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宗教在世界和平的角色  悟行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06/10/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場  檔名:52-181-0001

  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在這裡要討論的主題是「宗教在世界和平的角色」。「和平」這兩個字,不論在世界各地,千萬年來是每個人所嚮往的、所希求的,也是大家共同所努力的。但是為什麼到今天還不能落實?而且不但現在這個社會沒有和平,反而使我們愈來愈感覺到這個世間動亂頻繁,危機重重,甚至有些敏感的人似乎都感覺到好像世界末日愈來愈接近。這種言論、這種感覺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有它的原因。所以今天我們要得到和平,一定要先把障礙和平的因素找出來,然後加以研究,想辦法把這個因素消除,我們理想的目標才能夠真正的實現。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習慣上是先把果報提出來,然後再加以說明這個因緣,為什麼?因為世間眾生對於果報比較有明顯的感受,往往對於造因他會疏忽掉,佛知道眾生的習性,他說法總是先說果報,再說因緣。譬如佛講四聖諦,「苦集滅道」,你看這個苦、集,苦就是果報,集是苦的因,也就是煩惱,因此佛先說這個果,這個苦難,然後再說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而出世間法裡面講到滅諦跟道諦,就是滅、道,滅諦它也是果報,滅就是滅煩惱、滅生死,我們常講煩惱、生死斷了,這就是果報。是什麼原因可以得到?也就是道諦,也就是要修道,如果不修道,就沒有辦法得到這個殊勝的果報。

  「和平」這兩個字也不例外,和是果報,所以我們今天要如何才能夠得到和平?首先我們要知道,和平就是人跟人之間能夠和睦相處,族群跟族群之間、宗教跟宗教之間都能夠和睦相處,乃至於國家跟國家,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和睦相處,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合作,這就是一個果報。這種果報是讓我們嚮往的,是讓我們覺得很幸福、很美滿的果報。那麼要什麼樣的原因才能夠落實這個果報?就是我們自己要跟一切眾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國土,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所以這個因就在於能夠平等的對待,所以和是果,平是因。如果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不能夠平等,這個和字就不能夠落實,所以首先一定要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

  曾經有一個人給我們講到一件事情,他說他以前在天主教教堂裡面聽到這個教會裡面的人講,信天主的人將來生到天堂是坐最好的位子,如果信基督教的就差一點,如果是信其他宗教,那就沒位子可以坐。所以我們大家想想,天堂可不可以去?天堂還是不和,沒有和平,為什麼?不平等,不平等就不會有和睦相處,跟我們人間就差不多。所以我們相信,講這種話的人對他自己的教義絕對沒有搞清楚。我們對天主教的教義、對基督教的教義沒有深入研究,可是我們常常聽到他們在介紹基督、天主的時候講到一句話,所謂的「神愛世人」,教會常常會掛這個招牌,霓虹燈也常常有這個字,「神愛世人」。這句話就表現出神是平等的。所以我的老師淨空老和尚,他遇到一些教會的長老、傳教師們,跟他們接觸的時候就曾經跟這些傳教師們講,他說神愛我,為什麼?因為我是世人,因為他並沒有說神愛基督徒、愛天主教徒,他沒有這麼說,他說神愛世人,所以神的心是平等的,換句話說,天堂是和睦的,所以我們可以到上帝那裡去。可是如果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他心不平等,心不平等跟神的心不一樣,神的心是平等的,不相應,而我的心是平等的,所以我可以去,基督教徒他去不了,因為心不平等,跟上帝就不相應。所以心心相應就可以去天堂,跟上帝就可以在一起。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看看這個講法才是真正的合理。

  所以我們懂得一切的宗教都是仁慈、博愛的,我們佛法裡面也講大慈大悲。這個地方為什麼慈悲要講大?這個大就是平等,它沒有附帶條件,如果有附帶條件,那就不是大,那就不平等了,所以無條件的才是真正的平等,這就是佛菩薩的慈悲。佛法裡面也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就是平等。又明白告訴我們「生佛平等」,你看看,他沒有講佛生平等,他把眾生擺在前面,生佛平等,生是眾生,把眾生提在最上面,佛還擺下面,換句話說,眾生跟佛是平等的。而且佛法講到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就是平等講到極點。

  過去我們曾經在中國大陸看到青州出土的一些佛像,裡面有毘盧遮那佛,披了一個袈裟,這個袈裟給我們顯示出來,讓我們感受到袈裟真正的意思。我們出家人搭了這個衣,披了這個袈裟,在佛經裡面記載,這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生活非常簡單,吃飯去托缽,人家供養,這個很容易,但是衣服就不容易了。衣服要怎麼得到?佛法裡面講,叫糞掃衣,也就是一般人穿的衣服舊了、破了,不要了,丟掉了,出家人把這些衣服撿回來,把好的部分裁下來,然後一塊一塊把它拼起來縫製成一件衣服。當然,這裡面的質料、顏色都不一樣,很難看,所以把它染一染,叫做染色衣,染成雜色、混色這樣的衣服,就像我們現在穿的這種衣服。

  現在我們披的袈裟是紀念當年釋迦牟尼佛僧團裡面的這種生活方式,讓我們常常想到物力維艱,要能夠懂得惜福,懂得節儉。可是更深的意思我們不知道,你想想看,這裡面一格一格的,這個袈裟上是一格一格的,剪裁得整整齊齊,大小也一樣,為什麼當時不大塊的、小塊的縫在一起,要把它剪成一樣大?一樣大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原來它是別有用意的。這個意思就在青州的毘盧遮那佛的袈裟上面我們看到了,我們明白了,它代表平等,每個格子都一樣大,代表平等,而且它有很多的格子,代表什麼?代表很多不同的族群,現在我們講,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統統合而為一,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多元文化,所以這個意思非常好。

  然後袈裟上每一格都有畫,畫的是什麼?畫的是十法界,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有十個法界,一切眾生,上面是佛、菩薩,下面是聲聞、緣覺,最下面是地獄,所以一看,原來這是講十法界。這個格子就是代表十法界,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土,合而為一,所以佛經上常講,叫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在這個衣服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才曉得這個意思存在。可見得佛法是真正高度的藝術教學。所以這個衣服搭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我們的心要平等、心要清淨,如果有分別、有執著,那就錯了。所以這不用人教的,沒有人跟你講,你搭這個衣服的時候你就要體會到。所以佛法的學習是永遠沒有止境的。

  因此我們要知道,佛的世界是和睦的,尤其我們看《華嚴經》上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典裡面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你看,那個世界為什麼能夠和睦相處?我們所說的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就是今天所謂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這在《華嚴經》上世尊給我們說明了,你看《華嚴經》上講,華藏世界有二百七十多個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土,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都能夠相親相愛,好像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樣。而西方極樂世界那更不必說了,它是接引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只要你有這個願望,你有這個希求,你都可以去,現在我們講移民,從娑婆世界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居民是非常複雜的,十方世界來的,無量無邊的族群來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習慣來的,信仰的宗教也往往不一樣,但是都能夠往生,阿彌陀佛很慈悲,統統都接引。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相處都能夠非常和睦、非常和諧,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它是建立在一個平等對待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平等的法界,到那個地方,大家的身相、享受、一切道力、一切神通、福報統統都平等,這就是佛的世界。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要希求社會的安定,人跟人之間能夠和睦相處,要能夠互相平等對待,我們要從哪裡做起?一定要先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也就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跟一切眾生平等對待,才能夠真正做到和睦相處。如果我們自己覺得我比別人高,我比別人好,別人都不如我,那這個心就不平了,這不但是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怎麼說有這種心會傷害自己?譬如說我們講念佛的人,念佛的人有這種高下、不平等的心,有這種貢高我慢的心,這就是煩惱,所以害自己不能往生。信天主教的如果有這種念頭,他就不能夠生天堂,剛剛不是說要平等才能夠生天堂嗎?所以你就曉得這個事情的嚴重性。

  如果有人說極樂世界、天堂太渺茫,我又沒看見,那我們講近一點的,今天如果我們有高下心,我們就會破壞這個社會的和諧,我們就會障礙世界的和平,所以這個過失是非常嚴重的。為什麼世界不能和平?是因為我造成的,要從我這個地方來改進。所以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今天要能夠改過自新,從今天開始,要以平等心來對待一切眾生;換句話說,這麼一來就能夠給社會帶來和諧,給這個世界帶來和平,這個貢獻太偉大了。所以你看看,都在我們一念之間。所以佛法裡面講覺、迷,真正覺悟的人他懂的,他會以真誠心、以清淨心去待人,以平等心、以慈悲心來對待一切眾生。不但是對人如此,對所有的動物也是如此,乃至於對一切天地鬼神也是如此。由此可知,我們這樣的心行才能夠創造和平的基礎。不僅是世間和平能夠落實,整個宇宙的和平也是從這個地方奠定基礎,我們何樂而不為?

  所以諸佛菩薩的用心是真誠心,絕對不會欺騙人,所以我們今天要學習佛菩薩,我們絕不欺騙別人。換句話說,別人如果毀謗我們,別人如果陷害我們?我們也絕對不可以去毀謗別人,也絕對不能夠有一絲一毫報復的心、報復的念頭,這樣就能夠成就自己的純善純淨。所以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所謂吃虧的人有福報,「吃虧是福」,所以人如果不肯吃虧,這個福報就沒有了,不知道從哪裡來,但是你只要肯吃虧,福報就會來。中國人又講一句話,叫做「難得糊塗」,這些都是真理,都是教我們真正如何幫助自己也幫助這個世界能夠達到和平的一個方法。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很多,你看有儒家的教學,還有道家的教學。佛家的教學更圓滿,佛教是從印度完全的遷移到中國來,最近才從中國轉回印度。再看看西方所有的宗教,你看他們經典裡面所記載的這些神聖的教誨,對於世間的一切眾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都是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和睦相處,能夠互相的尊重、互相的敬愛,互助合作,共同來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我們看看,不僅是佛教,所有的宗教都不例外,我們不要著重在形式上,不要只著重在儀軌上,如果只著重在儀軌、形式上,對宗教的教學疏忽了,那就把神聖多元文化的教育就變成宗教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宗教的教育是神聖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尤其你看世間沒有一個宗教不講孝親、不講尊師的,每個宗教都講孝親尊師,所以宗教都是道德的教育。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社會多元文化的教育,每個宗教都是如此。所以今天如果把宗教的教育捨棄掉了,只搞這個形式,只搞這個儀式,那就會變成迷信。譬如說我們佛教裡頭,我們一般人看到佛像就要禮拜,就要頂禮。為什麼一定要拜?不拜行不行?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過去我們師父淨空法師他剛學佛的時候,學佛前三年他不拜佛,那時候他跟著章嘉大師,這是佛門裡面的一位大善知識,跟他三年,從來沒拜過他,為什麼?因為我們師父說他不懂得為什麼要拜佛他就不會拜,他一定要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他才肯拜。所以我們師父年輕的時候很不容易得度,哪有像現在的年輕人,說拜就拜,叫他磕頭他就磕頭,很乖、很聽話,很難得,我們師父沒有搞清楚他不會做的。

  我們師父覺得人跟人之間有恭敬心就好了,而且恭敬心比外面做的形式磕頭作揖還重要,有這個心才重要,為什麼一定要有這個形式?人跟人之間,尤其現代人,見面鞠個躬行個禮這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師父進到佛的大殿見到佛像,他也是三鞠躬,他也沒有拜,他覺得三鞠躬就是最敬禮,何必要趴在地上拜?趴在地上拜這種儀式,那是滿清以前的規矩,不是現代人的。但是到後來我們師父明白道理之後,他真正拜下去了,為什麼?因為拜佛是一種教學,以前不懂,現在知道,拜佛的目的就是要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以我們最尊貴的頭頂來禮拜佛的腳,折服我們的傲慢心,所以懂了之後,知道這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你就心甘情願,很歡喜、很高興的去禮拜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對佛的禮敬,要把它擴展到對一切眾生的禮敬,把一切眾生都當作佛來看待,自己很謙卑,尊重別人,明白之後才能夠歡歡喜喜的拜下去。所以這個道理不搞清楚不行,沒有法子去做,所以一點迷信都沒有。

  所以任何問題都會有一個明確的解答,乃至於我們今天看到佛家的造像,我們供養的這些佛像,統統都是表法的,都是一種教學的工具。很可惜,我們一般人都把它當作神明來看待,這就完全錯誤了。你看佛的相貌為什麼要雕塑得這麼莊嚴?這是什麼?就是心正,佛的心正,心正相貌當然就端正。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佛的相貌這麼莊嚴、這麼端正,我們的心也會正,也會學習,我們的行為也會跟著端正。所以它代表的意義很深,讓我們一看到就知道應該怎麼去學習,所以用這些藝術品來提醒我們。如果說有一個人天天來提醒,那你會覺得很煩,受不了,可是用這種造像的藝術,造得很莊嚴、很好看,讓我們一看就能夠明白佛法教學的道理。這些藝術品我們能夠以審美的眼光來看,又能夠給我們帶來佛法的利益,所以這是佛教高度的藝術,教學的藝術達到最頂端。

  所以佛教教學跟藝術結合成一體,這裡面真正充滿了真善美慧。譬如說我們今天拜釋迦牟尼佛,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它的意思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懂,如果不懂,我們拜了半天,那個意義就不大了。釋迦牟尼這是印度話,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叫能仁寂默。能仁就是仁慈,我們的心要慈悲;寂默就是清淨,要有禪定。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缺乏慈悲跟清淨心,因此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世間,為我們提出這個教學的宗旨,就是教我們要學習仁慈、要我們學習清淨。我們要拜佛的時候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你在拜的時候你就真正能夠得到釋迦牟尼佛傳授給我們仁慈、清淨的教學目標。

  像我們一般進到佛教的道場,第一個大門,就是所謂的山門,一進去的第一個大殿叫做四天王殿,當中供奉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西方人叫做HAPPY BUDDHA。HAPPY BUDDHA,你看看,我們一見到他,他代表什麼?你看他總是笑嘻嘻的,肚子很大,這代表我們要生平等心,成喜悅之相;換句話說,我們要常常保持心地的歡喜,能夠歡歡喜喜的來對待一切眾生,而且心量要大,要能夠包容。這就是我們一進到佛門第一個要學習的科目,彌勒菩薩教給我們這個道理。所以你看,都是從造像的藝術上面來告訴我們這些真正的真理。所以佛教如果不從這個地方來體會,只是盲目的來禮拜、來信仰,這可能會變成宗教,這很可惜。

  其實世間所有宗教的經典都是多元文化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教科書。不僅是佛法如此,所有的宗教教化眾生,它教什麼?我們師父淨空上人常常告訴我們,把它總結就是三樁事情,第一樁事情就是教導我們人跟人的關係,第二個是教導我們人跟生活環境的關係,第三樁事情就是教導我們人跟天地鬼神的關係,所以神聖的教誨不外乎就是這三樁事情。這三樁事情真的明白了,我們在儒家裡面講叫做完人,完美的人,沒有一絲毫的缺陷,儒家稱完人;在佛家就稱佛陀;一般宗教裡頭就稱為天人。所以佛教對這個事情也講得很詳細、很明白。

  這裡面我們要告訴大家也就是這三種關係一定要處好,為什麼今天我們這個世間有這麼多的天災人禍?就是這三個關係沒有處好。你看,人跟人的關係沒有處好就有衝突,衝突再提升就變成什麼?變成戰爭。人跟自然的關係沒有處好就有這些天災,所以天災不是無緣無故偶然發生的,是我們造成的,我們跟大自然沒有處理好。現在的科學家愈來愈能夠證明這一點。我們跟天地鬼神沒有處好關係會遇到很多的麻煩,它會找我們麻煩。所以你看,佛法,乃至於所有的宗教,都是教導我們要好好的把這三種關係處好,這樣才能真正消除世間所有的災難,也才能夠達到世界的和平。

  我們中國的孔子跟老子,在古籍有記載他們曾經見過面,有互相研究討論過,但是他們兩位跟釋迦牟尼佛沒見過面,可是你看,他們對於整個宇宙人生,講到宇宙人生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他們的講法都很一致,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他們都有共同的看法。你看孔老夫子在《易經》裡面告訴我們,所謂「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是講到生命跟一切萬物的起源。而道家也給我們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孔子跟老子講的話雖然不一樣,可是意思非常接近。佛在《華嚴經》上也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中國禪宗裡面常常講,所謂「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講到大乘佛法的修學,最終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不只是禪宗,乃至於整個佛法,包括大乘八個宗派,密宗、淨土宗,最後都是要明心見性,換句話說,法門雖然很多,最後都是殊途同歸。換句話說,整個宇宙人生,明心見性以後就瞭解到,整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我們自己是什麼關係?是同一體,甚至比父子的關係、兄弟的關係還要密切,所以這就是佛法常說自他不二,生佛平等。

  所以從這個理念讓我們認識到,真正建立平等的基礎,我們想到我們跟佛、跟菩薩是平等,下面我們跟一切眾生是平等,乃至於蚊蟲螞蟻跟我是平等,餓鬼、地獄也是平等,無有一法是不平等的,所以佛門裡面講到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和睦,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如果沒有平等就沒有和平。所以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不能夠有一絲毫高下之心,從我們自己能夠對待別人恭敬、謙卑,對待別人能夠真正以平等心、慈悲心、真誠心,那麼不但我們周遭的環境會改變,乃至於整個世界都能夠帶來和平。我今天就跟大家報告到此,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