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1/8/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7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上個月我們辦了個大學生的講座,這些大學生他們從幼兒園讀到大學,也是十幾年的光陰,這一次又來參加傳統文化的課程,也都是相當難得的。在現在社會算是功利主義比較強,他們還能重視倫理道德,這都是很可貴。幾個同學比較晚走,一天吃完飯我跟五個同學一起坐下來乘涼,偷得浮生半日閒,跟他們談天。就是在禮拜六晚上,文言文課程剛結束,吃完飯就坐下來。我突然問他們說,剛剛三個小時的課程,他們記得哪一段話,他心裡很有感受的。我這麼一問,有個男同學他就愣了他答不出來,好像想不到。而且這五個人當中,他背的經典最多,《易經》、《書經》,他都讀過上百遍。讀的經典最多,可是聽三個小時的課,讓他談一個最深的感悟,他談不出來。

  反而另外一個男同學,他馬上就說了,剛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貞觀之治」,除了唐太宗的英明,還要有賢德的長孫皇后在適時的給他勸諫提醒,還要有像魏徵這樣的忠臣,才能成就這個盛世。所以他感覺到,成就一件事情相當不容易!他這麼分享,他心有體悟,這個體悟會伴隨他的人生。當他走入工作,在一個團體當中,他知道成就事情不容易,不要扯後腿,不要添麻煩。當他覺得很多條件不具足的時候,他能包容,他能承擔。他到一個團體去就想著:我怎麼樣讓這個團體更好。他不會做很多還給領導、還給團體添麻煩的事情,因為他已經體會到成就事情很不容易。學習貴在心悟,心的感悟;所以我們讀經典,不能變成還是在堆積知識。

  諸位朋友,知識什麼時候用?考試的時候用。考完試以後,這些知識到哪裡去了?還回去了。說坦白話什麼時候是人生的考試?隨時。所以什麼時候是考試?心態對了就考試過關,心態不對了這考試就沒過關。今天人家罵我們一句,我們能包容,考試過關;罵我們一句,脾氣忍不住了,考試就不過關。所以真正求學問,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這是目的,「讀書志在聖賢」這個認知很重要。認知一錯了就錯到底,可是這個時代是讀書志在考試,延伸出來就讀書志在拿學歷,讀書志在賺錢。一偏那人生不是以服務為目的,而是以賺錢、利益自己,進而去享樂為目的。結果這麼一享樂,地球都用壞了;這麼一享樂,各個行業的風氣就搞壞了。見利哪有不忘義的道理?這個思想觀念的偏頗,不能怪現在的孩子,上一代人,甚至上二、三代人有沒有教導他們,這個重要。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我們教孩子考試,一直給他很多知識填、填,那個硬壓進去,會把他的悟性都給壓壞了。大家有沒有看到,觀察一下現在大學生眼睛亮不亮?那可能是被知識給壓壞了,沒有好好引導他;甚至於被欲望給壓壞了,眼睛沒有光、沒有神采了。只要都是為了成績、為了金錢,他就一直在追逐,追不到了就患得患失很苦。假如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能明白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什麼時候教他?隨時把他的正念、善念引導出來。比方今天考試,考完了發考卷,一個班上的同學都拿到考卷,教育的機會出現;但是老師假如不知道教育是長善?考卷發完結束了。當考卷發下去,更重要的考試來了,孩子成績考好,他長傲慢:同學考得比我差,差勁,我比較厲害。他傲慢起來了,障礙他一生。父母、老師會不會引導孩子正確的心態,這是太重要!他考得好他會傲慢,考得好得失心會愈來愈重,大家有沒有聽過,成績排在後面很差的自殺?很少聽到。都是成績名列前茅,突然比較不理想受不了。

  你看現在自殺的都是首富,很多地方很有錢的,他可能做了很多事情,都想要求好,都要比人家強,最後遇到一些瓶頸受不了,承受不起,反而心態調不過來,過不了這個關。所以往往成績很好的孩子,有時候他的心理素質,不見得比較高。可是為什麼一個孩子讀到大學,我們都關注不到他的心理素質?很多大學生承受不了成績考不好,結束生命的時候,他的父母都不能接受:我的孩子怎麼可能會這樣?這孩子一、二十年的成長過程,父母都不知道,都感受不到。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關注的不在他的心,關注的是在他的分數上,就體會不到他心的狀態。我們在學校教書,知不知道每個孩子他的心理素質狀況?所以考卷發下來,學生的心態正不正確,完全看老師怎麼引導。我們看現在的年輕人幾個心理素質是健康的?家長跟老師錯過了無數次,引導他正確價值觀的機會!

  成績考得好,不是生傲慢,不是生得失心,要生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曾經教過他的同學。感恩父母給他一個很健康的身體、一個很好的讀書習慣,所以他遇事情感恩心不斷增長,愈來愈健康。人受教育應該是愈來愈好,而不是愈來愈苦,愈來愈笑不出來。他剛好成績考得很差?他在那抱怨,怨天尤人,指責老師不會教,那他也不健康。假如他考得不好,我們告訴他,「過能改,歸於無」,到底不足在哪要找出來,他不是在沮喪當中,而是在反省當中,這個才是素質。「事勿忙,忙多錯」,考試的時候是不是很粗心?會的東西都寫錯了,下一次不能這麼急躁。甚至於寫完了還要會檢查這樣就萬無一失,這個都是做事態度。不能他好了、不好了,我們都沒有關注到他做人做事的培養。

  所以我們假如什麼時候都是看著成績、看著功利,更重要的心靈我們很難看得到。假如不是那一天問了這幾個同學這個問題,我還覺得第一個同學背很多很厲害。因為他跟我說,他好幾部書都念過一百遍了,我這麼一問,看他一臉茫然,一個都講不出來,讓我省思到,學習「學貴心悟」,用心感悟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忘。「守舊無功」,學的東西印在心上化成言語、行為,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不是當學術來研究,那改不了心的。甚至於舊有的學習狀態,把經典也當知識一樣記起來而已,不是用心感悟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我們學習中華文化半年一年、兩年三年,哪一句經句真正轉變我們的心態,哪一句經句真正變成我們處世待人的態度,這是真實的受益處。

  所以這個同學講到,成就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他就體會到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們沒體會過,不知道個中的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確實是這樣。但我們現在不善用心,看事情有時候又太表面,所以特別容易批評、容易批判。批評的事情,其實我們可能自己都沒有體會過,然後特別會挑毛病,這個態度不妥當,無形當中折了自己很多福;應該是時時能體恤別人不容易,這個叫厚道、寬厚。有一句話講到「當家才知米貴,養子方知親恩」,我們自己當孩子的時候,嫌父母,嫌這個、嫌那個,什麼時候才開悟?自己當爸、當媽了。這個迷迷了多久?迷了二、三十年才懂。那這二、三十年造了多少孽?所以我們算一算,我們要趕緊將功抵罪。「百善孝為先」,這個孝心沒有真正發出來,是在積累惡行,人生很難是積德累功。

  我們自己真正當主管,回想自己當員工的時候,主管在上面講話,我們在下面批評。自己真正當主管了,才知道很多事情並不容易,方方面面都得要處理得當;尤其這個時代,大家倫理道德的基礎比較淺。以前大家都有學,都知道要遵守忠孝節義這些態度,都知道話到口邊留半句,話說多,不如少,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講話都給別人留顏面,不要太苛刻,這些道理大家都懂。這二、三代缺乏倫理道德,大家沒有這個態度的時候,又要帶領一個團隊,那這個主管的難度就相對更高了。所以儒家常說「要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不容易!我們能常常換位思考,那批評就淡了,體恤就愈來愈多了。

  包含我們看孔子的一生,孔子到晚年都還沒有機會能夠從政,尤其「陳蔡絕糧」,七天沒有飯吃。當時候整個文化,所謂「禮崩樂壞」,所以在弘揚文化確實難度是比較高的。那我們今天,我們自己來學習、來推展,就會體會孔子那時候確實不容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諸位學長們,大家學習弘揚文化,這一生會不會改變?能不能堅持?大家都點頭。這個點頭是現在是這個感覺,以後遇到七天沒飯吃,會不會還是同樣的意志,就很難說了。做這個事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本分,它不是帶條件的。假如能讓我吃得上飯我就做,這是有條件,假如這個條件沒有了就不幹。假如蔡禮旭有做,我就做,他沒做了,再說,那這是有條件的,無條件的才是道義。

  我記得二00五年十月底,我們在廬江第一次同仁培訓,我就問他們,我說師長不做,你們做不做?他們有的有反應,有的沒反應。這個問題很重要,可能有人會想,師長不可能沒有做。你們要配合我問的問題,那個重點不在師長做不做,而是任何情況發生我們會不會改變初心?會有考驗。比方說你學了三年孩子還是不聽話,先生還是不能接受,信心會不會受影響?沒反應了,陷入沉思當中。弘揚文化的路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容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有我們無數人的堅持去做,所謂「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當時候夫子陳蔡絕糧,在《論語》裡面有講到,「陳蔡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很多學生餓到爬不起來。「子路慍見曰」,子路有點情緒起伏了,來問孔子,「君子亦有窮乎」,君子也會遇到困窮的時候嗎?當然子路有情緒,不是因為他肚子餓,餓到不高興。子路是很勇猛的,不會因為肚子餓生氣,我就有可能因為肚子餓生氣。這些聖賢人功夫也是很了得的,他不是因為受了這個苦不高興,他是感覺到孔子這個大道怎麼行不出來,他覺得很無奈。孔子說「君子固窮」,君子確實有可能遇到困窮,「小人窮斯濫」,小人遇到困窮,就會退縮、就會變節,但君子不會。子路還有強調到,就是夫子有教過,人行善,天報之以福;人行不善,天報之以殃,我們都是做好的事情,怎麼現在七天沒飯吃?我們假如做好幾年,最後七天沒飯吃幹不幹?

  所以夫子有一段話很重要,「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人為善,不一定馬上他就有好的名聲,跟好的果報,因為我們為善,是覺得那是我們應該做的,而不是馬上要去求一個好的果報。帶著這顆求的心去行善,求不得的時候就失望,甚至不想做好事;其實善事跟我們的良心相應,不做我們良心也不安。而一個人為惡,他也不是馬上接受上天、接受法律的制裁,他福報比較大他還仗著他的勢力,可是他的惡行終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到的時候他還是要受果報的。所以我們現在的耕耘,很有可能二、三代人以後才會報。而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冷靜去看、去觀察,現代人可能一個月幹的壞事,超過以前人一生幹的壞事,有沒有?現在這個時代變成什麼樣子?就是做壞事叫有本事,就已經偏頗到這個程度。

  你說男女關係的混亂,混亂的人覺得他有本事,我們曾經聽一個女子說她墮胎十幾次,她在講話那個語氣,是在炫耀這件事情,恐怖!十幾次是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十幾次。甚至於有人以玩弄感情為本事,偏得太厲害了,一個月幹的壞事超過以前人一輩子都不止。所以大家想一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覺悟得太晚,所以現在您看天災人禍的速度相當快。古人為什麼很重視防微杜漸,「臣弒君,子弒父」,臣殺害領導,子殺害父母,「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兩天形成,「其所由來者漸矣」,漸漸形成,「由辯之不早辯」,應該趕快判斷的沒有判斷出來。一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我們現在都教孩子要自私、要謀利,那當然教出來,家也是小人、社會也是小人,這怪不得他們。我們當老師、當父母的這個認知偏頗掉,所以很多的天災在目前層出不窮。諸位學長,請問是快要結束,還是剛開始?剛開始。

  那我們現在在做傳統文化,這些天災我們會不會遇到?會。會了會怎麼樣?我們會不會死?沒有人講話了,大家都覺得這個字很敏感。很多事情,你看這個世間每一天死多少人?有哪個人說我不會死?不可能,每個人都要死。每個人都準備好沒有?都沒準備,每個人都會死都沒有準備,都被死給嚇了。人很有意思,明明每個人都會死,為什麼不教怎麼面對死?孔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遊魂為變變成什麼?有沒有變得更好?看自己的靈魂決定的。孔子在《易經》有講!有教我們正確認知這個身體,正確認知這個生死,儒家有教,道家有教,佛家教得更徹底了。很大的災難出現的時候,沒有保證做傳統文化的就不會死。不過有一條可以保證,就是你對著上天說,中華文化的道統一定從我身上發揚光大,你就不會死了。你這個願太大,你那個善的力量太大,不只你不會死,當下天地這些神明、祖先都保佑你,你死不了,槍林彈雨你也死不了。這不是我說的!

  孔子證明給我們看的,孔子好幾次遇到很大的災難,眼看著這個凶難就逼在面前,孔子對著學生講「天之未喪斯文也」,上天不讓這個中華文化道統斷滅,誰也傷不了。這是知天命!好,今天大家回去點一炷香,昭告天地,拍一下胸脯發這樣的誓願:在這個文化危急存亡之秋,中華道統就從我身上承傳發揚。你就有浩然之氣,遇到災禍的時候,你也不會恐懼。假如今天晚上就有二百個學長發這樣的願,我看這個災禍會轉不少,大會化小。要真發才行,不能騙老天!而跟大家談到這一段,就是所有行善決定會有善報,但是不一定保證它馬上報,或者在我們這一生報。

  我聽到一個事例很佩服,玄奘大師一生為中華文化奉獻無數的心力,在歷史長河當中,沒有幾個人能超過玄奘大師的。我記得我到西安法門寺,玄奘大師的聖像在寺院前面,而且彰顯著玄奘大師是民族的脊梁,他是民族最重要的頂梁柱。而大師晚年生了一場病,都有生命的危險,奉獻了一輩子結果晚年生病。大師的念頭馬上想起來:是不是我把經翻錯了?時時處處所奉獻的都覺得是本分,沒有求好報,反而是提醒自己,有沒有給人民、給後世的人不好的影響。馬上又想到的是不是翻錯了,上天在提醒我?後來沒有翻錯,重罪輕報。所以大師的心境讓我們非常佩服。

  因為有時候我們做了好事,最後生病了,遇到不如意的事,很容易就否定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樣對人生就很大的障礙。所以我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是好事做了必有好的果報。而這一生面對這個大時代,確實造惡的速度太快,所以現在天災的速度也很快。我們真的面對到重大的災害,很重要的一點,心不能亂,心要定。這是剛好今天有感而發,跟大家一起共勉,了解到死並不可怕,死跟換件衣服是一樣。為什麼死可怕?是因為人不認識死的真相,把它看得很恐怖,最後就被它嚇得驚慌失措。一開始跟大家談到,這個大學生分享給我的一些思考,也提醒我們,我們學習都是用一顆真誠恭敬的心來領受,不能再是背一些知識。

  而我們現在這個單元,對人生非常重要,「君道」當中的「反身」,反求諸己。《論語》當中說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夫子這些教誨很重要,因為我們不懂個中道理,可能自己冤枉作了小人不清楚,德行每天在退步不明白。人生要有意義,要德日進,過日少才有意義;習氣不能減,最後都被習氣給控制住,這個人生就非常苦痛,非常沒有價值。所以君子求諸己,是求諸於自己,反省自己;小人求諸人,求之於人,這個諸是之於的意思。所以我們一遇到事情不如意,第一個念頭是我錯在哪?還是第一個念頭誰害我的、誰沒告訴我的?比方我們在部門裡面,同仁跟你借東西,借了以後沒有及時還給你,結果你要找找不到,當下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我借你、幫你,你還沒有給我還回來,氣死我了。這還是在怪別人。君子求諸己,事情發生了,首先我有哪些做得不夠、不到位的,才造成這件事情。他要借的時候,我有沒有給他登記一下?登記了不就沒事。而且登記了,我順便也告訴他,一個很正確的做事方法!

  所以一個事情會發生,往往是在其中的人都忽略了,才會造成這個不好的事情;只要有一個人是清醒的,這個事就不會發生。請問誰清醒了,事就不會發生了?我!我們自己要清醒。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做事態度,你看以前做生意的人事忙先上帳,動物歸原。任何一個情況出現,都在提醒我們做人、做事的不足,不是壞事。可是假如遇到了,我們又是指責、責怪,甚至對立,那就錯得愈來愈離譜。所以這個「反身」,反求諸己,重要。而這個習慣不養成,到時候不知道要花多少人力跟時間,再把它補回來。所以建立好的做人、做事習慣,相當關鍵。

  比方處世要「懲忿」,要忍得住脾氣,「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假如這一口氣沒忍住衝突了,家庭衝突、團體衝突,要再把它彌補回來,都不知道要花幾倍的時間。而遇到事情能先反身,反求諸己,這個事情不會再惡化,這個事情會轉成讓每個人冷靜,甚至每個人反省自己的不足。所以古人講到「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我們之前有講過,兩對夫妻住對門,那一對和合的,就是遇到任何事,夫妻都是先反省他自己。另外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的,就是不管什麼芝麻蒜皮的事情發生,一定是先怪對方。所以幸福與否,跟我們處世的態度很有關係。

  而在君道當中的反身,為君者他是一國之長,他的心態會影響臣民,所謂上行下效。而且他的心境影響人民,廣大之後,他的心境是好的,老百姓心都善,就招大福;領導者心惡,老百姓也效法他,那這個團體、國家就有大禍。所以《大學》裡面講,「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所以上位者影響到整個團體、國家的命運。我們歷朝歷代的君王他們效法誰?近的,效法他那個朝代開國的這些祖先,因為開國篳路藍縷是最不容易的。遠的,效法中華民族的古聖先王,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的榜樣,這是很可貴的。二、三千年之後的國君,還是效法這些君王,效法其實也是期許自己成為聖王。

  我們看第三十句,在第四冊的五百三十三頁。

  【昔成湯遭旱。】

  過去湯王在位的時候遭到旱災。當下:

  【以六事自責曰。】

  從六個事情來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古人他是明理的,他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天人合一,整個大自然的情況跟人心是相互呼應,「作善降之百祥」,不善才會降之百殃。湯王反省:

  【政不節耶。】

  治理政事的方法、態度,符不符合正確的法度?就是符不符合這些經典、這些聖王的榜樣。在《孝經》在當中都提到,「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所講所做要符合經典。其實再講得具體,符合真理,不能遵循錯誤的思想觀念。

  【使民疾耶。】

  所做的事,有沒有使老百姓產生怨恨了?關心人民的心聲。再來:

  【宮室榮耶。】

  『宮室』就是皇上居住辦公的這些地方,君王居住辦公的地方,『榮』,就是有沒有蓋得太奢華?這些宮室蓋得很奢華,都是用老百姓的血汗錢,這麼做就不符合為君的仁道。把老百姓的血汗錢拿來揮霍,這怎麼是仁慈?我們之前晏子跟齊景公的對話,景公強調到怎麼樣富民安眾?晏子回答,你自己要先克制你的欲望,要節欲才能民富;你不搜刮民財,老百姓他生活就沒有問題。「宮室榮耶」,是不是花太多不該花的錢,在這些建築物雕梁畫棟上?《論語》當中孔子稱讚大禹,禹王也是聖人,夫子感嘆到,「禹,吾無間然矣」,就是我實在找不到任何大禹可以非議的事情,就是大禹的人格太高尚。而大禹吃東西很簡單、很節省,但是祭祀祖先非常的豐富,所以他是很有孝心對祖先。穿衣服很簡樸,可是上朝或者祭祀的時候穿得很隆重。自己在家沒人看到,穿的都是補了又補的衣服;在朝堂當中非常尊重群臣,所以穿得很正式,祭祀祖先也穿得很正式。但決定不會花很多錢,在買自己平常穿的衣服上,這是節省之外對於群臣的恭敬心,有孝、有敬。接著孔子又說到,大禹是「卑宮室」,就是他住的地方很簡陋、很節約,而把大量的國家財富,用在改善老百姓的水利建設,水利建設愈好這農耕愈順利,老百姓收入就沒問題。所以有孝、有敬,還有時時體恤老百姓的生活,這是仁愛心。古聖先王確實都是從這些地方來檢點自己。

  我們說到這裡想到,我們邀請到許哲女士,她今年一百一十四歲,她自己穿、住、用都非常簡單,她又沒有每天吃補品,人家活得這麼長壽。大家有沒有聽過每天吃補品很長壽的?我看出來介紹很長壽的,都不是吃補品的,都是很仁慈的人叫仁者壽。長壽很重要的,慈儉和靜,仁慈,仁者壽,仁慈的念頭一起來,別人還沒受益,自己身心都是太和之氣。所以《論語》裡面說「仁者壽」是有道理的,利人決定利己。還有節儉很重要,許哲女士很節儉,她在自傳當中有講到,她覺得自己多花一分錢,就是花了她兄弟姐妹的錢,讓他們可能沒東西吃了,所以她決定不亂花錢。有一次人家的捐款她放在抽屜裡面,被小偷給偷走了,許哲女士當下想,是我自己沒把錢放好才造成這個事情,她也沒責怪對方。這些有德之人,他反身的心境非常到位,而且她說這是我造成的。所以我從今天開始每天再少吃、少用多少錢,我要把這一筆錢還完。嚴以律己!所以決定是時時都為了天下的兄弟姐妹著想,不會亂花錢。她這個仁慈之心,跟我們古聖先王的仁慈那都是相應,所以也贏得廣大群眾,對她的支持跟信任。我們接著看:

  【女謁盛耶。】

  『女謁』的意思,就是指皇宮這些受寵的妃子,這些女子有沒有弄權、干政成風?大家看有些朝代女權干政之後,這整個國家就敗得很快。我們看最近的清朝就好,清朝慈禧太后當政,清朝的皇帝都是飽讀詩書,都很用心,三點多就要起床了,所以清朝自始至終沒有出昏君,因為都讀書。但是咸豐之後,慈禧太后當政,整個本來在朝廷裡面,講儒釋道經典的習慣,一直保持一百多年都沒有變。結果慈禧太后當政就改了,就不講了,不講經,人的思想觀念就會偏頗掉,時時有人提醒才行。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們現在是一天不讀經都不行了,必須要不斷薰習才能保持正念。不聽了每個人思想觀念就開始下滑墮落,最後清朝滅亡。而且不是清朝滅亡而已,整個傳統文化不弘揚,這一敗就敗了一百多年,一、二百年很嚇人。慈禧太后不聽經典的,還聽扶鸞的、聽鬼神的就更離譜了。所以那時候不是刀槍不入嗎?義和團練那個刀槍不入,都已經偏頗掉了。所以《左傳》當中講到,「國將興,聽於民」,能了解老百姓的心聲,用心去愛護照顧,這個國家要興盛;「將亡,聽於神」。聽於民就是聽於君道、聽於仁愛的精神;聽於鬼神,他又不是開悟的人,又不是懂得真理的人,那聽得就愈偏愈大。

  所以商湯第四個反省,有沒有這些受寵的女子在干政?這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君王的妻子,主要是把她的內政治理好,把後代培養好;她一干政,家裡就沒人好好相夫教子。女子都出來賺錢,她們家誰管?家庭主夫管,男人去管。男女還是有別!可能有人會說了,我家裡管得很好,我的孩子博士畢業,然後我也很認真辦政治。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決定有,確實都做得不錯,她有這個能力。但下一個問題來了,她有這個能力,其他的女人有沒有這個能力?古人看事情很不一樣,他不是只看眼前的問題,他是「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長孫皇后有沒有智慧?有,她可不可以多管些政治的事?她有那個智慧可以管,但她有沒有管?她沒有管。為什麼?她有智慧、她有能力,她不做。因為開了這個風氣以後,後面會有流弊的問題。

  大家看孔子,好的學生就有七十二個,那七十二個可厲害!比武功沒有人超過子路,比外交能力沒有人超過子貢,比德行沒有人超過顏子,比理財沒有人超過冉求,七十二賢,三千弟子。那個時候人口可能才幾百萬,他學生就有三千精英,請問大家,孔子那時候搞政變行不行?孔子只要揭竿而起,天下不知道多少人都跟著他。孔子為什麼不做?流弊問題,這麼做了以後,很多貪心的人都說,孔子也這麼做,做。都是為了謀自己的權力,去做這些事情,流弊就出來了。這個時代很多事情,其實人不見得能想到後來的事情。我們再想一想,女強人,大家有沒有遇過女強人?有。請問大家十個女強人幾個快樂?現在很多人都願意做女強人,可是做了以後到底快不快樂,好像沒人去關心。很多人想做企業家,到底企業家幸不幸福也不知道,就拼命往那個方向一直走、一直走。我也沒去調查過,這些問題可能大家自己冷靜去思考。

  依我對女人的了解,假如先生跟她不同心了,她再有錢,我想她也不會快樂到哪裡去。假如她的孩子沒教好,她是世界首富,我覺得她也不會快樂到哪裡去。因為女人特別重視情感,這些跟她最親的人,都跟她不能和合、和睦,你說外在給她多少東西她多幸福,我不相信。真的笑出來也是假笑,不是真笑。所以古人幾千年來,男主外,女主內它有它的道理。當然我講到這裡,妳們不要回去,馬上跟妳先生說,我要辭職,到時候還加一句話說我說的,那我完蛋了。我是分析給大家聽,自己去取捨,而且取捨的時候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我聽過好多,本來在事業當中也是叱吒風雲,後來回歸家庭之後,她自己的內心愈來愈安定,家庭愈來愈幸福。我有一次遇到浙江的一個女子,浙江的女子也很厲害,做事能力都很強。然後她就說,聽了這個五倫的道理,她們才放下工作,回去相夫教子,感覺心靈更加有收穫,更加安定了。當然現在家庭的經濟不允許,這個不能操之過急的,可是真正很重要的一點,這顆心一定要放在家庭上、放在孩子上。現在不放在家庭跟孩子上,以後想放沒機會,人生說的後悔後悔,都是後面才來悔就不好。

  【苞苴行耶。】

  『苞苴』是指送東西,就是賄賂的風氣是不是很盛行?一有賄賂,這國家的政治風氣就會敗壞,所以反思有沒有賄賂的風氣。

  【讒夫昌耶。】

  進讒言的人是不是愈來愈猖狂?從這六點來反省自己,當然這麼一反省、一調整災禍就能化解掉。在貞觀二年關中也是大旱,關中是陝西一帶,唐太宗他們就是陝西那一帶的人。因為大旱,太宗就對身邊的臣子說,水旱不調就是因為他人君失德,他德之不修,所以上天在責罰他。他說「天當責朕,百姓何罪」,不能怪百姓,怎麼還讓百姓遭受這麼多困窮?他自己也很自責。他聽到有人家因為太貧窮了,還賣自己的兒女的情況,他聽了之後非常的憐憫,所以派遣御史大夫杜淹拿出自己皇宮的儲蓄,去了解情況之後,把這些孩子都贖回來,還給他們的父母。所以太宗不容易!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次是京師是蝗災,蝗蟲之害。當時候太宗親自去審察稻田,結果還飛來好幾隻蝗蟲,太宗看到這些蝗蟲,首先對著蝗蟲講到,人以這穀類為命,他沒這些東西吃,人就難保生命了。而你們卻把這些穀類都吃掉,這樣是害了整個百姓。而百姓有過失,在於我一人,你們不應該降禍於百姓。你們假如有靈知的話,應該來吃我的心,不應該去吃稻米,不要去害百姓。當下要把蝗蟲吃到嘴巴裡面去,身邊的臣子就說,皇上,你吃下去怕會生病。太宗講,我就是要把災移到我的身上,還怕生什麼病?後來很快的速度,蝗蟲就沒了。所以能感是心,所感是境界,他一國之君有這樣愛護百姓之心,把這個蟲害的災禍就轉掉了。我們從貞觀時期這些故事,也可以體會到,太宗在看《群書治要》,是看到心裡面去了,他才遇到這些事,都能提得起這樣的態度。

  我們接著看三十一句,第六冊七百八十二頁,在姜太公所註的《六韜》當中,這是「文韜」的部分。文王問太公,說到「天下一亂一治」,天下有時候是昏亂,有時候是治理得很好,「其所以然者何」,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有治世、有亂世?是因為這個大自然就是這樣變化嗎?

  【太公曰。】

  姜太公接著說,這不是大自然的自然變化,是什麼原因?

  【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家安而天下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君主不賢那國家就會危殆,而人民、人心離散紛亂,他就沒有安全感。而且君主不賢,很可能就會貪財、貪色,去搜刮民財、搜刮民女,那老百姓都在恐慌當中,所以『國危而民亂』。但君主賢明,『君賢聖,則國家安而天下治』,就人民生活得幸福有序,而且老百姓都視君王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尊重。所以禍福,整個國家的禍福,在於君主的賢跟不賢,不是跟天時、跟氣運的變化有關的,是跟賢跟不賢。後面文王很難得也接著問,「古之賢君可得聞乎」,所謂賢的君主是怎麼樣的?後面說明都是跟我們前面《群書治要》講的,就是格物、就是節欲。不與民爭財富,不注重個人生活上的享樂,然後體恤老百姓的生活,這就是賢君。

  所以這一段「文韜」的話,比方從國家來講,國家領導人就要有這樣的一個期許、這樣的一個反思,團體當中領導者,也要有這樣的一個自我要求。所以在《中庸》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這裡前面是講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文武的德政,那些制度都在經典當中有記載。但這麼好的制度,可是後世不一定能治理得好,主要的還是君王他有沒有德來用這個制度。制度是其次,為君者有沒有德行,才是關鍵所在,所以這裡講的,『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我們接著看第三十二句,在第二冊的二百二十六頁。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孔子說到的,這一句當中有厚、有薄,句子應該是「躬自厚責,而薄責於人」,但是這個責它省掉了。就是一個人他反躬自省都是很嚴格,從重來檢討自己,而從輕來要求別人,叫『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就能遠離他人的埋怨。這個精神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態度。而這裡面也包含人情事理,我們要求自己少,要求別人很嚴格,一般人家很難接受,都會覺得你都沒做好,還要求我。人家不能接受,縱使我們說的話對,他還是排斥的。所以這個態度,『躬自厚』,等於是很清楚要對自己嚴格,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意氣用事,才能在理智當中;因為一檢討、一指責別人,這就不理智。所以能「躬自厚」者,很清楚自己的習氣要狠下功夫才能對治;而「薄責於人」,他很厚道,對人不苛刻。而人的精力假如放在看別人,那要看自己也很不容易,「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所以還是正己才好化人,先要求自己才能以德感化別人。尤其領導者或為君者,他整個精神都是在看別人過、指責別人過,他就沒有功夫在自己身上去改過。

  在《呂氏春秋》當中有一段話,叫「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則天下成,治其身則天下治,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呂氏春秋》這段話一開始,「凡事之本」,我們經營任何事情,都要從根本下手,根本不管是家業、事業都是在自己的修身、修養上。「德者,事業之基也」;「德者,本也」。所以成就自己的德行,這個家、這個團體,或者君王自己德行成就,這個國家、天下就安定。所以成其身則天下成,治其身則天下治,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所有的經論其實都是相互呼應的,「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而我們看到這一句,這是天下那是君王有天下,我們有沒有天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天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這一生的因緣。而事實上人這一生所遇到一切人事物,都跟自己息息相關。《易經》上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的心善,感來很多善的因緣;心惡,才感來惡的因緣。所以自己要為自己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這些經句都是提醒我們這個重要的人生態度。

  人生其實就是感應,你笑臉對人,人家就對你笑;你哭著臉,人家也笑不出來。跟照鏡子有相同的道理在其中,我們今天照鏡子,這個鏡子照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天下。大家看照鏡子很難看,還有殺氣,我們很生氣把玻璃打碎,解不解決問題?打碎了更照不出來。所以不是鏡子上面的問題,不是這個世界上的問題,哪裡有問題?是我們照鏡子的人有問題。臉一調整,境不就變了嗎?所以我們心態不對了,這個玻璃破了好多,問題也沒解決。就像我們人生成長過程當中,跟很多人撕破臉,問題也沒解決,以後還斷續撕破臉。然後都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再換一個朋友就好了;有什麼了不起,我再換一個公司就好了。其實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我們自身。反而是所有的境界,都是在提醒我們,我們修養還有哪些不到位處。有這樣的心態,反而感謝這些境界來提醒自己、來成就自己,就不會覺得這些境界跟我們對立,甚至我們指責它了。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