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大士之德—修學的方法  (第一集)  1991/8  美國舊金山  檔名:04-006-0001

  這一次我們有機會藉著活動中心舉辦五天的講座。在美國這地區,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佛法弘揚的效果最得力的還是錄音帶,所以我們無論在哪裡講演都是以製作錄音帶為主,聽眾多少都沒有關係,是流通錄音帶為主。

  這五天我要跟同學們報告的是修學的方法。佛法大致上來說,可以分為理論與修行,也就是佛家常講的「解門」與「行門」兩方面。解門著重在理論、方法上的研究,行門著重在實際的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怎樣去做才能真正達到修學的目標,也就是我們的願望和理想。這兩門可以說從世尊創教開始就提倡並重,兩門並重,叫解行並重,福慧雙修,可是在歷代承傳上,確實有偏重於行門的,也有偏重在解門的。在中國將近兩千年來,一般講偏重在解門上佔的成分要多一點,換句話說,著重在實行上比較少一點,這導致佛法今天的衰落,真正因素就在此地。

  所以要想佛法興,實在講就是我們自己能夠過得更幸福、更美滿,關鍵就要將佛法在我們自己本身、自己家庭裡面興旺起來。佛法興要從這個地方興起,從我們本身興起,從我們家庭興起,我們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從這上面慢慢再發展到社會,這才是一條復興佛法真正的道路。換句話說,我們希望我們個人生活得很幸福,家庭很美滿,然後我們希望別人也很幸福,別的家庭也很美滿,這樣逐漸的推展是一條正當的道路。

  從前虛雲老和尚常說學佛要抓住四個重點,第一要「深信因果」,第二要「嚴持戒律」,第三要「堅固信心」,第四要「決定行門」。他這四點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容易理解,這四個重點實在說的確是有次第的。如果我們對於因緣果報要不能夠接受、不能相信,對於佛法的這些理論與修行必定會產生障礙,這種障礙實在講就是障礙自身的幸福、自身的福慧,不是障礙別人,是障礙自己。

  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是權教、實教,就是講到究竟圓滿的《華嚴》、《法華》,都離不開因果。因果律是世出世間的事實,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樣的因,一定得什麼樣的果報。在過去的中國人有不接受佛法的,不接受佛法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對於因果報應這一樁事實,幾乎是普遍都能夠接受。因此一個人心裡面所想的、所造作的,他都會多一層思考,我應不應該這樣做法,我這樣做法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這對於約束身心行為,無形當中產生了力量,這是決定正確。

  現在人迷信科學,認為相信因果是迷信,相信科學就不是迷信,其實錯誤了。迷信科學,疏忽了真理,因果是真理,因此他的思想、見解、行持,往往沒有深一層的思考,一切作為都看眼前的利益,非常的危險,不曉得往後的影響,對於自己本身的影響,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他沒有思考到這些。

  人絕對不是只有這一生,現在西洋這些科學家們也逐漸在證實人確實有前世。既然有前世,當然還有後世,所以佛法裡面說的六道輪迴逐漸要被科學證明了。輪迴不是佛教才說,這諸位要知道,輪迴之說在佛教之前就有,釋迦牟尼佛出現之後才把輪迴之所以然給說出來,換句話說,那是事實,是任何人不能否定的,是宇宙之間的現象,它確實存在。它為什麼會存在?誰在那裡安排?誰在那裡主宰?沒有人能知道,宗教家們也不過是在推測而已,只有佛出現之後才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誰在主宰?業力在主宰,就是自己思想、見解、造作在主宰。佛與祖師大德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相信、要深信,這是學佛真實的基礎。

  第二叫我們要「嚴持戒律」,戒律是生活的規範,嚴持戒律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一定要認真守法。世間的法律是世間人基於社會安全的需要,與大家共同的利益所制定,如果我們的安全與需要有改變,法律也得要隨之加以來修正。佛的戒律則不然,戒律依據的是本性性德的流露,因此戒律是不能夠更改的,為什麼?要更改戒律就違背了性德,佛法的戒律是性德的流露。儒家所講的禮教也是性德的流露,佛法講五戒,儒家講五常,仁、義、禮、智、信,這不能更改。佛法裡面講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是性德,不能更改,一定要遵守。至於像世間法裡面講的社會的安全、大眾的需要,這一類的戒條是可以隨時修訂。所以佛法戒條就有兩大部分,一部分屬於性德的流露,一部分是隨順世間法的,隨順世間法這部分是可以修改的。

  譬如佛教到中國之後,在唐朝,百丈大師就立清規,清規是什麼?清規就是可以修訂的那一部分,重新加以修訂,適合於我們中國人的需要,適合於當時時代的需要。也就是說它必須要現代化、要本地化,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利益,這就是常講的生活規範,這是可以修訂的。我們得認清楚哪些可以修訂,哪些不可以修訂,不可以修訂的我們常講叫「根本戒」,那是不可以修訂的,決定不是佛所制定的人就不能改,不是這意思,佛跟我們人是平等的。為什麼不能改?因為是自性的性德流露,它不能改的道理在此地,不是說他訂的,他訂的我們照樣可以改,與世間法相應的那部分我們可以改。百丈大師改了,以後每個時代、每個地區,都要適合於本地的環境,所以每個寺廟有每個寺廟的規約,叫常住規約。這些既然訂了,我們就要嚴格的遵守。這是修行的基礎要建立在深信因果、守法守規矩。

  人守法守規矩,他心是定的,如果不守法、不守規矩,他心是浮動的,一個動的心就很難向道。佛法自始至終所修的是什麼?就是修禪定。我們常講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門道,方法、門道很多,修的是什麼?統統修的是禪定。所以諸位不要誤會,禪宗修的是禪定,其他的不是,那就錯了,全是禪定,只是名字不相同,內容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在教下叫「止觀」,止觀就是禪定,在淨土宗裡面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還是禪定。禪定、止觀、一心不亂,名稱不相同,實際上是一樁事情,這是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的,換句話說,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手段來得到禪定。

  禪定這兩個字的定義也要搞清楚,絕對不是每天盤腿面壁坐幾個鐘點叫修禪定,那意思就太窄小了,不是禪定的本義。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解釋得很清楚,實際上六祖所解釋的是根據《金剛經》上的,我們還是以經為準。佛在《金剛經》上告訴須菩提尊者修行的綱領,他說了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說了這兩句,這兩句就是整個佛法,從初學到成佛,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都離不開這兩句話。不取於相就是外不著相,這叫做禪。如如不動是內不動心,這叫定。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叫禪定。你要問佛法修的是什麼?佛法就修這個,這是佛法修行的總綱領,在佛經裡面稱為大總持法門,就修這個,這就是禪定,這就是一心不亂,這就是止觀。由此可知,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容易修得,心浮氣躁很不容易得到,這就是為什麼教我們要嚴持戒律,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要守規矩、要守法。

  第三要「堅固信心」。世出世間法,我們在一生當中要想有成就,成就的關鍵就決定在信心。一個信心堅強的人,在世間法來說,他的事業會成功,因為他有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在學道上他也真正能夠有收穫。《華嚴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句話通世出世間一切法,說明信心的重要。信心是得道的根源,這個道是無上佛道,我們世俗常講成佛。一個人怎麼會修行成佛?是靠他的信心,沒有信心就不能成就。「功德」,功是講功夫,德是講收穫,如果你沒有信心,你的功夫就不踏實,你的收穫就不能達到預期的願望。由此可知,信心是決定成敗的主要因素。念佛人如果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信心,決定不能往生。實在講我們每一位同修絕不是這一生才遇到淨土的,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明白,必定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經接觸到這個法門,接觸為什麼不能成就?當然是信心不足,不是說沒有信心,信心不堅固,所以修行往往就空過。

  堅固的信心實在是很不容易建立,特別是淨土法門,一切諸佛都說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確實難信。能夠接受的,《無量壽經》上說得很清楚,兩種人,一種是上智之人,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在中國像智者大師、永明延壽禪師這類的人,上上智慧。他們聽佛這麼一說,他真正理解,他沒有疑惑,所以他能接受,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他清楚明瞭,這當然相信。另外一種人雖然對事實真相不瞭解,他對於佛有非常虔誠的恭敬心,佛所講的他就相信,這種人在經上講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所修的福德,那個福德就太大了,他相信。不是大善根、大福德,當中這一截往往信是信,堅固的信心很難建立,道理在此地。

  對佛法有了信心之後,佛法修行的法門很多,方法、門徑很多,必須選擇一種一門深入,那就容易成就了,門門都想學就很困難。一定要選擇一門,把全部的力量精神投注在一門上,我們在一生當中很容易成就。這都是老法師跟我們講的原則,這個原則適合於任何一個宗派、任何一個法門,實在講都不能離開他四個原則。

  因此我們在整個佛法的教學上就要很慎重去選擇自己修學的法門,選擇的方式,也就是選擇的這些條件,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程度,假如超過自己程度,我們修得就太辛苦了。要適合程度,還要適合自己的興趣,為什麼?對於有興趣學習的會很快速、會容易成就。第三還要選擇不妨礙自己生活方式的,當然最好是與自己生活方式能夠相應相契合的,這就更容易了。使我們的修學跟自己生活方式能夠融成一片,這樣才很容易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所以選擇法門就很重要。

  經典很多,你可以去接觸,然後看哪一類的經論自己喜歡,在裡面選擇一種,選定之後就不要再改,一門深入,這樣就好。也許有些同修說,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對《無量壽經》不喜歡,我喜歡《金剛經》行不行?給諸位說,行。不管你選擇哪一部經論,能夠修學到有一定的成就,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才是真正叫法門平等。阿彌陀佛絕對不會有執著,你學《金剛經》,你學《法華經》,我不接受你,沒有這個道理。不管你學哪部經論,學哪個宗派,阿彌陀佛統統接納,沒有不接納的,只要你肯去。

  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得很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我雖然學禪,雖然念《金剛經》,我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我願意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有信有願那當然能生,怎麼不能生?怕的是你不信,你不願意去,那就沒法子。這些話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得到證明,《無量壽經》在「三輩往生」當中所說的,上、中、下三輩是專修淨土的,是依靠淨宗經論,就是依靠《無量壽經》,或者是《彌陀經》,或者是《觀無量壽佛經》修行,這三輩往生的。三輩往生後面還有一段,那不是專修淨宗,是一般修學大乘者,這範圍就很廣大,把大乘所有一切宗派統統包括盡了。

  慈舟大師在這段經文裡面判作「一心三輩」,這判法判得非常之好,把往生的條件說出來了,什麼條件?一心。不管你學哪個法門,一定要修到一心不亂。我依照《金剛經》修行也能修到一心不亂,依照《法華經》修行也能到一心不亂,依照《地藏經》修行同樣也可以得一心不亂,只要你修到一心,一心是清淨心。不管哪個法門,不管哪部經論,你能夠專修一種就容易得清淨心,清淨心是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維摩經》上講「心淨則土淨」。所以慈舟法師判得非常正確。我們一定要得清淨心,以清淨心迴向求生淨土,沒有不成就的。生到淨土,品位的高下看你個人功夫的淺深,所以說沒有一個不往生,這就是對於經典要很慎重去選擇。

  選擇之後從哪裡下手?這很重要,就古大德的經驗與教訓,應當從熟讀下手。所以古時候的學佛人無論是在家出家,他選定法門之後大概要用五年的時間來讀誦,這五年他並不求解,五年熟讀,其實這是很有道理的。熟讀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也就是專修戒定慧,三學是佛法的根本,要專修,先把基礎打下來。戒學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定學就是一心不亂,慧學是講的根本智。根本智,《般若經》上講得很清楚,「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先學什麼?先學無知,無知是無所不知的根本。所以五年學什麼?學無知。無知,心才會清淨,心才會得定,求這個,用五年的時間修戒定慧。

  得定之後,這個定是什麼?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修這個。真正修成了,然後可以接觸外面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可以接觸。接觸了怎麼樣?接觸我不執著,外不執著,內不動心,這樣才成就了真正的智慧,這個智慧是什麼?是無所不知。所以無知、無所不知,是先修無知,然後再修無所不知。

  心真正得定了,接觸外面境界,的確一接觸真的是無所不知,原因在哪裡?我們中國俗話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的人往往迷在裡頭,是非利害看不出來,旁觀的人看得很清楚,因為與他自己沒有利害關係,沒有得失關係,事情與他毫不相關,他看得就很清楚。為什麼看得清楚?因為他沒有思考。當局者為什麼會迷?因為他接觸先要想與自己本身有沒有利害,有沒有得失,他想得太多。想太多,事情本來單純,被他想複雜,反而事實真相搞不清楚。所以佛就教我們學一個旁觀者,不要學一個當局者,我們要超越這個世間來看世間那就太清楚了。世間裡的一切與我都不相干,我都不執著,都不分別,在一切法裡面我絕不起貪瞋痴慢,不起貪瞋痴慢是不動心,那怎麼會不清楚?所以就無所不知,真實的智慧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我們看現在世間人,世間人有知識沒有智慧。什麼叫知識?你只要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那就叫知識。離開分別執著妄想,那叫做智慧。現在我們看這個世間,二、三歲的小孩,一天到晚在看電視,一天到晚在胡思亂想,所以他所吸收的全部是知識,智慧沒有了。不像從前古人,古人訓練人的方法,先求智慧,奠立智慧的基礎,因此讀誦非常重要。我們讀書的童年已經過去了,現在想想古人教學的方法確實是有道理,明白了之後,每一天抽一點時間來讀經,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放下。讀經是修清淨心,因為我不讀經就會胡思亂想,睡覺也會作夢,作夢是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就不會作夢,換句話說,日夜都不老實,這怎麼辦?讀經是好辦法。我讀一個小時,修一個小時的清淨心;讀兩個小時,修兩個小時的清淨心,這是最好的方法。讀誦不求解義,經裡面什麼意思不要去管它,老實去念,這樣才是修清淨心。如果想經裡面什麼意思那又是胡思亂想,又錯了,我們的修行目的就達不到了。

  所以讀經老實去讀,不想它的意思,也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在開始學佛的時候要注意,要發心認真去做,然後我們再求解。在過去,求解是五年以後,心真定下來了,五年以後才求解,這是童蒙的教學。對於我們成年人,這個方法不太適合,所以我們現在求解要同時進行,是比較上要困難。但是在初學階段我們要以讀誦為主,換句話說,讀誦的時間要長一點,求解的時間短一點。每天我們用一個小時來研究經典,研究是求解,我們用二個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去讀誦,去修清淨心,這樣就好。讀誦是真正修行,求解是堅定信願。為什麼信心、願心不堅固?是我們對於事實真相不清楚、不明白。雖然解行同時來修,初學一定要偏重在行門上,也就是偏重在讀誦上,好。到心清淨了,經義都能理解了,更進一步,如何把經典的教訓變成我們自己實際的生活,這就得受用,這叫證入,「行成證入」。這些話全都是講的原則,通於一切宗派法門。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探討《無量壽經》第二章,佛給我們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淨宗的學人,也就是修淨土的人,一定要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不但佛在經上這樣告訴我們,同樣在阿彌陀佛自己敘說的四十八願裡頭也說得很清楚,《無量壽經》上講「普賢行、普賢之德」,重複很多句,不只是一句,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實際上就是普賢行的世界。普賢行是什麼?是全部的《華嚴經》,「十大願王」是《華嚴經》的總結,全經到最後把它歸納成十個綱領,十願整個一展開就是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佛在《華嚴》上說,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夠圓成佛道,換句話說,要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修普賢行。我們要問為什麼?因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我們自己心性發揮到究竟圓滿之處,成佛就是這麼一回事情,就是我們心性發揮到最圓滿,那就叫成佛。普賢行是稱性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自己心性的全體,一絲毫沒有欠缺,這叫普賢行。

  普賢行不是一般人都能修的,什麼人能修?《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的。法身大士,換句話說,已經證得法身的人。換句話說,已經明心見性的人才能修。沒有明心見性,心性是什麼都不曉得,從哪裡學起?所以普賢行誰能修?這絕對不是普通人,一定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才有能力,否則的話,不是他的境界他無從修起。可是淨宗很特別,這就是很難叫人相信,一心一意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普賢行,這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今天念這句阿彌陀佛算不算普賢行?不算,為什麼不算?因為我們是亂心念,我們是多心念,我們不是一心念。一心念就是普賢行,我們今天念頭沒有專一。所以念佛人常說一心稱念,《無量壽經》上講「一向專念」,一向是一心、一個方向,專念是修普賢行,這不要明心見性也修了普賢行,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所謂是難信之法,它難信就在此地。

  念佛是修行,這是真修,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麼去做?畢竟我們還在這個世間,我們每天面對許多人、許多事、許多物,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這些事實?這不可以不知道。如果對人、對事、對物,我們的心態、方式有了錯誤,對於我們修行會產生很大的妨礙,這就是平常我們講的業障。業就是造作,我們這個造作會產生障礙,不但障礙往生,甚至於障礙信願,對我們的信心、願心產生障礙,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不能不重視這個根本的修學方法。

  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給我們講的「三福」,他說得很明白,那三條他說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是我們要非常重視的。三世是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一切諸佛他們的身心怎麼清淨的?就是靠修這三條得清淨的,我們如果把這三條忽略了,要想得身心清淨就難了。

  三福跟虛雲老和尚講的四個修行原則完全相應,第一條裡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就是虛老和尚講的「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孝敬是性德,我們有沒有做?有做,但是做得不夠,所以這個功德就不能現前。做得不夠,沒有認真去做,只做個幾分之幾而已,這是我們要加強、要努力的,要懂得理論,要曉得怎樣去做。

  孝養父母,要怎樣才真正能夠把孝養做得圓滿?我們父母在這一生當中過得很幸福、很快樂,是不是圓滿?來生怎麼辦?死了以後到哪去?如果死了以後還搞輪迴,這並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來生還到人道,來生生天道,是不是圓滿?不是圓滿,為什麼?縱然生到天道,天上壽命長一點,還有命終的時候,命終之後還要搞六道輪迴。所以我們今天知道這個事實,如果不能幫助父母超越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淨土,我們的孝道就不圓滿,這是真的。怎樣叫父母能夠相信西方淨土?這是我們做子女的責任。我們相信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你用什麼方法叫他相信,這就是孝養。用什麼方法?方法就無量無邊太多了。孝養也講到這些。

  「奉事師長」,師長有世間法的師長、有出世間法的師長,當然佛法裡面偏重在出世間法。師長的教導我們是不是真正去做了,這叫奉事。我們今天學佛,以誰為師長?現在世間這些人,到底哪個是真正善知識、哪是假善知識,說實在話,我們沒有能力辨別。《楞嚴經》說得很好,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到底誰是真、誰是假,萬一我們跟錯了人,那虧可吃大了,這是我們不能不小心謹慎的。好心學佛,結果跟一個魔作老師,那就壞了,不但不能成就,而且要吃大虧的。為了謹慎起見,我們不妨學學古人,以古德來作老師,這樣就比較可靠得多。在世間法裡面,在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是孟夫子,孟子是以孔老夫子為老師。孔子已經過世了,過世怎麼以他為老師?夫子的著作流傳在世間,讀孔子的書,依照孔子的教訓來修學,這就是他的學生,叫私淑弟子。他學得很成功,學得很像,真的成為孔子的學生。

  在佛門裡面像蕅益大師,他老人家就是以蓮池大師為老師,他真正學佛的時候蓮池大師圓寂了,蓮池大師的著作在,今天我們台灣也印得、流通得很多,現在精裝本這麼厚四冊,《蓮池大師全集》。蕅益大師就是學蓮池大師的,學一家之言,就跟定一個老師學,學成功了,他也成為一代祖師,我們不妨用這個方法。

  孟子學孔子學得很像,蕅益大師學蓮池大師也學得很像,我在此地是建議同學們,我們把標準提高一層,我們跟誰學?我們跟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比孔老夫子、比蓮池大師是要高一些。跟阿彌陀佛學,怎麼學法?彌陀三經流通在世間很多,不難得到,我們照這三部經來修學,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弟子,這決定錯不了。《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這三種就夠了,分量也不多,非常適合於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三經當中說得最詳細、最清楚的是《無量壽經》,可以以《無量壽經》為主,以《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為輔助,專修《無量壽經》就是專門跟阿彌陀佛學。我們大家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我們聚集在一起共同來研究討論老師的教訓,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這就對了,絕對不會出毛病,絕對沒有跟錯人,這一生當中穩穩當當的成就。

  所以從三福做起,這就是真正奉事師長。我們將老師的教訓歸納成幾個綱領牢牢的記住,嚴格的遵守,念念不忘,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到,這叫真修。歸納的綱領是以「五德、六和」為修行的基礎,世出世間法都要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也是孝敬具體的表現。五德是取法於孔子。孔子的學生在《論語》裡面,就是同學大家在一塊來討論老師的德行,同學們公認老師有五德,溫良恭儉讓,這是夫子的五德,這是我們自己修學的標準。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溫和、要善良、要恭慎,恭敬、小心謹慎,要節儉,要忍讓。我們自己常常想想這五德,自己給自己打分數,夠不夠標準?對人對事對物,我是不是很溫和、厚道(溫厚),善良、恭敬、慎重,節儉、忍讓,我是不是都做到了?我做到了多少?這五德我是不是天天有進步?是不是年年有進步?這是自己內心的修養,無上菩提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決定不能夠疏忽。

  佛教給我們六和,也是對人、對事、對物。六和第一個是「見和同解」,我們今天所講的建立共識。今天世界為什麼這麼亂?亂的因素是我們每個人的想法、看法都不相同,彼此各個執著自己的成見,互不相讓,那就是世界大亂了,這是動亂的根源。動亂的結果不但不利於社會,實在講受最大的傷害是本身,這是非常可悲的現象。所以佛子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訓,我們的見解思想要拉得愈近愈好,想法、看法、做法大致能夠相同,這樣子社會才會有和諧,世界才會有和平。《無量壽經》諸位仔細去研究、去讀誦,會發現它裡面的教訓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可以接受的,從可以接受漸漸再提升到歡喜接受、樂於接受,可以從這裡建立共識。為什麼?因為它是從人性所流露出來的,孔孟的學說也是從心性流露出來的。所以我們從這兩方面來努力把它發揚光大,也就是普遍的介紹、推薦給大眾,從這個地方建立共識,這是六和裡頭的第一條。

  第二條「戒和同修」,這一條著重在守法。佛的教誡我們要遵守,我們住在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法律我們遵守,風俗習慣、道德觀念我們遵守,這樣才能夠跟當地的人融成一片、和睦共處。我們到另外一個國家也必須遵守當地的法令規章、風俗習慣。這是屬於戒和同修的一條,六和裡面這兩條非常重要。再講到「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關係我們切身的幸福快樂,更要特別留意。

  末後一條「利和同均」,這是從家庭到社會穩定的第一個因素,也是世間動亂的根源。剛才講的見解不相同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大因素就是利不平均,利益不平均這也是動亂的根源,所以利和同均非常重要。小而家庭,大到國家、世界,能夠把這兩樁事情做到了,其他都是小事,都不重要。第一個就是我們的想法、看法很接近,都一致;第二個是我們的利益是均等的,人心就平了。這是佛教給我們最基礎的修學方法。所以五德、六和就非常重要,佛法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佛教的道場,就是寺院,稱為和合僧團,就是因為建立在五德、六和的基礎上。這寺院人再多,把五德、六和捨棄掉了,它就不是佛教道場。佛教道場是四個人以上住在一起遵守佛基本的教訓,修六和敬,這才是佛教道場。依照這個標準,我們來看今天的佛教寺院,實在我這一生當中一個道場也沒看到過,這是真的,無論大小寺廟,沒有做到六和敬的,這的確是非常的遺憾。

  三福、三學,三學是講戒定慧,偏重在教學,菩薩六度偏重在修行,也就是偏重在生活上。而普賢之德,就是「十大願王」,它是完全稱性,也就是性德圓滿的發揮,圓滿的流露,要以佛法的術語來講就是修行證果。果是什麼?果是法性全體,普賢十願是圓滿證得法性的全體。由此可知,他的確是建立在五德、六和、三福、三學、六度的基礎上。雖然淨宗一心稱念確實與普賢之德相應,確實相應,但是如果在生活上與五德、六和、三學、六度脫節了,相應的力量很脆弱,為什麼?念的時候有一點相應,不念就完了,就斷掉了,力量很弱,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奉行五德、六和的基本教誡,佛對我們基礎的教訓我們要做到。

  對於三福、三學,我們在讀誦、研究經典當中可以獲得。在生活上,我們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奉行菩薩六度,以這個作為我們一生行持的標準,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到。布施,這是放下,布施是真正修福,於大眾有利益的事情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布施一定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而不是在感情的基礎上。智慧是什麼?你能夠認識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真善、哪是假善,似是而非的你有能力辨別,這是智慧,所以一定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要有深遠的眼光,為一切眾生造福,那你的福報就大了,你造福就是你自己種福,你將來果報就要享福,這個福報是稱性的,永遠享受不盡。這是佛真正慈悲教導我們,我們能夠體會、能夠認識,才會歡喜接受依教奉行。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十二點鐘。全跟諸位談的是修學的原理原則,這些原理原則非常重要,是真正的根本,真正的基礎。明天我簡單的把《華嚴經》給諸位做個介紹,然後我們再討論「普賢十願」是怎樣修法,怎樣在我們生活當中能夠與佛的教訓相應。這樣才能夠將《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三個真實,稍稍能體會到一些,如果境界好的人能夠真正得到幾成,會得到一點。「惠以真實之利」,這部經裡面三個真實,第一個是「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第二個是「住真實慧」。不住真實慧,普賢行是決定做不到的,一定要住真實慧,修普賢行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