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八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08

  請看講義的第二卷,從今天我們要讀到《金剛經》的經文。經本也都印出來了,經文旁邊的數目字跟我們講義是對照的,檢查起來就很方便。「如是我聞」旁邊有個一,這就是經文的第一段。段落的分法是依據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的分段,全經一共分為一百八十四段。我們跟講義對照就很容易檢查,知道哪一段經文在講義的某個部分,這樣參考起來就非常的方便。第一就是「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到這個地方是經文的第一段。「東晉道安法師,分判一切諸經為序、正宗、流通三分,此說初起,聞者多疑,嗣就正於東來梵德,乃知西土亦如是分科,遂悅服成為定則。」佛經傳到中國來,早年間在東晉時代,就是羅什大師同一個時代,那時候南方是晉朝,北方是許多國家林立,在中國歷史上稱之為南北朝。道安法師在中國佛教史裡面也是有相當地位的一位高僧,他也是羅什大師的學生,經的分段是從他開始,至少在中國是他老人家開始的。他將一部經分為三個大段落,這三個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一切經都可以這樣分成三段。三段裡面,每一段又可以分為三段,於是段落愈分愈細,愈細對於經文的章法結構就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經的義理當然也完全都能顯示出來。這個方法,以後中國研究文學的他們也採取這個方法,所以以後古文學家所講的章句之學,章句之學就是採用佛經裡面科判的方式。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對中國文化,乃至於日常生活當中都有很大的影響。

  「序」是說明這次法會,佛講這部經的因緣,為什麼講這部經,是一個緣起,正宗才是正說,後面流通不等於結論,這在文章體例裡面是很特殊的。我們一般文章,中國文章所謂的起承轉合,合是最後結論,起相當於序分,承轉相當於正宗分,它後面有個結論。但是佛經後面不是結論,而是勸勉讀誦受持的人要發心將佛法推廣、流通,是這個意思。不僅自己得到利益,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由此可知,他心量之勝、心量之廣。

  道安法師最初說出這個辦法來,當時一切大眾並不以為然,因為大家對於佛法都非常尊重,認為將經典分成幾個段落這是很不恭敬。所以對於道安法師這個做法不以為然,也不能接受。到以後,也是隔了沒多久,親光菩薩的一些著作也傳到中國來,這樣才曉得原來印度這些古大德,對於經典的闡揚、講解他也分段落,而分的方式跟道安法師的見解不謀而合。於是大家對於道安法師分科的方法這才佩服,稱之為彌天高判,這對於道安法師可以說是讚歎到了極處。於是這個例子就一直流傳下來,以後無論是講經,無論是註經,都採取這個方式。可是在一切經裡面,我們看到歷代許多的註解,每一位法師三分的分法不見得相同,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有分這三個段落,但是從哪裡起到哪裡是一段,並不完全一樣。這種分法便利於講學,便利於學習,便利於對經義的理解。

  本經的三分,序分是從「如是我聞」,到「敷座而坐」。在我們這個小段裡頭,全經分成一百八十四段,就是第一段跟第二段,這兩段是屬於序分,從「如是我聞」到「敷座而坐」。而正宗分是從「長老舍利弗」到「是名法相」,這段經文就很長,是屬於本經的正宗分。流通分是從「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一直到本經的末了「信受奉行」,分成這三個大段落。序分裡面,很自然的有兩個段落,就是敘述兩樁事情,一個是證信,一個是發起,證信序幾乎所有的經典都一樣。證信序也叫做六成就,六種成就。我們看第三條,「如是我聞」到「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段,我們剛才念的,這是證信序。

  「凡結集一經,必具六緣,乃克成就」,所以稱之為證信。這一段文字不是佛說的,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只是用言說,沒有編成教材,與中國孔老夫子當年教學的情形非常相似。經典是怎麼來的?佛入滅之後,也就是我們常講佛死了以後,由他的學生從過去聽聞、修學記憶所及,這樣把它整理出來的,流傳於後世,則稱之為經典。這個工程非常艱鉅,也的確非常偉大,結集之困難我們可想而知。佛說法說了四十九年,什麼人能夠把佛四十九年所講的東西都記得很清楚?都能夠記得一句話不漏?這的確是難事。現在我們利用科學工具,我們可以把講演用錄音錄下來,可以能夠保存下去,在那時候沒有。而佛的弟子當中,實在講聰明優秀有特殊能力的人真的是很多,其中記憶力最強的是阿難尊者,這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記憶的能力可以說他一遍聽了之後就永遠不會忘記,他有這個能力。於是佛滅度之後,同學們大家請他來主持結集經的工作,也就是請他升座複講一遍,把佛過去講的經重複講一遍,請他來講,他記憶力最好,而且四十九年佛所講的經他聽得最完整。雖然阿難出家很晚,佛已經講經講了二十年,阿難才出家,阿難出家的時候有個請求,就是佛過去二十年所講的經要重複跟他講一遍。佛叫他出家,答應他這個條件,所以阿難對於佛說法聽得最為完整。

  結集,阿難講出來的經跟佛所講的有沒有出入?如果有出入怎麼辨?所以結集經這個工作就做得非常的慎重。請到佛當年這些弟子,五百位阿羅漢,都是證阿羅漢果的,五百人,由這五百人來做證明。阿難將經重複講一遍,這五百人當中當然不可能是將世尊四十九年經都聽得圓圓滿滿的,不見得,可是他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常隨眾,就是經上講的這一千二百五十人裡面的五百人。阿難無論複講哪部經,在坐的人總有些人當時是親自聽到,由他們來作證。必須每個人都同意,阿難你講得不錯,佛確實是這樣講的,這才能夠記錄下來;如果當中有一個人懷疑,阿難你講的這個,好像我聽的不是這個說法,這一句就要刪掉。所以,不是多數同意就可以,不是的,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就不能夠通過,必須五百阿羅漢個個都點頭,都贊成。經典的結集取信於後人,所以結集的態度非常謹慎。

  這段的文字是阿難講的,說明佛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為哪些人說的。這段裡面就分六個小段,也就是說裡面說了六樁事情,第一個是「信」,首先要把信心建立。『如是』兩個字就是講的信,『我聞』是第二個,聞成就。「如是」,意思就是這部經如佛所說,他來複講的,不是阿難自己所說的,是完全重複敘說世尊所講的。「我」,是阿難自稱,是我親自聽聞的。「聞」是親聞,不是傳聞,傳聞未必是正確的,完全是自己親自聽佛所說,這再重複說出來。『一時』這是時成就,這是時間。『佛』是主成就,什麼人說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在哪裡講的?處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這個地方講的。當時與會的大眾有哪些人?底下說了,『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當然還有其他的聽眾,他都省略了,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常隨眾,他們都在座,都聽到佛講這部經。這六樁事情,正如同一個會議記錄一樣,一開頭有日期、有時間、有處所、有主席(佛就是主席)、有聽眾。而值得我們討論的就是時間,阿難既然有超人的能力,為什麼不把年月日記載出來?含糊籠統的說個「一時」,怎麼能叫人家信服?我們初學佛的人往往會產生這個疑問。這個問題下面有講到,我們講到下面的時候再說。我們翻過來看第五小段。

  「不異為如,無非曰是。」阿難在複講的時候跟佛所說的完全一樣,這才叫「如」。阿難所講如佛所說,講得完全沒有錯誤,這才叫「是」。經前面加上「如是」,證明這是我們可以相信的,我們應當要相信。阿難的宣說,五百阿羅漢為他做證明,確實他說得沒錯。「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這兩個字是為我們建立信心,無論是佛法、世間法,信心是成敗的關鍵。尤其是學佛,佛是教學,佛是教育,如果學生對於老師沒有信心,老師有再好的學問、再好的德能、再好的教學方法,學生都得不到受益,原因在哪裡?在信心。自古以來,現代已經見不到,古時候的教學,在家跟出家,師資之道就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我們在佛門許多語錄裡面可以看到,傳記裡面也能看到,往往看到一個學生去親近一個善知識,善知識指點他,你的緣不在我這裡,你到某某地方去,他到那裡去果然沒有幾年他成就了。我們要問問,這個指點的人難道沒有能力、沒有智慧嗎?如果他沒有智慧、沒有能力,他指點為什麼那麼正確?諸位要曉得,這裡頭並沒有神通,就是在緣分。

  中國的文章,尤其是古代的文章,講求的是簡要詳明,文字很簡潔,往往許多的事情幾個字就統統都包括。這個人去參訪一個善知識,絕對不是記載的問答那幾句話,哪有那麼簡單!譬如現在人見面,一定要問問你,你叫什麼名字,你是哪裡人,你從哪裡來的,你過去學過什麼,這一定會問的。現在人會問,古人也會問,總問了許許多多,然後觀察他,看看他的機緣,也就是說他想學些什麼東西、喜歡哪些,佛法經典多、法門多,喜歡些什麼。對哪一種經論最喜歡、最愛好,當代這些大善知識裡面對哪些人最佩服、最尊敬,他這樣一說就很清楚了。你最尊敬的那個人,那個人跟你就有緣分,你要去親近他。為什麼?最尊敬的善知識,他講的話你會聽,會照做,再有修養的善知識,你對他沒有恭敬心,沒有緣分,他所講的不能完全照做,這就是沒有緣。所以這個指點是根據接觸談話的觀察。他喜歡哪個法門,哪些人對這個法門有特別的專長,專門在教導,介紹你到那裡去。這不是神通,這是很正常的一個指引、介紹。

  這就說明,老師跟學生實在就是古人所說的尊師重道,對老師不尊敬是學不到東西,就是不肯聽話。同樣一句話,你所尊敬的人口裡說出來,跟一般人說出來,說得完全一樣,一個字也不差,一個就能相信,一個就不相信,這是人之常情,我們自己本身也一樣。印光大師在《文鈔》裡告訴我們,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他這幾句話是有個人向老法師請教,大概也是初接觸佛法,覺得佛法很好,很喜歡,不得其門而入,向老法師請教,入佛門有沒有一把鑰匙,讓我很快的就入進去。老法師就是給他這樣的答覆,誠敬,換句話說,就是真誠、恭敬,尊師重道,就是這個意思。

  《華嚴經》上說,「信是道元」,元是開端,這是入道的根源。沒有信,此地講的道就是佛法,而佛法所說的道就是明心見性,如果你沒有真誠的信心,特別是本經所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話說得太明白了。生實相就是禪宗裡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可見得信是非常重要。如果你要不是找到自己真正敬仰的一位老師,換句話說,你這一生的修學就會非常困難,很難有成就。真正對老師景仰,你去求他,說實在話沒有不教的,為什麼?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一生唯一的願望就是找一個傳法的學生,他東西能傳得下去,那是他一生最開心的事情。他要找個傳人也不容易,我們要找一個善知識也難,這就是常說的可遇不可求,這是緣分。「功德母」,功是講修行的功夫,德就是修行的成果,母是比喻,母能生子,把信就當作功德母一樣,能生一切功德。你看看沒有信心,功德也辦不到,也不能成就。功德跟福德完全不相同,本經會講得很詳細很明白,什麼叫功德,什麼叫福德,我們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長養一切諸善法」,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是從信心裡面出生的,都是從信心裡面成就的。我們學佛第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對於佛法要產生信心,這是基本的條件,往後你所修學的成就,可以說跟你自己的信心成正比例。就像印光大師講的,你有一分信心你就有一分成就,你有十分信心你就有十分成就,印袓說這個話完全正確。

  「看經聞法,貴在如實會得其意,果能消融歸我自性,則受用無窮。」一切大小乘經典,我們聽經、看經、讀經,這是提供一個良好的修學態度,是一定要知道的。這段話就像開經偈裡面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不解其義,或者是不能圓解其義,我們就很難得受用。能解而不能圓解,可以得小受用,不能得大受用。要怎樣得益?如實,如實就是真實義,你要能夠體會到佛所講的真實義。佛所講的的確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話,可是我們不僅是這一生,無量劫來習慣在虛妄裡面生活,這個虛妄的習氣太深了。聽到佛給我們講的真話,真話跟我們的常識往往是完全相背的,聽了之後覺得佛講的話太奇怪了,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這是你不懂得他說話的真實義。因此,如何能把佛所說的消融歸我自性?這在整個修學過程來講是真實功夫,也就是說你能把佛所說的,都變成你自己內心裡面的東西。這個說法還是很難體會,我們舉個例子,像燈火相傳一樣,佛是一盞燈,點亮的一盞燈,很光明。我們自己跟佛是同樣的,也是一盞燈,佛的燈是亮的,我們這個燈沒有點燃,是迷,熄的。不能夠消歸自性,那個受用是什麼?借佛的光,我們得這個受用,借他的光,不是自己本身放光。消融自性是什麼?借佛的光把我的燈也點燃,自己發光,自己的光跟佛的光是一樣的光,決定沒有兩樣。這就是說藉佛的言教要悟自己的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受用就大了,真的就受用無窮,這是佛法教學真正的目的。

  佛是教我們大家個個都成佛,不是教我們當眾生,借他的光明,不是這個意思,是叫我們自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對我們幫助,我們常常講開示悟入,佛能夠幫助我們就是開示。「開」是打開,我們中國俗話常講茅塞頓開,這是覺悟了。佛為我們講經說法,我們聽了之後覺悟了,茅塞頓開,他對我們是開啟。假如開啟我們還不能覺悟,佛可以更進一步,指示,一樁一樁來給你指明,那你得要覺悟;一樁一樁指示明白了還不覺悟,那就沒法子。佛幫助我們只能做到開示,我們做學生的人要能夠悟、要能夠入,悟是對佛所講的完全明瞭,理上明瞭;入就得受用,入是什麼?入佛的境界。就好比我剛才的比喻,我們借著佛的燈光,知道我是借他的光,這就是開悟;借他的光把自己的燈點燃,就是入,這才真正契入境界。入就是一般講的證,信解行證,入就是證果。

  下面我們再解釋經文「如是」。雖然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人講經說法,這種字樣每部經裡面我們都看到。這段話有一般的講法,像我剛才介紹的是一般的講法,一切經都是這個意思,可是也有不同的講法,每部經跟每部經的義趣不相同,於是「如是」的意思也有淺深的差別。本經是大乘,江味農居士所說的圓頓大法,江居士的講法沒有講錯,因為本經的經義可以說涵蓋《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古德判作始教,判作通教也沒錯,因為始教跟通教是大乘的開始,大乘開始就是說初住菩薩,一直到頓圓,到等覺菩薩,一個是說前面,一個是說後面,都沒錯。實際上說前面要包括到後面,說後面當然也不會把前面漏掉,古德與江居士的看法都沒有錯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因此,這個地方的「如是」意義就深了。

  「如,生佛本具之性體,真實之際如如不動。」生是眾生,眾生是在迷,是不覺。佛不但是覺,圓滿的覺悟。這個如,就是佛法裡常講的真如,也就是講的本性。要從真如、本性這方面來觀察,一切眾生跟佛沒有兩樣,平等平等,所以說本具,本來具足的。佛成佛了,本性並沒有添一點什麼;眾生雖然在迷,既使墮阿鼻地獄,他的本性也沒有缺少什麼,不增不減。我們凡夫有可能成佛,理論的依據就在此地,我們從本性上來講沒有差異。真實之際如如不動,意思就深了,真實之際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佛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阿彌陀佛開化顯示的真實之際。真實之際也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決定不是虛假的,它是真實的。

  而真心、本性在真實之際當中永遠是不動的,從來沒有動過。諸位要知道,這個心不動是真心,動了就是妄心,真心不動,動就是無明。佛法在教學總綱領上講的三大原則,戒定慧三學。定就是真心,定就是不動,佛法整個教學是以定為樞紐,因戒得定,因定就開慧,開智慧。佛法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智慧從哪裡開?從定開,你心要不定決定沒有智慧。我們常說世間這些聰明,世智辯聰,不是智慧,智慧是從定心裡面生的,沒有定就沒有智慧,這是諸位一定要辨別清楚的。不要以為自己聽了不少東西、讀了不少東西,自己認為自己有智慧,那你就錯誤了,大錯特錯。清淨心就生智慧,換句話說,慧是定之起用,定就是我們淨土宗裡面講的清淨心,一心不亂,這部經上也講的信心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清淨心是真心。

  「是,開化顯示當下即是。」我們講《無量壽經》上這一句,「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如的意思;開化顯示,是的意思,當下即是。但是要如才能夠有是,如果沒有如,那就什麼都不是,這個要清楚的。也就是說,你的心要達到真正清淨,那一切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心不清淨,沒有定功,就是一切法皆非佛法,沒有一法是佛法。所以是與非建立在「如」字基礎上,這是「如是」就本經的教義來說的。

  「我聞」,我,淺而言之是阿難尊者自稱,要以本經教義來說,「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常樂我淨之我」,這不是普通的我。我們凡夫,我這個觀念是分別、是執著,這個我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有沒有?真的有。「常樂我淨」這四字是真的,這是真有。什麼時候才真有?見性以後才真有;沒有見性,還在六道裡搞輪迴,這四個字沒有,這四個字假的,有名無實,跟我們世間人常常掛在口上,心裡非常羨慕的真善美一樣,真善美三個字也有名無實。可是明心見性的人他這三個字是確實是有,因為這三個字可以包括在常樂我淨之中,它真有。

  常,意思是永遠不變,會變那就無常,常是永恆不變。諸位讀《無量壽經》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西方極樂世界有常,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不會改變,他有常,無量壽。人無量壽,一切萬物也無量壽,他們那邊的花永遠是開,不會謝掉,就是他那裡有常。我們這個世間無常,剎那剎那在變化。樂,我們這邊的樂是苦樂相對的樂,那個樂不是真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樂是壞苦,境界現前的時候你很快樂,但這個境界會消失,失掉之後苦就來了,樂極還生悲。這說明苦樂之樂是相對的,是假的,西方極樂世界稱為樂,苦樂都沒有,那個樂就是真的。凡是相對而存在的,都不是真實的。我,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大乘經裡解釋我有八個意思,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主宰、自在。我們從這個定義來觀察,哪裡有我?如果我自己能做得了主,我相信每個人都願意年年十八。沒有辦法,他要衰老,做不了主,他要病、他要老,我不想病、不想老,做不了主,不能自由自在。這個事情到西方極樂世界問題解決了,確實自己做主宰,確實得大自在。淨是清淨,身心清淨,沒有一絲毫的污染。這個我是常樂我淨之我,換句話說,是真我,不是假我。我們世間人觀念當中的我是個假我,不是真我。阿難在此地稱的是真我。

  從跡象上來看那是演戲,演戲我們看到舞台上的角色,阿難是小乘初果須陀洹,地位很低。要是從台後、幕後去看看,阿難是了不起的人,法身大士,來參與釋迦牟尼佛唱這台戲,釋迦牟尼佛唱主角,他們來唱配角的,不是普通人。佛的這些學生當中許多是古佛再來,都成了佛的。菩薩裡面,大家曉得文殊、普賢都是古佛再來,倒駕慈航,退到菩薩的位置上來,幫助釋迦牟尼佛來教化眾生,這跟唱戲一樣。在後台,這些菩薩的資格比釋迦牟尼佛還要老。聲聞弟子當中,舍利弗、目犍連也是古佛再來,早都成佛了,示現為釋迦牟尼佛的聲聞弟子。在家信徒裡面,維摩居士是古佛再來的,當時護法的這些國王大臣們,許多都是地上菩薩再來的。四眾弟子會合起來唱這一台戲而已,這是我們要搞清楚的,哪裡是普通人?不是普通人。所以從骨子裡面看,他是真的我,表面上看跟我們凡夫一樣,那假我。這說到大乘了義經,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真我是無我之我,破空間的障礙,這個我是自性,禪宗裡面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就是真我,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才是真我。

  「聞,返聞聞自性也。」這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用功的方法。聞,不是說我們聽到聲音,不是這個意思。觀音菩薩用耳根,用聽聞,跟我們用的不一樣,他很會用,他是返聞。返聞怎麼個返法?讀了《楞嚴經》,許多人提出這個問題,因為他也想學觀音菩薩怎樣返聞。實際上,般若經上講的觀照,返聞就是觀照的意思,而《金剛般若》提供我們最佳返照的理論與方法。所以《金剛經》在中國佛法裡頭為什麼受到廣泛的歡迎,原因就在此地。它經文不長,無論在理、在方法都講得非常透徹,講得很精細,我們如果學會了,幫助就太大了。

  底下講到「一時」,為什麼不記載年月日,用個一時?我們在年輕初學佛的時候看佛經,對於佛所講的道理,當然那是一知半解,但是不能不佩服,可是對經上這個「一時」總是打了許多問號。阿難很可惜,沒有把年月日記下來,這麼含糊籠統,說個一時。到以後佛法漸漸深入了,才知道這個一時高明,用得太高明了。為什麼?時不是個真實法,時間不是真實法,是假的,用現代的話它是眾生一種抽象的概念,完全沒有事實。如果記載年月日是記在哪一天,那已經成過去,是死的;一時是活的,機感相應之時,感應道交之時,這活活潑潑。

  在過去,隋朝的時候,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藥王品」,老法師入定了。在定中,他老人家不曉得怎麼回事,到靈鷲山去了,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還在那裡聽了一次。出了定回來告訴大家,釋迦牟尼佛《法華經》一會還沒有散。這個話是真的嗎?真的,現代科學家相信,為什麼?時光倒流,他可以回到那個時候去,那時候的狀況完全存在,時空突破了,禪定的功夫能夠突破。現在科學家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但是不曉得用什麼方法能回到過去、能走向未來,未來還沒有到,但是可以能夠進入未來,在佛法我們講禪定。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回到過去、不能見到未來?因為心裡頭有分別、有執著,分別就劃了界限,過去,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那怎麼行?自己把自己拘束在這麼一個小小的時空範圍之內,永遠無法突破。科學家用什麼樣科學方法、理論都無法突破,唯有把分別執著打破。在入定,定中的境界分別執著的念頭沒有了,於是他突破了。定功愈深,所突破的範圍也愈深、愈廣,就這個道理。

  定中有境界,定功深的人可以能夠見到六道輪迴。像我們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虛老和尚在入定的時候,他自己說出,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經。兜率天是欲界第四天,換句話說,那個地方的境界跟我們是不同次元的空間。我們今天講三度空間、四度空間,它比我們這個還要高過,也許是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空間,這些也都是分別執著妄想裡面變現出來的境界。定功深的,心地清淨,沒有分別執著,他障礙全部突破了,能夠到欲界天、到色界天;定功更深的則超越三界,他方世界的狀況也能夠契入,他也能夠到達。科學家可惜他不知道用定功,他如果曉得修定的話,他所推測的這些理論都能夠親自證得。所以「一時」就用得好。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每次講經的法會都還在,只要能夠破時空就能親自參與。「一時」用得太好了,使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得都有機緣,都有機會親自聽佛講經說法,若有疑問,親自向佛請教。

  經上所說,「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十世就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過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這就是九世,加上現在,十世,這都是分別執著而來的。這個說法實在說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多元次的時空,無限度的時空,就是佛法裡講的十世古今再推展就變成無限度的,這麼來的。一念清淨,所有差別現象全部都突破,因為它不是真實的,它是從妄想裡面產生的。不離當念,當念是根本,一念迷就有十世古今,一念覺就沒有了,一念覺就叫做一真法界,所有障礙全部都突破。「三際心不可得」,這是佛在此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是根本沒有,三世是個錯覺。法相唯識經論裡面也說得很清楚,法相宗入門的一部論典,《百法明門論》,他把時間、空間排在不相應行法這一類裡面。什麼叫不相應行法?它與心法不相應、與心所法不相應、與色法不相應,換句話說,它什麼都不是。但是它有這個事情存在,這個事是有,可是與哪個都不相應,用現在話說它是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事實。明白這個道理,契入這個境界,「破時間障礙」,時空障礙都破了,那就是多元次的空間就不存在。多元次的時空就是佛法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突破了之後,這個時空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頭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才恢復到我們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本能。

  「佛」,這部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從本經教義上來講,這個佛是「自性天真佛也」。佛是覺悟的意思,究竟圓滿的大覺,就稱之為佛。平常我們說佛是二足尊,二是歸納,所有一切的德能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智慧,一類是福德;足是滿足,智慧圓滿,福德也圓滿,圓滿就是沒有一絲毫的欠缺,到這個境界叫成佛。由此可知,成佛就是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福德,智慧福德是一切眾生所希求的,而佛的果地上是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智慧跟福德為什麼會圓滿?是因為自性本來具足,它不是從外頭來的,外面求哪裡可能達到究竟圓滿,不可能的事情。實在講,不是從外面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必向外求。佛法稱之為內學,告訴你不能向外求,要向自性當中求,戒定慧都是自性具足的。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國在此地,它真正的意思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是舍衛國的首都,我們用首都的名字稱它的國家,這種習慣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用。譬如我們稱中國大陸稱北京,大家就曉得,我們稱華盛頓,就曉得這是美國,用首都這個城市代表這個國家。舍衛大城當年是波斯匿王的首都,在這個地方它所代表的意思是「寂照圓融,自性圓具之豐德也」。因為舍衛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豐德,這是中國古時候的翻法。豐是講它物產豐富,非常富庶,這個地區;德,用現在話說是文化中心,這個地方知識水準很高,而且物產資源非常豐富,舍衛是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資源豐富、人才茂集的一個都會。表本經的教義是寂照圓融,寂就比喻作德,照就比喻豐的意思,非常豐富。寂是定,照是慧,智慧就是禪定的起用,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是圓融的,這是我們自性圓滿本具的豐德。前面講看經、聞法貴在得其義,能消歸自性,這些說法都是消歸自性。舍衛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啟發我們圓滿的性德。這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字字句句都歸到自性,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給孤獨,這是當時兩位施主。這裡面有一段很長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在此地把它省略掉,不耽誤時間。諸位要想知道,有些近代講《金剛經》的人,特別是白話註解這一類,這個故事就講得很詳細,就是釋迦牟尼佛什麼樣的因緣,被給孤獨長者請到舍衛國來講經弘法。請佛不容易,因為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人,他的學生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些人都是跟隨他的,佛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要請他,你就要招待這麼多人,你沒有場地來招待怎麼能請他?所以給孤獨長者回來之後,到處去看,看到祇陀太子的花園很大,是個很理想的場地,就想跟祇陀太子買這個花園。他是個地位也很高,也很有財富的大地主,現在人講是大地主。祇陀太子就跟他開玩笑,他說你要買我這個地,行,聽說你家黃金很多,你把黃金搬出來鋪地,鋪多少我賣多少。給孤獨長者真的把他家裡頭的金磚拿出來鋪地,祇陀太子看到非常受感動,就問他,你買我這個幹什麼?他就說出原因。祇陀太子就想,釋迦牟尼佛一定不是平常人,平常人的話給孤獨長者不會幹這個傻事情,於是就跟他商量,這個功德我們兩個人做。給孤獨長者堅持,不行,我一個人做。好了,祇陀太子最後說了,好吧!我地賣給你,花園裡頭所有樹木花草我統統把它砍光。那這個園林還有什麼味道?這才不得已答應,好吧!樹木花草算你的,你供養的。所以祇樹,那個園,土地是給孤獨長者他買去了,兩個人做功德,把釋迦牟尼佛請到這個地方來。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許多大乘重要經典在這個地方說的,這《金剛般若》也是在此地講的。

  祇陀是太子的名號,意思是戰勝,國王打勝仗的時候生了個兒子,就把他起個名字叫祇陀。就正如同我們抗戰勝利的時候,有不少小孩出生父母給他起個名字叫凱生,凱旋之生,叫凱生,凱旋那年所生的,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是戰勝的意思。佛用這個表法,「戰勝五陰魔障」,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佛跟我們講魔很多,無量無邊,再多的魔把它歸納四大類,這四大類裡頭第一類就是五陰魔。由此可知,這個魔障很不容易擺脫,能夠離五陰魔,就出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你就逃不出五陰的魔掌,六道眾生人人都是在五陰魔掌之中,沒有一個人能逃得出去。

  除這個之外,另外三大類,有煩惱魔、有死魔、有天魔。死魔就是壽命,我們修行,修行人功夫還沒有成就,壽命到了,死了,這是魔障,你的功夫不能成就。縱然修得很好,來生再得人身,又要從頭來起,前世所修的忘光了,你說多難,何況得人身相當不容易。天魔,除這三種以外,一切環境上的障礙都叫天魔,這裡面範圍就非常廣大。這是四大類。此地講戰勝五陰魔障,實在講五陰魔障就包括其他的三大類,克服一切魔障。「紹隆佛種」,佛種就是自己的自性。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種子,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為什麼稱佛性?佛是覺的意思。《起信論》裡面講「本覺本有」,那就是佛性,佛性是一切眾生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是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本來沒有,自性清淨心中沒有。本有當然可以證得,本無的當然可以離開。也就是煩惱確實是可以斷得掉,為什麼?自性裡頭本來沒有。明心見性是決定可以能得到的,因為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本有的。「則是自性之祇陀太子之功德林也」,因為他所奉獻的就是樹木花草,都是他培養的,釋迦牟尼佛到這個地方住,把這個環境就供養給僧團。

  「給孤獨園」,給孤獨是大眾對長者的敬稱。長者非常慈悲,是個大慈善家,對於孤苦之人、無依無靠之人他救濟他。孤獨之人,沒有人奉養的、沒有依靠的這些年老的人,生活很清苦的人,他都救濟都幫助。所以大眾送他這麼一個名號,他能夠接濟孤獨。「昔日離家遠走,今返家園,承受家業,衣裡明珠,不勞而獲,即性德也。」這是消歸自性,依本經的經義消歸自性,我們讀「給孤獨園」這一句我們就有受用。這幾句話是《法華經》裡面的比喻,家在哪裡?家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本性。「離家遠走」就是迷失了自性,在六道裡面流浪,搞六道輪迴,不曉得回來,佛法常講回頭是岸,他不知道回來,在六道裡面搞輪迴。「今返家園」,現在聞到佛法,知道回頭,回頭是岸,這一回頭就對了,回頭就是家園,回頭就見性。「承受家業」,如來家業,無量的智慧德能統統又恢復了。

  「衣裡明珠,不勞而獲」,所得到的無量智慧德能都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並不是修行證果你真的有所得,不是的,所得到的全是自己本來具足的。衣裡明珠,不勞而獲,這是比喻,都是《法華經》上的比喻,比喻一個人窮困到在外面要飯吃,乞丐,其實身上藏著有無價的寶珠,忘掉了,自己不知道。被人指示出來,點醒了,你何必討飯?何必過得這麼苦?你身上藏有無價寶,這個寶不是別人給他的,自己本來有的。明珠就是比喻自性,無量智慧德能是你本來有的。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眾生迷惑顛倒,他沒覺悟,這一覺悟一回頭,他本來是佛。所以說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自己成佛的,不是佛度他成佛的,道理就在此地。佛幫助一個眾生成佛,佛不敢居功,為什麼?是他自己修,自己覺悟,自己證得的,佛只是給他做個增上緣,指點他一下。你本來有,你沒有欠缺,只要這個人一回頭就行了。

  「大比丘」也具足表法的意思,「大指大悲大願」,比丘是出家人的稱呼。前面跟諸位說過,通常我們稱法師、稱和尚、稱善知識,這些稱呼是不分出家在家的,在家人都可以稱。我過去在台中跟李炳南居士學佛法,孔德成先生送給李老居士的題詞,稱呼就是雪廬大和尚,他是個在家人,你看雪廬大和尚。確實是大和尚,和尚就是老師,他在那個地方教化一方。印度人稱和尚,我們中國人稱老師,和尚是印度話音譯過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稱。比丘不行,比丘一定是出家人,出家的男眾,受過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的,才能稱比丘。所以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四個稱呼絕對是出家人,在家人不能稱。比丘的意思後面還會說到,此地單講表法,「比丘謂遠離塵垢」。大比丘,大是表大悲大願,悲是悲憫眾生,願是教化眾生,救度一切眾生。大,它的標準必須是無條件的,這就叫大,如果是有條件的就不叫大。佛對於一切眾生,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無條件的,同體,那講的關係更密切,同一個真如自性,本經後半部講得最多,講得很透徹。遠離塵垢就是清淨的意思,塵跟垢都是比喻,塵是灰塵,我們桌子三天不擦它,上面就落了灰塵,灰塵是染污。這是代表身心的污染,能夠遠離就是身心清淨,這是比丘的意思。

  「眾」是理事和合。眾,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團體。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的學生那麼多,自然形成了一個團體,稱之為僧團。僧就有眾的意思,我們中國人稱眾,許多人聚集在一起,稱眾,印度人稱為僧。所以僧就是團體,不是指一個人,是指團體的名稱。僧團是所有一切團體的榜樣、模範,所以叫做眾中尊,就是所有一切團體裡面最值得人尊敬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每一個分子都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戒律,這個戒律有六條戒律,我們稱為六和敬,叫六和僧團。人人都奉行這六條守則,所以是一切世間模範的團體。假如這六條我們能應用在家庭,你的家庭就是這個世界上的模範家庭,你用在你的公司,你這個公司就是全世界所有公司裡面的模範公司。所以你要會用,僧團是給一切團體做榜樣、做樣子的,讓大家來學習。

  六個戒條裡面,第一個就是「見和同解」,這一條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建立共識,一個團體,每個人想法、看法都一致他才和睦。我們中國人常講「家和萬事興」,古人所講「禮之用,和為貴」,做生意人講「和氣生財」,和非常重要。但是人和奠定的基礎就是在共識,所以它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見是見解,我們的想法、看法要相同。第二是「戒和同修」,這個戒不單單指戒律,那樣看法就太窄小。這個戒是守法、守規矩,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公司也有章程、有組織,一定要遵守,要守規矩、要守法。第三「身和同住」,我們共住在一個團體裡生活。「口和無諍」,言語沒有爭論。「意和同悅」,大家在一起生活工作都能歡歡喜喜。「利和同均」,最後一條,所有一切的利益平均分配,大家所得到的奉養是平等的。佛是用這六條戒律建立這個團體,稱之為僧團,這是事上的六個和合。理,大家共同希求的一個目標,都是為了求證無上菩提,在禪宗是明心見性,在淨土宗是往生淨土,這是理上講,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所以說理事和合。

  「千二百」這是表圓滿功德。諸位要明白這個事情要讀《楞嚴經》,《楞嚴經》裡面講圓滿功德用一千二百來做代表。我們中國人常講十二分圓滿,它是最圓滿、最究竟,十二擴大就是千二百,就是這個意思,代表圓滿的意思。「五十五」,在此地也有個意思,就是說菩薩有五十五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可見得他把這些事上面的,真的都能夠合在自性上來說,這就是前面講的受用無窮,我們真正能得受用,能得真實的利益。

  底下末後還有一條,我們把它念下去。「此節經文所表」,就是表現的、表示的,「謂如如不動之本性,當下即是」。所謂回頭是岸,回頭就是覺,覺就是,迷就錯了,佛與眾生就是迷悟之間,就在這一念。一念覺就作佛、作菩薩,一念迷就是六道眾生,佛菩薩跟眾生沒有差別,就在迷悟。佛今天出現在世間,幫助我們的是破迷開悟。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學,菩薩、祖師大德代代相傳教化眾生,就是為這個問題,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如果我們真的覺悟,離開迷就覺悟,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