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11/7/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4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好。我們接著看第九冊,一千一百九十七頁這一段經文:

  【所貴於善者。以其有禮義也。所賤於惡者。以其有罪過也。今以所貴者教民。以所賤者教親。不亦悖乎。】

  『所貴於善者』,就善的事物所以受到敬重,『以其有禮義也』,就是因為它們符合禮義的精神,所以人們特別遵從、認同這些事情。『所賤於惡者,以其有罪過也』,惡的事物之所以被人家鄙視,因為這個事情是包含著罪惡、罪過在其中的,所以才會被人鄙視。而現在這些為君者、領導者,用符合禮義的這些善的道理來教導百姓,『今以所貴者教民』。『以所賤者教親』,卻用跟罪過、醜陋相應的事物來教導皇親。符合禮義的是有家教,符合罪過的是驕奢淫逸、是寵愛,怎麼給老百姓講的都是仁義禮智,結果帶自己的孩子、帶這些皇親,反而是驕縱他們?就「以所賤者教親,不亦悖乎」。這不就是違背常理了嗎?這不就是個糊塗的行為了嗎?而這個提醒事實上以前是家天下,皇帝不把後代教好,他這個朝代就要衰,所以教育好皇親國戚是非常重要,對他整個朝代是很關鍵的。

  我們看到一千一百九十七頁,接著有說到,「可令王侯子弟」這些貴族,大家看經文裡面,讓這些王侯子弟「悉入大學」,統統進入國家辦的學校。「廣之以他山,肅之以二物」。他廣博的從經典、從歷史當中,學習到這些好的榜樣,甚至於是一些負面的他能引以為戒,俗話講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引以為借鏡。而肅之以二物,這個肅是整肅他、要求他,哪兩個重點?就是守禮跟守法。禮讓他有節度,法讓他不能違法亂紀,這兩個標準來要求他。假如能讀聖賢書,又能用禮法來要求,接著經文上講,「則腥臊之污可除」,他染上的那些富貴之氣,慢慢的可以把它調伏掉。「而芬芳之風可發矣」,他的德風慢慢能夠彰顯出來。這還是得要教,還是得要有家道、家規才行,「無規矩不成方圓」。

  而這個禮法事實上每一個朝代,尤其是皇族,他們應該是規定比較嚴格的。有一個事情是貞觀六年發生,您看唐太宗讀了這些《群書治要》的經典,他是非常認真的,都有讀入心。所以群臣講的跟這些經典相應的,他馬上調整自己,這是以經典為師。長樂公主要出嫁,她是唐太宗的親女兒,而且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原配生的一個女兒。貞觀六年要出嫁,當然唐太宗應該是很歡喜嫁女兒了,而且交代下去辦好嫁妝這些事務,嫁妝這些禮數超過一倍,比誰超過一倍?比唐太宗的妹妹就是長公主,等於是他女兒的姑姑。皇帝的姐妹都稱長公主,既然有個長字她當然是輩分比較高,長輩。他現在女兒的嫁妝是她姑姑的兩倍,結果誰說話了?很有意思,家裡的事好像很多都是魏徵在管,其他人可能會有點恐懼。

  魏徵進言,有學問真好,開口要不是歷史就是經典。魏徵馬上說,漢明帝,漢明帝是明君,明章之治,東漢明章之治,西漢是文景之治,東漢光武帝下來就是明章之治。漢明帝要封他的兒子,漢明帝自己說,我的兒子他的封賞不能跟我先帝的兒子一樣。因為先帝的兒子是我的兄弟,輩分都是我兒子的叔叔,他們是低一輩的,不可以封地一樣,封賞不能一樣。你看人家皇帝自己開口,漢明帝自己說的,自己的兒子要比自己的兄弟封得少。你看我們假如不懂歷史,就勸不了。引這麼實際的例子,唐太宗聽了也不得不服,講得也對,而且是明君,你也是要做明君的人。然後漢明帝自己說,比他的這些叔叔封賞一半就好,「前史以為美談」,當時候的史官把這件事情記下來,非常讚歎這皇帝明理知倫常。大家想一想,一個人他的封賞比他叔叔還大,你看他會怎麼樣?會很驕傲,會很不可一世!這整個倫常長幼尊卑就受影響,封也是學問,要符合倫常道理才行。

  天子姐妹為長公主,天子的姐妹都稱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然加了一個長字,就代表她比公主還要尊貴。雖然皇上您對女兒的感情是很特別的,但是道理還是要符合,還是要跟義理符合,不能隨順私情。如果讓公主的禮超過長公主這麼多,這是道理上不是很妥當,皇帝,你好好思考一下。魏徵很厲害,該柔的時候柔,該硬的時候硬,您看這個時候他也是您要三思。太宗聽完馬上說,講得對、講得好!而且聽了以後,唐太宗回去講給他太太聽,太太也是嫁女兒,現在有人建議把她女兒的嫁妝減少。我們看看長孫皇后怎麼講?她說到,我以前曾經聽陛下談到魏徵,非常敬重他,但是還不是很了解,皇上你為什麼這麼敬重他緣故在哪裡?今天聽到魏徵的勸諫,我了解到,因為他能以義理來節制皇上的私情。

  皇上權力最大,假如順著他的私情、好惡,朝廷的風氣就會很受影響。他能以道理來時時節制皇上的情感,尤其是私情,真是社稷的棟梁。你看這個媽媽不只沒有抗議,馬上給魏徵最高的評價,所以這個皇后不簡單。然後接著更提醒唐太宗,這都是順勢而為,高度的智慧:皇上,妾跟陛下是結髮的夫妻,我們是最親的,而且又蒙皇上這麼樣的敬重我、愛護我,這情義是非常深的。我們的關係這麼親密,情義這麼濃,可是我每一次要跟你講話,還是戰戰兢兢,還得要察言觀色、等待時機,不敢輕易冒犯你的威嚴。我都這麼有壓力了,何況是你的臣子,他跟你的關係,跟我們夫妻比還差一截,那他們更難!你看這對唐太宗的提醒多重要。「況在臣下,情疏禮隔」,那個情義還不到我們夫妻這麼濃,那他們更不容易。

  又舉歷史,你看這個皇后不簡單,舉韓非子寫了一篇文章叫《說難》,給領導人說實話挺困難的、挺不容易的,說不好連腦袋都沒有了。東方朔也寫了文章,都提到要勸諫皇帝,很不容易,這實在是說得非常真實。所以「忠言逆耳利於行」,有國家的人最重要的一個態度要能接受忠言,能接納了國家就大治,不接納這個政治就要混亂了。所以我至誠希望陛下,能非常仔細的來面對臣子的勸諫,則天下大幸,天下人的幸運。你看長孫皇后抓住這機會幫所有的大臣講話,所以大家從這裡看到,貞觀之治容不容易?這麼多賢者會集在一起。假如沒有長孫皇后,我看魏徵也會有很多危難,很多危難都是長孫皇后幫他化解掉的。

  有一次唐太宗氣到刀都拿起來了,最後長孫皇后穿著隆重的禮服走進來,唐太宗看了一臉狐疑:妳幹什麼?手上還拿著刀正要出去發揮一下,怎麼看到自己太太穿著盛裝,怎麼回事?皇后馬上恭喜他,一定是有明主才有臣子敢這麼勸諫。唐太宗一想我是明主,舒服多了,氣就沒了,氣也不是真的,轉個念頭就沒有了。要會轉,自己要會轉,旁邊的人要會護念,會引導就轉過來了。皇后這麼一講完,皇帝馬上派遣下屬送絹帛,也是很上等的布料五百疋,親自送到魏徵的家給他。魏徵這個接受的賞賜不少,但是這個賞賜最重要的,就是讓國家朝廷整個勸諫的風氣帶動起來,唐太宗是明白人,懂得用賞賜來鼓舞正確的風氣。我們看到這個典故,了解到唐太宗是明白人,只要臣子的勸諫是符合禮義的,批評他家裡的事,他都能欣然接受,馬上去修正。這兩段都是談到皇帝,以至於是個富貴之人教孩子,都應該要非常慎重,有家規、有家道、有家學從小約束、教導他們。

  而唐太宗教自己的孩子是相當用心的,我們再舉一個典故來看,這個典故可以看出唐太宗良苦用心,抓住任何一個機會教孩子。我們有沒有抓住任何一個機會教孩子?「父慈子孝」,這個慈就在念念為孩子著想。當然這個著想,還得我們自己對道理很明白,才能抓住每個孩子偏頗的機會把他導正,才能收到長善救失之效果。貞觀十八年的時候,唐太宗對著旁邊的大臣講,古代非常重視胎教,從胎裡就教起來,而這是我遺憾的,我沒有能從胎教就好好的來把握,那個時候可能還在打仗。而我最近立了太子,太子以後是皇上一國之君,所以遇到任何的事物,只要有機會我馬上要教誨他。太子在身邊看到他要吃飯,我就問他,你懂得白米飯嗎?孩子說不知道。接著皇帝講,這白米飯是農民種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過這一段最好是他自己種過,自己去體驗看看那個汗滴禾下土,他自己在那流汗他一定記住。

  這是我們曾經讓孩子到田裡面去插秧,插得腰酸背痛,然後回來看到那個白米飯,老師跟他講,你今天插的才這一碗而已,你要節省不要浪費食物。那小朋友沒有插過秧,看到水田、水稻田:老師,那個下去會不會死掉?另外一位同學說別怕,底下有水泥地。這個同學見未真,勿輕言,不可以常常在那裡亂想東西,哪有水泥地?這是屬於體驗,他體驗過他就很深刻,你給他講半天,有時候他也不知道什麼感受。我們最近四歲的小朋友種菜,種空心菜,我看他們那些小小孩四歲,在那裡種的,每天澆水很認真。我看了一下那些種的,加起來應該只有一盤菜而已,動員了好多人力。真正這菜摘下來一炒,那空心菜一下不就縮成一盤了嗎?以後他們吃空心菜絕對不敢浪費,那是他們種了二十來天才收割的,所以這是體驗的。

  所以在皇族,皇帝都是親自做農耕,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也給天下人做榜樣,這是非常好的傳統。現在比較忽略掉,要再復興起來,古代這些禮,全部都是在讓人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態度。所以制禮,那是教化裡面非常關鍵的一環,不然現在人都不懂,糟蹋食物也是無禮!所以這些種莊稼,農耕非常辛苦,你要記住,不要浪費食物。而且要了解農民耕作的時間,農耕之時,決定不能夠派工作給他們,到時候誤了他們的農耕,他們就沒飯吃了,你要體恤老百姓這些情況。又見到乘馬,看有人坐著馬,又問太子,你知道馬嗎?太子說不知。馬能夠代人的勞苦,為人服務,而且你用馬要有節度,你不能用到讓牠累垮這不行的。你看對馬也要愛惜,不能消耗完牠的力量,你才能夠常有馬可以騎。其實對待馬,以至於對待百姓,都要時時體恤,這仁愛心都要時時提得起來。

  後來又去坐船,皇上又問,你知道船嗎?假如我們有唐太宗的功力,你帶孩子出去郊遊,一路上都在上課!你知道船嗎?對曰,不知道。皇帝告訴他,這個船就比喻作當皇帝的人,就是人君;水就比喻作老百姓,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而且你現在是太子要戒慎恐懼,以後要帶領好人民,你假如不符合天道,你就會被人家推翻,要戒慎恐懼。又走著走著看到一棵樹,一棵彎曲的樹,接著又說你知道樹嗎?太子說不知道。這一棵樹雖然是彎曲的,可是它假如得到了繩墨,工匠用的繩墨啪一下那一條線黑黑的就很直,它得到繩墨還是可以切出非常直的木頭。這個一般講「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諫德行就會愈來愈好,木頭經過工匠的繩墨就可以切出很直的木頭。所以為人君雖然沒有很好的德行,只要你肯接受臣子的勸諫,還是可以成為一個聖王,這個你要記住,引以為鑒。所以我們看到飯可以教育,看到馬可以教育,看到船可以教育,看到樹可以教育。看到太陽可以教育是吧?日月無私照,要有無私寬大的心。

  您看古人道法天地,萬物都是老師的態度,都可以給我們啟示反省,從這裡我們看到太宗的良苦用心。所以教育孩子我們從這幾句,「敦親」類的,都是重視教育孩子。什麼樣的心境可以讓孩子一生幸福?愛敬的心、責任的心,包含謙卑的心,懂得節制的心態,都是影響他一輩子。大家看什麼樣的思想,可以決定他一生的成敗,這就是我們要教的「助人為快樂之本」。他假如說享受為快樂之本,他的人生整個偏掉,最後就是在放縱欲望而已,而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求,欲是深淵,愈來愈嚴重,助人為快樂之本。「信義為立業之本」,他的事業要真正有成就,你從小要紮他誠信,講道義。一個人講道義了,他就會去服務好身邊的人,以至於往後服務好他應該服務的人,你看我們古人都是抓這個根本。「學問為濟世之本」,他想要利益社會,他要有正確的道德學問,做人做事的學問,都要從這裡紮起。

  我們接著看下一個「君道」的內容,是「反身」。我們看到反身,有沒有想到哪句經典的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在孔子的教誨當中,記載在《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很符合君子之道,「失諸正鵠」,箭射出去沒有射到目標,要怪誰?「反求諸其身」,要反求諸己,這很重要。我們的人生也是跟射箭一樣,事情沒做好,第一個念頭還是要先反省自己。而其實這對我們有難度,因為我們是成年了才比較深入傳統文化,以前會有一個習慣,遇到事情先要求別人,或者指責別人。所以「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指責別人錯上加錯,掩飾過失也是錯上加錯。其實修行不容易,理有頓悟,道理真聽懂了,但是做?事要漸修。奇怪,明明懂道理了,為什麼沒辦法馬上做?因為他有障礙。

  比方說馬上反求諸己,那我們要調伏掉的是什麼?是推卸責任,都是看別人錯的慣性,要把它突破才行。我們現在冷靜一下,我們現在遇到事情,先冒出來的是什麼?假如冒出來的是情緒,怎麼可能反求諸己?反求諸己是理智的。所以這還需要不斷薰習,薰到什麼程度?遇到事情先提起來是經典,這個時候經典是理智,馬上調伏那個情緒,調伏那個壞習慣,所以經還得多讀。再來,旁邊的人多提醒,你又能接受,這樣就回頭反省得快,善觀己心。還要善友為依,好朋友在旁邊護念我們,一發覺我們有點不對勁了馬上提醒。比方說你給旁邊的好朋友講,我假如講話有點高八度了,你趕緊拍拍我,不要被其他人看到,從桌子底下趕緊拍拍我,不然有時候怕控制不住。一被提醒你馬上:怎麼這個老毛病又犯了,馬上調整,這個也是默契。

  孔子這麼教誨,孟子接著承傳孔子的精神也講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而孟子這段話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反省是非常深刻的,從心地上反省。您看你去愛護一個人,但他跟你不親,他不很能接受你給他的愛護,反省自己這顆仁慈心有沒有到位。治人不治,你管理團隊、管理下屬,不能夠管理得好,你不能指責這些下屬,你要反省自己的智慧不夠,反其智。你非常禮貌的、恭敬的對待人,他反而不接受、不搭理你,你們有沒有經驗,你給人家鞠躬,人家理都不理你,甚至還覺得你吃錯藥。禮人不答,不能檢討別人,反其敬,可能你那至誠的恭敬還沒流露,人家還在觀察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假惺惺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能讓人家認同,很可能跟我們過去的行為有關,留在人家印象是這樣,一下子不能接受我們這樣的轉變。所以事出必有因,這個因不在別人在自己。這個在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當中,應該大部分的人都經歷過,我們學了之後很激動:我良心發現。回去以後的表現,讓全人家都非常瞠目結舌:這個人怎麼去了幾天回來變成這樣?他到哪裡去洗腦了。要給身邊的人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一下變了,有時候人家一下緩不過來。

  我曾經聽到一個事例,有一個女士聽了以後,反省自己,因為她已經跟她先生離婚,聽完課以後很激動,到她前夫家裡,公公、婆婆也在,馬上恭恭敬敬給他們賠不是、鞠躬。結果她頭抬起來,他們統統沒什麼表情,她掏心掏肺,沒有任何反應,她就回去了。可能走出那個門,有很不被理解的感覺。這個時候要想到孔子一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做什麼事都要人家理解,也是一種執著,為什麼?你要就有要不到的苦。這些事都是應該的,有什麼好要的?都是應該的叫義,遵循道義。有求,叫利害的人生,還是貪求,人一有貪求這正氣就不足,一有貪求可能就會有煩惱、會有失望。

  您看我們去愛人那是盡我的本分,愛人家,人家不接受,難不難過?我當初去愛護他,又不是為了他來愛護我,是不是?難不難過?不能難過。要不要繼續愛護?要。你們是明白人,這樣才知道我的心是真的、還是假的。付出一點沒什麼回應:我不幹了。那前面的付出也是假的,那是利害心,是有條件的愛,叫欲,不叫愛;愛沒有條件的,愛的心地是無私的,愛的感覺是溫暖的。一個人帶著目的去對人家好,告訴大家,對方都知道的:這個人又來了,又來攀交情,他的東西不要拿,拿了以後,他會一直再給你嘮叨是吧?你帶著條件、帶著利害跟人家交往,敏銳的人都覺得有壓力,跟你很難達到推心置腹的朋友;無條件的道義,才能結交到知心朋友。所以這個太太出了門,這麼樣一段肺腑之言所有的人一點表情都沒有,但是她後來也不簡單,她沒有放棄,她繼續調整自己、提升自己,然後跟她前夫保持一些聯繫,經過一段時間,他前夫真的覺得她變了,後來又結婚。這個消息是很準確的,因為是我們同事的親戚,真實的例子。

  但是大家想這個事例,誰想離婚是不?你看一改變,先生、公公、婆婆都歡喜,離婚是人生很痛苦的事情,誰願意?沒有人願意在這種痛苦的漩渦當中,那何不由我們走出幸福的方向跟目標!不要要求家人,我們自己先帶好頭。再來,為什麼她這麼樣真誠講了一段話,統統沒反應?因為她的前夫跟家裡的人還搞不清楚狀況,現在是作夢嗎?怎麼會變成這樣?我是在夢裡嗎?當然以前應該是有很多傷害,才會走到離婚,都是有前因,所以他們的心情一下子沒辦法調整過來,這是很正常的。做個比喻,今天你對一個朋友連續打他五巴掌,他還緩不過勁來,打他五巴掌然後你突然說,我會對你很好喔!你看他會做什麼?他絕對退好幾步,你前面都對他這麼不好,突然對他好,他不嚇一跳才怪。您看這個世界都沒有問題,我們有問題,我們的心態沒有客觀去體恤到,很多的因緣、狀態,反而都指責,愈指責情況愈差。為什麼?指責是情緒化,我們情緒化一定帶動對方的情緒化,一點小事都很難收拾,小事變大事;能理智、能反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我們來看二十二句,是在第十冊一千三百一十頁。經文講到: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您看這些教誨,都跟「四書」相應的,《大學》裡面講的「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所以君主要樹立品德的根本,『莫尚乎正心』,「尚」就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比「正心」更重要的功夫,我們常說修養是心地上的功夫。剛剛我們看《孟子》這一段,他要恭敬、仁慈、理智要時時保持,不可以偏離;不可以自私,要愛人;不可以傲慢,要恭敬人;不可以情緒,不可以意氣用事,要理智。所以「莫尚乎正心」,心正了而後自己的身就正,身就修了。因為一言一行其實都是心的反射,講錯話、做錯事,病根還在心態不對。所以我們要改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還有從心上改者這是最好、最根本的方法。

  比方我們常說脾氣大,有沒有把心偏頗的地方找到?我為什麼會有發脾氣行為?我的心偏在哪裡?人家不順我的意思,不高興,這就是貪。罪惡的根源就是從這個貪起的,罪惡的淵藪,貪了就控制、要求,不順我的意思就不高興,壞脾氣的根源跟貪心有關,跟控制的念頭有關,不順己意就生氣,這個氣量就太小太小,不能容人。發脾氣還有什麼原因?好面子,好面子的人很容易發脾氣。為什麼?惱羞成怒。好面子禁不起批評,人家提醒個二、三句就不耐煩:好了、好了,別說了!還是貪,好面子也是貪,貪面子、貪名聞。還有沒有?常常心量太小,把人家的不是都放在心上,對人有成見,一找到機會借題發揮,馬上好今天終於讓我找到個機會了,劈哩啪啦罵人家一頓,這都是心量狹小,要容人。

  一定要把自己脾氣大的根源找到,才能對症下藥,發脾氣的根,原因有很多種。比方女孩子在某幾天比較容易發脾氣,為什麼?身體不舒服。諸位學長,要從這裡嚴以律己,要寬以待人,所有的道理第一是嚴以律己,第二要寬以待人。我們不要面子叫嚴以律己,要給別人留面子那叫寬以待人,這善學;不能學顛倒,變成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那就叫顛倒。XY軸要準不能歪掉,我們複習一下,X軸是什麼?無限的延伸叫寬以待人是吧!Y軸?其深無底,深到什麼?深到心地深處,對習氣趕盡殺絕這叫Y軸。X軸叫寬以待人,Y軸叫嚴以律己,好,我們人生的準繩XY軸擺好了。還有你們自己想,尤其在自己有情緒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最容易觀照到自己的問題的。包含急躁也容易發脾氣,因為你在動中,突然有一些事情發生,就很容易上火。所以人要學著穩重,一切言動都要安詳,不要急躁。慢慢人一穩重下來、一和緩下來,這個眉間上的痕跡慢慢就寬了,心量也跟著就寬了。

  『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身正」,正己就化人,旁邊的人也受感動。『左右正而後朝廷正』,「左右」指的是重要的大臣,大臣又是所有臣子的表率,所以整個朝廷就正。朝廷一正,這些官員都是國家重要的棟梁,他們在做國家重要的決策,他們都是有修養的人,這個國家當然好;國家一正又為天下做榜樣,而『天下正』。這在唐朝唐太宗做到了,他被世界很多國家稱為天可汗,就天下的共主,他的榜樣教化了天下的人。

  接下來這一段話,我們看課本上講的,天下假如不正,「修之國家」;國家假如不正,「修之朝廷」,要從根源下手;「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又不正還是我們沒有感化,修之自己的自身。「身不正,修之心」,回到根本心地功夫,修這顆心,心是離我們最近的。而調這一顆心,可以影響到哪?影響到天下,影響到所有自己周遭的人事物。所以依報隨著正報轉,這顆心就是正報。真明理的遇到一些問題,不是先指責,回到根本上來修正。經文裡面提到,大禹、商湯都是反省自己,「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一句話是古聖先王承傳下來的道統,所有天子他效法的一個態度,我有錯了,老天爺你決定不能降罪給百姓,那是我的錯;但百姓有錯了,都是因為我沒教化好他們。因為夏禹、商湯有這麼樣反省自己的態度,所以他們的朝代國家很快就興旺起來。這都是舉歷史,因為他們都是在心上下了功夫。

  所以一個人的心是他整個精神的主宰,而這顆心調理所有的思想、觀念、態度。這個心一動,沒有偏失是正確的,起心動念天地都能交感,而況於人!我們的心都是至誠的天地都能交感,怎麼可能人不能交感?您看古聖先王,大舜那都感動天地,感動大象、感動小鳥,所以這顆心的力量是非常強的。所以正心的人必有正德,他的行為一定符合德行,就像樹立起來了自然影子也看到,就是榜樣立起來天下就跟隨了。所以在《大雅》裡面講,「儀刑文王,萬邦作孚」,就是文王的風範,老百姓都非常的佩服。這是在這一段經文當中,舉了這些先王的風範,大禹、湯王、文王,所以古代辦政治的人,都是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為榜樣。今天我們當領導者、當老闆,我們也依這個道統來自我要求。

  好,我們看二十三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是傳孔子的道統,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馬上能體會,「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曾子」承傳道統,曾子這些教誨,對於我們為學、立德、修業都是個關鍵。曾子怎麼提升他的學問的?每一天要反省自己,從三個角度來反省自己,為他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忠』是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凡出言,信為先」,講求信用。『傳,不習乎』,「傳」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講,就是老師傳授的學問,有沒有好好的溫習,進而解行相應去實踐?「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就是做,是真幹。這個反省很重要,老師教的我有沒有真幹?另外因為曾子他們之後也是從事教學,他也是反思,傳給學生的,自己有沒有習乎?這個習就是自己落實了沒有。

  孟子講「人皆好為人師」,這個好為人師,是滿容易起來的一個習性。尤其假如從事教學工作,講著講著都是講道理給別人聽,那自己到底落實多少?這個也是一個教學者,自身很重要的反省。可不能落到都是講別人,自己講的自己都沒有做,這會產生流弊。接受的人會想:你都叫我們做,你自己也沒做。這個信心就會喪失,那我們不只沒有達到弘道的效果,可能還障道。所以古人特別強調,言行一致,這樣的風範很重要,教學者如此,為人父母者也是這樣。我們叫孩子做,自己沒做,孩子不服氣;我們當領導的要求下屬做,結果自己不做,下屬很難信服我們。孔子的道德風範,很多學生很會觀察,他就能看到很多非常重要的德行,所謂內行人看門道。曾子很老實、心很靜,就能觀察到夫子,甚至於是同學學問高超的部分。

  您看「泰伯第八」,曾子講了一段話,「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自己能力很好還請教比自己能力差的,自己學問很淵博還請教學問不如自己的人,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很有學問,但是很虛心,「實若虛,犯而不校」,人家侵犯他,從來不跟人家計較。曾子講的話,他看到誰有這個修養?顏回,曾子說「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怎麼不是其他師兄弟看到,怎麼是曾子看到?那是曾子善學。後來在書上又記載,曾子說我看到夫子有三個德行,但是我都還沒做到很慚愧,能看到就不簡單,當然這應該也是曾子的謙虛。曾子說夫子處世待人有三個非常難得的風範,「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親近,很容易事奉,為人很有包容、很隨和。「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見人家有好的德行、好的善行,跟自己有一樣高興,見人之得,如己之得。成人之美,一點嫉妒心都沒有,決定不跟人家爭,甚至於讓給人家,讓人家好好去表現,他也很高興。甚至於讓人家做,從旁協助他,也不邀功,成人之美。

  第三「見善必躬親行之,然後導之,是夫子之能勞也」,見到好的教誨,必定躬親行之,就是親自自己先把這道理落實、實踐了,然後再去引導、再去教導別人。這是用心良苦!這些道理必須自己親證體會了,然後教給別人。假如自己沒有去落實,有時候是想像的,想像有時候體證不到,想錯了可能給別人教錯,就麻煩了。而且他自己先去做了,這也是言行一致;不是變成他聽了這些教誨、經典,然後變成教書匠,都是講給別人聽。而且在講給別人聽的時候,都沒有深刻的體證、感悟,學生受益也有限。因為他沒有做,沒有真實的感悟,其實也只是記問之學而已。所以我們看夫子這句做到再說,自己先去做,體證了,把最好的體悟再供養給學生,這是用心!我們看師長修學六十年,每一次講經的時候,都是把六十年的精華、體悟給我們學生。所以能體會到師長的良苦用心,老實、聽話,這個受用就是最大的,我們在修學的路上少走很多彎路了。所以誰最有福氣?老實人最有福氣。我們閩南話說,「天公疼憨人」,老天爺疼憨厚的、老實的人。

  我們從曾子這一段話來反思,孔子見人一善忘其百非,看到人家有好的表現,他以前的不好都不放在心上:真難得,浪子回頭。我們假如見人一惡而忘其百善,哪一件事你看他不順眼,他好像什麼都不好。甚至於人家說,他最近有比較好:不可能的,我對他很清楚的!那是對人有成見,你對人常常都有成見,人家跟你相處很有壓力。你能包容別人,甚至人家有好,你馬上肯定他,人家覺得跟你相處如沐春風,很受鼓舞,所以叫易事。所以學生說孔夫子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靠近夫子覺得夫子很親切,都能夠鼓舞別人。這要去掉心胸狹隘,要欣賞別人、包容別人,轉這個心念。

  再來,「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比別人還要高興:他愈來愈進步太好了,他表現這樣太好了,對團體太有幫助。這是有隨喜成人之美的心。但是我們假如心胸狹隘,看到人家好,酸酸的: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我為什麼分析得這麼透?因為我以前都是這樣,現在很努力的在調整。所以這不能有嫉妒,不能有跟人對立、爭鬥的態度,君子無所爭。「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不要跟人爭鬥,一跟人爭鬥是造成家庭、造成團體最大的損害,再有能力,都是在損害家庭、團體。父母跟上司就光為了你這些事,就一個頭兩個大,還幫什麼忙?很多人都忽略:我能力很好,單位裡面沒有人比我高。所以人一傲慢,只看到能力,沒看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有一句俗話講得好,「良好的個性勝過卓越的才華」。而這種話其實我們都讀過了,但是我們很少能非常警覺去體會它,因為真正有才華的人還是會有傲氣,他還是會自我欣賞,感覺良好,他這個態度放不下他就看不到問題。因為傲從哪裡來?從我慢來的,我很了不起、我很厲害。有我了就障住自己客觀的觀察能力,有我就沒有人,有我就感受不到別人的心。你說一個人傲慢起來的時候,講那個話都刺到人家的心,他知不知道?他知道還講?所以這些習氣,都會讓人感受不到別人的心,感受不到團體的困難。有一句成語說我行我素,就不理想了。可是你個性良好,又都是像孔子這種風範,跟人很好相處,人家好拍拍手,鼓勵人家,整個團體的團結、向心力都因為你而增長,這看不到的,可是對團體是最重要的叫人和。

  在《大學》裡面,有一段話對選取人才很精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應該之前有跟大家講到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肚量,「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家有能力跟他有一樣高興。「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人家有德行、好聖賢學問,他在旁邊很仰慕他:你這太好了,對,就是要聽孔夫子的。這種人看起來不是很有才華,可是他是棟梁,他不嫉妒人,他才能提拔人;他能包容人,他才能鼓舞人,這是無形當中的磁場。接著說,「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又有另外一種人,人家有能力就嫉妒他,要破壞他、障礙他,這就不是國家的棟梁。這是閔南話講「養老鼠咬布袋」,就是養的老鼠然後去把米袋統統咬破了,變成栽培他,最後還來破壞團體,就是變成這個樣子。夫子這段修養,對我們處世待人啟發還是很大。

  曾子善於學習,對自己下的功夫也深,『三省吾身』,絕不懈怠。而成敗在忠信,《大學》有一句話講「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興旺,忠信。大家看一個團體負責的事情,盡心盡力、誠信待人、言出必行,一定興旺。驕態以失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有的團體有很好的開始,但很難保持,為什麼保持不了?只要他有驕泰的習氣上來就毀掉了。驕傲,泰是什麼?奢侈、放縱。所以大家看這些理都是相通,《孝經》裡面教導諸侯,「在上不驕,高而不危」,他位置很高不會危險。「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制節謹度,就是不要奢侈、不要放縱,都是在驕泰這毛病不能犯,驕泰就失之了。而大家冷靜去看,一個人有忠信,他的學業跟事業才能成就。以學業來講,我們學聖賢之道,要為民族盡心盡力,要期許自己是民族的棟梁。甚至於要為下一代培養出棟梁,這是忠,人有這樣的期許,他學習不用人家推。我這個肩膀是要荷擔民族文化的承傳,忠。

  信,我們老祖宗的信,不只在行為上的信,自己起了這個念頭,發了這個願誓,任何人都不知道,終身要盡到這分誠信,他怎麼會沒動力!一個人沒有動力了,忠信沒有了。您看「季札掛劍」的風範,「始吾已心許之」,我的心已經說給他,「豈以死背吾心哉」,不能因為他的死而違背了我的心,違背了我的良心。我們自己在內心裡面已經這樣發了願,終身要盡心盡力往這個目標去走,這是學業成就的動力。家庭裡面也是,你要忠於父母、忠於另一半、忠於這個家,你就很有責任感。對自己的另一半要誠信,自家要沒有祕密,不然就變虛偽、掩飾了,那就不能至誠感通!所以您看忠信,學業也是這樣、家業也是這樣。

  孔子教學,孔子四教文行忠信,孔門四科德行跟行相應;言語,言語要守信,是個很重要的準則;政事,政事是為國家服務盡忠職守;文學,它的精神是相應的。而我們看這文行忠信,文,用經典長人的正知、正見,叫發其蒙。我們還沒讀經典以前很多道理不懂,您看夫子這些教誨它是很有次第的,發其蒙,我們蒙昧靠經典來知道是非善惡邪正,這是文的部分。行,積其德,行是德行,德行要不斷的積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以這個行要積其德。忠是立其節,要有節氣,要有這種氣節,立其節;信,一個人有誠實守信的態度,他終身奉行聖賢教誨,進而終身實踐他所發的願,全其忠。你看子路答應夫子:夫子,您的教誨終身奉行!他臨終的時候是被殺害的,臨終最後一口氣把帽子調正,夫子教我這個冠要正。您看臨終死前的念頭還是遵照老師教誨,這一分心難得,所以全其忠,能成就他完美的德行。這是從整個修學的一種接引,文行忠信。而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就把德行擺在前面,為什麼?這是本,本在德行,末在文學,這從本末談,都是很有道理的。

  來我們看第二十四句,是在第二冊二百八十九頁,我們一起讀一遍:

  【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

  我們二百八十九頁這是一個典故,是周朝周成王的時候,我們看到就這一章的最後一段。「唐叔虞者」,唐叔虞「周成王弟也」,周成王的弟弟。成王跟叔虞有一天在玩,成王是天子,他雖然是小孩,但他是天子。玩著玩著,周成王削一個桐葉把它削成玉圭的樣子,削好,小孩子好玩削成玉圭,然後就拿給叔虞:來接好,我封你一塊地,就把樹葉剪成的玉圭給他。史官記錄下來了,然後就跟周成王講,成王,什麼時候進行封賞?你選好日子要封。成王說我跟他玩的,「吾與之戲耳」,不是真的是跟他玩的。史佚曰,史官講了就是這一句『天子無戲言』,「天子」是沒有開玩笑的時候。

  諸位同學,難道是天子才沒有戲言嗎?我們的道德學問,不就是因為好玩給玩掉的嗎?好玩到都不穩重。「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你這開玩笑,坦白講對人就不夠恭敬,學問是主敬存誠。我這一段講完,你們不要每天都板著臉給人家看,我剛剛講的開玩笑,就是你不要拿別人開玩笑,你這樣就對人不恭敬了,這個跟道就相違了。幽默可以,可以幽默一下,幽默是對自己,不是對別人,一切皆恭敬,對人都是應該有這個態度。所以「天子無戲言」,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一言一行都有記錄的,要對千秋萬代負責。諸位同學,我們有沒有為千秋萬代負責?這一生要成就德行,調伏壞習慣,這個事業大不大?比世間任何企業家都還大是吧?那這些成功的人都是很恭敬、謹慎的。更何況是我們這一生要成聖成賢,那恭敬的心要時時保持。

  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講出來史官就記下來了。『禮成之』,舉行典禮慎重落實,這樣子,第一個皇帝講話非常慎重,一講出來就是天下的規矩,「禮成之」,馬上去實踐天子講的話。『樂歌之』,你在典禮當中奏樂,都是莊嚴肅穆的音樂,對人的攝受非常強。這個下屬對皇上交代的事情都不敢輕忽,都很慎重的把它落實好。「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就把唐這個地方封給他弟弟叔虞,君無戲言。所以我們今天言談當中,會跟人家鬧不愉快、起衝突,都還是要反省自己的態度不妥當。而且有時候愛開玩笑,開到最後一定失了分寸,然後好朋友從此就不見面了,就開得太過火,就麻煩。你說我開得不要太過火就好了行不行?有這顆心鐵定會遇到過火,哪有這麼好控制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反身都得從起心動念下手。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