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般若經綱要  (第十七集)  1997/2  台灣台北華藏講堂  檔名:09-028-0017

  請掀開經本一百九十四面,第三行最後一個字看起,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四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親近善友業。善友惡友無二相故。】

  這是初地菩薩修學的十個科目,很像現代學校裡面,譬如你選了某一個科系,你要修多少個學分,這個意思相同,初地菩薩要修十個學分。前面三個上一次講過了,今天從第四個科目來講起。十地菩薩所修學的,實在說也就是我們現前應當要練習的。雖然我們現在沒有登地,可是我們要做預備工作,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更容易也更殊勝。這個科目是講『親近善友業』,每個科目裡面都有個業字,「業」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活動。你修學哪一些活動?教給我們要「親近善友」。地上菩薩跟一般菩薩不相同的地方,這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就是『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你看十個科目都是以這個為基礎,這才是真實的智慧。

  我們必須要覺悟,世出世間法皆無所得,你要真正明瞭無所得的道理,了解無所得的事實,你的心多清淨。眾生的煩惱,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從得失上來的,所謂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得到之後又唯恐失掉。其實,你縱然是得到了,也是假的。你們想想看,人生在世間能有多久?到最後連這個身都沒有了,你還得的些什麼?這都是事實,應當要覺悟,何況佛把這個事實真相跟我們說明白了。正如《金剛經》所說的,《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三心不可得。三心就是說的念頭,我們的觀念,我們的執著,是講這個。過去已經過去了,過去一分鐘過去了,過去一秒鐘也過去了;未來的還沒來,當然不可得;說現在,現在就變成過去,現在不住、不停。這一段話是給我們說明,你能得的心不可得,或者說你能得的執著、觀念都不可得。我們要細細的思惟,佛所講的意義,「願解如來真實義」,那才是一個真正覺悟之人。

  你所得的無非是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不都是說的這些東西嗎?甚至於學佛了,學佛我要想證個阿羅漢果,我要證菩薩果,我要成佛,能不能得到?給諸位說,都得不到。為什麼?世出世間法都是緣生的,凡是緣生之法(緣是許許多多條件聚集就現的現象,這些條件散了之後,這個相就不存在了),緣聚則現,緣散就滅,這是個生滅法。其實哪來的生滅?沒有生滅,只是緣聚緣散而已,你要找生滅也不可得。世出世法都不例外,這是說明你所得的不可得。你看能得、所得都不可得,你在這裡面念念要想得,要想保持不失去,豈不是妄想?所以菩薩聰明,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不了解事實狀況,以為這些東西真有,是實在的;菩薩曉得幻有,真的像經上所說「夢幻泡影」,夢裡頭有,夢裡明明有六趣,那是夢中的境界,不是真的。我們現前的境界跟夢中的境界沒有兩樣,看穿了,得失的念頭就沒有了。

  我們要問,沒有得失的念頭,還有沒有得失的事?有,得失的事決定是有。為什麼有?因緣生法。譬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你過去生中喜歡財布施,這是過去的因,現在遇到緣會結成果報。果報是什麼?你會得很多的財富。說實在話,因果的法則就是這個樣子,不是你求的。一切不可得,心地清淨,一切都放下,你命裡過去生中有這個因,這一生當中它自然結果。我們種瓜、種豆,種子種下去,好好的就培養它。那個瓜子是不是天天想著,我將來要結個大瓜,它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它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念頭,它將來還是要結成瓜。這就是因果不空。所以事上有得失,你心裡不能有得失的念頭,心裡面有得失的念頭就錯了,心一定要清淨、一定要無染。這就是地上菩薩他們用心跟我們不一樣,心地清淨平等,充滿了智慧。

  在這個科目裡面,他修什麼?他修親近善知識的活動。什麼叫善知識?我們世間人一定說,這個人有道德、有學問、做好事,這是個善知識。其實菩薩眼睛裡不是如此,菩薩眼睛裡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善知識。佛菩薩是善知識、妖魔鬼怪也是善知識,為什麼?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萬法平等。善人那邊,學他的善處、學他好的地方;惡人那個地方,你看到他的惡,不學他的惡處,他也是我們的善知識。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了,在中國歷史上,千百年來為大家所讚歎的岳飛,提到岳飛哪個不尊敬?盡忠報國。秦檜是個大壞蛋,害死了岳飛,沒有一個人聽到這個名字不恨他、不罵他的。兩個都是善知識,你想想對不對?聽到岳飛,想到我們也要效法他,盡忠報國;聽到秦檜,決定不能做壞事,你看做壞事,千古罵名。換句話說,一個是從正面教給我們,一個是從反面教給我們,都是善知識。而且你在這裡面真正生起清淨心、平等心,成就自己的德行、學問、道業,是這麼來的。所以這一句後面講,『善友惡友無二相故』,你明白這個道理,這一句話你才懂得它的意思。所以我們親近善友,應當沒有分別心。

  善財童子在《華嚴經》上參訪五十三位善友,那五十三位裡頭有善人、有惡人。勝熱婆羅門的愚痴,那不是善人,愚痴;甘露火王的凶狠、瞋恨,那個瞋恨、嫉妒到了極處;伐蘇蜜多女是淫女,我們現在所講的妓女。善財童子遇見他們,全是善知識,他們三個人代表貪瞋痴,三毒煩惱也是善知識。善惡不二,能走上不二,你才有成就。為什麼?證明你的分別執著沒有了。在境界裡頭起一念分別執著就二,二就不是佛菩薩。諸位要知道,二是凡夫。諸佛菩薩他所契入的,就是不二。你看《維摩經》上講的,「入不二法門」,不二才是真的。所以不二法門在《華嚴經》上稱它作「一真法界」,一真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真,兩個講法,一個意思。

  怎樣才能夠入一真?怎樣才能入不二?淨宗的法門好!你看《彌陀經》上教我們,「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能入、能證,不二、一真是所證。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不二法門,這個我們應當很清楚的理解。但是一般的凡夫實實在在說,很不容易做到。我們讀經也讀了不少年,念佛也念了很久,這個錯誤的觀念,錯誤就是二,起心動念就落二三,就三心二意。落二三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二是講什麼?二意,三是三心,三心二意,法相宗講的。佛法裡面講真心、妄心,真心就是一,妄心才有二三。三心就是阿賴耶識、末那識、第六意識,這叫三心。二意是講第六意識、第七識(第七識是末那叫意根),一個是意根,一個是意識。所以你才起心、才動念就落在意識裡面去了,也就是說落在妄心裡頭,不是真心。真心是什麼樣子?真心接觸外面境界,決定不會起心動念。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心起作用,不落二、三。真心起作用,清淨無染,決定不會有染污。諸佛菩薩他們的生活,他們與一切大眾相處用的是真心。凡夫、二乘(二乘是講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還都是用三心二意,何況我們?我們明明曉得這個道理,實實在在做不到,日常生活當中依舊是落在三心二意裡頭,我們要想成就就不容易,這一點要懂得。

  所以,佛家的無量法門,許許多多的經論,裡面所講的,都是要用真心你才能成就,你用妄心決定不能成就。這樣說起來,咱們末法眾生簡直是沒指望、沒希望了。諸佛如來大慈大悲,看到我們這個狀況,所以特別開一個帶業往生的法門。諸位要記住,這個法門只有一個,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帶業的,帶業只有念佛求生淨土,就是這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古人稱它作「門餘大道」,門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量法門以外的一條修學證果的道路,所以稱為門餘大道。我們如果不依這個法門修學,你自己一定要有能力做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正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有這個本事,行;沒有這個本事,那是不能成就的,不如老實念佛。這些理跟事,我們都必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二相」,才是真實的;有二相,這是虛妄的。第五個科目:

  【五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求法業。諸所求法不可得故。】

  『修』是修學;『治』是治理。我們一方面修學,一方面將所有所學的把它整理出來,作為一個系統的知識,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科學,科學就是統系的學問,這叫「治」。你就是真正成就,成績拿出來了。用這種方法來求法。譬如古來的這些大德,他們研究經論,將經中的義趣領悟了之後,他把它做一個系統,整理出來,或者是作書,或者是作論。這個對於後來研究佛法的就有很大的貢獻,他們提出豐富的參考資料。像我們現在《大藏經》裡面,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律論三藏,大概只佔《大藏經》的三分之一,分量並不多,三分之二都是歷代祖師的著作,這些著作就是他們「修治求法」的成績,提供我們後人做參考的。

  雖然認真努力在佛門裡面做學問,『諸所求法不可得故』。這一點諸位看了之後,好像又很迷惑了,為什麼求佛法,佛法也不可得?如果你以為真的有佛法可得,佛法就變成世間的學術、世俗的學問,你在佛門裡面不會開悟,佛的真實義你體會不到。你看我們開經偈一展開,「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你是沒有法子體會的,為什麼?做學問還是用的三心二意。如果真的修行證果了,像我們中國古時候許多祖師大德,不是凡人,佛菩薩再來的,他們還用三心二意嗎?他們對我們說法,不用三心二意就沒得說了,我們又如何能得益?所以,他要把他的智慧變成識,跟我們交流。這個意思就彷彿像我們現在,你看看用的這些電器,照明的也是電,錄像的也是電,錄音的亦是電,我們這個電好像現在都是用的一百一十瓦的電。其實真正的電是不是這樣?不是的,要適合於我們的環境,必須把它變成一百一,就適合於我們的環境了。諸佛菩薩跟我們交流,也要把它變成我們能夠接受的這樣一個度數,跟我們交流就方便了,是他變現出來的。

  今天科學家所講的不同的時空,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我們現在知道時空確確實實是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維次,我們沒有能力突破。而佛菩薩是一切不同的時空他都能夠突破,而且都能隨意變現某一個維次,跟這一個空間、這一個地區眾生,跟他們交流。這真的叫大自在!這種說法,現代科學家能聽得進去,他們肯定有這種事實,但是不曉得怎麼證得。佛法裡面有,有理論、有方法。非常可惜,佛法沒能夠傳到西方,西方雖然也有佛教,是宗教的佛教、迷信的佛教。依舊落在心意識裡面的佛教,解決不了問題,必須要離開心意識,你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也就是說要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剛才講,一定要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突破了。然後曉得,無限度的維次、時空,原來就是一真法界。學佛一定要以這個為目標,萬萬不可以在佛門裡面求福報,那你就錯了。也許我們曾經聽人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沒錯的。實在講,不需要求,自然就有感應。有一個求的念頭,就是分別、執著,那就錯了。

  所以,佛教給我們要發願,要有願,但是不能有心。像四弘誓願: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學法門、願成佛道,可是你不能有分別執著,如果有分別執著,你這個願永遠達不到,為什麼達不到?因為分別執著是障礙。執著是煩惱障,分別是所知障,這是經論裡面常講的二障。這兩種障礙,障礙你不能明心見性。除這二障,心性就顯現出來了。心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一切都是無量的,是你自己心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一樣都不缺。今天我們講財富,無量的財富,性德的流露,在一真法界裡面,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都是從自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這個理跟事都很深、都非常微妙,我們只能夠去體會,不能去思惟,不能去想像,一思惟想像就又落到分別執著去了。

  什麼叫體會?體會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是一種體會。這個用功夫,禪宗裡面叫觀照,不能用研究,佛家用參究,而不用研究。研究是什麼?是用意識;參究是什麼?參究是不用心意識叫參。用心意識一般叫研究,研究是研究不出道理出來的,參究才能夠悟入。所以,法要不要用功認真努力去做?要!雖然去做,心地依舊是清淨不染。為什麼?曉得法也不可得,法也是緣生的。既然是緣生之法,我自己明白就好了,我何必還要把它整理,還要把它寫出來,現在你們大家做成錄音帶、做成VCD到外面去流通,何苦、何必呢?這是假的。為什麼還要這麼多人,大家認真、熱心、努力在做?為度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自己沒事了。因為許許多多的眾生,對於這些事實真相還在迷惑、還在分別、還在執著,已經悟入的人,要做一個樣子給他看,這種樣子引導他悟入,這就是大慈大悲。所以古往今來,這些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雖然知道這個是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雖然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他做得還挺起勁,絕不消極;做得比一般人更認真、更努力,那是教化眾生,幫助社會大眾悟入,道理在此地。第六句:

  【六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常樂出家業。所棄捨家不可得故。】

  這一句它意思很深、很廣,絕對不是勸大家統統去出家。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出家』,你就想到要找一個寺院剃頭,去當比丘、比丘尼,你這種想法錯了,這個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你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上輩往生的一定是出家「而作沙門」,這是條件。所以有人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往生的是出家人,我們在家人沒有分。可是事實上,你去看看《淨土聖賢錄》,你去看看《往生傳》,上三品往生的,在家人很多。那跟經上講的不就矛盾了嗎?經上講的沒錯,你自己會錯了意思。

  佛告訴我們,家有四種家,出也有四種出。哪四種家?第一種就是現在大家觀念當中「田宅之家」,我們今天講的不動產,你家裡有土地、有房屋、有家親眷屬,這是世俗人所謂的家,佛經裡面講田宅之家,這個家出不出不要緊、不礙事,沒有什麼了不起。比這個更重要的,「三界是家」,三界就是六道輪迴,這個是家,你有本事出離六道輪迴,算是你出家了,這個與你有沒有家庭沒有關係,你要能出得了三界之家。第三種叫「煩惱是家」,你能把煩惱斷掉,佛說你是真正出了家。第四種叫「生死是家」,生死有兩種,一種叫分段生死,一種叫變易生死。六道凡夫兩種生死都有,分段生死是我們壽命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而變易就是我們身體的變化,一天比一天老化,青春不能永駐,天天在起變化,叫變易生死。超越三界之後,你證得阿羅漢、證得菩薩,成佛了,十法界裡面的佛,分段生死沒有了,六道裡頭的分段生死沒有了,有變易生死;一直到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品無明沒斷,還有一次的變易;到圓教如來的果位,兩種生死都沒有、都斷盡了。所以佛講的家,意思很深、很廣。

  出也是如此,也有四種。第一種,身出家了。像我們現在穿了出家人的衣服,剃除鬚髮,身出家,心裡面還是想名聞利養,還是患得患失;換句話說,你身出、心沒出,你心跟在家人沒有兩樣,這個沒有用處,解決不了問題。第二種是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修行的,他身沒有出家,他有家庭、有妻子兒女、有田宅財產,他有;心地對於這些五欲六塵,真正是一塵不染,真的放下,一心修道,他心出家,身沒出、心出了,真正有成就。所以出,著重在心出,不著重在身出。第三種,身心俱出,身出家,心也出家,我們常講佛門裡面的祖師大德,身心俱出。第四種是身心都不出,你們曉得是誰?你們在家居士,身沒出,心也沒出,身心都沒出。所以出有四種,家也有四種,然後才曉得《無量壽經》上輩往生,出家而作沙門,不是講的身出,重要講的是心出。沙門兩個字的意思,沙門是梵語,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種人就叫做沙門。出家人如果這樣做,出家人叫沙門;在家人這麼做,在家人也叫沙門。這個我們才真正明瞭,出家真正的意義。

  所以,此地一定要明瞭,「修治常樂出家業」,樂是歡喜,喜歡修出家業。『所棄捨家不可得故』,你的心才真正清淨平等,出家不著出家相,修行不著修行相,這個高明,正是《般若經》經上所講的三輪體空,所以他的成就是無比的殊勝。第七:

  【七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愛樂佛身業。諸相隨好不可得故。】

  第七個科目是要修學『佛身』,「佛身」是功德身,此地所說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的相貌不好,你看看這個地方是初地菩薩。對於自己的相好要注重,人家一看你的相不好就不願意跟你學,學佛學得這個樣子,算了,興趣就起不來了;如果學佛的人相貌好,這個能夠攝受人心。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阿難尊者為什麼發心學佛?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相太好了。他心裡想,這個相不是父母所生的,是他修來的。阿難愛漂亮,喜歡相好,所以出家跟釋迦牟尼佛修學,希望學得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相好光明。

  在一般講,相隨心轉。換句話說,你修學佛法有沒有功夫、有沒有成績,表現在哪裡?就表現在你容貌裡面,表現在你身體裡面。現在這個社會上,很時髦的一句話說,改變體質。學佛確確實實改變容貌、改變體質,這個道理實在講並不難懂。世俗間算命、看相都會說相隨心轉,換句話說,你的心真誠,你表現的相真誠的相;心清淨,你的相貌一定清秀;心慈悲,你的相貌一定善良,這個一定的道理;心地清淨平等,你一定什麼毛病都沒有。佛教給我們要順自然,懂得隨順。經論裡面常講隨緣,緣就是自然。你能夠懂得隨順自然,這就是最健康的。自然指的什麼?心,心本來是清淨的,你要能夠隨順自然,你心地就清淨。心是平等的,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你起心動念、人我是非、貪瞋痴慢,這都不是自然,你的心裡頭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你看惠能大師講得多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自然的心。你現在心裡面東西太多了,不自然,違背自然的法則,於是乎毛病就出來了。你能夠隨順自然,百病不生。所以體質能不能改變?能改變。你修清淨心,你的體質就改變;你生清淨慈悲心,你的容貌一定改變。所以,你學佛有沒有成就,這個東西不能騙人,完全在你的身體表現出來了,你怎麼能夠欺騙人?你只能騙糊塗人,只能騙外行人。明白人、內行人一看就曉得,你修行有沒有功夫,你到達某一種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身是以佛身最圓滿。為什麼?佛心最清淨,佛心最平等,佛心最慈悲,所以表現出來是圓圓滿滿,經上常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有廣長舌相,廣長舌是怎麼修的?不妄語。佛在經上說,一個人三世不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尖。釋迦牟尼佛舌頭伸出來,可以把面孔蓋住,給你做證明,生生世世不打妄語,不造口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說得很詳細。這個本子流通得很普遍,諸位很容易得到,可以細細去看看。他將每一個相好的因由都說出來了,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三十二相是果報。

  末後這一句好,『諸相隨好』,「相」是三十二相,「好」是八十隨形好,『不可得故』,也是夢幻泡影,也是不可得。不可得,為什麼那樣認真去修學?無非是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因為每一個眾生都貪愛相好光明,都喜歡。告訴你,你希望得到,我教給你怎麼樣修,你才能得到。念念都是為了度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沒有為自己。實在講,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如果起心動念,以為這是真的,這是利己,那就錯了,你所得的利益就太小太小,微不足道。必須曉得,這個相好不止三十二,大乘經上常說的,像《華嚴》,這一類經典裡面稱讚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說之不盡,這是圓滿性德的表現。第八個科目:

  【八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開闡法教業。所分別法不可得故。】

  這一條是說的教化眾生。前面第五條裡面所說的「修治求法業」,這是求學。學成之後,一定要發心教學,才能真正做到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是佛家的事業。佛家指誰?每一個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佛的事業是什麼?佛的事業與你們的生活,與現在各種行業不衝突。不但不衝突,決定有幫助,因為佛家的事業是戒定慧。菩薩的事業是六波羅密,無論是用在生活上、用在事業上,都有很大的幫助。可是你學會了之後,你一定要傳給別人、要教導別人,這個科目就是教學,『修治開闡法教業』。你將自己所修學的,所領悟到的智慧、德能,無條件的去教導願意學習的這些善友,你要去幫助他。如果有條件的去教導,那就變成世間的買賣行為,這就不是佛法。

  你看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有沒有跟人家談條件?我傳授一個法門給你,要多少代價,沒有這個道理。你們去查《大藏經》,查遍《大藏經》,沒有。現在在外國,灌頂都訂出價格的,灌頂一次收多少錢。我在邁阿密講經,那個時候曾憲煒居士來問我:法師,你在這裡收不收皈依?我說:可以。那價格多少?價格多少,哪有這種道理?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給人皈依,沒有價錢的;給人灌頂,也沒有收錢的,也沒有訂出條件的。諸佛如來對一切眾生,真的是無條件,這個才是真正清淨平等覺。

  而眾生對於佛菩薩的供養,佛菩薩有沒有接受?接受之後,立刻供養一切大眾,從來沒有說自己享受的,沒有。自己要留一點享受,就變成凡夫了,為什麼?他又有所得了。明明事實真相是無所得,他怎麼會有所得?有所得是六道凡夫,無所得才是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我們今天是這一關很難突破。如果我們真正懂得一切法不可得,把得失的念頭捨掉,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迴就不難了。最大的難關就是這個觀念沒有辦法破除,總是以為有所得。看看環境,周邊的人,所有的人他們都有得,我怎麼會沒有得?總是認為有得有失好像是真的,這是應該的;佛講的「無所得」,沒聽說過,總是懷疑,總是覺得奇怪。你以這個懷疑的心,你怎麼能學佛?《無量壽經》上說過,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

  這是必須要修學的,就是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樁事情,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隨地去做。這就告訴我們隨緣去做,與下面『所分別法不可得故』就相應了。隨緣去做,隨時隨地去做,遇到人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這也是傳法。他聽了很歡喜,這個法接受了;他聽了不高興,不高興他也聽進去了。不能說不高興他就沒聽見,他還是一樣聽見了,聽見就行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把阿彌陀佛的種子種在他八識田裡去了。現在他雖然不知道好處,總有一天他會發現,這個種子有用處,這個種子有好處,總有一天會發現。由此可知,闡揚大法真是方便有多門,我們要懂得隨緣去做、去修。

  【九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破憍慢業。諸興盛法不可得故。】

  這一條在初地菩薩,實在講,這是大煩惱。在《百法明門論》裡面,二十六個煩惱叫大隨煩惱,僅次於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是貪瞋痴慢疑。『憍慢』,「憍」是驕傲,「慢」是怠慢、傲慢,這種煩惱習氣是我們修學世出世法最大的障礙。佛是要我們斷煩惱,憍慢你要斷。世間法裡面,孔老夫子教人,夫子教人沒有教你超越六道輪迴;換句話說,儒家教人是在六道裡面,修養德行,希望能夠得人天的福報,他們的目的在此地。因此對於這一條沒有說斷,但是他說了,「傲不可長」,不能增長。傲慢,這些聖賢人都知道,每一個人都有。六道裡的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有。你說這個眾生沒有傲慢,沒有傲慢是聖人,決定不是凡夫,都有。不必要學的,貪瞋痴、嫉妒、傲慢,與生俱來的,誰去學這種東西?不需要學的。

  煩惱的淺深,習氣的輕重,與過去生的行業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這些煩惱是無始劫以來累積的習氣。變成了今天我們學佛,乃至於我們求生淨土,這都是嚴重的障礙。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決定往生,這個習氣不能不把它伏住。斷,當然斷不了,這是實實在在的。你要有理性把它克服住,讓它怎麼樣?讓它不起作用。也就是說這個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轉成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就壓下去了。時時刻刻警覺到,用一句阿彌陀佛把這些惡的念頭換過來,你這樣叫會念佛,而且知道『諸興盛法不可得故』。你為什麼會嫉妒別人?為什麼自己覺得驕傲?嫉妒別人,別人興盛,自己不如,這就生嫉妒;自己比別人強,就驕傲了。你看看麻煩不麻煩?古往今來,中國、外國,你仔細去觀察,確實是這個樣子,都是煩惱。這個煩惱習氣一定要破除,所以「修治破憍慢業」。最後一句:

  【十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恆諦語業。一切語性不可得故。】

  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初地菩薩所修的十個科目。末後教我們『修治恆諦語業』,「恆」是永恆不變,「諦」是真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教我們一定要修學誠實語。處事待人接物要講誠實話,從反面來講,不妄語。不妄語裡面包括著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很好聽,目的是欺騙人;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很難聽。所以不妄語裡頭包括這幾條。初地菩薩末後一個科目,特別強調不妄語。處事待人接物坦誠,在在處處都是以真誠心對待一切人物,永遠用真誠心,這個地方有個恆字。

  初地菩薩尚且如此,我們今天在初學,如果在言語當中不謹慎,不能夠克制,毛病習氣常常犯,還是欺騙別人,還是挑撥是非、花言巧語,我們決定不能成就。如果大家細心觀察,我們附近常常接觸到的同修當中,有很認真、很努力修持的,每天讀經多少遍的,念佛數萬聲的,一舉一動符合戒律,但是他不能成就。細細想一想,原因在哪裡?不知不覺在口業裡頭漏掉了,你所修積的功德漏掉了。從哪裡漏掉?嘴巴裡頭漏掉了。一遇到人,張家長、李家短,這個人是、那個人非,所修積的功德全漏光了,你怎麼會有成就?所以佛在經教裡教給我們,「守口如瓶」,瓶口很小,要好好的守住;「約身如繩」,約束自己的身體要像繩索一樣,繩索一鬆就散掉了;「防意如城」,意是念頭,防意就像防守城池一樣,要小心把守。《無量壽經》裡面一開端,也是叫我們修清淨的三業。這個地方是初地菩薩,法身大士;圓教更不必說了,別教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也是法身大士。由此可知,我們修行要注意哪些事情,要從哪些地方下手?這就很清楚、很明白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