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般若經綱要  (第十四集)  1997/2  台灣台北華藏講堂  檔名:09-028-0014

  請掀開經本,一百O九面第一行,從第三句看起,我把經文念一念:

  【是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亦有亦非有。不取非有非非有。於不取亦不取。】

  我們看這一段。桌子上有一位同修提了一個問題,我想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大家共同有的問題。他問的是:「有密宗傳承祖師云,能承擔其弟子之業障,上師擔業之後,其弟子業障部分轉移,致上師身心亦受影響,或稍感不適,唯持咒片刻旋即康復。此說佛經是否有據?上師復言,能感受人身上或身旁無形眾生,譬如有人悲傷終日,云有悲魔附身;有人嫉妒好勝,云是靈蛇精怪之說。其弟子跟師修法持咒,或多或少亦能感覺一般人之身口意業及身上之無形眾生。我等專修淨業,老實念佛,本不雜亂,唯因家屬有人信之,在家時常宣說,致生疑惑,還請師父慈悲開示。」

  第一個問題說上師能夠承擔弟子的業障,這個說法倒滿像基督教的上帝,你們想想對不對?你們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上帝都替你們擔當,真是慈悲到了極處。他把你的罪業擔當了,那你還有沒有業障?如果我們業障真的就消除了,我們就趕緊去拜上帝,真管用。假如他擔當了,我們業障還沒消除,這個問題很嚴重!他都擔當了,我們業障還在。你要曉得什麼叫做業障?這個事情你就容易明白了。所謂業就是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業,有善業,有惡業。惡業是障礙,善業也是障礙。障什麼?障我們的真如本性。什麼叫真如本性?你要是不懂得,我們講得淺顯一點。障礙你的清淨心,障礙你的平等心,障礙你的慈悲心,你自性本來是真誠的、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平等的、本來是覺悟的、本來是大慈大悲的,你現在這些東西都沒有了,怎麼沒有?就是你有業障。如果你的業障消除,這五種心立刻就現前。這就是佛菩薩的心,這不是凡夫心,你就超凡入聖。上師把我們業障背去之後,我們是不是就大徹大悟?是不是就明心見性?是不是就得清淨心?果然如此,那沒錯,這個真的有效。他把我們業障擔去之後,我們還是糊裡糊塗,還是是非人我,還是天天搞貪瞋痴慢,那你的業障一點都沒有消除。這個事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這就清楚明白了。

  所以,首先要曉得什麼是業障。消業障這樁事情,佛在經論裡面講得太多了,諸佛菩薩都沒有能力代替你,這個事情是要靠你自己。佛菩薩只能把道理跟我們說明,果報跟我們說明,你這個業障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的果報,善業變現三善道,惡業變現三惡道,你總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業障造成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業障,妄想是最輕的業障,分別是其次,執著是最嚴重的。你樣樣執著,所以才有六道輪迴。你一切都不執著,六道輪迴就沒有;可是你還有分別,你有分別就有十法界,有聲聞、緣覺、菩薩、佛;如果連分別心都沒有,十法界也沒有。十法界沒有了,你才算是真正得到大的果報,你契入了一真法界,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諸佛菩薩的受用土,那時才真正叫成佛,真正業障消掉了。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你說有這些鬼神附身的?是有。這個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楞嚴經》末後有一卷半的經文,給我們講五十種陰魔。這個現象在今天的社會非常普遍。為什麼會有這些無形的妖魔鬼怪來附身、來找你?因為你喜歡他,他就找你。我不喜歡他,他就不來找我。這是真話,不是假話。你喜歡神通、喜歡感應、喜歡跟妖魔鬼怪打交道,他就來了。他來的時候容易,你要叫他去可就難了,那就不容易了。所以這些,佛經裡面講這是群邪,對這一類眾生,我們的態度應當是敬而遠之。為什麼恭敬他?他是眾生,他也有佛性,所以我們尊敬他。我們不要親近他,不要跟他往來,什麼事都沒有。妖魔鬼怪附身是實有其事,這個不是假的,決定不要去惹他們,這是很大的麻煩。我都遇到很多同修,著魔之後,這一般講神經分裂,得神經病,來找我,有沒有辦法挽救?我沒有法子。這是真的非常非常困難。特別是學密宗、學禪宗,因為密宗跟鬼神往來的機會非常密切,咒語裡面差不多一大部分都是鬼神的名號,你念就把他念來了。我們念佛人只親近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我們絕不念他,這個就是平平安安,你這個一生就沒事情,希望同修們要特別留意。我們今天看的這段經文,與這個也有關係。

  『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波羅蜜多前面說得很多了,用最淺顯的話來說,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諸位一定要懂得,世出世間一切法,唯有智慧才能解決。大家要記住,神通不能解決,智慧才能解決。你只要開智慧,你自然就有神通,神通是附帶的。所以佛教誡弟子不要求神通,求神通容易走偏差,叫你求定、求慧,定慧裡面自自然然有這個能力現前。能力雖然現前也不要執著,也不要生歡喜心,沒有什麼了不起,本能!是一切眾生本有的能力,你本來有的能力失掉了,現在恢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修學究竟圓滿智慧的時候,這裡教給我們的綱領,這個綱領就是二邊不著。「離四句,絕百非」,此地講的是四句,這個四句屬於百非,非就是錯誤,百是個比喻。所有一切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根源就是這四句,你要把這四句捨掉,就是所有一切過失的根就拔掉了,你圓滿智慧才能現前。這四句是『於一切法』,這一句是貫下去的。「一切法」是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法,我們在經上聽到,這是虛妄的,難道佛法也是虛妄的嗎?對的,佛法也不是真實的。《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指佛法。為什麼佛法也要捨?佛法也是因緣所生的。凡是緣生之法,佛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要是取相、著相,那你就錯了。所以這個一切法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

  在一切法裡面『不取有』,「取」就是執著,你看十二因緣裡面愛、取、有,這教給我們怎麼樣去斷?不取有,不執著有。為什麼?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有是暫時的有,不是永恆的有。實實在在的狀況是了不可得,世出世間法都不可得。《金剛經》上比喻作夢幻泡影,世出世間法都是夢幻泡影。所以相好像是有,體無;你要明白體無,那個相有也是假有,不是真有。所以佛經裡面叫它做妙有。什麼是妙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這個有就叫妙有。你了解真相,自自然然你就不去執著它,甚至於連分別都不要去分別。你在一切幻相裡面,你可以受用,你很自在,一切隨緣,沒有絲毫意思在,這一點要懂。真正修行在哪裡修?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能隨一切緣,不加一絲毫的意思,你過的這個生活是諸佛菩薩的生活。凡夫在日常生活,一定我要怎麼做法,我想怎麼做法,這一要、一想就取了。有是色相,你就取了色相;非有是空相。你看凡夫不是著有,就是著空。著有錯了,著空也錯了,都錯了。

  六道凡夫哪一種人著空?四空天人著空,這四空天。色界天以下的都著有。實在我們一般講,著空比著有高,所以六道裡頭他達到最高峰四空天,可是出不了三界,解決不了問題。他在那個期間之中,自己感覺得很安靜,一切有都放下,五欲六塵都不執著,這個心的確很清淨,這是很高的受用。可是他不開悟,四空天裡面沒有佛菩薩去講經說法,這個在我們佛門講,只要進入四空天叫八難之一,遭難了。他壽命長,那麼長的時間,沒有機會聽經聞法,換句話說,他終止在那個地方。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那是多長的時間!一個大劫,要用我們這個星球來講,就是一次成住壞空。成住壞空是中劫,四個中劫。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合起來叫一個大劫。八萬大劫,換句話說,這個星球成住壞空八萬次。這麼長的時間他聞不到佛法,墮在無明裡面,他的確於一切法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但是不開悟,封閉在無明裡面,這叫遭難。八難裡面叫長壽天,壽命最長的。所以六道裡面的眾生,著空、著有都不行,著空、著有都離不了輪迴。八萬大劫到了,他還要往下墮落,因為上頭不能去了,只有往下墮,無量劫來所造的一些業,還是要去受報。

  由此可知,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在這一生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就沒有成就。來生做人享福,生天享天福,這在佛法裡頭也有個很勉強的說法,叫人天小果。其實人天小果是我們人來安慰自己的,不是佛說的。佛說的小果是阿羅漢,阿羅漢超越六道了。所以,超越六道才叫小果,你小有結果;沒出六道,沒有結果。所以你要是真正聰明、真正覺悟,決定在這一生要出六道輪迴,千萬不要錯了念頭,我來生再來做人,做一個有福報的人,來生我生天去享天福,那叫糊塗到所以然處。你要知道,我們每一個眾生都做過富貴人,過去都曾經享過天福,福享完了,罪業現前,現在又墮到此地來,還要繼續去搞這一套嗎?你要是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解決問題,你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

  「不取有,不取非有」,都不能執著;『不取亦有亦非有』,這就是亦有亦空;下面一句,『不取非有非非有』,就是非有非空,這總共叫四句。四句的根本是兩個字,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這四句是根本。只要你落在這個裡面,你的般若波羅蜜就有障礙,你就修不成功,落在這四句裡頭就業障現前,般若波羅蜜距你就遠之遠矣了,你到哪裡去修?下面一句講得更徹底,那個不取的念頭都沒有,都不可以有。我不著空。其實你已經著了。我不著有。你也著了。清淨心裡本來無一物,怎麼會有個不著有、不著空?你這個心裡頭就壞了,就有東西了。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說的,「本來無一物」。你要執著,我本來無一物。你已經有了,你有個本來無一物,你的心不是真心,你裡面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裡頭。所以告訴你,『於不取亦不取』,你的心才真正清淨,真正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真離了。有一個離的念頭,你就沒有離,你已經有了。這個地方很微細。

  清淨心就是真心。那我再問你,清淨心有沒有?給諸位說,沒有。你要著我心清淨,你的心就不清淨,清淨心裡頭還有一個清淨,就把它污染了。本來無一物,你心裡要真執著一個本來無一物,你又糟了。換句話說,這話能說得出來嗎?所以真的東西,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不得口,開口就錯了。不但開不得口,還不能動念,一動念就錯了,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那好了,我不開口、不動念,對不對?還是錯了。為什麼?不開口,不動念,你是無明;開口,動念,你是邪知邪見。到底怎麼辦?你們大家自己去想去吧,禪宗裡面叫參,在參之前給你提示,這些都是給你提示,參是叫你真正用功,你去體會。體會可不能用思惟,也不能用言說。

  由此可知,言語、文字都是方便法,希望從這個方便法裡面你能夠體會契入到真實,真實就是心性,真實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說般若波羅蜜多也是個假名,不要真的以為有個般若波羅蜜多,你又壞了。這個是佛說法的難處,惟恐人聽錯會了意思。實在講,聽經錯會意思的人十之八、九,幾個人聽經說真正懂得意思?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大多數聽的,不著有就著空,給你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就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給你講般若波羅蜜多,你就認為真的有個般若波羅蜜多;說個菩薩,你就執著真有菩薩,你就取有,取了法相。再聽,佛說,一切法都是虛妄的,你又著了空相,你又著了一個虛妄的相。反正,你總是要靠一邊就是,你不沾站不起來,不靠到有就靠到空,你總沒有辦法站到當中,難就難在此地。所以佛搞得沒有辦法,好,「二邊不立」,才有個中道;糟了,又靠到中道去了;「中道不存」,好,那又著空,又靠到空去了,怎麼都不是。所以般若法門就勞累釋迦牟尼佛講二十二年,講這麼久。實在講,講了二十二年,幾個人真正懂得了?還是不多。一定要在生活裡面去歷練,必須知道佛法任何一法,跟我們的生活都是緊緊的結合在一起,沒有離開生活,沒有離開工作。

  「離四句,絕百非」,就在生活裡面去修行。過去我們總是取,不取有就取非有,要不然就取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總是落在這些地方。現在修行是如何能四邊都不落,從哪裡修?從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就在這個裡頭修。修正我們以往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這叫修行。與般若相應,知般若真實智慧、究竟圓滿智慧。這個說法真正是難!大家聽了還是糊裡糊塗。真實智慧是什麼樣子?在《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佛將智慧分為兩類來說,一個叫根本智,一個叫後得智。或者一個叫實智,真實的;一個叫權智,善巧方便。實在講,一個是智之本體,一個是智之作用,我們講體用大家好懂。智慧的體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怎麼會說無知?我們剛剛說的這些話,你們諸位體會體會是不是無知?有不能著,空不能著,亦有亦空不能著,非有非空也不能著,一切都不著,那就是無知。你心裡頭一個念頭不生,一句話也沒有,不能說的,不能想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無知,這是般若,般若之體,從這個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所以它的體是無知,作用是無所不知,無論什麼人向你請教,問你世法、佛法,你都能夠對答如流,你都能夠解釋得頭頭是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智慧是什麼?這個智慧叫後得智,從根本智起來的。

  我們今天沒有智慧,就是心裡面妄想、執著太多,拿到佛經也會把佛經講錯。怎麼會講錯?沒有智慧,憑自己的意思在猜測,那怎麼行。煩惱沒有斷,智慧沒有開,發心學講經,這是很難得的事情。古大德也教導這些人,怎麼個講法?依照古今人的註解,細心的去研究,避免一切錯誤。這是初學良好的態度。假如初學就要學佛菩薩,就要學古大德,不需要參考別人的,展開經本就胡說八道,那就是罪過無邊。為什麼?煩惱沒斷,智慧沒開。如果人家不服氣,你怎麼曉得我智慧沒開?憑他說這一句話,他智慧就沒開。為什麼?他煩惱現前。我們說他智慧沒開,他就生氣了,你怎麼曉得我智慧沒開?這就是他煩惱現前,他智慧就沒有。他要真有智慧的時候,不會說一句話的,看到你很幼稚,笑笑而已,不會跟你計較的。要跟你計較的時候,確實自以為智慧開了,其實煩惱一大堆。

  所以這個同修問到密宗,密宗裡頭起誤會的太多太多了。我有一年在洛杉磯講經,洛杉磯有五個年輕人,這是西藏那些喇嘛仁波切在那個地方弘法,給這五個年輕人授記,說他們開悟了。社會上對這五個人都很尊重,這五個人開悟了,仁波切上師給他們授記了。我在那邊講經,他們也來聽,聽完之後要我給他做證明,說他開悟了。他來問我:法師,仁波切上師都替我們證明,我們五個人開悟了。我也看看他們,我說:你們沒開悟。西藏的活佛上師說我們開悟了,你怎麼說我們沒開悟?馬上就來指責我,怎麼沒開悟?我就告訴他,我說:我沒有開悟,你來問我,你當然沒開悟!你開悟了,你還來問我嗎?結果搞得聽眾哄堂大笑,就散掉了。這個東西怎麼能騙人?可是今天這個世界,受過高等教育的,這些都是大學的大學生,有些都是碩士、博士,真的很可憐,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跟他講真的他不相信。你看,騙一騙他,得意忘形,自以為不得了。其實上了當,那個仁波切上師也沒有開悟,開悟怎麼會說他們是開悟?沒這個道理。這個我們要曉得。

  我們在美國的時候,也遇到一些同修告訴我,西藏出來這些活佛仁波切裡面,有不少是假的、冒充的,不是真的。怎麼拆穿了?有一些密宗真正是熱心修學的人,聽到上師說西藏佛法怎麼興盛,他們就去了,從尼泊爾到西藏去。結果到那邊去一看,才曉得不是的,有很多是假的,回到美國的時候,把這些事情告訴我,我就想這是想當然耳。因為現在這個世界仿冒太多了,何況上師仁波切這麼值錢,愈是值錢的仿冒的就愈多,就是這樣的。你看,商品,商標出了名,你看看仿冒的有多少?所以上師仁波切仿冒的,大概也就不少。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清楚,都不能夠迷惑。學佛要學智慧,學佛的人還被人騙,那就太可笑、太愚痴了。世間人,被一般人欺騙,那情有可原;你學佛是學戒定慧的,你怎麼學戒定慧都被人騙?由此可知,你這個戒定慧不是真實的,沒真修;如果是真修的話,你決定不會被欺騙。我們繼續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菩薩於一切法。及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經文在此地好!

  【都無所取。無所執著。是名菩薩無所取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

  我們只看這一段。怎麼樣修學才像一個菩薩?『菩薩』是印度話,它的意思是覺有情,這是玄奘大師翻的,覺悟的有情眾生。這是揀別他不迷惑顛倒,他不會受人騙;受人騙的人都是不覺,才會被人騙。真正覺悟,有智慧,怎麼會被人騙?菩薩修學,這個地方是講它重要的綱領。他學不學般若波羅蜜多?學。雖學般若波羅蜜多,他並不執著,他亦無所取,無所執著。如果他有所取、有所執著,那就錯了。能夠於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無取無著,這個取就是分別。在一切法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境界就叫做『菩薩無所取著三摩地』。「三摩地」也是梵語,我們中國一般把它翻作禪定,這是無所取著的禪定。這種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這是說它的作用。你得到這個三摩地,就是你得到這個定,剛才說過,定開智慧,這個定慧的作用廣大無邊。

  什麼是定,什麼是慧,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要簡單說一說,大家多少有個概念。定,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能保持著如如不動。用現代的話來說,不受外面境界誘惑,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沒有染著的,這是定。慧是什麼?慧是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這個現象明白,因果明白;不但因果你明白,變化也明白,一切法剎那剎那在演變,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永遠在循環,永遠在相續。這些是事實真相,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雖然清楚、明瞭,如如不動。在一切現象裡頭,確確實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定慧等學,這個就叫三摩地。在哪裡學?從早到晚,你眼見色、耳聞聲、舌嘗味、鼻嗅香,就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去修。修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叫真修行,這個叫定慧等學。所以說「微妙殊勝」。為什麼稱它作微妙殊勝?因為它就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之中,沒離開生活,這個微妙到極處!能夠在生活裡面得大自在,在生活裡面真的離苦得樂了。換句話說,把自己的生活提升了,從凡夫的生活提升到佛菩薩的生活,你說這怎麼不快樂!境界完全轉變了,轉凡成聖。

  大家不要以為,轉凡成聖,大概就會轉貧窮為富貴。那你就錯誤了,沒這個道理。你要曉得,貧窮是貧窮的佛菩薩,富貴是富貴的佛菩薩,相上有貧窮、有富貴,理上完全平等。為什麼?富貴的佛菩薩,對於富貴他也不分別、不執著,他心清淨,他沒有貪愛、沒有染著;貧賤的這些菩薩,對於貧賤的生活,他也不分別、不執著,他快樂得不得了,他並沒有要去把他的生活改善,沒有這個念頭,他有這個念頭,他就是凡夫。然後你才曉得,富貴跟貧賤是一不是二。佛菩薩在這個世間裡面隨類化身,無非都是給一切眾生做個好樣子,富貴安於富貴,貧賤安於貧賤,這個社會就和諧、就安定,沒有爭執了!大家能夠互相合作,共存共榮,整個社會就安定繁榮,一切眾生都有福。如果貧富不均,這裡面造成問題,社會就動亂,一動亂,窮人就更窮,富人也窮,大家都沒好日子過。佛菩薩的教誨,這才體會到,那是真實的智慧。

  所以此地說之為,「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無邊無礙是形容它作用的深廣。『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這是我們常講的二乘人,「聲聞」是阿羅漢,「獨覺」是辟支佛,這都超越六道輪迴了,我們一般佛門裡面稱他為小乘。菩薩這個修學就是一切無所取、無所執著,你所得的受用就超過阿羅漢、超過辟支佛。你要問為什麼會超過?阿羅漢、辟支佛超越六道輪迴得六種神通,那個神通作用,你們看過小說《西遊記》,那比孫悟空高明太多了,孫悟空才只七十二變,阿羅漢、辟支佛的能力,孫悟空不能比,差太遠了,小巫見大巫。可是比起菩薩修無所取著三摩地,那還差得遠!

  這個經文後面,我們就不要一句一句看,一句一句看耽誤很多時間,我把這個大意跟諸位說出來。菩薩雖然修得這個三摩地,他也不執著,也不會以為我已經得無所取著三摩地。你要有這個一念,你三摩地是假的。為什麼?你還有取、還有著。正如同須菩提尊者在《金剛般若經》那一會裡面所表現的,釋迦牟尼佛讚歎他,他得無諍三昧。佛讚歎他,同學大家都尊重他,他自己說,「佛說我得無諍三昧,我自己決定沒有這個念頭說我得無諍三昧」,這就對了。如果他自己要著了相,「佛說我得無諍三昧,我得無諍三昧了」,他什麼也沒得到。為什麼?他還有妄想、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那哪裡是無諍三昧?真的、假的就在這個地方辨別。

  我們自己要認真的反省檢點,然後才曉得,大乘佛法確確實實不容易修學,幾個人能不執著?如果你還有分別執著,換句話說,所有一切大乘法門對你來說都非常難修。因為一切大乘法門都要離相,都要不執著。你試試看,你參禪,你能得定嗎?你能開悟嗎?中國禪宗很盛,中國禪宗最基本的經典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禪宗五祖忍和尚是從這個經上開悟的,以後傳到六祖,祖祖相傳,以《金剛經》印心、做證明,你有沒有入《金剛經》這個境界。實在講,六祖大師,你看這一部《六祖壇經》裡面,掌握《金剛經》上只有幾句話就行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不著相,用現代話來說,不受外界的誘惑,外面五欲六塵你可以接觸,絕對不受誘惑。從不受誘惑說明為禪,禪就是不受誘惑;定是什麼?定是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叫禪定。你能做得到嗎?見色聞聲還會起心動念,你怎麼能修得成功?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回頭自己想想,這個路子我不行,我沒有能力。我們接觸境界還是會起心動念,聽到、見到不如意的事情,心裡還有一點不高興,比從前有進步就是了。從前是很不高興,現在雖然面孔沒有什麼表情,但是心裡頭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這就不行。你才曉得這個事情難!

  所以,這淨土宗就好,淨土宗不必要斷煩惱,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可以不必斷,能夠帶業往生,就是帶業可以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這個是太稀有了。千經萬論,所有一切法門裡面都沒有這種說法,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跟人家講,人家都不相信,哪有這種便宜事情,哪有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法門,佛菩薩、祖師大德都給我們講,這是諸佛的境界,等覺菩薩都搞不清楚;等覺菩薩要不是得佛力加持,他也說不出。而這個法門的殊勝,能度一切苦惱眾生,唯獨這個法門九法界統度,平等得度,這是《無量壽經》經題上就顯示出來了,沒有比這個法門更殊勝的。我們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不是容易事情。古大德常常嘆息,你能夠在這一生當中,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遇到《無量壽經》、《彌陀經》,這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你今天的因緣具足,不簡單!善根、福德、因緣現前了,你要能夠掌握住,你這一生就問題解決了。因緣,是你能遇到;善根,是你遇到了能信、能解,信解是善根;發願專修往生,這是福德。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統統都具足,哪有不得生的道理!所以說萬修萬人去。這是稀有難逢的大法,我們一定要珍惜。

  這一年多來,我們選《般若經》跟大家同修在一塊研究討論,目的在哪裡?就是看到這些年來大家念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就是對於一切法看不破、放不下。不能看破、放下,雖然念佛,你這一生也不能往生。所以這一年多來,特別選般若這一部分的經論,我們再做一次研究討論,幫助大家看破、放下,然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我們的目的達到了。在今天這個世界,今天這個世界是天下大亂的世界。我們台灣社會亂,走到全世界哪個地方不亂?沒有一個地方不亂。每一個角落裡面,我們所遇到的這些人充滿了貪瞋痴,他們所想的、所做的都是損人利己,個個人都是這個想法,個個人都是這個做法,這個世界哪裡會太平?這個趨勢今天沒有辦法把它止住,還在不斷的去發展,這是非常不好的預兆。這個非常不好,就是大劫難之前的預兆。在這個大環境裡面,我們應當怎麼樣救自己?救別人救不了,救不了別人,要知道救自己,救自己是決定可以做得到的。

  真正要救自己,印光大師的教訓就太好了,非常切實,有用。他教給我們四句話,可以說老人家一生自行化他,就沒有離開這四句。第一句「敦倫盡分」。我們要把人做好,要懂得倫常,要知道自己的身分地位,要盡到自己的義務,這就是敦倫盡分。分是本分,如果你在家裡面你是父母親的身分,你要愛護你的子女,父慈子孝,你以慈悲心照顧你的子女是你的本分;做兒女的,對父母要盡孝是他的本分。先把這個做好,就是人做好。兄友弟恭。君義臣忠,君是領導人,你在社會上,無論大、小單位,你開個店,你是老闆,你就是君,下面你這些伙計,那就是臣,每個人把每個人的工作做好,義務做好,我們人就做好了。

  第二句是「閑邪存誠」。這一句話,現在人看到,很多人不懂什麼意思。閑是防止的意思,對於一些邪惡你要知道防範、要懂得防止,特別是邪知邪見。你看現在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裡面,都是誘導人去邪思,不能不防範。特別是年輕人正在求學的,染上這些東西,麻煩可就大了。所以你要知道防範,要知道存誠,無論對人對事對物要用真誠心,閑邪存誠。

  「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兩句大家好懂。印祖一生自己修行和教化眾生就是這四句,這四句就是印光法師。而他對於大眾,特別著重在防非止過上,就是「閑邪存誠」這一句,他用的力最大。他提倡《了凡四訓》、提倡《感應篇彙編》、提倡《安士全書》,勸人到處去講解,大量的印這些書去流通,幫助這個社會,使大家都能夠明白因果,深信因果,這是挽救現在的世道人心。你今天跟他講道理、講事實,他不能接受;真正懂得因果報應,他起心動念自然就有個約束。這是印祖一生做出樣子給我們看。

  所以最近這些年,台灣到處也提倡《了凡四訓》,這是好現象。我們希望把印祖他老人家的教誨、德懿,能夠向全世界推展,才能夠收到效果。我們這一個地方好,鄰居不好,不行,我們不打他,他來打我們,這個麻煩大了。這些地方都要懂得。所以今天因果報應的事實、理論要向全世界去推展,希望能夠化解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給諸位說,沒有輸贏的,這個戰爭是大家同歸於盡,沒有勝負的,是個毀滅性的戰爭。怎麼樣挽救?人人知道因果報應,心裡就有個收歛。這是我們想幫助社會,幫助這個世界。對自己來講,這個世間我們已經住厭了,我們要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有我們的打算。他們這些人還不知道有極樂世界的,希望他們別打仗,好好的過日子,我們總算對得起他們。

  所以《般若經》是教我們開智慧,是教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真正明白了,當然就放下,當然就看破。印祖這四句話,我們就真正可以做到,為什麼?起心動念為眾生、為社會,不為自己。佛菩薩這些教訓不難做到,今天大家說好難好難,難在哪裡?捨不得犧牲自己的利益,就難在這裡。起心動念都為自己想,沒有為別人想,這是極大的困難。如果我們能起心動念都為眾生想,不為自己想,佛法很簡單、很容易,一點都不難。希望我們從般若經論裡頭細心去體會這個真實義,幫助我們做人,幫助我們工作,幫助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