很奇妙的,人跟人是互相交感的,明明是他錯得多,我們還反省,就把對方的良心給喚醒了。其實人假如每天都盯著別人哪裡錯、哪裡錯,他也不會快樂;反而反省自己的不足,德行不斷提升,是最快樂的事情。再來,自盡就是盡心盡力,不管事情處在什麼狀況,我們只考慮怎麼樣幫這個事改善,怎麼樣幫團體提升,沒其他的念頭,這就是忠,時時想著盡心盡力就是忠的人。所以剛剛跟大家談到,這些都是治理國家天下的教誨,我們能拿來要求自己嗎?能。真的這麼要求自己了,您這一生不成聖也成賢,就實踐了《弟子規》「聖與賢,可馴致」。

  我們再看三十三句,第二冊二百三十一頁,這也是《論語》當中的教誨。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底下有註解說到,「民之離散,為輕漂犯法,乃上之所為,非民之過也,當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也」。這個註解依據經文說到,『民散久矣』,這個民心離散、行為偏頗,是一個結果,原因是上位者沒有教導他們。所以《三字經》裡面,都把因果關係告訴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而一個領導者他也兼顧了這個角色,他是父母官,人民的父母,他也有教化的責任,也是人民的表率、老師。因為上位者並沒有能落實為政的政道,偏離了為政之道,甚至於放縱這些習氣欲望,那上行下就會效,所以才會感來民心離散。『如得其情』,就是如果真正去調查犯罪的人民他的實情,真正了解實情的話,會很自然的哀憫人民,因為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我們之前在學校教書,這個感覺就比較深刻,看到一些學生行為比較不好,一做家庭訪問,要不父親遊手好閒,要不還有遇到媽媽去世,孩子心理調適不過來,每天在網吧麻醉自己,後母又不照顧他。所以看起來那個行為是不對的,可是一了解原因反而很憐憫孩子。孩子如是,犯罪的人亦如是,都是缺乏家庭跟好的學校、社會教育,才會造成這個結果。而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你把教化抓好了,把倫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弘揚開來,孩子在這樣的社會風氣,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當中各個都是善人。所以人是決定可以教得好的,是我們有沒有教他。

  在廬江,我們有三年跟老百姓交流傳統文化的機會。當時候也是教《弟子規》,結果犯罪率就快速下降,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一年而已!您看現在世界大部分的地方,犯罪率是怎麼樣?往上。怎麼教一年是往下降百分之四十七?然後離婚率也大幅下降,好像也是下降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左右。而離婚的夫妻都是住在外面,沒有住在湯池鎮,只是戶口落在湯池鎮。等於是老百姓學傳統文化的那二00六年,住在湯池鎮的沒有一對離婚。這就證明人之初,性本善,他都是有情義的,有人提醒他了,誰希望人生走到這樣的遺憾當中去。

  所以『哀矜而勿喜』,應該憐憫,我們上位者沒有把教育辦好,不然老百姓,人心怎麼會變成這樣?所以這裡提醒到,一個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古代部長級的尚書,禮部尚書排第一位,就是他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部門都是輔助他來教化老百姓。宰相不在的時候,都是禮部尚書代宰相職,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為生怕這些為官者他忘了父母官的職責,結果判老百姓罪了,還覺得自己業績不錯,那就大錯特錯了。破案了還很高興,還有獎金可以領,這個心態就偏離一個為人父母官的態度了。所以「哀矜勿喜」!

  夫子在《大學》當中講了一段話,也讓我們非常佩服夫子的人格。夫子說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我們能不能從夫子的言語當中看出夫子的心境?夫子講,判決案件都是依法辦理,吾猶人也,跟一般公正的法官是一樣的。但是夫子的內心更希望的是什麼?天下沒有爭訟的案件,必是希望以後天下沒有這些不幸爭訟的事情。而這個必字也是夫子一生致力於教化,他希望能夠真正實現這樣的政治理想。而當真的給夫子機會,夫子真的辦到,當時候夫子治理一個縣,短短的時間真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這個必字,我們也看到夫子一生致力於教化,是他對於天下的忠心。這個必字就是我終生盡心盡力,往這個目標去努力,夫子希望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但是還是要靠教化。

  所以夫子的言談當中,都表現出他對於人民的忠恕之道,為什麼希望不要有爭訟?只要告上法院,已經是個不幸的事情。誰不幸?雙方都不幸,到那個時候再公正,其實也很難解決他們彼此的不幸。所以教育是防範於未然,體會到人爭訟之後彼此都痛苦,這是恕道,感同身受,所以希望以後人與人之間不要再有衝突跟爭訟。大陸有一個案件,年輕人發生衝突,好像為了幾百塊錢,結果失手把朋友給打死了,後來法院要裁定,判這個年輕人要判他死刑。突然有人幫他求情,誰幫這個年輕人求情?死者的母親向法官求情,不要判這個孩子死刑。因為我深刻體會到這個孩子他母親的心情,假如她的孩子也執行死刑,她就跟我一樣痛苦,因為我現在喪子之痛我很清楚。尤其在大陸一個孩子,二十幾歲的就這樣走了,那種苦、那種痛她體會到了。所以這個母親相當的令人佩服,她提起的是那種體恤對方的,體恤這個孩子的母親。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社會當中,種種家庭跟社會的不幸,假如我們是一個教育工作人員,我們也要感同身受。他們在小學,在求學過程假如有這些好的教誨,他人生就不會這樣。以至於我們也效法夫子,「必也,使無訟乎」,人生要沒有這些不幸,他要明理才行。他心地善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他的人生才會幸福。尤其在現在這個社會,人不懂倫理、道德、因果,他人生說沒有災難幾乎很困難。因為他會遇到一些不明理的人,他自己又不懂,一定跟人家衝突,一定有很多痛苦。理得心才安得了,所以我們要期許自己,所有認識的親朋好友,我們都要把聖賢的智慧介紹給他們,這是我們的責任。必也,使無訟乎;必也,使他們快樂乎。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家庭不幸、身體出狀況,種種這些事情,我們有責任,我們沒有珍惜這個緣分,把這樣文化的瑰寶給他。儒家治世,他肯聽了他這一生能幸福;道家治身養生,道家養生的道理講得非常好;佛家治心,他能身心安頓,更好能了生脫死,那目標就更高了,不要再搞這個生死輪迴。

  當然立這個目標很好,但是要因人施教,你不要好心,操之過急弄巧成拙,「教人以善毋過高」,還要設身處地,「當使其可從」。比方你今天聽了陳樹菊的故事,回去跟你親人講,我們就是要像她這樣,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以後他看到你就嚇死了。你說她的精神真令人家佩服,我最近剛好認養了一個山上的孩子。你就講到這裡,人家很自然的:我也認養一個!毋過高,不要讓人家很有壓力。我之前都不懂這個道理,所以也弄巧成拙不少事,比方說跟一個人談傳統文化很好,我一下子十本書就給他了。十本書把他嚇壞,應該一本一本送就好了,一下子這麼多本,他都覺得這都是聖人的東西,不知道要擺哪裡?連擺他都生煩惱。還是要體恤到對方的心情,不要一下子太快了。這是曾子非常懇切的言語勸告。

  我們接著看三十四句,在第二冊的二百三十四頁第一行。這是夫子感嘆的話,我們看第一行裡面:

  【夫子喟然嘆曰。】

  我們翻到二百三十三頁來看,是一個典故。孔子為魯國的大司寇,司法部門最高的領導,剛好有父子爭訟,父子告上法庭,然後夫子沒有馬上判決,把兩個人都關起來了,都關在牢裡,三個月經過了都不去管。父親主動請求:我不告我兒子了,夫子就赦免他們,就讓他父子都回去了。季孫聽到了這個事情就不高興,「不悅」,就對孔子講,司寇,你是不是欺騙我?以前你都告訴我,「為國家者」,必先用孝來治理天下。而今天這個兒子不孝,父親還告他,你怎麼不處罰這一個,讓天下人都懂孝?他這裡是講「戮一不孝」,就是把這個不孝殺了,來教天下的人行孝,這樣不是很好嗎?怎麼又把他放了?大家想一想,真的把他兒子殺了,天下的人孝了嗎?可能會嚇到了,我得要對我爸爸媽媽好,不然我會被砍頭。他那個孝就不是天性了,所以孝是天性應該順著人性啟發才對。所以『孔子喟然嘆曰』,夫子很感嘆,你怎麼要用這種方法?然後說了:

  【嗚呼。】

  感嘆:

  【上失其道。】

  你在上位者沒有做好榜樣,也沒有教導老百姓。

  【而殺其下。】

  你沒教他孝道,他現在不孝你就要把他殺了。

  【非理也。】

  這是不合理的,你沒教他,責任不在他,是我們領導者的責任。

  【不教以孝。而聽其獄。是殺不辜也。】

  我們不用孝道教化人民,判決了他的案子,就把他關到監獄裡面去,甚至於執行死刑,這是『殺不辜』,就是殺害無辜的人。這個人他假如真的被殺了,我們想一想,他爸爸會很高興嗎?他爸爸也是一時間氣憤,真的兒子被判刑死了,可能也變成這個父親一輩子的遺憾。那都是一時之氣而已!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有沒有哪個父親說,我告我兒子,他被殺了,我好高興?哪有說兒子不好,父母很高興的好像沒聽說過,這違反人性。所以夫子這個方式,一來反省領導者首先我們有沒有教?沒有教你就不能去處罰人民。再來,也是體恤人情,判案當中不只有法律,還有情理都考慮在裡面;不然到時候真的執法,最後老百姓遺憾終身都有。甚至是藉由這個事件來提醒老百姓,來安撫,來教化老百姓。

  法律解決了,事情往往雙方怨結還是不能化解的,好像很公平了,好,離婚,這個財產你的,那個他的,公不公平?平得了嗎?看起來依照法律了,事實上內心裡面的不滿、怨恨、對立還是沒化解。我認識從事律師工作的朋友,人家找他辦離婚,他都是盡全力幫他們化解衝突。只要化解不了:你去找別人,我不幫人家離婚。勸通了很多夫妻,所以律師也是可以積陰德。假如為了業績,人家要離婚,趕緊幫他離婚,雖然是賺到錢,可是可能造了一些罪孽,這個在歷史當中都有。在《德育古鑑》裡面有個真實的例子,有個人學問挺好的,他太太都看到他頭上有光。結果有一天回家這光沒了,他太太很驚訝:你今天做了什麼事情?他說今天有人請我幫他寫訴狀,我幫他寫好了,他明天要到法院去告了。他太太一了解:你趕緊把那個訴狀去跟人家拿回來。那幫人家打官司了,他自己也很驚訝,太太都看得很清楚,他趕緊去勸和,把訴狀書拿回來。光又亮了!

  所以人的禍福在一念之間,好像之前跟大家講過一個例子,我們順便複習一下。有個考生叫李生,他要去考以前在一個客棧住下來,他一到那個老闆對他非常的殷勤,伺候得非常周到。他就很驚訝:這個老闆今天才見我,怎麼對我這麼好?問那個老闆。那個老闆說,昨天我作夢,土地公跟我說,今年會考上進士的這個讀書人姓李,今天會到我客棧來,所以你今天來了與有榮焉,招待得特別周到。這個李生一想我今年可以考上了很高興,半夜就在想:我娶這個太太娶得很早,長得不夠漂亮,我要考上進士了,有身分、有地位了應該考慮怎麼換一個太太。隔天他就去考試了,這個老闆又作夢,夢到土地公跟他講,這個李生還沒考上就想著換太太,這一個念頭把他的福報折掉,他考不上了。後來李生一回來確實沒考上,這個老闆又把土地公講的跟他講,他慚愧到連住都不敢住,趕緊跑走了。不過可貴他還有羞恥心,這個羞恥心能夠真正去落實,可能還可以轉命。所以《了凡四訓》告訴我們,改過發三種心,第一個就是恥心,再來要發畏心敬畏天地鬼神,要發勇心斷惡修善。所以確實一念之差,禍福就天壤之別。

  所以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要了解到,世間的很多做法還是要符合天地的規矩,天律。不能依照哪個國家的規定,他只要違背天理他必遭災殃,這是僥倖不得的。比方說今天這一戶人家專門開賭場,你說開賭場是對還是不對?當然是不對。法律不制裁他,天律怎麼可能不制裁他?世間他是送錢送到最後警察不管他,可是老天管,人現在都耍小聰明,人算不如天算。你說像美國那個金融風暴產生,他們賺那種錢買空賣空,賺這麼多的錢,這個危害到誰?危害到天下人,危害到全球的經濟,這個孽他們造大了。小人冤枉作小人,不明理專耍聰明,違背天理!現在還有國家辦賭場,這在老祖宗的教誨當中,那真是覺得太不妥當,我只能用太不妥當。

  剛剛我們講「反求諸己」,這個也是他們還不了解《弟子規》,跟《了凡四訓》,我們應該找時間去跟這些國家talk、talk一下,聊一聊。其實老天爺很慈悲的,一個人大禍臨頭以前,都有給他很多提醒。只是人「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沒有回頭,沒有警覺。我們人生過程當中,遇到很多不如意事,我們冷靜下來想,過程裡很多人提醒我們,我們沒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而已,不然那些人生的不幸就不會在我們身上。所以往往一個人一生的不幸,第一不聽父母的話,第二不聽老人的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聽聖人的話、不聽經典的話才會有災。

  我們接著來看第三十五句,是《論語》裡面「堯曰」,堯帝說到的,而這一句話,在每個朝代的聖王都奉為座右銘。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朕是湯王對自己的謙稱,謙虛的稱自己是朕。這一句話是在《論語.堯曰第二十》裡面,那是湯王說出來,而事實上堯帝、舜帝都是這樣子來期許自己的。『朕躬有罪』,就是我本身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是各地的人民百姓,就是請上天不要牽連降罪給萬方之民。『萬方有罪』,萬民有罪過了,『罪在朕躬』,這些罪應該我來承擔,因為我沒有教育好他們。我們之前看到堯帝的風範,在《說苑》裡面有講到,見一個人飢餓了,堯帝會覺得是我造成的,我沒有好好照顧人民;一個人凍傷了,堯帝也是反省自己;一個人犯罪了,堯帝說我沒有教育好他。所以堯帝的精神「先恕而後教」,寬恕、包容進一步教化人民。後來天下人心都很仁厚,都能包容別人,都能盡力去幫別人,所以堯、舜,人心都非常好。所以大禹那個時候有感嘆到,禹王說堯舜時代的人民,都以堯舜的存心為他們立身處世的態度。大禹覺得他那時候教化的人民,就沒能有這樣的態度,他自己覺得他的德行比不上堯舜。

  那我們面對孩子,面對學校的學生,面對我們的員工,面對身邊有緣的人,我們也效法堯帝的精神,先恕而後教。所以在經典當中有一句話講到,「先人不善,不識道德」,他的父母、他的祖上這幾代忽略了傳統文化,他也沒學,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人告訴他,「殊無怪也」,不要再指責。所以這段話我們入心,對任何人都不會再指責,寬恕、包容。但是很重要的而後教,寬恕以後更重要的,我們要教他。而這個教當中很重要的,「教」字左邊,上行下效,所以是身教,教不是用嘴巴。我們看這個教原來的字當中並沒有嘴,這是一個小孩,小孩看著大人、老師畫的一個叉,他跟著模仿,上行下效,身教。接著是一個手拿著樹枝,對孩子是不厭其煩的提醒叮嚀,這是代表耐性。教育一定要身教加上耐性,教育不能急於求成,最後變成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我們沒有辦法教育好他人,一定是這兩個態度做得不夠徹底。假如我們覺得我們身教也挺好了,那是時間跟耐性的問題,往往我們一反省這兩點還是有不足,就不會指責他了,還在自己的身教、德行跟耐性當中下功夫。所以這個後教,教當中也還要從自己本身以身作則開始。湯王這一段話,太宗皇帝也是銘記在心,在《資治通鑑》當中,有記載到太宗講的,「君,源也;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為君者好像一個河流的源頭,君源也;臣流也,是它這條河川的支流。這源頭污染了,要讓下面的支流是清澈的,是不可能的,太宗有這樣的心態可貴。

  在貞觀初年,有人上書給太宗講到,希望能夠去掉朝廷一些佞臣,不好的臣。太宗收到了,說我所任用的都是賢者,你覺得誰是不賢的人?這個臣子就說了,我從小在鄉間長大,我目前也判斷不出誰是不賢,但是可以請陛下,你有一天故意裝著很生氣,然後講一些不是正確的話。因為你很生氣,看看有沒有人敢不怕你的這種雷霆,不怕你生氣還敢當下對你直言進諫,那這樣的人就是正直的人。假如你生氣,講的不正確,他還隨順你的話,奉承你的話,那這個人就是佞臣,你就判斷出來這些人不好。諸位學長,這個方法好不好?我們看太宗怎麼應對這個事情,太宗對當時候的大臣封德彝說,流水的清跟濁在它的源頭,國君是政治清明的源頭,臣子、老百姓像流水一樣。現在我這個國君自己要先用詐術,那不是故意演戲嗎?故意演戲還要測出臣子的正直,我自己就不正直了,還測臣子的正直。就好比源頭都是污濁的,還望流水是清澈的,這個從理上不通。太宗很有正氣!我假如沒有看到後面的話,還覺得前面的方法不錯,所以幸好我不是皇帝,不然就糟糕了,不過現在學了以後,要學這些正確的。

  太宗又舉到一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魏武帝,就是曹操,太宗在看到曹操的一些歷史,就覺得他的詭計太多,他覺得很不認同他這些方法,覺得上位者一個國君這麼做事情,很難教化老百姓。我們想一想,我們跟曹操學到什麼?「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個不能學,大家學東西要有判斷力。要學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看這個心胸差別就很大了。所以太宗不認同這樣的一些權術、詐術,當然太宗也是很講人情事理,他對於上書的人說「朕欲使大信行於天下」,用誠信在天下立信,不欲以詐術來教化人民,所以「卿言雖善」,你講的方法雖然不錯,「朕所不取也」,但我不要用。他沒有一下否定這個臣子,還是鼓勵他們提意見,但是藉由這個機會也教育了他的臣子,決定不要用詐術。

  所以整部《中庸》強調的,就是一個誠字,「至誠如神」,「至誠感通」,而不要用一些詐術方法。在《論語》當中還有一段話說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夫子講到,逆就是逆料,就料想,不事先料想別人有騙我,不億不信這個億就是揣測,就是不揣測人家不守信於我。有些人他去料想、他去揣測別人會騙他,別人會不守信於他,後來還真的被他算到,抑亦先覺者,就真的被他先料到了。但夫子不是很鼓勵、贊同這樣的態度,所以夫子最後說,真的都猜到了,這樣就很賢能嗎?很厲害嗎?因為這樣揣測,有時候很可能會誤會他人。所以夫子不鼓勵這種去揣測別人會不信、會騙人,因為這樣的風氣,假如在一個團體當中那人的疑心就會愈來愈重。信任能給人力量,懷疑就會增加彼此的誤會。我們跟一切人相處,我們抱持著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都能愈來愈好的信念。可是真的我們為他好了,他還騙我們,西方的宗教經典有說,好像是關了一個門,會幫你開一扇窗是吧?你這邊吃虧了,你完全不計較,後福無窮。

  我們閩南話講「天公疼憨人」,而且你對人家這麼好,還被人家騙,就像《了凡四訓》講的,「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自己沒有做錯事還被人罵得要死,那個罵你是給你福報,把你的罪業都消掉,來福報,「子孫往往驟發」,這是真理。大家相不相信真理?相信。好,那你從此以後被人家罵都是高興的,一來,罵對了反省,「聞過欣」;罵不對,給你送福來是吧?所以你看人為什麼不高興?因為不相信真理。人為什麼每天樂呵呵的?因為相信真理。所以夫子這段話也提醒我們一個處世的態度。其實我們常常在那裡猜別人怎樣怎樣,一定會猜錯的!不要說別人,連自己都看不清楚,還猜別人,在那裡我看人絕對準的。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都看不清楚,常常還自欺,出賣自己,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出賣自己了?隨順習氣的時候不就是把自己給糟蹋了嗎?賣掉了。所以要厚道,「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把那個處處要求別人,反回來要求自己,德行就上去了。

  我們接著看三十六句,「反身」,在第六冊的八百一十九頁。我們看這段是管子說的,這段也是很精闢的政治哲學,我們從一開始看一下。「管子」講到,「身不善之患,無患人莫己知」,一個人要常常憂患自己的缺點、不善去改進,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不要擔心別人不信任自己。我們之前好像讀過一篇文章講到,「禦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止住毀謗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自己好好修養自己。抵禦寒冷最好的方法是什麼?買個厚的衣服穿。這是比喻,就是止住毀謗不是去叫別人不要說,最好的方法自己修養好德行。「民之觀也察矣,不可遁逃」,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會觀察得很清楚,是掩飾不了、逃遁不了。

  「故我有善則立譽我,我有過則立毀我」,我有好的善行、德風,老百姓甚至於作歌曲來讚歎。我們看《詩經》裡面,很多都是讚歎這些有德的領導者。我有過老百姓會很快的,反映在他們的歌曲、言行當中來批評我。很多領導者要了解老百姓對他的看法,有時候到菜市場去看一看,去了解一下他們在談什麼,了解從政的得失。「當人之毀譽也,則莫歸問於家矣」,就是人民對我的批評跟肯定,我聽了就很明白,不一定還要回家問自己家裡的人。人民講的話實在,自己家人有時候偏心,所謂「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有時候自家人會比較為自己講話,就不準。我們剛有點反省,自己家的人馬上:已經不錯!那個反省就不能再深入了。你就這樣很好了,你看現在那個阿貓阿狗,你都比他們好了。所以自己家人不能這麼講話,自己家人要說,要跟堯舜比,要跟孔子比,這樣叫真正愛護自己的家人。

  【故明王有過則反之於身。】

  賢明的君王有過錯了,這個過錯包含自己跟人民的過錯,反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失職了?

  【有善則歸之於民。】

  有好的善行、好的功業,歸功於臣民百姓,讓功於眾。

  【有過而反之身則身懼。】

  有過失了就反省自己,自己就愈來愈戒慎恐懼的改自己的過失。

  【有善而歸之民則民喜。】

  有善行功業了就歸功於人民百姓,老百姓也會同樂,很歡喜。

  【往喜民。來懼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往喜民』,把功勞讓給老百姓,百姓欣喜。而過失都來要求自己,那自己就會非常警惕,戒慎恐懼來修身。這樣的態度,就是賢明君王用來治理百姓的為政之道。所以這裡提到,『有善而歸之民』,『有過而反之身』,這個態度,我們身為一個單位的領導者,也都是這麼去做,而且是打從內心去做的,因為很有責任感,下屬有什麼不對,我也應該承擔教導他。所以一個主管也要能承擔責任,一承擔起來,下屬覺得有安全感。下屬覺得慚愧反省自己:我自己做不好還讓領導擔責任。而且這個向心力就會愈來愈強。所以聖賢的明王他們立身處世,不只有德行,還符合人情事理。好,今天我們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