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六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六次。上一次講到須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呈說,自己聽到世尊講這樣甚深的經典,能夠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要是到後來佛滅度之後五五百年,就是後五百歲,這個時候去佛遙遠,如果還有眾生讀到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亦能夠信解受持,這個人真是第一希有。為什麼?他一定也是離開了四相,經文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如果沒有離開四相,縱然讀誦《金剛經》,沒有受持的意思。受,前面我們講得很清楚,受是領受,對於本經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正確的通達明瞭而領納在心,這叫做受,叫做接受,依教奉行。本經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住就是著相,就是執著;無所住,於世出世法都不執著,都無分別,這個時候清淨心才能夠現前,清淨心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尊者後面講「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那就是天台家所說的六即佛裡面分證位佛,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圓教初住以上的地位,這就是住佛之位,分證佛位。尊者的呈說果然得到佛的同意認可,我們看今天的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這幾句話,『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這就是給他印證、證明,你所講的沒錯,完全是正確的。經文到這個地方,可以說尊者的見解已經有相當的深度,所以世尊在此地才給他印證說「如是如是」,這個意思是完全正確,沒有錯誤。這兩個如是的意思,可以說在佛的方面來講,佛如是的教給我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須菩提尊者果然明白這個意思,「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正是說明了師資道合,就是兩個如是的意思,師資道合。老師如是,學生也如是,只要我們善護持,這就是禪家所講的以心印心。再看經文: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這個經文我們要把它看清楚,『不驚不怖不畏』,在一般淺學之人,突然之間聽到佛這些言論、這些教誡,總免不了要驚怪,怕的這不是正道。試問問,見到大乘經論這樣講,吃驚覺得奇怪的,給諸位說是大有人在。如果不驚,他對於大乘法就有信心,他沒有驚異的這種情緒,他能夠相信。「不怖」,怖是心裡感覺到恐怖、不安,為什麼有恐怖不安?他有疑惑沒斷除。如果他不怖,證明他對於經義真正能夠理解。「不畏」,畏是害怕,就是他相信,他也理解,他害怕,怕自己做不到,換句話說,他沒有自信心。如果不畏,他自己有信心,「這個無上甚深的法門,我自己能修」,佛說這個人是『甚為希有』,希有,有「難得」的意思。「信心清淨,信解受持」,這樣的標準,前面所講這是「第一希有之人」。這樣的人,諸位要曉得,真正是不可多得,到哪裡去找?不要說現在找不到,佛陀在世的時候也不多,像須菩提尊者這樣的人也不多見。現在在此地水準降低了,「今或有人無有深心信解,但聞此經不驚不怖不畏,即是甚為希有。」諸位想想這個水準就降得很低了。前面那個水準難,難得,那是見道位的菩薩;這個水準低,雖然沒有見道,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對於如來的教誡他能夠深信不疑,又能夠相信自己可以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這樣的人就非常的希有,雖然不像前面講的難得,還是不多。因為他有這樣的善根福德,他一定就有成就。請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這就說明,何以但聞不驚不怖不畏就說他希有?佛把這個理由給我們說出來了。「順俗諦說,聞不驚,證第一波羅蜜。」俗諦可以說就是隨順世間人的知見、世間人的見解來講,聽了《金剛經》他不驚,證第一波羅蜜。前面所講的,第一是般若波羅蜜,他有智慧,他要是沒有智慧,他一定會驚慌,一定會覺得奇怪,他有般若智慧。「順真諦說,聞不怖,證即非波羅蜜。」要是順真諦來說、真理來講,他聽了不恐怖,這個人證即非波羅蜜,第一波羅蜜即非波羅蜜,他曉得這個道理。更深一層,「順中諦說,聞(聽了之後)不畏,「證是名波羅蜜。」諸位看這三層,第一波羅蜜、即非波羅蜜、是名波羅蜜。此地解釋,「第一波羅蜜,指般若波羅蜜」。「第一非一」,即非,第一非一,「性體空寂,非相何言一」,沒有相,一也不能說,說一就有二,說二則有三。為什麼?它是相對的,有相跟無相是相對的。它根本就沒有相,哪來的相對?「相是緣性起」,不是真的,是虛妄的,所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相確實有,既有妄相,當然得有個名稱,「不無一名」,不無一的名稱,這是第一的名稱。你要曉得,第一是從緣性起妄相上說的,非一是從性體空寂上講的,體上是非一,相上是第一,一切相裡頭般若第一。

  「第一波羅蜜,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一切圓融,何必驚畏。」這個理就相當深了,《心經》裡面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顯示圓融。知道一切圓融,那就是《華嚴經》裡面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有什麼驚怖畏?換句話說,沒有證得圓融,沒有不驚不怖不畏的。「此第一波羅蜜是從什麼地方證得」,這個很要緊,換句話說,般若智慧從什麼地方開?「請看下面經文」,佛教給我們開智慧的方法,希望大家特別特別的留意。佛叫著須菩提: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這說明「第一波羅蜜,從忍辱中來」。你們想一想這六度的順序,六度,這是「般若為正」,般若從哪來的?先要忍辱,你不能忍,你怎麼會有禪定?沒有禪定,哪來的智慧?「般若從禪定生的,禪定從忍辱成就的」。換句話說,你很想修禪定、很想開智慧,你卻不能忍,那你的禪、智慧只有妄想,不會實現的。所以佛在經裡面先教給我們布施,布施是放下了,更進一步教給我們忍辱,六度裡頭是分為兩個階段,布施、持戒是一個階段,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一個階段。布施持戒是通途的法門,從忍辱以上是真修。《梵網經》說「明人忍慧強」,明人是菩薩,菩薩忍的力量很強,智慧很強,忍、慧當中禪就包括在其中,有忍、有慧,哪有沒有禪定!菩薩忍辱、禪定、般若這個力量非常的強大。

  經論裡面講到忍辱有三類,也就是有三種,第一種是「生忍」,佛順俗諦說的。換句話說,我們對一切俗諦世俗諦要忍,要學這個,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世間法,講世間法諸位容易理解,一切世間法要忍。「法忍」是講的佛法,佛順真諦而說的。佛門裡面給我們講的理論修行方法以及種種境界要忍,要能夠捨,要能夠忍。最高的講到「無生法忍」,就是講一切法無生,包括世出世間法,這是佛順中道第一義諦而說的,這是最真實不過的了。什麼叫無生法忍?這個地方解釋,「內不見能忍所忍」,內離了能所,「外也不見有能辱所辱」,外面也離開能所,內外都離開了能所,「中間又不見一切惡相,如是三輪體空,一心清淨,可謂深得無生法忍」。這個裡面顯示的意思,般若智慧是要得忍辱之助才能夠顯現得出來;如果沒有忍辱的幫助,般若波羅蜜是不容易現前的,雖然在理上講人人具足,可是你的障礙、煩惱習氣的業障要是不能夠斷除,這是無法透露出來的。這個意思是說明,這個信解受持《金剛經》的人,他能夠修這三種忍辱波羅蜜,聽到這部經與離一切相布施度化眾生,才能夠真正的深信愛好依教修行,而得不驚不怖不畏,這真正是希有。佛雖然這麼給我們說了,下面還怕我們有疑惑,再引人來給我們作證;換句話說,現身說法,拿出證據來給我們看,我們再不相信,那就是不堪教化了。請看經文,這是引證: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這個『我』是如來自稱。這是講過去世中,佛在修菩薩道的時候遭遇到這一樁事情,佛為我們說出來,給我們做模範、給我們做榜樣。

  【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於爾所世』,就是指這五百世當中。到這裡,這段經文再仔細看一看。在這段經文裡面佛是給我們現身說法,給我們來作證,證明「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他「獨舉忍辱以概其他,以忍辱最難離相」,這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差不多每位同修都親身有這個經驗,六度裡面每一度好像修起來都不難,獨有忍辱太難太難了。想到佛教我們忍辱,「好,忍,忍吧」,忍到一個時候忍無可忍,那就要爆炸了。由此可知,確實很不容易離相,離什麼相?離四相,離一切相。果然離一切相,忍辱度就成就了。換句話說,當我們忍無可忍的時候,我們自己要回頭返照,佛門裡面常講回光返照,那個光就是智慧,提起觀照,一照就曉得自己很慚愧,四相沒離,所以忍無可忍是四相沒離。如果你要想到,「我好慚愧,我四相都沒有離」,這個忍辱又忍下去了,不會到忍無可忍了。這段經文是「引人證成」,證明成就忍辱到般若波羅蜜,也是證成「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意思是要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榜樣。

  「離四相,方能行忍」,這一句希望諸位要記住。「忍無四相,即是第一波羅蜜」,所以在菩薩行裡面雖然講六大綱領,就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諸位必須要記住,是修自己的。利他是四攝法,四攝是利益眾生,六度萬行是自利法門,不是利他,我們千萬不要搞錯了。四攝法裡面第一個是布施,其次是愛語、利行、同事,說一個布施就把六度萬行統統包括在其中,那是利他的。此地講的六波羅蜜,第一波羅蜜純粹是為自利的,當然自利裡面有利他,雖然是利他,目的是在自利,這個不一樣。譬如我們今天修布施、修忍辱,別人加於我們的羞辱我們能忍,我們不是原諒別人,而是要叫自己離四相,是要叫自己成就第一波羅蜜,目的在這裡;我們修布施,目的不是給人家恩惠,不是給別人得利益,而目的是在度自己的貪欲煩惱,是在斷自己的根本煩惱,這是每一位修學同修必須要明瞭的。像諸佛以及大菩薩,他們乘願再來,修布施波羅蜜那是純粹利他的,那是屬於四攝法裡面的布施。這就是自利裡面有利他,以自利為主。當然利他裡面也有自利,有以利他為主的。這裡面的賓主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得很清楚,特別要重視忍辱。

  忍辱,原本的梵文只有一個忍,忍波羅蜜,辱這個字是我們中國過去那些譯經的大師所加上去的。因為在中國人風俗習慣上來說,我們把辱看得太重了,古人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士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殺頭不在乎,侮辱不行。中國人把辱看得這麼重,所以這些祖師們翻經,忍,忍什麼,忍辱。換句話說,辱都可以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那就沒有不能忍,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能忍。不要以為忍無可忍了,那是你自己又迷惑,又掉到四相裡頭去了,你才會有忍無可忍,那你根本把修忍辱波羅蜜的目標弄錯了,這個大目標是要破四相。再看這個地方的註子,「忍是無四相」,這是真正修忍辱波羅蜜,要是帶著四相,不名修忍辱波羅蜜,沒有四相才是忍辱波羅蜜,表現在生活當中,「則一一法中皆無四相」,忍辱波羅蜜才是圓滿。這要記住,一一法中沒有一法例外,世出世間法全部都包括在其中,都不可以在法裡面生起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決定不能生起。

  『歌利王』,梵語「歌利」,我們中國話的意思是「極惡」,我們講的暴君,無道的昏君,極其可惡的。他遇到這個國王是不講理的昏君暴君,將菩薩割截身體。在這段經文裡面,非常明顯的看出來,也就是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歌利王將他割截身體,將他肢解,所謂凌遲處死,將他一刀一刀的慢慢的割截,這是節節肢解的時候,佛說了,如果這個時候要有四相,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應當要生瞋恨,你說是不生瞋恨,沒有這個道理,一定生瞋恨。他沒有瞋恨,換句話說,他沒有四相,他才能做到。無受辱之我相,也沒有加以侮辱我的人相,當中也沒有刀劍割截的這些惡相,這叫四相,真可謂是三輪體空,信心清淨,這才能夠辦得到。毫無瞋恨之念就是離四相的證明,這是沒有第一波羅蜜的智慧決定做不到的,唯有般若觀照才能夠三輪體空,才能夠照破四相。這是世尊就忍辱波羅蜜來說明離相的境界。再看底下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結成離相。特別著重『應』,應該,佛在因地的時候就是這麼修的,佛是菩薩的榜樣,菩薩應當學佛,學佛離一切相,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菩薩必須修離相之行」。「離相就是清淨覺心」。你要問清淨覺心在哪裡?清淨覺心怎樣修法?這一段經文是世尊勸導我們要像佛前面所講的離相發心,也必須要離相修行,才能夠有真正的效果。因為前面須菩提尊者曾經請教怎麼樣發心、怎麼樣降伏妄念,佛在這裡都給我們說過了。再請看經文,這一段就講得很具體:

  【不應住色生心。】

  『色』是一切色法。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總起來就是六塵的境界,不可以有執著,不可以心裡面念念有六塵境界。

  【應生無所住心。】

  菩薩應當生的什麼心?一切法都不住,這個心就清淨,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應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那就錯了,心要是有執著,心裡面有念頭,你這個心安住在一個法裡面,這就錯了。不但世間法住不得,出世間法也住不得。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菩薩要修四攝六度,雖然修四攝六度,不能有住心,不可以『住色』,就是著相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這一句要記住,菩薩修布施他不是為自己,他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為利益一切眾生布施應當要如同佛一樣的無住而行布施。這一段經文是在此地總結住心無住。我們怎麼樣安住?前面須菩提尊者問:應云何住?佛告訴我們,「住心無住,這樣彰顯般若無住的大用」。「生心即妄」,就是說,你心裡起一個念頭,生起一個念頭,這是虛妄的,「動念即乖」,起心動念違背了你的性體,違背了你的本覺。「住色而生者,妄心也。無住而生者,真心也」,常住真心。住色而生者,它是個生滅的妄心。這些地方我們要細細的去勘驗它。「稍有住著」,或者說才有住著,「即人我未忘」,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一切諸相你沒忘掉,你沒有離開,四相具足,妄念尚在,「而與眾生結憎愛緣矣」。這是眾生一天到晚他所造的行業,一天到晚跟一切眾生就是結憎恨、貪愛這個緣,這個緣結下來,「冤債永無了期」,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一切眾生的關係,就是這麼回事情。

  我在香港光明講堂講經,光明講堂的佛堂上有壽冶老和尚的一幅對聯,他寫得很好,上聯寫著,「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寫著,「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這一幅對聯把世間這些因因果果、因緣果報的真相都說盡了,確實值得世間人猛醒,也是給世間人整天在那個地方造作憎愛緣的當頭一棒,這一棒看看能不能把他打醒。他果然覺悟了,覺今是而昨非,那就是一個大福德的人,也是如來所讚歎的希有之人!如其不悟,那業障之重也就可想而知。他人我們不必去計較,要認真的從自己內心處深深反省,我自己有沒有覺悟,我自己有沒有回頭,我與世人還有沒有憎愛之緣,我每天在二六時中還與眾生結不結憎愛之緣,這是很重要的。「故佛教人無住布施,良有以焉。」世尊釋迦牟尼佛在此地苦口婆心在教人,教人學他離一切相,無住就是離一切相,而行布施,這是佛與大菩薩的行持,我們要學佛、要學菩薩就在這個地方來修學。請看下面經文,不住人與法: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這一段經文是「總結修忍辱布施,以明無住義」,說明無住的道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這正是顯真如自性是一切俱非。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這個意思是講眾生從無始劫以來種種顛倒錯亂,像《楞嚴經》裡面所講的,妄認四大為身,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又誤認六塵緣影為心,而不曉得四大與六塵緣影總無自性,皆屬於虛妄而不真實。這是說明假名眾生要是四大分離了,諸位想想身又在什麼地方?譬如我們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講,我們這是一串念珠,這一串念珠是珠與裡面一條線結合起來,有了念珠之身相;如果這條線斷了,珠子都散掉,試問這一串念珠的身相在什麼地方?沒有了,這一串的相沒有了。珠在不在?珠在。我舉這個例子說明,我們眼前這個色身是四大集聚而現的妄相,就跟許許多多的珠子由一根線串上現念珠的相,是一樣的;四大分離就好像當中線斷了,一顆一顆珠子離開了,或者這個珠子串到另外一串珠子上面去,這一顆串到那一串、這一顆又串到那一串,到底哪一串是原來這一串的身相?沒有。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今天科學家也發現,物質不滅。精神是心的相,不滅;物質是身相,也不滅,但是聚散無常,哪有一定的身相?你要執著有個一定的身相,那就錯了。所以這個身叫幻身,叫假相。這一段經文,「上句結顯法空,下句結顯人空」。「人法俱空,三執銷鎔」,不但是人空、法也空,空亦空,到這個時候,三種執著,人我執、法我執、空執,三種執著都沒有了,銷鎔了,於是「三空之理就現前」,人空之理、法空之理、空空之理,這就是般若無住的大用。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在此地做一個綜合的說明,發心起修六度的時候,離一切相來起修,這個時候清淨覺心就現前,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常講發菩提心,不但自己要發菩提心,我們也常常勸別人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覺心,心地清淨而不覺不是菩提心,覺而不清淨也不是菩提心,清淨而覺了的心這是真正菩提心,是在無住修學六度的時候才能夠發明。生心,生是心起來的意思,前面跟諸位說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淨覺心是本有的,本有的清淨覺心現前就叫做生心。但是諸位必須要知道,你心要是有住,這個心就生不起來,換句話說,它就不會現前。為什麼?因為你心要是有住,心裡面就有取相,就有取捨、有執著、有分別、有得失,把你本具的自性清淨心蓋覆住、障礙住,使它不能現前。

  講到非住,有住皆非,前面佛曾經講過「如所教住」,佛怎麼教我們?佛就是教我們住無所住,佛教給我們得無所得,知道一切法不可住、一切法不可得,這叫真正的住、真實的得。心剎那生滅,縱然是發了菩提心,心一發,後念它又生。怎樣能夠保持著念念相續?心雖然生起而不著相,換句話說,無論如何要發離相之心。經文給我們講非相,一切相是眾緣和合假現的幻相,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半卷經文很明白的開示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哪有真實?所以稱之為非相。所謂非生,一切相都是眾緣和合而顯現的,既沒有自性,又非實體,所以生即非生、有即非有,正如《心經》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異就是一樣的。由此可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空有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要是參透,對於心的樣子,就是真心或者是妄心的樣子,大概可以能夠體會到幾分。請看下面經文,結顯真實: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這一段經文是承先啟後做一個結論,勉勵我們生信開解,然後才能夠依之修行。前面講過,相即非相、生即非生,佛恐怕人誤會而懷疑到,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行布施,為什麼又說相非相、生非生?是不是佛的言語常相矛盾?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佛的言語絕沒有矛盾之處。為什麼?佛的言語是真實語,『真語者』,真則不假,實則不虛;換句話說,決定不會疑誤後學。『如語』,就像這個樣子,不增不減,佛的言說完全是現量境界,不是推理,不是在那裡想像,不是大概是這樣、我想是這樣,沒有,沒有大概、也沒有我想,事實就是事實,所有言說與實際的事理完全相符合,這才叫如語。『不誑語者』,稱理而說,是有理論做依據的。『不異語者』,不異是沒有兩樣的說法,所謂是佛佛道同,我們對於佛的誠實言要尊重、要接納。在世出世間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人,哪一個對我們說真實語?除佛菩薩之外,就找不到了。誰跟我們說真心話?誰是我們知心之人?除佛菩薩之外,你要相信再也找不到了,這是諸位要深深去覺醒的。

  佛告訴我們,他所得的法是『無實無虛』,因為這個法是無實無虛,得就是證得,他證得這個法是無實無虛,所以說眾生非眾生。眾生非眾生,不是互相矛盾,是稱理而說,是如其事實而說;說利益於一切眾生,所以如來才說法。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句句都真實,因為他是順三諦之理,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利益上、中、下三種的根性,所以無實無虛。「無實」,妙有才非有,「無虛」就是真空不空。妙有非有這個意思是叫我們不可住有法,真空不空是不能住無法,所以說一切即非,一切是名,無非是叫我們空有二邊不著。

  了解事理的真相,不但一切世間法不住不著,連一切出世間的法也不能住、也不能著,為什麼?因為如來所得法這個法也是無實無虛。在這裡大家一定要體會到,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就是無實無虛,諸佛如來證得,眾生迷惑在裡面,以為這一切法裡頭有實在的、有虛妄的,那是迷惑。萬法一如,沒有一法特別的,「如」是什麼?如就是無實無虛,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諸位果然能體會到,能夠證實,那你就是佛,你在一切諸法裡得大自在。為什麼?因為你曉得這個真相,一切不執著;一切不執著,四相沒有了,四相不離自然就銷鎔。四相為什麼會生起?不知道諸法無實無虛,不曉得。你在裡面迷惑顛倒,在這裡面生是生非,在這裡頭有取有捨、有得有失,不知道真相是無實無虛。在此地是如來親口說出他自己所證得的境界,所見到的實相,無實無虛就是諸法實相。下面再舉比喻來顯示作用,請看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無所見』是見不到諸法的實相,換句話說,見不到一切法無實無虛的真相,無所見!我們學菩薩,我們的心是不是住在法相上?是不是住在法相上來修六度萬行?果然如是,你怎麼能夠見道?怎麼能見性?『如人入闇』,「闇」是迷,你還是愈迷愈深,這是錯誤的。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這就對了,這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行布施波羅蜜。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上面這個比喻「顯住相之過」,諸相的過失;下面這個比喻「顯無住之妙」,不住相布施,那真正是妙極了!比喻好懂,對經文仔細看看,比喻好懂,意思非常的明顯。可是比喻裡面的意思愈想愈深,愈想愈不容易做到。「住則為境牽,不住則能轉物。」住境就壞了,所謂住,三輪不空,你發心修菩薩道的時候,有我相、人相、眾生、壽者,那是你心有住,有住就有四相,你修布施的時候有能布施的我,有接受我布施的人,有當中我所布施的法相,就是以講經說法來說,有講經說法的相,三輪不空,你被境界牽引住,那就是「如人入闇,則無所見」。你要是不住,一切都不執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菩薩天天在教化眾生,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天天在幹,沒休息,幹得很自在,幹得不亦樂乎,不疲不厭,為什麼?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就不疲不厭,所以他能轉物。物是什麼?一切人物,六道有情眾生,或者我們把這個範圍再擴大一點,九界有情眾生。他能夠幫助他們,能夠將這些人物境界逐漸幫助他們提升,這就叫度一切眾生。雖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不住相,所以這是能轉物。《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由此可知,「發心菩薩不可不深求無住」,這是《金剛經》的總綱領,《金剛經》宗旨之所在。換句話說,一個真正發心的菩薩他修什麼?我們在一般綱領裡面來說,像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開導我們的,是修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一般所講的三皈依,這是佛法的根本修學法。諸位想想,如果你著了、你有住心,那是迷而不覺,心住在法上,是邪而不正、染而不淨。果能無住生心,豈不就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嗎?請看下面一段經文,這是顯用,它的作用:

  【須菩提。當來之世。】

  『當來』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候,佛說話那個時候講「當來」就是將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注意這個『善』,善就是善根深厚的男子女人。

  【能於此經受持讀誦。】

  唯有善才能於此經受持讀誦。

  【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到這個地方是經文,「以上五語二喻皆證勸無住行施」,佛給我們做證明,勸導我們必須要無住來行六度萬行。「無住行施,除三執,證三空,是此經之深意。」無住行施,它的功德才能夠破除三種執著,人我執、法我執、空執。換句話說,有住行施它會增長三種執著,障礙三空,破人我執是小乘阿羅漢,破法我執是大乘菩薩,破俱空的執著是大乘聖位菩薩。由此可知,無住行施不是佛勉強叫我們修學,是實在非這樣修學不可,除這個法子之外,再沒有第二個法子能夠破三執、證三空,人空、法空、空亦空,這是此經之深意,不可不知。此經之深意就是如來的深意,禪家常講「祖師西來意」,什麼意思?我們今天問佛,問一問,佛來世間是什麼意思?開經偈裡面說「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深意在本經裡面顯示得太明白,就是教人無住行施,唯有無住行施才真正破三執、證三空、成佛道。

  「當來之世,正指今時」,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候,現在這個時代濁惡多,濁的對面是清,惡的對面是善,「濁惡的人多、清淨善人少,談道的人多、修行的人少,非善根福德深厚者不能受持讀誦。」重點在受持,讀誦幫助受持,讀誦是提醒受持。怎麼樣叫受持?無住行施,離四相行四攝六度就是行施,離四相,行四攝六度,這才叫做受持讀誦。請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底下是校量功德,諸位特別要注意經文,這是指的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

  要注意到這個裡面校量的層次,初日分。

  【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1.42.11)這個境界比前面殊勝了,以『恆河沙』那麼多,『等』就是等於恆河沙那麼多的身體來布施,這講身命布施,這初日分。

  【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又這樣布施。

  【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這個布施的福報不得了!印度人講時辰,他把一晝夜分作六時,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這叫晝三時,白天;晚上分作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所謂叫晝夜六時。我們中國過去是把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我們稱之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國人分為十二時,將晝夜分為十二時;印度分為六時;西洋人把晝夜分為二十四時,所以我們今天稱之為小時。西方人不會稱作小時,我們中國人稱它為小時,為什麼稱它為小時?它這個時比我們中國小。可是我們中國的時要比起印度那又小了。換句話說,印度的一時是現在的四小時,我們常常在經裡面看到「二時誦經」,或者《仁王經》裡面講「二時講經」,你要是把二時看作現在的兩小時那就大錯特錯了,它的二時就是現在的八小時。這個地方講晝三時,就是每天白天十二個鐘點都是用自己身命在布施。布施多少?像恆河沙數那麼多,早晨也那麼多布施,中午也那麼多,下午又是這樣的布施。我們再看底下經文。上面講是一天的。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

  每一天像這樣布施多久?布施了『無量百千萬億劫』。

  【以身布施。】

  這一次校量超過前面太多了,佛說: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這個福報超過前面講的布施,只要聽到這個經典『信心不逆』。

  【何況書寫。】

  『書寫』,在今天是講我們把它印刷流通,「書寫」是這個意思。

  【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替別人來講解。再看底下經文: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這一段經文意思很明顯,這是校量持經。雖然經文上講的有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但是是以受持為主。受持這個經,超勝無量劫的身命布施,以顯般若無住的功德,總而言之,千言萬語都是講無住行施的功德不可思議。這段經文特別強調的「信心不逆」,不逆是信順之為,你能相信,你能隨順佛的教導去做,信順不謗,決定不懷疑、不毀謗,這個福報就如此的超勝,就能勝過無量劫的身命布施。前面說過,一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能生信心趣向佛智,這是我們看到前面的布施,我們來回顧一下,前面又說無量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成就上面所講的第一希有之法,那是講到信解自他兩利。這個地方一段經文講到恆沙身命的布施,信解受持、為人演說,這個是真正知道伏惑的要緊,更進一步曉得斷惑。就念佛法門來講,伏惑是功夫成片,斷惑是一心不亂,你看這多重要!剛才所講是無數劫、無數的命施,信心不逆,一一如法,這樣就能夠荷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了。這個意思如底下經文所講的,我們看經文: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注意第一個是『受持』,『讀誦』,又能『廣為人說』,不但為人說,是「廣為人說」。

  【如來悉知是人。】

  這個『如來』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悉知』,都知道這個人,「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的這個人。

  【悉見是人。】

  如來不但知道,看見了。

  【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就是講如來無上正等正覺。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這一段經文是勸人受持,而且要廣為人說。換句話說,要大力的去宣揚,將這種修學的法門盡心盡力去推廣,顯示功德殊勝。在以往廣為人說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今天廣為人說當中最殊勝的無過於在電視台宣講,每一個人坐在家裡面打開電視就可以能收到,真正做到了廣為人說的這句經訓。其次是廣播電台的宣講,效果當然要差一些,為什麼?只聽到音聲,見不到色相。電視螢幕它的好處能夠將這些重要的經文術語用字幕打出來,使聽的人一目瞭然,不會發生誤解,容易領受。再不得已的方式,就是我們現前這個辦法,我們將它錄成錄音帶,提供給需要的同修們做一個參考,我們的力量只能夠做到此地,這在我們現前來講,我們已經是盡心盡力受持奉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請看底下,簡單把意思顯示在此地,這是普遍的勸勉護法者當供養其處,『以諸華香而散其處』。為什麼?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不認識就不曉得。經在就是佛在,經處就是佛處,這一段經文比前面一段要親切得太多了。佛給我們講如果是喜歡小法的人,著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諸位曉得這是講二乘人,凡夫著相,二乘人離四相了,但是他四見在,所以他沒有辦法見性,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他法執還在,所以他愛樂小果,深念不忘。所以佛教給我們要受持廣說,這就是大乘人,這才是最上乘人。前面經文裡曾經說過,我想大家還記得很清楚,佛講「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當知此處一切人天皆應供養,隨說就是任意說這部經說個幾句,這個功德都不可思議,如佛的塔廟,前面講「如佛塔廟」。你看現在經文上講即是,即是與如同這個意思不一樣,所以說比前面講的更進一層,更親切多了,這是如來說法的善巧,我們要能夠體會到佛的苦心。信受奉行,要學無住行施,才不辜負佛祖教導的苦心。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