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般若心經念佛說  (第一集)  1994/3/26  美國聖威爾  檔名:09-018-0001

  諸位同修,這一次從達拉斯打佛七回來,時間也很匆促,同修們邀我利用這個短時間,我們談一點佛法。時間只安排兩次,就是今天跟明天。時間好像只四個小時?四個小時。我們選的題目是《般若心經》。為什麼選這個題目?在這些年當中,我們在每一個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我們極力提倡念佛法門。念佛的人確實一年比一年多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人數雖然多,退轉也多,改變的也多。念佛念了幾年,他又參禪去了,又學密去了,這種情形我想諸位常常看見、常常聽到,這也就是說功夫不得力。

  為什麼不得力?這個法門,在這麼多年來,我們講了許多次,也講了很多的經論,知道這個法門在佛法裡確確實實是最殊勝、最穩當的一個法門。不但釋迦牟尼佛極力的勸導我們,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勸導眾生離苦得樂、超越輪迴、圓成佛道,也是這個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共同弘揚的,沒有一尊佛不讚歎,沒有一尊佛不修學。如果認真的說,諸佛如來確確實實都是念佛成佛的。這個在理論、事實上,我們都已經見到了。為什麼我們學習功夫不得力?往常我們都知道《彌陀經》上所說,修學這個法門一定要具足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實在這三個條件裡面都具有高度的智慧,如果沒有高度的智慧,就不能稱之為淨宗的三資糧。但是我們說這三個條件,往往把般若智慧疏忽了,沒有提到這個問題。仔細想一想,它真的是高度的般若智慧。因為我們看早期佛講《華嚴》的時候,華嚴會上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普賢菩薩是願行第一,這兩個人都發心念佛求生淨土。所以有高度的智慧才會自求,自己選擇這個法門;有大願力,才勸導眾生修學這個法門。所以選擇這樣究竟圓滿的法門,確確實實是最高的智慧、最大的弘願。也因為這樣一個原因,我們選擇《般若心經》,跟諸位談談念佛法門。

  《心經》在中國的翻譯,比《無量壽經》的次數還多。《無量壽經》前後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般若心經》有十四次的翻譯,還多了兩次。現在一般流通的大概有五種。十幾種的翻譯在《藏經》裡面可以看到,流通最多的是玄奘大師的譯本,我們現在採取的就是玄奘大師所翻的。他老人家的翻譯,他把前面的序分、後面的流通分都省略掉,所以這個經文是《般若心經》的正宗分,沒有序分,也沒有流通分。羅什大師的譯本跟玄奘大師也相彷彿,也是翻正宗分。但是序跟流通其他法師有,我們在《心經詮注》裡面可以看到。民國初年周止菴居士,這位大德,他是在家人,他一生專門研究《般若心經》。我們看《心經》很短,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周居士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專攻《心經》,他寫了一部《心經詮注》,可以說是《心經》裡面的權威註解。這個本子在台灣流通得很廣,我們會裡面也有這個本子。稱之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翻成中國意思是智慧,「波羅蜜多」要用現代的話來說是究竟圓滿的意思,這個經題上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心」是中心,是菁華,是精要。

  佛當年教學的時候,佛門裡常說,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這麼長的時間。如果我們將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把它分成幾個階段,古德有這個分法,把它分作五個階段,好像現在辦學校,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這樣把它分成幾個階段的話,古德把它分為五個階段,所以叫五時。第一個階段是講《華嚴》,《華嚴經》非常特殊,是佛示現成道的時候,我們中國人俗話講修行得道了,就是講成佛了,成佛那個時候講的。經典上記載,佛是在定中講的,換句話說,我們一般凡人是沒有辦法想像的。所以這不可思議,沒法子想像。我們看到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知道他在那裡講經,尤其講這樣究竟圓滿的《華嚴經》。華嚴是佛親證的真實境界,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看到真相了,我們看不到真相。定中說法,說給誰聽?說給那些大菩薩聽。我們沒有辦法進入佛定中的境界,沒有法子,可是諸大菩薩有這個能力,他們也入定,定中的境界相同。所以《華嚴經》是二七時講的,二七是十四天講完的,可以說把整個佛法都講完,十四天都講完了。

  但是剛才說了,這是佛的境界,不是我們凡人的境界。那麼佛要教化我們,他要說出這個法門,我們是決定不能接受的,也無法理解的,於是教我們這些人,那就要從淺而深,慢慢的來培養,這就要從小學辦起,在佛法裡叫小乘教,從小乘教起。小乘教了十二年,像我們現在念書,一年級到十二年級,然後再進入大乘。華嚴家分成小、始、終、頓、圓,分五教,期間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這五個時期。開頭是小乘,小乘之後,這是進入大乘的初期,叫大乘始教,大乘開始了。大乘講方等,方是方便,等是平等。由此可知,是有阿含的基礎才能夠進入到大乘方等,阿含跟方等合起來總共講了二十年;然後進入第三個階段,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最後一個階段是法華涅槃,講了八年。我們從佛整個講經時間上來看,般若講的時間最長,四十九年說法,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了一半的時間,這就說明佛法的教學確實是以般若為中心。所以古人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個智就是般若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能得度。所以要從信入門,要從智這才得到結果。由此可知,佛法對於智慧非常的重視。

  淨宗法門尤其是高度的智慧,它跟《華嚴經》幾乎是完全相等。《華嚴》是以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做代表,我們看淨宗經典《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聲聞弟子都是以舍利弗做代表。舍利弗在小乘裡面智慧第一,大乘菩薩是以文殊菩薩做代表。《無量壽經》一再說明,西方世界大眾都是修學「普賢大士之德」;佛在《華嚴》又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西方世界從下下品到上上品,這就好像學校,從一年級到最高的年級都是修普賢行。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的,於是我們就明白,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因為統統修的是普賢行,四土九品都沒有例外。

  經上看到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西方世界是個平等的世界,這是跟一切諸佛世界都不相同。因為任何一個佛世界都不平等,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是不平等。西方世界平等,我們看到平等是果報,平等到什麼程度?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相貌相同,西方極樂世界的相貌完全相同。我們這個地方雙胞胎的,仔細去觀察,還有一點不同;西方世界看不出哪個地方不同的。所有一切往生的人,跟阿彌陀佛的相貌完全一樣,膚色也一樣,身體也一樣,福報也一樣,智慧也一樣,這個奇怪,這是妙不可言!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不是說我們難信,許多菩薩都不相信。

  相貌相同就是心相同,我們一般看相的人常說「相隨心轉」,相貌相同,心就相同。真正的因緣呢?給諸位說,是修普賢行。普賢行是平等行,普賢行是清淨行。普賢菩薩修行的綱領就是十大願王,禮敬、稱讚、供養、懺悔,一直到迴向,這個都是我們天天念的,都很熟悉的。我們今天修這十條不叫普賢行,為什麼?我們心不平等,我們心不清淨,我們心量不夠廣大。普賢菩薩的心沒有障礙、沒有分別、沒有隔閡,他的心是盡虛空遍法界,清淨平等的,所以他的果報也就是清淨平等的。知道這個因,我們對於果報就相信,因果一定是相應的。十方世界的菩薩修行,都沒有達到這樣究竟圓滿的清淨平等,所以果報就不相同,四土九品是有差別的。西方世界有四土九品,但是它沒有差別,這是圓滿智慧所顯示的。

  我們真的有智慧了,就有能力選擇最好的法門,就不會受外面境界干擾,不會被外境所動搖,所以這完全要靠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諸位一定要曉得,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有知識,沒有智慧。智慧是從內心裡面生的,心生智慧。什麼心?真心生智慧,妄心就生妄想,這個要知道。真心是清淨心、真誠心,我們儒家也講誠意、正心。誠意就是我們佛教講的真心,儒家講的正心就是我們佛法講的般若智慧。誠意是心之體,正心是心之用,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什麼叫誠?過去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他對於誠下了個定義,他這個定義下得很好,跟佛法裡講的完全相應,他說「一念不生叫做誠」,換句話說,心裡有念頭就不誠了。凡是念頭都是妄念,有念就不是真心。所以真心離念,這個話很難說,也很難體會。我什麼念頭都沒有,它是不是真心?佛說那不是的。什麼念頭都沒有,心裡頭無想,這個無想真的修成叫無想定,將來生到四禪的無想天,變成外道了。所以離念是離妄念,它還有正念,正念要沒有了,那就不行了。

  什麼叫正念,什麼叫妄念,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得很清楚。妄念就是分別、執著、妄想,這個叫妄念。什麼叫正念?正念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真心是明瞭的,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你要說離念,什麼念頭都沒有,他什麼也不知道,這個不是正念,這不是真心,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無明,你什麼都不知道。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清楚,這個是真心。諸位聽的時候要仔細,你要不仔細會聽糊塗了。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那怎麼叫沒有念頭?諸位想想,我現在樣樣都知道、樣樣都明白,我這是不是算正念?這不算,你算是妄念。正念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一樣,鏡子照外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它沒有。佛教給我們用心要像鏡子一樣,這是真心。真心不起用的時候,它就那麼清楚,但是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人家來問,這一問它就起作用。別人來問的時候,這裡面有分別、有執著,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瞭。不起作用的時候像一面鏡子,起作用的時候還是一面鏡子,他有沒有分別?他自己沒有分別,隨眾生的分別而分別。你們問這是什麼?我說這是毛巾。這是毛巾,就分別了、執著了,這個分別、執著是因為你們叫它做毛巾,我隨你們說的,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智慧。如果我真的執著這是個毛巾,我也迷了,也不是真心。

  所以佛說法四十九年,佛給我們說他一個字也沒說過,誰要說佛說法了,那叫謗佛。說了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個字,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道理,他所說的完全是隨順眾生分別執著而說的。如果你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跟佛見面就一句話也說不出了。佛無說,你也無聽,那叫真般若,那個才叫真說。可見得佛跟我們說的不是真說,我們也不是真聽。這個理很深,事非常的稀奇,但是我們如果細心去體會,可以能夠領會到裡面的義趣。所以智慧是佛法任何一宗、任何一派、任何一個法門修學的主要的課程,最主要的課程。淨宗是大乘的菁華,當然更不能夠例外。經文一開頭: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由此可知,《般若心經》跟西方極樂世界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實在講,佛說般若說了二十二年,真的只講一句話,就是《心經》前面這一句: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就這麼一句,二十二年就說這一句。現在我們中文經典裡面,部頭最大的就是《大般若經》。《大般若經》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總共有六百卷。六百卷的《大般若》,你問他說什麼?可以說就是這一句經文的註解、解釋,就說這麼一句,這一句是般若的總綱領。我們今天利用這四個小時,好好的來看看這段經文。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觀自在的名號,最初出現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其中有參訪觀音菩薩。在華嚴會上稱觀自在,在法華會上稱觀世音。《華嚴》跟《法華》,在佛教裡面都屬於大乘經。大乘經裡面還有最殊勝的,叫一乘法。一乘法在整個經典裡面只有三部,只有三部稱為一乘經,一乘經就是成佛的。《法華經》上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就是大乘、小乘,三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一乘就是講成佛。這三部經,第一部就是《華嚴》,第二部是《梵網》。《梵網經》,很可惜我們沒有能夠完全翻出來,只翻當中的一品就是「梵網菩薩戒品」,只翻了這一品。現在梵文的原本也失傳,所以《梵網經》只能夠在漢文經典裡面看到這一品,其他古德註疏裡面有引用《梵網經》的經文,這個在古德註疏裡面可以看到一些跡象。第三部就是《法華經》。所以一乘經在佛法裡面是被大家重視的。

  菩薩這兩個名號,稱「觀自在」是說他自己修行,用這個名號;稱「觀世音」是菩薩教化眾生。「自在」是從智慧上建立的名號,「觀世音」是從慈悲上建立的名號。慈悲一定是以高度智慧做基礎,這個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如果沒有智慧,感情的慈悲,那就麻煩大了,在佛門常講「慈悲多禍害」,那就是慈悲沒有智慧,結果就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災害,所以它一定是以智慧為基礎。

  本經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觀」。我們平常在生活當中,眼接觸外面的境界,我們叫看,我們叫看見;耳接觸外面的境界,我們叫聽見,耳根對的境界是音聲;鼻根對的境界是氣味。所以六根對的境界,佛法的名詞叫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境界的名稱。通常我們用的術語是見聞覺知,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覺我們都稱為覺,心裡的念頭我們稱知,稱見聞覺知,在菩薩就用一個字,用「觀」。這個「觀」跟底下講「照見」,都不是一個單純眼對色的境界,耳對音聲也叫觀,也叫照見,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都用一個字。通常我們用六個字做代表,這就是分別執著。在高度智慧裡面,分別執著離開了,所以就用一個字。這與我們一般見聞覺知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差別就在分別執著。離開分別執著就叫做「觀」,就叫「照見」;有分別執著,就叫做見聞覺知,差別在此地。

  要用佛法的術語來講,像《楞嚴》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很透徹,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就是見聞覺知;離開心心所,就是不用心心所,那就叫觀,就叫照。這種說法說得的確清楚,的確是明瞭,可是我們做起來就非常非常的困難。因為我們不只是這一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我們都用的是心意識,用成習慣,現在叫我們不用,沒有辦法,捨不掉。心意識的現象是什麼?識是分別,意是執著,第八識是心,是落印象,我們見色聞聲都會有很深的印象。要離心意識,簡單的講,我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落印象,這個難。佛菩薩他們六根對外面境界,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落印象,不落印象,心清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心平等;觀就是覺。實在講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覺」,它這裡用一個字,觀。所以人家用的是這個心,清淨心、平等心、覺心,用這三個心就是此地這一個觀字做代表。我們凡夫跟菩薩用的不一樣,我們就是有分別、有執著、落印象,落印象是清淨心受了污染,心就不清淨,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菩薩得自在,我們不得自在,我們有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不會觀,我們會分別、會執著、會落印象。

  大乘經裡面說得很好,像《起信論》裡面所說的,馬鳴菩薩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心意識是不覺,覺就沒有了,覺了這個東西就沒有。大經上常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是佛法對於宇宙萬物的形成做了一個說明。宇宙萬法從哪來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無際的虛空,無量的這些星球,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生物,從哪來的?科學家在探討,哲學家、宗教家都在那裡研究,一直到今天都不能叫人有個很滿意的答案。實在說,這些大科學家、大哲學家沒有深入佛法,佛在三千年前早就把這個答案宣布出來,是從無明不覺變現出來的,從這來的;覺了之後,這東西就沒有了。永嘉大師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是從比喻上說的。迷了有這個東西,覺了就沒有了,覺了好像夢醒之後就沒有了。宇宙萬物都是我們真心本性迷了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夢幻的境界,因為這個境界不是真實的,所以你不可以去執著它,你執著那你就錯誤了,它不是真實的。

  現代科學,實在講它的成就也真正令人佩服。科學家說明,我們這個世間根本就沒有物質的存在,過去我們還把一切法分成兩大類:心、物。佛法也是分心法跟色法。《心經》裡面講的五蘊,色就是物質;受、想、行、識,就是心法,現在人講的物質跟精神兩個範圍。物質現象是什麼?現代科學家告訴我們,它只是一種波動的現象而已,這個說法跟佛家說法非常接近。波動是什麼?就是佛家講的無明,無明是動相,無明是妄動,無明不是靜止的,無明是動的。科學家今天講的波動的現象,就很像經上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是這樣發展出來的、變現出來的。科學進步對於佛法實在講幫助我們理解,這是其他宗教裡頭所沒有的。所以它是個波動的現象。

  《金剛經》上說的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給我們這樣看法,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話都教我們對於一切萬事萬物不要分別,不要執著,離開分別執著,我們對於事實的真相就能夠看到了。《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這個話佛不常說,只在《華嚴經》上說過、《圓覺經》上說過。本來是佛,本來成佛,為什麼我們今天會變成這個樣子?會變成六道輪迴?會變得這麼苦?這又是一回什麼事情?佛說我們迷了。他講的是「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是一句話把我們這個病根說出來了。我們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有妄想、有執著,所以才變成這個樣子。妄想、執著就是迷,妄想是分別。佛以後在經上給我們講二障,二障是兩種障礙,使我們不能夠明心見性,不能夠恢復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成佛,它本來是佛。

  這兩種障,一個叫所知障,一個叫煩惱障。所知障從哪來的?就是從妄想分別來的;煩惱障從哪來的?煩惱障是從執著來的。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破二障而已。對這個二障的根源、它的發展,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根源是分別,根源是妄想,根源是執著。我們今天講修行,修行要知道修什麼,就是修的這個東西,如果我們的分別、妄想、執著一天比一天減少,也就是說我們能夠一天比一天淡一點,我們的修行就有進步了。果然分別執著一年比一年淡薄,一個月比一個月淡薄,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淡薄,你就是真的菩薩了。我們現在很多同修受了菩薩戒,不一定是菩薩,你自己認為是菩薩,諸佛菩薩不承認你。你如果真的煩惱、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了,你雖然沒有受菩薩戒,諸佛菩薩承認你是真菩薩。為什麼?你真的在行菩薩道,菩薩道就是煩惱輕、智慧長。你的煩惱一天比一天輕、一年比一年輕,煩惱少了,智慧就長!智慧不要求,因為煩惱把智慧障礙了,所以煩惱去掉,智慧自然就現前,般若智慧就是佛道,佛道不是求來的,是這樣來的。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

  理、事明白了,我們才知道我們應該怎樣用功,怎樣功夫就會得力。功夫得力,一定要學佛、學菩薩,要學佛菩薩,要用觀照的功夫。禪宗特別標榜這個功夫,禪宗修學用功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觀照」,觀照就是練習,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練習不用分別心、不用執著,先練習這個。在生活當中修行,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是什麼?分別、執著、妄想,那是錯誤的行為。這個功夫用久了,功夫得力了,就進入第二個階段「照住」,照住就是我們平常講他得禪定,得禪定叫照住。照住久了,這個功夫成熟了,第三個階段叫「照見」,照見,就是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照見。這是功夫三個階段。可是諸位要曉得,禪宗到照見的時候,才真正解決問題,了生死、出三界。如果沒有到照見,只照住,那還不行,出不了三界,將來,我們俗話說,人死了以後他到哪裡去?他到四禪天去了、四空天去了。那是定中的境界,他得定,他沒有開悟、沒有見性,出不了三界。

  諸位要知道,照住(就是得禪定)已經相當不容易!我們看一個人入定,盤腿面壁能夠三個月、半年不出定,能夠坐那麼久;入定半個月、一個月是小定。我們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虛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十天、半個月,《年譜》上常常看見的。定中的時差更大,《年譜》上有一個記載:有一年過年的時候,虛雲老和尚在山上住茅蓬,是在臘月的時候,就是農曆十二月,哪一天沒有記載,他煮芋頭,鍋裡煮了芋頭。在煮芋頭,還沒有煮好,他老人家就在打坐,就入定了,這一定也不曉得定了多久,年過過了。年過過了,附近寺廟裡面:虛老和尚怎麼好久沒有看到他,過年也沒有到這裡來?於是到茅蓬去看他,看他的時侯,他還在入定。這人家用引磬在耳邊敲,叫他出定,他就出定了。出定,看到他們人來了,就招待他們:我剛剛煮的芋頭還沒好,現在開鍋看看,那個鍋裡頭都發霉了,怎麼回事?人家告訴他說,他在定中感覺才幾分鐘,實際上已經過了差不多二十天。他定中感覺不過十來分鐘的樣子,你看看定中的時差多大。

  這就是說明我們要了解事實狀況,禪定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解決問題。一定把這個功夫再提升,提升到照見,那才解決問題了。你知道這是多麼難的一樁事情!所以佛法真正講修行做功夫,是要斷煩惱、要開智慧。煩惱習氣斷不了,不管你用的什麼功夫,禪也好,教也好,戒律也好,密也好,都出不了三界。這個問題嚴重了。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為我們開設這麼一個法門,不斷煩惱也能出三界,也能夠圓成佛道,諸位要曉得,無量無邊法門裡面,這個法門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這個就是念佛往生不退的法門,只有一個。你們千萬要記住,沒有第二個,想離開這個法門再找第二個法門,也是一生當中成就的,那你就迷惑顛倒了,你不了解事實真相。

  唯獨這一個法門,所以一切諸佛都讚歎,一切諸佛都弘揚,一切諸佛都勸人念佛往生淨土。我們看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不是普通人,都是明心見性的,都是到照見功夫的人,還勸這些人求生淨土。這我剛才說過,我們是沒有能力出三界,那個照見五蘊皆空的人,他有能力出三界了,有能力出三界,為什麼還要往生淨土?這是個問題。沒有能力出三界,求生淨土有道理。有能力出三界,生到華藏世界親近毘盧遮那如來,為什麼還要往生?普賢菩薩勸那些人往生,毘盧遮那佛也沒有生氣,也沒有說:你這個菩薩太壞,把我的徒弟統統都度走,都勸走了。毘盧遮那佛沒有說這個話,不說就是默認、就是承認,普賢菩薩做得對,沒做錯。原因在哪裡?如果我們細細去看大乘經你就曉得,華藏世界等覺菩薩成佛,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還是要用很長的時間,愈是最後是愈困難。

  佛講三大阿僧祇劫,這是講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可以證到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換句話說,好像我們讀書一樣,在第一個阿僧祇劫,你可以念到三十個年級,從一年級到三十個年級,一個阿僧祇劫讀完了。第二個阿僧祇劫,只能念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只能念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是菩薩位次滿了。成佛,還要往上去,還要費功夫,按照這個程序來說,等覺到成佛,恐怕也得要一、二個阿僧祇劫,要這麼長的時間。文殊、普賢聰明,他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去怎麼樣?時間縮短了,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沒幾天他就成佛了。這是文殊、普賢,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華藏世界的後補佛,為什麼也要往生極樂世界,道理在此地,理由在這個地方。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視這個法門,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法門。

  剛才說了,我們這個世界成佛要三個阿僧祇劫,這個數字是天文數字。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觀經》上告訴我們的(《觀經》我們在這裡講過),下下品往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十二大劫就花開見佛聞實相法,發菩提心。十二劫跟三個阿僧祇劫不能比,時間太短太短了,十二劫就花開見佛聞法發心。換句話說,十二大劫,他到達什麼程度?聞法發心,那是初住,很快就能證八地無生法忍,不需要一大阿僧祇劫。你想想看這個時間是多快,簡直不能比,這下下品往生的。我們同修,你不往生則已,你要往生決定不是下下品。為什麼?下下品是殺父親的人、殺母親的人,殺父母、破和合僧、無惡不作的,我們雖然造很多罪業,沒這麼重。換句話說,大概是下品中生,也許我們有分,下下品絕對不是我們。下品中生的人,六劫就花開見佛、聞法發心,時間就更短了。所以像文殊、普賢那樣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達那裡就成佛,他為什麼在華藏世界去待那麼久的時間?這個帳要會算。在一般嚴格的來說,我們往生大概都是下品上生或中品下生往生。下品上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時間大概都是在差不多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是算我們這邊的,我們到那裡去一個多月,就等於一般菩薩在此地修一個阿僧祇劫。我們只要費一、二個月的時間就超過他們一個阿僧祇劫。你要是把這裡頭的事實真相搞清楚,你會算這個帳,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你就真的堅定了,什麼人來勸你,你都不會動搖了。今天人家說這個、說那個,一說心就動了,你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是完全不了解,你才會動搖。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有比這個更穩當的,哪有比這個更快速的!所以這個是真實智慧的選擇,真實智慧的決斷。

  我們現在要問,禪宗裡面觀照、照住、照見,我們淨土宗有沒有?有。只是名詞不一樣,方法不一樣,功夫的層次完全相同。而且我們用的方法,比任何一個法門的方法,真的要巧妙,巧妙得太多了。淨宗法門只用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念的人很多,三歲小孩都會念,真正明白阿彌陀佛那個人就不多了,太少太少了。我們常看到經上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到底怎麼不可思議不知道,如果真正知道不可思議,你的信願行一定都會達到上上乘,與文殊、普賢確確實實沒有兩樣。也就是說,我們智慧和其他的德能比不上文殊、普賢,這信願行,我們跟普賢菩薩,跟文殊菩薩,確實是無二無別。我們到西方世界的成就,一到西方世界成就就跟普賢、文殊平等,為什麼?因平等,果當然平等。

  這句佛號,古人做了一個詳細的比較。大家在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可以看到,他把古人這個比較都抄在這個註解裡頭。隋唐的大德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做了一個比較,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哪一部經第一?這一比較,大家幾乎都公認《華嚴》是第一。《華嚴經》講得最圓滿,有理論、有方法、有境界,後面還做示範,善財五十三參是給我們做示範,表演給我們看,如何把佛法的理論、方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五十三參,包括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人家是怎麼個修學法,他所得到的效果,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哪一種行業,所得到的效果,是自己個人幸福快樂、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這個是修學的效果。你看人家怎麼個修法,我們今天修行叫盲修瞎練,真的搞錯了。人家修行是生活,這個要懂得。絕對不是說,我們今天一天一定要念多少經,要念多少咒,要拜多少佛,不是搞這個。諸位仔細去看五十三參,他們是日常生活、是處事待人接物。人家那個佛法是活的,活活潑潑,是生活的佛法。我們今天的佛法,實在說個不客氣的話,是變成宗教的佛法。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是生活的佛法,不是宗教的佛法,現在佛法變成宗教,所以真正的利益好處我們得不到,變成宗教的迷信,這不切實際。

  《華嚴》這算第一經。古德又把《華嚴》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為什麼?《華嚴》到最後的圓滿是歸到西方極樂世界,他才得真正究竟圓滿,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時成佛,這個不可思議!《無量壽經》就是《華嚴》的歸宿。我們今天再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我們現在採取的本子,一共是四十八章。這四十八章裡面哪一章第一?再追,當然是第六章,第六章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淨宗的中心。第六章第一,第六章一共是四十八段,四十八願,哪一願是第一?古大德也公認,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說的是什麼?十八願說的就是佛號,十念必生。從十八願裡面,我們明瞭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功德真的不可思議。這個才把佛號顯示出來,它在整個佛法裡面是最高峰。換句話說,四十八願就是解釋這個名號的,《無量壽經》是解釋四十八願的,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解釋《無量壽經》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這一大藏經是解釋《華嚴經》的。你這麼上下一看,這個才真正明瞭,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才真正曉得。

  這句名號,蕅益大師在念佛開示裡頭所說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所說一切法門統統包括在其中,一句沒有漏掉。不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都在這句名號之中,可以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也在這一句名號之中。所以你念這句名號,這一切經都念到了,一切咒也念到了,一切法門都在其中,一樣沒有漏掉!這是我們認識名號的價值,認識名號在整個佛法裡面它所據的地位,我們為什麼選擇持名,這說得出一番道理出來。文殊、普賢也選擇這個法門,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為什麼選擇這個,我們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法門選擇之後,我們信心堅定了、願心懇切了,這個就是高度般若智慧的選擇。所以念佛,執持名號,我們平常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是真的你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沒有人知道!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知道他是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他不曉得,所以他會動搖。這個人說:「那個地方有神通,那個地方有感應」,統統都跑掉了,不知道自己念佛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曉得。不曉得自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信願持名的時候,跟觀自在菩薩完全相應。你說冤枉不冤枉!

  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就是禪宗裡面的觀照;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是禪宗裡面的照住;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裡面的照見。我們講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用這個名稱,禪宗裡面用觀照、照住、照見,名詞不一樣,境界、功夫完全相同。如果講功夫,我們比禪宗方便,比禪宗更容易得力。禪宗得力是相當之難,為什麼?禪宗是從空走,可以說完全沒有依靠。我們是依靠這一句名號,這就方便多了。所以一定要曉得法門殊勝,知道我們是在幹什麼。

  平常怎麼觀法?這個要跟諸位說清楚,這就是修觀自在。我們自己要想這一生過得很幸福,過得很快樂,過得很美滿,你就要懂得觀自在;你不懂觀,你就得不到。這個觀就是念佛,所以比禪宗方便。禪宗教你觀,那個方法很複雜,也很難做,當然這個觀得力更不容易。我們淨宗方便,就是這一句佛號。怎麼觀?這個觀,剛才講了,離心意識就是觀,也就是說,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觀。我們有這句佛號太方便了,妄想起來,趕快「阿彌陀佛」,馬上轉成阿彌陀佛;分別起來了,一樣轉成阿彌陀佛;執著起來,也轉成阿彌陀佛。換句話說,不管什麼念頭,好的念頭也好,壞的念頭也好,這個念頭一起來,馬上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就是我們淨宗的觀照,所以比禪宗方便。

  禪家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念是什麼?念是念頭。善念也好,妄念也好,無論什麼念頭,念頭一起來,我們立刻把它換成阿彌陀佛。第一個念頭是妄念,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是個念頭,阿彌陀佛不是妄念,剛才講了,阿彌陀佛是不可思議性德的功德,是自性裡面的功德,不是平常的功德,而且是性德圓滿的名號。用這句名號,把我們自性圓滿的功德喚出來,是這麼一個方法,這叫念自性彌陀。自性彌陀跟西方極樂世界彌陀是一不是二,所以不要有分別、不要有懷疑。有人來問:我們自性彌陀跟西方極樂世界彌陀,到底是一個、是二個?我們念阿彌陀佛,到底是念自性彌陀,還是念他方世界的彌陀?那個懷疑,疑心不斷,這個是麻煩。佛在經上講,疑是菩薩很大的障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淨念相繼」,淨念自自然然就「都攝六根」。

  所以要曉得怎麼觀,觀就是把所有念頭都換成阿彌陀佛。在這裡,我再要貢獻給同修們,念佛不在口頭上,口頭上念,有口無心,那個沒有用處。心上真正有了佛,那才叫念佛。所以「念」是今心。中國文字妙不可言,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這個念字是會意。中國的文字結構是六書,六個原則,它是會意。你看這個字,體會它的意思,今心,現在的心,心上真正有了,那叫念。所以不在口頭上,心上真正有了,我們俗話說心上人,你要把阿彌陀佛變成你心上人,那你是真的念佛。

  我今年年初在台北,有一個同修來告訴我,說他念佛念了很多年功夫不得力,問我怎麼辦?我就說你得要放下,佛堂裡頭常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打佛七當中常常提醒:放下萬緣,一心專念。我說你要放下。他就告訴我,他說:法師,我什麼都可以放得下,我就是孫子放不下。他那個孫子是他的心上人,無論在什麼時候,他第一個念頭會想到他孫子。所以我就告訴他,你把你孫子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決定往生,那叫念佛。

  諸位一定要懂得,不是說我一天要念多少聲佛號,你看古人講的,「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寒山、拾得還諷刺說「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有口無心,心上人他是另外有,他口裡喊佛號沒有用處。像剛才那位老居士,他雖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他孫子放不下,臨終還被他孫子牽跑了,他還是不能往生。心裡頭真的有,這叫念佛。你要不把這些事實真相、道理搞清楚,你很不容易做到,你心裡回不了頭;你真正了解這是真實的,唯獨這個是真實,唯獨這個能解決一切問題,你才會真正的嚮往,真正的想得到,就是這一句名號。我們的信心、願心,都建立在這個佛號的基礎上,然後念佛。

  我在馬來西亞教大家一個念佛的方法,非常適合於現代人用功夫。功課時間短,次數多,這一堂功課只要一分鐘,你不能說我沒有時間做。一天要做九次,就是次數要多,時間要短,十念法。從前那個十念法,是一口氣叫一念,這個是前清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他提倡的。他這個十念法,是教我們很忙的人、工作繁忙的人,用這個方法做早晚課,十念法,一口氣叫一念,十念。我今天教給大家的十念法,不是這個方法,是十句,比他那個更簡單,就是十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堂功課就圓滿了,你看一分鐘,簡單!這十句佛號當中決定沒有夾雜妄想。諸位要曉得,時間長了,會打妄想,會夾雜;時間短,就沒有妄想,把精神集中,十句佛號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我們有真正的信心,沒有懷疑。非常符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符合這個原則,完全符合,時間短,就是十句。

  早晨起來,洗臉刷牙之後,家裡供的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就這十聲佛號;如果沒有佛像,面向西方,面向西方的時候,求這個感應,就是這十句,時間很短就做完了,這第一堂。第二堂,吃早飯的時候。吃早飯的時候,平常我們念供養咒,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其實念供養咒都是有口無心,沒什麼用處的,沒有用處的。不如我們在吃飯之前,合掌念十句阿彌陀佛,這第二堂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第二堂。上午上班的時候,你坐到辦公桌要工作之前,合掌念十聲,時間很短,第三堂課。下班之前,工作完了,收拾完畢,也合掌念十聲。下班念一次,中午吃飯的時候一次,下午上班一次,下午下班一次,晚飯一次,晚上睡覺之前一次,一天九次。一天九堂功課,一堂不可缺,每一堂功課只要一分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時間短,次數多,這個效果比你早晚課念上二、三個鐘點,效果還要好,力量還要大。心裡真正有佛,一天念九次,九次喚醒,念念不忘,這個效果比平常用功夫容易得力。諸位試試用這個方法。我在馬來西亞,同學們聽了之後用這個方法,兩個星期以後告訴我:法師,效果非常好,很容易得力。對於現代人,繁忙的工作,是非常適用的一種修行的方法。我們用這個方法來做。

  今天時間到了,明天我們繼續再談。明天這部經,我一定把全部交代出來,決定跟我們念佛法門水乳相融,密不可分,才曉得我們這一句佛號真的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是開玩笑的,不是小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