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第二十八集)  1992/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05-0028

  請掀開經本二百三十二頁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疏【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昨天講到這個地方,接著往下看:

  疏【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無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這是比喻說到這個地方。下定決心求生淨土的這個人,信心堅定之後,大師在此地說『或行一分二分』,意思就是講才肯修行。雖然修行功夫不很深,這時候魔來擾亂了。『東岸』就是娑婆世界這些異解異行之人,或是佛門不同法門的人,或者不是佛門一些外道們,他們來阻擾。這個比喻就是阻擾,勸你不要念佛求生淨土,勸你不必,這個世界也不錯、也很好,也很值得留戀,勸他回來。『此道嶮惡不得過,必死不疑』,這是指念佛這個道,就是求生淨土這個道,這個道不會成功的,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夠成就的?這是不能相信的。總是用種種方法來勸你回頭。說這個世界,讚歎、讚美這個世界,或是讚美人間,或是讚美天上,這就是說明沒有『惡心相向』,勸你回頭,不必迷信淨土,不必這樣做。

  這個人雖然聽了這些,這麼多人在這裡障礙,他也不回頭,對於這個世間,對於一切不同解行的一些人是決定不動搖,還是一心念到底,這就對了。實在這樁事情,在過去《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記載得很多,那是古老的時候念佛往生成就的證明。即使在近代,我們親眼看見的、親耳所聞的全都是事實,的確也不在少數。凡是真正往生,沒有其他的祕訣,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像倓虛法師講諦老的那個徒弟,鍋漏匠,什麼也不懂,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三年,人家就真成功了。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底下說,『須臾即到西岸』,西岸就是比喻西方極樂世界,須臾是很快就到達,即使我們一生念了二十年、三十年,也是須臾之間。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我們修學都沒有能夠成就,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被這些人障礙了,這是真正要覺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永離諸難』,真正達到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離苦得樂的目的,這是真正達到,往生決定不退轉,決定一生圓滿成佛。『善友相見』,善友是指的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慶樂無已』,慶是慶幸,樂是快樂,這種慶幸快樂我們沒有法子想像,也無法形容。不但自己慶幸快樂,佛與大眾同樣為你慶祝,這叫真正得永生,真正功德圓滿。比喻後面是「法合」,它比喻的什麼?其實我們前面都說出來了,底下這段文念念就明瞭。

  疏【次。】

  這是第二段。

  疏【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火』是代表煩惱,代表著苦。佛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三界火宅」,這個三界就是六道,三界都不安。譬如這個房子燒起來了,雖然還沒有燒到你,已經很快了,是這個意思。欲界三種苦具足,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具足;色界天雖然沒有苦苦,他有壞苦、有行苦;到無色界天,這是我們凡夫最高級的,這個高級凡夫連身體都不要了,我們世俗人講的靈界。這個靈界沒有身體的,只有神識存在,我們俗話叫靈魂,神識存在的。他當然沒有身體就沒有壞苦,可是免不了行苦,這個東西麻煩。所謂行苦就是他這個境界不能永遠保持,他還是會失掉的,這就是他的定功長短的問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這八萬大劫實際上就是他的定功,他的定功入定能夠支持八萬大劫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定功失掉了,他就又要隨業流轉,這就很可怕了。

  天生到頂點,一流轉當然就往下墮落。諸位要讀《楞嚴經》,你就明白這個事實,墮落得很可怕。為什麼?我們俗話常講「爬得高摔得重」。他這一墮落就是墮落到地獄,從最高的地方落到底谷。為什麼會墮落得這麼深?其實這種修行人產生了嚴重的誤會,他誤會四空天就是大涅槃的境界,他自己認為他成佛了,這在佛門裡面叫「增上慢」,倒不是真正有一種驕慢之心,是他錯認了,把這個境界當作如來涅槃的境界,誤會以為自己成佛了。成佛,不生不滅了,到定功失掉了又要墮落了,於是乎他就懷疑一切諸佛所講的話是假話,「我已經入大涅槃了,佛說不生不滅,我現在還有生滅」,這個念頭一起,謗佛、謗法、謗僧,毀謗三寶,罪業在阿鼻地獄,是這樣子墮落下來的。所以三界都苦,三界之中決定沒有樂。世間人以為有樂,其實是那個苦暫時停止一下就以為樂了,其實這個樂的時間非常短暫,真的苦多樂少,苦長樂短,這是事實的真相。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這是我們現前生活的環境。

  疏【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

  比喻裡面講的『西岸』,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疏【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

  這是我們內裡面生死煩惱的根源。『六根』是我們的身體,肉身,我們有這個身體。『六識』是妄心,迷失了真相的這個心,我們現在用的心就是六識心,分別執著。『六塵』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六根所對的,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這是我們生活環境,六塵是環境。『五陰四大』是說明心物的真相。現在科學家也是這樣的分法,一個分做精神,一個分做物質;在佛法裡面講色、心,色就是今天科學家講的物質,心就是現代人講的精神,五陰四大就是說的物質與精神。

  疏【言無人空迥澤者。】

  這就是比喻:

  疏【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

  這一條是我們或者是往生、或者是輪迴重要的一個緣。你遇到真善知識,那就很幸運這一生就往生,脫離六道輪迴;如果遇到惡友,那就是永遠輪迴六道。緣不容易遇到,俗話常講「可遇不可求」。凡是能遇到的,說實實在在的話都是過去生中,就像佛在《無量壽經》上、在《金剛經》上所講的,是無量劫以來的善根福德善緣的成熟,我們遇到了。雖然遇到,就像大師在此地的比喻,水火兩河當中的四五寸的白道,為什麼?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貪瞋痴慢的習氣非常重,往往這個習氣把我們的善緣障礙住了,那才叫可惜!

  『善知識』是指遇到一些修學大乘的大德們,無論是出家在家,善知識。真善知識是遇到一個真正修往生經的這個人,這個人是真善知識。遇到善知識,說實在話,未必保證這一生能脫離輪迴,遇到真善知識,那你這一生必定永脫輪迴。所以他這個善知識上面加一個「真」字,這個字不能夠忽略,這就是專修往生法門的這個善知識,稱為「真善知識」。

  疏【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

  這是你聽了善知識教導,你發了一點心想求生淨土,發了這麼一個心。

  疏【乃由貪瞋強故。】

  畢竟這貪瞋痴慢的煩惱與生俱來,習氣很重。

  疏【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

  你發心求往生的念頭很微弱。

  疏【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溼道者。】

  這四五寸的白道常常被水淹,又常常被火燒。這個比喻:

  疏【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真的想做一點好事,忽然貪心起來了,又捨不得了,這就是你那一點善心被水淹沒掉了。

  疏【又火燄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

  『瞋』是瞋恚,『嫌』是嫌棄,就是討厭。這個心『能燒功德法財』,修的一點點功德,瞋恚心一起全都消掉了。從這比喻當中體會這個事實,然後才曉得修行難易原因到底在哪裡。

  疏【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這就是修行人真正把這個理論、事實真相都明瞭了,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自己絲毫善根都樂意迴向求生淨土。

  疏【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

  比喻著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

  疏【後人不見。】

  所以見不到人,聽到聲音。

  疏【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我們讀了經,佛在經上教我們這樣做,就好比聽到聲音,沒有見到人一樣。

  疏【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

  這就是比喻:

  疏【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

  這是一種障礙。第二種:

  疏【及自造罪退失也。】

  是自己煩惱習氣太重,雖然念佛,雖然發願求生,惡習氣除不掉,這造成往生的障礙。

  疏【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

  這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功德的加持,佛來接引。

  疏【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

  這就是我們剛才所念的,這是比喻:

  疏【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

  『曠劫』是大劫、無量劫輪迴生死。

  疏【迷倒自纏。】

  迷惑顛倒,自己纏縛自己。

  疏【無由解脫。】

  沒有辦法超越輪迴。

  疏【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

  『發』是發起,『遣』是送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好比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保送我們到西方。這三經就是保證書,依照這個修行就是釋迦牟尼佛保證我們往生西方。

  疏【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以本願功德加持接引我們。

  疏【今信順二尊之意。】

  這兩個字非常重要,一定要相信,一定要順從。就像大師在前面跟我們說的,佛在三經裡面,或者是包括祖師加進去的五經,五經都可以遵循。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一定要照做,經上不許我們做的,我們一定要禁止,這一生才有出離的希望。如果不能信順,那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是真佛弟子,那說得不好聽,就是冒充佛弟子,這個罪過就非常的嚴重。如果自己欺騙自己,又欺騙別人,這必墮三途!所以這裡面事理、真相,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一定要『信順二尊』,這個「二尊」就是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信順他們的意思,信順他們的教導。

  疏【不顧水火二河。】

  自己縱然有習氣煩惱不要緊,如果煩惱習氣沒有了,那何必往生?那你已經成佛了。所以念佛人煩惱習氣常常現前,這是一個自然現象,不要害怕。要怎麼樣對付?煩惱習氣現前,不要去理會它,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這樣就對了。如果念佛還止不住妄念,讀經,讀經可以把妄念止住。因為讀經,一有妄念經就會念錯。這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成習慣,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打妄想,但是讀經,那妄想就比較容易控制住,這用這種方法。如果昏沈,昏沈也是個煩惱,雖然沒有妄想,精神提不起來,念念就打瞌睡,念念就累。這樣的情形,真的累了就休息一下,不礙事,休息好了再念,這是一個方法。另外並不是沒休息好,而是精神提不起來,我們可以換個方式,繞佛念,繞念;或者拜佛,拜佛身體動作就不至於打瞌睡,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昏沈。宗旨決定不離開阿彌陀佛,念念心裡有佛,這樣就對了。

  疏【念念無遺。】

  那就符合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

  疏【乘彼願力之道。】

  『彼』是指本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成佛道。不但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也乘本師的願力,本師的意願就是希望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不但是乘本師的願力,同時也乘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願力之道』。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念佛求生彌陀淨土。所以「彼」這一個字裡面的境界廣大無邊。

  疏【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盡了的時候,一定往生極樂世界。『與佛相見』,這你第一個見到阿彌陀佛。然後在西方極樂世界,你有能力見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那這『慶喜』真正是『何極』了,這是比喻。我們把比喻跟比喻的說法都念過去了,再看下面這一段,下面這三行非常要緊。

  疏【又一切行者。】

  一切,無論你是在家出家,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老修新學,是老修行或者是你初學的,這『一切行者』就全部都包括了。下面是教我們怎麼個修法。

  疏【行住坐臥。】

  這是講我們身體這一天到晚總不外乎這四種方式,一個是你走著,你在走動,住是站住,或者是坐著,或者是躺著,總不超過這四種,這叫四威儀。

  疏【三業所修。】

  前面說過了,身專禮阿彌陀佛,禮拜,身業;口專稱阿彌陀佛,稱名,念佛的名號;心專想阿彌陀佛。這『三業所修』。

  疏【無問晝夜時節。】

  這就是相續。我們稱念,口稱心想不間斷,日夜不間斷。

  疏【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

  這是教給我們怎麼樣修學『迴向發願』,這就叫迴向發願,同修們要曉得。這兩天我還遇到兩個同修來跟我說,一個要去拜大悲懺,一個要去放焰口,什麼原因?感覺得自己業障太重了,想拜大悲懺、放焰口,消消業障。這是他們不曉得消業障最殊勝、最有效的方法,念阿彌陀佛!這三業專精,那叫真正消業障。拜一堂大悲懺,你煩惱是不是少了?放個焰口,是不是妄想就放掉了?假如煩惱少了,妄念沒有了,這就很有效,這業障就沒有了。

  什麼叫業障?業障就是妄想煩惱。所以你去試試看哪一個方法能把煩惱跟妄想消除。專精念佛,念佛還懷疑,這就是懷疑,不相信這個法門可以消業障,所以還要去拜大悲懺,還要去放焰口。焰口是什麼?焰口是請鬼吃飯,是請客!焰口跟大蒙山、小蒙山都是請鬼吃飯,所以要曉得這個。這裡面消業障是消什麼業障?跟這些鬼有冤業,從前有對不起你的地方現在我請你吃一餐,希望你原諒原諒我,把這個誤會恩怨給它化解,消這個業障,所以這諸位要懂得。所以那個施食,焰口是施食,蒙山也是施食,請客!我們人間也如此,有什麼事情要拜託人,要宴會請客,那就是放焰口。蒙山施食就幹這個事情。

  但是那個基本的,這真正業障的根源是煩惱、是妄想。煩惱妄想要專修、專精,那就有效,果然我們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學,三個月到半年就有效。為什麼?心定了,心要定下來,妄想就少了,煩惱就輕了,這個業障消除馬上就見到效果。所以祖師在此地一再告訴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唯有從真實心中作才能見到效果,而且這個法門是很快就見到效果。

  疏【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這是『迴向』第二個意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以大悲心憐憫十方世界的罪苦眾生,盡心盡力去幫助他,所以說倒駕慈航,這也叫做「迴向」。這兩種迴向我們都要懂,兩種願心我們都要發。後面這是總結:

  疏【三心既具。】

  『具』是具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都具足了。

  疏【無行不成。】

  世尊在本經裡面將大菩提心為我們說出了,一切大乘佛法都建立在大菩提心的基礎上。所以無論是參禪也好、學教也好、學密也好、念佛也好,如果三心不具足,你的修學就注定不成功。所以參禪不能開悟,學教不能大開圓解,念佛不能功夫一片,原因在哪裡?這三發心有問題。所以佛在前面講這三心是我們修學的正因,可見得它非常重要。在淨土裡面講:

  疏【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

  你有求生的願,又具足大菩提心,又能夠淨念相繼,那哪有不生的道理,決定得生淨土。

  疏【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這個三心,雖然佛是在散善裡面所講的,這是善導大師將本經分為兩個部門,正宗分的兩個部門,一個定善,一個散善。定善是觀想念佛,散善是講的九品,三輩九品,菩提心是在這個地方講的。『亦通攝』,就包括前面的定善,沒有菩提心,定善也不能成就,換句話說,你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都不能成就。

  在這個地方我們簡單做一個總結。求高深的佛果,西方極樂世界是屬於最高深的果報、最圓滿的果報、最真實的果報,一定要如理如法。要與理論相應,這是如理;要與經上所講的方法相應,這就是如法。當然他需要具備非常深厚的善根,這是修行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這些條件,我們在座同修人人都具足,如果不具足這些條件,你就不會有緣分讀到這部經,聽到這個法門。可見得這些基本條件我們都具足,真的是過去世有很深厚的善根。現在問題,我們這三心有沒有發出來?這大家就不一樣了,誰能夠發三心,那這一生就永脫輪迴。

  三心一定順三法。至誠心,這是根本的根本,至誠是講真誠到極處,對佛、對菩薩、對一切眾生、對人、對事,我們就用一個真心。諸位千萬不要懷疑,我用真誠對人,別人都騙我,都用虛假的心對我,那我不是吃虧上當?對的,吃虧上當,你能吃多少虧?你能上幾年當?後果到西方世界成佛,眼前吃這點虧算什麼!如果不肯吃眼前虧,那好,來生還是搞地獄餓鬼畜生,搞三惡道,這才叫真的上當。這個帳我們要算清,眼前虧不是真正吃虧,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一切我們守法守規矩是持戒波羅蜜,統統能放下是布施波羅蜜。世間人無知愚昧,把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認為那叫吃虧,那叫上當,這就是邪見,就是迷惑我們的善根,一定要認識清楚,不怕吃虧,不怕上當。深心是自利之心,真實的自利,迴向發願是利他。菩薩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這我們一定要曉得,尤其生在現在這大亂之世,現在確實是天下大亂。

  今天下午還有個同修來看我,他有很多的苦難,一面說話一面在流眼淚。我就告訴他,今天苦難是正常的,你必須要看清楚這是什麼一個世界,心就平了。他說兒女不孝順,我說:兒女要孝順,那就奇怪了。現在這個社會是叛逆的社會,倫常道德完全沒有了,兒女不孝順父母,學生不尊敬師長,部屬背叛長官,現在是這個社會。如果說是兒女孝順父母,這學生尊敬師長,這就怪,奇怪,那太希有了!所以不孝順、不尊敬、叛逆,在今天這個社會來看(看中國、看外國)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明白這個,你就心安理得,你就不會再見怪、不會再難過,「我養他養了這麼大了,忘恩負義」,你就不會想這些,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心平氣和,這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一定要認識事實,不要自找苦惱。

  我們學佛,我們是個覺悟的人,不學佛是迷惑顛倒。覺悟的人跟他們的想法、看法、做法不一樣,他們不知道恩義,我們還曉得;他們不知道報恩,我們懂得。我們盡一切力量去做,口裡說的沒用,做出來給他們看看,這今天自行化他的一種方式,口說不如身行,我們要有具體的表現。世間人把父母祖先忘記掉,我們圖書館建立的這一天,這一邊就祖先牌位就供上了,你們忘掉,我沒有忘掉,你們不祭祀我祭祀,我不是祭祀我一家的祖先,我們全國每一家的祖先,我們平等祭祀。早年我提倡建百姓宗祠,緣不成熟,我沒有這個力量,這個小道場建立,我在此地供牌位,我這個力量有,我盡心盡力,我能做到。

  老師的恩我們決定不能忘記,我們祖先牌位這邊供奉有孔老夫子,夫子代表老師,久遠的這個老師,我們都還念念不忘,眼前的老師怎麼會忘掉?我在台灣的老師沒有了,方老師過世了,李老師也圓寂了,章嘉大師更早就走了,我在台灣三個老師。老師對我的教訓我沒有忘記,依教奉行。在大陸上我現在還有兩個老師在,我想想他們的年齡應該都在八十五歲以上,接近九十歲了,這麼大的年歲,一個在南京,一個是在宜興(江蘇宜興),是我抗戰之前教過我書的兩個老師。我知道他們的消息之後,逢年過節我都給他寄點錢去,我到大陸我一定要看他們,人不能忘本!這就是化他。老師對我們的恩德念念不忘,老師的兒女跟我就跟兄弟姊妹一樣,一生當中我們都要照顧,我們的書沒有白念,佛沒有白學。這具體怎麼做法,大家能看得出來。

  前年我們印送《大藏經》,大陸每個寺院送一套,我們報佛恩。今年我發心送《四庫全書薈要》,我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希望大陸上每一個省能夠有一套,現在大陸總共有二十二個省,三個特別市,五個自治區,總共三十個單位,換句話說,就要三十套。這個書是世界書局印的,我跟他買得多,又是送人的,他對我特別優惠,一套賣我五十萬,我已經送了十一套。所以有五十萬我就送一套,有一百萬我就送兩套,我希望全國每一個省都有一套。贈送的對象是這個省裡面最好的一個大學,送他們的圖書館。

  報恩,報土地之恩,報祖國之恩,那孔子書就沒有白念,這大乘佛法沒有白學。佛法不在嘴皮上,要在行動上,希望同修們都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在這個大亂之世,你能夠做一個好榜樣給大家看,這就是現身說法,這就是教化眾生。館長非常慈悲,這次到大陸,在大陸學校想設華藏獎學金,這好事!看看哪些學校有緣,我們致贈華藏獎學金。這我們華藏圖書館,我們在費用裡面結餘一點點下來,送到大陸去做獎學金。這是我們這個圖書館、淨宗學會所有的同仁,這統統都有福了,這個錢是大家的,人人都有福,法緣、善緣一定要知道廣結。

  人要有福,不要有很多錢,那個錢靠不住的,佛常說:財為五家共有。你哪能保得住。這個五家共有,第一個官府沒收了,你犯了罪沒收了,這從前這第一條;水火,水淹了,火燒了,盜賊偷去了,這些都沒有,最後還有敗家子。我今天下午遇到這同修說起他很苦,就是他女兒女婿騙了他,把他的財產給騙跑掉了,欺騙他。這個事情多,在美國我還聽說,有一個是兒子是女兒?把他媽媽賣掉了,在舊金山,真的賣掉了,賣給一個老華僑,賣掉了。他這個兒女還沒把他賣掉,只是把他錢騙去了,那比起那個好太多了。社會是奇奇怪怪的事情無奇不有。

  『三心』就是真誠、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一念當中修,一念具足三心,自利利他,盡心盡力去做。上一次到大陸,我們組了一個團,跟我去的有不少人,你們見到過,見到大陸那些同修,這叫你看看什麼?布施的果報。我這是個例子,我走到大陸能夠受到那麼多人歡迎,那麼多人的關注、幫助,原因是什麼?這麼多年來對大陸布施的果報,這你親眼看到的,這不是假的。你去得不到,為什麼?你沒有布施,沒有修因哪來的果!

  現在我們台灣同胞到大陸投資做生意的人很多,更要明白這個道理,得財富是果,布施是因。你不肯布施,你怎麼會得富貴?佛在經上常講,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這三樣東西你都要,三種布施不肯修,從哪裡得來?得不到的,天天叫打妄想,沒有用的。所以你要想賺錢,你就大布施,那財源就永遠不盡。這是真理,一點都不假。所以三心要在一念中修。認真修,你的妄想、你的煩惱自自然然就少,智慧增長了,心量拓開了,這是真心顯露,大乘經上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多自在、多快樂!要從這個地方把自己的心量拓開。

  這一章「上品上生章」,裡面許許多多的原理原則一直貫到底下的八品,所以在九品裡面,我們這一品講得特別詳細,善導大師註得也特別多,後面的我們就可以省略許多。佛在經上說,讚歎念佛人,真正念佛的人,佛說「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芬陀利華」是白色的蓮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這底下經文上都有,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勢至代表大智,大慈悲,大智慧。「當坐道場,生諸佛家」,為真正的佛弟子。佛告訴阿難說,你要認真受持佛在本經所說的,就等於受持《無量壽經》的名號。

  由此可知,念經跟念佛沒有兩樣,真正符合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讀經是憶佛,經上所說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我們對於西方的境界,讀一遍就熟悉一遍,讀兩遍就熟悉兩遍,讀得愈多,對於那個境界就愈熟悉,能生歡喜心,能發真實願。所以念經跟念佛的功德是一樣的,這是佛在經上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說到這一段,我們還要回去找經,這講得太久了,經在哪裡都不見了,在二百一十四頁。講了這麼多天,這經文究竟講到哪裡?我們看看經文,二百一十四頁第六行「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就講到這個地方,這個註解就講到這個地方。下面再看底下經文:

  經【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我們經文念這一段,回頭再看善導大師的註解。這個註解在二百三十五頁,我們接著看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有一個「五」,這五是這一章經文裡面第五個小段。

  疏【五從復有三種眾生已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這揀別除了前面發三心的那個人一定往生,還有三種人也可以往生,這就是把這個說出來了。

  疏【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已來。正明受法不同。】

  就是說明這三種人要迴向發願求生淨土也能夠得生。底下說:

  疏【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

  這是先把這個殺業的三種說出來,下面再說明什麼叫口殺?什麼叫身殺?因為這一條裡面是屬於本經所講的三福,三福裡面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是屬於第一條裡面所包括的,『慈心不殺』。

  疏【言口殺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

  『口殺』就是下達命令,雖然不是自己殺,你叫他去殺的;那個殺生的人是執行命令,你是下達命令的人。你在家裡是主人,如果你家裡有佣人:今天我要想吃個雞,你就給我殺一隻雞。他不能不殺,這殺業是誰造的?是你造的,不是他造的。他的罪輕,他不能不服從命令,實際上是你殺的。不要說我沒有動手,是你下的命令,你要負責任。所以你有罪,他執行的人他有過,罪重過就輕。他是過,你下達命令的人是罪,這是口殺。『身殺』是動手,自己動手。或者自己沒有動手,『指授』,譬如說,從前家裡養的牲畜很多,指著「那一頭羊,抓下來殺牠」,不但有口殺,還有身殺,你指著牠,這屬於身殺。

  疏【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校等。名為心殺。】

  就是你起心動念要殺生,這是決定不可以的,這個罪業非常之重,而且這裡面含的有冤業,牠死得不甘心。不甘心,換句話說,牠將來要報復。現在不能報復你,我們俗話說:現在你很走運。你正在走運的時候,這鬼神貼不上邊,不敢惹你,你現在勢力正在旺的時候;等你的好運走完了,倒楣的運來了,這個冤家債主就統統都來了。那個時候來討命的、來討債的、來報復的,全都來了。

  人在一生當中,這算命的他懂得,命是五年一轉,人一生當中一定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壞的五年。所以真正好命的人是好運留在晚年,晚年走好運,那叫真正好。如果好運年輕的時候走完了,晚年沒有好運,那才淒慘才可憐。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你如果真正明白了,知道這個事情,好運在年輕的時候,那怎麼辦?我不享受、不接受,你的好運會延到晚年。由此可知,命運雖然是有,但是這改變命運、轉移命運,確確實實操縱在自己的手上。所以年輕吃一點苦頭不在乎,身體體力能抗拒得過去,多吃一點苦無所謂。年輕的時候有錢,錢散掉,好!晚年時候有財富,不吃苦,那叫真正享福,有人伺侯,財用不欠缺,叫真正的福報。如果這個福報在年輕的時候來了,不知道保持,很容易丟掉,晚年再也沒有了,這好運會走完,那就很可怕,很悲慘。

  這個事情,如果諸位冷靜觀察一下,你的附近親戚、朋友、鄰居,你都能看到。看到他年輕的時候飛黃騰達,老的時候無依無靠,孤苦伶仃,你能看到;年輕的時候刻苦耐勞,不貪圖享受,而且能幫助社會、幫助大眾,晚年享福。這些事情無論在理論、在方法上,《了凡四訓》講得非常透徹。所以命運確確實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一條是三福裡面的世俗善根。

  疏【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

  我們發願求生淨土,殺業不斷很難往生,這是個障礙。

  疏【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

  對待一切眾生要生起慈悲心。

  疏【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

  你這樣去做就等於布施眾生的壽命,布施眾生的安樂,這三種布施叫做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就得健康長壽。所以今天講愛護眾生,愛護動物非常非常的重要。同修當中縱然不能斷肉食,決定不殺生,這是要嚴格的去遵守。

  疏【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殺也。】

  剛才說過了,三福裡頭第一福一共有三句,這是第三句『慈心不殺』。

  疏【即有止行二善。】

  『止』是禁止。

  疏【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

  又能勸別人教他不殺,這是『行善』。

  疏【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

  這殺生的意念都不生了,那這是屬於『行善』。

  疏【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

  總而言之,都是歸納在第一福這第三句範圍之內,慈心不殺。底下「具諸戒行」,我們下一次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