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四集)  1995/0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04

  請掀開講義第五面,第二行看起:

  「大智度論云,般若要旨,在離一切法,即一切法。」這是引用《大論》上的兩句話,也是說明般若修學的綱領,這兩句話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可是它的義理與境界卻是深廣無有邊際。這一切法是從現相上說的,這個相從什麼地方現出來?為什麼會有這些現相?這個問題可以說自古至今,許多的科學家、哲學家乃至於宗教家們都在探討,雖然有許多的說法,都不能叫人真正心服,一直到今天還是找不到結論,找不到滿意的答案。而佛在經上,將這個問題與我們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可惜許多研究這個問題的人沒有緣分接觸到佛法。那些人都是非常聰明的人,如果他要接受大乘佛法,相信他對這個問題會更清楚、會更了解。

  佛為什麼知道,這些人為什麼不知道?世間人他的分別妄想執著沒斷,事實真相就是被這個東西障礙住。因此,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決定見不到事實真相。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世尊二十二年講的《大般若經》就是解答這個問題,可見這個問題錯綜複雜,佛要用這樣長的時間來解釋。從理論、從現象、從演變的過程,這些真實的相狀,一層一層為我們分析。如果我們頭腦不冷靜、不清醒,聽佛說了這麼多,結果是愈聽愈迷惑,愈聽愈不知道佛在說些什麼。由此可知,我們學佛一定要抓住佛所講的綱領、原理原則,抓住這一點。《大般若經》裡面,也就是二十二年所說的,它的綱領是什麼?簡單的講就是「無住」,前面第五條所講的無住,無住就是不執著,就是不著相。怎樣叫不著相?心裡頭有念就著相,著了就有相;心裡無念也著相,著了空相。這個事情很麻煩,不但有不能執著,空也不能執著,空有二邊都不能執著,為什麼?心性本來如是。有念錯了,無念也錯了,這是大乘佛法最難的地方,難理解、難契入,契入就是平常講的證得,不容易證得。《金剛經》是全部般若的綱領,說得比較詳細,因為經文不算很長,不難掌握到它的原則。

  所以一切法就包括非常之廣,可是要緊就在「離」這個字。離,實在說不是真的叫你離開一切法,那是辦不到的,原因在哪裡?一切法是真性變現出來的,性是體,相是作用。離是離對一切法的分別執著妄想,叫我們離這個。離開妄想,一切法就是真如本性,這個事情對初學人來講確實不容易體會,所以古大德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用比喻來說明。佛經上用比喻來說明的例子很多,但是比喻只能比喻個彷彿,決定比不到真實,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我們要從比喻裡面去體會真相,這就正確,就對了。古德用金與金器來做比喻,把金比作性,把器就比作相,凡夫執著相,就見不到性。譬如我們用黃金做個手鐲,鐲是個相,世間人只知道有手鐲,不知道有黃金,這做比喻,這叫迷惑顛倒,他不曉得那個鐲就是金,金就是鐲,它是一不是二。所以相跟體不一也不異,不異就完全一樣,不一,性是不變的,相是可以改變的。金是不變的,喜歡做個鐲就做個鐲子,不喜歡做鐲,把它改變成一條項鍊也可以。所以,相是會變的,體是不變的,但是相是從體變現的,離開體沒有相,離開相也沒有體。譬如說離開器哪來的金?找不到金;離開金哪有器?沒有器。古德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從這裡面體會。

  我們今天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宇宙人生、森羅萬象,這個現象從哪來的?是從真如本性裡面變現出來的。真如本性就像金一樣,這一切現象就像器一樣,我們常常從這裡面去觀察、去體會,這就叫做觀照,就能生智慧。相,千差萬別,你從佛經上講,從佛菩薩到餓鬼、地獄、畜生,不一樣,十法界不相同,正報不相同,依報也不相同。在佛法裡面講十法界,十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數目字來看,當數目字來看那就看錯了,看呆了。它是形容詞,實際上,十就是代表圓滿,代表無量,法界的確是無量的。現代科學家們探討宇宙的現象,他也有個名詞,他不叫法界,他叫做時空,時空也是無量無邊,他說的是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一直到無限度的空間。這個說法跟我們佛經裡面講的法界意思完全相同,科學家真的也很聰明,發現到空間有無限度的元次,不能說他沒有智慧。他雖然發現了,多元次的時空從哪來的?怎麼樣去突破?現在科學家天天在絞腦汁,想方法突破,因為突破了就可以進入到未來、可以回到過去,現在就是還沒有辦法能夠突破。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這個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分別而來,妄想分別執著,妄想現相,分別就變成多元次。如果嚴格的來說,每個人他生活空間元次都不相同,假如說兩個人相同,這兩個人用現代俗話說,這兩個人就通靈,他心裡想什麼我知道,我心裡想什麼他知道,這是同一個元次。今天我想的你不知道,你想的我不知道,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空間不同元次,大別元次是相同,裡面還有差別不同,道理在此地,佛經裡面講得透徹、講得清楚。

  怎樣突破?佛經典實在講就是教給我們突破的方法。我們知道這個現象,這個現象不是真相,是幻相,不是真相。真相是什麼?叫一真法界,那是真相。所謂一真法界裡面就是無量元次全部突破,在那個境界裡面,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在我們世間人眼光裡看真是不可思議,真正是神通廣大,而佛告訴我們,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本能,一點都不稀奇,我們的智慧德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本來是一真,現在變成多元次,怎麼變的?就是因為我們起心動念、妄想執著,就搞這個東西。從這個地方我們體會到了,這些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何以不能突破?原因就是他依舊是用分別執著妄想,用這個來突破,這是不可能的,妄不能破妄,只有真才能夠破妄。

  佛用的方法跟他們不相同,佛用什麼方法?佛用禪定,怎樣才能達到禪定?無住就達到禪定,用這個方法。無住就是離一切相,離就是不執著。一切萬象擺在我們面前,只要你離分別心、離執著心,這一切萬象就是真相,就是即一切法。一切法擺在面前,佛看是這樣的,我們看也是這樣的,但是佛看的這一切法是性,我們看這一切是相,不曉得這是真如本性。佛看到是性,我們看到是相,我們著了相,這其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差別太大了,佛所見到的性,性是不生不滅,我們見到相,相是有生有滅,在它的作用上來講就有很大的差別。佛見性,得大自在,知道這些現象,譬如我們凡夫眼睛裡面看的,這些植物、花草有生住異滅的現象,而佛觀察的沒有。佛為什麼看到沒有,我們為什麼看到有?因為我們有分別,我們在分別心裡面,有時間的分別,過去現在未來,有空間的分別,所謂四方、四維、上下,這統統從分別心而來的。佛沒有分別,所有一切法是同時的,我們的看法不是同時的,有先後差別。同就是一,一才是真相,不同就有二三,過去現在未來叫三世,你不同,不同時,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過去、看不到未來。他那個三世是同時的,都看到了,過去現在未來都看到。我們不曉得一切法是同時的,譬如空有是同時的,生滅是同時的,先後也是同時的,無有一法不是同時的,這見到真相。要見到一切法的真實相,要離在一切法上的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才見到一切法的真相,這是說的總綱領、總原則。

  末後這段說的更為具體。「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這是說明,佛跟眾生差別在哪裡?如果說著一切諸相,則名凡夫,凡夫跟佛差別就在此地。我們凡夫念念都著相,著相之病由來已久,無始劫以來就養成這麼一個習慣,雖然今天聽到佛這麼說,我們能離得掉嗎?沒法子離掉。凡夫著有,以為一切法都是實在的,承認它是實在的,執著它是實在的,念念不能改變。小乘人聰明,聞到佛法之後他覺悟了,一切法是緣起的,緣起性空。知道這一切是假的,於是他也有執著,他執空,還是離不開執著。執著有是病,要受六道輪迴之苦,執著空還是病,雖然超越了六道,不能見性,還是不能得自在,這是二乘人的苦處。大乘菩薩,就是此地這句經文裡所說的,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這個離是空有統統離。離也要離,如果有一個離相的念頭,還是執著,所以說二邊不立,中道也沒有。

  大乘法裡面常常講中道,中道是什麼?二邊都離,勉強取個名字叫中道,你要執著真的有個中道,你又執著中道,中道跟二邊又對立,還是個麻煩事情,還是錯了,中道也沒有。說到最後,這是真的到不得已,佛才講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的事實真相言語說不出來。不但言語說不出來,你想去想,你一想就著了,就著相,不能想像,這就叫心行處滅,行是心起作用,心起作用不能達到這個境界,這才能明瞭。果然契入這個境界,他就叫諸佛。這個地方的諸佛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泛指十方一切諸佛,第二個意思,凡是見性都叫佛,禪裡面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大乘法裡面說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他就成佛了,初住就成佛。初住要到究竟位,那就是四十二個階級,這四十二個階級就叫諸佛,他都可以稱佛。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那是什麼地位?是圓教初住的地位,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不要小看他只破一品無明,那個作用就大了,他就能示現八相成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北印度所示現的,圓初住菩薩就有這個能力。所以,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但是他並不圓滿,到究竟圓滿還要經歷四十二個位次,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四十二個位次,諸佛是指這個。由此可知,圓初住的菩薩就離一切相,剛剛離,所謂大三空三昧,空有二邊都離,空也離了,人我空、法我空、空空,空也離了,這個叫真正離一切相。

  「又云,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者,實相般若也,離一切相,修一切善,觀照般若也,因觀照而證實相。」這不僅僅將修行重要的原則告訴我們,連修證的次第也說出來了。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四相。四相裡面實在講是以我相為主,我相破了,四相都沒有了。往後經文裡面會詳細的說明。必須離相修一切善法,離相是空,修一切善法是有,離相而修一切善法就是空有同時。我們凡夫修一切善法不離相,著有;小乘離了四相,不修善法,著空;唯獨菩薩聰明,離相他修善,這就叫空有二邊都不住。這一切善法,經裡面給我們舉的例子就是菩薩的六度,本經六度裡面說得最多的就是布施,可是我們要曉得佛說經的意思,說一個代表一切,不要單單執著一門。

  布施不應該著相,任何一法都不應該著相,但是法法都要去修,只要不著相,那就叫做善法,著了相就不善,縱然是善法也不善。什麼原因?招來的果報是人天福報。享福沒有不造罪業的,福報愈大,可能造的罪業愈多也愈重,招得來生不如意,你的福報享完了怎麼辦?所以佛不叫那個叫善法。這個經是大乘經,是菩薩法,它的善惡標準跟我們一般世間的觀念是有很大的差別。此地講的善法是明心見性,那是善法,成佛、成菩薩這是善法。所以底下說得好,則得阿耨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什麼東西?這是成佛之法,菩提是法,得到這個法就成佛了。沒有圓滿的時候叫正等菩提,這是菩薩,剛才說的,圓初住以上一直到等覺,都叫做正等菩提;再向上提升,達到究竟位,圓滿位,再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才叫善法。如果不能成就正等正覺,都不算是善法。所以這個地方標準高。

  底下解釋,「阿耨菩提者,實相般若也」,實相般若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這叫觀照般若。行門裡面,佛法講行門要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日常生活,這是諸位一定要清楚的。如果不是日常生活,修行跟你的生活脫節,跟你的生活不相關,你學佛有什麼好處?你學佛能得到什麼?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深深去反省的,那就錯了,完全錯了。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經上講的行門、觀門,行門、觀門都是日常生活,觀是觀念,行是生活行為,從起心動念到處事待人接物。你要明白這個事實,你才曉得佛法與我們真的是息息相關,一時一刻都離不開。佛菩薩為什麼稱為佛菩薩?就是他的觀行是生活。我們今天修行為什麼得不到受用?我們學佛跟生活脫離,學佛是一樁事情,生活又是一樁事情,你說糟糕不糟糕!這個佛法學得好苦,學得帶來了許多的困擾麻煩,這都是實在講不懂得佛法的真實義,錯會了意思,盲修瞎練。一切善就是指的日常生活,我們常講,生活得幸福美滿快樂,這就是善。要離相才能夠真正得到,著相就生煩惱,著相就造業,造輪迴之業。

  世間法裡面,佛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把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一切眾生的關係非常複雜,《華嚴經》上講無量因緣,無量因緣是很複雜。這樣複雜的原因,佛的確有智慧、有能力,他把它歸納為四大類,無量無邊的因緣不外這四大類,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這四大類。人與人,人與一切,不但是跟動物,跟植物都是一樣,沒有這個關係,見面也不相逢,也陌生。近的是父子、兄弟、夫婦,這是近的,遠的是親戚、朋友,比較上疏一點,都是這個緣,緣的親疏才有這些事情。迷的人在生活裡面很苦,為什麼?用現代話來說,不外乎兩種糾紛,一種是情的糾紛,感情的糾紛,另外一種是債務糾紛,就這兩樁事情。討債、還債是債務糾紛,報恩、報怨是感情的糾紛,這兩種糾紛是愈演愈烈,很麻煩,你能夠解決得了嗎?沒法子的。因為他那個報不會報得恰好,討債也不會說討得恰好他就不要了,他還想多討一點;多討一點,那倒過來你又欠他的。這個事情無量劫來沒完沒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生死輪迴,為什麼在輪迴裡面每一世都往下墮落,不太可能往上提升,都是往下墜落。往上提升的人,大概都是學佛有了修持,我們今天講有了修養,看這些問題看得比較淡薄,這個可能來生提升一點。但是提升的次數少,往下墮落的次數多,這個事情就麻煩了,這是事實真相。

  唯有明白佛理,通達佛理,在日常生活當中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這個問題可以能夠解決。如果不是真正實修,本經後面說到「信心不逆」,要達到這個境界,問題可以解決。信心不逆就是經上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你對這個道理明白了,所謂佛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把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你深深相信,深深理解,非如佛所說不可。佛怎麼說的?佛教你放下,佛教你不執著,佛教你離一切相。你真正肯這樣做,就是覺悟、就是智慧。在生活當中,我們常講佛菩薩的生活充滿了智慧,而我們凡夫恰恰相反,凡夫的生活充滿了情、欲,欲是欲望,迷情、欲望,他的前途一片黑暗。佛菩薩的生活是智慧,前途是一片光明,怎麼會一樣?前途是黑暗的,哪有幸福?哪有快樂?哪有美滿?唯有前途是一片光明,那是真正的幸福自在美滿。所以佛經不能不讀,佛法不能不學。什麼叫佛法?佛是覺悟,佛法是覺悟之法,智慧之法,覺悟之法你要是不認真去學,你就甘心迷惑顛倒。

  「因觀照而證實相」,觀照是修學的功夫,功夫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這部經,我們現在還沒有入經文,入經文就非常有趣味。這部經的發起跟其他大乘經典很不相同,一般大乘經典差不多都是佛放光現瑞,引起大眾歡喜,踴躍來發問,來請教。而本經不是的,本經是釋迦牟尼佛吃飯的時候,入舍衛大城托缽回來,吃過飯,衣缽收起來,洗洗腳在打坐,在那裡休息,這樣發起的。這是說什麼?生活,日常生活,實相般若就是日常生活,那是智慧的生活。一般人看不出來,須菩提聰明,被須菩提看出來了,所以須菩提很歡喜,立刻就讚歎,讚歎到稀有。一天到晚穿衣吃飯,有什麼稀有?真的稀有,我們生活當中一天到晚生煩惱,佛不生煩惱,我們是妄想分別執著,佛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沒事情的時候悠閒自在,有事就是說法利生,除這個之外沒事,說法是幫助別人開悟。這是圓滿智慧的生活,因觀照才能夠證得實相。這是簡單把這部經修學的綱領說出來。

  下面是「辨用」,是第四段,辨用。「明宗,是明因位之修,辨用,是辨果地之證,而顯體,是顯因果之目的。」第一條先把名詞術語的含義說清楚。前面明宗,明是說明,宗是宗旨,也就是講修學的綱領,所以是因位之修。辨用,辨是辨別它的作用,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修了以後會得什麼樣的結果。有因當然就有果,這一段要講果用,也就是說我們能得什麼樣的好處,這果地之證。第一段講顯體,這是因果之目的全包括在其中。「佛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以妄想執著所障,不能證得。」世尊這段話非常重要,這句話如果我們真的明白,真的懂得,我們對於修學的信心就能夠生得起來。生什麼樣的信心?成佛的信心,換句話說,就是成就世間最究竟、最圓滿的信心。

  世間人修學,幾個人敢望成佛?學佛的人很多,你去打聽打聽,去問問,你為什麼學佛?希望佛菩薩保佑我平安、保佑我發財,是為這個學佛的,這個目標太小,太可憐了。成佛得到的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你都得到,你得到那麼一點點算什麼?太可憐了。為什麼能得到盡虛空遍法界?因為盡虛空遍法界本來是自己的,是自己心性裡面變現出來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都是自己變現出來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這就說明一切眾生跟佛沒有兩樣,論智慧、論福德、論神通完全是平等的。我們曉得佛陀確實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在世的時候也有不少人常常去試驗試驗,看看佛的能力是真的、是假的。怎麼試驗?隨便指一棵樹,問佛這樹上有多少片樹葉?佛確實立刻就答出一個數字。當然,他也沒有辦法去數。那個人也很聰明,他故意把樹葉採幾片把它裝到別的地方,再問佛,數目多少?佛馬上答覆他,又少了多少,跟他那個數完全一樣,這就證明很正確。的確是經過很多次的試驗,在《阿含經》裡面都有記載。

  他確實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能力,佛說了不是他一個人有,人人都有,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我們今天這些能力為什麼不能現前?但以妄想執著所障。病根就是兩個,一個是妄想,一個是執著,妄想演變成所知障,執著演變成煩惱障。佛法裡面常說惑有三種,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種迷惑也叫三種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根源都是從妄想執著而來的。因此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不得享受,就是因為妄想執著。這兩種,妄想細,執著粗,執著容易斷,妄想很難斷。見思煩惱就是執著,我執,本經裡面講的我相、我見都是屬於這個,執著要破了,問題解決一半,六道生死輪迴的問題解決了,因為還有妄想沒斷。當然,粗的妄想沒有了,還有微細的妄想沒斷,所以不能見性。不能見性,如來智慧覺性還是不能現前,必須再要用功,用功,用什麼方法用功?還是前面講的原則,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繼續不斷用這個功夫。

  一切善法要去做,盡心盡力去做,絕不能執著,不執著那叫真善,執著就不善。世間人無論做什麼事情他所求的是眼前的利益,他迷在這裡,大家每天很辛苦的工作,為什麼?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如果名利都沒有,你幹不幹?不幹,為什麼不幹?幹了沒好處,認為名利是好處,這就是執著,這就是妄想。佛菩薩為一切眾生,他也在工作,諸位如果讀《華嚴》、讀《楞嚴》、讀《圓覺》你都曉得,《金剛經》上說的是綱領,沒有說得那麼詳細,細說的特別是《華嚴》。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經文有四十卷之多,我們看到那裡面修行的菩薩都是大菩薩,都是明心見性的這些菩薩們,他們示現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修的什麼?就是此地講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善法,離相,而這個行業必定對社會有貢獻,對大家生活有幫助。所以他的工作,他不為自己,他為眾生,不求名利。

  菩薩的生活非常簡單,因為有個身體在,需要養這個身體,換句話說,他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住,他就足矣。其他的?其他的為眾生、為社會,不為自己去著想,他快樂。他做成功,事業做大了,很快樂,眾生有福;做失敗了,他也沒有煩惱,眾生沒有福報,與自己不相干,自己沒有得失觀念,念念為眾生。這樣去做他所得到的什麼?得到是明心見性,他所做的是真正的福慧雙修,本經裡面所講的觀行並重,觀是智慧,行是在修善。空有二邊不住,空有同時,他是在修這個,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他的行業。所以《華嚴》最後一品給我們做了典範,我們應當要明瞭,要知道怎樣去修學,換句話說,就是應當要曉得怎樣去過日子,使你這一生真正得到幸福快樂美滿。那個美滿真實的成就,我在講席當中常講,快樂、自在、不老、不病、不死,世間人得不到,唯有真正修學的人決定得到。他契入到這個境界,生死就了了,諸法實相見到了,生死輪迴的事情完全解決了。這是我們無量劫以來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你說這多快樂,這多幸福。這是大乘佛法,我們能夠遇到不容易,這是佛在經上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是大乘法,尤其是大乘法裡面了義的佛法。

  「妄想,分別心是,執著,我法二執是。」我是執著身是我,這叫我執;執著一切法真有、實有,這叫法執,這是兩種執著。「起信論云,以不達一法界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不達即不覺,無明即妄想執著。」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大乘起信論》分量也不算太多,是一部很重要的論典。論是解釋經的,《起信論》是屬於宗經論,論有兩種,一種叫宗經論,一種叫釋經論。釋經論是解釋一部經的,就是一部經的註解;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它是完全離開經典的文字,發明這裡面的道理,《起信論》是屬於這一類的。換句話說,它裡面所說的、所解釋的可以適用在一切大乘經典之中。因此我們中國古德講經、註解,幾乎沒有不引用《起信論》裡面的文字,它用得很廣,這一句也是重要的原則。不達,達是通達、是明瞭,就是不明瞭、不知道整個宇宙人生是一法,不知道;不知道就是迷,就是無明。因為不知道是一法,所以不覺念起,念是什麼?妄想,而有無明,無明就是妄想執著。法相宗所講的,講宇宙現象的起源,怎麼起源的?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是最粗的。然後從這裡發展,無明不覺生三細,生三細,現相就出來了。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還沒有現相,無明就是動,但是動還沒有造成現相,但是到三細,相就出來。三細是講的業相,無明業相,從業相裡面變現出來,業就是動,業就是造作,就是動,變現出見分跟相分這兩分,見相二分。相就是現相,一切現相生出來,然後才從境界為緣長六粗,逐漸發展。

  中國人,我們中國古人也相當聰明,解釋宇宙的現象,像《易經》裡面所說的,我們中國人講太極,那個「無極」是以後人家造謠言的,古書裡頭第一個只講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二極,兩儀就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跟法相唯識裡面所講的很接近,但是中國人講得比較籠統,佛法講得精細。用中國這個綱領,再以佛法來解釋的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受到中國人熱烈的歡迎,道理就在此地。我們古聖先賢講得沒錯,但是不夠詳細,而佛法講得比我們古德講得詳細太多了,說明宇宙的根源,這些現象怎麼發生的。

  原本是一真,一法界,縱然演變,無論演變到多麼複雜,諸位要曉得,還是一法界,怎麼變也變不出心性之外,所以它依舊是一法界。你明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就沒問題了;不明白,在裡面所有的問題都是妄想執著而生的,離開妄想執著,什麼問題都沒有。所以這是有了無明。「此經大用,能開眾生究竟圓滿之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這部經能幫助我們。經上說過,本經是為發大乘而說的,發最上乘人而說的,這就說明這部經的對象必須是大乘根性的人、是最上乘根性的人,依照這個經典去修學,你能夠得到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不是這樣的人,不是這樣的人學這個經,雖然不能得究竟圓滿的智慧,也能得少分。何況佛在經上說得很好,他有很巧妙的方法,幫助我們培養成大乘最上乘的根性,用什麼方法?讀誦、受持,所以自古以來善知識都勸我們讀經,道理在此地。我們不是上乘的根性,從讀誦當中可以培養出,只要以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去讀誦。對著經本叫讀,讀得很熟了,離開經本也能讀,叫做誦,誦是背誦,就是不看經本也能夠念得出來,念得很熟了,讀誦。因為讀誦,你才能夠受持,受持是依教奉行,依照經典裡面的道理、依照經典所說的方法去做。怎麼做法?剛才講了,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使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跟這個原理原則相應,這就叫觀照,這叫真正修學的功夫。它就能夠改善你的生活,現在人常說改造命運,真的就能幫助我們改造命運。

  可是諸位要記住,如果在這一生要不能真正了生死出輪迴,縱有成就,小成就,不是真正的成就,真正成就一定要超越六道輪迴。因為這樁事情太可怕了,如果不能超越的話,麻煩、痛苦永遠不能夠擺脫,年歲大的人對這個體會比較深刻。想想我們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做了什麼?所謂價值、所謂意義究竟何在?這是一個稍稍有智慧的人不能不想到的一個很嚴肅的課題。再者我們很冷靜的觀察,我們附近的親戚朋友,觀察他們的一生。因為常常看人,一般人看自己不容易,看別人比較容易,看看別人,回頭再想想自己,容易覺悟。我常常到各個地方去講經,一年巡迴一次,每一年去到那個地方,聽經的這些同修們面孔都不一樣,有新來的,有已經過世了。我上一次到洛杉磯講經在法印寺,雲霞法師還有說有笑,現在?雲霞法師已經過世好幾個星期了,轉眼之間。然後再回頭看看這些歷史上的人物,他們的一生一世究竟做些什麼?有人問我,歷史上這些偉人、做大官的、做大將軍的,他們現在在哪裡?老實說一大半都在三惡道。大官、大將是要多生多世積善修福才修到的,不是一世,但是在一世享福當中造多少業,特別是操生殺之權的,你能說沒有冤枉人嗎?你能說沒有害人嗎?因果的責任決定逃不過。替老百姓做好事固然是有,一個錯誤的政策又害了多少人。

  古時候的聰明人,最怕的是做官,人家請他做官,想辦法躲避。你看諸葛亮,劉備三次去請,不得已被他拖出來,拖下水去了,還是不夠聰明,真的聰明是趕緊逃,這一定要曉得。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許由是真正聰明人,人家請他做皇帝,逃掉了,躲到深山裡頭找不到。哪像現在的人,不要等人來,自己去競選,這還得了,真的是叫迷惑顛倒,這是膽大,不怕因果。像這些地方,我們如果能夠很冷靜的去觀察就曉得,然後就曉得自己這一生,我的生活應該怎麼過法,會過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過得很幸福,很快樂。這一生快樂,來生更快樂,這就是剛才講了前途是一片光明。所以我們不能不感激經典,不能不感激釋迦牟尼佛,以及代代相傳的這些善知識,我們今天才遇到大乘了義的法門。

  「此智為一切眾生性體所本具,即是眾生皆有之如來智慧覺性。」本經幫助我們開智慧,開的智慧不是從別的地方來的,這句話說得好,不是從經典上來的,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這就是真實智慧。所以,真的東西不是從外面來的,這個諸位要曉得,不但智慧不是外面來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福德也是本來具足,也不是從外面來的;要想從外面來的,那叫心外求法,那不是真的。心外求法哪有不生煩惱的道理?眾生迷,迷在哪裡?心外求法,佛菩薩悟,悟在什麼地方?不向心外求,所以他有真樂。

  「性具智開,不覺者覺,無明者明,便是通達一真法界,便是從根本上破障斷惑。」這也是這部經的題目為什麼叫做「金剛般若」,就是這個道理。金剛它的性質具足堅固、鋒利、光明,比喻自性本具的智慧,這個智慧只要現前,就跟金剛的性質一樣。我們現在不覺,不覺能夠覺悟,這常講破迷開悟,覺、明都是本有的,本具的性德,不覺、無明是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當然可以斷掉,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我們的信心是從這個理論基礎上建立的,這一定要相信。智慧怎麼開?用什麼方法開?正是這部經所要教給我們的,我們相信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依照理論、方法去修,就決定得到這個結果。方法的綱領就是離相修善,這部經自始至終都是教給我們這個原則。經文也有次第,由淺而深,由狹而廣,經文分量雖然不多,到最後結歸的確實是究竟圓滿,所以它是了義的大乘經。

  智慧開了,無明破了,就通達一真法界,通達一真法界是功夫,如果論地位,是圓初住以上的果位。這個方法真的是巧妙,真的是一超直入,要用其他的方法修到這個果位的確不容易。我們知道小乘人斷見思煩惱,超越六道輪迴,他修得初果之後,也就是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之後,還得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把思惑斷盡;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你說多費事,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論果位,他只相當於圓教七信位的菩薩,要用《金剛經》的理論跟方法叫一超直入,他能夠達到初住的果位,比阿羅漢要高出,阿羅漢等於七信,八信、九信、十信、初住,高四個等級。而且一生當中可以成就,不必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大乘法跟小乘比較,大乘殊勝,大乘是方便法門,是修行的捷徑。

  但是大乘根性的人,什麼是大乘種性?什麼是一乘種性?一乘種性就是淨土宗裡面所說的,成佛的機緣這一生當中成熟了,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他一門超越不只超到初住,他一直超到等覺,超到如來果地,那就不是《金剛經》能夠相比的。這裡面最重要的還是《金剛經》上那句話,叫「信心不逆」,這是成熟的相。這個意思是什麼?真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真正了解,真正的明瞭,決定依這個方法來修學。我們今天念佛不得力,原因在哪裡?我們的信心、願心不足,不能說沒有,但是不足,所以用功進進退退,會退轉,猶疑不定。《金剛經》正好在這方面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使我們對於淨宗的經典、方法能夠深信、深解,知道非依這個法門不可,不依這個法門這一生決定解決不了問題,縱然是修善,也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

  要說實在的話,世間修善的人很多,真能得人天福的人並不多,原因還是不明白大乘的教義。他那些福報到哪裡享?畜生道裡去享、餓鬼道去享。我們看看現在,現在不但外國人養寵物,在台灣,中國人養寵物的也很多。那個寵物真有福報,主人侍候牠當祖宗侍候,他對待他的父母、兒女、親屬沒有對待像牠那麼好,沒有照顧那麼周到。那享福,前生修的福報,前生跟牠結的有緣,所以牠來了,牠的主人報牠的恩,還牠的債,天天恭恭敬敬的對牠供養,牠到那裡享福去了。還有一種到餓鬼道去享福,變成土地公、王爺、山神,變成這些,接受信徒的祭祀供養,享這個去了。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都不能不知道,你要不明理,不曉得真實狀況,我們的前途實在講太渺茫。人要有遠大的眼光,不能看這一世,看來生來世,這一世很短暫。

  依照這個經典的方法便能夠通達一真法界,便是從根本上破障斷惑。障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三障就是惑障、業障、報障,報障就是六道輪迴。惑就是迷惑,主要的是指無明,無明惑,也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妄想執著,這是從根本上來破。本經確實是有這個方法、有這個能力,只要我們能信、能接受,依教奉行,一定可以能夠達到目標。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