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業三福  (共一集)  199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09-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觀經》三福為淨業正因者,此地把這個經文統統引用在此地,文曰︰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我相信很多同修這一段文都很熟悉,這三條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層大樓,後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就好像大樓一樣,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第一層不見得包括第二層,因為第二層可以不蓋。你就曉得,第一是根本的根本,這一條做不到,後面統統都沒有。發菩提心是在第幾層?第八層。前面七層都沒有,哪來的菩提心?菩提心沒有了,念阿彌陀佛也不見得能往生。為什麼?往生的正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正修行只有一半,缺了一半,往生靠不住!想到這個地方,我們的確是不寒而慄!想到這個地方,才真正明暸為什麼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

  從前李老師講過,一萬個念佛的人,天天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正往生的,也不過是兩個、三個,不成比例!原因在哪裡?他一天到晚念佛只念了一半,沒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明白心、覺悟的心。他的心還是糊裡糊塗的,還是顛倒妄想的,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他雖然念佛,還是迷而不覺,所以不能往生。怎樣才是覺?底下七層沒有修到,就是不覺。因為覺了,下面七層圓滿了,第八層蓋好了,下面七層當然蓋好了,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不知道什麼叫覺心,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就明瞭了。

  第一個『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做到?這一句話非常不簡單,我們對於父母在生活物質上一切奉養都能做到了,算得上孝養嗎?你看看《論語》,孔老夫子講的話,如果這個叫孝養,畜生也可以做得到!所以一個明理的人,一個讀書人,要養「父母之志」。父母對你的期望,你能夠不辜負,這個叫孝順。可是我們話說回來,今天作父母對兒女是什麼期望?真的是有問題。

  在古禮,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對他的期望,希望你將來長大了,名副其實。所以古人給兒女取名字,不是隨便取的。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人,給兒女取的名字有取成外國名字。我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一定想將來希望他的兒女變成外國人,這實在是對於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毫無所知,才會犯這種毛病。

  佛家講孝,如果父母來生還搞六道輪迴,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麼能夠忍心叫父母來生還墮六道?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離三界。

  第一孝行是要勸父母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孝!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因素,找出那個原因,把這個原因消除,父母就樂意接受了,他才曉得這個好處。父母疼愛子女,尤其年老了,兒女哪裡會騙父母!不過現代兒女騙父母的太多了,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在從前騙別人有之,騙父母的是大逆不道,罪過滔天!所以很少會騙父母的。勸父母親念佛,這是大孝,沒有比這個更究竟的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得到,我們應該如何孝順父母。

  孝,一定講順,順親心。兄弟不和,父母很痛心,這是不孝。妯娌不和,這也是不孝。所以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父母心裡愉快,兒女都能夠修養品德,從事正當的行業,不犯法、不違規,這是孝順父母。你的鄰里鄉黨對你尊重,對你的父母就更尊重了,這是孝親!所以「孝順」兩個字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諸位要知道,這是學佛的大根大本。你要不做,換句話說,你就不想出三界,來生還想搞六道輪迴。真正想出三界,真正不再搞輪迴了,你要從這裡做起。

  家人兄弟妯娌不懂,我怎麼辦?忍讓。所以我們中國人講孝,為什麼一定講舜?拿舜做一個榜樣。你們看看舜王的傳記,一家人對他的態度那麼樣的蠻橫惡劣,他只是一個真誠恭敬對家裡任何一個人,積年累月,十幾年全家都被他感動了,一家後悔,這才叫做「孝養父母」。「孝養父母」,大舜做到了!下一次我們把舜的傳記影印出來,分贈給諸位同修們,你們看看什麼叫做孝?應該怎麼學法?

  我們不知道怎樣做?不曉得怎麼做?所以念佛念了幾十年,連往生的消息都沒有。你說這怎麼得了!這多可怕!我們錯,錯在哪裡?找不到,你說多可憐!實在講,這是不讀經之過。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也念了;念了,只是滑口念過去,真正的意思不懂。如何的重要?不曉得。如何作法?那更不必說了。這個不得了!

  第二句『奉事師長』。這一句話,難!不能孝親,就不能敬師。所以這是第二層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尊師重道。為什麼?因為不尊師就是不孝父母。師在哪裡?現在沒有了,我這個年歲還沾到一點邊緣。我在家鄉,小時候念私塾,念了四個月。那時沒有學校,在附近祠堂裡辦個學校,一個老師帶了二十幾個學生。我的父親送我到那裡去拜老師的時候,帶了禮物,穿得整整齊齊,長袍馬褂。到老師那裡時,在大殿上(現在是禮堂),先對孔老夫子的牌位三跪九叩首,然後請老師坐在當中,再對老師三跪九叩首,家長拜老師,把小孩付託給老師,求老師認真的教誨。老師接受家長的禮物,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他要不認真教這個小孩,怎麼對得起家長?

  所以現在師道看不到!我學佛了,我到台中去拜老師,還是用古禮來拜。台中李老師有一年辦了一個「內典研究班」,請了六個老師,我也是其中的一個。李老師要請我們作老師,他代表學生家長,把我們這六個人請了上座,李老師叫那些學生跟在他的後面,在下面恭恭敬敬的拜三拜。我們也得要受著,受得很不自然,還是要受,禮不可以失。你想想看,我們教學能不認真嗎?現在學校不行!老師對學生嚴格一點,那要按鈴告狀,老師還要受處罰,麻煩!老師樂得不要教,師道沒有了!所以「奉事師長」不容易做到。

  「奉事師長」裡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依教奉行。到哪裡去找一個依教奉行的學生?找不到!我在過去,一個人在外面講經,很孤單,也很辛苦。所以我每一次回到台中見李老師,我都會勸他老人家多教幾個學生,把我們這個擔子分一分、勻一勻!這一句話我講過十幾遍,最初講時老師都點頭,到最後那一次,大概他也聽煩了,他就跟我說:「你替我找學生。」從此以後,我再也不說了。為什麼?找不到!到哪裡去找一個百分之百服從老師的學生?所以李老師講「師資道合」不容易,一個學生想求老師,可遇不可求,不容易求到一個真正善知識。真正好老師要找一個學生,他跟我講比學生求老師還難。這我深深體會到,哪裡去找一個那麼老實的學生?

  現代的學生,程度愈高愈不聽話。為什麼?他的妄想愈多,成見愈深,愈不好教。所以演培法師選學生,他只要選老實的,呆呆的,不要很聰明,初中畢業就可以了。在香港他提出這個條件,很多人都奇怪,別人要徒弟都要大學畢業,有博士學位的,你怎麼說初中畢業就可以了?他點點頭說:「我就是這個程度。」幾個人懂得?程度愈高,愈不聽話,陽奉陰違,表面上他點頭,背地裡他搞他的,不能成就!程度愈低,他愈謙虛,為什麼?他有自卑感,總覺得處處不如人,他能夠發憤,他能夠向上,他能夠接受老師的指導。愈是書念得多,見識又廣的人貢高我慢,那個不能成就。現代老師找學生找不到,學生找老師也找不到,往生希望很渺茫。這兩句是根本的根本,實在是不容易!

  親近一個善知識,真正遇到老師了,如果同學當中有磨擦、有意見,這不是「奉事師長」。為什麼?叫師長操心,等於不孝順師長。家裡面兄弟相聚人數還不多,同學們相聚往往超過家裡兄弟的人數,如何能和睦相處?在佛法僧團裡面叫「六和敬」,「六和敬」要是做不到,就不能叫做「奉事師長」。我們想一想,我們哪一個人做到「六和敬」?所以從這個地方認真來細細思惟,才知道往生不容易!可是你真正要想超越三界,了生死,這一生圓成佛道,你不走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

  再給諸位說明,這十一句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換句話說,不管你學哪一宗,不管你學哪一個法門,這十一條是大根大本。到什麼時候才分?真得到菩提心以後才分宗分派。菩提心以前,這八句是不分的,它是任何一宗、任何一個法門共同修學的科目,到「深信因果」這個地方可以分。你學禪也好,學淨也好,學律也好,學教也好,「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是分了!發菩提心之前是不分的,我們幾個人能做到?

  當然現在一說到這些問題,無論在家出家,在家對家庭不滿意,一肚子苦水,沒地方申訴;在道場裡面也是一肚子苦悶,一肚子委屈。這個事情我都很清楚,都很明瞭,誰也瞞不過我。當然在家庭沒法子,因為你投胎的時候,你就選錯了,那有什麼法子!你現在沒有方法,不好改變。但是你出家這個道場,沒有限制那麼嚴格。你這個道場不如意,你去別的道場。難!實實在在是難。歸根結柢一句話,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遭遇?總而言之,前生福德因緣修得少,惡念惡行造得多,所以今生是在家出家樣樣都不如意。應當回過頭來責心懺悔,處處能夠回過頭來責備自己,不要求別人,這就是真正修行,這才能補償過失。還要起心動念都看到別人過失,這個人就沒救!

  所以大乘佛法裡面,不修普賢十願,不能圓成佛道。淨土宗對普賢十願特別重視,縱然現前這個階段我們不能修,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統統修普賢十願。普賢十願是建立在平等法的基礎上,平等心的基礎上,心地真正清淨平等,覺而不迷才能修!所以諸位想想這兩句,你就想到多難!難還是要做;不能說難,我就不做了,馬虎一點了,那你後面統統沒有。

  今天許多的家庭,反對兒女學佛。為什麼會反對?學了佛之後不孝順。我就見過,還來給我說,自己覺得很得意,他做得很對。家裡父母今天又殺魚了,明天又殺雞了,「你們造殺業,將來都要受惡報!」父母親說:「這個小孩子還來教訓我,還來咒我,說我要受惡報,都是廟裡的那些人把他教壞了。」所以父母起了一種反抗的心理,唯恐自己小孩上廟裡,一上廟就學壞了,回來樣樣都批評,話也聽不進去了,看到家人就像仇人一樣,怎麼看也不順眼,看到自己的同修比親人還親熱。家裡人看到多嫉妒,「我養你這麼大,你看看你對我這個樣子;那個人跟你是什麼關係,你怎麼對他那麼親?」我看到很多。所以我常常教人,你們把對同修、對道友那份親情帶回家去對你父母,你父母就高興了!你在寺廟裡面看到法師會頂禮,怎麼對你的父母都不會頂禮?諸位好好從這些地方反省反省、檢討檢討,就曉得你家人為什麼不主張你學佛?有原因的!

  說老實話,這兩條我們真的沒做到。真正做到了,哪一個父母不歡喜兒女孝順,接受到佛陀的教育有這麼好的德行,家裡面巴不得所有親戚朋友統統都學佛去!我們自己做錯了,讓家庭誤會、讓社會誤會、讓政府對佛教也誤會,這是叫大不孝!真是把佛祖的臉丟盡了,我們還自以為得意,自以為是佛教徒,在佛教裡做了多少功德、多少好事;丟盡了人,自己不知道。這個經文常念,這裡面含義無盡的深廣,能夠孝親、能夠尊師,當然才能夠不殺,對於一切眾生生起慈悲之心,仁慈之心,不殺一切眾生。

  『修十善業』,十善業是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的準則,我們要怎麼做人,怎麼樣處事,依這十個條目。從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造作,都能夠符合這個標準,這叫做修行。修行,是修正行為。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說的話很難聽)、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意:不貪、不瞋、不痴。不貪不瞋,好懂,什麼叫不愚痴?這一條比較難懂,我們自己有能力辨別邪正、真假、是非、利害,這叫不痴;沒有能力辨別,就是愚痴。

  要想做到不痴,要讀書,要明理,你才會不愚痴。你不讀聖賢書,不明理,往往把是非顛倒了。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積非成是,大家都錯了,我們認為這是對的,很難辨別,實在不容易。如果你要真正有能力辨別,那要去念聖賢人的書。念聖賢書,簡單的《四書五經》;複雜一點,儒家的《十三經》、《二十五史》、《諸子百家》,要念幾十年才能搞清楚,才有這個能力,時間來不及了!

  來不及,也有方法補救,補救是救急,是救一時。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他給了我們三樣東西救急,特效藥!使我們能夠治愚痴的病。這三樣東西,第一個是《了凡四訓》,第二是《感應篇彙編》,第三個是《安士全書》。這三本書是特效藥,可以救急,真管用;然後再以儒、佛慢慢的滋補,你才能把身體恢復。這三樣東西是救命,讓你不死,不死還很弱,要用大乘佛法、儒家這些經論慢慢的再去學。

  不讀聖賢書,後果不堪設想,這是真正的教育。現在家庭沒有教育,你的家庭、兒女沒有前途;國家沒有教育,這個國家決定會亡國。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不愚痴,就是對於是非、真妄、邪正有能力辨別,這是教育。換句話說,培養你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行為。正的標準是什麼?與你真如本性相應,佛家是這個標準,儒家也是這個標準,這是教育。所以佛法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現在人把佛教變成宗教,這是我們佛弟子莫大的恥辱,它怎麼會變成宗教?佛弟子沒有盡到宣揚的責任,使社會、政府誤會了,認為這是宗教。

  我們看看現在佛教是不是宗教?真的是宗教。它本來是教育,現在把它變成宗教。宗教是什麼?宗教是對天對鬼神的,天天跟鬼神打交道,這是宗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乃至於一千年之後佛教傳到中國,佛教沒有給死人打過交道的,沒有給死人念過經的,道場裡也沒有供牌位的。佛教是教育的機關,教學的!大殿裡面供養佛菩薩的像,就像你們現在學校禮堂掛國父像、總統像是是紀念的意思,不是把它當神來看待的。現在幾個人曉得?已經把它變成宗教了。我們都有罪過,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祖師大德,我們還想將來有成就,太難了。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前面大師告訴我們淨宗修行的方法,經上明白的給我們開示「善根、福德、因緣」必須要具足。我們從什麼地方做起?大師依據《觀經》指出「三福是淨業正因」。我們在此地曾經跟諸位報告過,這三條不僅是修淨土的基礎,實在講,在大乘佛法所有的宗派,無量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基礎。由此可知,這三條十一句非常重要。如果對於這一段文疏忽了,縱然勤苦精進的修學,也沒有法子成就。為什麼?因果不相應,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

  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由孝道而後才有師道,不孝父母要他尊敬師長,那是做不到的。哪有說自己最親愛的人不敬,去敬外頭別人?如果有這種事情,他必定有企圖!沒有企圖,這在情理上講不通的。這就說明「孝親尊師」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世出世間法要想有成就,這就是師道!所以佛在經上常說父母之恩是生我們的肉身,我們這個身體是得之於父母的;老師的恩德是生我們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是得之於老師的。在中國古時候,老師跟父母看得是一樣重。諸位如果讀《禮記》,讀古禮,你就曉得父母過世守孝三年,居喪三年。老師過世,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形式,不要穿孝服,這是學生對老師與對父母沒有兩樣。

  還有一個顯著的,就是稱名。古時候只有童子(還沒有成年的人)可以叫他的名;成年以後,如果再稱名,那是對他很不恭敬,對他很不禮貌。尤其是連姓帶名稱,那更沒有這個道理,那是侮辱到了極處!男子二十歲成年行冠禮,戴帽子表示是大人,不是小孩了,你見到他要尊重,不能稱他的名。女子十六歲行笄禮,就是梳頭了,她成年了。這一天,他的長輩、他的同輩,兄弟姊妹要送他一個「字」,名「字」,從這一天起大家都稱他這個「字」,不再稱名了。「名」以後誰稱?只有父母,父母一生稱你名,第二人就是老師,老師一生稱你「名」;除這兩個人之外,你的祖父母,你的伯伯、叔叔,你的家親眷屬統統都稱你「字」。祖父母因為隔一代,他對你要尊敬。長幼有序!他要尊敬你。你在朝廷上作官,皇帝也稱你「字」,不稱你「名」。如果皇帝稱你「名」,你就有罪了,要判刑了,官位就保不住了;如果皇帝是連姓帶名一起稱,恐怕要殺頭了,腦袋都保不住了。所以在稱呼上的時候,老師跟父母是相同。這是在古禮上很明顯的能夠看出孝道跟師道是不能分的。

  我們今天孝道不談了,所以師道也沒有了;師道沒有了,怎麼可能成就?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今天說老實話,幾個人懂孝道?幾個人懂師道?世法裡面完全捨棄了,佛法裡面現在也不存在了,也沒有了。表面上看起來,比世法好像好一點,但只有個形式,內容沒有了。師道從哪裡講起?今天這第二句,就是給我們說明師道具體的內容,怎樣叫做尊師?如何是重道?

  首先是「受持三皈」;「受」是老師授給我,我接受之後,我一生要能夠奉行,要能保持,不能離開它。「三皈」就是基本的戒條,我們通常講「戒」,五戒是根本戒。五戒以什麼為基礎?以三皈為基礎。沒有三皈,哪來的五戒?你們平常在佛門裡面受了三皈,你去求戒的時候,求戒還要受三皈,再受五戒;如果受比丘戒、菩薩戒,還是從三皈受起,為什麼?三皈是基礎。沒有三皈,底下統統都沒有了。

  現在我們有沒有三皈?說老實話,統統都沒有。這樣修行,從哪裡修起!三皈大家只知道一個形式,內容一無所知,這個不得了!說起三皈你們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除了會念這九個字之外,裡面的內容確實一無所知。佛是什麼?說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說到「皈依法」,就想到經典;說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這就完了,全盤都錯了!

  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時代,禪宗六祖大師講三皈,他就怕人家誤會,所以他傳授三皈,他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覺正淨」是從意思上說,「佛法僧」是從形相上說。真實的皈依處是「自性三寶」,佛是覺的意思,佛是覺性,就是自家的佛性,這個叫「皈依佛」。幾個人會歸?沒有一個,這真不容易!真正把「皈依佛」這一條做到,那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所講的「捨識用根」,那就「皈依佛」了。歸是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識」回過頭來,從八識五十一心所回過頭來。依什麼?依自己的覺性。

  覺性是什麼?是六根根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我們沒有皈依之前,我們用眼識看外面六塵,一皈依、一回頭了,我們從今之後不用眼識了,我們用見識見色性,不是見色塵,這才叫「皈依佛」。幾個人會做到?這一皈依,自己就是什麼地位?給諸位說,馬上搖身一變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才是「皈依佛」!皈是回歸、回頭,幾個人肯回頭?死到臨頭都不肯回頭,那有什麼法子!所以三皈統統在形式上講,三皈的內容、三皈的真實義趣,不曉得!這怎麼辦?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就是迷惑顛倒,我們常講的感情用事。識叫情識,感情用事。真如本性,性是理性的。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感情,這是造六道輪迴之業,這怎麼得了!所以真實的皈依,幾個人懂得?

  我們通常只告訴大家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我們依自性覺。我講得沒錯,可是你聽不懂。實在是因為怎麼說也做不到,何必那麼麻煩!什麼叫迷惑顛倒?什麼叫自性覺?我今天引用《楞嚴》這個說法,諸位比較清楚一點,可是還是不容易懂。再講得淺一點,就是從感情用事回過頭來,要用理智,這是用現代話來講,大家比較能夠領會,可是其中的意義,還是很含糊籠統。什麼是理智?什麼是不理智?必須把八識性質搞清楚,就比較容易懂了。前五識是接觸,這個不要緊。眼接觸外面的色塵,耳接觸音聲,這是接觸。前五識是接觸,起作用是第六識。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八識是落印象,你把這個搞清楚。

  本性就是六根根性,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不落印象。現在叫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就回過頭來了。這叫做「皈依覺」,這叫做「皈依佛」,這個說法清楚多了。我們能做到嗎?做到了,心就清淨了。為什麼?所有一切煩惱都沒有了。煩惱從哪裡來的?分別、執著來的。一切分別、執著捨掉了,怎麼可能生煩惱?不但煩惱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生死也是從分別、執著來的。沒有分別、執著,生死就沒有了、輪迴也沒有了、六道也沒有了。你看一回頭就沒有了;不回頭是樣樣都有,就有的受了!

  所以,祖師大德常常說:「回頭是岸!」要知道回頭,皈依就是回頭,這樣才叫「皈依佛」。「皈依佛」,好難!好難!早晨做早課,要打個三皈;晚上做晚課,又要打個三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回頭。不回頭,就不是佛的弟子;不回頭,就不敬老師;不回頭,就不孝父母,因為第二條是以第一條為基礎。既然以佛為老師了,佛怎麼教給我們,我們就怎樣接受,怎樣去奉行,這是尊師;尊敬老師,就是孝親。我們的父母希望我們跟一個好老師學,釋迦牟尼佛是世出世間最好的老師。佛雖然不在,沒有關係,經典在世間,依照經典修學,就是依佛學道。

  第二是「皈依法」。六祖大師說「皈依正」,正是什麼?正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我們也很難懂。什麼樣的知見叫不正?邪正的標準是什麼?淺而言之,邪正的標準就是「經、律、論」三藏。經、論是我們思想見解的標準,戒律是我們言語造作的標準。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與「經律論」都相應,這個知見叫正知正見。如果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跟經典相違背了,這個知見就是不正。這樣說起來,我們是不是要把《大藏經》統統讀盡?不是的。佛當年在世教導弟子,老實話,一次的開示,終生奉行!我們中國古人也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教給你,一天就行了,你一輩子都要遵守;不遵守,就是不敬師、不孝親。盡形壽去奉行,這是我們在一些經論上看到的。

  佛當年在世,沒有辦學校,也沒有開班上課。經典之由來,十之八九都是有人啟請。啟請就是我今天有困難,有個難題向釋迦牟尼佛說,請他老人家指教,佛就給他講解,把他的問題解決,後來記下來,就是一部經。這在佛經的術語叫「當機者」,是他來請教的,這對他說的。他一生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他就得到殊勝的結果。

  沒有人啟請,佛主動自己說的經不多,很少。本經《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這個很特別。《無量壽經》,前半部是阿難尊者啟請的,後半部是彌勒菩薩(阿逸多菩薩)啟請的,他們兩個人是《無量壽經》的當機者,都是有對象的。這一部經是佛無問自說,這樣的情形很少很少。無問自說,佛是觀察機緣成熟,雖然沒有人問,他老人家主動就說出來了。

  由此可知,每一部經都具足了「經、律、論」三藏。任何一部經展開來就是大的三藏,把三藏縮小就在一部經裡面。你明白這個意思,我常常在講席裡說,《無量壽經》詳細的說明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的註解就是《大藏經》,你就明瞭了,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此,我們選擇一部經論,一生依照這一部經論,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持就對了。這才叫「皈依法」!

  早課把經論念一遍,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不要忘了佛的教訓,要依教奉行;晚課是反省檢討我今天處事待人接物,我的想法、看法、作法跟老師的教訓有沒有違背?有違背,要責心懺悔、改過自新,這叫修行。否則的話,早晚兩堂功課有什麼用?早晚兩堂功課不缺,把經念一遍,念給佛菩薩聽,「我是佛菩薩的乖寶寶,佛菩薩很喜歡我」,那是笑話!那就大錯了。不但你自己想錯了,實在是在造罪業。佛菩薩又不在此地,泥塑木雕的像,早晨念一遍騙它一次,晚上念一遍又騙它一次,連泥塑木雕的像都忍心欺騙,他怎麼不騙人?所以他處世待人天天騙人,這不足以為怪!為什麼?佛菩薩像他都騙,一天還騙兩次。所以不懂得什麼叫做「皈依法」,這怎麼得了?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清淨、和合的意思,兩個意思,以清淨為主,清淨心就是和合。每一個人心都清淨,他怎麼不和?當然就和了,自然就和了。僧團裡面基本的戒條是「六和敬」,「六和敬」的目的就是清淨心,這叫「和合眾」。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我們今天看這個境界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我們的心不清淨。心果然清淨了,就像《楞嚴》上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清淨心就轉境了。不清淨的心就為境所轉。心不清淨,會被外面境界影響;心清淨,不受外面境界影響。不受境界影響,你就會影響境界,你能影響外境,這就叫轉境。如果諸位參透這個道理,你就會恍然大悟。

  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幾乎現在全世界的人都意識到了,地球已經非常非常嚴重的被染污了。染污如何能消除?給諸位說,如果我們心地的染污要不能夠恢復清淨,外面環境不會清淨的。為什麼?境隨心轉。心清淨就不會製造環境的染污,心不清淨才會製造環境染污。所以今天全世界環保都是在搞枝枝葉葉,沒有找到根本,根本在「心地」。如何保護心理的清淨,保護精神的不染污,外面的環境自自然然會恢復。因為世間許許多多人不讀經,所以不知道這個事理的真相。

  我們雖然曉得,曉得的人太少了,人微言輕!看到這個世間人造業受報,沒法子挽救。救不了別人,一定要救自己,這是正確的;自己得救了,將來眾生的因緣成熟了,我們倒駕慈航來,再去幫助他。什麼時候叫因緣成熟?他能夠接受佛法,他能夠聽得進去,聽了歡喜,能信受奉行,這叫因緣成熟了。他現在聽不進去,不能接受、不能奉行,緣沒熟!沒熟的時候,要自度;緣熟的時候,要度他。這叫做「皈依僧」。「皈依僧」,不是皈依一個出家人,一定要搞清楚。

  經典,部部經都含無量義,我們讀蓮池大師的《疏鈔》才知道,這是解釋《阿彌陀經》的。念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很短,三分鐘就念完了。《阿彌陀經》裡面講的什麼?看看蓮池大師《疏鈔》,真是不得了!每一天講一個半鐘點,一年也講不完。我們從這個地方才知道,經裡面確實含無量義!《阿彌陀經》含無量義,哪一部經不是含無量義?部部經都不例外,不要說一年講不完,要細說,一百年也講不完,這是真的。

  所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佛弟子尊師重道的信條,就是「尊師重道、孝順父母」具體的修行方法。三皈的意義要不真正了解,我們從哪裡皈?我們依什麼?也許同修要問,有很多老太太們,他們一生也不認識字,也沒有聽到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臨終的時候站著走,坐著走的,預知時至,那是怎麼回事情?我告訴諸位,他雖然沒聽過經,雖然不認識字,也沒念過經,三福十一句他全部做到了。你仔細去觀察,仔細去檢點,他沒有一條缺乏的。人家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心地清淨,三皈依裡面的「皈依僧」有了;他的思想見解就是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他深信不疑,念念求生淨土,希望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這個知見是「正知正見」;一句佛號不間斷、不夾雜,就是「覺而不迷」。

  古德告訴我們,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的佛號是本覺;念佛就是皈依覺、就是皈依正、皈依淨。原來他一句佛號,三皈依統統具足了。不但具足三皈依,眾戒與菩提心也具足了。整個大乘佛法統統歸納到最後,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所以「讀誦大乘」他也具足了。他這樣走,做一個樣子,別人看了感動,勸化別人也具足了,自行化他。他以身教,「勸進行者」。你說,他哪一條不具足?條條具足。我們能比得上他嗎?比不上!不能小看人。

  世出世間,現在基本道德觀念捨了之後,一般來講,受教育愈高愈麻煩,自以為是,狂妄!輕視別人。今天報紙上登英國新首相只是高中程度,很值得人深深去反省。中國人常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出身低的人往往謙虛、恭敬,念念當中「我不如人」,他才能成就。「別人不如我」,就完了,還會有成就嗎?還會有進步嗎?沒有!所以諸位看看《華嚴經》善財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都是大菩薩,善財童子去參訪,他把他自己所修學的法門教給善財童子。教完之後,告訴他:「無量無邊甚深法門,我只知道這一點點,我不如那些善知識。」你去查查看,沒有一個不是自己謙虛,尊敬別人,推崇別人,五十三個善知識找不到一個傲慢的。

  連孔老夫子都說,假設一個人的才華如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聖人,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使驕且吝(驕是傲慢、吝嗇,假如他有這兩點),夫子就說:「其餘則不足觀矣!」都不必看了。為什麼?統統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禮記》一開頭,聖人就教「傲不可長」。儒家講的是世間法,沒有強調斷煩惱,但是人家伏煩惱,煩惱不可增長!佛家要出三界,決定要斷煩惱。從哪裡斷起?傲慢的習氣先斷掉。所以佛法的修學,首先就是折磨你,把驕慢的習氣折伏盡,然後才有資格學道,才有清淨心,對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這才能承受,這才成為一個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甚深之法是如來平等性法,有一絲毫驕慢,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肯傳授給你,傳授給你沒有用,裝不進去!這裡傳給你,那裡漏掉,所以叫有漏。漏是什麼?就是你有煩惱,佛法一裝進去,一會兒就漏掉了。因此,首先要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斷了之後,這才是個法器。見思煩惱,思惑裡面,貪、瞋恚、愚痴、傲慢、懷疑,「貪瞋痴慢疑」有一條就不能成就;不但一般佛法你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這是真的。

  你念佛,還在世間貪財、貪名、貪利,你能去得了嗎?「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那裡股票漲價了,不能去,要賺錢!」怎麼能去的成功?還有「兒孫很多,我還沒跟他們見面,還沒交代清楚」,阿彌陀佛不可能等你。所以你有貪、有瞋恚(這個人過去對不起我,我還沒有報復他),也去不了!「貪瞋痴慢疑」統統是往生的大障礙,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統統不可以有。這個叫習氣、煩惱、障礙,業障!

  我們每一人都知道,「我業障很重」,是的,業障很重。業障重的人不能往生,希望這一句佛號把你所有的業障統統消掉。「貪瞋痴慢疑」的念頭一起來了,馬上轉變成「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忘掉。必須「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要念得熟,念念當中佛號會起現行,「貪瞋痴慢」念念會減少,這個就功夫得力了,這就是好境界。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起「貪瞋痴慢」,那個沒用處的,那就是古人諷刺的話:「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念佛只是口善,意不善!所以諸位一定要把「受持三皈」的意思搞清楚,要從這裡下手。

  「具足眾戒」。「眾」的範圍很廣、很多,不是指「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具足「三聚」就很好了,何必用「眾戒」?戒律是生活規範,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對自己的,也就是儒家所講的「獨善其身」,「獨善其身」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大乘戒、是菩薩戒,是處眾的,跟大眾在一塊是「眾善奉行」,就是儒家講的「兼善天下」。個人獨善其身,處眾兼善天下。實在講,儒家所講的這個原則,跟佛法講的沒有兩樣。因此,這個精神表現在事相上非常廣泛。佛教給我們的戒條,國家的憲法、法律、規章,都在「眾戒」的範圍之內,我們要遵守。

  除了這些有條文的,還有沒有條文的、不成文的,這一類的戒律是什麼?社會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全部都在這一句裡面。在中國,要守中國人的風俗,守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到外國,要遵守外國的法律,外國的風俗、道德、習慣,才能跟他和睦相處。看到這個「眾戒」,你就呆板的認為就是「十戒、二百五十戒」這幾條戒,那是完全都錯了。這個樣子學佛,釋迦牟尼佛看了都流眼淚,腦筋怎麼那麼死!

  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學佛的人是什麼樣的頭腦?他說像圓圓的水晶球,八面玲瓏!像木頭,四方頭腦不能學佛,轉都轉不動,那還行嗎?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戒經裡面的戒律,是三千年前在那樣的生活環境裡面制訂的規範,現在能不能用?不能用!

  你看我們世間法律,每過二、三十年要修訂一次;現在因為這個社會變化太大,等不到二、三十年,三、五年法律條文就要修訂一次。不修正就不適用,社會不斷在進步,大幅度的在進步,所以從前訂的現在都不適用了。立法院天天在修訂,就是要適應社會,適應大眾的需要。所以佛家的戒律傳到中國來,祖師訂「清規」。清規是什麼?就是戒律的中國化,就是戒律的現代化;依照佛法戒律的精神,適應我們現在生活的需要,這樣才訂清規。

  清規例子一開,每一個地方的清規,在大陸上,每一省、每一縣、每一個寺廟的清規,你仔細去看看,總有幾條不相同的。為什麼?一定要適合於我們現前的環境。在我們這個地方可以行,在別的縣未必能行的通。尤其中國幅員很大,民族很多,每一個民族風俗習性都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台灣,台灣還有高山族,高山族裡面還分很多族,他們的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從這個地方,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具足眾戒」的深義!然後才曉得佛教的的確確是超時間、超空間,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民族,都行得通的。為什麼?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死板板一個方法,決定行不通。

  所以現在我們中國的法師在外國弘法,我看到就很難過,為什麼?當然現在都是教中國人,還沒有教外國人。為什麼沒教外國人?外國人不來。外國人為什麼不來?來聽我們講經,要作中國人,還要作中國古人,這怎麼行?簡直是開倒車!外國人怎麼可以進來?我們依照古人的註解講經,統統去作古人了,這個不可以!換句話說,他所講的勉強算是契理,不契機。所以佛法不能普及、不受歡迎,道理在此地。

  你真正是通達明瞭了,哪一個地方、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國家會排斥佛法?歡迎都來不及!為什麼?對他的國家民族有一定的好處,有真實的利益,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誰不要?所以經典、古大德的註疏全是活的,活活潑潑!如果這些註疏要不是活的,是死的文字,決定不能傳下來,而是我們這一代人把它講死了。它不是死的,我們把它看成死的,把它講成死的,這是錯誤的,錯在這個地方。

  「威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儀表、風度,這也要趕上時代。我們現在常常在電視台上看到,年年都有流行的服裝表演,威儀就是屬於這些。可見佛並沒有教我們開倒車,佛不但教我們趕上時代,佛教我們領導時代,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不會落伍。今天人家看到威儀,都想到唐朝時候的威儀,宋朝時候的威儀;換句話說,統統去作古人去了,裝模作樣那個樣子,所以嚇得沒有人敢學佛了。這個錯了,這是把佛學死了。如果統統是這樣的話,佛教傳到中國,我們應當完全用印度那個威儀才對,為什麼到了中國的時候,穿上這種衣服?

  這個衣服是漢朝的衣服,叫「海青」,這是中國衣服,不是佛教的。漢朝時候的讀書人,就是士大夫階級,都是知識分子,穿這種衣服,長袍大袖,他不做粗重的工作。所以現在有人提倡,我們出家人的衣服可以隨俗,本來是隨俗的。

  日本的出家人,他的服裝是西裝皮鞋。他的三衣,我們現在的搭衣,現在變成紀念性質了。我們還有一個衣搭到,日本那個衣這麼小一塊,平常就放在西裝口袋裡,如果有什麼佛事,從口袋拿出來,就像我們的念珠一樣掛在脖子上,那就是他搭了衣。他的三衣都做成這麼一小塊,平常裝在西裝口袋裡面。他有沒有錯誤?沒錯,「不犯威儀」,他是現代人,他不是從前那個社會的人,所以「不犯威儀」的。

  今天出家人為什麼不換服裝,還穿這個?實在是這個服裝穿起來確實舒服!我們看到西方人穿的緊緊的裹在身上,多難過!寬袍大袖子的確是舒服,所以中國人是很會享受的。說老實話,中國人在「衣食住行」上都講求享受,所以這個衣服設計的時候,設計的好!外國人穿了之後,他也想穿。他不會裁縫,他買不到,這是真的。我們在外國的時候,他們看到都很羨慕,這個衣服穿的是好,是舒適;特別是這個大袖子,海青的確是特別舒服,所以句句都是活的。

  因為現在社會很亂,風氣不好,所以僧團裡面還是保持我們今天穿的明朝服裝。不願意更換有好處,對於出家人本身來說,有一個約束。譬如電影院、酒家,我們穿這個衣服總不好進去,總覺得難為情;如果要換上像日本人那個,走進去誰知道?沒人知道!

  我們中國的喇嘛,穿著隨俗。我常跟甘珠活佛在一起,他穿長袍馬褂。馬褂是禮服,通常不穿馬褂,穿長袍。我剛學佛時,常常跟他在一起,有時候我們去看電影,有時候去吃館子,沒有人認識他。如果穿這樣的衣服,去看電影就不好意思。吃館子,因為他是喇嘛,他不吃素。我那時剛學佛,也還沒吃素,常常跟他在一塊吃炒牛肉。我跟甘珠很熟,以後甘珠的徒弟不願意跟我往來,他說:「不行!我們跟你往來都矮一輩,你跟我師父是平輩,我跟你就晚一輩了。」

  所以穿上這個服裝,對出家人的確有很多約束。尤其是現在,說老實話,僧團裡面戒律也不講求了。這個服裝走到外面多多少少是受很大的約束,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曾經有人提倡要改革,有一些老和尚不同意,不同意是有道理的,是好的。好的,我們應當要保留。

  這個三句意義非常深廣。所以不要看到「眾戒」就想到戒本裡面一條一條的戒律,看到「威儀」就想到唐宋時代的威儀,那就錯了。再跟諸位同修說,將來的佛教即使出現叢林,也是新式、現代化的叢林,絕對不是過去的。過去叢林那一套儀規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遵守的。今天要是搬出那一套規矩來,你說:「我這裡建叢林,歡迎大家來。」保險一個都沒有,一個都不會來。為什麼?因為大家不會回頭去作唐朝人、宋朝人,一定要現代化、本地化。

  現在由於交通的便捷,資訊的發達,整個世界就變成一個地區了。在從前,我只曉得我這個地區的事情就夠了;今天不行,全世界的事情,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歷史、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乃至於一般風俗習慣,你統統都要知道,因為你隨時都有可能出去旅遊的機會。你要是不懂,你出去就吃虧、就惹笑話。佛弟子要想去全世界每一個地區弘法,要是不了解,佛法怎麼弘揚?怎麼能讓人接受?這個要知道。所以佛法不是死的,死的沒有價值;最殊勝、最了不起的,因為它是活的。像水一樣,放在圓器裡,它是圓形的;放在方器裡,它是方形的。水到外面境界千變萬化,它的原則不變,原理不變;在形式上,它時時刻刻都在變,這也是它了不起之處。所以學佛不能學死。

  今天同修們學佛有許多障礙,障礙產生在哪裡?實在講是你們違背了佛的教訓所產生的。你們把佛法學死了,所以在家裡面不受歡迎。家裡的人一看到你學佛都怪怪的,學佛的人都不正常了,這怎麼得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佛與佛的弟子,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受到大眾歡迎。我們走到家裡,家裡人討厭;走到社會,社會人討厭。像這個樣子搞法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還能夠弘法利生嗎?不是佛法錯,是我們自己把佛的意思解錯了;錯解了佛的意思,還自以為是,你說糟糕不糟糕!

  正如同國民黨講「三民主義」。我有一次在市黨部,說:「你們國民黨有全世界所有政黨沒有的法寶。」

  他問:「是什麼?」

  我說:「當年孫中山先生講「三民主義」的時候,大家聽了之後,家也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跟他去革命,拋頭顱,灑熱血,跟他走!今天你們講「三民主義」把人都講跑掉了,沒有人要聽了。如果孫中山先生當年要像你們這樣子講法,他革什麼命?早被人家抓去了。」三民主義真正了不起,是中國五千年固有文化的現代化,所以懂三民主義不容易!對於中國的道統,最低限度像《四書》、《五經》、《十三經》、《諸子百家》等中國的歷史,你要沒有很深刻的認識,你怎麼會懂三民主義?因為它是那麼多東西的現代化、本土化,真正了不起!大家為什麼講不出孫先生那樣的力量?孫先生在固有文化的基礎上有深厚的根。我們今天把這個東西統統捨棄掉了,怎麼學也學不像!人家那個東西是從地裡生長的,花開得很美。我們今天是花瓶裡面插的,沒根!表面上好看,兩天就死掉了。這是我們提醒大家要認識「三民主義」。

  我們今天講佛學,要講現代佛學,你不深入經藏,了解過去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地區,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是如何在當時把這個東西,就他們那個時候的現代化、本地化,他才能夠弘揚,才能夠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參考的是推陳出新,今天有今天的講法,有此時此地的講法,我們大家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覺得佛法修行一點都不困難,與我們的生活完全沒有矛盾,只帶來我們更豐滿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沒有一絲毫障礙,哪一個不願意接受!

  大家為什麼不學佛?麻煩太多了,障礙太多了,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算了,不要學了」,錯在此地!不是佛經錯,佛經沒有錯,字字都不錯,我們認識錯了,我們把它解錯了。人家這裡「不犯威儀」,沒有再加一個不犯釋迦牟尼佛當時候的威儀;如果加上這一句,就沒法子了,就得一定要守著那個時候的。「不犯威儀」,這四個字是活的。威儀也就是禮俗,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威儀,每一個地區有每一個地區的威儀,不一樣!可見得人家這個字寫得清清楚楚的,沒有錯!找不到它的錯,錯都在我們自己。所以「具足眾戒」,人家那個戒,也沒有說是哪一部戒經上所講的戒,沒有那麼指,所以我們才曉得這個戒是生活規範。

  今天講國民禮儀,國民禮儀就是威儀,生活規範就是眾戒。諸位了解這個意思,你這樣子給人家宣傳,誰不歡喜?誰能夠說佛法是迷信?如果我們一定要講過去某一個朝代,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那這個佛教當然是迷信,當然行不通。我們不但不能作中國人,還得作印度人,還要作三千年前古印度人,這個誰願意幹?當然不願意,這是第二條。

  第三條是菩薩善。這是三個階層,第一個是人天的標準,第二個是學佛,佛弟子的標準。佛弟子最低限度要具足這三條,不具足這三條就不是佛弟子。從這個標準再向上提升,就成菩薩了。菩薩是什麼?是佛的入室弟子。前面是佛弟子,沒有登堂入室,這是佛的登堂入室的弟子了。前面是佛一般弟子,後面是佛的傳法弟子,所以標準不相同。

  第一個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具體來說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菩提心,要真正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什麼叫度?度是幫助他、協助他。幫助裡面,最重要的是幫助他破迷開悟、是幫助他斷煩惱、是幫助他恢復清淨心,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把這個標準放到最低,教他孝親、教他尊師重道、教他慈心不殺、教他修十善,這是接引一般眾生。沒有學佛的、不學佛的,要用這個方法教他,這是人天法。已經學佛的,要教他真正回頭,三皈依是回頭。教他守法、守規矩,這就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對於老修要勸他「發菩提心」,一定要自行化他。

  「四弘誓願」裡面,第一個是願,菩薩願;第二、第三是菩薩行;第四個是菩薩果位。願發了,從哪裡做起?從斷煩惱做起。煩惱不斷,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夠度化眾生。煩惱斷了之後,才學法門。所以現在學佛學了幾十年,學了一輩子,在佛法上什麼成就也沒有,原因在哪裡?順序顛倒了。一開頭學,他就學「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這一條不要了,所以他永遠學不成。為什麼?他那個器是有漏!好像茶杯底下破了一個洞,怎麼裝都裝不滿,漏掉了!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所以學佛的程序是先斷煩惱,先修清淨心,一定要依照佛教的程序去做。

  程序是什麼?就是戒、定、慧。給諸位說,前面「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戒學,「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定學,「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慧學。它有次第的,不能躐等。後後一定是包括前前,前面包不了後面。我們現在不懂,躐等就好像蓋大樓一樣,下面三層不要,蓋第四、第五層,怎麼蓋法?沒法子蓋,永遠也蓋不成功!這是現代人學佛所犯最大的一個錯誤。所以諸位要想真正成就,是先斷煩惱,再學法門。

  我今天勸大家念《無量壽經》,念經是什麼意思?就是斷煩惱。為什麼?不念經就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是煩惱。念經,至少我念一遍一個小時,我這一個小時不胡思亂想;念兩小時,我兩小時不胡思亂想,所以每天念的愈多愈好。你能夠一天念八個小時,八小時不胡思亂想,你念上一年、二年、三年,你心清淨了,妄想漸漸少了。妄想少了才可以學法門,那時候你聽我講經,豁然大悟,開悟了。現在你聽我講經,聽上三十年都不開悟,什麼原因?因為你有煩惱在。你聽經裡面摻雜著煩惱,煩惱障礙了你的悟門,你開不了悟。你要是沒有煩惱的話,聽了幾次,一定開悟;悟了以後就證果。

  中國古人教學,出家人講「五年學戒」。「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不是「經、律、論」三藏,學律藏,是遵守老師的教誡。老師教你什麼?在教下教你讀經、教你工作,其他的什麼都不教。常住分配給你的工作,你好好去做。工作是什麼?修福。教你讀經,一天教你要念多少遍,那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就修好了。

  讀經不能想裡面的意思,不能一面念一面去想,那個想就是胡思亂想。為什麼?因為經沒有意思。經要有意思,怎麼可以有兩種講法?有很多種講法?譬如講「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在台灣有台灣的講法,你到日本有日本講法,你到美國有美國講法。為什麼?他們的社會道德觀念、法律跟我們都不一樣。可見得這個東西只是原理原則,沒有意思。沒有意思,硬給它安個意思,那叫打妄想,錯了!所以經典在什麼時候有什麼講法,在什麼處所有什麼講法,沒有一定的講法,沒有一定的意思。真正會學的人,學清淨心,什麼都不想,只是去念,什麼妄想都不打,到時候人家請你講經,你見人就說人話,見鬼就說鬼話,這個東西還能準備嗎?

  有許多人講經,筆記抄了好多好多,這等於是說病人來了,大夫給他看病,藥方老早就下好了,你照我的藥方生病,這個才對!不是我的藥方錯了,是你生的病病錯了,這種講經不就變成這個樣子了。現在講經就是這個樣子!諸位要曉得,他老早都預備好了,藥方都開好了,來給你治病。你們想想看,哪一個大夫是把藥方開好等你來看病的?你就真正明瞭,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很不簡單!我跟同修們講的是真話,你老老實實修戒定慧、修清淨心、修覺正淨,然後經本一展開,你自自然然就會了,自自然然講得契理契機,自他都得受用,得真實的利益。

  《觀經》上講的三福,第一是人天福,第二是二乘權教菩薩福,第三是大乘菩薩之福。大乘菩薩福,相當不容易。不但是大乘菩薩,我們在前面跟諸位說明的人天跟二乘,都不容易。「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今天幾個人能夠做到?這就是為什麼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總而言之一句話,沒福!諸位想想,哪有沒有福的佛?沒有。佛是「二足尊」!「二足尊」,第一個是福德圓滿,第二個是智慧圓滿。不僅僅是佛的福德是圓滿的,小乘阿羅漢的福報也了不起!這就說明福德的根基是在孝順父母、尊敬師長。

  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諸位如果念《金剛經》、《大乘起信論》,你就曉得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它排在第三條是有道理的。阿羅漢與辟支佛沒有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他的心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的意思。真心才覺,妄心是不覺。

  諸位曉得,佛在經論裡常常告訴我們,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還是不覺。為什麼?他們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凡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都是不覺,這個標準從這個地方建立。必須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真正是覺悟了,覺而不迷。在三種不退裡面,這不是我們淨土宗講的,是一般法門裡面所講的,他是剛剛證得「三不退」,這是發菩提心!可見得發菩提心不容易。但是諸位一定要知道,沒有菩提心是決定成不了佛的。

  菩提心在《大乘起信論》裡面,馬鳴菩薩給我們講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世尊在《觀無量壽經》跟我們講的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把經論合起來看,菩提心的意思就非常明顯,非常清楚,用我們中國話來講,就是真誠到了極處,真心!一絲毫的虛妄都沒有。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的心很誠很真,我的真誠心!你只要有這一念「我的心很真誠」,就是妄心。為什麼?真心離念,真心裡面沒有念頭,有念都是妄念,哪來的真心!可見得「真誠」實在不容易。《壇經》上六祖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連「本來無一物」這一句也沒有。實在講,六祖在黃梅發菩提心了,就是真誠心顯露出來了。所以五祖傳法給他,不傳給神秀。為什麼?神秀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他還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還是落在第六意識裡,所以沒有資格傳法。

  用儒家的話來講,菩提心就是誠意、正心;在佛門裡面講深心、大悲心,是把儒家的正心分開來說,正是不邪。佛法分開來講,對自己是深心,這是儒家講的正;對別人是大慈大悲,這也是儒家講的正。儒家把這兩個合起來講成一個正心,佛法把儒家這個正心開作兩個,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

  我們的菩提心為什麼發不出來?哪一個同修不想發菩提心?就是發不出來。發不出來,是因為有障礙,你不肯把障礙去掉,菩提心就發不出來。什麼障礙?佛在經論上常常講的二障,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你只要有這兩種障礙在,你的菩提心永遠發不出來。阿羅漢二障破了一個,煩惱障破了,所知障沒破,所以菩提心發不起來。權教菩薩所知障可能破了,煩惱障沒破,也見不到心性。諸位想想,這個東西多難!

  圓教裡面,前面十信位的菩薩,同樣的,煩惱障破了,所知障沒破。必須到圓教初住、別教初地,二障才破,真心顯露了,這個時候叫做發菩提心。所以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就是剛剛開始,不是很深,是大乘剛剛入門。《金剛經》亦復如是,《金剛經》是大乘入門。什麼樣的根性適合?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人,它起信的標準很高,因為是大乘,第三福就是講的大乘。

  煩惱是講「見思」,見惑思惑不能不斷!要是不斷,說老實話,往生都靠不住,修其他的法門是決定不能成就。念佛到了臨命終時,一念情執起來就不能往生。有人說:「我現在還年輕,離往生的時間還早,現在打一點妄想,有一點情執不要緊!」這一些觀念大錯特錯。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現前不能放下,臨命終時自己作不了主。我們看到許多人一生念佛,到臨終時放不下,臨終業障現前了,多可怕!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真的是很少。原因絕對不是經典有錯誤,是我們自己錯解了經義,自己修行不如法,造成重大的過失。

  「三福」,我們這一次講得很詳細,就是因為它太重要了,像蓋房子一樣,它是基礎!要如何去修?確實在淨宗法門裡面來說,這叫「易行道」,比任何一個法門都容易。但是也不是你想像那麼容易,跟別的法門比較起來是容易,因為別的法門要斷見思煩惱,破塵沙煩惱,至少要破一品無明,這個多難!淨宗法門不必破無明,也不必斷塵沙,也不必斷見思,這個就太容易!可是念念要與阿彌陀佛相應,煩惱不斷沒有關係,能往生。二六時中,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幾個人能做到?

  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妄念太多了!這個就是咱們講的念佛間斷、夾雜。實在說,你為什麼會間斷?為什麼夾雜?你對這個法門還沒搞清楚,還沒有真正重視它,這個就是懷疑,所以你是「間斷、夾雜、懷疑」統統都有,你念的功夫不得力!真正功夫得力的人,說老實話,他確確實實一切都放下了,哪有一樁事情放不下?無量劫來於這個法門當中,無數次的修學都沒有一次能成功,追究原因就在此地,情執放不下。

  佛在《楞嚴》上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們的修學就是「因地不真」,病在此地!所以學佛的人就是要用真誠之心,用真誠的心念這一句佛號,跟阿彌陀佛就有感應。用真誠心念佛,那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那個心,假一點沒關係嗎?對佛用一種心,對一切眾生又用一種心,一天到晚用兩種心,你對佛的心也不真誠。也許有人說:「我要用真心對人,人家都騙我,我不是吃虧上當了?」你既然學佛,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還怕吃虧?還怕上當?西方樂世界去不了了。這就是我們往往想用真心,不敢用;想用真心,怕用!原因就在此地。我吃虧算什麼!上幾次當也不算什麼!過幾年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世界與我都不相干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這個關係太大了。

  「菩提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可以說講得是最淺顯、最明白、最容易懂。他老人家講:「只要真誠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要把這句話,跟《觀經》、《起信論》裡面所說的意思對一對,看看他有沒有錯誤?比對之後,覺得蕅益大師講得一點都不錯。深心是好善好德,一句阿彌陀佛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了。一念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止於至善,深心具足了。

  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大慈大悲!為什麼是慈悲之極?度我們這個眾生,這一生成佛道。我們是眾生,我們的肉體是四大和合而生的;我們的情識是「受想行識」四蘊和合的,我們的身心都是眾生。唯有大慈大悲才度得了我這個眾生;換句話說,不是真誠求生西方,不要說對人,對自己也一點慈悲都沒有,度不了自己。希望諸位對這個意思深深去思惟,細心去體會。念佛法門求生西方,絕對不是自了漢,絕對不是小乘,佛在《無量壽經》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確確實實是如來第一弟子!這是講發心重要。

  第二句『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在此地,意義尤其殊勝,實在講也很難懂,因為這一條已經是菩薩。不但是菩薩,而且是法身大士,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三心圓發!三心,你說是《起信論》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可以;說是《觀經》上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也可以。「圓」是圓滿,統統都發了。這樣的人還不相信因果嗎?

  說老實話,誰不相信因果?凡夫不信因果,我們這一些天天念阿彌陀佛的人不信因果。你也許聽了會很奇怪?你要真正深信因果了,你心裡面還有是非嗎?你還會張家長、李家短嗎?不可能!還喜歡說這些話,就是不信因果,可見這個事情不容易!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說得太好了,他老人家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還見到別人的過失,就不是真正修道人!他老人家還說:「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我們中國俗話也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這個話很有道理。誰是是非人?說是非的那個人,就是是非人。諸位從這個地方想一想,我們信了因果嗎?善因善果,惡因惡報。不但是身口的造作,起心動念都是業。《地藏經》上講的沒錯,「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罪業幾個人害怕?他怕,他就不敢做了;天天還造作,可見得他不怕。這是講世間的因果報應。

  這一句絕對不是講世間的,佛菩薩哪有不知道世間因果的道理?不但是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對於世間因果都非常通達。阿羅漢他的能力能夠知道過去五百世與未來五百世,人家實在把因果報應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因此,這個地方的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那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樣的因果確確實實連很多法身大士都不知道。如果法身大士都知道,華嚴會上又何必要勞動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由此可知,我們以《華嚴經》的教義來看,最低限度圓教三賢位還不十分相信。因為《華嚴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要登了地,他就曉得「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了。登地之前,十住、十行、十迴向還要普賢、文殊去勸導,地上菩薩才認真念佛。這是說明這個因果,實在講太深太深了,所以三賢位的菩薩都不知道。第十迴向的菩薩,四十一品無明已經斷了三十品了,只剩下十一品無明,這樣深位的菩薩對於「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還不知道。

  我們稱念佛法門為「難信之法」,實在是不為過。一般人不相信這個法門,不能接受,非常正常!連圓教十迴向的菩薩都不相信,他怎麼可能相信?他要相信,那不就奇怪了。所以不相信,非常正常,一絲毫都不奇怪。真正能夠相信的,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太厚了。佛明白告訴我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沒有數字!

  阿闍王子他們那些人,過去生中供養四百億佛,四百億是有數字。他們還有隔陰之迷,還有退轉,雖然發願了,「我將來成佛,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這個願沒有什麼大用。他要不認真念佛,雖然發這個願,還是不能往生。所以真正發堅固信願,一心持名,萬緣放下,那就是經上所講的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超過阿闍王子太多太多了!這樣深厚的善根,再蒙三寶加持,所以他對於這個法門能信能解能願能行,他成功了。這樣的能有幾個人?幾個人有這麼大的福報?所以這一句「深信因果」,確確實實不容易。

  我們仔細看看我們周邊的同修,仔細想想自己,這十一句,沒有一句做到!一點福都沒有,怎麼能成功?從前我常常讚歎大家有福報,是鼓勵你、勉勵你。今天我講真話,我們要深深去反省,要認真的去修福,去打根基,這是講真話。初學的人一聽都會嚇跑了,不敢來聽!真正相信因果,他一定死心塌地,一定是非常認真努力來學習。

  第三句是『讀誦大乘』。「讀誦大乘」是菩薩重要修行的方法。菩薩行門無量無邊,佛在大經裡面,就是舉這個綱領也舉了很多。為什麼單單說個「讀誦」?《無量壽經》上講的有受持、有書寫、有供養,也說了很多,為什麼單單說讀誦?為什麼不說受持?為什麼不說書寫?為什麼不說供養?我們就曉得,佛說種種綱領之中,「讀誦」最重要。

  我剛才講過,這十一句我們沒有一句做到,原因是事實真相不明白。讀誦就能明瞭,讀誦就會認真去念。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沒有成佛之前,他每一天都讀誦經典,他不廢除的,他天天都在念。讀誦就是萬行齊修,不僅僅是戒定慧三學,三慧也一次完成,它是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在這一次就修圓滿了,這叫圓修。

  我勸大家讀誦,還有很多人有意見,不知道這個法門之巧妙。大乘經典太多了,在中國大乘就分八個宗派,八個宗派所依據的經典,全是大乘經。我們念什麼?你修學哪一宗,你就讀誦哪一宗的經典。為什麼?這個樣子解行能夠相應,成就快速。所以在過去,學天台的念《法華經》,學賢首的念《華嚴經》,禪宗的念《金剛經》,淨土宗的念《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你學哪一宗?你的方向目的在哪裡?你選擇某一宗主修的經典去讀。

  在一切經裡面,我們在講席裡常常跟大家介紹,一切經中,以《無量壽經》為第一。《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屬於同部,《無量壽經》是第一,《阿彌陀經》也是第一,因為它是同一部。所以你念《無量壽經》,或者念《阿彌陀經》,都好!《阿彌陀經》念的遍數就要更多。或者是念《要解》。印光大師讚歎《要解》是《彌陀經》古今註疏裡面註得最好的,第一註解。印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阿彌陀經》作個註解,也不能超出其上。」這是把這個註解讚歎到極處了。所以念《阿彌陀經》,我們就希望連《要解》一起念,這個分量也就相當了。否則的話,經文太短了,我們修學的時間就短。

  剛才講念經是三學三慧一次完成,修行的時間是愈長愈好。讀誦是修行,讀誦的時候不能求解義;一求解義,讀誦的目的完全破壞了。為什麼?你一起分別,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這個就錯了。讀誦經典的時候,就是禪家所說的離心意識參。我們跟禪家用的手段不一樣,目標是一樣的,是在參禪。我們用讀誦的方法在參禪,這個真是妙到極處了。參禪是什麼?離心意識叫參,我們讀誦離心意識。讀誦的時候,不分別,不用第六意識;不執著,不用第七識;不去思惟想像,也不落印象,一直念下去,不用第八識,豈不是離心意識?念這個句子,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耳朵也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字也沒念錯,一句也沒念顛倒;給諸位說,這就是交光大師所講的「捨識用根」。我這個時候用的是六根根性,我用的是見性,見色性,用見性見,用聞性聞,這是高等的修行!幾個人會?盤腿面壁可以捨識用根,讀誦大乘也可以捨識用根。用熟了,就可以把它用在生活上,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統統捨識用根,那就是名副其實的菩薩,把這個方法應用在生活上。

  所以你才曉得,讀誦大乘是菩薩修行重要的一個方法。因為在十個宗派裡面,禪宗只是一個宗派,其餘九宗都屬於教下,都沒有離開經典。所以它這個地方不寫觀心、參禪,或者是參話頭,它寫的是「讀誦大乘」。那就是說大乘菩薩裡面,依照經論修行的佔絕大多數,只是方法不相同,它的精神、方向、目標全部都是相同,都是捨識用根,都是離心意識,這個叫真正修行。

  讀經是真正修行。心意識捨掉了,與心意識相應的心所,當然都不起用了,所以讀經會入定。你要不相信,也許聽說過智者大師念《法華經》入了定。他要用心意識去讀,他怎麼能入得了定?他讀《法華經》會入定,我們念經為什麼入不了定?我們是用心意識在念,所以入不了定;人家是離心意識去念,就是我剛才講的方法原則。他念到「藥王菩薩本事品」入定了。在定中,他有感應,他參加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法會,他還聽了一座。出了定,告訴人:「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靈山一會還沒散!」他還親自參加了。說實在話,釋迦牟尼佛每一次法會都沒有散場,問題就是你有沒有能力去參加。釋迦牟尼佛的彌陀法會,也沒散;《無量壽經》的法會也沒散,看看你們哪一位有能力親自參與世尊的法會。

  不明瞭「讀誦大乘」,所以他不願意念,這實在是智慧淺少,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念到心清淨了,念到定、慧成就了,念到破無明、見法身了,他還是念;即使證到等覺菩薩果位了,他每天還是要念,始終不離開,就是這種修行方法。

  也許有很多淨宗的同修聽過,沒有念經,單單念一句佛號也能成就,沒錯!誰單單念這一句佛號?最初提倡的是大勢至菩薩,他那一句「阿彌陀佛」,或者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離心意識。如果不離心意識,叫什麼修行?不離心意識,怎麼能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沒這個道理!所以諸位要曉得,念這一句佛號也是離心意識念。

  念經、念佛如此,聽經還是這個樣子。大家聽經不開悟,為什麼不開悟?用心意識聽。別說聽這一輩子不開悟,生生世世,聽上無量阿僧祇劫,還是不開悟。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得好清楚,那是對聽經的人講,要怎麼樣聽?「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就是離第六意識;離名字相,就是離第七識;離心緣相,就是離第八識,還不是捨識用根嗎?清清楚楚給我們顯示,聽經也要離心意識。「心」就是第八識,「意」就是第七末那識,「識」就是第六識。聽經也得要離心意識聽。離心意識,就是修行。

  聽經是修行,讀經是修行,念佛是修行。修什麼行?把心心所給捨掉,這就是禪家常講的「從根本修」。我們曉得,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盡是過失。過失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就是心心所。所以這個修行方法是從根拔起,連根拔除。由此可知,絕對不是只有禪家從根本修。所以禪宗常常輕視教下,輕視淨土,他不曉得「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是用參究觀心的方法,從根修起;人家教下用讀誦,念佛的用執持名號,也是從根本修,不亞於觀心,不亞於參話頭。

  凡是輕視別人的,他會不會成就?他決定不會成就。為什麼?因為真心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哪裡來的輕視別人!有分別、有執著,才會輕視!由此可知,禪參得再好,他沒有離開心意識,那個禪不管怎麼參法,不會開悟。得禪定是可能的,為什麼?用心意識可以得禪定。四禪八定,阿羅漢的九次第定,都是用心意識修的,都沒有離心意識。離心意識是上上禪,不是阿羅漢、辟支佛所能夠證得的,這一點諸位同修要知道。

  你要是果然明白了,你對於參禪的人譏笑你,你也是合掌「阿彌陀佛」,不會去跟他計較。為什麼?我們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碰到外面人說我們是自了漢,說我們是小乘,我們也歡歡喜喜的「阿彌陀佛」就結束了,不要去計較,用不著去跟他辯駁。正是六祖所說的,看到這個根性好的,可以跟他說的,這才能跟他說說;看到根性劣的,不能說的,合掌令歡喜就好了,不要與任何人爭論。爭論,決定違背了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爭論決定是迷惑顛倒,只有迷人才會爭,悟的人不會爭。迷的人,心裡面才有意見;悟的人,心裡沒有意見。悟的人,心乾乾淨淨,什麼也沒有,「本來無一物」。心裡面還有許多東西的時候,這沒悟!

  這一句是說明菩薩修行許多方法裡面一個重要的方法,今天告訴諸位了。果然離心意識念經典,你會得定,會開悟。如果念了不少年,念了不少遍了,我怎麼還沒得定?怎麼還不開悟?我就曉得,你這一生是不會得定,也不會開悟了。為什麼?因為你沒有離心意識,還是用心意識在念。離心意識,一味的念下去,一遍一遍的念,決不起一個妄念,功夫成熟了,水到渠成,自然得定,自然開悟,到時候豁然通達!心裡常常想著:「我什麼時候會開悟?什麼時候得定?」都是打妄想。「讀誦」裡面加上妄想,就是障礙!有人念佛發心,一心求「一心不亂」,這個人一生當中決定得不到「一心不亂」。為什麼?「阿彌陀佛」裡摻雜著「一心不亂」,這個很糟糕!給你說不摻雜,不摻雜還得要摻雜個「一心不亂」。所以一切錯誤、一切不成就的因素,一條一條都把它找出來;找出來之後,統統把它消除,我們障礙就沒有了,業障就消了。

  業障,說老實話,絕對不是你去拜拜《梁皇懺》、拜拜《水懺》、拜拜《大悲懺》,業障就消掉了。消不掉的!從前的人拜懺會消掉,現在的人消不掉;從前人念經會消業障,現在人念經消不了業障;從前人念阿彌陀佛消業障,現在念阿彌陀佛也消不了業障。你知道原因了吧!用心意識就消不了業障;離心意識,業障就消除了,原因在此地。

  你要曉得什麼是業障?業障就是分別執著。用分別執著,怎麼能夠把分別執著離開?這個話還不能聽錯,聽錯犯的過失更大。不分別,不執著,好了,父子也不分了,男女也不分了,還得了嗎?你去打仗,連敵人、自己人也不分了,這不是糟糕了!那就犯了大錯了。自己心裡面確實沒有分別,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著眾生分別而分別,隨著眾生執著而執著。自己有沒有?自己決定沒有,這就對了。

  這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分別執著,並不破壞眾生的分別執著。眾生有分別執著才能建立社會的秩序,世間才不至於亂。如果我們真的有分別執著,那就錯了,那就永遠不能夠超越世間;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就超越世間了。所以這個地方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誤會了。這一句重點還是勸勉我們要認真去「讀誦」,要曉得怎樣去「讀誦」,才能收到真實的利益。

  十一句到這個地方,十句都是自利的,都是屬於自行;只有末後這一句是利他,化他的。自行化他才是菩薩。化他,不簡單!自行功德圓滿了,這才化他。現在有一些年輕人,自行的功德還沒有,急著要去化他。心倒是個好心,真像地藏菩薩一樣,捨己為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是真入地獄了,他入了地獄,對人卻沒什麼好處。地藏菩薩入地獄是對眾生有好處,有利益!他入地獄很冤枉,一個眾生也沒度。所以諸位細細去念念這十一句,就真正明瞭,度化眾生不是一個容易事情。那是個指路的人,你要把方向路子指錯了,怎麼辦?

  那個會勸人的人,自己沒有成就,勸人念「阿彌陀佛」,勸人念《阿彌陀經》、念《無量壽經》,這個決定不會錯。為什麼?佛是這樣勸人,我們也學會了,這個不會錯,絕對不會誤人。縱然沒講清楚,對他是沒有害處的。他縱然念佛不能往生,但是不會墮惡道;他要是墮惡道,必定是其他因素墮惡道的,絕對不是念佛墮入惡道的,沒有這個道理!

  所以勸人念佛,勸人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不會錯誤。勸人念其他的經論,有一點問題。什麼問題?怕那個法門不契機。就好像人家害病,害病的時候,你介紹藥給他吃,這要負責任的。你對病情不了解,對藥性也不知道,只看到那個人生病吃這個藥好了,你看到這個人生病了,也趕快拿這個藥給他吃。他害的病不一樣,這一吃,吃死了,你要不要負責任?不是容易事情。所以在此地勸告同修,看到有人害病,最好勸他去看醫生,不要輕易介紹成藥拿給人吃。

  很多法師都被信徒害死了,我親眼看到道安法師就是被信徒毒死了。信徒對師父太愛護了,這個送這個藥,那個送那個藥,都是好藥,結果把師父吃死了。所以我比較聰明,什麼人送給我的藥,我接受過來,第二天丟到字紙簍去了。我也不能送給別人;送給別人,把別人害死,怎麼辦?所以都當作垃圾處理掉了。我告訴你們,下一次就不要送藥了。買的好藥,真的很名貴,我統統當作垃圾處理掉了。為什麼?萬一吃病了,怎麼辦?誰負責任?所以藥不能隨便吃,佛法法門不能隨便亂介紹人。

  「阿彌陀佛」可以介紹,那就是他適應的能力很廣泛,什麼病都可以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像萬金油、八卦丹一樣,這個可以。什麼病,你吃了沒有壞處,只有好處;縱然不能把病治好,也不會加重病況。這是萬應丹!介紹這個不害人,介紹其他的方法,如果不契機,就要害人。

  『勸進行者』,「行者」是修行人。勸人學佛,勸人修行,幫助他進步,幫助他精進,這個要有智慧。所以我們看到外面有很多勸人參禪、勸人學密、勸人念咒,勸人這樣那樣,都很危險。那個人也很好心,不能說他是有心害人,他真的是好心。但是他確實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對於法門不了解,眾生根性也不了解,這一種盲目的勸進,非常危險!縱然不是有心造罪,可是他的過失就很重,決定是有過失的。

  勸人學佛尚且這樣的難,勸人出家更不容易,負的責任就更大了。他出家將來是一個好的法師,修行證果,弘法利生,你的功德太大了,無量無邊!如果將來他出家了,羞辱佛門,造作重罪,他造的罪比世間一般人造的罪業是要加倍的重。試問問,你要不要負責任?你要負責任。怎麼可以輕易勸人出家?

  李老師一生在台中講經四十多年,從來不勸人出家。他有三不勸,第一個不勸人吃素,第二個不勸人受戒,第三個不勸人出家。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發心。你勸人家吃素,有的人他是想學佛,就是因為他不能吃素,所以他就不來學了。你勸他一定要吃素,他下次不敢來了,所以不勸人吃素。受戒容易,持戒難!所以老師一生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出家,這是絕對正確的。

  那是真正要有慧眼,對於這個人真正了解,覺得他出家之後,確實是一個人才,將來一定能弘法利生,弘揚佛法。你要看準了,你就勸他,可以。勸他出家之後,出家以後的機緣也相當不容易,是不是遇到一個真正能夠修學的道場?是不是遇到一個真正的善知識?好的同參道友?這是決定他成敗的因素。難!太難太難!你要把這些問題統統都看到了,決定不敢勸人出家。

  「三福」到這裡跟諸位介紹完了。我跟大家這一次講得比較詳細,有沒有盡其義?差太遠了。這十一句深廣猶如大海,我能講的是大海之一滴。諸位細細去讀誦,細細思惟體會,這個確確實實是學佛的基礎。不管你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並不完全是對修淨土而說的。因為後面佛說的很清楚,此三種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我們就曉得,它的範圍非常廣,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離不開這個原則,它是一切諸佛淨業的正因;換句話說,是一切諸佛必修的基本科目,我們怎麼能夠輕視它?這一段是解釋《疏鈔》裡面提到的「淨業三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