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二十二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2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十二講。請看經文: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這段經文佛的意思是說,前面尊者說到的,佛問他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來觀如來」,尊者答覆,「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我們乍聽之下,好像是很有道理,而如是如是裡面的含義前面跟諸位說得很清楚,這個意思相當的深,答得非常的圓滿,非常的善巧,可是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懂得尊者的意思?當然要是把他這個意思錯會了,認為如是如是是答應的話,我想這種人一定是不在少數。如果見地沒有到尊者的地步,沒有能認識諸法的本源,或者我們換句話說,前面一再跟諸位講過觀照、照住、照見,如果我們用這三層功夫來講,沒有到照見的程度,免不了要發生誤會,誠恐似是而非。何以故?說三十二相,裡面就含著有修福的意思,三十二相是福報,如來應身具足三十二相,世間轉輪聖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佛就說:若是以三十二相來觀如來,轉輪聖王豈不就是如來嗎?佛反過來一問,這是唯恐中下根性的人產生誤會,這個地方是世尊的大慈大悲,善巧的教導,「佛陀悲心太切,誠恐學人未能圓悟前意」,不能真正了解前面所講的意思,「而墮入似是而非。」這個事情,「必須盡空諸相」,所謂盡空諸相不是說把外面這個相滅掉,那就錯了,而是什麼?不執著,心對外面一切諸相全無執著,連佛的三十二相也不執著,你這個清淨心中完全沒有外面諸相的落謝影子,這叫盡空諸相,「剿絕情識」,情識是妄念,內不起妄念,外不攀緣諸相,「方足語於性相一如」,這樣才可以講性相一如,到性相一如當然見相就是見性。前面須菩提尊者答的如是如是,意思在此地;換句話說,須菩提做到這八個字,如果沒有做到這八個字,那就怕發生誤會,怕發生墮在似是而非的見地裡面,那就是鑄成大錯。

  「佛說如義,是令體認一真法界」,這是經裡面一再講諸法如義,目的是要我們體認一真法界,「除其分別執著而無我。故當自審,分別否,執著否。」我們自己要認真的去審查、去反省,我們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如果我們還是有分別、有執著,自己要明白;換句話說,自己要認識自己。古德常講聰明人有自知之明,我們自己有沒有自知之明?如果我們的分別執著還沒有放下,我們沒有到一如的境界,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向一如去進展,這才是真正的修學。自己沒有到這個境界,自以為到這個境界,這是佛法裡常講增上慢人,不但對自己的修行,就是對自己研究教理來講,也造成很大的障礙。分別執著去盡,才能夠照見諸法一如,才能夠體認一真法界。如果我們心裡面還有一個念頭,「我現在已經到諸法一如,我已經體會到一真法界」,諸位想想,你是不是真的離開分別執著?沒有。為什麼?因為你心裡面還有一個一真法界,還有一個諸法一如;換句話說,你的分別執著依然未斷。這個境界極其微細,是我們真正發心修學的人不能不注意。

  再看底下所說,「倘有微細分別執著,便是業識」,八識用事,既然是八識用事,「何云觀相即是觀性乎!」這句話非常重要,真正是一語驚醒誤會的人。換句話說,觀相即是觀性,須菩提尊者可以這麼說,圓教初住以上的人可以這麼說,觀相就是觀性,在淨土法門裡面證得理一心不亂的人可以這麼說。如果你還沒有證得理一心,你還沒有到圓初住的境界,換句話說,你依然有微細的分別執著存在,你還是業識用事,沒有能夠轉識成智,要轉八識成四智才有資格說觀相即是觀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起碼夠講這句話的資格是圓初住菩薩,我們沒到這個程度學不得。如果可以學,釋迦牟尼佛在此地就不說話了。萬萬學不得,程度不到。

  「一如平等,唯有諸佛方能究竟。」有資格說一如平等是圓教初住菩薩,為什麼?因為初住菩薩已經破微細惑,初住菩薩破一分根本無明、證一分清淨法身,清淨法身就是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所以他有資格說。從初住到如來果地有四十一個階級,所謂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初住往後這個修行逐漸逐漸證得,到如來果地是究竟圓滿。所以開始證得一如平等是圓教初住菩薩,證到究竟一如平等那是如來果地。像這些地方我們不可不知,不能夠誤認,不可以高抬自己,要曉得自己在某一個程度、某一個境界當中。好比走路一樣,我們現在走到什麼地方,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能觀所觀,分別執著業相宛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還有能觀的自己,有個我在,有一個所觀的一如平等的境界在,由此可知,你是不是真正到一如平等?沒有。為什麼?因為你有能所,你有分別,你還是有執著,你有能觀的分別,有所觀境界的分別,有能觀的執著、有所觀的執著,那你是業相宛然。換句話說,這種境界在圓教十信位的菩薩可以說,初住以上就沒有了。

  經裡面須菩提尊者他是非常伶俐,懂得佛的意思,佛這麼一說,須菩提尊者就講,『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應兩個字,「不應,意思顯非絕對不可」,不是說絕對不可。到你證得平等一如,見相就是見性,所以不是絕對不可。「若情識已空」,那就是轉識成智,「有相等於無相,無相何妨有相」,是在這個境界裡面。情識還要在,業相宛然,那相不是性、性不是相,因為你有分別、你有執著。幾時你真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才是性相一如,法法平等。這是這一段經文裡面重要的意思。所以解得諸法一如,必須要泯盡諸相方可。總而言之,佛說一如平等,其目的是教人一異都不可以執著。經文底下就是世尊為我們說了四句偈,在此地做一個總結,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六塵裡面只說了一個「色」、說了一個「聲」,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說了兩個字,其餘的就省掉,統統都包含在兩個字裡面。換句話說,如果以六塵來見我,這個『我』代表什麼?代表真如本性,音聲想來求見性,這個人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可見得這個「我」就是如來,如來是本性的稱呼。這個地方用一個『色』字,當然就近處來講就是指前面的三十二相;『音聲』是指說法,我們不要說釋迦牟尼佛天天說法,就是現在在般若會上,佛正在這裡講金剛般若。這就是說明,離文字相,文字相是色相;離言說相,言說相是聲相;離心緣相,其餘的統統包括在心緣相,這樣才能夠見如來。見如來,禪家講的明心見性,淨土宗人所說就是理一心不亂,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著了相,著相就是以色相見、以音聲求,這樣的人實在不在少數。表面上看起來他也很用功,每天在經教上去研究、去鑽研,不辭辛苦,天天到講堂來聽經,為什麼?求佛法,從音聲裡頭求佛法,從經本色相裡頭求佛法,完全用的是分別心、用的是執著心。求佛法的目的是要見法身,是要見性。由此可知,他這個方向完全走錯了。佛在此地一句話點醒我們,這個人「行邪道」,為什麼?不是見性的道路,見性的道路非盡空情識不可,要把情識分別執著斷得乾乾淨淨。為什麼?相是由心變現出來的,自性清淨心裡面是真心本性,它的真實相是無相無不相,體決定無相,作用能夠現相,它不斷的現相,相與無相只要我們不去分別執著就可以。這是前面一再說的,不可以執著一,不可以執著異。一是無相,一是講體,為什麼不能執著?因為你說無相,它又會現相;你要是執著有相,相沒有一定,相是剎那剎那在那裡轉變的,因此相與無相都不應該執著、都不應該分別,這就叫正知正見。如果有一絲毫的執著,那就不是正知正見,那就叫法執、我執,怎麼能見如來!佛一再給我們說,教菩薩通達無我、無法,無我執、無法執,曉得真正的無我,前面說過三心不可得,這是明明說出無我執所以然;又說諸法因緣生,明明說出無法的所以然,如是通達,那叫真正的通達。請看下面的經文,這是講「離空見」: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

  假如你有這麼一個念頭: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所說的大意。「前面經文已經破轉輪聖王的福相,恐怕我們聽了發生誤會,以為證性不必修福」,那就大錯特錯了。『如來不以具足相見故』,表面上說的是具足相,實際上裡面含著有修福的意思,因為具足相是從修福而來的。可是前面經文偈子說過,「以色見我是行邪道」,怕的是你聽了這首偈子,「恐誤會見如來必須滅相」,佛這麼一說,經如此說,這兩種誤會就可以離開,兩種誤會就沒有了,所以這段話在此地非常的重要。「說具足相,就含著有修福的意思。」換句話說,佛告訴我們,不可以起這麼一個念頭,「不以具足相,就能得無上菩提」,如來不以具足相故,他就得無上菩提,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

  「得無上菩提」,這個句子裡頭有很多意思,我們在此地簡單跟諸位提一提。第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真如本性裡面確實是清淨寂滅,但是不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假名,這個假名是有的,這個假名的建立,在我們凡夫境界裡面名句文聲都是屬於不相應行法。但是佛所建立的假名就不然,前面也曾經跟諸位介紹過,佛是從諸法如義當中建立的,所以他所建立的假名,把它看作《百法》裡面不相應行法,那就錯了,為什麼?因為他是從無分別無執著,法法皆如。無法不如當中說出來的。說到無上正等正覺,當然就有「佛」的意思,佛是覺義。佛,你看一般經論裡面解釋,佛有自覺的意思,佛有覺他的意思,佛有覺行圓滿的意思。既有佛的意思,當然也具足「如來」的意思。唯有如來,如來是從性體上的稱號,唯有性體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無上菩提含的有這些意思。

  「說得菩提」,經文裡頭特別著重這個得,說得菩提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正為引起發菩提」,下面一段經文就要講到發菩提,這個正是「藉果明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如來的果地,藉如來的果地來說明菩薩修行的因地,藉果明因。前面經文說過,「法與非法皆無,方是發菩提」;此地「得發並說,顯得經文前後照應」。仔細去看,意思非常的圓滿,讀經像這些地方我們要格外的留意。這個「得」字對前面的「觀」字,我們把它比較比較。「觀,不應取相」,觀是修行的功夫,我們從觀照、照住、照見,乃至圓照,都是觀的功夫不斷的往上提升,也就是不應取相的功夫愈來愈微細,愈來愈清淨;「得之一字,則不應廢相」。你看看這是不取相,這是不捨相,可見得對於一切相不應該取,也不應該捨。如果你捨了,廢了相、滅了相、捨了相,試問問你有沒有取?你還是取了。你在一切法裡面取相,是錯誤的;一切法裡頭不取相,把這個相廢掉,你也是取了一個非法相。取相是取法相;一切都捨掉,你取的是非法相。不應取相是法相、非法相都不應取,有相不取,空相也不取。「修觀之道,重在見性。」我們目的是見性,念佛人目的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見性。

  從經文裡面顯示,佛教給我們「福慧雙修,能得無上菩提」,這句話要牢牢的記住,不能夠偏在一邊。「相與非相,福與非福,二邊不著,為正觀念也,是名一如。」福慧雙修,給諸位說,福慧是同時的。從什麼地方修?你要是作意去修,我一定要去修福修慧,試問你是不是起了分別心?你是不是起了執著心?換句話說,你福慧都沒有了。福慧究竟要怎麼修法?那就是你曉得離相,不執著相,不應取相,就是慧;不廢一切相就是福,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是福慧雙修。不曉得這個道理,世間人只懂得修福,沒有慧,所以不能得無上菩提。二乘人懂得慧,他不修福,為什麼?他只曉得不應取相,他連這個統統不要了,所以他也不能得成無上菩提。唯有菩薩明白事實真相,既不取相也不廢相,所以他能夠見性,能得無上菩提。因為相與非相,相是有相,非相是空相,福與非福他二邊都不執著,在這個境界裡頭,是與非裡面,是相非相,是福非福,他二邊都不起分別、不起執著,相與非相一如,福與非福一如,以此推之,無有一法不如。這種觀叫正觀,這個念叫正念,常說的正念現前。請看底下經文,這是「結顯正義」: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

  佛叫著須菩提尊者,你假如要作這個念頭: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

  前面講要離一切相,你要是生了這個念頭,發菩提心的人他說『諸法斷滅』,佛警告我們:

  【莫作是念。】

  你不可以做這個念頭。

  【何以故。】

  為什麼?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這是要記住的,佛法『不說斷滅相』。這裡面的意思很深,也說明前面世尊一再懇切教誡我們所以然的道理。經上說「汝若作是念」,一直到「說諸法斷滅」這一段,是說明上文「作是念」之所以然。從「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這一段文,是說明上文「莫作是念」之所以然,這段文是屬於結顯正義。這個「發」字是緊承具足相而來的,因為具足相是修福而成的。怎麼個修福?修福乃是廣修六度萬行。

  「因為前面說諸法皆空,以顯平等真如實相妙體」,意思在此地,佛講的這些道理,無非是顯明平等真如,實相妙體,「恐未達意者又執著空見」,這個麻煩,「將謂證菩提不須具足相好」,會發生這種誤會的人確實是有。古德說:「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無見如芥子許。」這個無見就是空見,就是此地講的又執空見,給你說萬法皆空,好,你就執著空。芥子是芥菜子,太小了,一點點大。為什麼說寧可以執有見如須彌山?不怕,因為「有」的病好治,「空」的病難治。他執著一切都有,你們諸位想想,這個人至少他雖然不能夠見性,他不會做壞事。為什麼?他會相信因果有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敢做壞事,他會努力去修善,就是有分別執著這個心,他取作善,他還能夠在三善道去受果報。要是墮到惡取空,他就麻煩了,為什麼?他什麼都不相信,連因果報應他也不相信,於是他就放蕩不羈,什麼樣的惡事他都敢做,他以為沒有果報,這樣的邪知邪見必定引起無量無邊惡業,將來沒有法子避免阿鼻地獄的果報,佛來了也救不了他。諸佛菩薩對於執有見的人可以救,對於執空見的人無法可救,道理就在此地。特別是般若經裡面最怕的是你起無見,就是墮在空見裡面,所以世尊一再反覆給我們來做說明。

  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看得出來,「凡是說理說到精深處」,也就是說到最要緊的地方,「切須細辨」,要仔細去辨別,不容許有一點差誤,為什麼?不然,「勢必差之毫釐,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知。是以學佛以親近善知識為第一急務」。諸位特別要記住這一句,學佛要親近善知識是第一急務,沒有善知識的指導,要想不差不錯、不落在邪道裡面,實在是很難很難。可是說到善知識,古人常講善知識可遇不可求,你到哪裡找去?我們怎麼辦?我在此地提供大家一點意見,我們可以私淑古聖先賢,末法修學不可不知,這是我給諸位提供一點淺見。真正的善知識他絕不會標榜自己,說「我是善知識,我是一個真正有修有證的人」,他不可能說這個話。再告訴諸位,真正的善知識是自謙而推崇他人。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看看《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自己都很謙虛:我只懂得一門,八萬四千法門我只懂得一門,其餘的你問我,我都不曉得,你去請教那些諸大菩薩,向他們請教如何發菩提心,怎樣修菩薩道。這些話乍聽起來好像他客氣、他謙虛,實在都是說的真實話,真正善知識決定不欺騙人,句句都是實言。如果我們能夠遇到,有這個福報能夠親近,對於自己的修學大有幫助。要講到當生成就的佛法,親近善知識更是不可缺少。

  善知識難得,尤其是在末法時代的今天。今天這個時代自我宣傳、自我標榜,太多太多了,到底誰是誰非、誰邪誰正,簡直叫我們無所適從。我們處在這個時代怎麼辦?譬如過去我們想親近善知識,還有一個途徑可循,就是找那些閉關的人,找那些住茅蓬的人,那是真正的善知識。如果自己沒有大徹大悟,沒有能夠明心見性,他一定到處參學,他怎麼敢安安穩穩去閉關、去住茅蓬?他不敢。古人常講,「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八十歲還要行腳,到處去參學。為什麼?沒有見性。所以閉關的人、住山的人不必再到外參學,那就是大徹大悟的人,真正善知識。可是今天這個標準靠不住,為什麼?這個人一出家剃了頭,他就想去閉關,他就想去住山;換句話說,這個標準已經失掉。我們苦了!實在不得已,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修們,今天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私淑古聖先賢。像從前孟子對於孔老夫子非常讚歎,很感慨的說:我生得太晚,沒有能夠見到夫子,沒有機會做夫子的學生。那怎麼辦?夫子的著作還留在世間,讀夫子的書,請教夫子的那些學生,如同親近孔老夫子一樣,這叫私淑弟子。在我們中國歷代,在佛門裡面這種私淑弟子也是常見的。譬如蕅益大師出家學佛,蓮池大師已經過世,他對於蓮池大師非常仰慕,蓮池大師不在世了,大師的著作流傳在世間,他就師法蓮池大師,依照大師的著作來修行,為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我們今天可以效法古人,採取這個途徑。

  做學生也相當不容易,師法一個老師,目標一定要見性,沒有見性不能出師。譬如我們世間做個木匠,你跟木匠做學徒,幾時做的東西很像樣,跟老師做的差不多,才可以出師,自己去開個木匠店;做的東西不像樣,那就不能離開老師。做個學徒要出師得三、五年的時間,佛法要出師是要見性,不見性不能出師。換句話說,不見性就不能離開老師一步,這是做學生的態度。那我們要問一問,我們能不能跟這個老師跟他十年、二十年,一直到自己見性為期?這就是我們成功失敗的關鍵所在。

  我是時常勉勵我們的同修,我們要跟一個老師,至少要跟他十年。假如我們是研究《金剛經》,抱定宗旨,在這部經上去下功夫,把這部經的教義、理論、方法、境界要真正透徹的理解,我們在歷代《金剛經》註疏的這些諸大德當中選一位,以他為師。《金剛經》一切著作裡面講得詳細最透徹的,無過於江味農居士的講義,那你就可以以江居士為老師,也就是說以這一本《金剛經講義》做老師。去下十年的功夫,每天參究,熟讀講義,依教修行,一直到明心見性,以這個為期限,這樣子你就是江居士的私淑弟子。除這本講義之外,其他東西偶爾參考可以,一定要以講義為主,這才是一個良好的修學態度。

  如果以古人,像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去我們不算太遠,這些著作我們很容易得到,蓮池蕅益的著作也相當的豐富,我們如果要學,只能在其中學一種,一門深入。我們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的著作將近有三十種,我們取其中一種為主。譬如我們修淨土的,我們就取大師的《彌陀經疏鈔》為主,我們在這一部《疏鈔》裡面下十年的功夫,大師其餘的著作我們可以參看;十年之內,大師以外的、其餘人的著作我們可以不看。全心全力跟著大師學十年,奠定佛法良好的基礎,將來學出來之後,可以出去參學。參學回來之後,如果有因緣建立門庭,就是自己開個道場,弘揚一門,不要多,這樣才能夠真正自利利他。譬如我建立個道場,我這個道場講經只講一種,學蓮池大師,我就講《彌陀經疏鈔》,這一部《疏鈔》講完了,我們從頭再來一遍,這個道場就專講《阿彌陀經疏鈔》,行門專門修念佛法門。這個道場諸位想想,豈不就是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地方所設立的大使館嗎?你主持這個道場,主修這個道場,你就等於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在這個世界阿彌陀佛的代表人,你就是當今此處的阿彌陀佛!法門要一,老師要一個,要一門深入;行門要一,弘傳要一,無有一法不專一,一生必定成就。切忌多、切忌亂,一多一亂,一生當中必定是一無所成,那就太可惜了!這是我們同修們一定要記住。

  我學佛這些年,這種道理我都明瞭,可是我沒有福報,因緣不足,所以一直到今天還是在各地方講經,哪個人請我講什麼經,我就得給他講。我會不會講經?給諸位說,我不會。不會怎麼講?不會就做私淑弟子。譬如我今天給諸位講《金剛經》,是我有能力講嗎?不是的,我是依照江味農居士的講義,跟大家介紹這部經典經義。換句話說,我們大家都為江居士的私淑弟子,我們在此地做一個研究討論,提供我自己修學的一點心得感想,供給諸位做參考而已。我講《華嚴經》是我能講嗎?不是的,我講的是清涼大師的註解。換句話說,我們是清涼的私淑弟子。諸位聽我這一說,我的私淑老師太多太亂了。一點都不錯,確實是如此,所以我學佛到今天,講經也講了二十四年,是一無所成!諸位如果要想成就,不能走我的路子,你走我的路子,將來充其量跟我一樣一事無成。

  如果我們有福報,有一個道場,我早年剛剛學佛的時候對《華嚴》特別有興趣,非常羨慕清涼大師,假如有道場,這二十四年當中,把《華嚴經》周而復始一遍一遍的來講,我的成就,我們對於佛法的影響,必定有相當的成績,不至於像今天是一無所成。所以我在各個地方都是勸勉四眾同修,如果有福德因緣要提倡一門,一個道場、一部經、一種行門,它就具有特色,建立它特殊的道風學風,不但自利利人,而且影響佛教必定是相當的深遠。將來如果我有這一點福分,我一定會這樣去做,就是一個道場它有一部經,這是這個道場主修的經典。實在不得已為了應付一些大眾,應付初學,配上幾部小部經,那是為接引初機,方便初學的。總有一部主要的經典,周而復始,一年到頭終始不斷,綿綿密密,大家在一起參學、在一起共修,這是在末法時期我們唯一能夠行得通的道路。到自己真正有成就了,那你就是大眾的真善知識,這也是我們天天在此地祈求的。

  我們再看底下的意思,「發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法不說斷滅相」。「證法身、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悲智具足」,具足是都要圓滿,必須於一切法,這一切法的範圍非常廣大,包括一切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一切法不取,不取這是智;也不捨,不捨這是悲」。所以一定要記住,一切法裡頭不取不捨。不取,不著法相;不捨,不著非法相,也就是不著斷滅相,「乃能證得平等一如之法性」,法性就是平等一如,就是真如本性。

  「若依究竟了義之說,三身皆是非常非斷」,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跟我們說的「一體三身佛」,我們應當要覺悟。本經凡是說到「如來」,多半指的是「法身」;說「具足相」,指的是「報身」;說「三十二相」,指的是「應身」。「三身非一非異」,三身非一,有三這是非一;但是也不異,為什麼?三身是一體,所以它又不異,這三身「非常非斷,乃平等一如」。這個意思含得相當的深度。講到法身,必須要離名絕相,依本寂以修定。諸位要記住,法身理體本來是清淨的,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以本來無一物去修定。法身起作用是本覺,本覺就有照的作用;以本覺去修慧,以本來無一物去修定,以本覺去修慧,定慧修功到圓滿均等的時候就是寂照同時,就證得法身。法身證得,報身、應化身立刻就現前,才曉得就在這個一身上顯示報、應、法身,三身同時現前。如果沒有證得法身,報身跟應身不現前,換句話說,三不是一、一不是三;到你證得法身,三就是一、一就是三,這個地方也不能夠有一點差錯,不能夠有一點誤會。

  講到非常非斷、非一非異,底下也有幾句來說明。「因其非常,故不應取相;因其非斷,故不應滅相。」雖有分別,但是體上沒有分別,相上有分別,體上沒有分別;作用上有分別,理體上沒有分別。「雖有三數,而非三體」,法報應三數,但是體可不是三,體是一。

  「法身非常」,我們不太容易理解,法身不是恆常嗎?怎麼說非常?法身非常這個意思「正所謂不住涅槃」,涅槃是清淨寂滅,法身不住涅槃,所以說非常。「法身非斷」怎麼講?非斷是「法身不住生死」,生死是生滅相,他不住生死,他不是生滅相,非斷。他不住涅槃,他又不是清淨寂滅相,所以非常。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佛所謂的法身非常、法身非斷。「須知少有分別執著,便不能二邊不住」,可見得二邊不住就是經裡面常講的無住涅槃,無住涅槃就是非常非斷、非一非異,平等如如,這是諸佛與大菩薩果地上的境界。

  講到報身,報身可以分為兩大類,「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經上說,報身是從無始以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它能夠攝持,眾生無盡,用也無盡,所以說常的意思。但是它並不是清淨心裡頭本有之物,因為具足的德用有時候他它又不顯,有時候又不現前,所以說它做無常,這就是說明報身非常非斷的意思。自受用的報身是什麼?不是別的,就是自己內證圓滿的根本智與後得智,所以自受用的報身就是智慧之身。他受用的報身又是什麼?乃是現相利益眾生,所現的相、所起的作用乃是為地上菩薩做增上緣,這是講他受用的報身。

  講到應身,也說為應化身,應化身所謂是恆轉法輪,處處隨緣,方便相續,像我們念「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身,是三十二類的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方便現什麼樣的身,他這種隨類現身是沒有斷絕的,所以說之為常。但是也不是真如理體裡面所有的,雖具足這個用,這個用要隨緣起用,如果緣不具足,作用就不顯,所以它又是無常,這是講應身的常與無常。剋實而論,應化身也是無始的,因為應化身為修種種法,通達一切世間俗諦之事,到功行圓滿的時候得大自在,所以能隨眾生的意思。眾生有感,佛菩薩能應,眾生這個感是有分別執著,是有心的;佛菩薩之應乃是無心,就是無分別執著。也許我們要問,無分別執著何以能應?這個能應乃是菩薩在因地裡面所修的大願大悲薰習所成,所以到時候它自自然然就感應道交,而為一切眾生示現應身,道理在此地。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點意思很重要,「通達此理以念佛,便得理一心,必定上品上生,生實報、寂光土。」總而言之,我們要真正在三身非常非無常(非無常就是非斷)、非常非斷這個意思,要是能夠體會到一些,經裡面所講的非一非異這個意思就明瞭了。換句話說,經上所講的諸法一如、是法平等,這些意思都能夠明白一些。大經裡面佛常給我們講,差別是平等當中所現的差別;換句話說,平等乃是差別當中所現的平等,可見得平等與差別是一不是二,這就顯示出一如的意思,也顯出非一非異的這個道理。

  講到修行,最扼要、最簡潔的,確實就是在不取相、不捨相,這部經裡面所講的是不取相、不滅相。凡夫的過失是在取相,二乘的過失是在滅相,唯有大乘菩薩他曉得事實真相是非一非異,非常非斷,諸法一如,平等不二,所以才能真正的做到既不取相又不滅相,這就是大乘佛法常說的中道。證得空寂性體,又能夠隨機應緣,顯示他大用無盡,真正能夠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依這樣的清淨心去修一切善法,自然能夠證得無上菩提,經裡面所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換成我們中國的話,就是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所以歷代禪家所講傳佛心印,我們在《壇經》裡面,六祖開導學人的時候,常說傳佛心印的人不過是如此而已,我們如果能夠得旨歸宗,那就是傳佛心印之人。這個理論、這些道理,把它運用在念佛法門上來說,那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聖號之中有金剛般若的觀照,這一句佛號是理念,不但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心心相印,與實際理體也是完全相應,所以這個念能念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與禪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功夫境界完全相同,他的果報生實報莊嚴土;如果功夫更高一等的,生常寂光淨土。

  江味農居士他老人家一生修學的宗旨,就是在「教宗般若」,他在教理上他是從崇尚般若。而般若實在講他主修的就是一部《金剛經》,他在這一部經上用了四十年的工夫,換句話說,畢生就在般若法門上下功夫。「行在彌陀」,所以他這個講義裡頭處處指歸到淨土,有他的道理。為什麼?他本身在行門上是專修淨土念佛法門,在教理上是專攻《金剛經》。換句話說,這種念佛方式是理念,成就特別的高,是我們修淨土的人最好的榜樣。我們如果真正通達《金剛般若》的教義,把這個教義匯入在《彌陀經》中,那就像蓮池大師《疏鈔》,每一章、每一段經文後面有一段稱理,稱理就是與《金剛般若》完全相應的這些道理,所以蓮池大師這一部《彌陀經疏鈔》可以說是諸佛所說一切經裡面之精華。《疏鈔》的分量相當可觀,如果每天講一個半小時把這部《疏鈔》講圓滿,也得要一年的時間,一年講一遍,周而復始,哪有不得一心的道理,哪有不生淨土的道理!

  我在台北跟大家一起私淑蓮池大師,我們研究討論《疏鈔》,現在才是第二遍剛剛圓滿。希望我們將來新道場建立,能夠每年講一遍,這是我們真正的心願,我這些年來只是口頭上提倡,還沒開始做,所以大家對我沒有什麼大的信心,「你天天這麼講,你自己為什麼不做?」他不曉得我因緣沒有成熟,時節因緣沒到。我因緣一到了,你看看,我會做,我會做得很認真。除非是自己不覺悟,覺悟了,沒有不勇猛精進努力去做的。

  今天因為還有一點要緊的事情要待辦,所以我們就講到這一段,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下面經文重要的是講到一切法無我,也是講到這部經經義最重要的所在。我們這部經還有兩次就可以圓滿,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