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9年第三屆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弟子規—做人的根本  王貴清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09/12/12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慕阿占沙禮堂  檔名:56-037-0001

  尊敬的各位長輩,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弟子規—做人的根本」,大家看了這個題目,《弟子規》是做人的根本。我在二00五年,從二00五年五月份,被老師派往山東的慶雲,去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弟子規》,在那一待,待了四年的時間。在這四年當中,跟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一起來學傳統文化,還有新加坡的朋友、香港的朋友,還有德國的朋友、美國的朋友都有。在這四年的學習當中,驗證了一點,《弟子規》確確實實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人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舉幾個例子,一起學習的有一位男士,他在社會上是一名浪子,帶領一幫兄弟們在社會上混,還曾經坐過牢;學了《弟子規》三年多,變成一個孝子,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還有一位離婚的母親,離婚十二年,學了傳統文化之後,跟她的先生重新破鏡重圓。還有像十五歲的學生,跟人家打架都動刀子,學了之後變成一名孝子,並且立志要弘揚傳統文化。

  還有一位,跟我們一起學習的還有一位老師,她原先是家長,後來由於自己做得非常好,我們選出來當老師。她是怨她父親,在心裡面怨恨他父親十多年的怨。因為她母親走得早,她父親娶了一個繼母,繼母非常虐待她們姐弟兩人,虐待到什麼程度?她弟弟甚至要把喝水的水缸裡面放上毒,要全家同歸於盡,就這種心。後來學了《弟子規》,姐弟把對繼母、對父親的怨,十多年的怨化掉,然後當面給父親、繼母跪下認錯,還接過來能奉養。確實,《弟子規》能讓人離苦得樂,能讓人轉禍為福,能讓人趨吉避凶。昨天我們梁先生講到,《弟子規》還能救這個世界,這是真的。七十年代,湯恩比教授就講到,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有兩種學說,第一種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儒家文化,第二就是大乘佛法。這兩種學說都在哪裡?今天我們怎麼樣?手裡就攥著能解決整個世界問題的寶!

  我自己也是因為學了《弟子規》,學了傳統文化之後,人生才從一種非常苦悶走向了幸福。我原先也是一名小學教師,一九九二年參加工作,到今年二00九年,一晃已經十七年了,不算長也不算短。我教學的經歷可以分成兩個階段,苦、樂兩個階段,前十一年教得很苦。聖人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沒得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孟老夫子的一大樂。然後我們經常說,「老師是人類的靈魂師」,這份工作很神聖,今天向大家坦白交代,當時我真的沒有感受到這種心境。我苦到甚至想逃離教育界,想逃離,一上班就想著每週的兩個休息日,盼著暑假、寒假,很累,身心俱疲。看到學生,自己雖然努力在教,但是看到學生的道德還在一屆不如一屆,往下墮落,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為什麼,很苦。後來我是在二00三年的十月,把蔡老師盼到了海口,接觸蔡老師之後,我的人生徹底發生轉變,由苦變成了樂。

  為什麼同樣從事教育工作,前後卻截然不同?現在我明白了,因為我學傳統文化之前,人生很茫然,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心裡經常活得不踏實,然後隨著這種功利的教育,也在隨波逐流,所以過得很迷茫。後來學了之後,人生才有了明確的志向,原來說「讀書志在聖賢」,這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價值在於什麼?不是索取的多少,而是為後代、為這個社會付出多少,用我們短暫的一生,給這個社會、給後代留下了什麼。後來才感到人生快樂,教學有了樂趣。天天早晨,由原先不願意上班,我天天早晨第一個上班。一想到要上班了,走進寧靜的校園,一想到見到我的學生,心裡面就非常的興奮,就是打個比喻,好像有一種初戀的感覺。所以每次我都是,從家裡到我學校很遠,天有的時候還黑,我就開始出門了,要走四十分鐘,騎摩托車要走四十分鐘。當我走到,每次上班路過一座高架橋的時候,走到高架橋的頂端,那個時候正好是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每次走到那裡,我都會把我的腰直一直,深深的呼吸幾口新鮮的空氣,心裡:「原來人生也會如此的美好!」有這樣一種感覺。所以人生活得非常有勁,我們東北話說有勁,第一個到校。

  我記得那是在一次,有一次開元旦聯歡的時候,每個班,學校都要求以班為單位進行聯歡。聯歡的前一天,元旦前一天,全校老師晚上七點半會餐,當時要走之前,我看我們班燈火通明,學生正在抓緊時間布置班級。我就跟我們校長告假,我說我回去看看我的學生,請校長批准,我不放心我的學生。其實也不是不放心,我覺得跟學生去一起布置班級是一種幸福。然後我就回到班,我一進班級,學生們光著腳,桌椅,班級布置得已經非常漂亮,我脫掉鞋跟學生一起幹。布置完之後,已經是八點半鐘左右了,走出校門,萬家燈火。我們學校在大學的院內,我們要走一段路才能到校門,七、八個學生圍著我,邊走邊說話,然後學生有的把我的手抓得很緊,有的把我胳膊跨得很緊,我說:「你們抓得這麼緊幹什麼?」結果學生說了一句話,他說:「王老師,我怕以後就見不到您了。」因為我教的是從五年級帶上來,教的是畢業班,當學生說出這句話之後,鴉雀無聲,我內心既有一個為人師的幸福、感動,更有一種為人師的那種使命感。

  一名老師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是太深遠了,我就是因為遇到了一個明師,明白的明,不是有名的名,遇到了一位明師,蔡老師,我的人生徹底發生轉變。所以我深刻體會到,我也要做一個我學生人生當中的貴人,引領他們要走向光明的坦途!在一次學生寫的作文當中,一名學生寫了一篇文章,叫「感謝恩師」,我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我全身一震。因為我前十一年教學生涯,沒有一個學生跟我說感謝恩師,結果我把傳統文化帶進學生生命中的時候,孩子卻寫出了感謝恩師這樣的話。他在文章當中提到,他為什麼要感謝老師?他說我把中國文化帶到了他的生命當中,他人生有了明確的志向,他這一生知道幹什麼了。另外他說,他懂得了怎樣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原來是很快樂的,他要感謝恩師。所以我們體會到古代為什麼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母去世了,守喪三年;老師去世了,心喪三年。像孔老夫子的學生子貢,為孔老夫子守喪六年,那種師生之間真摯、深厚的情義。因為老師給了他,引領他走向光明,讓他有了智慧,甚至讓他的子孫、讓他的家族綿延很長久。所以我們體會到,所謂「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孩子、下一代的命運掌握在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的手裡。

  後來我發現一個問題,當我人生有了志向,變得快樂、幸福,我發現學生也跟我一樣變得快樂和幸福。什麼是教育?這個就是教育。因為我沒有學之前,沒有學中國文化之前,我也會經常跟學生講,你們要聽父母的話,你們應該快快樂樂學習,你看今天你們這種生活環境多好。但是我發現,學生學得還是很苦,樂不起來。大家說為什麼?因為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工作很苦、生活很苦,自己都沒嘗到樂的滋味,如何把孩子引向快樂、幸福的人生道路?這是不可能的。當我自己快樂,自己人生目標明確,孩子自然也就跟上來了。正己才能化人,這就是教育的本質。而今天我們接受的教育是什麼?是功利的教育。蔡老師可能在前幾天講到了,美國一位教育部長向全世界宣布,他說我們美國的教育是徹底失敗的教育。為什麼說失敗?他說我們是把人當作工具培養的一種教育,當作一種工具,什麼工具?「讀書志在賺錢」。把人當作一種欲望的工具在培養,人怎麼能不苦?他說我們要學習東方的人文文化。什麼叫人文文化?真正把人當人培養的文化,叫人文文化,那就是我們老祖宗的聖賢教誨!真正是以人為本、以德為本,這是教育的實質,人才會有可能快樂、幸福。

  剛才我們談到教育,中國有句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句話把教育說得一清二楚。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龍、成鳳,願望是好的,但是我們要「君子務本」,問一問自己是不是龍?是不是鳳?所以要想孩子有成就,要求誰?求我們自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要求己。自己要有真實的德行,才能帶出有成就的孩子,像范仲淹先生一樣。所以教育的實質確實是正己化人。我們今天學的才藝,它跟德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司馬光先生講得非常好,他說「德者,才之帥也」,是才華的統帥,是才華的靈魂;「才者,德之資也」,資助,才華是資助德行,造福人類的,這是德、才的關係。所以教育的實質一定是先教德,「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後教才。這就是我們今天教育,為什麼培養出來的人,家長苦、老師苦、學生苦,因為把教育的「教」前半部分的那個德,那個孝忽略了,直接在枝末上教才。所以我們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也辛苦,不知道為什麼學。

  「隱其學而疾其師」,隱其學就是厭學,疾其師就是還怨老師、怨家長;「苦其難而不知其益」,學習怎麼這麼難!到底有什麼好處,不知道,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教學的狀態。老師教得也是「師勤而功半」,很勤苦、很辛苦,但是收效甚微,沒有教德!教了德之後,我的感受是什麼?是「師逸而功倍」,老師教得很輕鬆,效果又非常明顯。學生是什麼?是學得「安其學」,學生安住在學業上,「而親其師」。安其學必然「樂其友」,同學之間互相的學習、切磋,然後是「信其道」,親其師必信其道。所以這個先後次第怎麼教?今天我們為人師、為人父母者,一定是德為本。態度決定人的命運,不是高學歷、不是高才華,那個不會決定人的命運。如果沒有德行做根基,才華反而還會成了人生的障礙,老祖宗一句話就蓋棺論定,「才者,身之災也」,這是指沒有德行做根基。

  下面我就具體的跟大家,在我教學當中,如何把這些《弟子規》上正確的人生態度,植根在孩子的心裡面,做一點交流。首先我們談「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首先,學習一定要立志。我們知道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先生,那是被稱為宋代第一人、百世之師、一代賢相、一代大儒。他為什麼有這麼高的成就?他八歲就立下宰相之志,他人生有目標。人生一有了目標,他就會按照這個目標踏踏實實走下去,與目標無關的,一切他都會放下,所以才會有成就。他在讀書的時候,他二十三歲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他兩歲的時候,他父親就走了,他跟他母親,他母親又改嫁到當時一位縣官朱文翰的家裡。二十三歲,他知道自己原來是范氏家族的後代,當時他非常感慨,他說范氏家族到我這一代,居然衰到這種程度。於是他跟母親洒淚辭別,他說:「母親,十年之後,兒來接您奉養。」然後徑自到南京的南都學社去求學,他立的是十年。

  結果他在南都學舍求學的時候,是每一天都沒有解衣就寢過,吃的是饘粥糊口,就把米熬出粥之後,凝固,分成四半,早晨兩份,晚上兩份。吃的菜是什麼?韭菜花,韭菜切碎,拌點鹽巴。五年!容不容易?五年吃饘粥糊口,我們吃同一種菜,我們吃上一個月看看。為什麼他能?這個值得我們思考,因為他的心不在這些吃上、穿上,完全在他的志向上。心一有志向就定了,定了然後就安,安了就樂了。所以他五年當中大通六經之旨,尤其擅長《易經》,五年就通達了經的道理,不是背下來。我們想一想,他這種學習的動力是什麼?是不是他立定那個大志?一提到范仲淹,我們就知道他的志向是什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是學習的動力。他母親在那盼著兒子早日功成名就,他讀書還有一個動力就是這種孝。為天下是大孝,為母親,那都是學習的動力。人有了孝心,「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所以古代這些讀書人,我們去看歷史,沒有一個不是大孝子的,這些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大孝子,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范氏家族,他培養出的四個兒子都是國家的棟梁、重臣,一直綿延到清代,綿延一千多年不衰。這與范仲淹先生立的那個遠大志向,他的風範,他的胸襟、氣度,給他子孫做出了榜樣。所以我想,范仲淹先生不一定跟他兒子天天講那麼多道理。你看我們一天,學中國文化之前,可能天天為人父母、為人老師,都會跟孩子講很多大道理,但為什麼效果不彰?因為我們講是講,我們沒有怎麼樣?給孩子做出來,口是心非。根還在自己,正本清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流水清澈,哪的水要清澈?源頭的水要清澈。誰是源頭?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的就是源頭。所以我們不要怪孩子,「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這是真正明白人,這是明白人。

  當初我分享完這個故事,我們下課了,有一個同學跑出來就說:「王老師,我要做范仲淹!」今天孩子不是不好學,是真的沒有人給他做出榜樣,他無路可走。今天說苦,其實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他們更苦,三座大山的壓迫,老師、家長、社會,他沒辦法。壓到最後怎麼辦?有沒有自殺的?有!你看憂鬱的、精神分裂的、自殺的,在今天社會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我們只注重他知識技能的成長,卻沒有重視他最根本,決定他一生命運的人生態度的成長,那是根本。今天我們學了傳統文化明白了,我們要給教育正名,教育是什麼?是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德行的風範,把孩子教成一個善人、君子、賢人、聖人。讀書志在聖賢,把他真正當人看,當人培養,這是教育。

  後來我跟我的學生就說:王老師今天跟大家立志,我的志向就是讀書志在聖賢,向孔老夫子學習。我立定志向之後,然後我要求學生,你們跟家長回去商量,好好慎重的抉擇,你這一生立什麼志?商量之後,都寫成書面材料,然後每個人當著全班同學讀自己的志向,最後還張貼到後面的板報上,經常要看一看,「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不能忘了。有的學生立志當外交官,一個女同學,早晨四點半就起床,她父親說:「妳起來這麼早幹什麼?」攆她去睡覺。她說:「不行,爸爸,我立志當外交官。」她早晨做兩件事,一個是學英語,一個是讀經典。她說:「我要英語學好了,我把經典要翻譯給外國人去學。」我們給孩子在前面引導,做出來,孩子他就跟上來了!還有的孩子立志要當什麼?當一位好母親。這個重不重要?「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親的房間是聖賢人誕生的地方。「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因為我們分享范仲淹、孔老夫子、孟子,都是由聖母,他的母親教出來的。所以她想做一個好母親。還有個孩子說,我想將來就當一名教《弟子規》的老師。師志如己志,當初我就是因為受到老師這分感染,蔡老師早出晚歸,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多次累病,從來沒有埋怨,就為了讓人,讓下一代能夠聞到聖賢教誨,過上幸福的生活,不疲不厭,一直做到今天。當時我們就看到老師這種,被老師這種精神感動,我們後來也是毅然辭職,專門從事傳統文化的工作,所以今天才坐在這裡跟大家結這個緣。

  所以首先要立志,范仲淹先生立的志向是大志,是有德之志,所以立志我們要立大志。志向有五種。第一種是「大志」,志與仁義合,志向與仁義合,濟世救民,這是大志;第二種志向是「高志」,志與情合,愛國家、愛民族、愛文化、愛父母、愛妻子、兒女,這是高志;第三種是「壯志」,志與理合,與道理相合,則創造發明,建功立業,這是壯志;第四種是「卑志」,自卑的卑,志與欲合,與欲望相合;最後一種是「危志」,危險,鍛鍊身體,還有學一項技能是為了什麼?報仇的,與仇合。我們看看,我們自己為人師、為人父母,我們今天的志向是什麼?我們把我們孩子引領到哪個志向上?這個我們可以對照一下,是不是基本應該是這個志(卑志)?志與欲合,讀書志在賺錢。你看我們給孩子選擇學校,選擇哪所好,然後什麼科系,目的都是什麼?比如說,讓孩子要考什麼醫生,目的是什麼?讓孩子要當律師,目的是什麼?如果一個律師,他要是為了賺錢、為了欲望,他會製造多少冤假錯案?一個醫生如果為了賺錢,他手中的手術刀就不是手術刀,那就是屠刀了!所以今天人上醫院是不是都害怕?一個老師,如果也是志在賺錢,那個罪過就大了,為什麼?他毀掉的是師道!承傳傳統文化,一個人有沒有成就,根在孝親尊師,孝道跟師道。我們學校有一次校長開會,校長就跟我們這些老師說:「我們的老師,你們不要收家長的禮!家長跟我說,你們一手拿著我們送的錢,一手教我們孩子知識,你們還有什麼資格當孩子的老師?人格已經被人踩在腳下了!」我們毀掉的是師道,上無以對祖宗,下無以對子孫。孔老夫子是萬世師表,是我們的榜樣。人為什麼古代如此敬師?因為他真正表演出了至高的德行,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確實要提醒自己,當老師說實在的,我今天非常慶幸,我沒有離開教師這個行業,原先是想逃離,現在很慶幸。如果我們教出一個孔子,您功德無量!能當老師都是祖上積德的,這是真的。你看孔老夫子是不是老師?第一個創辦私塾;孟子、佛家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伊斯蘭教的先哲,都是從事教育,教育才能真正利益千秋萬代。我們有幸居然也在裡面了,好好幹!立志要立大志,自己要立定志向。立定志向之後要立志有恆,恆心的恆,有恆為成功之本。我們看古人,他為什麼成就如此之大?他一旦立定一個正確的志向之後,一生不變,他會用一生的精力去實現自己的志向。比如說李時珍,他立下濟世救人的志向,用二十七年編撰一部《本草綱目》,今天這部著作還被人所青睞,二十七年做一件事。《資治通鑑》的作者是司馬光先生,他用十九年完成這一部歷史名著。真正專注,立定志向去完成一件事,他所留給後人的都是千古道德的文章,才能警醒、利益後人。

  今天你看我們的下一代,他一生做多少件事?從這個公司,一會跑到那個公司,一生可能換了好多工作,最後的結果是時間浪費掉了,短暫的一生消磨掉了,一事無成,人已老。心不定,不知道幹什麼,就是眼前想掙點錢,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所以今天我們要想孩子有成就,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能看多遠?我們能看一百步,孩子就能走到一百步。如果我們今天就侷限在自己的小家庭裡,為小家庭掙點錢,自己享受享受,孩子的成就也就是在家庭那麼大的範圍,所以孩子的成就跟我們是一體的。你看孝道的「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上一代有德,上一代有智慧,下一代就好,這叫一體。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殃及子孫,這是教育。所以我們今天明瞭了,教育是要回過頭來求我們自己,然後才能帶出好的下一代。立志還要有根。立定大志了,怎麼實現大志?我們看教育的「教」就明白了,從哪裡開始下手去做?孝,孝是做一切事的動力,一個人只要他有了孝心,他會克服一切困難。這個等一下我們再具體分享。

  跟大家先談的是立志,立志完我們談到學習,要學,當然今天學的這個知識、技能也是學習。但是我們也要清楚一點,人要理智,當我們疏忽了德行的根基,我們今天用十年、二十年學來的東西,拿到一個文憑。我們想一想,我們用二十年時間學來的東西,我們走向社會,我們用到了多少?二十年就為了取一個文憑,有幾個二十年?而且拿到那個文憑,我們面對人生這個真實的大舞台,待人處事接物,經營自己的人生,夫妻怎麼相處,父子怎麼相處,朋友、君臣怎麼相處,仍然不懂!所以聖賢教誨談到的學習是什麼?是真正讓我們有智慧,人生需要智慧去面對,讓我們放下煩惱,讓我們真正心靈,人性的光輝從欲望當中解脫出來,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教誨,跟今天所謂的教育不一樣。今天的教育愈學,欲望怎麼樣?愈多,欲望的路是一條不歸路,哪有幸福可言!我們一定要清楚。

  首先需要學要明理。所以我自從學了之後,因為我是半路出家,三十三歲才學到聖教,我覺得太晚了。所以我雖然當時在學校裡,我帶了六十名學生,當小學老師其實是很辛苦的,我就抓早晨。比如說,我有時候就是三點半就起床了,我一天早晨必然要聽兩個小時的聖賢,《弟子規》,或者讀經,每天必保證兩個小時,晚上回來我還保證兩個小時,自己要學!因為自己不學,怎麼利益自己的學生?不可能。自己早一天明白,早一天提升德行,才能讓孩子早一天從水深火熱當中解脫出來。有的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的可能在想,我沒那麼多時間。有志者事竟成,上班的路上可以聽耳機,把四十集「幸福人生講座」灌進去聽;我們為人母親做飯的時候,可以在那邊放上,做家務的時候都可以放著聽。只要有心,就能學到東西,隨時自己抓時間。所以我是第一個到校,到校之後是七點鐘左右,我往那一坐,我就開始讀經。學生一進來,大家想一想,會怎麼樣?正己化人,學生很快就走到座位上拿出書。七點到七點半,我是必保讀經時間,七點到七點半。然後每一節課的課前三、四分鐘,是輪流每一個同學帶一天,讀什麼?讀《弟子規》。長時的薰修,才能把人的思想變過來。

  所以落實德行教育,大家要記住,不要急功近利,「落實一個月怎麼還沒變化?」這個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欲速則不達,長期努力提升。這是早晨,就是我起來,我學習的一種狀況。比如說利用放假時間,就像大家一樣,犧牲休息時間來學習。這很不簡單,這是一種使命感。比如說利用放假時間,比如說讀《論語》,我會每一天讀《論語》,一天一天坐在那讀,看李炳南老師的註解,沒事我就聽,一坐有時一、二個小時就過去。跟古人對話、讀古書,其樂無窮。我們今天真的要跟對人,跟不對人,自己人生有可能就走偏頗了。要跟誰走?跟著我們老祖宗走,老祖宗是有五千年的教學智慧、經驗,經過五千年時間的檢驗,我們還不要嗎?我們要一、二百年的教育嗎?我們要跟五千歲的老人走才是聰明,才是有智慧的。今天我們的教育是把孩子當成實驗品,實驗實驗,一看不對,錯了,再重來。學生能重來嗎?一個人的心靈完全都污染了,你說能像產品一樣說不要、扔掉嗎?污染之後你再讓他還原,我們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是孩子的保護神,是孩子生命當中的貴人、恩人,我們做不好,對不起孩子。

  我們談到「學」,我把學跟習分開,「習」是什麼?學完明理了,習是要落實在生活當中,因為經典,《弟子規》就是生活,落實不到,還是沒用。背多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反而增長傲慢。要力行,從我們老師去做。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弟子規》上有一句,「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這句話,這個人生態度重不重要?聽到別人讚歎,戰戰兢兢,我沒有你讚歎的那麼好,但是我要向你讚歎的那個方向努力;聽到別人給自己提出過錯,聞過喜,聞過欣,高興,因為我又可以改正錯誤了,我人生又可以提升了。這樣做下去是什麼?結果是益友來,損友卻,愈來愈多的好朋友都過來了,人生會減少多少的障礙,有雅量接受別人的建議。反過來,如果不能夠有這種雅量去接受別人的勸諫,自己人生會障礙重重。東北有一句諺語,叫「聽人勸,吃飽飯」,這些諺語都非常有道理。但是人往往都是很容易迷惑,願意聽別人的好話,人一說不好,馬上臉色就變了。很多有智慧的長者在身邊,人家都幫不上我們,不敢說,說了我們馬上就沒那個雅量去接受。所以能不能遇到貴人,不在外,在自己有沒有受教、恭敬的態度。

  這句話,當初我跟蔡老師學《弟子規》之後,老師後來把講《弟子規》,在海南的時候,把講《弟子規》這個任務有一天就推給了我。深圳機緣成熟了,老師要到深圳去,然後說:「王老師,你先替我講一段,回來再給我。」,老師是怕我有壓力。如果老師說:「你就講了」,我可能就雙手搖上了,我不行!老師說帶一段,我還有可以依賴、依靠的,我說:行!結果一講,講到今天就沒下來。老師想成就一個學生,今天還得非常小心,因為我們的心靈都很脆弱。今天是老師怕學生,一不小心把學生就傷了,太脆弱了。所以如保赤子,像呵護嬰孩一樣那樣小心,不容易,當老師,為人老師者不容易。但是雖然不容易,愈不容易,我們愈要努力去做,說明這件工作太重要了。我這一路上講來,我最忠實的聽眾、最忠實的守護者是我的太太仉老師,她下午將跟大家分享。修學的路上,要善友相依,沒有善友經常提醒自己,說不犯過錯,或者發現自己錯誤,太難了。老夫子在《論語》當中,發出千年的慨嘆,什麼慨嘆?「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說我真的沒有看到一個人,能夠實實在在發現自己的錯誤,並且面對它,真正去改正的人。我們不要被老夫子慨中了,我們不要讓老夫子失望,我們就是要真正面對自己的過錯,怎麼樣?「如斬毒樹,直斷其根」,不能夠不忍心,這叫自愛。

  仉老師她一路上,每次她聽課,她就給我在下面記,然後我講完課都已經都九點,晚間九點多了,騎上摩托車,我們倆一起回家。她一上摩托車就給我提,很急,太太是助夫成德,先生是領妻學道,夫妻之間是道義之交。結果她就跟我提,「你這句話說得不太恰當,把人都傷了。」如果我今天講課有傷到大家的,大家原諒。然後提的時候,其實跟大家說實在話,不想聽!嘴上說,「嗯,好,提得不錯,要改。」心裡想,別提了,我心都流血了!真的,剛開始是這樣一種心態,願意聽好話,知道得讓人提,但又不想讓人提。她一上摩托車就開始提,一句接一句,我說:「妳能不能回家再提?能不能讓我喘口氣?老師不都說了嗎?提缺點之前,妳先說我幾句好的,給我點信心!」提人缺點之前,大家要注意,要先美其長,先要讚歎幾句,人心不可忽!然後他一歡喜,好,我們再,真正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後面我們就開始提,才能達到效果,這是待人處事接物的圓融。

  一路上,一回到家,她把生死簿就打開了,一條一條的給我說上。然後我說:「好,我改。」她說:「你這句話說的,我覺得言為心之聲,你是傲慢。」我說:「是,我改。」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那個改、懺悔都在造假。我心裡在想,「我說這句話,人家家長聽到了,會不會覺得我講課講得不好?」患得患失,你看腦子、心停在那,沒有真正想改錯。真正想改錯,人家給提出來,是什麼態度?像老夫子的學生子路,「聞過則喜」。人家給我提出來,我都沒發現,我這回又可以改過、提升德行,高興才對,這叫真懺悔。不能自欺,求學問的道路要打破自欺這一關。一點一點的,有點心量了,由不願意接受到能接受,最後到歡喜接受,說:「好,來,給我提!」然後提完,向仉老師表示感謝。其實人能夠正視自己錯誤,那個心裡是踏踏實實、是舒服的;人有過不改,那個心裡是不安的。而且我們一改過,對方怎麼樣?人家給提出來,我們能改,他也高興。人還是要做得實在一點,有過就改。

  這句《弟子規》,我在剛帶到學生,帶到班級的時候,我有一次上課,那個時候我穿西服,我們班班長,我正講得很起勁的時候,我們班長舉手了。我說:「你有什麼事嗎?」我怕他上衛生間。他說:不是。我說:「不是,你就先等一下,等老師講完課。」接著我講著講著,他又舉起手來,我說:你先別急。結果我講著講著,他又舉手了,我一看,實在有話要說了,我說:「你有什麼急事?」他說:「王老師,您西服第三個釦沒繫,『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怎麼辦?很慚愧,當時我說:哦!心裡面不太是滋味。然後下課了,無巧不成書,我在平行班,另外班也帶了一門德育課,教《弟子規》,當天我也是講到「冠必正,紐必結」這句話。然後鄰班下課,有個女同學來找我,她說:「王老師,今天我找我們老師,到辦公室報告」,進去了,「我進去之後,我跟我們班主任說,老師,《弟子規》上說,『冠必正,紐必結』,老師,您這個拉鏈要拉。」然後她們班主任說了一句:「拉什麼拉?我們不要什麼都聽古人的。」當下這一個反應,老師想維護自己所謂虛榮的面子,但卻恰恰又失了面子,而且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是很大的。學生會想,我們老師有過還掩蓋,不能坦坦蕩蕩,孩子心靈受傷害。如果久而久之,孩子學到的就是老師有過掩蓋,那我也掩蓋,對不對?

  然後這個女同學很巧,中午放學,下到樓下,碰到我們學校的領導,跟我同歲,三十八歲一位領導。在海南天氣熱,早晨長袖穿過來,中午他脫下來繫在腰上。結果我們這個女同學又看到了,跑過去一鞠躬,說:「某某領導,《弟子規》上說。」結果我們這位領導說了一句話:「謝謝你這位同學,如果你再看到我以後這樣穿衣服,我校長不當了!」這一句話,這一個人生有過就改的態度,對這個孩子的心靈有相當大的震撼,所以這個孩子跟我說的時候,她表現出那種欽佩這位校長。不怕有過,就怕不改過。我一聽,我說不得了,我趕快,下午上課我就回班,我當著全班同學開始懺悔,我說:「上午王老師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個是『冠必正,紐必結』沒有做到;第二,當班長給我提出來的時候,『倘掩飾』,我又增了一辜,王老師錯了!」《論語》上子貢,老夫子學生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過錯就像日蝕和月蝕一樣,全天下人都看到了,有過不怕,改了,人人尊敬。「小人之過也必文」,小人有過一定會掩飾。我說王老師又當了一次小人。真正的面對自己的過錯,真誠的跟孩子懺悔,這就是教育,這個就是教育!學生學到的就是什麼?老師有過就改,他學到的也是有過就改,「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面老師愛好什麼,下面學得非常徹底,甚至還學得超過老師。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君王齊靈公,他非常喜好女扮男裝,所以他宮廷裡,女子都打扮成男的。結果後來是風行民間,下面女子都跟著學,他一看不得了,然後開始制定命令禁止,說看到民間哪個女子再這樣穿,女扮男裝,扯斷她的腰帶,撕碎她的衣服。即使這樣去禁止,仍然屢禁不止,後來他就問輔佐他的賢相,宰相晏嬰,是當時一位大賢人,他說:為什麼屢禁不止?晏嬰就說:「君王,屢禁不止的原因是什麼?是您雖然讓別人不做,但是您還在做,如果您能以身作則,從宮內不要再女扮男裝,下面就變了。」結果齊靈公就在宮內,女扮男裝從此這個愛好就取消了,下面自然而然就沒有了。正己才能化人,這是教育;自己不正,然後要求下面,即使用法律,也達不到真正改變人心的態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我們老師,比如說跟專科老師,如果貌合神離,不和諧,學生能不能看出來?一定看出來,那個騙不了人,誠於中必形於外,裝不了的。學生看到我們對專科老師不恭敬,學生一定不恭敬專科老師。我們老師的好惡,喜歡學習好的學生,你看所有的學生都會圍繞那個學生轉;我們老師內心當中討厭哪個學生,全班都會討厭他,這就是教育。討厭,學生也討厭,把那個學生害了;我們喜歡那個學生,學生都恭維他、讚歎他,他也變得傲慢,也把他害了,好惡會害死人。老夫子是「有教無類」,平等對待一切學生。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這個經句,如何我們落實、帶動學生。

  然後我引導學生,把那個學生引導,因為這是機會教育,遇到事情,正是教孩子的時候。我跟全班同學講,我說給別人提缺點的時候,要「規過於私室,揚善於公堂」。古代的標準是,提過錯不能有第三個人在場,怕對方接受不了,怕得罪人,結了怨都不知道,這都是智慧。然後還有,提過錯的時候,內心是真誠、恭敬的,是真正想幫助別人。如果看別人有過錯很高興,嫉妒心,「這下可犯過錯了,我這回給你提出來」,我說你就先不要提,提出來不會有好效果。後來我跟學生懺悔完之後,在我的教案當中,第二天發現兩張便條,幾句話。一名同學寫的,他說王老師,我昨天早晨剛來學校的時候,我在校外買了早餐、零食,偷偷吃了,我對不起您,我沒敢說,當時給班級是扣了兩分。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分、分、分,有的時候也是老師的命根。每週評優秀班級,流動紅旗一扣分,可能老師心裡也不舒服。你看,他主動承認了。另外一個同學寫的是:王老師,我在英語課上看了其他的書,我不說出來,我就感覺到不安。《弟子規》上說,「過能改,歸於無』,王老師,我向您認錯。我們能夠坦誠面對自己的錯誤,學生就可以坦坦蕩蕩面對自己的錯誤。

  剛才跟大家提到《弟子規》上說,「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個人生態度重不重要?長養人的恭敬心。教育就是「長善救失」,善是什麼?恭敬、仁愛、寬恕、真誠,這是德行之本,孝心、禮貌,這叫善。善一長,失就怎麼樣?就救了失,君子道長,小人道就消,長善救失。而且一個人穿著很整潔,對自己恭敬,內心不會放逸,對別人也是恭敬。你看我們當老師的知道,經常會上操、站隊,如果一個班學生穿著有的都很隨意,一看就一盤散沙,都沒精神。老祖宗這些教誨,看似都是小事,其實點點滴滴都在長養人生最重要的態度,這是對我們多大的恩德!百事之成,在於敬之,恭敬;其敗也,在於慢之。人傲慢,人生肯定會敗。

  有位大學生,是一位碩士研究生,畢業好不容易分配到政府工作,分配到深圳的一個區政府。有一天他接了一個電話,打來是找他們局長的,第一次打來,然後他說:「不在,您打錯了,這不是局長辦公室。」他就把電話放了。然後第二次又打來了,說:「能不能麻煩您給我找一下?」一名碩士研究生,他說:「我沒有時間。」啪,把電話放了。結果你看,人讀了二十幾年的書,那個文憑給他的是什麼?傲慢,「我一個堂堂碩士研究生,還給你去找人?」接電話,最起碼人與人的尊重都不懂。結果打電話來的是誰?這個區政府、這個大樓最高長官,他們區長。這個區長就告訴祕書,把這個電話給我查出來,查出來看是誰。然後給他怎麼樣?讓他回家。把工作都給弄丟了。一個接電話的態度都不會,二十幾年來的書讀到哪裡去了?文憑給他的是什麼?所以從這看什麼?態度決定命運,不是文憑。沒有正確人生態度,沒有正確德行的根基,才華是什麼?才者,身之災也,給自己人生帶來重重障礙還不知道。

  所以在唐朝,一位大將軍叫裴行儉,禮部尚書。他非常精於人倫道德,而且深具知人的能力。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叫李敬玄,給他推薦四個人,這四個人是李敬玄非常賞識、器重的人。這四個人大家一定認識,唐初四傑: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大家認識嗎?讀過他的詩吧?以他們的才華,名揚於海內,李敬玄就向裴行儉推薦這四個人,希望能做個官。然後裴行儉私底下跟李敬玄就說,「士之致遠」,一個讀書人能不能有遠大的前程,看什麼?「先器識,後文藝」,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要有恢弘的胸襟,有真知灼見,這其實就是什麼?德,然後才談到才藝。他說,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他們性情浮躁,而且非常好顯示自己的才華,他們不適合當官。而且他說,他們三個都不得善終,只有楊炯非常渾厚、沉靜,他可以當個縣令長,終老晚年。結果王勃過海的時候掉到水裡面,驚嚇而死;盧照鄰惡疾纏身,痛不欲生,投水自殺;駱賓王當時是輔佐徐敬業的幕僚,出謀劃策的,舉兵討伐武則天,兵敗,同時受誅;只有楊炯得到善終,一一被說中了。培養下一代,我們自己也好,一定是「先器識,後文藝」,德為本也,才為末也,這才是真正明瞭什麼是教育。

  恭敬對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太重要了,剛才我們講到能不能遇到貴人,看恭敬老師的態度。一個有智慧的人,他選擇學生,他不是看我們讀了多少書,那個沒用的,是看我們有沒有受教的態度,那才是法器,可造之才。有一群孩子,他想拜少林寺的住持方丈為師,想學武功,就去了。出來接待他們的是一位法師,這位法師說,師父現在有事,你們先站在這等一下。這些孩子站在那等師父,結果一會這位法師又出來了,然後說,你們還需要繼續等,師父事沒忙完。因為孩子在外面站著,其中有幾個孩子就站得不耐煩,蹲在下面去玩去了,玩石子,在地上。法師就對著那個玩的幾個孩子說,你們幾個可以回去了。其他幾個孩子繼續站著,站了一會,天下雨了,下大雨,怎麼辦?我們要是孩子的母親或者父親在身邊,看到孩子在大雨中被澆著,我們怎麼辦?趕快,兒子,來,到屋簷下躲躲雨,別把身體澆壞了,別感冒。有沒有這個舉動?今天我們看的是孩子的身體,我們卻沒有真正看到孩子心靈的成長,那個是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你看我們為人父母的,選擇一所學校,到那還要看什麼?孩子住的環境,然後了解孩子吃什麼,我們只是見到眼前;利益孩子一生幸福的,甚至利益他生生世世幸福的,利益這個家族的,我們都沒看到,「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也許一個孩子二十歲了,身體成長了,他心靈可能還在幾歲。所以我們今天培養出的下一代,已經成為,一位學者說到,現在我們中國人培養出的下一代,已經成為世界最短視的一代。我們老祖宗培養的人才是能看什麼?能看到千秋萬代,這個我們要反省。結果有幾個孩子就跑到屋簷下去躲雨,法師出來之後告訴他,躲雨的那幾個孩子可以回去了。最後剩下四個,說你們幾個跟我來,我領你們去見師父。

  結果進到房間見到師父,讓他們坐下,師父給他們每人端了一杯熱茶,趕快暖暖身子。其中有三個孩子自己喝了,只有一個沒有喝,他把茶雙手恭恭敬敬端給師父,「師父,您先喝」。這位師父就問:「你這個態度是誰教給你的?」他說:「我外婆教給我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師父說:好,那三個孩子可以回去了,把這個孩子收為徒弟。為什麼收他?因為他有真正的師道,有受教的態度。師道是什麼?師道就是聽話,就是恭敬的心,這叫師道。結果很多年之後,這個孩子學成了,拜謝師父,說:師父,謝謝您成就了我。他師父說:不是我成就了你,是你自己成就了你自己。是什麼成就了他?他一個為人學生的態度成就了他。今天我們學什麼?我們就學一個為人學生的態度而已,怎麼樣當好一名學生,做我們老祖宗、做聖賢人的好學生。有態度了,才能學好,它是德的根本。

  這個經句,「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當時我就讓學生到前面表演,到底怎麼穿才是美。因為今天是歪戴帽子、反穿鞋子、趿拉著鞋的,然後還有衣鏈都不繫的。我讓他們表演,到底怎麼穿著是美。結果學生一看都笑,有的反戴帽子的,有的衣服繫在腰上的,你看那不好看。然後我們就統一,什麼樣叫好看?要拉鏈拉好,要拉到什麼程度,穿得什麼樣,一看給人就非常的舒服,我們班在穿著上非常整齊。那次學生提之後,從來衣釦各方面,我繫得都非常謹慎。什麼叫做落實德行教育?我們為人師的言談舉止、一個眼神,無時無刻不在引領學生,在落實德行教育。為什麼說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不是在課堂上跟學生講課叫落實德行教育,當然那是言教,更重要是點點滴滴生活當中的行為,身教,做出來!

  然後我跟學生講穿,還有站隊,《弟子規》上說「立端正」,我就跟學生講,為什麼要立端正?接天地,秉持天地之浩然正氣,而且身體會好。要立端正,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能接受天地之正氣。我說我們站隊的時候、走路的時候常常都要練,站隊可以練自己的意志,看誰能夠站在那不動。結果訓練下來,這些孩子站隊站得非常好,衣服也非常整齊,走出去一看,精神面貌非常好。我們學校上早操和課間操的站隊,體育老師很頭痛,經常有班學生鬧。然後體育老師把這一班說完,那一班又起來了,有時候嗓子喊得都疼。後來就是我們班自己不斷的在落實《弟子規》,站在那,不管其他班怎麼動,我們班就站那不動。孩子有的頭站暈了,他也不動,練意志,練他的意志。結果一個月下來,帶動全校的早操站隊都非常整齊,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羞恥心,都有好善、好德的心,只是他沒看到好善好德的榜樣而已,正己一定化人。

  然後我們校長到辦公室來找我,「王老師,你們班要立得住,要像一根鋼針一樣不能倒!」後來我們班落實《弟子規》,我們班行為紀律、學生學習狀態都非常好的時候,我們校長說要在全校推行《弟子規》,然後還請蔡老師到我們學校兩次演講。所以我們最重要,不要著急說想讓全校都學,我們在我們自身、在我們自班先做出樣子來,然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去推廣。我們光著急,用嘴說好,人家說好在哪?你看你們班學習,學生是什麼狀態?人家沒有信心。先要做,默默的做,做出來了,人家一看,「你們班學生怎麼這麼聽話?學習怎麼這麼乖?」自然而然,他就開始學習了,正己化人!到時間了嗎?到了嗎?好,今天跟大家就分享到這,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