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講。請看經文: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一句經文正式的總結前面的意思,教給須菩提尊者應該如何將這個心來安住。這正是答覆尊者前面所問的第一個問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覆的意思是教我們應無所住,這個意思是說,應當依佛所說的教誨,我們把心真正安住在老師的教誨上,念念不忘依教奉行,這就是正安住。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佛指示給我們的綱領,是要無住而住,唯有無住才是正住。換句話說,有住之住都不究竟,住而無住才真正離開斷滅相,顯示出生命的活潑。

  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我們在此地跟諸位介紹,首先要曉得,「無住是正住」,是諸佛與大菩薩們的安住,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第二,「住而無住,無住而住,不是斷滅相」。修行人大概凡夫總是墮落在有邊,換句話說,住有,住就是執著的意思,凡夫總是執著有,所以沒法子開悟;二乘人又執著空,就是住空,拿這個地方的話就是住無,他也不能夠開悟。這個事情麻煩,不是住有,就是住無;不執著有,就是執著空,什麼時候空有二邊都不執著,問題就解決,所謂是真正的開悟了,明心見性。這個意思我們到後面還要詳細的來加以討論。總而言之,我們研究這部經,最高的目的是要破除我們所有不開悟的那些障礙,障礙都去盡,自然就開悟了,這是我們修學第一個目標,也是我們根本的一個目標。

  佛菩薩教誡初學,真的有非常善巧的方便,可惜的是眾生不信、不解、不能夠依教奉行,因此不悟這個過失是在我們眾生這一邊,並非佛菩薩善巧方便有遺憾的地方,我們要很冷靜的體會到這一層的意思。請看底下所講,特別說到我們修行用功,「修行下手,即一捨字,捨不得,即為執有我見」,有我見在;換句話說,捨的目的是破我見、捨我見,捨這一字在菩薩法裡面就是布施波羅蜜。在我們中國俗話所說捨得,這兩個字的意思含義很深,你要是捨就得,換句話說,你不捨就不得,你捨不得就不得,必須要你捨,後面才有得,你所得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功德。所以修行一下手要修捨,一直到成佛還是修這個捨字。「佛言捨,即破我執,此我執能捨一分,即破得一分,一層一層破去,至於究竟捨,我執方破盡。」我執破盡之後再破法執,破法執還是用一個捨。由此可知,「佛法自始至終,只一捨字」。佛法自始是講你初發心,至終是講你成佛,從初發心到成佛道只有一個捨字。「捨,正是不住空、不住有,亦不住佛相」,縱然成佛也不住成佛之相,這才叫真捨,叫究竟捨。因此這一個字的真實義,這一個字的境界,我們必須要把它搞清楚。

  大經裡面常講,「佛住大悲,佛住性空」,說住大悲,「非無」,大悲是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是捨、是布施,布施裡面最重要的是法布施,大悲心非無。雖然捨,不住捨的相,三輪體空,「性空」,六祖大師所說本來無一物,「非有」。雖然本來無一物,又去度一切眾生,雖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而得滅度。由此可知,這個法的真相非有非無,乃是「空有同時、同處」,不但同時,而且同一個處所,當處即空,當時即空。應無所住,非有,性空這一邊;而生其心,大悲,非無。非有跟非無是一不是二,同時同處,沒有先後,沒有界限,是一不是二,正如六祖所說佛法是不二法。凡夫二乘之所以不能夠證得,那就是凡夫與小乘都落在二法裡頭,空有不圓,空有不能夠融合成一體,這是不開悟的根本原因。懂了佛法以後,要細細體會佛所講的這些道理,道理融會貫通之後,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修行,那就是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觸六塵,同時同處,無住生心,那就是佛菩薩。如果著了有相,你墮落在凡夫;要是著了空相,你就落在二乘,或者是落在外道,那個情形就更苦了。

  下面經文世尊要詳細給我們解釋,前面是略說,向下經文是廣說。略說到這個地方可以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已經開示完了,上根的人必定大徹大悟,但是中根以下還是無可奈何,這又必須再勞累世尊給我們詳細的開導,請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這以下詳細的開示,先就佛法「廣釋降心離相」,先就「佛身離」,這一段「正明離相」。世尊叫著須菩提尊者,凡是叫著他的名字,下面的話都非常重要。『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不可以就在身相見到如來?什麼叫身相?此地講的身相,「身相,指眾生本身,根身」,就是我們六根的身體。經文裡面講的如來,「如來,指眾生本有之法身,真如本性」。性相,這是相、這是性,「性相不一不異,故說不住」,性與相都住不得。在這裡我們用個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要是真正透徹的明白,我們對佛所說的教誡才不疑惑,才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經文上說如來、身相,性是說的體、本體,相說的有作用。我們從比喻上來說明性相是一,不異就是一,不一是異。譬如金與器,從性上說不異,是一樣的,從器上說不一,不相同。譬如你有一個金幣,這是一個器,圓圓的扁扁的相;你有一個金碗,碗的相可以盛飯、可以盛水,它有這個作用。金幣它這個相可以做一個裝飾品,它沒有盛飯盛水的這種功用,所以從相上講不一樣,一個金的碗跟一個金的錢幣不一樣;從體上講都是一樣,體上說都是黃金。我們要問,這個金色的金碗跟金幣到底是一還是不一?這個正確的答案就是不一,不一樣,相上、作用上不一樣;也不異,從體上講又沒有兩樣,都是金。這是從淺顯的比喻上來說,古德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從金與器裡面我們了解真相是不一不異的。

  第二個比喻我們從做夢,能做夢的是「心」,我們把這個心比喻做自性,把「夢境」比喻做現象,能做夢的心只有一個,永遠也不會變的,可是這一個心所現的夢境,每次所現的都不一樣。不相信,同修們自己可以檢點檢點,去反省反省,這麼多年月當中我們常常在做夢,有沒有做到夢完全相同的?那真是少見。沒有做過相同的夢,相不一樣,從夢境上來說不一,不是一種;從能做夢的心來說,哪有兩樣?所以又不異。我們把這個關係搞清楚,換句話說,先認識性相的真實關係,的確是不一又不異。這個關係認識清楚,事實真相明白了,佛教我們不住,那就有道理了。

  「性是無相無不相」,性,我們在此地比的金、比的心,它是無相無不相,體上講它沒有相,它是無相的,雖然無相,它又能現一切相。像這個心,心本來無夢,又無不夢,它天天可以做夢,做無量無邊的夢,每個夢都不一樣,真如本性就像這個樣子。「無相,不可著有(法)」,有,此地是講的法。「無不相」,因為它無不相,它就能夠現相,所以你「不可著空(非法)」。經文裡面講法與非法,法這是有,有不能著,為什麼?性體無相,你要是著有,與你的自性違背了;與自性違背,你就不能見性。你要想見性,不可以著有。又因為這個性是無不相,正如同《楞嚴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你不能著空。本經裡講「非法」就是空,法與非法都不可以執著,空有二邊不著,中道不存,這才能夠見到諸法實相。非空非有,就是無相無不相,顯示在我們生活之中,顯示在我們身心一切活動裡面,我們要去體認。世出世間一切法,隨拈一法,當體即空,隨拈一法不著空,當體即空不著有,空有二邊不著,這是般若現前,這樣才能夠見性,才能夠見到諸法實相。下面經文我們看看須菩提尊者他是如何領會,這在般若會上示現的是一個極聰明的人,他說: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這個句子太妙,也就是須菩提尊者的答覆答得太妙了。頭一個『不也』,在此地來解釋,「非是否定,猶不能這麼講」,是這個意思,不能這樣講,這個「不也」不是否定詞。『不可』,「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見如來」,這是對迷位而說的,那就是不可。這裡我們要注意到,為什麼不可以相作性就身相見如來?身相就是色相,色相裡頭見性?因為凡夫是迷執,迷惑執著。凡夫執著有、二乘執著空,凡是有執著的,不管你是執著有還是執著空,那就不可以就身相見如來。得見,『以身相得見如來』,「得見,相由性顯,故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是對正覺位說的。又說不行、又說行,這種句子我們聽起來好像模稜兩可,說得不好聽一點,須菩提尊者在金剛會上簡直就是油腔滑調,這個言辭真是面面俱到。是不是事實真相?是的。

  「此尊者妙答,所謂覺了頭頭是道,不覺當面錯過」,確實如此。所以在平常有許多同修來問我,我們每天都在講演大乘經典、讀誦大乘經典,究竟要怎麼樣才能開悟?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學佛的人最關心的問題,諸佛菩薩的教法善巧至極,從事實上說「歇即菩提」,開悟這個事情不難,歇是什麼?捨,空、有、中道都捨盡,就開悟了。為什麼?悟是本有,不是外來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就是無明,就是煩惱)本無。只要你把不覺捨盡,你本有的本覺自然現前,那就叫開悟,那就叫理一心不亂。可是佛法,也就是佛的教學法,雖然善巧圓妙到了極處,奈何眾生不信。不要問別人,我們自己問問自己,我們信不信?我信了,信了還放不下,哪裡是信?信了必定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這是真正信。說我信了,我做不到,那你必須要明瞭,你沒信。你為什麼沒信?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的真相未能透徹理解,所以你放不下,你捨不得。話說回來,你放不下、捨不得,這個事實真相、這些道理永遠不能夠明瞭。

  這樣說起來,修學又要有所謂最初方便,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惠能大師真正是古今一人。這個話並不是我說的,我在初接觸佛法,方東美先生就是這樣告訴我的,能大師之前沒有一個像他的人,能大師以後一直到今天,也沒有看到一個像能大師的人。這是我們說一個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他的修學所示現的榜樣依舊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在《壇經》裡面分明見得六祖悟道之後,明心見性了,見性就是成佛,這樣的人在黃梅還來伺候大眾,在碓房裡面做一個最粗重的活,破柴舂米,做這些苦力的工作。這個表現什麼?修福,持戒修福,我們不能夠輕易看過。他沒有一點傲慢的習氣,對待初學的行者也稱之為上人,言語表態上恭敬謹慎,做事情認真負責盡心盡力。譬如舂米,一般人舂米,我每天盡力的來舂就好了。六祖個子小,身體輕,舂米需要力氣,踏碓要力氣,身體輕抬不動,他就找一塊大石頭綁在腰間,增加自己的體重來舂米,這是盡心。你們想想黃梅當年派他到碓房踏碓的時候,決定不會派他說你身上要綁幾個石頭,不會有這種道理的,身上綁一塊石頭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就是盡心盡力。可見得他對於工作的認真,絕不偷懶,絕不懈怠,這修福。老師交代他所做的,百分之百把他做到,做得圓圓滿滿,這就是持戒,老師的教誡依教奉行。正與《金剛經》所講的完全相應,持戒修福,絕頂聰明智慧的人要從這裡做起。而且做了多久?十六年,黃梅八個月,獵人隊裡頭十五年,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愚痴的人,像上一次我跟諸位講的,觀宗寺的晒蠟燭的持律法師,這個人沒有智慧,其愚笨無比。但是他有一個長處,那就是他的善根福德深厚,所以諦閑老法師非常器重他。他就是老實,能夠依教奉行,也是一個百分之百持戒修福之人,所以他開悟了,他花了差不多十幾年的時間,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他開悟了。這就是講佛法的教學極其善巧之處,我們舉一個最高的例子,一個最低的例子,都能開悟,何況我們!我們想想我們為什麼不開悟?就是因為我們不肯修福,我們不信,我們不能夠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這個障礙可見得確實在自己這一邊,而不是佛教學的善巧還不圓滿。「你要說佛的教學圓滿,為什麼我不開悟?」佛教學不圓滿,晒蠟燭的法師他為什麼開悟?佛陀在世的時候,周利槃陀伽乃是其笨無比,他為什麼開悟?可見得佛教學法極其善巧、極其圓滿,悟與不悟關鍵在乎我們信與不信、行與不行,在乎信行。再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這個地方我們要把裡面的關係搞清楚,那就是性與相,性是體,相是用。「性本無相,當體即空」。「相是虛妄,性是真實」。所以須菩提在此地再加以解釋。『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所說身相」是相,「即非身相」是性。「能知相空,了無所得,即是見性。」了是真正明瞭,一切法無所得,為什麼無所得?因為一切相空。所以知相空、了無所得,就是見性。我們在佛的教誡、祖師的語錄當中,這樣的文字文句我們看得太多,何以不見性?我們今天能知相空、了無所得,嘴皮上的,只會說,不會行。為什麼?在生活當中我們觀念裡面一切相不空,都認為這個相是有的,這一句也忘得乾乾淨淨,還在一切妄相裡頭去追求,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它,拼命在追求;得到之後又用盡腦力如何來把它保持不要失掉,患得患失,那就不見性,迷了真性。

  可見得這兩句八個字我們真懂了嗎?好像是懂了,實在不懂。如果真正明白了,能知相空,你還會著相嗎?不著相了。就像本經末後世尊教誡須菩提尊者有兩句話說,「不取於相」,為什麼?一切相空,所以他不取於相,不取於相就是禪,因為了無所得,所以他心地清淨了;「如如不動」,那就是定。你看看禪定馬上就證得,這種禪定是性定,不是修得的,是你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這是性定。性定也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楞嚴大定,一悟就證得,一切萬象裡頭無取無捨,當下就得自在,當下就超越,這個超越,超越了迷惑、超越了業障、超越了煩惱、超越了三界。這是說明為什麼不可以住著,原因就在這個地方,一有執著,就不能見性;換句話說,只要你不住相,就能夠見性。以念佛人來說,如果你真能不住一切相,你就能夠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的境界跟禪宗裡面明心見性的境界是一樣的。下面經文是佛給尊者印證,也就是證明同意尊者所說的、所見的見解: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句話是印證,是同意、許可,給他來做證明。「既知是虛妄」,諸位要看清楚這四個字『凡所有相』,世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裡面,沒有說哪一個例外的,不能說「凡所有相,極樂世界除外」,經文裡頭沒有這個寫法,「凡所有相裡面華藏世界除外」,沒有這個註解。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華藏世界凡所有相也是虛妄。既然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相都是虛妄的,你「應即迴光返照」。什麼叫迴光?迴光是回過頭來,不要再在虛妄相上去攀緣,不可再在虛妄相上去分別執著、生得失心;返是回過頭來,照是照自性,照真實的性,不要去攀緣虛妄的相,「不可向外境(相上)染著攀緣」,這非常重要,千經萬論無不是說這個道理。

  如果諸位在這個地方當下就悟入,你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覺悟到這個道理,當下就把染著攀緣一刀斷除,這就是《楞嚴》裡面所講的「歇即菩提」,你的自性清淨心一時就現前。「若此觀照功深,可了生死出三界」,這是講你用這個功夫跟這一段經裡面的功夫,你來觀照,迴光返照就是觀照,功力深,生死了了,三界超越了。什麼叫功深?真放下了,真正不攀緣,不但世間一切緣不攀,佛法裡面的緣也不攀,這是心真正放下了。

  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從章嘉大師教給我看得破、放得下,我是老老實實的依教奉行。十年以後,我在這兩句話後面又續上兩句,變成四句,「看破、放下、自在、隨緣」,老實念佛,莫換題目,這是我學佛三十年來用功的方向,必須做到自在隨緣,如果攀緣就不自在了。剛才給諸位說過,學佛的人有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有弘願將佛法介紹給一切眾生,這與自性清淨心、與同體大悲心完全相應。但是攀不得緣,那就是說盡心盡力去做,念念功德圓滿,時時功德圓滿,處處功德圓滿,圓滿的相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我做了三十年,這是一點點的心得,可以貢獻給諸位,給諸位做一個參考。《金剛經》確確實實是修學大乘、修學一乘最好的典範,底下一段經文說明即相見性的道理,這是佛繼續再跟須菩提說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經文跟上面是連著的,「說明即相見性,要真能見諸相非相」。這一句跟上面一句連起來看,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下面你看起來好像是矛盾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可見得要真正見到諸相非相,「諸相」就是一切相,「非相」是空,相是有,我要再換個字來說,要能真見有空同時同處這才可以。諸位對於這個意思要是不甚明瞭的話,想想前面我們舉的例子,金與器的比喻、心與夢境的比喻。以金與器的比喻,這是器、這是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心與夢的比喻,夢境、心,夢境就是心,心就是夢境,所以必須要真正見到性相是一不是二,正是六祖所謂佛法是不二法。凡夫他的困難難在哪裡?相、非相,相不是非相,非相不是相;有不是空,空不是有,有是有、空是空,他搞成兩極,換句話說,始終是二法,不是一法。一法才能見性,二法就迷了性。此地講的相就是諸相,非相就是性,關鍵是要真能見,這才行。「則見如來」,如來就是講的性,那你就見性了。佛在這裡教給我們不住相,「不住相,即教人見性」。怎樣才能見性?不住相,不住就是不執著。「不執著,即不為相(物境)所轉」。相是物、是境界,物是指有情眾生來說的,人物,它這個裡頭包括十法界有情眾生,姑且把佛也算在裡面,不為一切有情眾生所轉;境是講物質環境,不為一切物質環境所轉,你就見性。

  怎麼叫為境界所轉?執著,你在人事上執著,你就被人事所轉;你在境界裡面執著,你就被境界所轉。譬如有很多人他住在環境裡面,或者是住在風景美好的所在,他在這裡建了房子,他很喜歡這個地方,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為什麼?他對這個環境有執著,捨不得離開,他就被這個境所轉,自己不得自在。如果他心裡有個很喜歡的人,他執著這個人非常可愛,時時刻刻念念不忘他,他就被人物所轉,他心裡有執著了。一有執著,或者是住人事,或者是住物質環境,都不能見性。為什麼?性裡面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怎麼會有物、會有人、會有境界?也沒有執著。所以佛法常教人三輪體空,一切不可以執著,不為諸相所轉。

  「佛法教人,對一切諸法」,世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其中,「不執著,不厭惡」。對順境,很適合你心意的境界,不執著;對逆境,你十分不喜歡的境界,你也不厭惡。諸位想想,你在境界裡頭喜歡,執著了;不喜歡,我討厭它,也執著了。如果真的不執著,歡喜討厭都沒有,「如善財童子所示現者」,《華嚴經》五十三參善財童子遍離一切順逆境界,對一切法,他表演的全不執著,在一切法裡頭不取不捨,如如不動,示現一個大自在,真實的受用,美滿享受的榜樣給我們看,這是真實的佛法,是美滿的人生。所以古德常常感發勸勉一切世人要認真的學佛,唯有佛法才能夠幫我們斷除一切煩惱,才能夠帶給我們真實美滿的人生,西方人所追求的真善美全在大乘佛法之中,離開了佛法,只有真善美的假名,沒有真善美的實質,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能夠體會得到。

  再看下面的經文,講到實際「修行用功」,特別是對我們初學人來講,一般有三個層次,這也是功夫的淺深次第。首先用功,也就是最初方便,我們用「觀照」,觀照還是用的第六意識,就是「思惟」。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古人所謂三思而行,孔老夫子也說過再思可以,想一想這樁事情合不合理,是不是能夠順理、順法、順乎人情,學佛的人是不是能夠隨順佛陀的教誡,能不能順佛法,所以先用思惟。譬如我們眼根見到色塵,順境裡面起了貪愛,貪愛心一起來之後,馬上就思惟《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你貪心斷掉了,不應該貪愛,相是虛妄的,貪心不繼續增長,這叫觀照功夫。遇到不順的境界,逆境起了厭惡,或者起了瞋恚,馬上想到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這個心平了,煩惱厭惡瞋恨就化解了。這個功夫比忍辱要強,忍辱硬是忍著,佛教我要忍辱,我好好的忍住,我不發作,忍辱有個飽和點,一但忍不住,爆發起來可不得了。觀照是什麼?是如理的思惟,把結化解,所以先要用這個功夫。因此經文必須要熟讀,你經文不熟,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境界現前的時候就提不起觀照,提不起觀照就是想不起經文、想不起佛的教誨,把佛陀的教誨忘得一乾二淨,你起心動念都是隨著煩惱,隨著外面境界所轉,這叫失去觀照。這是最初的一層功夫。

  這個功夫用久了,用久也得看每一個人,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認真去做,精進不懈怠的去做,做到一個時候之後,就到第二個層次「照住」,照就是觀照,住是「定於一境」。換句話說,這就是禪定的功夫現前,在念佛人講得一心,這是念佛三昧。念佛功夫實在講也是這三層功夫。觀照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就是觀照,為什麼?當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裡頭起心動念了,「南無阿彌陀佛」,念這一聲佛號就思惟皈依無量覺,我要覺不能迷,我在境界起貪心迷了,起瞋恚心迷了,起分別迷了,起執著迷了,思惟阿彌陀佛這一句話的意思是無量覺,覺而不迷,我要保持覺而不迷,這個念佛就得力。這樣念能夠念成功夫一片,煩惱不生,輕安自在,這是觀照功夫。

  念久了,得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現前,這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定於一境,這個一境先是事一心不亂,再升,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就見了。「照見」,智慧生了,像《般若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是般若智慧見的,照住裡頭只有定沒有慧,照見裡頭慧生了。由此可知,這三層功夫頭一層是戒,第二層是定,第三層是慧,佛法常講三學等運,從觀照、照住、照見就是戒定慧,真正發心依照這個順序來修行,這是具有善根福德之人,他才肯信,他才肯依這個方法來修學。我剛才舉念佛這個例子,今天在我們道場裡面修念佛同修的多,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個原則。照見,智慧生了,「智慧生,即見性,自性般若現前」,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與禪家的明心見性(就是自性般若現前)同一個境界,你要是不會參禪,你就用這個方法來念佛,它必定能把你的功夫境界逐步逐步向上提升。

  這一節經文裡面要義有四,第一,「不住相則能見性,福德亦稱性」。福德這兩個字是一般同修最中意的,你要說是成佛,我看你的興趣不大,明心見性你也沒什麼大興趣,有福,你就追求了。你要曉得,這是最大的福報!稱性的福報從哪裡修?不住相修得來的。住相,福德也有限;不住相,福德是稱性的,無量無邊。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諸位要是念過《了凡四訓》,你要真正能夠體會四訓的大意,深信因果,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能不能捨掉?捨不掉的,這一邊捨掉,那一邊又得到了。你自己有這麼大的福報你捨不掉,愈捨你的福報愈多愈大,正如佛法給我們所說的修財布施,你所得到的果報是財富;修法布施,你所得到的果報是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你所得到的果報是健康長壽。布施是種因,肯種因的人,哪有不收穫的道理?一定有收穫的。

  我們以佛門近代兩個法師的例子來看,虛雲老和尚修福,到處啟廟建寺,建寺安僧,辛辛苦苦在外面募化號召,把寺廟建立起來。建好之後,他自己住不住?不住。一建好,馬上就請沒有地方住的修行人,請他來住,請他在這裡好好的修行,他走了,別的地方去了,沒多久,那個地方又建一個廟起來。諸位要曉得,他那個福報就是一個廟,因為這個廟建好他不要,不要,到另外一個地方他又建了一個,建好之後他又不要,所以他一生處處建廟,處處安僧,供養大眾,老和尚福報無邊。諸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嗎?

  其次倓虛老法師,他是中年出家,他也是發願弘法建寺安生,他真做到了。一生到處講經說法,走到一個地方建立寺院,建立佛學院,他一生辦了有十幾所佛學院,建了二十多處的寺廟,規模都相當大。他老人家也是建好了交給別人,走到哪個地方好像很容易,他一號召,寺廟就建成功。他憑什麼?憑他放得下,憑他不享受這個福報,所以他福報永遠在那個地方。一有這個意思,這個寺廟就成就,又拿來供養大眾,所以他這個福報愈修愈大,愈修愈殊勝,道理在此地。一般人費盡千辛萬苦,到處募化,建了一個小廟,建好之後又捨不得,就變成自己家,完全被他這個小廟困住,為這個小廟繫縛,福報只有在那裡享受,享完,福沒有了。這是我們應當覺悟的。

  佛法的教學,從釋迦牟尼佛以來,西方東土歷代祖師,無不教我們從修福、種福下手,所謂福至心靈,心靈是智慧開了。剛才我舉六祖大師的例子,那樣聰明智慧的人他還要修福,他還修十六年的福報,到最後在曹溪才安安穩穩坐在這個道場三十七年弘法利生,座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者四十三人,法緣的殊勝古今未有!我們再看此地,這是說明福德稱性不可思議,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也不例外,只要諸位能夠體會這個意思,認真去修行。

  第二,「不取著,非斷滅其相」。這一句很要緊,不可以誤會。譬如我們就以剛才兩位老法師他們一生的行持來講,他不是斷滅相,天天在做,弘法建寺安僧天天在做,安僧就是安置出家人,可見得他不是斷滅相,他做完之後就交給別人,他不取,不據為己有,他不著,不著相,可見得不取不著,做不做?天天在做,時時刻刻在做。

  第三,「說明不住相之所以,住則不見性」,住就是分別執著,就不能見性,與性不相應;「住則生惑業苦」,起惑造業後來感受苦報。「故因行果地」,因行是菩薩,我們從初發心修行,一直到成佛,佛是果地,不但修行人在修因的時候不可以住,成了佛,佛是果地,也不可以住,「皆不可住、不可取、不可著」。這是對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必須要記住,要體會到這個裡面的真正的道理,千萬不可住相、不可取相、不可著相,一有取著,你就迷惑顛倒、造業受報。如來果地上尚不住不取,何況菩薩在因行上。

  第四點意思,「小乘性相不融」,不能夠圓融,不能夠無礙,「墮無為偏空」,墮落在一邊,墮就是執著,他執著在空的這一邊。為什麼執著在空這一邊?因為性相,他把它分成兩樁事情,性不是相、相不是性,不知道性相是一。「此但不著相」,此是大乘菩薩法,「色即是空,相即是性」,這是圓融,這才是無礙。「性相圓融,無礙自在」,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自在,才能得到真正的無礙。理確實如是,行的方便還得要循規蹈矩,古人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以六祖大師一等的聰明智慧,上上根人還要依規矩方圓,何況一般的凡夫!如果我們離開規矩方圓,想一步登天,那是狂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修福、要持戒,不住不取不著,雖然不住不取不著,又認真的修福持戒,不墮無為,也不墮有為,這是正法。

  請看底下的意思,佛教我們「若能見得諸相非相,則不必離諸相別尋法身。須知諸相,當體即是如來清淨法身,實相之相」。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佛前面那句話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句話來說,「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前面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換句話說,「凡所有相皆是實相」,諸位想想,這兩句話是一樣還是不一樣?仔細去想想這兩句話,非一又非異,迷的人這兩句話不一樣,悟的人這兩句話完全一樣。底下的比喻裡面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把金比喻作如來清淨法身,把器比喻作諸相,如來清淨法身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家本來面目。真如本性清淨法身在哪裡?原來器器皆金。這樣說起來,又可以就色身上見如來了,這個意思不是很明顯嗎?可見得迷的時候處處是障礙,處處成障;悟的時候是法法圓融,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佛法的修學著重在開悟,著重在明瞭事實的真相,一切大乘了義經典都是給我們說這樁事。

  末後這一條講,「從有處見無,不可離有見無,亦不可離無見有」。譬如器是有,無是金,無是無器之相,那就是本體,你要見無要見金,不能夠離器,為什麼?器就是金。也不可以離金去找器,為什麼?金就是器。諸位從這個比喻裡面細細的去體會,這個地方「無」就是講的真空,就是講的性體、自性,自性要從相裡面去見性,從有處見無,就是從相裡面見性,不可以離相見性,因為性就是相;也不可以離性去見相,性就是相。「以真實相是非有非無,故曰即見如來」,這個道理是在此地,見如來是見到真性。

  經文的意思是有相當的深度,我們要細心的揣摩體會,能夠體會得一分、二分的真實義,已經是受用無窮,何況證得。但是體會個一分、二分你會有很好的境界現前,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滿足,就心滿意足不再求進步,那就錯了,必須把你的境界不斷的往上提升,換句話說,不斷的去精進努力。不要說你在菩薩道上你不能休息,我們要學《彌陀經》裡面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勇猛精進,成佛了,成佛了也不能休息,佛還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還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沒休息,永遠的不休息,這就對了。下面經文兼示殊勝: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須菩提尊者提出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用意很深。我們先講什麼叫『實信』,「實信,能正確理解言說之真實義,非是迷信,亦非強信」。就是對佛前面所講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能很正確的理解,明瞭佛所講的真實義,能理解、能相信,而不是迷信,也不是勉強的信。他是佛,佛所講的我就要相信,這是強信,這是迷信,不是真實信。這是實信的意思。

  「吾人對如此言說章句」,從如是我聞一直到此地所講的,「必生真實信方可」。這是非常重要,你果然能夠生真實信心,這個功德利益真正不可思議。前人講,「非上根利智善根深厚者不能生實信,是耶?否耶?」這個意思似乎就是須菩提的意思,因為須菩提問這句話,頗有眾生聽了佛所說的這些章句、這些言語、這些道理,能不能信?我們一般人總是覺得這是要上根利智的人才會相信,一般人似乎是做不到。到底這個想法、這種看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須菩提既然提出來,佛給我們解釋這個疑問,請看經文: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佛就給須菩提講,『莫作是說』的意思就是你不能這麼說法,不能這樣講。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換句話說,後來的人有能夠生實信,也不一定要上根利智的人,但是最低限度他要具一個條件,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福,所以講「唯持戒修福兩種人能生信心」。持戒是依教奉行的人,修福是真正能夠放得下,又能夠熱心服務大眾的人,這兩種人就行了。

  這個地方簡單的來說明,「持戒,慧由定生,定由戒生」。持戒的人「必少欲知足」,「貪欲較少」的人他能持戒。欲望多,不知足的人,他不能持戒。「能捨世間之欲」,能捨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他才能持戒,換句話說,自己清心寡欲,又能夠服務別人。「修福,諸佛教人發大悲心」,沒有大悲心不能修福。修福的人,「必深信因果,不取斷滅相」。小乘人不修福,為什麼?他墮在斷滅相。「布施能捨」,布施就是放下,「正合般若之理」,這是我們要曉得。你不修福就是不修般若,不持戒就是不修般若,修般若的人一定是持戒修福。「不持戒易入狂慧」,這個事情就麻煩,「不修福易墮小乘」。我們以六祖大師為例,他持戒、他修福,以佛門當中第一等人他都認真的持戒修福,再看看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從持戒修福下手,不但從持戒修福下手,而且是一生他都不改變。就是到釋迦牟尼佛的果地,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他一生當中所示現給我們看的,沒有一天不是在那裡認真努力的修福持戒。如來在果地上尚且如此,初學的人不認真持戒、不認真修福行嗎?這一節的經文意思還沒講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