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第十四集)  1992/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05-0014

  請掀開經本一百四十四面第五行經文:

  經【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地。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

  我們先看這一段。第一句『此想成時』,就是指前面所說的這十六觀裡面的第二觀,第二觀是水觀,觀大海結冰。這個觀想要觀成,觀成是什麼樣的現象?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一一觀之』,就是依照前面的觀法先觀地之體,琉璃地,再觀地下面的莊嚴、地上面的莊嚴、空中的莊嚴,要跟經上講的完全相應才行,這不相應的不可以。『極令了了』。了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得很真確,跟經上講的境界是一樣的。是『閉目』這個境界現前、清楚;眼睛張開來也清楚、也現前。所以這一觀要觀成,你看我們這個地都是琉璃地,如果還看到這是磨石子地,那你這個觀沒觀成。第一觀是觀落日懸鼓,第二觀是大海結冰,所以觀真的很難。這在十六觀裡面來講,前面這兩種是比較容易,往後愈來愈難,這個境界愈來愈微細,對我們這粗心大意的人來講,確實很不容易成就。

  『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只是在吃飯的時候。這一句是代表的有事,你有事情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這些時候除外,平常都要觀想這樁事情,你的功夫才不致於間斷,而且境界都能夠現前,境界一定是現前的。這個觀成了,叫『麤見極樂國地』。這個見是相似見,不是真見到,相似見。如果你得『三昧』,這個「三昧」是一心不亂,無論是你得的是事一心或者是理一心,那就不是麤見,那就真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真見到。『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那一種殊勝莊嚴是你親自見到的,說不盡。你所觀到的像經上所說的,這叫麤見;真正得一心不亂,見西方世界的地,那就不是像經上所講的,經上所講的只略舉一二端而已,你看到真正詳細了,所以「不可具說」。

  經【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這是總結前面的一段經文,都是在『地想』。善導大師在註解裡面,特別就這作觀給我們一段很精采、很重要的開示。這個文在一百四十五面,他講得很詳細。我們看第四句,就是觀成這個境界他說了六句,我們看第四句,在倒數第四行:

  疏【四明身四威儀。晝夜常念。唯除睡時。憶持不捨。】

  經上給我們講「唯除食時」,吃飯的時候,善導大師又加上『唯除睡時』。我們看到一個睡覺、吃飯,那就可以說凡是你有事情的時候,你需要工作、需要辦事,你就把這個功夫放下,去認真辦事情。這很重要。有許多同修不知道修學的要領,以為這個不中斷,好,那一天到晚都不能中斷;換句話說,你工作的時候還要念佛,我們現在是講持名念佛。在工作的時候念佛,事情也沒有做好,佛也沒有念好。吃飯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大事,吃飯要講求細嚼,要慢慢的吃,這東西才能夠消化,才能夠完全接收。所以吃飯的時候也在念佛,那飯也沒吃得好,那佛也沒念好。所以這一定要懂得吃飯、睡覺的時候都把它放下。你看諦閑老法師以前教給他那個徒弟,不是說得很好?教他:念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你看看這多自在!這才是正確的。所以有工作的時候佛號放下,沒有工作的時候佛號立刻就提起來,這就是對的。大師在此地為我們補充的「唯除睡時」,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知道怎樣用功。

  疏【五明凝心不絕。即見淨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見。猶有覺想故。】

  這就是經裡面講的「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地」。這是從想像裡面變現出來的,並不是真正見到。真正見到那個莊嚴比經上說的要詳盡得多,你完全自己親自看到了。但是這一個階段是必須經歷的,你沒有這個麤見,你怎麼能夠真的見到?在你真正見到之前一定是見到相似相,你功夫逐漸接近這個境界會現前,所以這是我們要明瞭的。下面一段經文我們讀了以後,對於這個法門的觀感必然會加深。

  經【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像這樣的語氣、口吻,我們在這經裡面讀了很多遍,由此可以證知,善導大師所說的話決定真實。那就是這個法門九品往生都是為凡夫說的,確確實實不干大小聖也,這真的!你看佛講到這個地方,這才第三觀,又囑咐阿難尊者;前面囑咐了幾次,現在又囑咐他。『汝持佛語』。這個「持」是受持;「佛語」,就是這一會所講的囑咐阿難要認真依照這個方法修學。那我們也會想到,這是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佛叫阿難要受持。

  阿難是不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錯,在《無量壽經》上阿難尊者確實是發心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現在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當然世尊要特別囑咐他,你想生西方極樂世界,教給你方法,怎麼個去法。不但你自己要認真的修學,還要『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這個「欲脫苦者」這一句是成熟的眾生,這一類眾生的機緣真正成熟了,為什麼?他想離開六道輪迴,真的想離開。這種人就是佛法裡常講的真正覺悟之人,他真的覺悟了,不想在這個世界再住了。這樣根熟眾生佛菩薩一定要幫助他、成就他,否則的話就對不起他;不但對不起他,也對不起自己。為什麼說對不起自己?諸佛如來的本願就是幫助眾生脫離苦海,圓成佛道,這是他的本願。現在有一個人真正發心想離開六道輪迴、想一生圓成佛道,佛要不幫忙那怎麼對得起人?所以對自己、對眾生都對不住。因此特別囑咐阿難尊者,對於根熟的眾生一定要把這個法門傳授給他。這裡面有四個意思,善導大師在此地為我們開導的:

  疏【四。從佛告阿難下。至說是觀地法已來。】

  這就是剛才經文的第四個小段,從「佛告阿難」這一句一直到「說是觀地法」,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

  疏【正明勸發流通。隨緣廣說。即有其四。】

  這裡頭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意思:

  疏【一明告命。】

  『明』是說明,說明佛告訴他,也是命令阿難尊者。

  疏【二勸持佛語。廣為未來大眾。說前觀地之益。】

  『益』是利益,修學這個法門的利益。

  疏【三明簡機堪受堪信。】

  這就是根機,我剛才說的這是根熟的眾生,這機緣成熟了,他真想脫離苦海了,這是根熟。那麼你把這個法門告訴他,他一定非常歡喜。為什麼?正是他所求的,正是他所願的,所以他能信。什麼樣的人?

  疏【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

  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他確確實實明瞭了,知道生死苦,知道六道裡面有三苦、八苦、五苦、三惡道苦,他確實了解。難道我們這些人不了解嗎?說實實在在話,我們這些人確實不了解。怎麼知道?你真的明白,你一定念念想超越、想離開。你對於這個世界還不想離開,換句話說,這個世間的苦難的真相,你並不很了解,並沒有透徹了解。一個人一生當中真正覺悟確實不容易,有受過許許多多苦難折磨的,他覺悟了;還有一些縱然受盡了苦難折磨,他還是不覺悟,這也大有人在。覺悟之後,想離開離不開,這是緣不成熟,沒有遇到善知識指點,縱然覺悟也是枉然,這就是常講的「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實在不容易。覺悟了的人是:

  疏【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我們每一天迴向偈都要念好幾遍,「上報四重恩」,這四重恩第一個就是報佛恩,怎麼個報法?以為每天念幾卷經,念幾聲佛號,我們就報了佛恩,那不叫真報佛恩。真正報佛恩是要幫助人了生死出三界,幫助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叫真正報佛恩。為什麼?一個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所得的利益不是他自己能想像得到的。他自己不過是想我能夠脫了輪迴就好,能夠生到西方淨土就好。這是他自己心裡頭願望,其他的好處利益沒想到。什麼好處?第一個煩惱斷了,心地清淨了,這是第一個好處。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樁事情很不容易做到。第二個智慧圓滿了。不是講智慧開了,是智慧圓滿了。這一圓滿,不但我們這個世間三途六道、西方極樂世界你都明瞭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過去現在未來是統統明白了,這真的沒有想到!

  我們要報佛恩,眼前的佛,我們只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這個法門;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提供極樂世界這樣美好修學環境,我們只知道佛這種恩德。一旦智慧明達之後,才知道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曾經有許許多多佛菩薩幫助過我們,這個時候都記起來了,那些佛菩薩也有能力統統見到了。過去,過去也能見得到,過去、未來的統統可以見到,這個報恩才圓滿。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知道我們的父母恩很重,前生前世的父母就不曉得了,就不知道了。你見到阿彌陀佛智慧開了,過去世生生世世的父母、家親眷屬都想起來,而且這些人在哪裡,你也可以統統找到,統統都認識,一個也漏不掉,這報父母之恩才能報得圓滿。不是今生這一對父母,生生世世父母真的也是無量無邊。這是略舉兩端。所以見了佛之後,那個功德利益說不盡。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你自己親眼見到、親耳聽到、親身接觸到,這是往生見佛的殊勝。能幫助一個人往生就是幫助一個人圓滿成佛,這是佛度眾生的本願,所以這叫真報佛恩。我們看底下這一句:

  疏【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

  這說得很清楚,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決不是僅僅勸眾生斷惡修善,得人天福報而已,不是這個。為什麼?人天福報太短了。底下說:

  疏【人天之樂。猶如電光。】

  這個『電光』就是閃電。閃電時間很短暫,石火電光。

  疏【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就是一個人在六道裡頭要不能出六道,得人身、生到天上時間都很短暫。人間是更短暫,人間幾十年真的一彈指就過去。年輕的時候這個感觸還不太明顯,中年以上,五十歲以上的人感觸就非常明顯。天上壽命長,壽命長,在他的感官當中,說實在的話,跟我們人的一生這個感受沒有兩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看到水面上的小蟲,在水上可以跑來跑去的,蜉蝣。那個小蟲的壽命朝生暮死,牠的壽命只有十幾個小時,那就是牠一生。要牠來看我們人,豈不是像我們人看非想非非想處天,那人要活幾十歲、活一百歲,那不可思議、那壽命太長!牠一生的感受,我們一生的感受,這樣一推想,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一生的感受,我想大致沒有什麼兩樣。你才明瞭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我們看天人的壽命,就跟蜉蝣看我們的壽命一樣,真的是苦。

  三界統苦,何況三惡道。三惡道苦,那是苦不堪言。佛告訴我們,六道眾生決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也許有人懷疑佛說這個話未免太武斷。假如我們冷靜想一想,會感到佛所說的話是真實的,從哪裡去觀察?從念頭去觀察。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這一天當中我們曾經起了幾個善念?曾經起了幾個惡念?善念則感三善道受生,惡念是感得三惡道的墮落。這一天到晚這個念頭真的善念少惡念多,善念的力量弱,惡念的力量強,哪有不墮落的道理?不學佛的人那不必說,學佛的人,還有不少人惡念依舊多過善念,這是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的因素,我們要把它找到。

  疏【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就是為了這個緣故,惡念多善念少,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為了這個原因。假如我們把這個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明白,我們也能夠體會到,我自己的修學,我勸導別人採取哪一種經論、哪一個法門,這心裡就有數。勸人學教不如勸人念佛,勸人參禪不如勸人念佛,勸人持咒不如勸人念佛。為什麼?念佛這個法門容易,穩當快速,得諸佛冥冥當中加持,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修學其他法門,你這一生當中未必能成就。縱然修得很好,還是要發願求生淨土,如果不發願求生淨土,你這一生的修學換得來一生的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一享福就很危險,你看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很多做大官的人,有很多發大財的人,這些人前生就是大乘佛法裡面的修行人,修得很好,很用功、很精進,修得很好,他不願意求生淨土,所以這一生就做大官、發大財。做了大官、發了大財,把佛菩薩忘記得乾乾淨淨,他這一生福享盡之後,阿賴耶裡面那個惡因又現前,就又要去墮三惡道了。可見得享福的時間真的是短,受苦的時間長;享福當中,造的罪業就更多更廣。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全心全力以淨土念佛法門勸人,這個道理就在此地。這確確實實是佛法裡面的第一法門,是一切眾生第一得度的法門,是一切眾生第一成佛的法門。我們以這個法門來勸導大眾,這叫真報佛恩。

  也有人跟我說,他說那其他許多大乘經典?台灣印經的風氣很盛,他們在印就好了。有人在印,有人在弘揚,我們就一門專修專弘,決定符合佛的教導,絕不違背。所以從這些經文,我們細心去體會,我們心安了,理明白了,理得到了心就安了。自己修學,勸導別人,真正能生歡喜心。這底下說:

  疏【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這兩行文非常非常重要,給我們帶來專修專弘無盡的信心。知道我們這樣做,做得非常正確,一點都沒錯,而且是『稱諸佛本願意也』。這個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的本願、一切諸佛的意思就是這個,這要知道。

  疏【若不樂信行者。】

  『若』是假設,假設他不喜歡這個經,不信這個法門,不肯依照這個法門修學。

  疏【如清淨覺經云。】

  《清淨覺經》就是《清淨平等覺經》。

  疏【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

  這我們在《無量壽經》都讀過的。所以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人家不相信,我們也不要去怪他。佛早說過,他是什麼原因不能接受他自己不知道,我們清楚。但是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這一生不能成熟,也許來生、也許多生多劫之後這個緣會成熟的。

  疏【此經又云。】

  『此經』就是《清淨平等覺經》。

  疏【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這都是《無量壽經》的。這是我們一介紹這個法門,他就非常歡喜、非常感動。我們曉得他前生修過這個法門,臨終的時候打了個妄想沒去得成,是不是?這一生又遇到了,所以觸動過去的因緣,非常感動,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他會非常認真的修學。

  一切眾生學佛的因緣各個不相同。這個成熟,就是他的緣什麼時候成熟早晚也不相同。有些人年輕的時候不能接受,非常反對,但是中年以後他接受了;有些人他中年不能接受,晚年接受了;還有人一生不接受,臨終的時候他接受了,這都是緣成熟了。臨終時接受也能往生。當然這個時節因緣成熟得比較早一點好,為什麼?他有足夠的時間積功累德,認真的修學,對於自己品位的增高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們勸人,是不管他信不信,我們都勸!記住這一個原則,不能說他不信,甚至他毀謗,我們就不勸他。毀謗是另一樁事情,不必去理會它,一定要勸。

  這樣殊勝法門我們得到了,我們所認識的,特別是家親眷屬,要不告訴他,那真的是對不起他。告訴他,他不相信,他不接受,這是另外一樁事情,也許過了幾年他會接受;過了幾年、過了十幾年他就會回轉,會接受。從排斥到接受到認真修學,這自古以來都常見到的。底下一段經文是說明修學這個法門的利益:

  經【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這一句經文是講依照這第三觀修行,就是地觀當中的修行,他得的利益是『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劫是時間的單位,佛在經上講有大劫、有中劫、有小劫。這一個小劫到底是有多長的時間?佛經裡面有許多種的講法,依照經典講法我們來計算,連這個數字也都不是一定的。由此可知,佛講這個劫就是很長的一個時間,很長的時間。

  在台灣,我們過去在大專佛學講座裡面跟同學們介紹,因為學生們他們的數字觀念都比較具體而認真,因此我們在佛許多種講法裡面採取增減劫,就是人的壽命一增一減,這叫一個小劫。佛說人壽最長是八萬四千歲,人壽最長的時候。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再過一百年又減一歲,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十歲是最短的;然後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這可以算得出來的。二十個小劫叫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叫一個大劫。佛經裡面所給我們講的劫,大多數都是講大劫,不是中劫、小劫,可見這個時間非常之長。這是以劫為單位,多少大劫?八十億個大劫。這個方法修成了之後,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好,我們看到這個的確很羨慕,這個功德利益是真正不可思議。

  那想想我們念佛有沒有這麼大的功德?有。念佛念到心清淨,滅罪的功德比這個還要殊勝。所以這些統統是說的,這最低限度前面講「麤見極樂國地」,這個功夫就是平常我們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功夫成片。若得三昧,那是一心不亂,至少是事一心不亂。這個地方說,只要你能夠真正念到功夫成片,你滅罪就像經上所說的。所以古人在文章裡面常常引用這經上講,念一句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那我們天天念,我們一天不曉得念多少句,那這個滅罪,我們的罪為什麼還滅不掉?這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我們雖然念,念得不相應,這人家常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我們雖然念,不相應,因此滅罪的功能、效果沒有這麼大。第二個說法,我們這罪業太多,縱然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一輩子,我們的罪業恐怕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還沒有滅掉。由此可知,無量劫以來,這八十劫在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造了多少罪業,這又是一個說法。但是這些說法,我們聽聽明瞭就好,不必認真去計較、去執著,要緊的是要念得相應,這才重要,要念得相應。

  這「相應」簡單的說與清淨平等慈悲相應,聲聲佛號裡面都是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這是略說。我們初學的人,像《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與這個相應。要細說,與經中所講的境界相應。那麼經一定要很熟,佛號就是經題,題目一提起,裡頭內容完全是油然而現,都在心裡面顯現出來了,這叫相應。像《觀經》裡面相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現前,那是細說的相應。這些都是在我們日常真正功夫上來看。

  這樣的人他『捨身他世』,就是這一生壽命終了,來生『必生淨國』。這個語氣非常的肯定,他必定得生淨土。『心得無疑』,得是他真正得到,他決定不懷疑、不夾雜,這一定的道理,因為你夾雜必定沒有這個境界,這境界不會現前。我們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不好原因在什麼地方?夾雜。雖然念佛,妄念依舊很多。不要說對世間這些妄想我們放不下,佛法也放不下,你的心不專、不一。念佛還想去涉獵大乘經典,這就是夾雜;還想修學其他法門,譬如說打個坐、參禪、持咒,這都叫夾雜。你心不專都是妨礙。

  這是我們在這個經前面,我們看到經上說的,善導大師的開導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也見到,古來祖師大德教訓當中常常提示,我們也看也掛在口皮上說,沒有認真去做,這就是自己功夫不得力的地方。我們要問為什麼我們這個習氣斷不了,不能一心一意來修學?你對這個法門有疑。我沒有疑。你這個疑自己不知道,確實你有疑。如果你真的沒有疑,給諸位說,你會把所有一切法門統統捨棄掉。我們看古來祖師大德的榜樣,真正覺悟之後,他一定是一本《阿彌陀經》,一句佛號,佛堂所供的是一尊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都不要。那是真正覺悟、真正皈依,這樣的人就決定得度。還想涉獵其他法門、其他經典,心還放不下,看到還生歡喜,這往生都要打個問號,不能保證往生,那要看他臨命終時的機會了。如果現在就能把所有一切佛法統統捨掉,一部經一句佛號,可以說你現在就有把握。

  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一定要在現前做到,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不要以為我們弘揚佛法,弘揚這一本經,弘揚這一個法門,大概不能利益一切眾生;還有許許多多的經論法門,許許多多的諸佛菩薩,我們要不念他、不推薦,我們對不起那些佛菩薩,對不起那些經論,你這個想法就全都錯了。這就是疑情沒斷,這就是自己的業障,心不能清淨。末後結論:

  經【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末後為我們辨別邪、正,這跟前面講的意思相同。請看下面一段,這是第四段「寶樹觀」: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

  這個『成』是講你觀西方極樂世界的琉璃地,這個觀想觀成了。

  經【次觀寶樹。】

  看極樂世界的『寶樹』。

  經【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

  初學觀的人就依照經典所說的你去做,到觀成的時候,你才豁然發現,原來西方世界的『寶樹』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七』是圓滿的意思,前面說過是表法的意思,但是我們作觀還是用七行,就照這個數字來觀。因為無量無邊的圓滿我們很難想像,太多、太複雜了,就依照佛指示我們的綱領原則,用這個來下手,所以先『作七重行樹想』。它這個數目整整齊齊排列的一點也不會亂。

  經【一一樹。高八千由旬。】

  這個樹很高,『八千由旬』我們就想像不出來,只想這個樹很高很高。在台灣,高大的叢林很少、森林很少,中國大陸可以看得到,在美國也保留了不少的原始森林。如果有機會觀光旅遊,這原始森林要去看一看,為什麼?對於我們觀寶樹,多少可以帶來一點概念。你看到那個樹一定要頭仰起來,仰得很高才能看到這個樹身,樹頂還看不到。西方寶樹非常高。

  「由旬」是長度的單位,也有三種說法,有大、中、小。古時候古書裡面記載著,印度一個大由旬合我們中國是八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小由旬是四十里。不過從前的里比我們現在的里要短,沒有現在的里這麼長。就是打個對折,那大由旬算它四十里,四十華里,現在算公里也有二十公里。那一顆樹要有二十公里這麼高,這飛機能不能飛得過去,不曉得。諸位曉得這一由旬是這樣的高度。它多少高度?八千由旬。這西方極樂世界的樹,要擺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那一端恐怕到月亮了,可以架一道橋過去了,確實它樹有這麼高。可見得我們這個地球很小,它那一棵樹,從我們這邊的地球到月亮,可以架一道橋過去了。

  這你看這一觀比前面又困難得多,要觀這麼高的樹,而且每一棵樹都是這麼高,都這麼高大,這很不可思議!所以有人想像西方極樂世界這麼大,我們到那裡去不就太渺小?其實不然,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身高大,所以在它那個大樹裡面,像我們在原始森林那個情況差不多。你想想看「讚佛偈」裡面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身金色,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阿彌陀佛的兩個眼睛就像我們的太平洋一樣;阿彌陀佛一個頭、一個腦袋大概就像我們地球那麼大。它那個樹從地球架到月亮,不長、不大。樹不大,人高大,所以用這個比例來看,那就跟我們在這個地球上看大樹的這個情況差不多。

  他們那個地方人身大,身相大,他福報大,我們這個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爬到那個身上,像螞蟻一樣看不到佛,人的身相看不到。那真是爬到他們人身上就像一座大山一樣,見不到廬山真面目的。所以我們這裡人身太小,這是福報很劣;那個地方的福報大,人的身相大。所以觀他們的樹,我們觀是不可思議,在他們觀,觀得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讚歎阿彌陀佛的身相,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大家念《無量壽經》、念四十八願,寫得清清楚楚,到那裡去,身體、相貌、受用都跟阿彌陀佛相同。所以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這是真正不可思議。

  經【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這是講樹木之好,說它的茂盛。說樹木的茂盛,它的花、葉,這個具足就是非常的圓滿。

  經【一一華葉。作異寶色。】

  底下舉幾個例子。

  經【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碼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

  經上所講的這些珠寶的名稱,是舉我們這個世界大家所喜愛的,都認為這些珠寶是非常希有的。那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樹上的樹葉、枝幹是這些東西,黃金是舖地的,你才曉得那個世界是多麼的富有。我們這個世間認為是珍貴的不得了,人家那裡不要,誰要這個東西?這個樹木到處都是。你想想看我們這個世間,什麼人把樹葉摘幾片掛在身上,是不是?再看底下一段,下面一段是講樹上的莊嚴:

  經【妙真珠網。彌覆樹上。】

  這個樹上有羅網,羅網是屬於莊嚴的。像外國人(現在中國人也有了)在聖誕節的時候,我們把樹木上面用小燈泡裝飾著,晚上看起來很美。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觀,比我們這壯麗得多了,我們這裡不能跟人家相比的。所以它上面有羅網。

  經【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

  『釋迦毗楞伽摩尼』,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如意寶珠,像西方神話裡面講的如意寶一樣,能夠隨意變現一切萬法。

  經【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

  這是在色彩裡面最為殊勝的。不但是在一個世界,其他的在這個一切諸佛世界裡面,它也是非常殊勝、壯麗的景觀。這是講樹的上面、空中的莊嚴。

  經【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

  這段是講西方這些樹木行列非常整齊。這些樹不是人去種植的,是自然變現出來的。不僅僅行列的整齊,可以說是它樣樣都圓滿,找不到一絲毫的缺陷,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所現,無漏清淨心所變現的。十方世界,凡是去往生的人心地都清淨,心願跟阿彌陀佛都相同,所以依報莊嚴不可思議!確確實實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不能為比的。

  經【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

  這樹大,葉當然也大,沒有這麼大的葉,那就不相稱。

  經【其葉千色。有百種畫。】

  這個『畫』是脈絡,樹葉的脈絡。

  經【如天瓔珞。】

  『如天』是天上的瓔珞,這是比喻。

  經【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

  這是說樹葉的莊嚴,也是我們沒有法子想像得到的。我們看這個世間一片樹葉看得很平常,看不出樹葉的美好。假如研究植物的人把這個樹葉在高倍顯微鏡底下來看,那跟我們普通一般人看法又不一樣。這西方世界每一個人都跟佛一樣,五眼圓明,所以對於這一片樹葉裡面的結構,以及它裡面的變化,都會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換句話說,就像人人都是一個生物學家一樣,所以他對於諸法實相了如指掌,這就是本性的智慧德能圓滿現前,你才能夠見得到。

  經【涌生諸果。】

  這是講樹上結的這些果實。

  經【如帝釋缾。】

  『帝釋』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他的寶瓶。這個果就像帝釋的寶瓶一樣。

  經【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

  這就不可思議,這是他方世界沒有的,西方世界獨勝。在樹花裡面、樹的果中,這個果跟花都放光,光中現諸佛世界。我們現在用電視可以看到世界各地方的景觀,我們用電視看。西方極樂世界這也好像是電視,但是他這個電視是立體的,我們電視是平面的,我們電視所看到的範圍並不很廣。他這個地方所現出來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都在這裡見到。換句話說,我們到那邊去,對於這個世界還很掛念,要想看看是天天都看到,而且看得非常逼真、非常詳細,比我們現在觀察還要清楚,這西方世界怎麼能不去?

  我們看到現世的家親眷屬,我們所關心的人;我們又看到過去生中的家親眷屬,乃至於生生世世統統都看到,哪一個人緣成熟,你立刻就會去度他去。什麼叫緣成熟?我勸他念佛他能夠接受,他肯相信,他肯念,你立刻去度他去。跟阿彌陀佛一樣,你有能力分無量身;有能力像觀世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現什麼樣的身,你得大自在、得無限的能力,這才能幫助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一切有緣眾生。有緣就是現前、多生與我們有關係的,有關係就有緣,沒有關係就沒有緣分。能度這些有緣眾生。所以我們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就不會懷疑為什麼一切諸佛勸我們往生淨土。唯有往生淨土才真正得大自在;包括利益眾生的自在,度脫眾生的自在,成就眾生的自在,你才有這個能力。否則的話,心裡想幫助眾生,智慧也不夠,能力也沒有,不但度不了別人,自己也連帶要受罪,這是大錯特錯。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你就知道西方淨土實在是殊勝,一定要往生。

  經【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你把樹每一個部分,甚至於它的裝飾、它的作用,你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經【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這些統統是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我們在那裡活動的環境,都是說的這些物質環境,屬於依報莊嚴。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下次講經是哪一天?是國曆二月一號。中國人對於農曆年很重視,在現在這個社會,可以說是非常的富有、繁榮,人口也太多,所以應該免除的習俗還是減少一點為好。如其到處去應酬不如在家裡念佛好。念佛過一個清淨之年,與佛菩薩共同過一個幸福美滿的新年,我覺得這個意義比世俗的應酬要好。就是應酬走人情,不能沒有,盡量減少就好。好,我們念佛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