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一二壬辰年新春團拜講話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12/1/30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057-0001

  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大眾向師父一問訊,阿彌陀佛。好,大家新年快樂,請坐。諸位同修,大家新春吉祥,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社團開始要工作了,我們新的一年,大家又要開始忙碌。每一年我們看到春節過後,各行各業都開始上班、上課,每個行業都希望在新的一年有提升、有進步。我們佛門也不例外,我們也希望在這個新的一年,在道業,在淨業,在學業、事業,這些方面都能夠提升。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可以說每一個人他的價值觀都不一樣,因此各人他所追求的目標也不太相同。我們世間一般人追求的就是榮華富貴,我們佛門講的名聞利養。他追求的就是名聲,得到名利,能夠發財,他能夠享受。這是我們世間一般人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享受。這是世間一般人他對人生的價值觀,他認為人生這樣過得才有意義、才有價值。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可能也會遇到一些沒學佛的人,他看我們學佛怪怪的。以前我遇到我的同學,他說我的人生是黑白的,他們的人生是彩色的,因為他們可以吃喝玩樂,我不行。所以我是黑白的,他是彩色的。

  我們學了佛才知道人生真正的意義價值,實在是太豐富、太圓滿了。如果不學佛,不知道。所以古大德有一句話講,不學《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我們一般人追求的富貴,在佛家看,那是小的可憐。縱然這個地球都給你,還是很渺小的。你看整個地球在這整個宇宙當中,也不過是一個小星球。所以不入大乘經典,很難體會理解佛門講的話。我們現在聽老和尚講,特別我們修學淨土法門,我們真的愈來愈深刻的感受,佛家的富貴真的是天上人間無法相比的,因為它是永恆不變的,也不會喪失掉的。

  所以前天在汐止蓮社有一個王居士,我在二十年前到汐止蓮社講經,晚上都他負責載我回道場。前天請我吃飯,他載我,一方面載我,一方面就跟我講了很多無奈的話。他在做鋁門窗,他開發很多新產品,在我們台灣鋁門窗業,他算是做得很成功的。現在在六堵科技園區,以前叫六堵工業區,那邊蓋了個新廠,要我去給他看看,做得算很成功。他一面開車,一面就念,他跟我同年,他說我們還有幾年可以活?我賺了這麼多錢,死了那個肉都爛掉了,那有什麼意思?他就回頭看他的同修,我死的時候妳會不會害怕?他同修說,我會貼一張符,貼在門外,你就進不來。這個或許是一個開玩笑,但是他講的也都是真話,因為人特別到中年以上,會有這種感受。

  我們剛才跟大家談到人生這種價值,王居士他講的,覺得也是很無奈的。他很早就說要跟我剃頭,就是剃不下去。他一直在想,他說我如果沒有剃頭,我要修行真的沒辦法,我一走到工廠,我一定就想到這些東西,等一下什麼客戶來,我就是一直想這些東西,他也覺得根本他就不可能學佛。後來我是跟他建議,就是說你現在這個事業還在做,也不可能說你到公司都不處理這些事情,但是你可以安排個時段,就一天一個小時。現在老和尚勸我們修一天一個小時的,最好的時段就是早上四點半到五點半,那個時候比較沒有電話,沒有人來找,那時候心比較靜。可以觀想阿彌陀佛,就是念佛、想佛、拜佛,最好一個人自己修,自修,期限是三個月。我們老和尚說你想三個月,看能不能把阿彌陀佛想來?這個是修淨土的觀想。我們觀想的理論,在淨土宗來講,是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部經講觀想的理論方法跟境界。

  佛門講的觀想,可以說大乘小乘,各宗各派,觀想這是一個主要的修行的重點,主要重點是修觀,念佛也是離不開這個。密宗講得更多,密宗講觀想,講很多方面。因為我們生活當中,每個人他每個階段,他所需要的、他要求的都不一樣。譬如說密宗講的求財神咒,經典上的確有這個咒。現在外面求的都不把經教的理論來說明,只是照形式在求,所以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所以能夠依照經典裡面如理如法去修學,沒有求不到的。《了凡四訓》就給我們做一個證明,你要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求官位得官位,這些都可以求得到,但是要如理如法。不如理不如法,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有求的方法,但是你命中沒有,求不到。

  我們佛門的觀想,它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以心控物,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到這個理論,以心控物。在大乘經教裡面講,以心去轉境界。怎麼轉?就要入定,你入禪定,境界它就轉、它就變了。所以你要求什麼,的確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是原理。所以《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講,「是心是佛」,什麼是佛?你那個心就是佛;「是心作佛」,你這個心本來是佛,你現在要作佛,當然可以作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些萬法從心想產生的,這些現在科學家也都一一逐漸的證實了。這個佛在三千年前就跟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根據這個原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是你的心現識變的,你心想變現出來的。那錢也是你心想變現出來的,你想它,怎麼會得不到?當然可以得到。所以密宗裡面他觀想,他觀想哪個物質,那個物質就出現,觀想火,火就出現;觀想水,水就出現。他想什麼,就現什麼。這個只要有禪定功夫,它就可以現前。它的理論,就是說我們心太散、不集中,所以達不到那個效果。所以我們經典上常常看到三昧,你入三昧,他就產生效果。

  所以有人聽到老和尚講,想錢就錢來。他說我想很久沒錢來。你想的方法不對。我們現在有個很具體可以修的就是《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袁了凡先生念咒那個方法。其實密宗念咒,它真的是有效。但是你要念到像雲谷禪師給了凡居士講的標準,就是念到你只要不起心、不動念就感應。你要念到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心要非常專注,妄念你能壓住,它就產生效果。如果你妄念壓不住,還是很亂,這個效果是有,但是沒有那麼大、那麼明顯。以這個理論去推求,像日本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現在也有科學的依據,這個心它去影響境、影響物質。這個儒釋道三家,其實這些方面講得非常多,現在逐漸被科學家發現。所以我們現在大家可以根據老和尚他最近這些開示,消災,就是我們自己自修的部分,可以大家做個實驗。這是講念佛,這張大家可以多看看,也可以印一些跟別人結緣,有些親戚朋友需要可以贈送給他們。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大家共同來念佛消災。

  另外就是我們社團在做的這些事情,我們基本上忙碌跟一般人也差不多,做的工作就是世間人也是這麼上班做這些事情,但是我們做的是屬於流通佛法的。流通佛法,現在也很多。一般就是印經典,印的這個經典,現在也有很多道場,他們也在做,這個也都非常難得。我們道場更難得的就是有淨老和尚善知識長年給我們指導,指導我們修學這個境界方向,這個方面我們的緣比其他道場要殊勝。如果你有聽過淨老和尚的經,你有深入正確的理解,你再去聽聽其他法師講的,你一比較,你就很清楚了。但是我們到別人道場,我們是絕對不可以講,這是禮貌。我們到別人的道場,總是要讚歎他們的道場,尊重他們的道場,尊重他們的法師。我們自己心裡有數就可以,你自己知道他的境界到哪裡,你就知道。我們在淨宗,淨老和尚他不斷的修學,一直給我們提供他最新的修學心得,我看現在全世界大概只有我們這個體系的。我們這個系列,淨宗系列,才有這個緣分接觸到,其他道場,他們沒有這個緣分。這一點是非常難得。

  我們現在華藏更難得的就是說,淨老和尚弘法後製的這些工作都我們在負責做,這一點也非常難得。這個機會也是像《開經偈》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現在做的這個工作,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三願「廣修供養」。廣修供養,供養有財供養、法供養。財還有分內財、外財,內財就是身體的供養,譬如說去捐血、捐器官,那是內財供養;外財就是身外之物,財物的供養。所有的供養當中,普賢菩薩跟我們講,法供養為最。《金剛經》也是這麼講的,《金剛經》佛跟須菩提講,若有人以恆河沙的身命去布施,我們現在捐一、二個器官還不算什麼,整個身體全部布施,從頭布施到腳,你要哪一塊,你就割哪一塊。這個身體布施多少?以恆河沙等身,那太多了。這個福報大不大?太大了。但是,不如有一個人為人演說四句偈。四句偈,有四句合起來叫一首偈,譬如《金剛經》講的一首偈,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還有一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四句就是一首偈。以恆河沙這個身體的身命都布施掉,不如有人暫時的,很短暫的時間為人演說這個四句偈。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沒有辦法跟他比較的,少分、一點點的都比不上,這個就是無法去比較的。我們一般人聽起來,佛經講得好像太過分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以前講經也常常講,他說台大有個教授,他也不好意思講是哪一個名字,台大有個教授跟他講,他說全世界最會吹、最會蓋的就是佛經。另外一個教授,他說《金剛經》就像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倒來倒去,一直在重複。這個都是外行的人,外行的人看佛經他不懂。如果是這樣倒來倒去,歷朝歷代還有那麼多註解。你看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還會有那些註解嗎?就不會有了。所以是他不懂,他是外行,他不懂,他不知道。

  我們淨老和尚他跟我們說明分析,我們就明白了。他一說明,我們就明白,就缺少一個說明。怎麼說?就是說你身命布施給人再多,只是幫他解決一時的困難,譬如說現在捐器官的,他沒有眼睛,捐一顆眼睛給他,他能看得到,他只是一個短暫性的,但是你解決不了他根本的問題,決不了。最大的問題,生死的問題,你不能幫助他明心見性,不能幫助他成佛。佛法,法供養為什麼是最殊勝?因為法供養,你只要得到這個法,你就有機會認識自己。我們這樣講,大家比較清楚。認識自己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你自己的本性就成佛了,要認識自己。我們現在,難道我們不認識自己嗎?我們真的不認識自己。為什麼?我們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我是誰,我是什麼,我們真的不明白,都說這個身體就是我。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就很簡單。如果這個身體是我,這個身沒有了,就一切都沒有了,所有的問題都不存在,都解決了。但問題這個身不是我,這個身裡面還有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就是我們的自性、靈性,那個東西才是我。所以人死了,其實他並不是死,死是從這個身體的階段性的一個生滅來講的。其實人他沒有死,他只是換一個新的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實際上是這樣。

  現在關鍵就是換了新的環境,換一個新的身體,你是換得比現在好,還是換得比現在差?這個關係很大。換到三惡道去,就比現在差。如果提升到天道,或者往生到西方,那比現在殊勝太多了。關鍵,我們下個階段要往哪裡去!你明白這些道理,你看他的人生,他充滿了希望。如果不學佛的人,真的人生是黑白的。所以我的那些同學他講錯了,他們是黑白的,我是彩色的,他搞錯了。他說我是黑白的,他是彩色的,他們吃喝玩樂是彩色的,我吃齋念佛是黑白的,他意思是這樣我明白。但是你了解佛法之後,真的世間人過的是真的黑白的,為什麼?你說我們到新的一年,我們世間法,大家道個恭喜,恭喜你又增長一歲了。實際上是什麼?我們學佛的人心裡都很清楚,不是學佛的人,他也心裡明白,我們這個階段距離往生又靠近一些時間了。

  所以我那天到雙溪,高雄岡山淨宗念佛會吳居士,他就半開玩笑的跟大家講,他說領老人年金,他說老人年金領到你不要高興,那是閻羅王通知來了,你已經老了。這個話也都是事實,真話。但是我們在世間法來講,佛法在世間,還是不壞世間相,所以我們見到人還是要道恭喜,還是要講些吉祥話,讓人家聽了心裡舒服,這是禮貌。可不能在大年初一看到人就跟人講佛法,唉呀!無常到了。在內部我們學佛的人可以講,你對外面絕對不可以這樣講,這樣講以後人家看到你來就嚇死了,不敢跟你接近。所以我們佛法還要通世間法,這個叫人情世故。你講一些吉祥話,吉利的話,讓人家聽了心裡舒服,這個的確對精神生活、物質生活也是會有幫助的。不要講一些衰喪話,我們要因應這個時節。

  佛法的方面,你看四句偈,它就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金剛經》這個四句偈,你真會修了,你就會明心見性,這一點不假。譬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能夠練這個功夫,那的確你練久了,心定了,智慧開了,你就明心見性,這個宇宙真相你就看到了。但是你念的時候,你那個意根要很專注去收攝,我們一疏忽,很容易我們又散掉了,你意根要很專注。所以早期在二十年前,老和尚都叫我去印透明的,一個小圓圈,大概一個茶杯這麼大,圓圓的,像這麼大的貼紙,貼在電視螢幕,貼在角落,貼上去也不太影響螢幕,貼上去。都印什麼?就印《金剛經》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印了很多,一疊,有很多,叫我送給人家去貼。他說這個是要貼在電視的,他看電視就是要修這首偈,如果你會修這首偈,看電視也是在修行。的確是這樣沒有錯。

  台南開心法師,他修天台一心三觀,他修到得定。我聽我們淨老和尚講,他定功比廣欽老和尚還深。我說這個不得了!有一次我到台南去看他,他在看歌仔戲,他不會聽國語,他在看歌仔戲。我說:師父,你看這個是什麼戲?歌仔戲。他就跟我講:我在這裡修一心三觀。他有那個功夫,我們老和尚也教我們修這個,大家看電視的時候。這個我也試過,我貼上去,我也試過,但是我一看,還是不行,還是被它轉,看到不順眼,還會生氣,就是會被境轉。但是你要修行的話,就是在這個當中你去轉,看你能不能轉得過來?剛開始你是轉不過來,但是你要用功,這樣不斷的用功,用功到慢慢有一點轉了,你就有信心。那繼續再加強,你這個時候意根要收攝、要很專注,這個叫修定。真的看電視,你看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真的會得定。得定,你真的會開智慧,這一點不假。老和尚教我們這些都是真正好的方法。但是你必定要能提得起觀照功夫。你慧心失照,一下又迷糊,又被拉著跑,我們常常都是這樣的。如果你這個功夫用得上,你看什麼都是在修行,而且這個修出來是經過考驗的,通過考試的,那是真的禪定,那一點不假。住在山上,他隔離式的,他沒有通過這個考試,還未必能肯定他遇到這個境界,他能如如不動。你不看到如如不動,你看到了是不是還如如不動?沒看到如如不動,看到又動了,那不行,不及格,這個在大乘佛法講,不及格。我們住山、閉關、隔離式的,這個小乘戒都是隔離式的。你現在看到,你就受不了,先隔離,然後再訓練戒定,讓你心定到一個程度,你能提得起觀照,好,去考試。考了不行,不行,再回來,好像少林寺打銅人,不及格,繼續練,打到能夠擺平了,你才能出去,才能出師。這個佛法教我們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你說這個四句偈,它的功德多大?幫助你作佛!你這個身體布施得再多,你還是迷惑顛倒,你還是不能作佛,對別人的幫助也只是暫時解決他一時的困難而已。所以這個福報,真的無法相比。世間一般人,他只知道修一些比較有漏的福報,這個無漏的福報,他不懂得修,因為他不知道佛法的道理,他不知道,不知道要修。譬如我最常講的,我們現在雙溪做護國息災百七繫念,息災,就是有災難,我們讓這個災難止息,停止下來,這個叫息災,我們一般民間講叫消災。現在社會大眾,他重視救災。你看這些救災的單位,很多人他會發心,出錢出力。

  其次就是蓋大廟的,你蓋了一間很莊嚴的寺院,他看到,這個人家會出錢。我們做這個佛法流通,他看不到的,他不知道要做。所以救災是災難發生了,去處理善後,這個大家很樂意來做,覺得這個是好事,應該做。但是息災就很多人不知道要做,因為息災就是災難還沒有發生之前,我們先來化解災難,化解。這個就很少人知道要做,有很多人不知道要做息災,因為他沒看到。他為什麼不會積極來做息災?因為他沒有深入佛教的經典。佛經,這些經典如果深入之後,他就知道要做息災的工作。沒有深入,因為他不明白,他也不知道你做那些到底有什麼意義?你在那邊念阿彌陀佛,他也沒看到什麼;災難沒有發生,他覺得也沒事情、也沒什麼,他覺得不重要,所以他不會很樂意來參與、來發心。

  我們念佛就是息災最好的方法,印光祖師講的。所以有一年美國西雅圖淨宗學會請我去演講,第一天到那邊同修就先問問題,就拿一個問題給我。他說,他們禮拜天共修念佛,有些慈濟的佛友來給他們開示,說你們坐在那邊念阿彌陀佛,是很消極的,是小乘自了漢,很自私,逃避現實,自己要到極樂世界去享福,都不管這個世間人的死活,沒有慈悲心,沒有愛心。講得他們都不敢念,念阿彌陀佛好像罪過很大,淨宗就是提倡要念阿彌陀佛的。他跟他們講一講,他說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他想一想,也對。我們慈濟,你看哪裡有災難發生,我們都去救,都去幫助人家,我們對社會有貢獻,你們對社會沒有貢獻。你坐在佛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社會沒貢獻,他們對社會有貢獻,有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也跟他們做一個說明,我說他們對社會有貢獻沒有錯,他們的貢獻是災後處理,就是災難過了之後處理善後,去救災、救急。他們的性質是救災,災難發生去救。

  我們念阿彌陀佛是息災,性質不一樣。息災就是說有災難,大災難化小災難,小災難化沒有災難。如果力量比較大,大家人比較多,大災難也可以化解,或者時間推遲。息災就是有災難把它止息下來,不要讓它發生,我們念佛是做息災。後來我就跟大家說明,我說有災難,化解災難,不要發生災難比較好?還是災難讓它發生,我們去救比較好?大家也想的到,當然不要有災難比較好。哪個人喜歡災難,然後災難來了,我們再去救?沒有人願意這樣的,當然不希望有災難。好,不希望有災難,我們就要消災。所以息災它是積極的,救災是消極的。為什麼說消極?因為現在很多人捐錢,錢都放在那邊,準備一筆錢在那邊等災難,這個是消極的。所以我跟同修講,我們才是積極,他消極,你搞錯了,我們是積極在消災,他是在那邊一天到晚等災難來,哪一個比較積極?你頭腦清楚的人,當然消災是當務之急,救災是不得已的,災難發生當然要去救,那是處理善後,那是不得已的。我們是希望不要有災難最好,所以念佛是息災。他們聽了才安心繼續念佛,不然他們禮拜天念佛會都要取消掉,被人家講一講,對《阿彌陀經》佛講的,一點信心都沒有。

  所以佛講這個難信之法,真的一點都不錯,人家幾句話講一講,就覺得人家有道理,我們坐著在念佛好像都不對的,他們才對,我們不對,其實應該大家都好好來念佛才對。所以印光祖師講,全世界的人類如果大家都懂得念佛,災難就沒有了。你就不用去救災,那不是更好!如果少數人念,災難也會減輕,那哪個功德大?所以不說明,大家不明白,被這些錯誤的言論有所誤導,錯誤的引導,變成我們應該做息災,不做了,大家都去做救災。我們念佛人息災,遇到有災難,也不是說反對人家去救災,不是這個意思。有了災難,當然要去救,怎麼可以不去救。但是我們是息災,沒有辦法完全止息,有災難發生,當然要去救;但是你不能不息災,是這樣的意思。所以大家明白之後,我們就心安理得,念佛你能念得有信心,有信心才有效果。念得半信半疑,念了半天,在想人家講的都有道理,我們念佛好像很沒道理,那怎麼會有感應?

  所以不知道這個法的供養,它才是最重要、最殊勝,因為法它是幫助你解決根本問題的。好像我們舉一個比較淺顯的例子,譬如說一個人他沒飯吃,好,我錢給你,請你吃一頓,好像街上的流浪漢,過年過節吃一餐豐富的,下一餐不曉得在哪裡?我們這一餐吃完了,下一餐又不知道在哪裡?只是解決他短暫性的問題,這一餐吃得很飽,接下來,他有沒有得吃又不知道。這個救災就像這樣,解決一時的緊急困難,但是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問題。如果你輔導這個人,教這個人他有一技之長,他自己能夠謀生,他自己能自立,他就不需要人家救濟,他還可以去救濟別人。

  所以那一天上海居士跟我講,他們都是認養一些孤兒,然後每逢過年過節就帶這些孤兒去逛街、看電影、吃好吃的。然後問我這個問題。我說:你一年,過年過節你才去幾次,對不對?他就是吃個一餐、二餐,在這幾天。他們說:他們都很盼望我們去。我說:當然盼望,他是想到你們來了,他就有得享福了,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這個是增長他的貪心。你年節送一些禮物給這些孤兒是需要的,但是你最重要還是要教育他,教《弟子規》,教做人,教他自己自立,教他感恩,不然有些孤兒,他是懷恨在心,他不懂得感恩。為什麼不懂感恩?他不知道恩,不知道,所以他不會感恩。他第一個先恨父母,為什麼不要我?他恨,心就不平。但是你要教他感恩,你父母縱然沒有養你一天,你也要感恩。你今天有這個吃喝,做什麼有這個享受,因為你有這個身體。你這個身體從哪裡來?你父母生給你的,你才有這些受用,你有財富、你有地位,因為你有這個身,身是得自於父母,父母沒有這個身給你,那你這一切也都落空了。縱然他沒有養你一天,你也要感恩。這是《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開示的。你要教他這個,不然他一天到晚恨。所以知恩他才會報恩,你要教育他,你不是只有送東西給他,增長他的貪心,貪瞋痴增長,對他實際上沒有什麼幫助,頂多是跟他結結緣。

  所以,就舉出我的例子,我跟我弟弟小時候,都跑去教堂,以前我們家庭小孩子多,經濟又不好,要吃個雞蛋是過年過節拜拜。一年幾次的年節,都是固定那幾次,哪有像現在,你天天想吃,三餐吃都有,沒有,過年過節才有。所以我們小時候喜歡過年,就這樣,有新衣服穿、有新的鞋子,又有雞鴨魚肉可以吃,好不容易等到這一天。那個時候跟我弟弟怎麼會去教堂?因為教堂每一個禮拜天,你只要去那邊閉著眼睛跟他阿門,跟著他們念一念,等一下,大概念了五分鐘,就有雞蛋,還有鉛筆,還有墊板,這個禮物太好了。所以跟我弟弟,還有一些小朋友,我們禮拜天到了,教堂那個牧師又要開始發這些東西,我們就去了。其實我們去那邊,哪裡在禱告?心裡在想那個雞蛋趕快拿來吃,心裡是在想那個東西。你現在給那些孤兒,他也是這樣的,他就想你帶他去看電影,吃好吃的,這些吃喝玩樂,當然他盼望你來。這個沒有教育的意義,只是物質上的一個提供,這個是幫助很有限的,最重要還是要教他。教他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他一生不管富貴貧賤,他都會過得非常的幸福,這才是對他最大、最圓滿的一個幫助。

  我們這個社團做的是法供養,我們現在供養,我們人不知道,但佛菩薩、護法他們都非常清楚。你看,我們都是流通正法的,很純正、純善的法。這個好像醍醐酥酪,純的,沒有夾雜的,很純正的正法去供養大眾、供養一切眾生,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這個團體,這個道場,你不管擔任什麼工作,擦個桌子、抹個地,都是為這樁事情在做,大家功德都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現在做的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廣修供養」,廣修供養當中的法供養為最,為最殊勝的。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我們現在做的是這個工作。所以我們要很歡喜,我們有這個因緣來做這個事情、來為眾生服務,依照佛在經上教導的,我們把這個最好的佛法,供養給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早日往生淨土,早日作佛,我們的功德就圓滿。

  今天我們社團開始工作上班,也祝福大家新春吉祥,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心想事成,悟道今天就跟大家報告到此地,謝謝各位,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