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一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首先我們要把中國的禪宗給諸位做一個簡略的介紹,請看字幕。中國的禪宗又叫做心宗,它是從菩提達摩祖師傳到我們中國來的。達摩祖師在我們中國名氣很大,他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的祖師,在我們中國,「此土」是講中國,禪宗他算初祖。禪宗的特性是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可以說是中國禪宗的宗旨,它的特色。歷代相傳都稱之為禪宗。雖然稱禪宗,諸位要曉得,其實它不是五度裡面的禪波羅蜜,六度裡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中國這個禪宗並不是禪定波羅蜜,它是什麼?乃是第六般若波羅蜜,這是大家必須要曉得。從《壇經》六祖大師的開示,我們了解這一宗所修的是般若法門。

  自從釋迦牟尼佛所謂拈花微笑,將涅槃妙心付囑於大迦葉尊者,迦葉尊者為我們禪宗的第一代,釋迦傳於迦葉尊者,由迦葉傳給阿難,代代相傳,到第二十八代傳到達摩。達摩到中國來之後,他在中國算是第一代祖師,初祖;達摩傳於慧可,這就是中國禪宗第二代的祖師;慧可傳於僧璨,這是三祖;僧璨傳於道信,道信是四祖;道信大師傳給弘忍,忍大師是五祖;弘忍傳於惠能,所以惠能大師是中國禪宗第六代祖。也正好符合釋迦牟尼佛的預言,就是衣缽傳到第六代,在中國傳六代,衣從此以後不傳了,衣缽不傳了,到這為止。從此以後只傳法,「法周法界之記」,確實在六祖大師門下開悟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有四十三位之多,這四十三個人各人度化一方,確實有法周法界這種景象顯示出來。這能大師為第六代祖。

  「六祖以後又分為五宗」,這就是五個派別,「各立綱要」。這五個派別在我們中國、在日本、韓國、越南都非常的著名,所以稱之為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他們各立的宗旨,此地只能夠簡單的把名詞說一說。臨濟宗建立的是三玄三要,曹洞宗從比喻上說的有五位君臣,溈仰有九十六種圓相,雲門則有三句,法眼有所謂六相。「五家門徑雖殊」,各人手法不一樣,也可以說手段不相同,但是它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剿絕情識」,這都是用比喻上說。換句話說,我們在《金剛經》裡面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情識要轉變,一定要把它轉變為般若智慧,這才能成就。這個地方所謂剿絕情識也就是轉識成智,所謂是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這個剿絕意思是這個。「徹證心源」,徹是徹底證得真心本體,也就是我們講的真如本性,這是徹證真如本性。「則無有異也」,換句話說,手段儘管不同,功夫、目的是相同的,是沒有兩樣的。

  不但禪家這個五家門庭設施不一樣,那我們從這裡也就能夠聯想到,中國大乘佛法的八個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二宗,我們稱之為十宗,乃至於我們講到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說的手段。換句話說,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手段,其目的都是明心見性,其功夫也都是轉識成智,這一點希望諸位要了解。所以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在《楞嚴》、《圓覺》、《華嚴》裡面去看,哪一個法門不是第一?從來沒有看到說某一個法門排列在第二,沒有這樁事情。為什麼說門門都第一?因為門門皆是剿絕情識,徹證心源,所以門門都是第一。因此我們在法門的選擇就不必要用他人的標準。要曉得,一個法門,如果能夠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修學環境、適合自己的程度,那我們使用這個法門就會感覺得特別的方便,沒有帶一絲毫勉強,入道那就容易得多了。

  我們看看自古以來,修學總像有難易的差別,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也必須要把它搞清楚。所以說諸祖言下大悟,這是講好像他們修學容易,幾句話之下他就大徹大悟了。這些都是叫大心凡夫之榜樣,他來給我們做樣子的,大心凡夫就是菩薩根性的人。那我們要問問,我們自己是不是菩薩根性?這個話不要去請教別人,問問自己心量大不大?如果我們不起心、不動念則已,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絕沒有為自己名聞利養來著想,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做破迷開悟的增上緣,這樣的人就是大心凡夫,這樣的人就叫做菩薩種性。歷代祖師所示現的這個樣子,我們就可以依照這個榜樣來修學。心量小的人要吃虧了,為什麼?我們在歷史上也看到,所謂盡畢生的智慧能力窮參力究,經年累月,甚至於不顧生命,這樣才能夠開悟、徹悟,這算是根機比較上要小一些。這特別是從宋元以後,我們在禪宗裡面所看到的現象,這個現象非常的普遍。雖然說是根性差一點,但是人家還是悟入了,他根器小,他還是悟入了,諸位要注意這個。

  由此可知,頓教大乘不是不能修、不是不能成就,而成就與否那在個人,這個地方說得很明白。「此宗雖不立階級」,這是講禪宗確實沒有階級,「的是頓門,然淺深屬人」,有人證得深,有人證得淺,與法沒有關係,法是講的理論方法。換句話說,應用這個理論與方法,那真是各人巧妙不同,所以成就就不一樣。或者有人提出疑問,禪宗一直超入,與佛祖同一鼻孔出氣,無生死可斷,無涅槃可證,哪有什麼深淺差別?這句話把這個疑問給我們解答了。所以它確實是屬於頓教法門。一般講,由於每個人宿根不相同,所以證入就有淺深的差別了。這個話聽起來好像也滿有道理的,其實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勉勵同修們,如果我們宿根是定性的,是一成不能改變的,那麼諸位想想,我們幾時才能成就?所以這個說法雖然好像有點道理,其實是不盡然的。

  我覺得一個人在這一生修學當中,證入淺深,開悟與否,實在是決定在他的信心。他必須要信如來之誠言,佛的話句句真實沒有虛妄,佛不會欺騙我們的;要相信佛所說的法,理論、方法、境界都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的;更要相信指導我們自己修學的老師。這個話歸結起來說就是信三寶,佛是佛寶,法是法寶,指導我們的老師是僧寶。所以佛法的修學,所謂宿世善根深厚與否,就在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仰三寶而沒有懷疑,這叫做善根。除此之外,還要具足一個條件,那就是精進。果然能夠深信三寶,又精進而不懈怠,這一生必定悟入。這個悟入的早晚、悟入的淺深,與你的信心、與你的精進、與你的心量成正比例。諸位果然能夠相信我這幾句話,那你就是善根深厚的大心凡夫,你就是乘願再來人。不可以妄自菲薄,必須要依照這個理論方法精進不懈怠的去修學。這是我個人三十多年修學的一點心得,也是經驗的看法,我相信對大家是有一點幫助的。再看古人修學,確實可以說真參實悟,到今日之下修學就沒有古人那樣的精純。

  可是其他宗,這個他宗特別是講教下的,像天台依《法華經》建立的教義,建立的修行理論方法與境界;賢首宗依《華嚴經》而建立的;法相宗有六經十一論做依據,建立它的教學理論方法境界。所以「規矩準繩,不容假借」,換句話說,不容易離開軌道,它本身有一個軌道,循著這個軌道去走一定能夠到達目的地。本宗它的情形比較上特殊了,「絕跡空行,莫可捉摸」,特別是講頓教法門。前面跟諸位說過,它的宗旨是建立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古人說「絕跡空行」,跡是講跡相,本宗的宗旨就是離相,正如同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是我們要明瞭的。於是到了晚近,一些聰明人怕學教,教的經論太多了,浩如煙海,怕麻煩。好,怕麻煩來參禪,學他的模樣,學外表,裝模作樣。這是聰明的人學它的語錄、學它的言語,所謂是口頭禪;笨一點的人就學它的模樣,裝模作樣,這是宗門的病態,我們也要曉得。「黠者」,是聰明人,「竊言句而轉換之」,口頭禪一類的;粗魯的人裝模作樣,「仿其規模」,勉強的來效法。這兩種都脫離了原理原則,都是盲修瞎練,不會有成就的。真正發大心修菩薩道普度眾生的再來菩薩,我在此地殷切的期望,將來有一天能夠將宗門的風氣再振興、再光大,普遍的弘揚,利益一切眾生。禪宗簡單就介紹到此地。

  講經,依照規矩總得先介紹經題,或者是先談經中的玄義,我們今天把這些都省略掉了,可是經題一定要給諸位說明的。本經的經題是《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而我們所採用的本子是選擇《普慧大藏經》所編印的曹溪原本。這個本子是相當珍貴的版本,我們依照這個版本來研究。這個本子流通不太廣泛,所以有許多的佛門同修都未曾見到過這個版本。我們有這樣殊勝的因緣看到這麼好的經本,在華藏圖書館成立的時候,我們特別將這個本子在此地翻印流通,供養大眾,初版很快的就贈送完了。同時在圖書館,我們也很詳細的講過一遍,一共費了一百多個小時,總共是講了九十四次,每一次是一個半小時,將這部經講圓滿,這也是很難得的機緣。錄影我們受時間的限制,當然不能夠像那樣詳細的跟諸位介紹,但是經中的要義、精華是一定不會缺少的。

  我們現在看經題。「六祖」這個「六」是第六代,前面說過,這在中國算起,從達摩祖師是初祖,六傳到惠能大師,我們稱之為六祖。現在我們先要問,「祖」,他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夠稱祖?宗門裡頭的解釋,就是禪宗解釋,「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為祖」。實在講「祖」這一字,在我們中國實在是很普遍,佛門裡面每個宗派,凡是創立宗派的人都稱祖師。像華嚴宗,也就是賢首宗,杜順和尚建立的,所以他是華嚴宗的初祖。杜順傳給雲華,雲華傳賢首,賢首實在是華嚴宗的第三代祖師,而我們稱之為賢首宗,是對他特別尊敬,因為華嚴教義的確在賢首大師的會下才真正建立。賢首傳於清涼,清涼傳於宗密。這是講的華嚴宗的歷代祖師,其他各宗莫不如是。

  佛法裡面祖師的承傳,唯一例外的就是淨土宗。淨土宗祖師的來源,他不是代代相傳的,而是什麼?是大家公認的,好像是一種推選,推舉出來的,大家公認的,不是一代一代相傳的。譬如我們稱近代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他可不是上面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這是所謂一般人公認的。他在這個時代對於淨土宗,無論在個人的修學、在弘揚宣傳上,足夠當得起一代祖師的稱呼,這是唯一不相同的。佛教之外,像道家、儒家也稱祖師的。不過在儒家多半稱為宗師,而俗稱之為祖師。這是稱祖師這個定義,它是非常的廣泛。可是在佛門裡面,剛才我們引用這句話,是達摩祖師說的,這就是禪宗稱祖師的標準。也可以引申用於中國的大乘各個宗派,真正稱祖師一定要具備這個條件。明佛心宗是大徹大悟,而行解相應這是契入,我們所講的有修有證。不僅是大徹大悟,而且是有修有證,才當得起祖師的稱呼。

  其次再講「大師」,大師的確不是普通人隨便可以稱的。到後世,佛門裡面有所謂尊敬的稱呼,對於某一些有道德、有聲望的出家人,我們稱他作大師,這是對他一種敬稱,實際上是不可以的。因為大師是如來的稱號,是佛的十號之一,凡夫稱大師未免過分了。大師,「天人之師,佛十號之一」,一般人怎麼能當得起?菩薩稱大士,不稱大師。中國人習慣都曉得,觀世音大士,觀音大士,不稱觀音大師。觀音是等覺菩薩都不敢稱大師,一個凡夫人稱大師,那他見了觀世音菩薩怎麼辦,他自己好不好意思?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這一個稱號不是隨便稱的。還有一個意思是,「大師者,群生之楷範也」,楷模、模範。我們想想我們能不能?這個群生是六道眾生,人道之外有天道,天有二十八層天,你能不能做他的模範,能不能為群生之表率?所以這是我們要曉得的。這個地方我們稱六祖為大師,這過不過分?給諸位說,不過分。為什麼?根據這個定義,六祖可以稱大師。

  此地我們必須要多說幾句。因為成佛,你看經論裡面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我們一般講成佛,在圓教裡面說,初住以上的菩薩就可以稱佛。在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給我們所講的,佛有四十一位,那就是從圓教初住到等覺,叫分證佛,可以稱大師。禪宗裡面大徹大悟當然是分證佛位,所以可以稱大師。在淨土宗裡面,凡是證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也是分證位了,跟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一樣的地位。所以證得事一心不亂,可以稱菩薩,不能稱大師,證到理一心不亂則可以稱為大師。但是在中國,習慣上這些淨土宗的祖師都稱大師,這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可是我們要曉得,真正的標準是要明心見性,是要證得理一心不亂。這是講到大師兩個字。

  下面我們再看「法寶」,簡單的說,「至理可尊,名曰法寶」。理到了極處了,再沒有比這個高的了,為九法界一切眾生為尊的,可尊可貴,這個才稱之為法寶。不但是天人尊重,連等覺菩薩也同樣的尊重它,尊重這個理論、方法,這種理論與方法這就稱之為法寶。第四講「壇」。壇,原本是一個壇場,所以壇在古時候是築土為壇;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土台,把土墊高,墊成一個台階,但這個台上並沒有什麼建築物,把它墊高就是了,所以稱之為壇。這個是講的處所。在此地是引申為「菩提道場」的意思,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是覺,菩提道場就是大覺徹悟的道場。

  「經」這個字是通題,與前面七個字,「六祖大師法寶壇」,這七個字那是別題,專門這部經上才用得上的。「經」這一字是通題,通於一切經,凡是佛所說的都叫它做經。本經並不是佛說,嚴格的來講是六祖大師的語錄,我們講禪宗語錄,它是語錄的一種。而後世人尊之稱經,也有它的道理,因為它是中國禪宗最高的指導原則。前面我們講,在中國禪宗六祖之後,分成五個大的派別,五個大的派別都以六祖大師的語錄為修學的依據。雖然他們的手法不一樣,所依據的原理原則是相同的。因此稱六祖大師的語錄尊之為經典也不為過,這是屬於尊稱。在中國世間法裡面,像儒家有十三經之稱,有五經、六經、九經、十三經之稱。道教裡面,有將《老子》稱之為《道德經》,《莊子》稱之為《南華經》,像這一類的也非常之多。所以六祖大師的語錄稱之為經當然不足為怪,也是正常的現象。

  這個字要是在梵語裡面稱之為修多羅,裡面的含義很多,通常則以「貫、攝、常、法」這四個字來解釋。因為這四個字的意思,的確可以詮釋一切經的通題。這四個字我們簡單的寫在此地給諸位做一個參考。所謂「貫」,「貫穿所應說義」,這個義就是義理,就是它應該所說的這些道理。講解的時候用言語貫穿,就是把它說得很清楚,有條理、有層次、有程序,所謂是有條不紊,在文字上就是有章法結構,將這個理論方法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讓我們一聽就能夠明瞭,這是貫的意思。所謂「攝」,是說它的作用,它能夠「攝持所化眾生」;換句話說,眾生聽了這個道理之後,明白這個方法之後,能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以這種理論方法來印證自己所修行的境界,這就是攝的意思。

  所謂「常」,我們世間一般講真理,真理怎麼樣?不變的,就是「三世不易」,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永遠不會改變的,它這個理論方法境界超越時間,這叫常。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是不可思議的,這才是真正可尊可貴。「法」,特別指方法,這一種方法、這一種軌則是「十界同遵」。這個十界也可以講為十方,如果講十法界也能夠講得通。十法界也許諸位懷疑,十法界有佛法界,佛還要遵?佛要遵,正所謂是佛佛道同,所以是十界同遵。可見得這個法不是一個普通的方法,這個法就是經典。這是通題裡面所含的四個意思。

  再說本經稱之為《法寶壇經》,這四個字是六祖大師自己立的題,並不是後人將這些語錄集結起來,給它題的這個名稱,而是六祖大師在世的時候,自己將他這個語錄稱之為《法寶壇經》,這在《壇經》裡面將來我們會讀到。六祖大師二十四歲傳衣,就是接受五祖的衣缽,這個時候他並沒有出家,將來在經文裡面我們可以能看到他這一段的歷史敘述,他是三十九歲才出家。傳衣之後一直就是避難,在獵人隊裡面十五年。這裡頭用意非常之深,我們在經文裡頭都給諸位提出來討論。一直到三十九歲機緣成熟了,示現出家相,以後一直在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這部《壇經》就是他老人家三十七年所說的精義、所講的義趣,由他的學生弟子們節錄下來,分門別類編緝成為這部經典。「《壇經》開頓教法門」,這是在中國禪宗裡頭有頓、漸兩大派,漸教是由神秀大師做代表,頓教則是由六祖為代表。而六祖的指導原則就是這部《壇經》,所以是後來「五宗所自出」,像臨濟、曹洞,這個五家都是從《壇經》裡面開出來的。故祖之心髓也,這是佛祖,是諸佛祖師之心髓,因此我們要特別的重視它,決定不能夠疏忽。

  在講到經文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將這部經的大意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使大家在沒有聽講經之前,先對於本經的內容有一個概略的認識,這也能夠提起聽經研修的興趣,在講席來說也是不可少的一個科目。下面我們就跟諸位簡介內容。本經的內容可以從品目當中來看。本經一共分為十章,這十章與一般流通本裡面品目不太相同。剛才說過,祖師二十四歲接受五祖的衣缽,三十九歲出家受戒,說法利生三十七年,學生們記錄下來。《壇經》經文本身有明文記載,六祖圓寂之前,指示學生法海等說,「我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這些語錄在當時就已經抄錄流通了,流通的這些語錄應當給它題一個名稱,就叫做《法寶壇經》,你們大家要守護,要把它代代流傳出去,利益大眾。所以我們曉得這個經題確實是六祖大師自己所建立的。曹溪原本章目幾乎與正統本完全相同,正統本分全經為九章,曹溪本多了一章,就是多了最後這個付囑流通第十,多了這麼一章。

  這個品目我們寫在此地。這個「內容簡介」,「本經共分十章,目次如下。悟法傳衣第一,釋功德淨土第二」,釋是解釋,「定慧一體第三,教授坐禪第四,傳香懺悔第五,參請機緣第六,南頓北漸第七,唐朝徵詔第八,法門對示第九,付囑流通第十」。我們現在按照這個順序,將內容簡單介紹給諸位。先說第一「悟法傳衣」。悟是開悟,法是什麼?我們就本經所講的,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正因為悟入實相般若,本經在前面跟諸位介紹了,實在它是講六度裡頭般若波羅蜜多。在《般若經》裡面常說,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由此可知,悟法就是悟入實相般若。正因為悟入實相般若,所以他才具足了祖師的資格了,也就是前面講的具足了祖的條件了,五祖弘忍大師才將衣缽傳授給他,告訴他,你可以做禪宗第六代的祖師了。將來我們在經本裡面可以看到,當時五祖會下有一千多人,為什麼五祖不把衣缽傳給別人?那是別的人沒有悟入實相般若,也就是說沒有證實相般若,在他會下證實相般若的只有惠能大師一個人,這才將衣缽在沒有選擇之下傳授給他。

  流通本第一品是行由品第一,第二品則是般若品第二,其實一般流通本將這一章經文把它割裂為兩品是錯誤的。我們讀曹溪原本才能看到,前後經文確實是一氣呵成,因為這一章正是大師最初於大梵寺一天所講開示完整的記錄,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這一次的開示,說明悟入摩訶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說證得實相般若,是他自己親身來給我們作證。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無上法門,以及六祖大師他自己修學得法的經過。換句話說,我們在這一章裡面,就是第一章,在這一章裡面,看出他老人家三轉法輪。這裡面有做證轉,就是自己現身說法,他是怎樣修學、怎麼樣證得的。他既然能夠證得,當然我們也能夠證得。所以這一章是一次說法最完整的記錄,非常珍貴、非常難得。我們讀了如見六祖大師的本人,就好像參加了六祖大師這一次的講席。

  在這一章的末後有無相頌十五首,這個十五首非常重要,可以說是頓教修學法門的心傳,我們應當記取,也就是說它特別重要。對修學人來講,如果不能夠背誦全經,這十五首偈頌一共六十句,每首四句,是一定要背過才好。為什麼?《般若經》不是常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文字般若我們要是不記得,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又怎麼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所以必須要能夠記誦,要記住,要能夠背得。日常生活當中,或是順境、或是逆境,自己在迷的時候,一念這個偈子,馬上就把境界轉過來了,這叫提得起觀照的功夫。觀照功深,就有力量了;換句話說,就有力量證入實相般若。

  第二章是解釋功德淨土,這第二章。這一章「釋功德淨土第二」,這第二章,在一般流通本裡面把它改作「疑問品第三」。這一章的內容很重要,尤其是對現在佛門四眾同修來說。由於我們社會繁榮,生活水準普遍的提高,本省各地大小寺廟林立,而且都建築得富麗堂皇,好像都在比賽,自己都以為功德很大,蓋廟的功德大了,大家都在比賽。我這個寺廟比你蓋得莊嚴、比你蓋得大、比你蓋得富麗,那麼我的功德就比你大了,自以為功德很大。六祖大師在這一章裡面給我們開示功德的定義,而且指導我們要捨有為的功德,修自性功德,這個開示實在是稀有。

  如果說建廟有功德,諸位想想,也是本經所引用的,梁武帝在當年他做皇帝執政的時候,以他的權力為佛門裡面建了許多的寺廟。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任何一座建築都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比的。梁武帝當年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有多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梁武帝一生蓋了四百八十所大的寺院,都沒有功德,你今天蓋這個小廟那又有什麼功德?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那所作所為的是人天有漏福報,不是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定慧。諸位想想看,你建再多的寺廟,與你自己的定、與你自己的慧,的確沒有交涉。這是我們對功德福德、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六祖大師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破除我們的疑惑,破除我們錯誤的見解。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淨土的問答,讀了《壇經》的人免不了產生疑惑。蓮池大師跟我們解釋得很明白,六祖所接引的都是上上根人,所以他的教學對象是以上上根人為主。故說上上,一乘大法,直接教人取寂光淨土、取實報淨土,而捨方便土、同居土,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絕不是破淨土法門。所以我們讀這一章經,千萬不可以錯會了祖師的意思。本經從這一章以下,都是門人總集祖師三十七年教學法語,分類攢積而成的,不是一次所說的。第一章是一次所說的,這以後就是三十七年編輯而成的了。

  第三是「定慧一體」,這個排列在第三章。這一章在流通本裡面改作「定慧品第四」,文字也有一點出入。這一章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心傳根本。經文上有一句話說,「大師示眾云」,開示大眾說,「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有這麼一句經文。一體正是不二法門,此地的題目是定慧一體,這才是真正不二法門,是本性頓教。所以在禪學,禪的修學來說,這一章非常重要。

  下面一章是「教授坐禪第四」,可見得前面這一章是講理論,後面這一章是講方法,教我們怎樣去坐禪,教授坐禪,前一章是講理,這是講方法。理論最高指導原則著重在一體,方法最高的指導原則,所以這兩章是理論與方法最重要的,決定不能夠輕易的看過。所以這一章是宗門修行方法的總綱領,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不但參禪的人要明瞭、要遵守,就是念佛人也不能例外,也應該記取。為什麼?因為它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換句話說,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應當遵守這一個原理原則。念佛人要能夠把握了這個原理原則,才能夠念到理一心不亂,才能夠往生實報莊嚴土,這就是上上禪。華嚴要想入一真法界,也得要以這個為修行的總綱領。這都是從最高的指導原理原則上說,定慧一體是原理,教授坐禪是原則、是方法。

  下面這一章,這就是次第了。我們初學,好,我們遵守這最高的指導原理原則,從哪裡下手?大師非常慈悲,教我們初學人下手的方法。換句話說,這樣我們初學人那才能沾到光,有了入手之處了。這一章流通本裡面改作「懺悔品第六」,這一章就是講見性成佛,這是禪宗。如果要以賢首宗的看法,那就是講的證入一真法界;要以念佛人來看,這一章就是講如何念得理一心不亂,與我們的關係實在是太密切了。這裡面,就是這一章,分為五個大段。第一段裡面是傳香,傳授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香,以及無相懺悔,滅三世罪,得三業清淨;第二段裡面教我們發四弘誓願;第三段是教我們無相三皈;第四段開示一體三身自性佛,目的是要我們悟入;末後是說無相頌,有五首,目的在滅除我們多生多劫所造的罪障,罪障消除就是見性成佛。將來在經文裡面,我們在這一章用比喻來給諸位說明,從初發心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修學的層次、方法。如果我們懂得這個層次與方法,確實人人可行、人人可修、人人得悟、人人得證;換句話說,修行成佛,人人都有希望。

  實在說,重要的開示到這一章都講完了,下面這一章,這是舉出那些明心見性的人來給我們做榜樣,給我們做示範,就像《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表演一番給我們看。所以《壇經》這一章就是表演,等於《華嚴經》裡面五十三參,等於《楞嚴經》裡面的二十五圓通章,都是示現做榜樣給我們看,教我們如何修行證入。這是參請機緣章,順序排在第六,「參請機緣第六」。在一般流通本,這一章把它改作「機緣品第七」。這一章一共是列舉十三位門人,就是六祖大師的學生,舉了十三個人,他們請益的機緣來給我們做教學修行的榜樣。這些人都是具足修學的示範作用,《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也是如此,凡是大乘了義完整的經典幾乎都有這樣的經文。像《圓覺經》裡面二十五輪的修學法,十二位菩薩,《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都是同樣的意思。從這些地方我們真正能夠看出,佛法的教學,止於至善的教學,慈悲到了極處。

  在這一章裡面我們看到祖師教學、點化、說法、利生之大。像法達禪師在《法華經》裡面開悟,智通禪師在《楞伽經》開悟,志道、志徹、無盡藏比丘尼,他們在《大涅槃經》中開悟。在這些地方,我們見到六祖大師善巧微妙的指導,使學生在幾句話的當中,真是所謂「言下大悟」。這是依教讀誦的榜樣。像青原的「不落階級」,南嶽的「修證不無,染污不得」,永嘉大師的「一宿覺」,在這些地方我們見到祖師指點其悟入不二、親證無生的善巧方便,這一些是真修行的典型。我們從這一章裡面可以見到古大德,無論是解門或者是行門,無不是以悟入為宗,這點我們應當要注意。

  所以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我們學佛有兩個目標,有的時候我說三個目標。說兩個目標,第一個就是近目標,是要開悟;第二個是遠目標,是要證果,這是學佛應當要認識的兩個目標。說三個目標,第一個是要建立信心,正如同大經大論所說,「信為道元功德母」,第一就是要建立我們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與諸佛、與一切眾生共一個體性,相信自己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換句話說,相信自己般若本有,無明本無,相信自己這一生依照佛陀的理論與方法來修學,決定可以斷煩惱、可以了生死、可以證大菩提涅槃。如果我們把這個信心建立了,這是學佛的本錢具足了,所以這是最初的一個目標。我們講經說法為什麼?就是幫助大家建立這種自信心。後面兩個目標那要靠自己努力了,一半是老師的教導,一半要靠自己的努力,你才能夠開悟、才能夠證果。除這三樁事情,建立信心、開悟、證果,其他的都不是修學的目標,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下面這幾章可以把它當作佛教史來看了,讀史重要的是要長見識,對我們修學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南頓北漸第七」,就是禪宗裡頭分頓、漸,從這時候分起的,所以可以把它當作禪宗史來看。南宗是以惠能大師為代表,所傳的教,宗旨是以頓悟、頓修、頓證,以這個為宗旨;北宗是以神秀大師為代表,他所接引的是大乘人,是漸修、漸悟、漸證。在前面這兩首偈子裡頭,也就是把宗旨確定了。「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北宗的宗旨;南宗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南北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唐朝徵詔第八」,這一章祖師現身說法,給修行人建立一個榜樣,那就是遠離名聞利養。世間人求取名利,功名富貴,情有可原。出家人如果還要交結這些貴官豪富,求名逐利,那就大大的錯了,這是障道的因緣。在過去帝王的時代,如果一個人被皇帝召見,諸位想想那是多麼的光榮。沒有辦法蒙帝王召見,也得動動腦筋想想方法,如何疏通疏通叫皇帝知道我,能召見我,封我做個國師,這是一等的榮耀。世間法如是,佛法呢?佛法,你這個起心動念了,你已經迷失了你的本性了,你沒有法子超越生死輪迴,就大錯特錯了。祖師在這個地方表演給我們看的,朝廷,皇帝派了使節來宣召,六祖什麼態度?不去,不奉召。他不奉召又違抗聖旨,這個罪名又擔不起,於是怎麼樣?假裝病,身體不好,道路這麼遠,實在是沒有辦法,受不了這個辛苦,說是老弱多病。皇帝曉不曉得?曉得。皇帝多聰明,知道他不願意奉召,於是皇帝對他更尊敬。

  所以這一章經文能夠發人深省,祖師做了一個出家人,出家人就應該遠離名聞利養,守出家人的本分,他老人家做一個模範的出家人,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所以這一章史實是他老人家身教,就是現身說法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流通本裡頭也把這一章改成為叫「護法品」,這護法兩個字很有道理。因為六祖大師這個示現就是護法,護自己的清淨心,護自己的平等心,護自己的大慈悲心,不染世間名聞利養,所以特別值得我們反省。如果我們今天在這裡弘揚佛法,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要想世間人都知道自己,都來禮請、都來供養,那就壞了。你從此以後就墮落了,必然是愈迷愈深,愈墮愈苦。所以你要是不能夠提高警覺,那就害自己了。

  底下兩章,「法門對示第九、付囑流通第十」,在流通本是把這兩章合成一章,改作「付囑流通」,這兩章合成一章,其實這是不應該的。因為法門對示這一章是六祖大師教授學生們說法的原則,這樣說法才不失本宗宗旨的典範。我們在這一章經文裡面,的確會叫我們開悟,覺悟諸佛菩薩說法實在是不尋常,實在是了不起。因為三科對十八界,以十八正除十八邪,三十六對天然佛法。但是大法不可以輕慢心求,必須要至誠感通,因為此經不屬於文字,而是佛心祖意,我們要體會到這一層。將來到經文裡面我再細細跟諸位來分析、來說明。這一章義趣無窮,明白了以後才可以說有資格讀佛經。如果這一章的旨趣不明,換句話說,雖然認識字,沒有資格讀佛經。正如同大經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個道理就是在這一章裡面。付囑流通記載祖師付囑傳法的事跡,很詳細。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將內容概要簡單介紹到此地,下一次我們就講到本經的經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