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圓覺經  (第二集)  美國  檔名:09-010-0002

  序【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從這裡看起。前面第一章,就是文殊菩薩這一章,在上一次我們略略的說明這一章的大意,主要就是要我們認識一切諸佛是依據什麼樣的理論、方法修成的,這是第一章最重要的意思。

  第二章是講修行的方法。我們從第一章曉得十方諸佛都是依圓覺清淨覺相而修成的,現在我們要問了,圓照清淨覺相怎麼樣修法?所以第二章非常重要。第二章普賢菩薩章,可以說從這以後都是講修行方法,而普賢菩薩這一章是修行方法裡面的總綱領、總原則,其餘的菩薩是各代表一種方法。它這是屬於總綱領,不管你修哪個方法。後面的十位菩薩代表的就是菩薩的六度萬行,代表無量的法門。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代表總綱領,因此這兩章所講的都是原則,這種原則可以應用在一切法門上,我們念佛也不例外,念佛、參禪、持咒都可以運用這些修行的原理原則。

  『次告』,「告」,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普賢菩薩。『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這個意思是從上一章來的,在前一章我們曾經講過。「一切幻化」是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相。真相確實是幻化的,幻就不是真實的,化是變現的。我們通常講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法,其實這一切法真的是因緣生嗎?佛在楞嚴會上告訴我們「非因緣、非自然」,又把它否定了。講因緣生法是對付外道的,因為印度有許多外道主張一切萬法是自然的,所以佛才說因緣。說因緣是破他執著自然,是破人家執著的,我們再要執著一切法是因緣生的,這又錯了。佛法在破執著,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為什麼不能執著?因為一切法本來不生,幻化就是不生,既然不生,哪有滅?當然就沒有滅,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的真相。而《楞嚴經》上佛又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那就是幻化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的真相確實是如此,可是這個真正是難懂,很難體會,因為我們總是把眼前這些境界都看得很實在,這是我們的迷,我們的執著。

  眼前我們這個境界絕對不是實在的,不是真實的,而是一種相續之相。我們有真如本性,既然有真如本性,性是體,有體當然就有相,所以它現這個相。雖現相,這個相是幻相,而這幻相是相續的,體有這種功能。我們對相續的相,不曉得它的事實真相,所以就把它看作真實,這就迷了,一念不覺,這就迷了。

  譬如我們看電影,銀幕上那個相是幻相、是不生不滅,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好像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我們曉得那個鏡頭一打開,畫面映到銀幕上去,一映上去立刻就把它切斷,第二張就接著出現,這樣一秒鐘鏡頭開合二十四次,每開一次換一張,一秒鐘換了二十四張。這些連續的畫面過得太快了,我們前面的印象還沒有離開,第二個印象馬上接著就來了,我們就看到好像是真的,是個活動的畫面,其實你看看底片,哪有活動?沒有活動。所以我們就銀幕這上來看,確實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馬上開了一下,立刻就沒有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銀幕上的相的確並沒有,影像現在銀幕上沒有相,它開的時候沒有相,關起來還是沒有相,所以不生不滅。

  我們現在不說別的,就說阿賴耶識,因為一切幻相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阿賴耶識現相的功能,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我想都是很保守,因為事實真相決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佛給我們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秒鐘以我們普通的可以彈四次,一秒鐘能彈四次,這個速度還是很慢,一秒鐘就算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所以一秒鐘開合二十四次就已經把我們欺騙了,如果一秒鐘要開合二十多萬次,我們怎麼能夠覺察這個現象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實在無法能夠覺察得出來,但是這個是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可以說是最不容易讓我們相信,而大經裡面常常講,這是八地菩薩的境界,八地菩薩才見到。所以這個地方講「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如來是講我們自己的本性,幻化是講我們自己本性變現的境界,不是從外面來的。

  『不了如幻,是名不覺』,你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不了解,這就叫「不覺」。好像我們看電影,不明真相的話,我們是迷,迷在這個境界相,我們不覺。如果了解真相,在那裡看什麼?看鏡頭開合,在銀幕上能看得出一張一張的在那裡換片子,你要是曉得這個真相的話,那你就覺悟了。我們眼前也是如此,你要對於眼前這個世界曉得是剎那剎那在那裡生滅,就像放映機換底片一樣,你要是知道這個相的話,跟你說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什麼恐怖都沒有了,為什麼?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就得大自在了,你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明瞭了。為什麼?『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你曉得這個是幻妄的,你就不迷了。不迷就是離幻,離幻你就不著相,對外面不執著,像《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對內就「如如不動」。內如如不動,外不取於相,這是大覺,「是名為覺」。所以覺與迷就是在事實的真相你了解不了解,一了解就是覺,不了解就是迷。了解之後,受用自在;不了解,受用不自在,在裡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悟徹悟,一悟永遠悟了,這叫頓悟,第二章講的話是屬於頓悟。「方便」是講方便法門,這個裡頭不用任何的方便法,一悟就圓滿了。下面舉了一個比喻說:

  序【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

  大師在這裡用一個比喻,譬如我們做夢,在夢中害了病,害病不要求醫、不要去治嗎?忽然曉得我在做夢,做夢就不需要求醫,也不需要治了,就沒事了,什麼事都沒有了。如果我們在現前一旦覺悟到,我們現在在夢裡,你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不但是連病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只有剎那生滅,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決沒有生死這回事情,也沒有輪迴這回事情。什麼樣的境界都是從自性變現的,昨天我們講過,心清淨就變四聖法界,心裡面染污就變六凡法界,善心就變三善道法界,惡念就變三惡道法界。境界是心變的,所以境隨心轉,山河大地都是隨心轉的,這是覺悟的人,迷了的人他恰恰相反,迷了的人心被境界轉,悟了的人心轉境界,這是迷悟不相同的地方。

  此地我們要重視的就是「不作方便」,由此可知,以種種方便法那實在是不得已,在無可奈何之下才加上種種方便法。如果真正通達這個道理,一門深入是決定成就,不但成就,在時間上來講也是最節省、最快速,我們都希望早一天成就,一門深入,這比什麼都快,所以在修學上,我們決定一門之後就要認真的學。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情形,這個情形當然不是我們自己親證的境界,是聽佛這麼說。圓瑛大師在此地所寫的統統是經裡面有的,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他在這裡胡造謠言,經文上佛就是這麼講的。

  所以什麼叫利根?什麼樣叫上智?上智利根是聽了就相信,他信了他就依照這個方法來做,這個人就是利根。聽了半信半疑,聽了之後還再要去找證據,還得要去追究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這個人根就不利。就是聽了他不能馬上就相信,總得還去考察,吃盡苦頭之後這才相信,這就不是利根。所以學佛畢竟利根的人太少了,像我自己,我的根就很不利,學了三十年才相信,這糟糕。當年老師跟我們講的時候不是馬上就相信,真是這麼多年來吃盡了苦頭,想一想真的,看得很淺顯的東西原來是佛法裡頭最精華的,再沒有比這個更精華了。

  我今年在香港講經得到一個寶貝,什麼東西?《西方公據》。你看看,這個書平常沒看在眼睛裡頭,太平常了,幾十年擺在桌子上都沒看得起眼,今年春天在香港講經再翻一翻看,一切佛法裡頭所講的東西統統在裡頭,我有這一本就夠了,什麼都可以不要了。《西方公據》,我在香港圖書館裡面看到大概有六種不同的版本,六種裡面以這一種內容最好、最豐富,所以我一回到台灣馬上就印了三千本。它這個帶有九品蓮圖,那個蓮圖是什麼?就是教你念佛,計數念佛。那一本念完了之後,在佛前面把它焚化掉。但是現在的人心懈怠、放逸,照他那個方法來念,念一千聲點一點,先用淡顏色的筆點,漸漸用濃的顏色筆去點,可以點個五六遍,那一本小冊子恐怕好幾年你也念不完。你念不完怎麼樣?你的心就懈怠,就不念了。俗話常講打鐵要趁熱,要一鼓作氣才有成就。

  現在印刷術很便宜,成本很低廉,我們印九品蓮圖,成本一冊才台幣一毛九分錢,這很便宜,所以《西方公據》印了三千冊,蓮圖印了一萬冊。我勸大家不要照他那個數字點,我們拿著念珠念一圈一百聲就點一點,一遍點完了馬上就燒掉,「我這一本念完了,好快」,沒幾天就念完了,你那個勁就起來了,我們就再換一本,免得一本點了又點,老是點不完,這累死人。所以我就勸大家,你念一串念珠一百零八聲,你就點一點,點完了寫上名字在佛前焚化,馬上再換一本。如果沒有了,寫信找我要,馬上就會寄來,很便宜,印這個太方便了。用這個方法無非是勸導大家好好的念佛。譬如一天定一個數目,念一千聲一天就點了十個圈,念兩千聲就點了二十個圈,要是一天念一萬聲佛,你就點了一百個圈,沒幾天就點完了,這是個很好的方法。

  念佛的功德利益,《西方公據》裡頭統統都有說到,而且告訴你,你這一發心,確實西方世界七寶池中就有你自己一朵蓮花,蓮花上有你的名字。我再告訴諸位,還有同修們自己看到蓮花,看到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這不是假的,這不是做夢,不是幻想,為什麼?他沒想,沒有這個念頭,根本就沒這個念頭,忽然看見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一點都不假。所以這個同學來跟我講,來問我,我說:好,太好了,你一直念,你決定成功,決定成就。

  有這一本《西方公據》夠了,修行是愈簡單愈好,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給他人悟」,那些人要找麻煩就給他去悟;「八萬四千行,讓給別人行」,他們去行去。我們統統放下了,走一條路。供佛,一尊;經本,一卷,走到哪裡就帶著它,這就是西方公據,據是憑據,我們往生西方的憑據。因為一尊佛像便利觀想,你常常見到,看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一定是這個像,你非常熟悉,所以這個像不能多。同是阿彌陀佛的像,有好多種不同的阿彌陀佛像,你都請來供,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如果你忽然想到:這個阿彌陀佛是我供的哪一尊像?你有這個一念就打閒岔了,你就去不成。阿彌陀佛來了,你供了十幾尊阿彌陀佛像,這個阿彌陀佛像哪一尊?這就麻煩了,所以這是我們要避免的。

  每個地方寺院雕塑的不同,或者彩畫的阿彌陀佛的形像都不一樣,我們可以瞻仰,可以禮拜,可以恭敬。我們自己供奉的就是一尊,一生不改,就是供一尊,這個成就就快了。古人一般三年成就,我們要這樣修法,三年一定有成就。所以佛堂裡面供的許多佛像是供大眾瞻仰,我們自己修行決定不可以,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太雜。念觀音菩薩的只供一尊觀音菩薩,決定往生。

  什麼事情都得要專一,專一就『不須更作方便』,你這個心真正信了,真正「一」了,就不作方便。如果還有懷疑,不能專一,那就再加,或者念佛裡頭再加上參禪,再加上持咒,再加上觀想。真正信得過就不要再作方便法,像《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前面兩句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是一門專修。所以此地這個綱領講得更高,完全是對上上乘人所說的,就正如六祖的《壇經》一樣,他老人家那個手段就是接上上乘人,經上講得很清楚,神秀大師在北方是接引大乘人,他是在南方接引上上乘人,上上乘人是不假方便的。

  序【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所以這個是屬於頓悟、頓超,沒有次第的。你是一覺就離,就怕你不覺,覺就離,離了就是覺。曉得一切是如幻的,這就是覺。我們對於這些經文很熟,雖很熟,但不是自己境界,譬如《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個都會念,「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們都念得非常熟,可是沒用處,在日常生活當中你還是凡所有相樣樣都當真,你不能如幻,你這境界轉不過來,經念上千遍萬遍,境界總是轉不過來,不是你的境界。如何能把這個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確實要成了自己的境界,你就大徹大悟了。你要問佛菩薩見解如何?佛菩薩見解就是這個見解。

  《法華經》裡面講「入佛知見」,佛的知見是什麼?佛的知見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曉得這一切法統統是幻法。幻法有沒有?有,雖有不實,所以他在一切法裡頭不取著、不動心,他心地清淨,智慧圓滿,他在境界裡起作用就是圓覺清淨覺相,這是第一章裡面所講的,我們學佛就是學的這個,我們念佛也是想念到這個境界,念到這個境界就是理一心不亂,念到這個境界,天下太平。我太平,他不太平,只要我太平了,我看他也太平了,你看這個世間打仗就像看什麼?像大人看小孩打架一樣,自己的心清淨光明,一點妨礙都沒有。所以頓超沒有次第,實在講沒有漸次,凡是講漸次都是沒悟,沒悟的時候有漸次,悟了以後沒有漸次。

  序【如夢瘡之人,既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這個比喻一看就明瞭了,這就是說明的確是如此。佛與眾生就是覺與迷,而覺與迷正是一念之間,所以前面講一念覺就是佛,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是實相,覺迷不同,覺悟的一念就叫佛,迷了一念就叫眾生,可見得佛也是一念,眾生也是一念。從一念上講,生佛平等,生佛不二,所以佛在本經裡面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真的。你要說眾生跟佛所差別的,佛一念覺,眾生一念迷了,一念是真的。再跟諸位說,只有一念並無二念,給你說二念、說三念、說萬念都叫方便說,那種境界是一念迷的境界。這是講第二章教給我們修行的原則,可以說就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所以佛法自始至終著重在「知」,「知」是智慧,真正的智慧,迴向偈說「願求智慧真明了」。第三章是佛告普眼菩薩:

  序【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

  普賢這一章裡面沒有漸次,所以那是上上乘人的境界,一聞千悟,一悟就徹悟,是那個境界。我們到不了這個境界怎麼辦?到不了就慢慢來,那就得借方便。像我們今天念佛,念佛就是方便法的一種。參禪也是方便,持咒還是方便,那就是借著方便法,漸次的去深入。可是漸到你心要達到清淨的時候,由漸就轉到頓,所以悟的時候一定是頓悟。煩惱輕,心地清淨的人容易頓悟。我們現在用漸修的方法,無非是先求我們心地清淨,先求煩惱減少,這是念佛。所以像念佛,你念到功夫成片,那煩惱幾乎去掉一半;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再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頓悟。理一心以下是漸修,頓是由漸而頓的,沒有漸的功夫,你頓不了。我們看《壇經》裡六祖大師那個頓悟,雖然這一生當中沒看到他漸修,人家還有前生,生生世世的修行,那個帳都要算上去,多生多劫修習,他這一生成熟了,他頓悟了。好像我們看一個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他不是突然來的,他前面不曉得用了多少年的工夫,由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才能夠達到理一心。當然這個裡面信心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你信心清淨就容易頓悟,《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頓悟。

  所以懷疑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底下就是疑,你要不把「疑」這個煩惱破除,你的信心怎麼能得清淨?信心不清淨,你怎麼能夠悟入?這個道理我想也不難懂。所以疑是很大的障礙,有疑一定要把這個疑惑斷除。所以為什麼要讀經?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就是因為這個疑團沒有法子打破,這才要讀經,才要親近善知識,求他們來幫助我們把這個疑斷掉。疑斷掉之後,那個境界人家幫不上忙了,那是你自己的境界。「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你自己的境界,什麼人都幫不上忙,換句話說,什麼人也障礙不了你。可是你信心不清淨的時候,別人能幫你忙,也能障礙你。幫你忙是把這些道理給你說清楚,把你的疑問破掉。要障礙你,是再製造一些麻煩叫你更懷疑,那就糟糕了。再找疑問叫你更疑,那就是找你的麻煩,就是把你的懷疑加重,叫你永遠不能開悟。所以你在有疑的時候,人家也能幫你忙,也能夠障礙你。這個疑要一破了之後,是人家幫不上忙,也破壞不了你,他也沒辦法。你的心生實相,成佛證果的時候,他障礙不了你,破壞不了你,同樣的,他幫不上你忙,十方諸佛都幫不上忙,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白。心裡頭有疑,這你就怕了,疑神疑鬼,心裡頭惶惶不安。如果疑斷掉了,你想想看怕什麼?沒有可怕的。菩提大道就在眼前,是一條康莊大道,穩穩當當。

  所以斷疑生信是一切經裡面第一個宗旨,連《華嚴經》大經一展開,清涼大師的四分,信、解、行、證,頭一分就是信。信解,信了,理解了,疑就破了。所以別人能夠幫你忙就是幫你信解,在這上幫你忙,行證上幫不上忙,就是行證上也沒辦法障礙你。你想想看,行,你修清淨心,你修清淨心什麼人也障礙不了。我不讓你修行,我把你關到監牢裡面去,你心還是清淨的;我用火把你給燒掉,心還是清淨的,這沒辦法,什麼人對你都沒辦法。所以你到這個階段,是佛菩薩幫不上忙,妖魔鬼怪也沒法子障礙,到了第三個階段就是這個情形。可是你這個信解沒有基礎的話,是諸佛菩薩善知識能幫你,妖魔鬼怪也能障礙你。

  這位菩薩的名號含的意思很深,到漸修的時候,第一個是普眼。普眼是智慧之眼,你要能觀察,換句話說,你要能夠認識境界,要能夠辨別邪正,能夠辨別真妄,要有這個能力,所以在漸修一開始,用普眼菩薩來代表,菩薩在此地也是表法的。

  『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正念」就是無妄念,諸位要曉得,這個地方不是無念,昨天跟諸位講了,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以無念為宗」,達摩祖師傳來這個法門是以無念為宗旨。無念是無有念亦無無念,這才叫無念,所以他這個無並不是相對的,並不是有無的無,無念對有念,那你就錯了,你把這個意思完全搞錯了。有念沒有,無念也沒有,無有念,無無念,這叫正念,所以無念是正念。有念是邪念,無念還是邪念,不是正念。我們六道凡夫有有念,無想天跟四空天他有無念,他無念還是凡夫。所以佛教給我們,什麼叫正念?無凡夫的有念,無外道四空天的無念,有念、無念兩邊都離開,這時候正念現前,這個境界是佛家所講的,所以這無念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無念是有正念。這一句話也很難體會,為什麼難體會?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今天的境界不是心裡有念就是無念,怎麼能夠這兩種妄念同時離開?同時離開那是什麼境界?你有這兩種念,有有念或者有無念都是不覺,清涼大師在《華嚴》上說得很好,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這兩樣東西都障礙圓覺,我們的圓覺性不能現前,所以不能見性,必須把兩樣都要離開才能真正做到明心見性。

  這個修法昨天也跟諸位提了,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就很好,二六時中心裡面有一句阿彌陀佛,不讓這個心裡面有其他的念頭。你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有念,沒有其他的分別執著妄想是無念。有一句阿彌陀佛是離一切無念,無一切念頭的時候是離一切有念,所以這句名號確實是修學正念(離一切有念跟無念)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但你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這句佛號的功夫才能夠得力。這一句佛號完全與圓覺性相應,這一句佛號就是圓照清淨覺相,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一句阿彌陀佛是把自己喚醒,如果不喚醒,必定又迷在外面境界。迷在外面境界,兩個現象,一個是生邪見,一個是長無明。修行人第一個要破邪見,第二個要破無明,一句佛號確實能夠辦得到。

  所以念佛就是正念,但是諸位必須要曉得,如果你要是不懂得這裡面的道理,念這句佛號還是迷,他念念求阿彌陀佛保佑,他不是把自己的覺性念出來。會念的人是念念無量覺,樣樣我都覺而不迷,與西方阿彌陀佛自然相應,因為阿彌陀佛是無量覺。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覺而不迷,我們今天跟他學同樣的法門,我們也學覺而不迷,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感應道交,這是真正有效果。如果不曉得這個門道,不知道這個道理,把阿彌陀佛當神明看待,我們完全依靠他,這個力量就太薄弱了,可以說只能夠跟淨土法門結個緣而已,阿賴耶識裡頭種一點佛法的種子,你不能成就。為什麼不能成就?因為這個事情是阿彌陀佛幫不上忙的,前面講過幫不上忙,覺是要你自己覺。

  往生淨土,雖然沒能夠大徹大悟,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第一個你要信。你要懷疑的話,阿彌陀佛幫不上你忙,這個幫不上忙。你決定的信心,阿彌陀佛能幫上忙,所以他這個法門是其他法門所沒有的。其他法門必須要從信解行證這個順序上去做,淨土法門他可以不必,你縱然不能圓照清淨覺相,你對於西方淨土這些理論方法真正能信得過,依教奉行,你自己發願往生,臨命終時佛來接你,一半靠自己,一半佛來幫忙;你自己沒有信心,佛不來幫忙,所以這是相對的,但是這種相對的便宜在其他法門裡頭沒有,唯獨淨土有。你有一分信心,佛幫你一分忙;你有十分信心,他幫你十分忙,所以這是自古以來所講的難信之法,這是個特別法門,這個法門成就的人太多了。

  正念現前就是一切妄念都離開了。我們念念執著這個身,這個念是妄念。我們念念想著我們自己心裡的見解,我們的成見,我們的執著,這是妄心。所以幻身滅了不是說身沒有了,是身見沒有了。諸位曉得,身見是見思煩惱裡面第一個,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見解是錯誤的,錯在哪裡?我們還拿做夢來做比喻,你在做夢的時候,夢裡頭當然有自己,不會說你做夢,夢裡頭沒有自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這個道理的,一定有個自己。夢裡這個身是自己,夢裡面的境界是不是自己?你要醒過來想一想,整個夢都是自己心變現的,夢裡頭哪一樣東西不是自己?你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錯了。你應該要覺悟全夢就是自己,夢裡面的山河大地,夢裡面的一切人物全是自己,沒有一個不是自己。你要這樣一醒悟,這個認識叫什麼?法身。從這個地方你如果能夠稍稍體會到,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性變現的,哪一樣不是自己?你在這上一下入進去了,你就證得法身。我們這個身是不是法身?是的,是一部分。你把這個法身裡面的一點點認為是自己,別的都不承認,都不是的,這是你迷惑顛倒。

  『幻身滅故』,就是你身見斷了,見惑斷了。『幻心亦滅』,「幻心」是代表思惑,貪瞋痴慢疑是思惑,所以這兩句就是我們講的見思煩惱斷了,離開了。見思煩惱斷了是煩惱障破了,我執破了,我執破了還有法執。『幻塵亦滅』,「幻塵」是外面一切法。知道無我了,無我還有法,法也不是真的,法也是自心變現的。就好像在夢中一下覺悟,整個夢都是我變的,這整個境界原來就是我自己一個人,你要是覺悟到這一點,我執破了。我執破了,你把這一切境界認為都是自己了,這叫法執。是不是自己變的?是的,但不能執著。你一執著,這就是病,不執著就對了,不執著就是入了諸法實相,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把法執破掉。幻塵是講的六塵,也不執著了。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塵」,如果我們從唯識上講是相分,「幻滅亦滅」,見分也滅了。見相兩分都滅了是什麼境界?本覺現前,圓覺現前,『非幻不滅』。如果就我們現前這個境界來講,你要是把見相兩分都滅了,這個時候你什麼東西用事?「非幻不滅」,就是見性不滅,聞性不滅,真如本性不滅,這個境界就成佛了。這是什麼佛?分證位佛,圓教初住菩薩,我們念佛人的理一心不亂,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圓教初住菩薩是分證位佛,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是分證即佛,後面還有個究竟即佛,這個時候你所用的心是真心,一點不假,跟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就是十方諸佛他的境界圓滿,你現在是才證得。好像月光一樣,古人常常拿月亮來比喻,你現在這個月才是個月牙,好像初三、初四的月亮,如來是十五的月亮,圓圓滿滿的,但是不是月光?都是月光。你總不能說初三、初四的月光不是月光,十五那個月光才是月光。絕對是真的,只是一個圓,一個不圓,這是真佛,絕對不是假佛,一個是圓滿的佛,一個是不是圓滿的佛,但決定是真佛,這時候就用六根的根性了。

  六根根性,在《楞嚴經》裡面有很長的一篇經文,「十番顯見」,那個顯見就是講的見性。佛舉一個例子,在六根根性當中舉一根,舉眼根,舉見性來說明,說明見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常不斷,這真的一點不假。什麼時候你才能利用,你才會用?這上面幾個層次,你要斷見惑,要斷思惑,要破我執,要破法執,要離相分,要離見分,真心才現前。這就講漸修了,一步一步有次第,而且這個次第不能夠顛倒,因為它有淺深不同,最初的一定是先破身見。小乘裡面破身見就證須陀洹果,這小層次,小乘叫見道位,見道之後就修道,所以從初果以上這叫修道了。到四果阿羅漢,破了我執,煩惱障斷了,就是此地的兩個階段,「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這是阿羅漢的境界。「幻身滅故」是小乘初果須陀洹,「幻心亦滅」是四果阿羅漢,到「幻塵滅故,幻滅亦滅」,這就是圓教初住菩薩。

  如果我們用念佛這個法門來說,幻身滅故就是功夫成片。我們現在念佛功夫不能成片,身見太重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擾亂得我們功夫不能成片。如果我們一旦覺悟這個身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世間無有一法可得,一旦能真正覺悟到這一點,你這個功夫跟別人就大大不相同,你就能夠達到功夫成片。如果到幻心亦滅,煩惱也沒有了,事一心不亂現前。到幻塵亦滅,幻滅亦滅,這就是理一心不亂。這是講漸次的修學,這個理論也是通一切法門。

  第一章文殊菩薩是講知見,正知正見。第二章普賢菩薩是頓修,頓悟頓修。普眼菩薩這一章是跟我們講漸修的原理原則,所以他後頭這兩句說得好,『即是修行,漸次深入』,這是一般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夠做得到的。像普賢那一章是上根人才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普眼以下,這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所以這部經是愈講愈淺,深的在前面,往後愈講愈淺,講到圓覺那一章,就是我們初發心的就能做到。他教材編的順序是最深的在前面,最淺的在後頭,不是像一般淺的在前面,深的在後面,他最深的在前面。深,不行了,再淺一點,還不行,再淺一點,就是這個辦法,到最後實在不行了,講到最後的圓覺章那就很淺了,完全是我們現前境界。第四章,金剛藏菩薩:

  序【聞前章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難。】

  第一個是:

  序【以真難妄。】

  我們先解釋第一。在第四章裡頭是金剛藏菩薩提出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與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提出的問題可以說是相似的,是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在佛教裡頭是最大的問題,一直到今天,學術界裡面都認為沒法子解答。為什麼沒有法子解答?無法解答實在講是真正的解答,因為這個境界是要你親證的。佛證出來,說出來,說出來你不相信。他是真的見到了,你沒有見到,他跟你講你不相信。譬如我們在此地講經,這裡有許多菩薩龍天在這裡聽,我這樣講你相信嗎?你不相信,你為什麼不相信?你看不見。佛眼他看得見,他看見有多少人在,一個一個名字都叫得出來,你一個也不相信,這沒有法子的事情,確實是如此,所以說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其實這些問題菩薩既然提出來,富樓那尊者提出來了,佛解答得清清楚楚。因為金剛藏菩薩聽到前面佛說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於是乎他就起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深疑不是淺疑,是大疑問。第一個問題:

  序【以真難妄:若諸眾生,本來成佛,惟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

  他本來是佛,佛為什麼會起無明?這是個大疑問。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變成眾生?當然是因為他起了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什麼道理起的一念不覺?什麼時候起的一念不覺?疑問就產生在這裡。諸位要是細細的去體會這個經文,答案全在經文裡面,這個決不是宗教的感情,要以理智契入,你自己才能夠得到答案。第二個疑問:

  序【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假如說無明不覺是本來有的話,那佛為什麼說眾生本來成佛?這是第二個難題。第三個難題:

  序【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來成佛。】

  『異生』就是指九法界除了菩薩以外,叫「異生」。菩薩叫同生,因為菩薩跟佛相同,菩薩圓滿了就成佛了。聲聞、緣覺跟菩薩不同,六道凡夫跟菩薩不同,叫異生。你看《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同生性、異生性,就是指這個。修菩薩道決定成佛,所以菩薩與佛是同生性。十法界裡面其餘八個法界叫異生性,六道加上聲聞、緣覺。『若諸異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序【後起無明,此乃真能生妄。】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真,他現在一念不覺變成無明,現在變成六道凡夫,這不是真能變成妄嗎?既然真能變成妄,現在這些諸佛幾時再起無明?

  這三個問題與《楞嚴經》第四卷裡富樓那提的這三個問題完全相同,這是三大疑問。諸位要曉得,如果這三大疑問橫在心頭不能夠破除,魔可以障你,所以菩薩道上有五十種陰魔,他才能做怪,他才能找麻煩。他為什麼能找你麻煩?就是因為你有這三大疑問。也許這三大疑問現在你還沒能提出來,這叫根本大疑,大的疑問。你現在雖然有這個疑問,你現在自己還不曉得,如果你這三個疑問要拔除了,你這一生決定成就,你在菩薩道上不管學哪個法門,障礙會很少。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但是這個問題真正不好懂。我們看底下兩句話:

  序【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所以這是根本的疑惑,確實能障信心。我好像在初受戒的那一年,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一年,我有一個同參,明演法師,他已經過世了,這個人很用功,是非常好的一個人,人也很慈悲,也非常的發心。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就是學講經,他就很不以為然,他說:「你學講經,雖然是苦口婆心,怎麼樣去勸人,人家不信你還是枉然」。我說:「那怎麼辦?」「那要有神通,一現神通人家就相信了。」所以他學神通去了。心是好心,學了神通怎麼樣?弘法。他說:「我一現神通大家就相信了」,他就到大溪齋明寺跟屈文六學密。那個時候在台北,密宗的上師屈文六是很有名的,跟屈上師學密。他真幹,三個月磕十萬大頭,那個地板痕跡都磨得很深,真正幹,日夜的苦修。學了三年,他告訴我,他能夠看到鬼神了,人鬼雜居,住在一起。他說黃昏太陽下山的時候,街上就有鬼走了,不多,就好像是早晨街上人不多。到晚上八、九點熱鬧得不得了,鬼也擁擠得不得了,到處都是。當然他不是說假話,他這個人不是說假話的人,可是我說:「你完全說的是鬼話,你看見我沒看見,你神通沒有得到,得了個鬼通」。我說:「你度不了人,你說這些話,人家反而說你妖言惑眾。你看到了,我沒看到」。我說:「你還是度不了眾生」。但是常常與鬼打交道沒好處,搞了一臉陰氣,人雖然是胖,臉上發青色,不正常。他就常常跟鬼打交道,所以大概以後不到一年,他就過世了。

  我那個時候看他這情形不對,人好像是浮腫,臉上顏色非常不正常,我到台中去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說這個沒辦法,他說我們誰也沒辦法幫他的忙,除非他自己覺悟,他自己執迷不悟那沒辦法。所以古聖前賢教給我們敬鬼神而遠之,不能常常跟他往來,那是不正常的現象。所以說你要想見到鬼道,要想證明六道,像他那樣修行三年工夫就可以了,就證明了,是不是真正存在就證實了,這東西不難。雖然證實,他個人相信,深信不疑,可是對別人講,別人還是不相信。

  佛在此地答覆的,當然經文不長,《楞嚴經》長,答覆得詳細,雖然言語有詳略,可是意思沒有兩樣,意思都是圓滿的,《楞嚴經》答覆得圓滿,本經答覆得也圓滿,這個答覆跟《楞嚴經》上的話也相同。

  序【佛即答云:虛空本不生華,真金理無重礦。】

  這兩句話答覆得實在是很圓滿,可是很不容易理解,換句話說,很難從這兩句話就把這三個疑問就斷掉了,可見得這個疑之深不是小疑、不是淺疑。必須自己有一些修證的功夫,然後再聽佛這麼一開示,能悟入,能斷疑。自己沒有相當定慧的基礎,聽佛的這兩句話還是不能斷疑。佛在此地是舉個比喻,好像我們這個眼睛害了病,有害過眼睛的人都有這個經驗,害眼睛的時候,看到虛空當中有花,看到燈上有圓影子。燈上有沒有圓影?沒有。可是你害眼睛的時候,你看到燈上有圓影子。燈上本來沒有圓影子,虛空本來就沒有花,佛用這個是答覆什麼?答覆真心裡頭本來沒有妄念,本來沒有無明。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頭說得很好,「本覺本有」,『虛空』就是指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無明、妄想,本來就沒有,不能說眾生有這些東西,佛沒有,不能這樣說,它本來沒有。所以迷與悟,悟是本有的,迷是本無的。

  佛在《楞嚴經》上舉一個例子,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這個例子,這是真實的事情,不是假的事情,而這種事情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時候會發現,軍中常有這種事情,我們做學生也常有這種事情,特別是在非常時期。像第二次大戰的時候,軍隊、學生常常舉行演習,緊急集合,緊急集合要服裝整齊。不曉得什麼時候,教官一吹號,口令一發,馬上緊急集合,穿衣服,穿了之後趕快跑出去,這一下跑出去,忽然想到帽子沒有戴,到處找不到,問問同學,你們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你帽子戴頭上了。一摸,果然是戴頭上了。這個迷,你問那個迷有沒有?迷沒有,如果有的話,那一天到晚迷才對。不迷,它是突然之間有的,這個迷沒有理由。你要問什麼理由?沒有理由。你問什麼時候迷?迷是妄的、假的,不是真的。佛就舉這個例子,這情形我們看得很多,我們做學生見過,在軍中也見過,常常會發生的事情。

  眾生本來沒有無明,本來沒有妄想,你現在起無明、打妄想,就好像你緊急集合當中,戴上帽子忘掉了,到處去找去了,就這麼個情形。有沒有丟掉?沒有丟掉,所以你的自性清淨心完全沒有失掉。剛才講過了,圓覺的體相用,生佛平等,佛有體相用,眾生哪個沒有體相用?都有體相用,而且這個體相用真是一點差別都沒有,就是佛悟,眾生迷,佛悟體相用,眾生迷體相用。所以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是圓覺。佛悟一念,眾生迷一念,悟一念是正常的,是本來的;迷一念是暫時的,不是正常的。所以佛在此地講『虛空本不生華』,這是對眼睛有病的人說的,本來沒有花,是你眼睛有病看到花。

  『真金理無重礦』,這是第二個比喻。好比純金,金是從礦裡頭提煉的,把這些礦石、渣子淘汰盡了,真金提出來了,純金提出來了。這就好比是眾生修行成佛了,把這些煩惱、無明統統斷盡了,成佛了,成佛就好比真金。你要問佛幾時又起無明,又變成凡夫?佛就用這個比喻,金從礦裡頭提煉出來之後,再不會變成礦,用這個比喻答覆第三個問題,因為前面這個比喻是答覆前面兩個問題。實在講,佛這些答覆的確是很圓滿,可是一般人覺得這種答覆不能滿足,再找個滿意的答覆找不到了,佛也找不到了,除非你自己親證這個境界,你自己不入這個境界,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話來答覆。

  這個問題在大乘佛法裡列為根本大疑,根本的疑問,當然這些疑問都是從我們分別執著妄想裡面產生的,如果自己心真清淨,分別妄想都沒有,哪有這些疑問?沒有這些疑問。可是分別執著妄想不容易斷。第五章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這一章:

  序【次告彌勒:一切眾生,由無始際,種種恩愛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

  第五章是彌勒菩薩這一章,彌勒菩薩請教的問題就是生死輪迴,這是個大事情。《法華經》裡面所謂的「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一」就是講的一心,一真法界;所謂的大事就是生死大事,輪迴是大事。生死輪迴不容易出離,無量劫以來生死流轉,經上常講「生死疲勞」,苦不堪言,這個東西是假的,沒錯。譬如你做夢,夢是假的,知道,如果天天做惡夢,這不好受。每天晚上做惡夢,你想好受嗎?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是假的,可是難受。六道輪迴的確不是真的,可是我們現在的受用不好受,就好比是做惡夢一樣,這是個大事。如何能夠超越?如何能夠解決?佛在這一章裡面跟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先說明生死輪迴的根本。

  『一切眾生』是指的六道眾生,因為六道以外沒有這個事情,六道以內的眾生迷得太重了,才有這個事情。『由無始際』,這是指的時間,無始劫以來,『種種恩愛貪欲』,這個境界廣大無有邊際,所以才有『生死相續』,就是六道輪迴。生生死死,永遠不能夠斷,它要不相續就好了,就超越了,它相續。相續的原理就是迷惑,迷了之後就造業,造業之後他有果報,在受果報的時候又迷,所以惑業苦就變成一個輪迴的相,這是六道輪迴的理論,六道輪迴就是惑業苦造成的。惑是什麼?貪瞋痴就是惑,迷惑。由於貪瞋痴他就造作,造作裡面就有善業跟惡業,善業是三善道的輪迴,惡業是三惡道的輪迴,總而言之,離不開貪瞋痴。貪瞋痴慢疑就是迷惑,所以說『由本貪欲』。『發揮無明』就是增長無明。

  『顯出五性,差別不等』,這是講我們學佛的根性有五種不一樣,有菩薩根性、有聲聞根性,聲聞裡面有定性聲聞,佛跟我們講這些,我們一般講的眾生根性不相同。根性不相同實在上講是對事、對理所迷的有淺深差別不同,你迷得淺的,煩惱輕,根性就利;迷得深的,煩惱重的,根性就劣,差別是這麼來的,實際上哪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從迷的程度上顯示有這麼多差別。這五種差別是大分,要細分是無量無邊的差別,可以說每個人差別都不一樣,從大的方面來分這五種,在這一章經裡面跟我們說的。

  後面這幾句話重要,『欲泛如來大圓覺海』,你如果要想成佛,這個是比喻,把「大圓覺」比喻作大海,你想坐船到大海去遊覽。這比喻是說你也想入如來的大圓覺海,你也想證得如來的大圓鏡智,就是這個意思,成就大覺。『先當發願,勤斷二障』,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為什麼本覺既然本有,本有為什麼不能恢復?你有兩種障礙束縛,這兩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

  這次我在洛杉磯講經,日常法師,你們大家有很多人都認識,他是每會必到,不但必到,我有的時候不講經,他們有同修邀我到他們家裡去住一二天,去玩的時候,他打聽到,他也找來,所以他要我在他那裡住兩天。我就告訴他兩句話,我說修行人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難,捨知見更難。五欲六塵是煩惱障,知見是所知障,知見是我的看法,我的見解,我的理想,糟了,麻煩大了,這是障礙。佛為什麼能成圓覺?跟諸位說,佛沒有知見,佛沒有理想,沒有成見,佛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多自在!你有個成見,有個想法,也有個做法,壞了,障礙你不能見性,障礙你本來的圓覺性,你本覺所以不能現前就是壞在這個地方。佛在《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捨知見,正知見就現前,佛知佛見現前,那是你本覺。你在本覺上再建立一個知見,這頭上安頭,障礙了,所以一定要捨。

  今天佛教為什麼不能興?昨天我也是跟你們幾個同修說過,我拜會了許多法師,很多法師一見面都提同樣的問題,可見得大家很關心。他們向我提的問題,他說:法師,你走了這麼多地方,看了這麼多地方,你覺得美國佛教有沒有前途?問我這個問題,可見得他們對於美國佛教的前途懷疑。我答覆得很肯定,我說:有前途,可是佛教如果在美國真正能建立,要團結。他們聽我這個話,搖頭,太難了。我們大家在一起,哪一個聽誰的?誰願意聽誰的?誰都不服誰,這就不能團結,不團結佛法將來就會消滅,這個地方就不會有佛法,團結佛法就興。所以我到處勸勉這些法師、大德們,五個人同心,佛法就建立了。怎麼樣同心?第一個,捨知見。你看佛給我們制定的基本戒條,僧團裡頭基本的戒條「六和合」,你們都知道,僧稱之為和合僧。這六個基本戒條,第一個,見和同解,知見要相同。知見怎麼相同?不是說你一定要接受我的見解,你要跟我相同,這太勉強,這做不到。佛教給我們把知見統統都放下,都丟掉,那就同了,真正是民主,高明極了。你也有成見,我也有成見,我們把成見統統放棄,沒有成見了,誰也不要聽誰的。

  然後在一塊,我們有事情怎麼辦?開會,所以民主會議的制度是佛教首先建立的,這個諸位要曉得。僧團裡面你們看戒律,那個時候不叫開會,印度話叫「羯磨」,羯磨就是開會,無論大小事情是會議決定。大事所謂講「白四羯磨」,小事是「一番羯磨」,就是會議議決通過,小的事情一次,我們事情就解決了,大家通過,大的事情是四讀通過。像現在有些國家政府機關立法,重大的案件三讀通過。佛門裡頭大事是四讀通過,通過的時候,也不要選票,也不要舉手,就是提出案件這個人念,把這案件向大家宣布,如果大家都不說話就通過,就是默認,是這樣的通過法。如果有意見馬上提出來,或者你有修正的你再說,你再說大家如果都沒有意見,那你修正案通過了。所以民主會議制度最早是在佛門建立的,佛門就是大家知見統統放下,有什麼事情會議解決,少數服從多數,這麼來的,不是說哪個要聽哪個的,哪個要服從哪個,沒有。所以僧團叫清淨僧團、和合僧團,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見解要相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戒是秩序,我們大眾生活在一起,總得有個規矩,要守秩序。「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所以僧團這個制度實在是太好了。

  大家既不放下五欲六塵,又不肯放棄知見,他怎麼能和合?不能團結!不能團結就沒有僧團,沒有僧團就沒有佛法,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佛教復興在我看前途非常光明,因為什麼?這個世間只要有一個僧團,佛教就能復興。當年釋迦牟尼佛就一個僧團,在鹿野苑的時候五比丘,他老人家一個,五個徒弟,六個人就把佛教建立起來,就影響到千年萬世,多少眾生受到利益。今年如果再有五個人能夠合作,能夠組這個僧團,佛法怎麼會不復興?當然復興,所以這是我對同修們的期望。僧團,在家居士建立的還是僧團,僧的本義就是和合眾,不是指出家人,無論什麼樣的人,四個人住在一起能夠修六和敬,這四個人就叫僧團。佛門僧眾是四個人以上,四個人以上在一塊共住,就要開會,就要做羯磨。三個人以下的可以不做,為什麼?那不能叫僧團。四個人以上的就要按照佛教的規矩去做,所以大小事情是要大家來商量,來議決通過,真正是民主。家庭裡面這麼做的話,你家庭就是僧團;你們學社這樣做,你們學社是僧團,是如法的僧團。一個如法的僧團,諸佛菩薩擁護,龍天善神護持,因為如法的僧團太難得了,那真是黑暗當中的燈塔,真正難得。

  如果不發願「勤斷二障」,這個僧團不能建立。人多人少都有意見,人多的意見多,人少的意見少,總而言之,有意見,有爭執,就不像一個和合僧團。所以捨知見非常重要,雖然很難,可是非捨不可,不捨不能見性,不捨不能得定。像我們念佛,如果你二障要不捨,決定不能得一心,這是可以斷定的,你可以到功夫成片,也許能辦得到,一心不亂決定不能達到,因為你要到事一心不亂必須要斷煩惱障,要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才能得事一心,你修禪可以得禪定。要得理一心,那知見要捨,所知障破了才能得理一心不亂,在禪宗裡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這是很要緊的。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伏是什麼?降伏了,不起作用,這時候入菩薩境界。可是諸位在此地要好好的記住,二障要是控制不了,要伏不下去,壓不下去,我們講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從圓教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你連個初信都沒有。我在台北講經,有人問我「我們現在算不算初信位?」不算。為什麼不算?你二障沒伏,要懂這個道理。二障沒斷,但是伏了,就是煩惱沒有斷,他有力量把它伏住,伏住就是不起現行。譬如說我有沒有意見?有意見,「阿彌陀佛,算了」。真有意見,算了算了,這是什麼?他能伏得住,他不爭了,他不堅持了。他真有意見,他真有煩惱,遇到這個事情不高興,他真要發作,算了,他壓下去了。煩惱雖然不斷,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它不起作用,他這個功夫能把它壓下去,這叫伏煩惱。伏煩惱才能夠說是初信位的菩薩,沒伏煩惱不能算初信。那個伏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給諸位說,八風吹不動。你們不要認為八風吹不動是了不起的功夫,其實這是初信位才入門,這是大乘佛法入門的樣子。

  讚歎你,沒有歡喜心;毀謗你,你也不會生氣,縱然心裡不高興,絕對不會發脾氣,喜怒不形於外,有這個功夫把自己的煩惱克服住,這是初信菩薩,所以說「即能悟入菩薩境界」,這個「悟入」是入得初信。到煩惱障斷掉是第七信位,能夠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統統放下了,這是七信位菩薩。再能把知見放下就是初住菩薩,知見要不能放下,你總在十信裡頭,不能入住,可是菩薩位子要初住才是大乘的見道位。十信位,你看在《華嚴經》裡頭沒有地位,等於小學,佛門的小學。到初住等於說才有學位,明心見性了。換句話說,像剛才講的,因為十信位是異生性,不是同生性,初住以上才是同生性,為什麼?見性了。佛見性,你也見性了,所以是同生性。十信位沒有見性,他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跟佛不一樣,佛是用四智菩提,轉識成智。所以圓教初住就開始用四智菩提,見思煩惱斷掉了,塵沙斷掉了,無明破了一品,所以與佛是同生性。

  由此可知,這都是講的原理原則,不管修哪個法門,不破二障是決定不行的,千經萬論決沒有例外的,如果說有例外那是騙人的,決定不是真的。就是念佛,你不捨知見怎麼能得一心?你不斷煩惱障怎麼能得事一心?這一定的道理。你的功夫不能把煩惱現行壓下去,怎麼能帶業往生?怎麼能功夫成片?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說煩惱也可以不要斷,知見也可以不要捨,就能成佛,這是魔說的,不是佛說的。因為佛是依著真理、正理來說,說是煩惱不斷、知見不捨就能夠成佛,這是妖言惑眾,沒有這事情。如果要是這樣就能成佛,那大家都成佛了,那也不必修了,沒有這個道理。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事」是煩惱障,「理」是所知障,二障永斷了,這就明心見性,所以「即入如來,微妙圓覺」,這是什麼境界?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從初住到等覺,這裡頭有四十一個位次,這四十一個位次我們都叫做法身大士,為什麼?他這兩種障都斷了,就是我們念佛功夫裡的理一心不亂。所以諸位要記住,雖然是證得理一心,理一心有程度淺深差別,有四十一種,都叫理一心。理一心有證得深的,有證得淺的,不要認為好像理一心都是一樣的,不是一樣的,有淺深差別不同。像我們看《華嚴經》,法身大士已經證得清淨法身,從圓教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位次不同,都是法身大士,這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第六章是清淨慧菩薩,佛告訴清淨慧菩薩:

  序【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

  我們看菩薩這個名號,你就曉得意思了。求智慧要求清淨慧,有一絲毫沒放下,縱有智慧不清淨,不清淨就是障礙。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清淨慧,但是清淨裡面他還有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就見一分法身,證得一分法身,換句話說,他裡面還有四十品,再破一品,還有三十九品,到等覺菩薩還剩下一品,那一品再破掉就叫究竟佛、圓滿佛,究竟圓滿了,這四十一個等級是從這麼來的。確實統統破了無明,可是無明你破了多少,還有多少還沒破,差別從這個地方建立。

  所以說『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如來的大圓覺跟我們自己的大圓覺是一不是二,確實沒有差別。如來大圓覺裡頭沒有障礙。我們現在這大圓覺裡頭有障礙,就是現在我們帶了三重障礙,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小乘阿羅漢把見思煩惱破掉了,他還有兩重障礙,所以不能見性。大乘菩薩再把塵沙破掉,他還有一重障礙,這叫權教菩薩,像圓教十信位裡面八信、九信、十信就是這個階段,七信是斷了見思,八信、九信、十信已經斷掉了塵沙。十信位的時候,破一品無明,十信心滿就入了初住,就是初住菩薩,這時候無明的障礙破了,破了一品與佛就是同生性,這時候是真心用事,不再是八識用事,這個慧叫做清淨慧。所以從真性上、圓覺性上講,生佛平等,因為眾生迷惑顛倒,就是有這三種煩惱。

  『未能滅除,一切幻化』,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是幻化,為什麼?清淨圓覺性中本來沒有這個東西,六祖說本來無一物,見思、塵沙、無明本來統統沒有。「未能滅除,一切幻化」,這些幻化東西你還都有,還迷在這裡面。『妄功用中,便顯差別』,「妄功用中」就是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修行過程當中為什麼叫妄功用?這個功怎麼不叫真的?真的沒得用,真的本來都有,用什麼?所以古人有個比喻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可見得踏破鐵鞋是冤枉用的功。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就是冤枉用的功,到後來一旦開悟,原來如此,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你一覺悟才曉得從前用的那個功真叫冤枉,吃那麼多苦頭,費那麼多力氣,於圓覺性毫無增減,一點也沒幫助。在這個功用當中就有差別,譬如小乘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這些統統是在妄功用中顯出有這麼多階級、這麼多差別。一證到真如實際,哪有這個東西?沒有這些東西。所以這些階級差別是因為迷妄顛倒而建立的,是方便建立的。

  悟了之後,見思、塵沙、無明沒有了,跟諸位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也沒有了,要懂得這個道理,你不能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還有,錯了。就好像我們病了,病了吃藥,病好了藥也沒有了,健康的人沒有藥,如果有藥,這個人一定有病,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要什麼藥?這個道理我們是要懂得。所以證得圓覺性之後,沒有什麼六道凡夫、四聖法界,沒這個東西。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三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沒有這個東西。如來大圓覺,這是一乘。只有一乘法,二乘、三乘都是佛的方便說,是為迷倒眾生而說的,所以這個不能同佛的受用。

  序【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

  在這一章裡頭佛教給我們修清淨心,清淨心應該怎麼修法?這一章裡頭最重要的意思,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明,諸位容易體會、容易明白。就是無論在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眼前的境界統統隨緣,不要加以選擇,什麼事情都隨緣,因為你選擇你就有心了,我們佛門叫隨遇而安,隨緣度日。隨緣當中,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什麼境界現前,我們在境界當中守住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就清淨了,你心一清淨,境界就清淨。你要說我選擇一個環境,選在一個清淨的地方修行,永遠找不到,因為心不清淨,什麼樣的環境你看了還是不清淨。這是修行的一個祕訣,也是個重要的綱領。

  在一切境界相先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順境裡面不生起歡喜心,逆境裡頭不生瞋恨。我們在順逆境界裡頭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外面境界、內裡頭身心,全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圓覺性中,真心裡面,本來沒有這虛妄相。真正能夠覺悟到這一層,我們在境界中才能修清淨心,這清淨心的作用與佛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地方重要的是希望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中不起絲毫妄念,這個妄念就是分別執著、起心動念,能把這個統統捨掉,我們的作用就跟佛沒有兩樣。佛在日用平常,沒有別的,就是他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如果我們也能夠做到,我們跟佛有什麼兩樣?那你修行成佛就快了,你想得一心不亂也容易,沒有障礙。

  序【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

  這完全是在事實真相上說的,你的妄想從哪來的?妄想是因為你迷失了圓覺。了解事實真相,你的妄念就不生了,『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

  序【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

  對於妄想,無需要加以了知。

  序【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這就是隨順圓覺性而起修,就是我們一般講「稱性起修」,這是稱性起修的方法。真正會用功的人,就是他一天到晚沒有一樣不隨順真性。我們凡夫麻煩在哪裡?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隨順煩惱,他不隨順覺性。諸佛如來日用平常隨順覺性,他不隨順煩惱,這裡頭的受用就完全不一樣。這裡面也就是我剛才講的原則,在事上,六根接觸六塵,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理上,理上就是知見,知見上不再求知見,知見上絕不立知見。所以此地講『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了知」就是知見上再建立知見,那就是無明,《楞嚴經》上講的「知見立知」,這個用不著,這個用不著就是把知見放下了。『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能知既寂」就是真智慧,這就叫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現前,根本智就是正覺,根本智就是清淨心,根本智就是圓覺性。這裡頭再不能求一個真知,再要求個真,真就變成妄。真的上面不能再加真,再加個真就是虛妄,我們應當要從這樣先去看。

  放下自己的知見不是沒有知見,放下自己的知見是真知見現前,佛知佛見現前,你所放下的那是所知障,我們一般講成見。你的見解、想法、看法統統是虛妄的,是所知障,應當要捨棄、要放下,這就是『隨順覺性』,就是稱性起修。平常我們不曉得怎樣叫稱性起修,從《圓覺經》裡面我們得到一個消息,曉得什麼叫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全修是什麼?我們整個日常生活就是真如本性,與真如本性完全相應,這在《華嚴經》叫修普賢行。修普賢行成佛,成究竟圓滿佛,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普賢行就是稱性起修。

  這序文很有味道,跟其他經的序文不一樣,它這序文實際上就是全經的大意,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讀了一遍之後,然後再講玄義就很容易懂,可以說是為我們研究玄義的前方便,研究玄義前,先對全經大概心裡有個數。所以這部經非常有味道,它好在短,跟《楞嚴經》一樣的味道,味道都很濃厚,但《楞嚴經》太長,講一遍相當不容易,所以古人說《圓覺經》是小《楞嚴》,很有道理。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