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十六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16

  請掀開講義,第十五頁第二行看起:

  「我相因我見生,我見因我相顯,一表一裡,從來不離,破我相即是破我見。」見就是念頭,因為有念頭才會顯相,這是佛在大乘經上常常說到的。相是從念起的,所謂一切法從心生,法相唯識經論裡面所謂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由此可知,一切法確實是從心想生的,這個地方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可知,我相是從我見生的,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後面這三句可以說把世間所有一切現象統統包括在其中。常說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歸根究柢就是從我相生的,我相是從我見生的,它的根源就是我見。這部《金剛經》,乃至於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經,也可以說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只有一個目的,破我見而已,這是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見與相,一個是外表,一個是內在,裡面有意見,這個見,粗說就是有意見,有意見就麻煩了,有意見就有我。誰有意見?當然是我有意見,我見是這麼生的。因為有我見,就現我這個相,從我相發展現一切相。本經前半部講的是破相,後半部講到破見,破相裡面就含著有破見,破見當然也離不開破相,一即是二,二即是一,底下一條就說到了。

  「四相即是一個我相」,四相是所有一切萬相的歸納,「發心為一切眾生,即降伏我相」,這是破除我相,從哪裡下手?從降伏下手,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伏煩惱。煩惱斷不掉,很不容易斷,因為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已經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我們現在讀了大乘經,知道這個東西是虛妄的,雖然清楚明瞭它是虛妄,還是斷不掉。從哪裡下手?要從伏煩惱下手,伏妄念,降伏我相。怎樣降伏?方法就很多,佛家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就是方法,門就是門徑,這些方法、門徑都是幫助我們克服妄想、煩惱的方法。世尊在這部經上提出的方法很巧妙,很有效果,就是教我們把念頭、想法將它大而化之,這個辦法確實是很巧妙。凡夫之所以沒有法子降伏煩惱,沒有法子解決問題,就是妄想執著太深。妄想執著表現在生活上就是所謂自私自利,這是表現在生活上,就是常講的起惑,迷惑了,迷惑就造業,造業就要受輪迴的苦報。受苦報他不甘心,怨天尤人,迷惑就愈來愈深,業造得愈來愈重,果報一世比一世要苦。這是輪迴裡面的現象,這個現象是很普遍的現象。凡夫迷惑在其中,不能覺察,不曉得這是錯誤,找不到苦難的根源究竟在哪裡。佛菩薩在三界之外,我們常講局外之人,他看得清楚,把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教給我們把心量擴大,把你自私自利的念頭就打破了,起心動念不再為自己著想,為一切眾生著想,發心為一切眾生。為眾生,就把我淡化掉,對我執,就是自私自利這個念頭逐漸淡化,淡化就是降伏。

  「皆度之成佛,即降伏人相。」執著我是個人,這也是妄想,也是分別執著,因為有這個執著,六道就出不去。六道裡面的眾生,堅固執著這個身相,就是此地講的我相,所以我們要把觀念改正過來。在十法界裡面,真正得到究竟圓滿解決的是佛,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成佛,我們自己也是眾生之一,一切眾生都成佛,我當然也成佛。這就是大而化之的具體下手方法,念念想著佛就成佛,念念想著人他就得人身。佛家講十法界怎麼來的?從心想生出來的,生就是顯現的意思,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因此念佛法門殊勝,念佛法門教你什麼都不要想,天天念佛,天天想佛,不知不覺自己就變成佛,念佛的原理就在此地。這就是降伏人相。

  「心中不起如何能度盡之念,即降伏壽者相。」壽就是相續相,因為我們念是相續的,這是世間一般人不知道的。都以為境界相好像是真的,不曉得境界相是假的,是一種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就是此地所講的壽者相。如果我們心裡面有一念「我能度眾生,眾生為我所度」,這個念就是生滅的念頭,換句話說,那就是壽者相,就是個相續相。心裡面沒有這個念頭,相續相就沒有。為什麼?生滅心沒有了,你用的是不生滅的心;不生滅的是真心,生滅是妄心。不生滅的心,你看到的境界是實相,《金剛經》上講的諸法實相,看的是實相,也就是說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你看到了。真相就是真如、就是本性,真如、本性有體、有相、有作用,你全都看清楚,全都明白了,這就叫成佛,你在一切境界當中得大自在。真正明瞭之後,那時候是境隨心轉,就得自在;不了解,迷惑在其中,我們是心被境轉,那是苦不堪言,自己做不了主宰。佛經裡面常講無我,我的意思是什麼?我的意思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我們六道裡面的眾生做不了主,沒有自在。如果真的能做得了主,大家想想,誰願意衰老?每個人都希望年年十八,這做不到,做不到就是你做不了主。你會衰老,你有生滅,做不了主,為什麼做不了主?我們用的是生滅心,迷在境界之中,過的日子是一種剎那生滅相續相的日子,完全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降伏眾生相。」可見得世尊在經文上,這一句話把整個的問題徹底為我們解決。難怪須菩提問,請教他「云何降伏其心」,他說你就像我這樣子,就行了。這個答覆得好,佛不是在口頭上說,真的做到。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心裡沒有度眾生的意念,這是什麼境界?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哪有眾生相?當我們起念,一切法就有生有滅;當我們不起念,一切法就無生無滅。佛在這部經上說,佛無有定法可說,為什麼無有定法?因為所有一切的現象,無有定相可見。我們見的一切相都不是定相,這個我們世間人不懂,為什麼不是定相?剎那生滅相。就像我們看電影,我們看電影銀幕,銀幕上的相是定相嗎?這個我們知道,是放映機底片鏡頭一開一關,一張一張在那裡換,那是不定相。因為它換得太快,我們眼睛被它騙了,以為它是真的,現在電影放映機一秒鐘鏡頭開關二十四次,一秒鐘我們就看二十四張片子,它不是定相。

  我們現前世間森羅萬象,佛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的心念頭剎那生滅變的相。這個相變得多麼快?不止一秒鐘二十四張。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一彈指,一彈指的時間很短,我們彈得快,大概我們的速度一秒可以彈四次,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也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剎那有九百生滅。諸位想想,假如我們一秒鐘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的生滅,你怎麼能覺察出來!也就是說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相續相,我們是生活在這個境界裡。佛說,這樣微細的生滅要到什麼程度你才能觀察得出來?我們如果說看電影,實在講,我們到放映機後面看看底片就看出來,就很明顯。這種微細的剎那生滅,一定要有很深的定功,也就是說心要清淨,清淨到相當的深度,這個微細的生滅他看到了。佛在經上跟我們說,要到什麼程度?八地菩薩,所以八地叫不動地,七地菩薩的定功還沒有辦法觀察出來。由此可知,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當然不知道,跟我們一樣。他的定功、智慧雖然比我們高明多了,但是這種微細的剎那生滅他還不知道,要到八地才看到。

  這就是一切法的確是不生不滅,雖然講這些十法界森羅萬象是眾生心念變現出來的,能變的念頭是虛妄的,所變的境界相也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這是本經裡面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裡就包括念頭,心法、心所法就是念頭,就是我見,色法就是此地講的我相、人相。佛教給我們如何突破,就是把心量擴大,從這裡下手,起心動念不要為自己,為眾生,為眾生決定得好處,得真實的利益。為自己決定沒有好處,縱然你得到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的享受,實在講根本不可能得到享受,你說你得到的享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唯有全心全力去幫助一切大眾,你得到的就是真實的。經上講你得福德、得功德,如果你著相,得是得福德,那個不究竟,如果你能夠離相,像此地講的統統不執著,你得的是功德。功德是真實的,功德就是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明白了,明白之後當然你就曉得應該怎樣做。

  「發無上心者,要行菩薩行,普賢行。」前面所說的發心為一切眾生,達到究竟處就是無上心。因為前面講了,為一切眾生,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要幫助一切眾生都成佛,這個心是無上心。心發了之後要去做,如果沒有行動,這個心願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定要以行去實踐你的願望,那要修菩薩行,行就是行為、就是行事。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生活行為都是行,我們不叫菩薩行,為什麼?我們所有一切行為都是迷惑顛倒。天天大家忙得不得了,究竟為什麼忙?不曉得,這就是迷。為什麼忙?為什麼要這麼忙?為誰忙的?都不知道,這是我們俗話常說醉生夢死,糊裡糊塗過日子,糊裡糊塗來到世間,也糊裡糊塗死掉,死了之後,糊裡糊塗搞輪迴,這生生世世永遠做個糊塗人。行上加個菩薩那就不一樣,菩薩是覺悟的人,他不迷,不糊塗。這教我們要行菩薩行,我們要知道我們一天到晚忙是為什麼忙,明瞭了。為什麼來到這個世間?為什麼生活?沒有一樁不清楚,沒有一樁不明白,那個行就叫菩薩行。菩薩行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行為一下醒悟過來,一下明白過來,這個人就是菩薩。菩薩不是神,大家觀念要搞清楚,不是神明,菩薩是個覺悟的人。這是印度的一個名詞,翻成中國意思,前面跟諸位講過,玄奘大師翻的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我們是有情眾生,覺悟了就叫菩薩。

  行為裡面,那就太多了,說不清。世尊把我們所有一切行為歸納為六大綱領,這個六條就包括一切行為,大乘法裡面講的六波羅蜜,六度。這個六條,第一個是布施。這六條都是發心為一切眾生,以尊重的心、恭敬的心修布施就叫供養。所以布施跟供養,事上沒有差別,心上有差別,真誠、恭敬這布施就是供養。我們從早到晚對一切大眾就是在修布施,無論你在社會上是什麼樣的身分,是從事哪種的事業,我們盡心盡力去做,為社會、為大眾,這個念頭一轉過來,這就是菩薩行。如果我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自己的,那就是凡夫,就不是菩薩行。同樣做的一樁事情,念頭一轉就變成菩薩。譬如在家庭裡面,你是個家庭主婦,早晨起來,為家人服務,整理環境、洗衣服、燒飯,為家人服務。你說我為這些眾生,我修布施,我修供養,念頭一轉,從前妳是苦惱凡夫,念頭一轉,妳變成自在的菩薩了。妳的工作還是那麼多,念頭轉了就不一樣,妳就很快樂。以前家事做得好煩,做得好累,怨聲載道,現在念頭一轉,我在修菩薩道,我成佛了,不一樣!你才曉得境真的是隨心轉。

  持戒就是守法,無論做什麼事情,有條理、有次第、有方法,就是持戒,一點都不亂。忍辱是有耐心,不但有耐心,而且在一切環境裡面都能夠安忍順受,不怨天不尤人,這是忍辱波羅蜜。精進是在生活當中、在作為當中求進步,天天在改進。禪定波羅蜜是心裡面如如不動,就是《金剛經》末後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般若波羅蜜是一切清楚,一切明瞭。菩薩行在哪裡?菩薩行就在你自己本位上,哪裡離開了?你是什麼身分,你從事於哪個行業,你做哪個工作,就在你自己本位上行菩薩行。菩薩行再往上提升一層就變成普賢行,那就不得了,提升到普賢行,給諸位說,你是真的菩薩,不是假菩薩,你不是實習菩薩,你是真正的菩薩。普賢行實在講就是菩薩行,比菩薩的行、菩薩的心更要廣大,真正做到一切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統統都做到,用在生活上處事待人接物,那是普賢行;如果有分別有執著,就不是普賢行。一般的菩薩行,像權教菩薩,分別執著還沒有斷盡,但是他已經很淡薄;真正完全斷盡之後,那是普賢行。

  「一切佛法,說到修持上,總不外觀照。」觀照要用個很普通的話來說,大家一聽很容易明白,就是換心理、換觀念。所以佛法不用思惟、不用研究,因為思惟、研究,觀念沒有改變過來,它取了個名字叫觀照。觀照裡面沒有思惟、也沒有研究,不落在意識裡面,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不用分別執著,就叫觀照。其實真心並沒有現前,還是用的妄心,不過是分別執著的程度減輕,減輕就是觀照。觀照的功夫深了,叫照住,照住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得禪定。《金剛經》末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是照住的境界,是定。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照見,《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你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不是五蘊皆空?那就照見,照見就見性,就見到事實真相。這是講功夫三個層次,要從觀照下手,要改變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從這個地方下手。

  「或云念佛不是觀,此語不然,須知即念即觀。」有些人對於淨宗法門了解得不夠深,產生誤會,於是這樣殊勝的法門他捨棄,他不肯修學,那真的叫大錯特錯,真正是可惜。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修學最簡單、最容易,成就最殊勝的,就是淨宗法門。不但是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們都這麼說的,實際上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樣講,這哪裡會有錯誤?產生錯誤,第一個是他對於教義了解不夠,第二個是成見太深,所以把這麼一個殊勝法門當面錯過。以為修行,因為佛在大乘經上常講觀照、照見,這才是修行真正功夫,念一句阿彌陀佛算什麼,這好像跟佛講的標準不相應,於是把念佛法門看低了,真是看錯了。所以此地特別提出來。「須知即念即觀」,念,剛才講了,改變念頭。假如我們不念佛,諸位想想,不念佛的時候你念什麼?全是妄念,一個妄念滅了又一個妄念起來,這些妄念總而言之叫六道輪迴。所以,你不念佛你準念的是六道輪迴,現在教你念佛,是把你念六道輪迴那個念頭轉過來,那怎麼不是觀?所以說即念就是觀。

  「若妄想紛歧,散心念佛,不得受用。」這就是說念佛不得法,不如法,口裡念阿彌陀佛,心裡還是打妄想,這個念佛沒用處,不得力,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要怎麼個念法?底下教給我們方法。「必須口念佛號,心想彌陀,如在目前,如此念佛,則妄想無從起,即是觀。」必須知道,心起念只起一個念,不可能同時起兩個念,如果這一念是佛,當然其他念頭就沒有了。所以要緊的是心,口念實在講是助緣,提醒我們心上要有佛,心上有佛才叫做念。中國文字是很有智慧的,這個「念」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現在心上有,這叫念。不是過去心上有,也不是未來心上有,就是現在心上有,現在心上有佛這叫念佛。心裡頭有佛,如在目前,心裡面想佛,這個地方只舉一個例子,念佛的方法很深很廣。

  心想彌陀,想彌陀的相好光明可以,像《十六觀經》裡所講的。為什麼現在都提倡持名念佛,而不提倡觀想?因為佛的像太微細,我們想不出來,沒有法子觀想,所以採取持名念佛,這樣容易多了。持名念佛一樣,只要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就行,心愈清淨,妄想就愈少,妄想愈少,心就愈清淨。清淨心現前的時候,佛的相好光明就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瞭。當然這個地方講的想佛,不僅僅是講想佛的相好,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可以想佛的發心。佛在最初,還沒有接觸佛法之前,他是個國王,以後聽佛講經說法他開悟了,想他怎樣開悟,怎樣修行,怎樣發願,怎樣度化一切眾生。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可以想,想這些事情,你的妄想當然就不會有,你把你的精神意志集中去想這些,想這些好處可大了。

  這個方法雖然不是究竟圓滿徹底的方法,但是與究竟圓滿法是一個方向,是同一個方向,這樣想可以接近到究竟圓滿。所謂心想事成,想阿彌陀佛、想極樂世界,將來自然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自自然然不知不覺你就變成了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功德利益都在《無量壽經》上,大家細細去讀就都明瞭了。所以為什麼修淨土要熟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最好能夠背誦,這個道理就是教你心裡常常想佛。你不能背誦,都記不得,你怎麼不打妄想?一定打妄想,你想的跟經上講的不相應,道理在此地。至於《金剛經》上所說的道理,明瞭就行了,它教給我們什麼?一切放下,一切放下你才會專想阿彌陀佛,才管用。我們為什麼一面想阿彌陀佛一面又打妄想?就是不曉得這個世間是夢幻泡影,不曉得世間一切法是虛妄不實,以為它是真實的,所以在這裡打妄想,不肯放下。《金剛經》沒有別的目的,了解事實狀況,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專念阿彌陀佛就成功了。你能夠這樣用功,才能真正把妄想降伏住,這就是觀照。

  「修觀是收攝意根,淨宗心想佛,口念佛,手持珠。」手裡拿念珠,拿念珠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記數,初學從記數下手有好處,但是每個人根性不相同,也不是定法。你自己可以試驗,果然有效,什麼效?能夠克服妄念,這就是效果,你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到心地相當清淨,可以不必記數,再拿念珠,拿著念珠是常常提醒念佛,怕念佛的念頭斷掉,拿串念珠可以常常提醒自己念佛。它有這兩種作用。而淨宗的功夫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看看禪宗,性宗、相宗修行的總綱領都是修觀,觀的目的是收攝意根,而淨土宗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為最上乘之妙法也」。實在說知道的人太少了,什麼原因?梅光羲居士在《無量壽經》序文裡面講得很清楚,他那篇序文寫得很長。也就是大家對淨宗沒有能夠深入,沒有能夠徹底了解,不曉得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他為什麼不能夠透徹深入了解?沒有盡讀大乘經的緣故,沒有深解大乘經的緣故,沒有圓解大乘經的緣故,這個的確不容易。像《華嚴》、《法華》、《般若》、《楞嚴》這些大經大論,自古至今學佛的人涉獵就不多,深解、圓解就談不上,所以淨宗法門擺在面前不識貨,像金剛鑽擺在面前當作玻璃球,一文不值,不識貨!必須深解、圓解一切大乘經,才知道淨土不可思議,才曉得淨土法門之可貴。

  有些沒有接觸大乘法門,甚至於對佛教教義還一竅不通的人,人家勸他念佛,他就老實念佛,走的時候還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諸位要知道,那種人了不起,那個不是平常人,這是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那不是凡人,那是善根非常深厚之人。正是《彌陀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他那種善根福德是無量劫修成的,在這一生當中現前而已。所以佛講他不是凡人是真的,不是假的,也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下愚。佛度化眾生,兩種人最好度,上智、下愚。上智是一說他都明瞭、都明白,這個好辦;下愚不是普通的下愚,普通下愚不行,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他不要求解,他不需要懂得,你教我這麼做我就老實做,一心一意去做,他就成功了。最難度的叫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就像我們這類的,很難度。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我們這些人說的,那個上智、下愚用不著,幾句話就解決了。

  「觀即思惟,照有二,照住照見。」觀照,觀就是思惟,剛才講的,轉變觀念,改變想法、看法。這個思惟跟一般的思惟又不一樣,佛經裡面常常在上面再加一個字,叫正思惟,這叫觀。照住、照見,「照住由思惟而來」,可見得觀是下手最初方便。「心寄一處,即照住」,寄一處就是定,所以照住就是禪定,「此時許多妄念,暫時停止」,這是照住,所有一切妄念都不起作用,這叫定功。定有淺深不同,淺深從哪裡看?他能把妄念伏多久,定功愈深,伏妄念的時間就愈長。像佛為我們講的世間四禪八定,世間定功最深的生非想非非想天,這是二十八層天最高的一層,定功深到那裡去。他那個定功伏煩惱能伏多久?八萬大劫,可是到了八萬大劫,妄念又起來,他定功失掉,妄念又起來了,起來又要隨業流轉,還要搞輪迴。所以,這個定不是究竟的,不能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這樣的定功還不夠,還需要繼續再升級。再往上升一級,第九定,定功到第九段,超越六道輪迴,阿羅漢所證的。辟支佛、阿羅漢他們的定功就是屬於第九個階段,叫九次第定。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無明伏,三類煩惱斷了一類,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斷一伏二,那兩種伏住了,所以它叫暫時停止。

  「本有光明,自然發露,此即智慧。」定起作用就叫智慧;伏也起作用,但是伏的作用不是真性裡面的智慧。所以,阿羅漢有沒有智慧?阿羅漢沒有智慧,法身、般若、解脫,阿羅漢只有解脫。因為他斷了見思煩惱,他超越六道輪迴,解脫就是自在,自由自在,六道約束沒有了,但是他沒有般若,他沒有證得法身。要般若智慧現前、法身現前,一定要斷塵沙煩惱,還要斷一品無明煩惱,這最少的,要斷一品無明煩惱,本性的光明就透出來,這才叫般若智慧。本有光明自然發露,這就是智慧,所以般若智慧現前。

  「照見,指工夫修成」,這是照見,般若智慧現前是照見。「如《心經》之照見五蘊皆空是也」,五蘊皆空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我們平常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現前,統統明瞭,這是照見。所以照見這個功夫就是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這一層的功夫。我們淨土宗用的名詞術語跟禪宗不一樣,其實是一個境界,是一樁事,不可以不知道。淨宗裡面講功夫成片就是觀照,淨宗講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講理一心不亂就是照見,所以我們講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我們是這樣講法的。有的時候功夫成片也不講,就講事一心、理一心,因為事一心裡面功夫淺的就是成片,淺的是伏見思,深的是斷見思,到斷一品無明,那是理一心不亂。名詞術語不一樣,功夫境界是完全相同的。實在說,淨宗比其他法門來得殊勝,那就是淨宗對於伏煩惱,只要淺伏,淺淺的伏住就行,就能往生。而其他法門裡面,淺了不起作用,就像我剛才所說的,無論是宗門教下,宗門是講的禪宗,除禪宗之外都叫教下,所用的功夫總不外觀照。

  他們的功夫,講禪定,禪定剛剛得到,初禪,生初禪天。那功夫很了不起,像一般坐禪能夠入定一個星期不出定,一個月不出定,二個月、三個月都不出定。我們看這個功夫了不起,不過是初禪、二禪,在色界天,出不了三界。四禪天,功夫就是四個層次,四空天又四個層次,八個階段,這樣深的定功,都出不了三界,要到第九個定,九次第定才出三界,你就曉得多難。我們念佛的人,我們事一心不亂,淺淺的事一心,淺到什麼程度?說實在的話,大概那個功夫只能到四王天、忉利天,就這麼一點本事,要是跟修定的人,這簡直是皮毛。譬如講,好像學校念書考試拿分數,六十分及格,六十分是初禪禪定,一百分是非非想天的第八定,它才有那麼一點管用。我們修淨土的,只要十分、二十分就行了,就能往生,這個便宜就佔大了。在其他法門裡頭,你定功十分、二十分,一點用都沒有,由此可知淨宗之方便。所以古德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因為要修成禪定真的是不容易,這個只要淺淺伏住就能夠往生。

  我們再看底下這個文。「觀照須觀吾人之心性」,這是觀照的一個祕訣,觀照跟普通一般的思惟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普通一般人思惟都在相上,著了相,而佛門裡面真正修行人他的思惟,他是離相,他觀性。這不能不知,要不知搞錯了,以為我們打妄想還在修觀,把打妄想當成修觀就糟了,他是觀性。「所謂消歸自性」,消是個形容詞,把這些相消融,回歸到自性。這樣說法,初學的人我相信不懂意思,所謂莫名其妙。我們舉個例子,古人常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把金比作性,把器比作相。譬如我們用黃金做成這樣一個杯子,一般人說這個水壺很漂亮,黃金,金的。他想的是相,深一層觀察的人,他不著這個相,看金的成分,看金的成色,消歸自性。所以修觀的人,所有一切萬相裡面他不著這個相,他觀它的性。性是什麼?《金剛經》上自始至終統統說的性,經上講的實相,什麼是實相?實相是非相非非相,那就是性。非相,金本來不是水壼,非水壼這個相;非非相,它可以造一個水壼,大家像這樣去體會。性是能現,相是所現,性跟相離不開,相沒有了,性也沒有了。你只要知道,相是千變萬化,相是假的,不變的性是真的,不管相怎麼樣變化,性不變。在有情眾生上稱佛性,在無情的眾生上稱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永遠不變的。常常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叫消歸自性。如果實在不會,還有一個好方法,無論見什麼相,什麼念頭起來,趕緊回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見性,這個方法所以比其他法門來得巧妙。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夠立刻回到阿彌陀佛,這方法好,非常之妙。

  「讀誦受持大乘經典,受持,即觀照也。」由此可知,讀誦不是觀照,受持是觀照。什麼叫受?受是佛所講的這些道理、佛講的方法、佛講的境界我完全接受,不懷疑,真正的相信他。《金剛經》上講生實信,我們從佛的教誨當中生真實的信心,這叫受。持是什麼意思?把它做到,換句話說,把佛的教訓,佛所講的道理、方法、境界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統統做到了這是持,才真正叫得受用,這就是觀照。就是把過去我們在生活當中一些觀念統統轉變過來,觀照就是轉變觀念、轉變思想,觀念、思想轉變,他的行為當然就轉變了,這叫真修行。諸位要是了解這個意思,你就曉得,我們現在所謂學佛的人多,修行的人很少。大家學佛學什麼?學一些文字,談玄說妙,學這些東西,與自己日常生活不相干,這怎麼能得受用?所以學了佛不得其受用,也就是說學了佛沒有改變我們的生活,再說得深一點,學了佛沒有改變我們的命運,這叫白學了。如果真的學佛,你的命運沒有不改的。佛家一般人常常談的,但是其中所以然的道理他不明瞭,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什麼得什麼,一點都不假。要怎麼求?受持,你真去做,你要沒有去做,天天念經,念給泥塑木雕的佛菩薩聽,沒有用處。你念得再辛苦,念得再勤奮,念一輩子也沒用處。到那個時候你就起了懷疑,毀謗了,佛菩薩不靈,騙我,浪費我這麼多時間,我一樣也沒求到。你產生了大的誤會,你完全不了解佛的意思,這是錯學了,我們佛家講的盲修瞎練。

  「眾生之大病根,即是心量狹小」,真的,這是病根,心胸狹窄。「因狹小,即執我」,因為心胸狹小,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自私自利,這是病根。不但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而且是生活上所有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佛不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沒想到,為什麼沒想到?從來沒有從這方面去想,沒有去找我們生死煩惱的根源究竟是什麼。「故佛教人將此心放大」,佛有智慧,了解事實真相,知道我們的病根在什麼地方,就像大夫給病人治病一樣,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得的,這個病是怎麼樣發展的,他清楚,所以他能夠藥到病除,這他給我們處方,教我們把心放大。「潛移默化,大而化之,即是除我見,去煩惱之妙法。」心量一定要大。這個放大,從哪裡下手?也要有個次第。我們無始劫以來就迷失了自性,迷失自性也就是說迷失了本心,我們的本心本來是大而無外的,現在變成這麼小,變得這麼可憐,這是顛倒,錯誤。而實實在在,我們的心是不是會變小?沒有,心還是原來大而無外。我們把我們的本心忘掉了,現在執著一個很小的自私自利的念頭,以為這個念頭是自己的真心,錯在這個地方。這樁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用了很大的篇幅,幾乎是《楞嚴經》三分之一的篇幅,為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把這個病根說出來。

  大而化之不是別的,恢復我們本心。大就是什麼?把我們錯誤的執著,執著自私自利這個念頭,把這個東西打破、突破。用這個方法來突破高明極了,比用其他的方法實在講是來得容易、來得徹底,真正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善巧方便。佛教我們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我們怎樣下手?從家庭下手,家庭比自己就大一點。然後,從家庭再放大,你的親戚朋友、鄰里鄉黨,你都能夠願意無條件熱心的去幫助他們、去照顧他們,這就又大一點。然後再擴大,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慢慢放大。這還不夠,為什麼?這個地球在三千大千世界裡面,沒超越,換句話說,不能超越三界,也就是超越不了六道輪迴。心量是放大了,沒有把輪迴擠破,還不夠。所以再要擴大,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我都發心去度他,把輪迴擠破那才管用。要真幹,不是真心沒有用,要用真心。

  所以佛法裡面做不得假的,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平等心、用大慈悲心,發願像佛一樣普度法界一切眾生,我見、我相不除自然就沒有了;心量大了以後,煩惱不斷也自然消失了。煩惱從哪來的?可以說百分之九十都是從得失這個妄念上來的,心量一大之後,我沒有了,得失也沒有。我們為一切眾生服務,布施、供養,我們的心是清淨的、是圓滿的。但是在事上要有緣,緣不一定具足,緣具足,我們這個事情做得很圓滿,一切眾生都得到好處,我們看到很歡喜;緣要不具足,這個事情做不成功,不能做,或者做失敗了,眾生得不到利益,我們也不會憂愁。為什麼?得好處是他得,不得是他不得,與我都不相干。我盡心盡力在做,他能不能得是他的福報,我本身沒有得失,沒有得失哪來的煩惱?有得有失就有煩惱,無得無失就沒煩惱。所以你的心永遠保持清淨,永遠保持高度的智慧,煩惱就沒有了,都從把心量拓開,大而化之,才能夠做到。

  這個裡面很難,就是我也很想心量大,就是大不起來。實在講,佛對我們眾生的這些毛病了解得太透徹,所以下面跟你講,「因緣聚合,當體皆空」。為什麼心量放不大?因為把眼前這些幻相都以為是真的,都以為自己可以得到,自己可以控制,這是個錯誤觀念,障礙著你想把心量拓開而拓不開。所以佛說這些話都是幫助我們去除障礙,知道所有一切的現象都是因緣所生的,緣聚,相就生起,緣散,相就消失。所謂生滅,是我們著在相上,看到了生滅,假如我們不去觀察相,觀察它那個緣,你就會發現沒有生滅。譬如我們這棟房子,房子蓋好了,大家看到房子生了,出現了,哪一天房子倒了,這個房子沒有了,滅了,我們看到這個房子的相有生有滅。如果是個建築工程師,他到這來看,他沒有看到生滅,他來看的是什麼?看這個房子大概多少噸鋼筋、多少包水泥,多少多少什麼,他看這個。這房子不過就是這些東西湊合起來,架起來成了房子,回歸到它那些建築材料,哪有房子可得?可見房子生滅是假的,他看到這些建築材料他認為這是實在的,從這個地方去看,房子就沒有生滅。再看這些建築材料,任何一物你一分析,又是眾緣所聚的,緣聚則現,緣散則滅。一切萬法都不外乎這個真相,這叫事實真相,所以是當體皆空,絕對不是說緣散了是空,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這種觀察、這種想法就叫做會歸自性,無論看什麼形象,你能從這上觀察,心就清淨,妄想不生。妄想裡頭最大的是憎愛,討厭、喜歡,討厭、喜歡都不生,為什麼?假的,當體皆空。貪瞋痴是最大的煩惱,這樣觀察,貪瞋痴慢慢就沒有了。痴怎麼沒有了?事相了解了,不愚痴,清楚、覺悟了,知道一切法是空的,沒有生滅。你也不會起貪愛,也不會起憎恨,貪瞋痴都消掉了,這個修行功夫得力。假如一個修行人,不管他參禪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研教也好,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的,你就曉得他修的是什麼行?不說大家也明白。真正修行,這些都沒有,統統都沒有。這是消歸自性的一個方法。

  「又眾生同體」,這一句重要。體是什麼?體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眾生,這個地方的眾生,不僅僅是包括有情眾生,有情我們今天講動物,動物是有情的,無情的眾生也包括在其中,無情是礦物、植物,沒有情識的。眾是眾緣和合,生是生起的現象,所以眾生的範圍非常之廣。現在一般人講眾生都認為是很多很多的人,這個解釋是錯誤的。人,不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這個毛巾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前面擺的花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眾生的意思很廣、很深。既說一個眾生,就是告訴你,是假的,是無常的,是很多變化的,不要執著,它沒有一定的相,它也沒有一定的名。但是性是不生不滅的,性是一個,所謂「十方一切佛,共同一法身」,同一個性。性是真的,相是假的,所以要曉得眾生同體。因為這個事實,所以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照顧、幫助是無條件的,為什麼?因為同體。我們凡夫不知道,那個人我看不順眼,他有苦難我絕不幫助他,不曉得他跟我還是同體,不幫助他就是不幫助自己。這就是愚痴,就是顛倒,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是一體的。佛家講的大慈大悲,大是什麼意思?同體,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無緣是無條件,為什麼無條件?因為同體。所以盡心盡力照顧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沒有條件好說。

  「如此觀照」,常常這樣想法,常常這樣看法,「則不知不覺,我執自然化去」。需要勉強去破我執嗎?不需要。需要有意去斷我見嗎?也不需要。事實真相逐漸明瞭,這些毛病雖然是深,自自然然就消失掉。這是從根本上說,是從心理上說,是從觀念上說,這是從裡面說。那我們講身體,從外表,外表給諸位說,也是我常講的,你不老、你不會生病、你不會死,你現在應該可以相信我的話了。前面道理你統統懂得了,你要曉得,人會老、會病、會死都是我執、我見、煩惱所現的境界。你現在把這些東西統統解決,你怎麼會老?怎麼會生病?健康長壽,這樣得來的。世間人看不到這麼深,看不到這樣廣大,都在意識圈子裡面打轉,不能解決問題,全都是講的治標,不懂得根本,所以連治標也治不好。「此乃消歸自性之善巧方法。」

  「一切眾生,無不有欲、色、識」,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迷在這三個字上面。欲是欲望,色就是色身,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現象,以為這些東西是真有,在這裡面產生無有止境的欲望;識就是分別執著。這三樣東西是六道輪迴裡面主要的因素,只要有這三個字在,六道輪迴可堅固了,別想突破;換句話說,這個罪就有得受,不是一生,生生世世沒完沒了,諸位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你才曉得真可怕。佛來救我們,佛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超越六道輪迴,佛用什麼方法?教給我們把這三個字轉過來。「此三者若不轉移,則永遠輪迴三界六道。」轉移的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是轉移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法門無量,法門平等,殊途同歸,都是幫助我們解決的方法。可是在所有方法裡面,最善巧的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什麼道理?因為要轉移這三個字的確不容易,無始劫以來我們都把這三樁事情當作真的。識是真的心,色就是物質,是真實的受用,欲望是真實的情,我們講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欲是精神生活,色是物質生活,都是真的,都是現實的。今天你說是假的,要我把它放棄,那談何容易!要不是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的覺悟了,才肯放下,才肯把它轉變過來。這個事情可難了,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說了四十九年,也沒幾個人相信他。

  佛是真有辦法,但是不接受就沒有法子,不搞清楚不能接受。不搞清楚,不必要搞清楚也能脫離輪迴的,只有念佛求生淨土。但是你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要相信有阿彌陀佛,要相信念佛決定能往生,這是個基本條件。這個基本條件不相信,這條路行不通,那就走教下,教下去研究大經大論,把事實真相真的搞清楚。那要費很長的時間,還真的要遇到真正善知識,要遇到個過來人,他有經驗、有方法來幫助你明瞭,幫助你認清環境的真相,然後看你的造化,你肯不肯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所以自古以來,不但在中國,在印度,像天親菩薩、像龍樹菩薩,這是古印度的大善知識,在中國,像智者大師、永明延壽禪師,他們明瞭之後都趕緊回頭念佛求生淨土。這些樣子我們要冷靜去觀察、去體會,才能夠略略明瞭淨土法門的利益、功德真實不可思議。

  「化除我見,即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不起分別,即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此二既轉,則五八」,五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八是阿賴耶識,「亦隨轉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阿賴耶變成大圓鏡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成是成就,成就一切所作。「修行要在轉識成智」,轉識成智跟前面講的消歸自性是一個意思,性宗裡面叫消歸自性,相宗裡面講轉識成智,這是性相兩宗用的名詞不一樣。佛為什麼一樁事情說了好多不同的名相?意思就是告訴你,無有定法可說,不要執著一定的法,因為一執著,又變成我見、我相。佛的意思要打破我見、我相,所以佛跟我們講相無有定相,法無有定法,名詞無有一定,統統不要執著,懂得意思,你照這個去修就好了,萬萬不可以執著。「佛法看似廣大無邊,實則親切有味,看似高深,本是平實。」我想這個四句,這幾天十六次所講的,諸位要能夠細心體會,這幾句話的味道應該能夠得到。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