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五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五講。請看經文: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意「盡能」兩個字。前面講到「隨說是經」,隨說不是講全部的經文,在一部經裡面隨意的選擇幾句來講,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假如要是有一個人發心『盡能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人就是佛所讚歎『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為什麼這個功德這樣大?前面我們說過,說全經好比全身舍利,隨說好比碎身舍利,皆是如來正法,理獲尊重,所以上文講一切人天應當供養。我們明白這個意思,說經,才體會到念念功德圓滿,而不是執著一定要把這部經自始至終講完,自始至終講完一部大經、聽完一部大經,這個福德確實是不可思議。

  以《華嚴經》來說,過去祖師大德們在寺院叢林裡面宣講這些大經,聽眾多半都是出家人,長住在寺院當中,縱然有一些在家人,他們也是長住在寺院裡面來聽經、來修道的,這個機緣是非常的殊勝。一部經,像《華嚴》這樣一部經,一天講八個小時,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夠講圓滿。過去我們也曾經跟諸位說過,這部經以我們過去講經的經驗,全經總得二千五百個小時以上才能講完,一年講一部。那個時候人有福報,如今我們哪一個人有一年空閒的時間來聽一部《華嚴》,其他的事情都放下了?法師也是如此,每天講兩個小時的《華嚴經》,其他什麼事情也得放下,這是不可思議的大福報。如果是一天講兩個小時,就得四年圓滿。如果在今日之下來講,真正辦一個佛學院專門來研究《華嚴》,等於說《華嚴經》的專修班,四年畢業,一天兩個小時,四年畢業。我想這一點如果真正有發大心的出家的菩薩、在家的菩薩共同努力,或者還可以辦得到,因為這個大經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法輪,真正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若是像平常我們這些講堂裡面一般的講經,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是講兩個小時,諸位想想要講幾十年!如果一個星期只講一個鐘點,像李老師現在這種狀況,我給他估計這部經大概要講五十多年,那個壽命短的人還沒有辦法。像這種情形我們要了解,能夠聽到大經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學人從出家就發願弘揚大經,雖然斷斷續續的,也講了十來年,大概已經講過一千七百多個小時,經才講一半多一點,總是因緣上有差錯,沒有辦法得到一個很圓滿的環境。我們讀經讀到這個地方就曉得,隨說功德不可思議,盡能受持必定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這個意思我們在這個地方跟諸位來說明。

  這是前面講的,「隨說是經四句偈,皆應供養」,佛給我們講一切人天應當供養,這個意思前面說過。「盡能受持讀誦,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重在受持」,受持的意思前面講過,諸位對這個要特別留意。「經典在處,則為有三寶」。前文顯人顯處,人福德大,處所有諸天護法鬼神來護持,現在講的這段文極顯經的功德不可思議。「見經」,我們看到了經典,「生清淨覺心」,這個經典提示我們,一看到經典所在之處,我們這個心就生清淨的覺心,這就是「佛寶」。「受經」,受是接受,對經的義理完全明白,這就「起般若正智」,這是「法寶」。「持經」,是依照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來修行,這叫持,持經「清淨不染」,清淨覺心不染六塵,這個意思就是「僧寶」,所以說「三寶具足」。『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尊重弟子是僧寶,經典就是法寶,可見得這是三寶具足。《金剛經》如是,諸位要知道,無論我們看到任何一種大乘經典,你一看到你心裡立刻就生起這是三寶具足的場所,換句話說,這是真實的道場,決定不是虛妄的。下面一段經文是顯示般若的妙用,請看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這段經文是當機須菩提尊者他聽說「經在佛在」,經典所在之處三寶就在,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應該怎樣來奉持,奉持名目最重要,就是講經在佛就在。「持說殊勝」,受持為人演說,有殊勝的功德利益。「請名便持」,請教經名,經名是一部經的綱領,目的是便於受持,意思在這個地方。這段文是借比喻來顯法,經題在我們講這部經之開始已經為諸位介紹過,金剛是比喻,它裡面含有三個意思,堅固、鋒利、光明。般若智慧也具有這三個意思,所以佛用金剛來做比喻,勉勵學人學佛一定要開金剛智慧。這是「借喻顯法,以義定名,取喻金剛,奉持須思名義」,要想到經的名以及它的含義,「達諸法空而已」,達是真正明瞭通達,一切諸法皆是空無自性。既然空無自性,你這個受持就要像經典裡面所教給我們無住生心。「奉持之要」,最重要的綱領,「就是無住生心」,也就是後面所講的「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這就是奉行受持《金剛般若》。請看下面經文:

  【所以者何。】

  這個意思是說,為什麼要這樣的奉持?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注意一個『佛說』、一個『則非』。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諸位把這個經文細細的去念兩遍,注意「佛說」、「則非」、「如來無所說」,這是這一段裡頭關鍵的字眼。「佛說,則非般若」,這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定要把它看清楚,要能夠體會到義趣之所在。底下來解釋這段的意思。「佛者,性相全彰義」,彰是彰明顯現,「離相會性」,離是不執著,對這個相不執著不分別,相就是性,性相不二。我們今天做不到這一層,就是在法相上起無量的分別執著。「三種般若皆是名相」,文字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都是名字相。「凡能說者,而非真如」,凡是能說得出來的,你要記住都不是真如。我們說一個真如,它就是真如嗎?不是的,它是名相。所以佛說即非,「你心裡有一個般若的名相在,你就取了法相」;換句話說,你已經著了法相,著了法相,怎麼能夠見性?你當然沒有辦法會相歸性。,

  「法相名相雖多」,我們看十法界依正莊嚴,相多,名多,名與相雖然多,「唯是一心」,能變的是一心,所變的是無量無邊的法相名詞,能變與所變「不即不離」,「不可取著」,因此不但是名相不可取、不可執著,就是法相也不可取、不可執著,乃至能變的一心,一心還是個名相,對於能變的一心亦不可取不可著,「這是本經的要旨」。所以《金剛經》裡面,佛說、則非、是名,像這樣的句子很多,這些句子顯示出這個要旨。『如來無所說』,「如來者,但屬性德之稱」,是真如本性的一個名稱,「性德空寂,豈有說相」,哪有說法的相?「更無說法相」,連能說的相都不可得,哪有所說說法之相!從真性裡面來講,就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名字言說,皆心緣相」。「如說」,這就是如來無所說,如來說法是「隨緣方便,實無言說」。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千萬不要誤會佛有法可說,那就錯了。事實上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所謂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都是隨緣方便,實無言說,你才能真正懂得這個真實義。

  這一段如果是像《楞嚴》裡面講的如來藏,它是講的空如來藏,所以在此地附帶我們也說明「空如來藏」的意思。「性體本空」,性體本來是空寂的,從性體上來說,「般若則非般若,如來無所說」,這是從清淨心上講,性體就是清淨心,就是本來無一物。從本來無一物上說,般若則非般若,佛說般若,立刻就把它否定掉。如來無所說,他說法四十九年實無所說,從體上講的。從相上講、從作用上講,佛有所說,他說了四十九年。如果你要是執著他有所說,你對這個相不了解,你著相,你在佛說法的法相上、在言說相上起了妄念。在此地,佛法的教學必須要把這個妄念去掉,「空其妄念」,把妄念要空掉,妄念麼能夠去得掉?「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那就是說明,名字相,佛不管怎麼說法,你也可以聽,不要執著,執著就錯了。名沒有一個定名,所以佛往往在一樁事情說許多的名目,譬如像真如本性,名稱就有幾十種,這是告訴我們名沒有一個定名,名字性空,不可以執著名字相。言說亦復如是,言說無非表達這個意思而已,只要這個意思能夠表達明瞭,說深說淺、說長說短都可以任意,所以言說相不能夠執著。離名字相的執著,離言說相的執著,這樁事情就很容易明瞭了。

  底下一段經文給我們說明這一段經的經義,經義若是不能夠明白,不但修學上會有障礙,就是在理解上也無法圓融,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經文說到這個地方愈說愈重要,這個意思愈說也愈明朗。實在講,凡夫由於迷失了自己的清淨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意識當家用事,把我們自性清淨的般若智慧轉變作愚痴,貪瞋痴裡面痴的根本煩惱;換句話說,迷了清淨心,把般若轉變為愚痴,將本明變成無明,將本覺變成不覺。這個事實咎由自取,與任何的外緣都不相干,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而後我們的修學才曉得重點就是要轉無明為般若智慧,佛門裡術語叫轉識成智,這才叫真正的修行。我們怎麼迷的?迷就是在一切法上起分別執著。怎麼轉法?在一切法上不起分別執著就轉了。可見得這個事情說難不難,說不難也不容易,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習氣煩惱太重太深,當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任運自然它就起分別、就起執著,這就是無明在其中作祟。佛在本經特別教給我們要用觀照般若的功夫,先要用觀照,觀照功夫深了,觀照實在講就是覺悟,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妄念起來不怕),只怕覺遲」。那我們要問,怎麼樣個覺法?這都是修行的關鍵。

  前天有一個同修來問我,最近一個階段常常感覺到自己犯戒,內心很痛苦,問我怎麼辦?諸位想想,他要是不學佛、不認真的學佛,他就不會發覺到他自己天天犯戒,不會發覺;能夠發覺他犯戒,這就是他覺悟了。覺悟了以後很煩惱、很後悔、很痛苦,這個錯了,雖然頭一個是覺,第二步又迷了。應該怎麼樣?這個念頭一覺,也不必後悔,也不必煩惱,立刻提起佛號,或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念觀世音菩薩,把這個念頭一轉轉到佛號上,佛菩薩聖號無比的清淨,用這個來清潔自己的心,用佛菩薩名號把自己所有的業障都會洗得乾乾淨淨,那個罪才真正能懺悔得掉,後悔有什麼用處?這個辦法是既簡單又有效,如果你懂得佛菩薩名號裡面所含的義理,從這個義理提起你的觀照功夫,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曉得這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過去所犯種種的過錯都是迷惑顛倒,從今而後覺而不迷,這個罪業自然就消除了。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意思是要皈依大慈大悲,從前所犯種種過失都是由於自己沒有慈悲心,不知道慈悲一切,所以才犯過失,而今而後應當發大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救護一切眾生,你這個罪業當然就消除了。所以用什麼方法把你這個心裡面那些垢穢洗得乾乾淨淨?最好的辦法無過於念佛,既簡單又直截了當,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行住坐臥都不妨礙。所以佛在八萬四千行門裡面特別提倡這個法門,稱之為特別法門,稱之為一切法門當中第一法門,當然有他的道理在。我們再看底下經文,這一段講依報正報要離相。依正離相,先說依報,依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

  【須菩提。於意云何。】

  你的意思怎麼樣?

  【三千大千世界。】

  這是大處說,大的依報。

  【所有微塵。】

  微塵是我們依報當中最小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依報最大的,大的依報也好,小的依報也好:

  【是為多不。】

  多不多?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我們要注意尊者答的這些句子。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你看這個地方,這裡一個『如來說』,這是則非、是名,『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我這個地方畫的圈圈顏色不同,底下有註解,這是「離依報之相」。「依報乃是眾生共業相感的果報」,就是有共同的業所感應的果。再看底下經文,這是連起來的,下面經文是說正報: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這是教「離正報之相」,這段經文意思在這個地方。依報,說大的,大千世界,依報之大者;說細的,細的是微塵,一個大、一個小給我們列出來。「正報,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佛的正報,換句話說,正報裡頭最莊嚴的正報。三十二相是福德之相,最圓滿的福相,佛是舉這個例子來說,這個意思很深。「本非實體曰非」,體上沒有,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依報、也沒有正報,本來無一物,體上沒有。就好像我們們現在電視的螢幕一樣,你們看電視螢幕,螢幕上什麼都沒有,所以叫非;但是它能現相,「不無幻相曰是名」。電視螢幕我就拿這個來做比喻,希望你們體會到這個意思,體會到佛在經裡面所講的即非、是名這個意思。這個意思要是真正體會到、明白了,對於這一切相你不執著了,為什麼?你曉得即相非相,你就不執著了。螢幕裡頭所現的幻相你不執著,你看到的時候你心裡頭能夠保持如如不動,因為你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我們眼前依報正報就像這個比喻一樣,佛教給我們對於依正莊嚴的果報都不可取,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在一切相、一切名裡面去起計度分別。

  底下這個意思很明白的顯示出,「說非」,其目的是教我們「不著有」,經上講則非;「說是名」,教我們「不著空」。則非,說明體上沒有,你不能著有,著有是錯了;說是名,不無幻相,你也不能著空;你要是說空無所有,空無所有它還現這些相。「兩者同時說」,其目的是教我們「二邊不著」。二邊不著,迷障就破除了。「不著」,是教我們二邊不著,「亦不壞」,佛說的,則非、是名無須要破壞,為什麼?「相須性融,性須相彰」,相須要性去融會它,性必須要相才能把性彰顯出來。法性,性在哪裡?相就是性。我們再舉一個比喻,譬如心在哪裡?我們也不要講真心、妄心,就是妄心,打妄想那個心,那個心在哪裡,能不能拿出來我看看?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種種表情,是不是你心在起作用?是不是你那個心在顯相?你心裡歡喜的時候,你就有一副歡喜的相;你心裡生氣的時候,你就表現一個生氣的相,所以你那個心必須要相才能夠彰顯出來。當你作夢的時候,你整個的心變成夢境,夢境是相,心在哪裡?整個夢境就是心。所以,性相不二。沒有性,不會生相;沒有相,顯不出你的自性。因此,對於性與相不應該執著,也不必去破壞,你也壞不了,執著你就是自找麻煩。

  經文裡面,「舉大千世界,攝盡世法一切因果」,講到這個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三千大千世界,世間一切因果統統包含在其中,全都包盡了;「舉三十二相,攝盡出世間一切因果」,三十二相是如來果地上的殊勝相好,用它來代表出世間。由此可知,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統統包括在其中。

  這個地方再要給諸位附帶說明「不空如來藏」的意思。「感現相用」,相、作用從哪裡來的?是業感而現的。所現的相與作用,是「緣生幻有」,不是真有,所以佛在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相是緣生的,沒有自體,雖有而不是真實。「根身器界」,根身是我們五根的身體,正報,器界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依報,「皆由性體顯用」。能顯根身器界的是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起的作用就是根身器界。

  前面所講的三十二相、大千世界,「世界是業感成的」,是眾生共業所感才變現出世界,「三十二相是你自己修成」,不管是大眾的共業所感的,還是你自己修成的,總而言之一句話「都是因緣相」,都是屬於因緣生法。「說非說名」,這個說是如來說,非就是則非,是名,這個意思是「即相空相」,這個空當理講,就在相上「不著相」。換句話說,即相是有,空相是空,空有同時,這才叫真正的不執著。如果你心裡還存著一個有「空」又有「有」,那你早已經著相。「相是假名,假名永續」,假名永遠會相續下去,為什麼?它不礙真性,這才真正是所講的「不壞」的意思。這是說明為什麼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著不壞,不著不壞是你最正確的態度,你也是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有最正確的理解認識,所以你才有這樣好的態度,在這個裡面你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得到大自在。

  下面經文要顯示本經的功用,佛用比喻來跟我們說明。我們從這段比喻當中,才能體會到經典功德不可思議,能夠對這個經典生清淨的信心,能夠真正的理解,依教修行,那是諸佛如來之所讚歎。本經校量功德是一層比一層要深,我們看第二層的校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與恆河沙相等的『身命布施』。諸位要記住,前面說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地方是以恆河沙數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一段經文是說以身命布施的福報,「七寶布施是外財,身命布施是內財」,因為七寶畢竟是身外之物,你捨掉容易,你捨身命就難了,這是用這個來作比喻。可是這樣布施的福德,還是比不上有這麼一個人,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他的福報超過他太多。這是什麼緣故?這個地方給諸位說明,「此以福較慧」,就是財布施跟法布施來做一個比較。「慧明離相之用,以顯經功」,《金剛經》是教我們離一切相,是教我們無住生心,所以這個作用顯示本經的功德。但是記住,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皆自受持,為他人說」,這句話很重要。在前面講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外財,身外的財寶,還容易捨掉;這一段講的是身命布施,這是內財,不容易捨掉。

  在此地我們必須要說明的,內財布施怎麼個布施法?外財布施,身外之物的布施,諸位容易明瞭,我們以我們的財富,就是多餘的財富幫助別人,救濟別人的貧困,這是屬於財布施。在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貧窮是有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貧窮,一種就是精神生活的貧窮。在今天已經開發的先進國家,在物質生活上都可以說相當的富有,但是他們在精神生活上可以說是相當的貧乏,佛法的布施是針對著他精神貧乏給予他最大的功德利益。這個我們都講的是屬於法布施,也離不了財布施。

  可是身命布施不是叫我們捨棄這個身命。當然捨身命在必要的時候是能夠捨身,像本經後面講到忍辱的時候,佛在因地行菩薩道,做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身命布施,不起瞋心是忍辱度的圓滿。像菩薩在因地當中捨身餵老虎,看老虎餓了好多天,餓得好可憐沒東西吃,拿自己身體供養他。譬如割肉餵鷹,老鷹也是找不到東西吃,也是餓得很可憐,他把自己身上肉割下來餵鷹。我們今天人看到這個樣子,「這是傻瓜,傻人!」佛這種示現是告訴我們,為一切眾生的利益捨自己的身命也在所不惜,真能行布施。可是這裡頭最重要的一點意思,那就是決定不為自己,因為自己已經無我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哪裡還有世間名聞利養?哪裡還有世出世法的得失念頭?全都沒有了。這個身體在這個世間,無論是修行,就是剛才講的受持經典為人言說,都是利他,都是以身命布施,這個意思希望諸位能夠體會。所謂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盡他的本分將這樁事情做好,那就是利益眾生的事業。天天在做利益眾生的事,為人言說是利益大眾,自己受持也是利益大眾,為什麼?為人言說是言教,言語的教導,受持奉行是身教,不但我言教,我自己做一個榜樣來給你看。

  本經是最好的例子,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將三般若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這三般若是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方便般若,就是日常生活。須菩提尊者他看出來,他發覺了,所以才讚歎希有世尊,這就是身教,這就是身命布施,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不為自己,你在這個社會上做任何的行業,問你需不需要用頭腦?需不需要用體力?我們用體力、用頭腦,豈不是身命在布施!所以大家要曉得這個意思,中國的佛教出家人要燃頂,燃香,我們頭頂上燃幾顆香;在家受菩薩戒的在手臂上燃香,這個用意就是教你不要忘了身命布施,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換句話說,時時刻刻要想到犧牲自己,服務眾生。如果這其中有一念為自己來著想,有這一點私心,你就迷惑顛倒,你就錯誤了。真正學佛的同修不可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看清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留給我們的榜樣。

  我們看進一層的意思,這是內財施的意思明白了,下面有三層的意思,很明顯的顯示出來了。「初,生淨信」,前面講生淨信,我們在佛法教學上也是如此,頭一個就是希望大眾能夠生清淨的信心。佛給我們講,他的功德「勝過一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為什麼?他開智慧了,「開知境虛智」,他真正明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懂得這個。更進一層,這裡是信,這個地方是解,底下講行,信解行。「次,解慧增長」,智慧增長,對於佛的真實義漸漸了解,他的功德也殊勝了,「勝無量無邊大千寶施」,為什麼?他開智慧了,「開無塵智」。什麼叫無塵智?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的清淨心中本來沒有塵勞煩惱,一切塵勞煩惱是假的,不是真的,這是第二層。現在到第三層,「今,知斷妄(修行)」,須菩提請教經名,發心要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所以他這個功德又勝一層,「勝恆沙身命布施」,這是因為他「開金剛智」,發心修行了。這三個層次我們一看非常明瞭,很有趣味。

  尊者這樣的示現,我們要曉得他給我們做榜樣,給我們做出個樣子,聰明的人要在這個地方學習,才不辜負須菩提尊者,不辜負世尊的教導,把我們無始劫以來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這一生當中圓圓滿滿把它解決了,超凡入聖,了生死證涅槃。這一生諸位想想那多有意義,這才是真正不空過!請看下面的經文,這一段是尊者聽了佛說的這些大義,敘述他自己領解的情形,換句話說,說明他自己的心得: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

  『聞說是經』,就是聽佛在上面所講的,以上所講的。

  【深解義趣。】

  注意這個「深」字,他不是淺解,而是『深解』,真正的明白了。

  【涕淚悲泣。】

  這是甚深理解之後內心的感動。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這是「當機(須菩提尊者)向佛呈說聞經深解」。「聞說是經,照應願樂欲聞之聞」,他在請法的時候是願樂欲聞,聞字這是前後互相照應。「涕淚悲泣,照應願樂欲聞之樂」,樂是愛好,真正感動得涕淚悲泣。「希有世尊,照應前初希有世尊」,照應最初前面他看到釋迦牟尼佛將三般若原來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十分的可惜,一切眾生日常生活當中迷失了三般若,所以才變成貪瞋痴慢無量無邊的煩惱生死業,這是他看出來之後再次的讚歎。「深解義趣,指經所詮住心無住、妙有非有之理」,這是他真正的理解體會到了,這一句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真正理解到。

  他很感嘆的說,『我從昔來所得慧眼』,這句話「眼」是說見地的意思,一般人很淺的解釋眼能見,這個地方作見地、見解來講,作見識講。佛經裡講五種眼,這五眼第一個就是講「肉眼」,肉眼是凡夫之眼,凡夫有肉眼,凡夫見地他有煩惱障,換句話說,他只能夠見到障內,沒有辦法見到障外,所以凡夫見量很小,見識很淺。第二種叫「天眼」,天眼是天人的見地,我們俗話叫天眼通,天也是凡夫,他的能力超過我們凡夫,他有能力見到煩惱障以外的,換句話說,煩惱障已經不能障礙他的見的功能。第三種就是「慧眼」,慧眼能夠見到人空之理,換句話說,阿羅漢的見地。阿羅漢證得九次第定,成就三昧,像前面須菩提尊者示現我們的無諍三昧,他證得了。這個三昧,換句話說,就是得根本智,是根本智的本體,但是它沒起作用,如果它起作用就叫做後得智。第四種叫「法眼」,法眼是見人法空理,不但人我空,法我也空了,這是菩薩的見地,是根本智起了作用,換句話說,它是後得智現前。像經上所講的,從一般若,就是一個根本般若智,起無量無邊的智慧。最後一種是「佛眼」,佛眼圓明,佛的知見超過一切,超過人天二乘菩薩,智無不極,照無不圓,所以稱佛叫五眼圓明。今天在此地,須菩提尊者他表演的是一個阿羅漢的身分,所以在五眼當中只說了一個慧眼,他說就是以他證得人空慧眼以來,也未曾聞得這樣希有之法;換句話說,這個經典十分的難得,阿羅漢的身分稱之為甚深經典,我們還能夠不尊重嗎?請看下面經文: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這兩句話要特別注意,江味農居士做《金剛經》註解五重玄義的明宗,宗旨就是取這兩句。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這一段經文很重要,經義有相當的深度。第一,「信為入道之源」,清涼大師解《華嚴經》將全經分為四大段,就是信解行證這四大段。這個信,前面曾經跟諸位說得很清楚,而不是說泛泛之信,必得心地清淨這才信。信是見道位,在小乘必須破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須陀洹果,是見道了,信心才生起;大乘位裡面必須要四相離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信心清淨了,證得圓教初住菩薩位,這是大乘的見道位,這叫信。信,這個字有相當高的標準,它是入道之源,信是入道,入門,入流了,小乘人須陀洹入流,大乘圓教初住菩薩入流,是入流的根源。往後去,「解、行、證,皆信心之增進,至於究竟」,究竟就是證到如來的果位,這是講信心。諸位一定要曉得什麼叫信心,不是說「現在我信佛了」,你這個信不算,因為你這個信不能生實相,你這個信也不清淨。「清淨,即是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你才清淨。「若少著相,便非清淨」,這個要記住,你這個信心要清淨,不能著相。

  「生,剛得現前,初轉凡入聖,寂照同時。」這個生是什麼時候?就跟我們前面講無住生心那個生是一個意思,實在說清淨就是無住,無相不就是無住嗎?生心生的清淨心,這是你本有的自性清淨心現前,以前被無明煩惱蓋覆住,現在無明煩惱去掉,一切妄相去掉,一去掉就現前,這是你剛剛現前的時候,所以講開始最初轉凡入聖。這個聖是圓教初住菩薩,四相都捨掉,四相都離開,這是寂照同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到這個境界了。這個境界,實在就是《金剛經》後面跟我們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照,不取於相;寂,如如不動,也就是禪定。「實相,真如本性之別名」。「第一希有,是正等正覺義」,正等正覺是菩薩,超過了二乘。為什麼?二乘只有正覺義,沒有正等;佛,上頭再加個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如來果地。你現在到分證位的菩薩,正等正覺,這真正是轉凡入聖。

  「實相,非相,說名實相」。「實相,指真如本性」。「實,真有非空無」,它是真有、是真實,不是空、不是沒有。「相,熾然顯現,非枯寂」,不是枯寂的本體,而是本體活活潑潑在起作用,它現相,顯現,不但顯現,熾然的在顯現,不住的在顯現。「非相,性本非相」,性是理體,它沒有相,它雖然沒有相,「能現起一切相」。「是名,文字言說是假」,是名這一句是講文字相、言說相,這是假的,「性為真實」,這個是必須要記住的。雖然講性是真實的,這個性還是一個假名,你萬萬不要執著,把這個假名又執著為真實,那就大錯特錯!所以經上「是實相」這一句,是「對凡夫外道」的,目的是「除我執,顯示真空,破執虛妄相者」,凡夫外道執著虛妄相,著相,佛這句就破凡夫外道的執著,顯示真空理體。

  「非相」這一句,「對二乘」,二乘人執著空,凡夫墮在有裡頭,二乘墮在空裡面,所以這一句是對治二乘人的毛病,「遣除法執,顯明法空的道理,破執空相者」。第三,「是名」這一句,這一句的用意是「對權乘大士」,權教的菩薩,權教的菩薩雖然不執著我,也不執著法,但是他執著有個非法,所以這一句的目的是要「除非法執,顯示出俱空的道理,破除執著非法相者」。由此可知,經文裡面的含義是有相當的深度,這是我們特別要看清楚,這三種般若義,面面都能夠看到,才能夠曉得這個經是甚深經典,是一切經裡面確實能夠破除凡夫、外道、小乘、權教的那些毛病。請看經文: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我』是須菩提尊者自稱,他在世尊當年說法這一會上,以他的程度、以他的修持,他聽佛講《金剛經》,他能相信,他理解,他也能實行,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不難。

  【若當來世。】

  佛不住世了,將來。

  【後五百歲。】

  這就是去佛很遠的時候。

  【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

  『後五百歲』就是五五百年之後,五五是二千五,距離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現在這個時代,還有眾生聽到《金剛經》能相信、能理解、也能受持,就像須菩提尊者當年一樣,那這個人真了不起。

  【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這個經文要看清楚,信解受持必定要破四相,如果四相還在,信解受持這四個字你一個字都沒有。底下說明這個道理,為什麼他是第一希有?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這一段再多看看,諸位從這段經文上就看到,這個人成佛了。諸位記住,圓初住的菩薩就是諸佛,在天台家講六即佛裡頭的分證佛,是真佛,不是假佛。諸位也就能相信,前面講過這部經是講成佛的方法,成佛的法門就是教人作佛的,你要想作佛就受持《金剛經》,受持《金剛經》的人就能作佛。

  底下我們來解釋這個意思。「後五百歲」,第一個五百年「解脫堅固」,這是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年;第二個五百年是「禪定堅固」,解脫講證果,到第二個五百年,去佛遠了,教法不純了,所以證果的人少,得禪定的人多。佛教傳到中國來是佛滅度之後一千年,教法傳到中國來,換句話說,正是禪定的末期,多聞的開始,所以禪在我們中國佛學上就佔很重要的地位。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對於研究教理,在魏晉隋唐非常的興盛,大乘八大宗派成立,這些經疏家、疏論家都出現了,就如同我們中國春秋戰國的時候,諸子百家,種種的學說都在這個時候出現,佛法這一切經的教理,許多人都在那裡發明宣揚,多聞堅固。第四個五百年,「塔寺堅固」,著重修福的人多了,做學術的少,大家拼命的建塔、建寺院,修福,還算不錯。第五個五百年,「鬥爭堅固」,就是佛滅度二千年以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鬥爭堅固,幾乎沒有一個道場不鬥爭,這是非常苦難的一個時期,我們要把它認清楚。我們現在就是生在鬥爭堅固的時代,如何避免鬥爭?去修禪定,去修解脫,那你就是末法時期的正法住世,這一點我們要明瞭,我們要珍惜。

  「無相,非對有說無,乃絕對之無」,而是有無二邊都離開的絕對之無,這個字不可錯會意思,不但是有相要離開,無相的見解也不能有,才叫真正的無相。「非見四相實有能無,非滅後言無」,這個無一切相的意思我們必須要把它搞得很清楚,因為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個無,「乃見緣生幻有」,不但一切世間法是緣生幻有,就是佛法也離不開緣生幻有,「現幻非有,有即是空」。像《心經》裡面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有是一不是二,這才叫真正無相,無有相亦無空相,無有相亦無無相,才叫真正的無相。

  「離一切相」,世出世間一切法相包括在這一句,分開來說是本經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非法相」,法相是有,非法相是空,統統要離。「離妄名覺」,離什麼妄?一切相,四相、法相、非法相,你要是不離,要是執著,是妄,離開一切執著就叫覺,「覺即名佛」,覺了就成佛。「佛」這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者,是一個大智大覺之人。學佛就是學覺,你要是明白這道理,你就會恍然大悟,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學佛在世間並不妨礙任何行業,不但對於你學佛沒有妨礙,學佛對於你有最不可思議的好處;換句話說,最大的、最圓滿的功德利益。為什麼?因為你覺悟了,你不迷惑、你不顛倒了;換句話說,無論你在世間從事於任何一種行業,你都會出人頭地,出類拔萃,在這個行業裡面能夠做到最圓滿、最究竟、最殊勝,你想對你是有利還是有害?所以學佛成佛不一定要出家,你們看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就會恍然大悟,佛法確實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金剛經》文字雖然少,須菩提跟釋迦牟尼佛這一問一答當中,把這些大道理都給我們顯示出來,尊者說出來,佛給他印證: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意思是你說得很對,確實是這個樣子。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