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七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07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七次。

  今天我們要接著跟諸位研究在這一節經文裡面所講的修行的要義。佛法的殊勝之處就是解行合一,不僅僅是談玄說妙,而重視實際的修學功夫,換句話說,也就是講求生活當中實際的受用。講到修行,首先我們要將這兩個字的定義認識清楚。我們在表裡面跟諸位列出來了,修行功夫的要義。「修行」就是修正行為,行為可以說它的範圍非常廣大,真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行為可以用三個字包括盡,那就是「身、口、意」,也有些經文用「身語意」,言語的語跟口是一個意思,口就是代表著言語。身體一切的造作就是身的行為,身的動作就是身的行為;口的言語屬於口的行為,叫口業行為;心裡面的念頭,念心一動,這個就是意業的行為。能發動行為的不外乎身口意三處,這三處就把所有的行為都包括盡。

  凡夫三業行為不正,換句話說,就是錯誤的行為,佛法教我們將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個正的標準簡單的說,覺是正,迷是不正;邪是不正,離開邪就是正;清淨是正,染污是不正。佛法教我們的修學,先教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學佛根本的修行法就是三皈依,三皈依裡面,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就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法就是正的意思,正而不邪;皈依僧,僧就是淨的意思,淨而不染。我們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的意思就是修正我們身口意的行為,要覺、要正、要淨。在這個地方它的分配法,諸位要特別的注意,意業三條都有,就是覺正淨這三條都有;身業與口業,只包含在正而不邪,因為心要是覺悟、清淨了,我們身體的造作、一切的言語自自然然離開一切邪迷,都歸向正道。

  修行的定義我們明白了以後,這一段經文裡面要義有八點。第一點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本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要大家了解這個意思。正如同文殊菩薩在《楞嚴經》裡面為我們選擇修學法門,一開端就把迷悟的根源給我們指示出來,經裡面所說的,「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這兩句話是說明,我們真如本性本來是光明的,為什麼從本明當中生起無明?文殊菩薩這兩句話說得很清楚。本經還有兩句話,「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兩句話也把這個現象說明白了。因此真正修行只求息妄,不要再去找真。「用功只在除妄」,不要去找真,你有一個去找真的心、求真的心,這個心就是妄心。你妄心把它保存在這裡,不把它除掉,諸位想想「真」如何能夠顯露得出來?所以用功只在除妄。由此可知,上面我們提的綱領,我們只要離開迷,只要求不迷,不要去求覺,那就是除妄,除妄就叫不迷,只要不邪、只要不染,你不要去求覺,不必求正,也不必求淨。為什麼?不迷自然就覺,不邪就是正,不染就是淨,可見得功夫是除妄。除了妄,顯示出來就是真。如果你說「我要求覺」,這是迷了;「我要求正」,這就是邪;「我要求淨」,那你就染污了,這裡頭有很深的意思,古人講「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第二重要的意思,我們講降伏妄心,怎麼降伏法?要曉得妄心的根源從哪裡來的,妄心的根源就是我執,從我執而來;換句話說,從狹小的心量當中產生的。佛教給我們「發心廣大就是降伏」,這個意思很要緊,如果真能夠把心量擴大,我執自自然然就沒有、就消失了,這個才是降伏妄心的根本法,把這個妄心從根本拔除,所以廣大心比什麼都重要。佛的心量,經上常常讚歎,「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佛是我法二種執著都沒有了,這是示現這個榜樣給我們看。

  第三,我們講到很切實的功夫,眾生最重的煩惱貪瞋痴,這叫三毒煩惱,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天天在造業、在感受三途的苦報,就是這三毒煩惱所害。想去又去不掉,你真的想去斷它,難!你怎麼斷法?佛法有方便,教你大發慈悲心。慈是與樂之心,與人同樂;悲,與人共苦,慈悲兩個字就是世間人所講的「同患難,共甘苦」,而這是對一切眾生,我們與一切眾生同甘苦共患難,貪心就沒有了,瞋恚心也就沒有了。「以慈悲除貪瞋,以不取於相除痴」。以慈悲,與眾生同患難、共甘苦,如果這當中要取相,雖然斷貪瞋,貪瞋斷不盡,為什麼?痴沒斷,所以要「不取於相」。這是本經中心的教義,非常重要,下面我們還會詳細的探討。

  第四是講「自他不二」,這個一定要曉得。自己與別人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很深,一般人很不容易能夠見得到。「生佛一如」,生是講一切眾生,佛是說的諸佛如來,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是一體的,無二無別,同一個法性裡面顯現出來的現象。這樣說又怕諸位難以體會,我們還是拿夢境來做比喻,譬如作夢,我夢到阿彌陀佛,我夢到釋迦牟尼佛來給我說法,我也夢到許多菩薩,又夢到許多同學,當我們夢醒之後,立刻就覺察到整個夢境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現象,作夢的時候全心變成夢,全夢就是自己一顆心。這個道理明白之後,再觀察我們現實這個生活,亦復如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心變現之物。所以佛常在經論當中告訴我們,譬如講到淨土,跟我們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就是說明佛與眾生不二,佛與眾生是一,我們要認識這個道理,本是同體,所以沒有差別。這個觀念在修學過程當中的確是非常重要,所謂是正知正見,領導我們修行趣向最正確最真實的方向,這是我們必須要好好的把它記住。由此可知,「度他即是自度」,不要以為他跟自己是兩樁事情,不相干,那錯了,度眾生就是度自己。

  第五就是教我們要「二邊不著,中道不存,心行才能稱性」,這個意思也非常要緊。凡夫一般都很容易被境界所轉,雖然說自己在境界裡面須要做得了主宰,要能轉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轉,這兩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在菩薩地位上、菩薩名號上,諸位就能夠覺察得到,七地菩薩叫遠行地,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他對於這一切虛妄的境界已經遠遠的離開,這個離開就是即相離相,他不執著了,七地才真正不執著;八地叫不動地,不動地就是不動心。我們如果拿《金剛經》上這兩句話來說,就是須菩提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我們行菩薩道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給他講了兩句,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到七地他修圓滿了,他真的不取了;如如不動要到八地才圓滿,真是談何容易,絕不是一個初發心的人就能夠做到。別人怎麼做法我們不敢說,為什麼?也許他是古佛大菩薩再來的,那我們不敢講他,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一再的提醒同修,佛法的修持是修自己,不是修他人,所以我們要問問自己是什麼境界,我們在五欲六塵裡面還動不動心,還著不著相?如果是著相、還動心,那我們自己要認識自己,我們是凡夫,我們的功夫不夠,應當按照次序逐漸來修學,這個才是對的。我們要守住這個原則,理解這個道理。修學當中求什麼?求漸漸的離開二邊。換句話說,初學的人對二邊這種分別執著的心逐漸逐漸的淡薄,這就是好境界;一下完全離開,要到七地、八地,這是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就是從初發心我們就走這個道路,就走二邊不立,中道不存,稱性起修的這個方向這個道路,這是可以的。真正做到是圓教七地、八地菩薩,我們要把這一點認識清楚。

  第六,「如佛住般若正智,離相度生」。如佛就是佛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要像佛那樣的住在般若正智上,這是講住,著重在住,住哪裡?住在般若正智。幹些什麼事情?度眾生。離相度生,離相就是般若正智,就是不著相。這一段經文裡面講降伏,雖說降伏,沒說住,可是住的意思就在降妄之中,勸你發大心,發大心就是要普度眾生。換句話說,把眾生的苦樂看作最重要的大事,自己的苦樂得失把它撇在一邊,眾生的苦樂大事我們必須認真的去關心,這樣的人把自己的心量打開了。原來我們的心量處處都是為自己,起心動念都是想到自己,從沒有想到別人;現在學佛了,把心量先拓開,把自己放在一邊,不要去理會,去關心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個個都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自己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們,這就是住在正智上。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大德都示現這個榜樣給我們看,這是我們應當要記取的,應當要效法的。

  講到度眾生的事,度他就是自度。何以故?因為在這些地方就是歷事鍊心的所在。「歷事鍊心」,歷是經歷,事就是事事物物。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經歷世出世法所有的這些事,人事都要經歷,在這個境界裡面,就是人事的環境、物質的環境,在這個裡面去鍊自己的心。鍊什麼心?要注意剛才跟諸位提過的,鍊覺心、正心、淨心,就是在裡面鍊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鍊的這個。凡夫不鍊,他歷事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凡夫經歷事,心是變成這個樣子。菩薩修行,也要在這些事相當中去鍊不迷、不邪、不染,「即是修般若下手處」。因此我們離開了人、離開了事,你修行就沒有下手處,你怎麼能夠成就?要想真正成就實相般若智慧,這是不能缺少的,我們應當在這個地方特別的留意。所以不能夠離開事外空談玄理,那是沒有用處的,必須把理論跟我們實際的生活融成一體,這才是正確的修行。

  歷事鍊心,可以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從因到果就是修這個。初級的修法,就是眾生煩惱習氣深重的時候,初學要遠離六塵,所以從前寺院都建在深山裡面人跡不到的處所,與社會隔絕,便利於修行,俗話常說眼不見為淨,他實在心不得清淨,叫他不要見這些五欲六塵,得這個心清淨,這是初學,過山林的修行生活。在這裡面是培養理論的基礎,修學初步的功夫完成以後,然後就離開山林走進社會,要與社會大眾去接觸,這個接觸就是度眾生。你要是天天守在這個山上度不了眾生,度眾生一定要到都市,到人口稠密的地方,繁華熱鬧的所在,到那裡度他。一面去度眾生,一面在那個地方鍊自己的功夫,就是歷事鍊心,這樣境界一天比一天殊勝,定慧一天比一天增長。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在文殊菩薩那個地方叫本慧,本慧就好比山林學道,初學;出去參學的時候,從德雲比丘這邊起就是踏進社會,看看這個社會森羅萬象五花八門,沒有一個地方他不接觸,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去訪問。你是學佛的,他訪問你,他來請教你;你不是學佛的,學外道的,他也來訪問你、親近你,了解了解,跟你談談,善人惡人統統接觸,歷事鍊心。在這個裡面去修平等心,把分別執著的習氣在境界裡磨得乾乾淨淨,真正的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叫真修行。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要有成就,那就要曉得這個道理,曉得修行的方法。

  最後一條,「般若觀照之正智,即離心意識」。這句話我們常常聽說,觀照、正智、離心意識,而不曉得這三樁事情是一樁事情,就是觀照、正智、離心意識是一樁事情,在這個地方把它統統連串起來,所以要曉得照就是離,不離就沒有照。離就是不用,不用心意識這個時候就叫做照,不用心意識的時候,起的分別執著以及種子都是屬於真如自性起用。如果你用心意識,當然也離不開真如自性起用,但是你見不到自性起用,你只見到的是心意識起用。識是第六意識的分別,意是第七末那識的執著,人我執、法我執,心就是第八識,第八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習氣種子,你所見到的是這麼一個情形。禪家常講「離心意識參」,那個參就是照,離心意識就是照。《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如果沒有照,心意識就是五蘊,五蘊不空,五蘊存在的,不但存在,老老實實的存在,堅牢的存在,永遠沒有辦法把它破除。但是它是虛妄的,因為它禁不起照,一照,五蘊就皆空。所以諸位要曉得什麼叫觀照,離心意識就叫觀照。

  我們在經論上講,你聽經、你看經,如果離心意識來聽,離心意識來讀誦,那你用的功夫就是觀照。聽經用觀照,看經也用觀照,你所得到的是大開圓解,意思完全是了了分明,毫無錯誤,正確的理解,這叫觀照。懂得看經聽經會用觀照功夫了,穿衣吃飯會不會用觀照?待人接物會不會用觀照?二六時中從早到晚能夠離心意識,那你是念念都在觀照之中,這與諸佛菩薩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失去照,就是用的心意識,那就叫凡夫;離開心意識,提起觀照,就叫做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這裡,除此之外沒有差別。希望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領悟、能夠理解,最好是能夠在生活當中把它做到,這就是真正的修行。

  說到念佛法門,念佛法門的確是相當的巧妙,它在《華嚴經》裡面佔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說在修行裡面、在《華嚴》裡面它是一個主流的地位。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遇到的善知識德雲比丘就是教給他念佛法門,諸位要曉得第一個老師非常重要;末後這個老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由此可知,自始至終主修的就是一個念佛,其餘的這些法門都是助修,而是以念佛為主。念佛妙在哪裡?當下就是轉識成智,就是降伏,就是觀照,這個方法太巧妙!我們可以說與《金剛經》的教義完全相符合。念佛人要發大心,普願十方一切眾生同生淨土,這一念就是正念,這個心是廣大心,不是說只有我一個人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是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

  這一句佛號,為什麼說它是轉識成智?因為佛號的本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如果從佛的名號上來講,你要能夠提得起這個觀照功夫的話,「皈依無量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在無量無邊境界裡面總是迷而不覺;學佛之後,我們從迷裡回過頭來,皈就是回來,從迷的境界裡回過頭來,我們要依覺。無量無邊的法,無量無邊的境界,一切法、一切境界裡面我們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就是轉識成智,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本義。所以這一句佛號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修學的總綱領,任何一個法門都離不開這個總綱領,離開這個總綱領,它就不是佛法。諸位想想,離開這個總綱領是迷而不覺,總綱領給我們提示的是覺而不迷。請看下面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段是世尊再為我們做深一層的解釋,他說:為什麼。『須菩提』,凡是叫著他的名字,下面的開示都非常重要。在這裡我們先講這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是四大假我,一般人執著這個身是自己,不曉得這個身是四大假合,就是四大眾緣和合而現的我相,這個我是因緣所生法,四大是講的地水火風,是說這個。地水火風這個意思也很深,如果看到地就是指的大地,那就錯了,那你就不了解佛所說的意思。地是代表一個固體,火是代表溫度,水是代表濕度,風是代表動作;換句話說,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所以這個四大是說基本的物質它有這四種現象,也可以說它有這四種要素。我們今天科學相當的進步,發現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由電子、原子所構成的,我們講元素,元素可以說就是原子與電子排列的數目不相同而造成的,除了排列之外,只有原子與電子,只有這個東西。我們就以這個來做比喻,它再分析,分析得再小,那我們不理會它,總而言之,它出不了佛法所講的這個原則。就是說它一定有個物體在,像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看到了,它的確是有個東西在,有個東西在就叫地大;這個東西一定是帶電體,就是它有溫度,它這個溫度在佛法裡叫做火大;它一定有濕度,濕度我們就稱它做水大;它一定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就叫做風大,諸位想想看不動就不叫風,風是講動,四大是說這麼一樁事情。就是說一切物相都是由於具有四大的基本元素集合、集聚而現的色相,這個色相是眾緣和合而現的假相,暫時現這個相。

  你真正理解這個道理了,今天科學家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說出物質不滅;換句話說,我們人身體是物質,不滅就是沒有生死。為什麼說沒有生死?因為你這個相根本就是假相,是這些物質聚合起來現這個相,這些物質散掉,這個相就沒有了。聚是這些物質,散還是這些物質,物質不滅,相是假相,哪有生死!從這個地方可以領悟沒有生死。生老病死乃至於成住壞空,無非是四大聚散因緣不同所現的幻相而已,絕非事實。這是佛講四大的本義,我們錯認了,把四大集聚的假相認為是我,在這裡面產生堅固的執著,這是絕大的錯誤,根本的錯誤,由於這一錯誤,所以才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要受無窮的果報。

  「人相」,人這個概念從哪裡生的?從我對立而生的,我的對方叫「人」,可見人也不是真的,是與我對立的,別人那是人。「眾生相」,人不止一個,有許許多多,我們叫它做眾生,可見得眾生相是從人相而來的,眾多之人我們叫做眾生相。「壽者相」,是由於我執繼續不斷而現的幻相,就是說一個抽象的概念,這些都不是事實。四相的性質我們必須要了解,有四相就有分別心,這是希望大家要注意到。「有四相即有分別心,是凡夫,不是菩薩」。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如果你是個菩薩,菩薩還有四相,那佛就老老實實告訴我們『即非菩薩』。這個標準相當的高,我們想想幾個人沒有四相,能夠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幾個人能夠離開?我們初學的人四相統統都具足。四相具足,可不可以叫菩薩?也可以叫,那是小菩薩、初學的菩薩,不是真正的菩薩。四相都離開的菩薩是什麼樣的菩薩?給諸位說,圓教初住菩薩,是大乘的菩薩,這個標準不可以不知道。我們初發心,或者你受了菩薩戒,人家見到你面也稱你做菩薩,自己要曉得沒有離開四相是名字菩薩,所謂名字菩薩乃是有名無實,不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沒有四相,把這四相已經除掉,這才是真正的菩薩。

  除四相是要即相離相,才能夠除得了,前面跟諸位說的歷事鍊心。有四相是迷,除四相是悟,在這個地方諸位特別要注意到這些名詞,佛是教我們離四相,離我相,不可以執著我相,有沒有我?有我。不可以執著有個人相,有沒有人?有人。換句話說,我、人、眾生、壽者都有,有這個事,不執著這個相就是對的,所以叫即相離相。這個裡面不能夠錯會,更不能夠誤會,誤會就麻煩了,佛說我相不能執著,那怎麼辦?只好把自己放一把汽油燒成灰,我相就沒有了。對不對?錯了,你要把身體燒成灰,還有個灰相存在,你能夠消滅得了嗎?消滅不了,前面講物質不滅,你怎麼能消滅得了?教你不要執著,不要在這裡面起分別、起執著、起妄念,佛是教我們這些。

  我們講到「學佛入門」,這是舉一段公案給諸位做參考。佛法的殊勝我們雖然接觸得不多,大概也能看出一些,既然發現佛法這樣殊勝、這麼好,哪一個不想入門?又怎麼能教我們很快入門?我當年學佛,親近章嘉大師就提出這個問題,大師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大乘佛法入門的妙訣,真正是六字訣。我再請教從哪裡下手,從什麼地方去做?章嘉大師告訴我「布施」。這是在民國四十二年,我第一次親近章嘉大師,大師給我開示的。以後深入經藏,曉得這三句話與十方諸佛如來所說,真是所謂一鼻孔出氣,沒有兩樣。

  「修學」,這個地方我們就能看出來,就是降伏四相,這是我們要好好的把它記住。你怎麼去修,你如何去學?第一個,要真正能做到「捨己為人,降伏我相」。如果我執很深,怎麼能捨自己?怎麼肯為別人?肯為別人的人,我們俗話講他能犧牲自己,可是犧牲還有犧牲的相,連那個犧牲的相都沒有。捨己為人,前面講了,度他就是自度,捨己為人度他實際上是度自己,降伏我相豈不是自度嗎?我們要不要捨己為人?如果不肯捨己為人,我相不能夠降伏;不能夠降伏,換句話說,永遠是凡夫,永遠在大乘佛法的門外,不能夠入門,永遠只當一個名字菩薩,不是真正的菩薩,因為你有四相。所以一定要能夠捨己為人,曉得這個目的是破我相的。第二,「令入無餘涅槃,降伏人相」。為人,到什麼時候才為得圓滿?必須要叫他入無餘涅槃。有餘無餘前面講過,沒有到入無餘涅槃,你為別人,雖然是為人,為得不徹底,到無餘涅槃才徹底、才圓滿。換句話說,沒有幫助那個人到無餘涅槃,你縱然是為人,做得不夠徹底。這是降伏人相。第三,「滅度無邊眾生,降伏壽者相」。第四,「實無眾生得度,降伏眾生相」。可見佛這句話裡面所含的經義就是破除四相。四相不破,談不上功夫,也談不上開悟,不要說證果了,解行證都沒有,諸位要曉得這個嚴重。你有四相存在,信解行證,你解行證都沒有。換句話說,你的功夫再好,也不過是止於信位,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初住都沒有。為什麼?初住四相就破了,初住以上的菩薩沒有四相,這是必須得曉得。

  下面提供諸位修學的要領,「用功最要是修觀」,這個觀就是觀照般若,「修觀是收攝意根,得三業清淨」。怎麼修法?般若經常說: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凡是讀般若經典的人,哪一個人不曉得這三句話?都曉得這三句話,這三句話聽得耳熟,實際上已經變成口頭禪,而我們在功夫上依然用不上力,原因在哪裡?我們不明瞭它的方法。所以必須要知道它的道理,「觀照的道理、方法、境界」,這個太重要,不曉得它的道理,你要去修是盲修瞎練。理論的依據你要明白,你才能夠有堅定的信心;懂得正確的修學方法,在修行過程當中不會有錯誤;又曉得修行的境界,能夠更堅定你自己的信心。就好比走路一樣,我確實知道那個地方,知道這個方向,沒錯誤;我又曉得用什麼方法去,採取什麼樣的交通工具最安全、最迅速;又知道沿途這個境界,到哪個地方自己清清楚楚,前面還有多少路程,信心充足。理論、方法、境界缺少一樣,你在修學過程當中都有障礙。

  我們現在講觀,當然頂重要的就是觀照般若,文字與實相,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觀照般若。「觀是思惟」,八正道裡面講的「正思惟」。這裡有兩個意思,一個思惟,一個正思惟,由思惟達到正思惟,這都是觀。「照」有兩種,第一種是「照住」,這個境界裡面,給諸位說,沒有離開心意識。我們修行人要記住,前面跟你講要離心意識才叫照,哪一個人一開頭就能夠把心意識離開?不那麼簡單。離了心意識,那是正思惟,那是甚深般若。初學的人就是用思惟、用第六意識,照住是想,我們講觀想,像《十六觀經》裡面講的觀想,觀想完全用第六意識,「由思之久心寄一處」,這就是照住。

  譬如我們以念佛人來講,念佛人用功夫,他這個心、凡夫的心,妄念太多,一天到晚就是妄念在那裡生滅,一天到晚打妄想,就是念頭的生滅。妄念起來怎麼辦?他就用念佛這個功夫。不管念頭的善惡,不管念頭的是非,念頭一起來,「南無阿彌陀佛」,把它歸到阿彌陀佛,歸到這句佛號,歸到這一念去;沒有念頭的時候,也要南無阿彌陀佛。有念應當歸到南無阿彌陀佛,對,沒有念為什麼也要歸?諸位要曉得,你沒有念的時候,就墮在無明裡頭,你有念是邪見、無念是無明,都錯了,有念是錯了,無念也錯了,落在二邊去。所以教你提起這句佛號,換句話說,你這個心就住在這句佛號裡面,這叫照住,二六時中心裡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除這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念頭,沒有「有念」,也沒有「無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叫照住。由此可知,照住是什麼?照住就是一心不亂,照住就是禪定。你修觀,修觀頭一個是修定,因為你心不得定,用觀這個方法幫助你得定,幫助你得一心;一心得到之後,能夠長期的保持,保持到相當的程度,豁然之間開悟了,開悟是定中開悟,這個時候就把境界提升,由照住提升到照見。「照見,由照住久忽然開悟」,統統在久,久是時間。前面是由思之久心寄一處,我們講事一心不亂,拿念佛的話來說是事一心不亂;照見是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的時候經過很長久的時間能夠保持不失掉,豁然開悟了。「照住得一心」,得事一心;「照見生智慧」,智慧開了。智慧開的時候才「照見五蘊皆空」,這是真正的「度一切苦厄」。

  由此我們也就明瞭,許多人念佛不得一心,原因在什麼地方?因為他沒有照住的功夫,每天不是墮在妄想裡頭,就是落在無明裡面,他怎麼能得一心?他不曉得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去做照住的功夫,換句話說,是修一心不亂,這是他的過錯之所在。得事一心了,繼續努力的去修,才能達到理一心不亂;照見是理一心不亂,必須到照見才能夠把四相破除。換句話說,功夫不成熟,四相是存在的;四相存在,你的功夫是有限的,充其量也不過是到一心不亂而已,就是我們講的事一心不亂,是在這個境界。這樣的境界在通途法門,就是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是沒有什麼成就的,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沒有辦法擺脫業力,這個事情依舊是麻煩,死了以後再投胎、再轉世,這一轉世,前生的事情都忘得乾乾淨淨。再遇到殊勝的法緣,再去修,當中脫節,脫了一大段的時間,如果你前世修的福還不錯,這一世生在到富貴人家享福去了。換句話說,你修行的功夫一脫會脫好幾世,這就是經裡頭常講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道理,也證明菩薩道上進得少、退得多。勇猛精進修到事一心不亂,修了個二、三十年,二、三十年是進;死了之後再去投胎、再去輪迴,來生又不一定能夠遇到機會,換句話說,功夫失掉了,沒有繼續再幹的時間可不止二、三十年,這不就是很明顯的看出來,進得少、退得多。如果進得多、退得少,早就成佛了。好像我們走路一樣,我們從台北向高雄走,我們往前進走三公里,往後退十公里,再往前進又進三公里、退十公里,你們想想,最後連我們這個起點都保不住,變成倒退!

  諸位要曉得,每一個有緣分讀誦《金剛經》的人,就像佛在《金剛經》所授記的情形一樣,大家過去生中都是經歷過無量無數諸佛如來,為什麼今天我們還是這個樣子,你明白這個道理嗎?那就是進得少、退得多,所以才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會進少退多?由於我們對於理論不透徹,方法沒搞得正確,境界更是一塌糊塗,所以生生世世盲修瞎練,把邪途當作正法,我們的過失是發生在這個地方,才落到今天這種地步。這是我們不知道要修觀,不曉得觀照功夫重要,也不曉得如何去觀照。

  下面講「觀」,我們也是先從觀想上講,「因緣聚合,當體即空」,要曉得基本的原理。從自己身上觀察很難,為什麼?就是我執太堅固了。我們從眾生境界上去看,看到這個相都是因緣和合的相,既然是因緣和合之相,它沒有自性,體就是自性,當體即空就是它沒有自性,沒有自體,它的體是空寂的;然後再從外境回過頭來看自己,自己的身心又何嘗不是因緣聚合。換句話說,外面一切境界相當體即空,我自己這個身心又何嘗不是當體即空。這樣容易感悟,悟入實相,正所謂是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入實相)。再觀,「眾生同體,萬法一如」,眾生與自己同體,像我們前面舉的夢境裡頭去體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我同體,萬法本來就是一如,是一不是二,唯一叫做如。如果諸位能夠觀入這個境界,你的平等心現前,清淨心也現前,慈悲心自然就生了。這在修學方面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常作如是觀,觀入這個境界,就是入一真法界,就是入常寂光淨土。

  又觀六祖能大師悟入境界,六祖大師給我們講的五句話,我們來觀這五句話,他老人家講,這是他開悟的時候說出這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這兩個字,要是以現在的語氣來說,沒有想到,真沒有想到我的自性怎麼本來是清淨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話裡頭充滿歡喜,這個意思很像初地菩薩歡喜地,他剛剛登地好歡喜,「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是他真正見到了,不是聽說的。不是說我一覺悟,悟到這個境界,不是的,是親自見到的,眼前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的自性清淨心本自清淨,沒染污;自性清淨心本不生滅,可見得生滅是虛妄的;自性清淨心本自具足,沒有一點點缺少,圓圓滿滿,無欠無缺,樣樣具足。正因為本自具足,所以佛在經上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為什麼有求必應?因為你本自具足。如果不是本自具足的話,有求必應誰敢講?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換句話說,無有來去;更妙的是能生萬法。我們仔細去觀想六祖大師開悟的這個境界,這幾句話就是說出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如是如是。換句話說,我們的自性清淨心有沒有染污過?沒染污。

  我在上一次舉個例子跟諸位說過,諸位應該要記住,我把眼睛比作自性,把有色的眼鏡比作妄識,譬如我們戴一個綠色的太陽眼鏡,這個綠色太陽眼鏡一戴上,看到外面的境界相,每一個相上都帶一層綠色,換句話說,都染上綠色,試問問外面境界相有沒有染?大家曉得沒有染。我們的眼睛有沒有被綠色眼鏡染綠?諸位要曉得,眼睛也沒染。由此可知,內心跟外境俱無所染,正是清淨本然,這是真相。今天我們講的染污,病在哪裡?病在眼鏡上,實際上眼鏡與外境不相干,與眼根也不相干。由此可知,心意識就是眼鏡,它與外境不相干,與真如本性也不相干,所以才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這句話懂了,第二句是什麼意思?我們能相信嗎?真的是「本不生滅」嗎?我們眼睛看到現在有生有死,一切動物都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那不是有生有滅嗎?這是我們看錯了。再舉一個比喻來說,我們以物相來講,外面境界相來說,我們眼睛看這個相沒有生滅、如如不動,我們這是假設在短時間當中,譬如一秒鐘當中,我們看這個相,一秒鐘當中我們看這個沒有生滅;但是我們拿電影攝影機來照這個相,也照一秒鐘,結果攝影機裡面呈現的相是生滅相,一秒鐘鏡頭開合二十四次,就變成二十四個相續相。從這個地方你也曉得了,我們看到外面一切境界相有生有滅,是什麼?妄心看的,妄心是個生滅相,所以看到外面這個相就變成生滅相,不知道真相是不生不滅。諸位要是見到「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菩薩的地位上你已經證到無生忍位,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見到真相了。六祖大師這幾句話,若沒有證得諸法實相說不出來。如果我們把生滅的妄心捨掉,六祖所見到的這個境界,我們必然可以見到,我們所見到的一定跟六祖所見到的是一樣,真理只有一個,真的境界也只有一個。這句話我們相信它是事實,我們今天自己所見的相是錯用了心,產生誤會,產生虛妄的境界,而被我們執著認為那是正確的,真實的境界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

  「本自具足」。我現在我的智慧也沒有,我的財富也沒有,我的地位也沒有,我具足什麼?諸位要曉得本來具足,你現在所缺乏這些是因為你有障礙。我們舉個比喻說,太陽的光明本來具足,這你相信,今天天陰,從早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太陽,你能夠說今天太陽光不具足嗎?今天為什麼沒有太陽光?雲彩遮住了,今天有濃厚的雲層,雲層把太陽遮住,今天才一天陰天,太陽光明本來具足,被雲彩遮蓋住了。我們自己法法具足,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福德與諸佛菩薩一樣,無二無別,現在有沒有失掉?並沒有失掉,有障礙。就好像太陽的光明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只是被雲層障礙住。我們被煩惱障障礙住,被所知障障礙住,換句話說,被我執、法執障礙住,你破掉二障、去掉二執,本來具足就現前,道理在此地。

  「本無動搖」,跟不生不滅的義趣很接近,不來不去。《華嚴》裡面所示現的,世尊不離菩提場而升夜摩天、而升兜率天、而升他化自在天,這是示現的不來不去。「能生萬法」,一切萬法都是從心變現所生,心是能生,萬法是所生,能生是真的,所生也不例外。古德做個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能作的是黃金,所作出來的是器皿,器皿千千萬萬的相狀不同,但都是金。所以我們把金比作性體,把器比喻作相狀,諸位想想,金變成器,器是不是金?當然是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要問有沒有金?有金;有沒有器?有器。不能執著的是相,為什麼不能執著相?因為相是虛妄的,而且相還就是性。譬如我今天歡喜,我用黃金做一朵蓮花,你如果執著金就是蓮花;我明天不高興,我不喜歡蓮花了,我把蓮花熔化之後,把它鑄一尊佛像,蓮花就變成佛像。相有沒有?相有,相是不是金?相就是金,但是你不能執著相。所以經裡面所破的,破我們執著相。四相裡不是沒有人,不是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人、我、眾生都有,不能著相,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為什麼不能著相?相雖然是性,但是相千變萬化,確實有相,你執著就錯了。執著是什麼?諸位曉的,你一執著,你所用的就是分別心、執著心,你用心意識了,唯有心意識才著相。自性能生而不執著,妙就妙在這個地方,自性能夠一切通達明瞭,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得大自在。這是從六祖開悟的境界我們去觀想,也能夠破四相,教我們入真實的境界。

  「如此觀照,則不知不覺我執自然化去」,這就是教你用這個方法,「此乃消歸自性之善巧方法」,真正是妙極了!前面跟你講的觀照,你四相去不了,你從這上面去觀想,把心量拓開,發廣大心,在境界裡頭作如是觀,自自然然不知不覺我執沒有了,我執變化了,把小我變成大我,把假我變成真我,這叫消歸自性,這個方法善巧極了。

  「又觀三界九有,輪迴根源,為欲色識三者」,佛經裡面講三界九有、講六道輪迴,講這些幹什麼?唯欲、色、識三者,叫你明白這個,三界九有六道輪迴出不了這三要素。你明白這個道理,才真正體會到佛在經典裡面一再教我們要離欲、要不著相、要轉識成智,這個道理才恍然大悟。所以,「欲不可不斷」,根本煩惱,欲是欲望,不但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七情你要斷;成佛度眾生,你要是有這個欲望,你也要斷,你要是不斷,你就沒有辦法超越欲界,要好好的記住。我發願學佛度眾生成菩提,這不很好嗎?如果這個願變成欲望,就糟糕了。佛只教你發願,可沒教你把你的願變成欲望,那就糟糕了。度眾生是好事情,利益眾生是好事情,眾生可憐,這麼苦,十方諸佛為什麼不來度眾生?你著個什麼急?操個什麼心?時節因緣沒有成熟,這個事情勉強不得!所以佛法裡面要你發廣大願,可不能把你的願變成欲望,這個是一定要認識清楚,要分辨明瞭。

  斷欲,超越欲界了,超越欲界之外,所剩下的是色相,像四禪天這是有色的,四禪天人為什麼不能超越四禪?因為他執著色相。所以佛給我們講「色相不可以執著」,只要不執著色相,就能夠超越四禪。超越四禪之後,上面還有四空天,四空天有情識在,但是他還是沒有辦法超越六道,因為無色界天還是屬於六道之一,「必須把情識轉化為智慧」。小乘人就做到這一點,所以他能夠超越三界,他把情識轉變為正覺。前面我們講過,我們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如來果地上具足的,菩薩是正等正覺,小乘就是阿羅漢與辟支佛,他們成正覺。由此可知,四空天的人雖然很高明,欲他也控制、也離開了,色相也不執著了,他的麻煩還是在迷而不覺,所以他沒有辦法超越三界。迷是什麼?情識就是迷。這個時候破迷開悟,轉情識為正覺,這是真正的智慧。二乘人有正覺,沒有正等正覺,正等就是等於佛的智慧,他沒有,他是正覺是不錯,他跟佛的智慧還相差有很大的一個差距,但是他能夠超越三界,這個時候算是入佛門,具足學佛的本錢。在此地佛要求我們把欲要斷,色相不可以執著,情識一定要化成智慧,這也是修學最重要的、最高的指導原理原則。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